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文學四十講

作者:劉再復

評價
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3 NT$ 660 NT$ 71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此卷由《文學常識二十二講》和《文學慧悟十八點》兩書組成。
前者談論文學的基本結構,即文學由心靈、想像力、審美形式等三者構成。文學寫作應避免學生腔、文藝腔、教師腔及落入舊套。對文學不可要求太多太高,能豐富人的心靈就可以了,但文學要守持真實性與超越性。所謂真實性,包括人性的真實和生存環境的真實。所謂超越性,最為重要的是超越世俗角色而進入本真角色。要創作好作品,還必須處理好文學與宗教、文學與政治、文學與自然、文學與自我、文學與新聞、文學與倫理、文學與理念等多種關係。
《文學慧悟十八點》,每一點一堂課,全書力求抓住要點,擊中要害。例如講解「文學的起點」就講一個「感」字。文學起源於有感而發,沒有感覺不硬寫。但感覺有高級低級之分,文學不是起源於動物性的快感,而是起源於人性的美感。即判斷在先、快樂在後的高級感覺,如孤獨感、寂寞感、朦朧感等。張潔的《拾麥穗》寫得比《愛是不能忘記的》好,就因為它寫了人的朦朧的愛。這種愛,既不是愛情,也不是親情、友情。《文學慧悟十八點》講到文學的優點時,只講它「最自由」。講它的弱點時,則講它「最無用」,當然也講解「無用之用」。講到文學的難點時,則講「創造審美形式」。和尚也有美好心靈,但經書不是文學,文學要求作家寫出詩歌、小說、散文等。文學有無終點?回答是沒有。主體在就有新的敍述,永遠未完成。

作者簡介:

劉再復,1941年農曆九月初七生於福建省南安縣劉林鄉。196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新建設》編輯部。1978年轉入中國文學研究所,先後擔任該所的助理研究員丶研究員丶所長。1989年移居美國,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丶科羅拉多大學,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加拿大卑詩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丶科技大學,台灣中央大學、東海大學等高等院校裏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者和講座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客座教授。著作甚豐,已出版的中文論著和散文集有《讀滄海》丶《性格組合論》等六十多部,一百三十多種(包括不同版本)。中文譯為英文出版的有《雙典批判》、《紅樓夢悟》。韓文出版的有《師友紀事》、《人性諸相》、《告別革命》、《傳統與中國人》、《面壁沉思錄》、《雙典批判》等七種。還有許多文章被譯為日、法丶德、瑞典、意大利等國文字。由於劉再復的廣泛影響,冰心稱讚他是「我們八閩的一個才子」;錢鍾書稱讚他的文章「有目共賞」;金庸則宣稱與劉「志同道合」。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