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歐巴馬都被他所騙!
到底是慈善的美名太誘人?還是華麗頭銜的權威不容質疑?
史上最高私募基金「中東版高盛」墜落全紀錄
瞠目結舌更勝《惡血》、《鯨吞億萬》
★ 亞馬遜暢銷書、英國《金融時報》暨麥肯錫最佳年度選書
★《經濟學人》最佳年度選書,大讚「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
阿里夫‧納克維(Arif Naqvi),一介來自巴基斯坦的平民,憑藉著舌燦蓮花的說服技巧、非凡的個人魅力,從事銀行業槓桿收購起家。40歲不到,他便以高超靈活收購技巧,成功完成一樁1.5億美元收購案,從此納克維的名聲響振中東地區!
然而,911事件撞響了世界對中東的警鐘,卻也讓在巴基斯坦長大,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名校的納克維,一躍成為歐美國家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樑。
他與杜拜酋長家族打交道;成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政府讚揚的巴基斯坦領袖人物;和億萬富豪比爾‧蓋茲一起共進晚餐;與維珍航空創辦人理查‧布蘭森在講壇上談笑互虧……這些世界名人、全球菁英都被他冠冕堂皇的「行善又能致富、17%報酬率」話術所吸引,紛紛投入他口中所謂的美好,很快地,他所創立的阿布拉吉跨國集團管理將近140億美元。
這些原本應該用來改善窮人飲水品質、加強戰亂地區電力運輸、為土耳其小朋友增加營養的資金, 這些全被他挪用來支付長子三天兩夜奢華婚禮、情婦的新創事業、倫敦奢華地段房產、千萬高級遊艇、以及種種光怪陸離的離譜行徑……
這些錢不是他掙得的,全是他寄生在這些慈善事業上得來的不法所得!
他唯一做的事就是持續與名人同台,接受《紐約時報》、《富比士》等知名電視台訪談,以及不斷地把錢挪進挪出帳戶、更改慈善基金支付日期,將嚴肅的金融制度玩弄於股掌之間。
一封吹哨者的檢舉信函,吹垮過度膨風的紙牌屋
終於,欺瞞多年的惡舉還是得由最靠近邪惡的內部員工匿名舉發。倫敦《華爾街日報》兩名記者展開調查,對150人以上進行數百次訪談,收集資料包括電子信箱、通訊軟體、錄影、法庭聽審、訪談回憶紀錄等……終於完成這本鉅作,徹底揭露私募基金界長久以來的陋習詬病。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盛讚此書:「這本經過透徹調查的報導強力提醒我們金融監督多麼重要,商學院應該將本書列入必讀書單。」
史上最大企業詐欺案之一
金額高達7.8億美元,累積有期徒刑291年!
這位寄生慈善的詐欺犯2019年在倫敦希斯洛機場正式被逮,難以想像上一秒納克維才位居權重,擁有「倫敦政經學院的榮譽院士」、「聯合國全球盟約的成員」、「國際刑警組織基金會的理事」,還曾獲頒「奧斯陸企業促進和平獎」等驚人頭銜。
銬上手銬後的他,下一秒卻面臨侵占金額高達3.85億美元的官司,重判坐牢徒刑長達291年!為了避免他偷渡潛逃,倫敦法院判決納克維在判決期間都必須銬上電子腳踝追蹤器,並以英國史上最高交保金額──1,500萬英鎊(約5.6億新台幣)交保!
至今,繼續有新的官司冒出來……阿布拉吉的清算人控告並要求拿回1.09億美元,為其背書的安侯建業會計事務所也被判決索賠6億美元。
2022年1月,他及阿布拉吉集團共被杜拜金服局罰鍰4.5億美元,並禁止在杜拜展開業務,對此他表示「無錢可賠」。對納克維一案的龐大受害者來說,此事已經告一段落,但對廣大投資者來說,永遠都會有下一個納克維,揣著高報酬率騙局等著貪婪的肥羊上鉤……
本書重點
1. 真人實事故事:即使書中的劇情如何離譜,終歸於真有其人,甚至被詐騙者,皆為全民所熟識的名人,如查爾斯王子、比爾‧蓋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等菁英人士。
2. 一窺全球上流社會的金錢脈動:讀者得以明白過去二十年來,金錢是如何在全球流動、這些龐大財富奠基、仰賴何種強大後盾,又被吸入了何人的口袋裡,以及菁英主義如何賦予這名「正義」的大謊言家掠取多座世界級重要金庫的能力。
3. 了解中東的商業與政治局勢:知道該地區的菁英如何運用黑箱談判洗錢。
作者簡介:
西門.克拉克Simon Clark
倫敦《華爾街日報》記者,自2000年入行,報導金融、經濟及政治等廣泛主題,報導範圍遠至阿富汗罌粟田、剛果銅礦產地,近及倫敦多家銀行、金融機構。於2016年獲普立茲獎提名,現居英國雷威斯(Lewes)。
威爾.魯奇Will Louch
現任《彭博新聞》記者,曾擔任倫敦《華爾街日報》記者、,畢業於倫敦法學院,專長為歐洲政治、私募股權產業。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現從事專職翻譯。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作《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獲第三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譯有《EQ》、《綠色EQ》、《破壞性情緒管理》、《超級關係》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
「《寄生慈善》一書將人物眾多、橫跨全球、手法複雜且運作神祕的私募基金大騙局說得引人入勝,加上高水準的翻譯,實是詐欺犯罪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這麼精采的作品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點什麼,下一個納克維已在不遠處等著。」──高智敏 國際資格認證舞弊稽核師
「無可挑剔的研究過程以及細膩豐富的報導細節,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節奏快速且深入的報導故事。」──英國《金融日報》(Financial Times)
「振聾發聵的結尾!這件複雜難懂的詐欺案以及龐雜的調查報導為日益壯大的金融系統帶來更多的質疑」──《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揭露私募股權界暗黑詭譎的內幕,切合時事,精彩刺激。」──《科克斯書評》(Kirkus)
「記錄杜拜私募股權公司阿布拉吉及其陰險狡猾的創辦人納克維如何快速崛起,又如何在醜聞中墜落,讀來引人入勝……這篇深入報導會緊緊抓住你的眼球。」──《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篇經過透徹調查的報導強力提醒我們金融監督多麼重要,商學院應列入必讀書單。」──《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媒體推薦:
各界讚譽
「《寄生慈善》一書將人物眾多、橫跨全球、手法複雜且運作神祕的私募基金大騙局說得引人入勝,加上高水準的翻譯,實是詐欺犯罪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這麼精采的作品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點什麼,下一個納克維已在不遠處等著。」──高智敏 國際資格認證舞弊稽核師
「無可挑剔的研究過程以及細膩豐富的報導細節,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節奏快速且深入的報導故事。」──英國《金融日報》(Financial Times)
「振聾發聵的結尾!這件複雜難懂的詐欺案以及龐雜的調查報導為日益壯大的金融系統帶來更多的質疑」──《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揭露私募股權界暗黑詭譎的內幕,切合時事,精彩刺激。」──《科克斯書評》(Kirkus)
「記錄杜拜私募股權公司阿布拉吉及其陰險狡猾的創辦人納克維如何快速崛起,又如何在醜聞中墜落,讀來引人入勝……這篇深入報導會緊緊抓住你的眼球。」──《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篇經過透徹調查的報導強力提醒我們金融監督多麼重要,商學院應列入必讀書單。」──《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名人推薦:各界讚譽
「《寄生慈善》一書將人物眾多、橫跨全球、手法複雜且運作神祕的私募基金大騙局說得引人入勝,加上高水準的翻譯,實是詐欺犯罪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這麼精采的作品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點什麼,下一個納克維已在不遠處等著。」──高智敏 國際資格認證舞弊稽核師
「無可挑剔的研究過程以及細膩豐富的報導細節,一本引人入勝的佳作。」──《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節奏快速且深入的報導故事。」──英國《金融日報》(Financial Times)
「振聾發聵的結尾!這件複雜難懂的詐欺案以及龐雜的調查報導為日...
章節試閱
前言
「這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刻,我們可以把握這個機會永久性徹底改變無數人的生活。」
一頭銀髮的阿里夫.納克維(Arif Naqvi)身材魁梧卻散發著溫柔的魅力,正在發表一生最重要的演說。二〇一七年九月某個晴朗的週一早上,數百名企業領袖齊聚紐約中央公園旁的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hotel)聽他演講。這是屬於他的時刻,全球菁英的眼睛都盯在他身上,他知道必須在他們腦中留下絕佳的印象。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富比士》(Forbes)關於納克維這位大亨的文章總是讚譽有加。他往來的對象不乏富豪、皇室、政治人物,包括比爾.蓋茲(Bill Gates)、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凱瑞(John Kerry)等。納克維是聯合國和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權勢很大的基金會理事。
同時間,各國政治領袖正在不遠處的聯合國總部開會,這並非偶然。納克維的目的是說服觀眾,他可以解決人類最大的問題──飢餓、疾病、文盲、氣候變遷、電力短缺等──比此刻在城市另一端集會的政治人物做得更好。
納克維是世界最重要的影響力投資人(impact investors)之一,他的目的是行善兼獲利──幫自己也幫投資人。
兩年前,聯合國宣布一項極具野心的計畫,要在二〇三〇年之前終結全球貧窮,也獲得了教宗方濟各的祝福。這項計畫除了政府與企業已經提供的資源,還需要每年二.五兆美元資金。
納克維說他可以幫忙。
他是杜拜的私募股權公司阿布拉吉集團(Abraaj Group)的創辦人和執行長。阿布拉吉管理將近一百四十億美元,在全球上百家公司持有股權。納克維要求投資人再拿出六十億,阿布拉吉將用來收購與改善貧窮國家的企業。如此他便可以幫助聯合國終結貧窮,同時為他自己和投資人賺錢。
納克維在講台上一邊踱步一邊說:「行善未必得犧牲獲利。我們能在聯合國大會週的第一天第一個早上第一個小時舉行這場會議是很可喜的事。我希望今天結束時每個人離開這裡後,就開始影響周遭的人,一整個星期裡努力讓大家不談戰爭、瘟疫和各種負面的事,而是談如何用心運用影響力投資激發正能量。」
金融改革是必要的,而納克維要當改革的領頭羊。他不只要運用資本主義為富人賺錢,還要終結窮人的痛苦。
納克維以讓人放心的平靜聲音說:「我們要成為一盞明燈,希望大家加入我們的行列。機會就在這裡,就在此刻,要靠我們好好把握,大家一起來建設更美好的世界。」
群眾爆出如雷掌聲。
這是很精彩的表演,但納克維手機裡的訊息卻訴說非常不同的故事。演講前六天,對納克維忠誠不二、虔誠的回教徒員工拉菲克.拉卡尼(Rafique Lakhani)發電郵給老闆。拉卡尼的工作是管理阿布拉吉的現金,他在電郵中告訴納克維他很焦急,因為公司沒錢了,完全沒有錢可以兌現在貧窮國家投資醫院的承諾。
納克維在台上的陽光樂觀背後隱藏極混亂的問題。表面上納克維經營一家成功的投資公司,能夠改善幾十億人的生活,其實他正在主導全球性的犯罪陰謀。阿布拉吉帳戶空空,因為早已被他A走。納克維從公司拿走超過七.八億美元,濫用投資人交給他的錢──包括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美國銀行、英美法政府等等。
現場觀眾並不知道,阿布拉吉這時已瀕臨破產,負債超過十億美元。
納克維是誰?
納克維是所謂的「頭號人物」(Key Man),這是私募股權公司給最重要主管的稱號,在納克維的狀況下意義更重大,因為他自稱要解決人類的種種問題。他是阿布拉吉極富個人魅力的領導者,提出的願景讓很多投資人信服。人們願意拿錢給阿布拉吉管理就是看在他的份上,託付給他的資金高達數十億美元。一位崇拜他的投資人將他比做《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系列電影中的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
阿布拉吉是一部金錢機器,募集一系列基金,在亞非拉丁美洲各地投資公司與醫院。納克維和世界各地有錢有勢的人做生意,有時搭私人飛機,有時乘坐瑞斯塔遊艇(Raasta),這部四十七公尺長的超級遊艇以柚木製作甲板,裡面採裝飾藝術設計。瑞士山區度假勝地達沃斯(Davos)每年舉辦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他也是常客。
納克維童年在英國舊殖民地巴基斯坦(Pakistan)度過,崛起成為菁英階層信賴的圈內人,正是冷戰結束後全球化趨勢大爆發應運而生的人物。從網際網路到恐怖主義,新的趨勢讓人與人關係更密切,納克維讓西方的投資人相信,他是帶領他們探索遙遠地區的最專業夥伴。
新的一千年伊始全球貿易日趨興盛,納克維意識到他可以遊說投資人與政治人物,透過刺激經濟發展來幫助社會,同時創造優於市場的獲利,而這一切都可借助他的交易能力辦到。
二〇〇一年九一一攻擊後,納克維說服西方政治人物他是他們的盟友,可以幫助他們在恐怖主義根深柢固的脆弱國家創造就業,促進中東穩定。
各國富豪及其千禧世代的繼承人紛紛找上納克維幫忙,他們熱烈擁抱影響力投資的觀念,因為這讓過去一味講求獲利的做法披上自我感覺良好的外衣。
當中國致力擴充經濟實力,為亞洲舊絲路沿途的國家注入新生命,納克維則是引導西方的企業主管,到那些甚至在地圖上都不太找得出來的城市探索商機。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幫助納克維設立十億美元的基金,改善貧窮國家的醫療保健,世銀與英美法政府也和蓋茲基金會一起投資這項開創性的基金。
納克維的職業生涯一路贏得很多讚賞。由諾貝爾獎得主組成的委員會頒給他奧斯陸企業促進和平獎(Oslo Business for Peace Award)。美國學界預測,到二〇二〇年他可能成為巴基斯坦優秀的首相,帶領多災多難的家園走向繁榮。
二〇一一年曾有學者寫到:「納克維是白手起家、極富個人魅力的富豪,也是新興市場最成功的投資人之一,人脈極廣。他很重視教育和自立自強,加上他那套靠自己努力成功的個人論述、無懈可擊的聲譽,又特別講求公平正義,因此很能贏得別人的共鳴。」
調查的起源
二〇一八年一月納克維在紐約發表演說四個月後,我們收到一封匿名電郵。發信者自稱是阿布拉吉的員工,擔憂若公開露面會丟掉工作,甚至遭遇更慘的情況。為了把訊息傳出去,決定和我們聯絡,因為我們是《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記者,專門報導阿布拉吉這類私募股權公司。
信中說:「公司可能在接受詐欺調查。」阿布拉吉的醫療保健基金有數億美元消失不見。「很可悲,但這是事實。」
其後幾個月我們和匿名者交換了幾百封電郵。我們和阿布拉吉聯絡時,他們說那些指控都是謊言。
阿布拉吉的一位美國主管說:「絕對沒有錢消失,這麼成功的公司為什麼會做這種事?」
爆料者常無預警銷聲匿跡,一段時間後又使用新的電郵地址重新出現。四個月後,訊息完全中斷。我們感覺好像失去一個朋友。
如果我們能證明這是真的,這可是天大的新聞。我們為了了解詳情,嘗試和全球各地數十位人士聯繫。我和杜拜的《華爾街日報》同事尼可拉斯.裴瑞西(Nicolas Parasie)合作,訪問了阿布拉吉的員工、投資人和顧問。我們原本從法庭訴訟和公司呈給監管機關的文件(regulatory filings)收集了龐大的資料,加上他們提供的電郵和細節,內容更加豐富。除了電話對談時寫的筆記,還有透過WhatsApp、Signal、Telegram與爆料者交換的訊息,我們收集了足夠的拼圖,可以清楚拼出阿布拉吉的狀況。我們和太多人談過話,到後來連阿布拉吉的員工也會打給我們了解狀況。
終於我們有了重要的突破。一連串可信賴的消息來源讓我們聯絡上一個人,對方聲稱掌握阿布拉吉進行大規模A錢和詐欺的證據。經過多次電話訪談和嘗試接洽失敗,這個人終於同意在靠近倫敦塔的一間咖啡廳見面(倫敦塔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就位於倫敦金融區的中心)。
那人從旅行袋拿出筆電,打開檔案,顯示阿布拉吉的銀行對帳單、電郵和文件。文件證明詐欺、偷竊、試圖賄賂巴基斯坦首相等不法行為都實際發生了。我們拍下文件,走過倫敦橋到新聞編輯室,一路緊緊抓著證據。二〇一八年十月十六日我們的調查報告刊登在《華爾街日報》的頭版,納克維堅持他沒有做錯任何事。
在機場被逮捕
六個月後,納克維從巴基斯坦搭商務機抵達倫敦希斯洛機場(Heathrow Airport),下機時被英國警察逮捕。警察告知納克維要將他引渡到美國受審,紐約檢察官指控他經營犯罪組織。納克維為了個人利益,以及為了支持他那知名的私募股權公司、備受全球金融菁英擁戴的阿布拉吉而偷竊。
二〇一九年四月被捕那天,納克維帶著兩本巴基斯坦護照,一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聯邦(Saint Kitts and Nevis)護照,一本國際刑警組織護照。他告訴警察他很驚訝被捕,因為他搭機前檢查過他的名字是否被列入「紅色警戒」逮捕令,結果並沒有。原來檢方是依據美國專門起訴黑手黨之類的犯罪黑幫而設立的法令起訴他的。
納克維要人們聽到的是資本主義戰勝貧窮,未來戰勝過去的企業故事,是他在華盛頓、達沃斯、杜拜、北京等地一再暢談的全球願景。根據美國司法部的說法,唯一的問題是納克維是騙子和小偷,在野心的驅使下不惜犯法。
多年來納克維如旋風般席捲全世界,蓋茲把錢託付給他,巴菲特和其他富豪歡迎他加入他們的富人專屬慈善家俱樂部,最後納克維卻被控欺騙投資人數億美元,觸犯法令,賄賂官員,一切只為了維持奢華的生活方式。
納克維對外宣揚光明的願景,背後卻隱藏著全球化的黑暗面,充滿政治陰謀、非法海外資金橫流的暗黑世界。
他的投資組合確實好到很不真實,公司多年來其實一直無力償債。他用偷來的錢支撐阿布拉吉,手法就如同伯納德.馬多夫(Bernard Madoff)案件知名的調查員哈利.馬科波洛斯(Harry Markopolos)所說的龐氏騙局再外加槓桿。阿布拉吉成了史上最大的企業詐欺案之一,納克維被控違法占用他募集的三.八五億美元基金,可能會被關在戒備森嚴的監獄二百九十一年。
阿布拉吉的員工天真的相信納克維和他那套賺錢兼行善的使命,不知道如何解釋哪裡出了差錯。他究竟是自戀、反社會人格、心理病態或三者兼具,他們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
阿布拉吉一位前主管說:「再沒有一個瘋子或騙子這麼有說服力,他既聰明又邪惡,如此貪婪自私,根本違背他所說的一切。」
阿布拉吉將要倒閉時,納克維告訴同事他希望離開時能保有三樣東西:財富、尊嚴和聲譽。
這不是納克維希望被訴說的故事。但內容真真切切,揭露全球金融界極富盛名的企業原來不過是一則資本主義的童話。
------------------------------------------------------------------------------------------------------
12 連比爾‧蓋茲也受騙
與比爾‧蓋茲合作醫療保健基金
阿布拉吉接管歐瑞斯及其非洲醫療保健基金後,蓋茲成了納克維的投資人。納克維想要親近蓋茲,二○一二年十月蓋茲到阿聯時,納克維邀請他到家裡用餐。
蓋茲到阿聯是為了到阿布達比的穆罕默德.賓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王子(Crown Prince Sheik Mohammed bin Zayed Al Nahyan)主持的會議中演講。這位微軟創辦人對一群富裕的中東人解說,他為什麼會獻身慈善事業與醫療保健,請求大家共同伸出援手。
蓋茲說:「我們無法獨力拯救數百萬孩童的性命,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和知識,沒有足夠的管道進入世界許多地區。我們需要夥伴,此所以今天我很樂意出席這場會議。
他請求與會者盡全力幫助窮人,訴諸與會者的競爭本能,挑戰他們是否能做得比西方國家更好。
「長久以來,我們在西方努力發展與運用科技,幾乎都只是為了滿足富人的需求,只服務負擔得起的人。我希望你們不斷尋找方法,運用科技來幫助負擔不起的人。」
演講後,蓋茲沿著阿拉伯灣岸北上來到杜拜,在納克維夫妻位於阿聯酋山莊的豪宅擔任晚宴貴賓。
蓋茲和納克維有很多事情要討論。兩人幾週前才達成共識:他們的慈善基金會將合作在巴基斯坦推行計畫生育方案(family-planning program)。納克維似乎正是蓋茲尋覓的人,有錢但關心窮人。
納克維也對蓋茲有所求。他們可以聯手改變亞非數百萬最底層窮人的生活,不是靠給錢, 而是建立一檔新的大規模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新興市場的醫院和診所。蓋茲目前也有投資一檔非洲醫療保健基金,該基金的問題是規模太小,無法真正發揮影響力。於是誕生了阿布拉吉成長市場醫療基金(Growth Markets Health Fund)的構想。
餐會後數日,中東與巴基斯坦各地報紙都刊出蓋茲和納克維廣泛協議合作的新聞。新聞報導還附上一張照片,蓋茲穿西裝打領帶,微笑但不太自在地看著地板。納克維看起來比較放鬆,穿西裝,襯衫領口敞開,臉上滿滿的笑容。
報導中引述蓋茲的話:「這是很重要的共同投資夥伴關係,同時也代表一種很有智慧的合作方式,未來的發展無可限量。」
醫療基金逐漸擴大
有了蓋茲這位投資人和盟友,對納克維是意料之外的重大成功。此人身價六百七十億美元,比肯亞一整個國家還有錢,有他的支持,對其他投資人具有絕佳的宣傳效果。納克維對於他和微軟創辦人的關係很驕傲,甚至將兩人的合照擺在辦公室。當時納克維並不知道,自己最後將敗在他與蓋茲及其基金會的關係上。
納克維吩咐麥拉利和曼席加強在全球醫療保健基金的工作。如果規畫得當,該基金可望確認阿布拉吉的地位——成為影響力投資運動的領導者——透過收取管理費與分享獲利賺進大把鈔票。
二○一三年一月,納克維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介紹新醫療保健基金的計畫。全球醫療產業最重要的兩個人也參加會議: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Royal Philips Electronics)的執行長萬豪敦(Frans Van Houten),美敦力(Medtronic)的執行長奧馬爾.伊什拉克(Omar Ishrak)。
兩人領導世界兩大醫療保健公司,市值加起來將近一千億美元。二○一三年五月,開普敦(Cape Town)有一場探討非洲問題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納克維在那裡和飛利浦執行長討論他的計畫。
對飛利浦和美敦力而言,這是明顯的好機會。若能與蓋茲基金會一起投資該基金,他們將有更多機會銷售醫療設施給納克維計畫收購和興建的醫院與診所。該基金將會幫助他們走出北美與歐洲,在快速成長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些地方對品質佳收費低的醫療照護有著很大的需求。
二○一三年末阿布拉吉的財務狀況愈來愈困窘,納克維卻準備就他的醫療保健基金計畫揭露更多細節。他邀請一小群投資人到他在牛津附近的鄉村別墅小聚數日,包括蓋茲基金會的茱莉.桑德蘭(Julie Sunderland)。另外還有管理顧問在場協助商討策略。
在這一切的幕後,納克維正瀕臨崩潰邊緣。賓客到達之前一日半夜,他在豪宅的客廳與維蒂維特皮萊、艾鐸– 維杜、哈米德及其他團隊成員聚在一起,快速翻閱麥拉利和曼席花了幾個月準備的醫療保健基金的報告。兩人對自己的努力成果相當滿意,但納克維很不滿意,罵了曼席將近一小時。他大聲指責文件的調性大錯特錯。維蒂維特皮萊、艾鐸–維杜和哈米德一語不發。納克維說他不可能拿這種文件給投資人看,威脅要取消會議。這番暴怒讓麥拉利和曼席很難過。
納克維說:「你們得重做簡報。」
曼席弄到大約清晨四點,但都只是做表面的修改,將其中幾頁的順序調換,最後跑去睡覺。早餐時他再度拿文件給納克維看。
納克維說:「不錯。」
員工都很熟悉他這種發脾氣的模式。納克維常會大發雷霆,在最後一刻要求修改。一位員工說,這個過程讓納克維相信,要找出問題與解決問題,非他不可。
那天早上,納克維歡迎賓客時展現十足的魅力,仔細解說基金將如何運作。納克維的鄉村豪宅讓賓客印象深刻。隨時有管家來滿足賓客的需求,而且在老宅四周的典雅花園散步也是一大享受。
管理顧問在談話中不時穿插企業術語,諸如綜效、推出新產品之類。顧問的商業用語讓一位賓客感到不安,當大家在討論如何改善赤貧國家的醫療保健服務時,顧問談的概念似乎很不恰當。
這位與會者說:「那裡很多人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在新興市場的醫療保健領域也毫無經驗。那可是極具挑戰的工作。」
納克維把一切講得好像很簡單。
前言
「這是歷史上重要的一刻,我們可以把握這個機會永久性徹底改變無數人的生活。」
一頭銀髮的阿里夫.納克維(Arif Naqvi)身材魁梧卻散發著溫柔的魅力,正在發表一生最重要的演說。二〇一七年九月某個晴朗的週一早上,數百名企業領袖齊聚紐約中央公園旁的文華東方酒店(Mandarin Oriental hotel)聽他演講。這是屬於他的時刻,全球菁英的眼睛都盯在他身上,他知道必須在他們腦中留下絕佳的印象。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富比士》(Forbes)關於納克維這位大亨的文章總是讚譽有加。他往來的對象不乏富豪、皇室、政治人...
推薦序
推薦序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
文│高智敏
試想:一切都還沒爆發之前,在風平浪靜的某一天,知名杜拜私募股權公司阿布拉吉(Abraaj)到訪某高級地段,詢問億萬富豪是否有興趣投資它剛推出的六十億美元基金。在投資人砸下大筆鈔票之前,必須做哪些研究與查證?
看似光鮮亮麗的投資機會
首先,搞清楚阿布拉吉是何方神聖?
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富比士》(Forbes)等知名媒體都可看到其創辦人阿里夫.納克維(Arif Naqvi)的正面報導,他和多位知名人士皆有私交,同時擔任聯合國和國際刑警組織的理事,貨真價實的「往來無白丁」。而阿布拉吉最主要的宗旨,與其他掠奪性拆賣資產的「正常」私募基金不同,它專注於收購貧窮國家的企業,並努力加以改善,達到「行善同時獲利」的雙重目標。阿布拉吉的成功,甚至還讓兩位哈佛教授專門寫了讚譽有加的個案研究。
看來是個正派經營的良心私募基金,那它的歷史績效如何呢?
募資說明書中提到,平均年報酬率為一七%,可說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私募股權公司。創辦人納克維的第一筆交易,是買賣某公司中東地區的雜貨與酒類事業,獲利七千一百萬美元,足見其眼光不凡。
看來績效極佳,只不過績效可信嗎?
募資說明書中強調,績效計算方式已由哈佛教授獨立核實,且財報皆經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KPMG安侯建業簽證。
看來績效沒有問題。那麼,有哪些知名人士參與投資?
美國政府、英國政府、法國政府、世界銀行、比爾蓋茲基金會、各大退休基金等知名機構,他們全部都投資了阿布拉吉。既然阿布拉吉不是阿貓阿狗、報酬率又高、還通過哈佛教授與會計師審核、世界知名機構都是它的投資人,我們還有理由不投資嗎?
這些損失慘重的富豪,當初應該也是這麼想的。
量身訂作的金融陷阱,引君入甕
叱吒商業世界的頂級騙子們完全摸透了這套遊戲規則,千方百計取得這些權威名聲的保證。讓我驚訝的是,這些保證很廉價。納克維雇用公關公司、付錢參加重要論壇,好讓自己的正面形象廣為流傳;他聘請哈佛教授擔任公司的顧問,讓教授難以獨立客觀;他讓會計師、富豪或投資人的兒女在阿布拉吉上班,在「魚幫水,水幫魚」的情況下,會計師、富豪或投資人也樂於配合背書阿布拉吉的財務狀況;他知道億萬富豪比爾蓋茲(Bill Gates)亟欲「改善貧窮」,因此為他量身打造基金的願景,再加上其他知名人士的加持,上億美元的私募款項自然手到擒來。
如何預防再次發生?
因此,唯有撇除那些看似漂亮、實則毫無效力的完美資歷,針對核心重點進行查證與獨立判斷,才有機會避開精心設計的陷阱。哈佛教授如何核實績效?他有相關經驗與足夠的獨立性?新興市場貪腐嚴重、政經環境不穩定,如何持續保有一七%的報酬率?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現況?帳務如何管理?投資後是否可擁有稽核權?這些「機制與過程」才是投資前最該了解的重要議題,而不是依靠預估報酬率、募資主管口才、創辦人魅力與人脈網路這種表面假象來評估投資決策。
讀完此書後,令我最無奈的並非那消失的上億美元,而是納克維的手法並不新穎。博達科技掏空案案爆發前,多少商業媒體搶著吹捧葉素菲的成功;生技股后康友-KY的財報,也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納克維利用新基金填補舊基金的虧損,與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龐氏騙局如出一轍;用人唯親以及強調領導者個人魅力的企業文化,讓人想起「出租共享辦公空間」的矽谷獨角獸新創企業WeWork;奢華的生活習慣與排場,與馬來西亞一馬基金的劉特佐不相上下;號稱藉由一滴血就能做癌症檢驗的Theranos公司,其創辦人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納克維崇高的救世理念一點也不輸她,而且他們的醜聞同樣由吹哨者與媒體所揭發。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 W. F. Hegel)說:「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汲取任何教訓。」《寄生慈善》一書把此人物眾多、橫跨全球、手法複雜且運作神祕的私募基金大騙局說得引人入勝,再加上高水準的翻譯,實是詐欺犯罪作品中的佼佼者。如果這麼精采的作品都無法讓我們從中學點什麼,那麼下一個納克維已在不遠處等著。
(本文作者為國際資格認證舞弊稽核師、《財星》500 大公司駐美內部稽核經理、暢銷書《財星500大企業稽核師的舞弊現形課》作者)
推薦序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
文│高智敏
試想:一切都還沒爆發之前,在風平浪靜的某一天,知名杜拜私募股權公司阿布拉吉(Abraaj)到訪某高級地段,詢問億萬富豪是否有興趣投資它剛推出的六十億美元基金。在投資人砸下大筆鈔票之前,必須做哪些研究與查證?
看似光鮮亮麗的投資機會
首先,搞清楚阿布拉吉是何方神聖?
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富比士》(Forbes)等知名媒體都可看到其創辦人阿里夫.納克維(Arif Naqvi)的正面報導,他和多位知名人士皆有私交,同時擔任聯合國和國際刑警組織的理事,貨真價實的「往...
目錄
推薦序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 高智敏
作者的話
前言
01 來自喀拉蚩的男孩
02 杜拜,閃耀的綠洲
03 阿布拉吉,原意「我們是統治者」
04 大表演家
05 收購喀拉蚩電力公司
06 阿拉伯之春助攻
07 行騙天下的話術——「影響力投資」
08 狂妄自大、善操縱的人格
09「土耳其人總要喝牛奶」
10 開始捉襟見肘
11 左手募資,右手汙錢
12 連比爾‧蓋茲也受騙
13「深呼吸,微笑,讚美真主,然後繼續向前」
14 川普當選,打亂全球化局面
15 做一個「史上最大私募基金」的夢
16 吹哨者與爆料信件
17 「對詐欺犯不必客氣」
18 打開犯罪的黑盒子
19 一千五百萬英鎊交保金
後記 一則關於謊言、貪婪、理想主義扭曲的精彩故事
謝辭
推薦序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 高智敏
作者的話
前言
01 來自喀拉蚩的男孩
02 杜拜,閃耀的綠洲
03 阿布拉吉,原意「我們是統治者」
04 大表演家
05 收購喀拉蚩電力公司
06 阿拉伯之春助攻
07 行騙天下的話術——「影響力投資」
08 狂妄自大、善操縱的人格
09「土耳其人總要喝牛奶」
10 開始捉襟見肘
11 左手募資,右手汙錢
12 連比爾‧蓋茲也受騙
13「深呼吸,微笑,讚美真主,然後繼續向前」
14 川普當選,打亂全球化局面
15 做一個「史上最大私募基金」的夢
16 吹哨者與爆料信件
17 「對詐欺犯不必客氣」
18 打開犯罪的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