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大章,每章依內容長短,分節追憶今生每一階段所見、所聞、所為,和感觸的點點滴滴故事。
第壹章回顧幼年時故鄉的貧困景象;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恐怖;求學,就業,養育後代時段特有的酸甜苦辣經驗;以及退休後忙中有樂的生活。作者雙親務農,小時目睹雙親及家人農耕之苦,決心不繼承父職,敦品力學,力求上進,有幸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獎學金,得西北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職場上,幾次跳槽,最後落腳在美孚及合併後的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從事工安衛環保工作三十年,歷經轉職和調職升遷的苦惱,得到不少廣泛獨特的國內外(歐、亞、非洲等12國)工作經驗。
第貳章回顧擔任美國紐澤西州西溫莎市政府「規劃委員會」義工委員十八年以及參選該市市議員的經驗和感觸。長期擔任義工,回饋社區,自以為樂。競選雖差不到兩百票落敗,但是得到了寶貴的經驗,也認識不少朋友和主流社會人士和支持者,可說雖敗猶榮。
第參章回顧參與各項台美人社團的活動,包含擔任紐澤西「阿扁後援會」總幹事時赴華聲電台為陳水扁宣導治國理念(2000),以及擔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紐澤西分會」會長(2007-2008),得到最佳表現分會獎的榮耀,終生難忘。
書末並附「寫作總覽」,展示以往曾在媒體刊登的短篇散文,供讀者參閲。
作者簡介:
●張幸吉
公元1937年出生於台灣雲林縣斗六市郊區的一個貧困小農村--埤頭。目睹務農的雙親及家人耕作之苦,決心不繼承父職,勤奮向學,力爭向上。
獲衛工獎學金,1960年台大土木系畢業。獲世界衛生組織WHO獎學金,1965美國匹茨堡大學工業衛生碩士。獲獎助金並半工半讀,1972年西北大學環工博士。
曾任職台灣公衛機構數年。在美教學及顧問公司工作數年後,1977至2006年在美孚(Mobil)及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從事工安衛環保工作,對國內外業務單位提供專業諮詢將近30年。
參與多項台美人社團活動及社區服務,曾競選紐澤西西溫莎市市議員,雖敗猶榮。撰寫十多篇散文,刊載於台美人發行的媒體--《台灣公論報》、《太平洋時報》。
章節試閱
●十五、貝特工程公司「資深環保及噪音控制工程師」(1974-1977)
○學界轉業界的挑戰
經過一星期,兩千英里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舊金山,暫居北郊核桃谷公寓,每天乘坐舊金山灣區捷運上班。貝特工程公司是全美赫赫有名的工程公司之一,承包工程涵蓋世界各地各類大工程,諸如煉油廠、化工廠、發電廠,捷運系統等等的設計與施工。由於世界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環保問題,幾乎每項工程都須準備環保評估及改善策略書,因此我被指派在環保部門工作。我的主管,和善可親,但是工作嚴謹,毫不馬虎,兩三年前才辭掉普渡大學機械系副教授職位,離開學術界,前來業界服務。第一天上班就對我說,雖然我只是暑期前來打工,但是薪資並不低於一般全職雇員,對我的工作能力期待很高,並警告說學界與業界要求不同,一切講究效率,交代的工作,一定要提前或準時完成等等。他最後似乎相當誠懇的說,如果我有問題或困難,可以隨時請教他,他會盡量幫忙。短短的面談,讓我心裡忐忑不安,開始緊張起來,深恐無法勝任這份新工作。
第一次承辦的工作是撰寫一座火力發電廠施工期間的噪音,對附近居民的影響評估和建議。主管說明該項工作大概內容後,問我有無把握如期交卷,我猶豫答覆說:「應該可以,我願意試試看」。主管馬上打斷交談:「到底會還是不會,不可說要試試看」。當時我察覺到,也許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我的答覆是含蓄的表明我可以勝任,只是不敢直接了當說出口而已。那次的經驗,我學到了爾後我在業界服務,回應主管交代工作的態度時,要果斷、有信心,不是要試試之類謙虛的話。接下該項任務後,我馬上翻閱相關政府法規,噪音預測及控制相關技術參考資料,幾乎夜以繼日,兩星期後,初稿準時交卷。
也許審閱我的那份噪音環評報告書後,對我的專業能力有信心,一兩天後,主管問我願不願辭掉教書的職位,暑期後繼續留下在貝特服務,成為公司的正式員工。那個意外的消息,讓我徬徨數日,因為之前我已對系主任承諾,暑假後將回校任教,如果臨時辭職,恐對校方造成困擾。經與內人商討結果,以加州一年四季氣候溫和,業界待遇較優為由,決定辭去教職。幾天後,電告系主任我將辭職。如我所料,他相當不爽的說,我辭職的事早已規劃,只是他被我蒙在鼓裡,並請我再三考慮。知道我辭意已堅後,他說加州氣候溫和,業界待遇較優,難怪我要辭職,繼而祝我新職如意。回校辦理辭職手續向他告別時,又說對我很失望,本以為過幾年,我就可以接任他的系主任職位,現在他要再另覓新人頂替,時間太匆促,言下似乎在暗示我帶給他不少職務上的困擾。我再三強調辭職的事,真的事先毫無規劃,對他造成的任何困擾,深深致歉。現在回想起來,那次由學界轉向業界的決定,也是我生涯中的一大轉變。
和很多新移民追求美國夢一樣,在貝特工作就緒後,開始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為了籌款購屋,我們省吃儉用,內人也開始工作,增加家庭收入。幾個月後,1975年初,以三十年分期貸款方式,在康科德(舊金山東灣小鎮)新開發社區,第一次購買了一間美金五萬八千元(每月支付銀行三百七十元),一千九百平方英尺,四房二衛的平房,搬出狹窄的公寓,生活環境向前跨出一大步,舉家歡樂。看到兩位年幼的兒子,在室內外自由自在奔跑跳動,使我想起之前租住公寓時,常受樓下鄰居埋怨情景,深感幾年來的辛勞終於得到一點代價,解除了無畏的困擾。
生活安定後,雖然妻子已經團聚,但是我離台已經將近十年,非常想念遠在台灣務農年邁的雙親。雖然有時寄點錢回家,聊表孝敬之意,但總想能早日重見,暢敘別後。因此一九七七年夏,全家返台省親兩星期。剛抵家門,父親的一位朋友,鳴炮歡迎我們,說我是附近幾個村里中第一位得到美國博士學位的人,學成返國,光宗耀祖,當然要慶賀一番。我感謝他的盛意,但對他過分的褒獎,頗感尷尬。闊別10年,與親朋見面,有說不盡的故事。他們只看到我得到博士學位的光榮,但是哪裡知道我那個學位,是經過半工半讀,耗費不少精力和時間得來的。在台期間短短兩星期,有機會悠遊各地觀光景點,讓兩位年幼兒子看到美麗的故鄉,深覺不虛此行。
和土木、電機、化工等等傳統工程比較起來,噪音控制是個較新也較冷門的工程。雖然貝特是個大公司,但是噪音工程師卻不超過四五人,除了我有土木、衛生工程、環保、工業衛生和工業安全廣泛背景外,其他都是機械系出身。因此在公司裡面,我的工作除了噪音控制之外,偶爾也會身兼其他工作。為了工作上的需要,在貝特服務期間,我有幸考取了加州土木工程師註冊執照,同事說我是個通才。那張土木執照在我後來的生涯上,只是在名片上增添一項資歷,實際上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因為我一生除了在台灣時,設計過一個示範化糞池外,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土木相關的工程。
在貝特公司工作兩三年之後,得到不少經驗和心得,撰寫了一篇《工廠噪音預測與控制綱要》論文,發表於美國噪音與震動專業文獻季刊,頗有成就感。當時打算繼續在公司服務下去,在舊金山灣區定居下來。可是預想不到,1977年夏從台灣回美後,獲知美孚石油公司正在徵聘一位有噪音控制經驗的工業衛生師,待遇比貝特公司優厚不少。雖然公司總部在紐約市,但是環保和工安衛部門卻在紐澤西中部普林斯頓市附近,而徵聘職位辦公室卻在洛杉磯附近的小鎮托倫斯煉油廠內。我衡量各項條件後,決定飛往普林斯頓應徵,與相關主管面試後,當場應聘為美孚石油公司「西部地區工業衛生師」,負責該公司在美國西部七州所有設施(西部分公司總部、煉油廠、機油廠,化工廠、探油和油運設配等等)的工業衛生工作。回家與內人商討後,決定接受新職,離開貝特。次日向貝特辭職時,主管非常驚愕,經我說明辭職原因後,他坦白的說,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夢想,工程顧問公司的待遇,比不上石油公司,也較不穩定,無奈的祝福我,新職一切如意。
○背痛經驗
回憶在貝特工程公司就職三年期間,工作上的壓力我都順利承擔了,可是我卻第一次嚐盡將近三年的長期慢性腰痠背痛之苦。雖然我自以為身體尚健,可是也許由美中遷居美西兩千多英里駕車累積的勞累,剛剛上班兩星期就感到腰痠背痛。雖然以往曾經發生過類似較輕微的問題,但休息一兩天就完全復原,可是那次初抵貝特上班的背痛,卻日趨嚴重,不得不尋求良醫診治。經前後兩位骨科醫師診斷結果,都認為是脊椎骨第四節和第五節中間罹患「椎間盤突出」症狀,建議手術,根除病源。我尊重兩位骨科醫師的專業診斷與建議,但考慮手術的風險後,拒絕下背動刀,開始尋覓其他各種消極治療法。兩年內找過復健師,背部按摩師、中醫師,做過針灸,服過各種中西處方等等,但是病情並無好轉,反而變本加厲,白天工作,無精打采,晚上睡覺,輾轉不眠,心情憂鬱不堪,可說陷入人生的最低潮。主管見我背痛四方求治無效,時常請假,建議我去請教他的骨科醫師(時任舊金山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主任),說根據自己的經驗,他認為那位醫師是位相當高明的專家。我滿懷希望,幾天後見到了那位醫生。他面露笑容,述說他多年來從「人體工學」觀點,研究身體在各種不同姿勢情況下,對下背承受壓力大小的影響而造成輕重背痛的因果關係。他一再提醒我脊椎骨手術的風險,勸我應該盡量避免。他強調應該注意日常生活中身體的姿勢,減輕對下背的壓力,並長期做適妥的背部運動,借以加強下背筋骨和肌肉的強度。語後隨即傳授簡易的四個基本背部運動方法,要我每週至少老老實實做三次。他強調那幾項運動,不能馬上去除痠痛,但是只要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必能見效。我有「應用力學」和「人體工學」的基本常識,深信他的理論,對他的慢性背痛自癒運動頗具信心。遵照他的祕方,運動兩星期後,果然稍有見效,一年後,症狀完全消除,驗證了慢性背痛自癒的功效。危恐舊病復發,爾後我一生持續該運動,並避免可能對下背增添壓力的操作及姿勢,四十多年來,有幸安保脊椎健康。感謝那位舊金山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主任,他的診治,不但讓我避免下背手術,也讓我後來沒有再受背痛之苦。
●十五、貝特工程公司「資深環保及噪音控制工程師」(1974-1977)
○學界轉業界的挑戰
經過一星期,兩千英里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舊金山,暫居北郊核桃谷公寓,每天乘坐舊金山灣區捷運上班。貝特工程公司是全美赫赫有名的工程公司之一,承包工程涵蓋世界各地各類大工程,諸如煉油廠、化工廠、發電廠,捷運系統等等的設計與施工。由於世界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環保問題,幾乎每項工程都須準備環保評估及改善策略書,因此我被指派在環保部門工作。我的主管,和善可親,但是工作嚴謹,毫不馬虎,兩三年前才辭掉普渡大學機械系副教授職位...
作者序
●自序
就讀密西根大學的長孫,於2016年夏天,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暑期交流學習活動。某日,他從香港來電,說想和朋友利用週末到附近國家的首都,如曼谷、新加坡等地遊玩,問我去那裡比較好。我說要去那些地方,不如去台北--我的故鄉台灣的首都,因為去那邊,除旅遊外,也可順便和很多親戚見面,如有時間,或許也可到台灣中部離山不遠的埤仔頭,我的出生地和幼年成長的一個貧困落後的小農村看看。幾天後,他回電說完全同意我的建議,並告知已和一位韓籍同學決定去台北,當然也一定要去訪問我的出生地。
三天兩夜在台期間,他在埤仔頭停留大約五小時,見到不少親戚。初次見面,我的二弟馬上點一束香,口中念念有詞的開始教他一起敬拜擺放在客廳神桌上的祖先名牌,觀音佛祖雕像,和代表門神的香位等等後,馬上開始介紹我小時候在故鄉的成長過程情況。聽到我幼年的故事後,長孫非常驚奇,急想知道我在哪個地方出生成長,怎樣變成現在的「我」--中產階級的台美人。我雖然以前偶而會講一些個人點點滴滴,片段故事與子孫分享,但是長孫幾次要我寫出一本比較完整的人生記錄,說不但可與親友分享,也可讓子子孫孫後代,了解我一生的經歷。長孫的要求可說是我寫這本回憶錄的原動力。
幾年前一位熱愛台灣,關心公共事務的台美人,創立「台美史料中心」,開始收集台美人以往活動相關資料,包括各人的故事寫作。他認為每一位台美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每人都將自己的故事寫下來並由該中心匯集收藏,將可展現整體台美人的奮鬥史及對美國的貢獻。我敬佩他的熱忱,也贊同他的理念,常想能將我自己的故事寫下來,呈送該中心參考,可惜年紀越大,人越懶,遲遲都未下筆。這位「台美史料中心」創始人(可惜2020年已故)的不斷催促和鼓勵,我終於動手了。這也可說是我寫這本故事的動機之一。
我不是達官貴人,一生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或累積萬貫財富,實在沒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傳記,可是我相信我有不少與眾不同的經歷。這些事蹟,不但可讓讀者進一步了解我的一生,或許也可鼓舞後代努力向上,開創自己的前途。
在過去八十多年的人生過程中,我曾經悲傷、徬徨、猶豫、自卑和失望,但也體驗過歡樂、驕傲和榮耀的時刻。從小時的內向,沉默個性,轉變成長大後的外向,好言和自信。我萬分感謝雙親的栽培,兄弟姊妹的愛護,師長的教導。長大結婚後愛妻的陪伴和協助,讓我無後顧之憂,再加上機運和自我努力,改變了我的一生。我也非常感謝在我人生低潮時,出手相助的貴人。俗語說「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生為貧困的農家子弟,年少時放過牛,種過田,後來擁有美國博士學位,有幸成為全美規模最大石油公司的工安衛及環保顧問,退休後成為經濟獨立的台美人。這條神奇崎嶇的路是怎樣走過來的?
希望讀者看完本書後能窺其概貌,不是之處尚請指教。
●自序
就讀密西根大學的長孫,於2016年夏天,參加香港科技大學的暑期交流學習活動。某日,他從香港來電,說想和朋友利用週末到附近國家的首都,如曼谷、新加坡等地遊玩,問我去那裡比較好。我說要去那些地方,不如去台北--我的故鄉台灣的首都,因為去那邊,除旅遊外,也可順便和很多親戚見面,如有時間,或許也可到台灣中部離山不遠的埤仔頭,我的出生地和幼年成長的一個貧困落後的小農村看看。幾天後,他回電說完全同意我的建議,並告知已和一位韓籍同學決定去台北,當然也一定要去訪問我的出生地。
三天兩夜在台期間,他...
目錄
自序
|第壹章|成長,求學,與就業歷程
一、回憶幼年和故鄉--埤頭
二、啟蒙的小學和初中年代(1943-1952)
三、台中一中的高中階段(1952-1955)
四、再次面對困難的抉擇:要不要保送省立台中農學院
五、腳踏雙船的中農院年代(1955-1956)
六、農工轉土木,再攻衛工的台大年代(1859-1960)
七、當兵容易,求職難(1960-1961)
八、找到終身伴侶,生涯轉向的示範中心年代(1961-1964)
九、初抵美國的尷尬和刺激的經驗(1964)
十、獲WHO獎學金,赴匹茲堡大學攻讀工業衛生(1964-1965)
十一、初為人父,台灣省政府衛生處服務三年(1965-1968)
十二、次子出生,西北大學獎助金,半工半讀,攻博士(1968-1972)
十三、馬克隆顧問公司給我半工半讀的機會(1971-1972)
十四、初為人師--伊利諾州立大學任教(1972-1974)
十五、貝特工程公司「資深環保及噪音控制工程師」(1974-1977)
十六、美孚石油公司,西部地區工業衛生師(1977-1980)
十七、美孚石油公司總部,工業衛生資深顧問(1981-1995)
十八、美孚石油公司總部,工業安全資深顧問(1995-1999)
十九、艾克桑美孚(艾美)石油公司:職業醫務部,資深工業衛生師(1999-2006)
二十、培育下一代
二十一、退休後
|第貳章|社區服務
一、西溫莎市政府「規劃委員會」義工委員十八年
二、競選市議員--雖敗猶榮
|第參章|台美人活動
一、加州橘郡台灣同鄉會
二、紐澤西台灣同鄉會
三、偽裝「命理師」示範台灣民俗
四、紐澤西阿扁後援會
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紐澤西分會(FAPA-NJ)
六、台灣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國科會)伯樂計畫
七、溫莎區台美協會
八、台灣信用合作社
九、大紐約區台灣人筆會
十、台美科技協會
十一、其他活動
致謝與感言
作者簡歷
|附 錄|寫作總覽
一、「加氯器」的故事
二、「大昌案」回顧
三、釣魚樂
四、雖敗猶榮--參選經驗談
五、抽籤卜卦簡介(台語發音:Tiu Chiam Pok Kua)
六、拉票技巧
七、FAPA和我
八、回台觀感
九、全國職場233減災策略建議
十、溫莎區台美協會(WATAA)簡史
十一、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十二、對台灣SARS防疫策略補強建議
十三、極端與妥協
相關照片
自序
|第壹章|成長,求學,與就業歷程
一、回憶幼年和故鄉--埤頭
二、啟蒙的小學和初中年代(1943-1952)
三、台中一中的高中階段(1952-1955)
四、再次面對困難的抉擇:要不要保送省立台中農學院
五、腳踏雙船的中農院年代(1955-1956)
六、農工轉土木,再攻衛工的台大年代(1859-1960)
七、當兵容易,求職難(1960-1961)
八、找到終身伴侶,生涯轉向的示範中心年代(1961-1964)
九、初抵美國的尷尬和刺激的經驗(1964)
十、獲WHO獎學金,赴匹茲堡大學攻讀工業衛生(196...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