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淳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課程滿期退學,Ph. D(萊登大學)。1971年生,專長為印尼史、東南亞史。 【主要著作、論文】 《近世東南亞世界的變貌──全球化經濟與爪哇島地域社會》(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4) Tropical Products Out, British Cotton In: Trade in the Dutch Outer Islands Ports, 1846-69,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3, 2013 In the Name of the Battle against Piracy: Ideas and Practices in State Monopoly of Maritime Violence i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edited volum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8
熊谷幸久 關西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1975年生,專長為英國經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十九世紀初英國的亞洲通商政策對地方商人及製造業者的影響力──以1812至1813年格拉斯哥東印度協會的東印度貿易開放運動為中心〉《歷史與經濟》206號,2010年 Kirkman Finlay and John Crawfurd: Two Scots in the Campaign of the Glasgow East India Assosiatio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China Trade, 1829-1833, Journal of Scottis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30, issue 2, 2010 Breaking into the Monopoly: Provincial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Campaigns for Access to the Asian Market, 1790-1833,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2
鈴木英明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化現象研究部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學分取得退學,博士(文學)。1978年生,專長為印度洋海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印度洋西海域周邊諸社會近世至近代的過渡期及其矛盾──著眼於奴隸制.奴役交易的展開〉《史苑》77-2(2017) Abolitions as a Global Experience (ed.), Singapore: NUS Press, 2015 Slave Trade Profiteer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u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Resistance by Slave Traffick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Indian Ocean, Gwyn Campbell (ed.), Environment and Slavery in the Indian Ocean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編者 島田龍登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副教授。 1972年生,專長為南亞史、東南亞史、亞洲經濟史、全球史。 【主要著作】 The Intra-Asian Trade in Japanese Copper by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6) 《亞洲經濟史研究入門》(共編著)(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5) 《刻印在歷史的巨型都市》(共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16) 《全球經濟史》(共著)(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8)
世界一體化的進展 回顧十八世紀世界史時必須記住,此時世界的一體化較前一個世紀已有更長足的發展。先前所謂的「大航海時代」,是指十五世紀末以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與達伽馬(Vasco da Gama)為代表的歐洲人開始能自組船隊,越過大西洋抵達美洲大陸,並經海路繞過美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航向亞洲。 近年來,像這樣從歐洲人的立場出發、以大航海時代來劃分世界史的分期方式,逐漸被視為一種西方中心主義而屢遭否定。例如在亞洲,自東亞、東南亞、南亞以至西亞的海上交易,早在歐洲人經海路來到亞洲前便已繁榮昌盛。東海與印度洋各自的區域內交易,以及連結兩個地域之間的交易逐漸發展,其盛況已可堪稱大交易時代。因此,歐洲人來到亞洲海域,雖然是促使亞洲大交易更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但仍稱不上是足以劃分時代的重大轉機。話雖這麼說,上述這種亞洲大交易時代論,也可說是一種僅限於海洋亞洲內部的議論。這是因為我們無法否定,若綜觀世界整體,事實上構成全球化歷史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連結美洲大陸、歐洲、非洲和亞洲,讓世界成為一個有機體。 總而言之,十六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往世界各地發展,構築了環繞世界的貿易網絡,之後又在亞洲各地建立的交易據點,也就是殖民城市的腹地奠定了殖民地形式的開發基礎。在中南美洲則是奴役原住民,後來引入非洲黑奴,並展開種植園形式的農業開發。接著在十七世紀,荷蘭、英國和法國亦一邊與歐洲各國競逐,一邊向世界各地發展,同時建立起做為世界經濟動脈的貿易網絡。 到了十八世紀,連接美洲大陸的世界貿易網絡出現變化。其中之一是交易商品的變化。截至十七世紀為止,就商品而言,世界貿易仍以奢侈品為大宗,生絲、砂糖、胡椒以及肉豆蔻、丁香等高級香料是主要的貿易商品,並以白銀做為支付工具。然而在十八世紀,棉織品、銅、錫等逐漸崛起,成為主要商品,過去買賣的奢侈品也逐漸開始走向量產,砂糖就是代表性的例子,交易價格也因此下降。正由於世界各地的產量增加,砂糖亦不再被視為奢侈品,逐漸變成一種大眾商品。從巴西製白砂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價格變動走勢,可看出白砂糖的價格在十七世紀中期大幅下降,十八世紀糖價低廉且穩定,幾乎沒有變動,直到十八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間,才因戰爭等社會混亂之故再次上漲,在此之前白砂糖皆處於穩定低價狀態。當然,糖價下降也代表了砂糖消費者階層的擴大。 另一項變化,是世界貿易的結構化,以及參與者的多樣化。所謂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即是在十八世紀形成穩定的結構。在此結構下,黑奴從非洲被「出口」至美洲,於種植園生產砂糖、咖啡豆、菸草和棉花等等,這些商品再出口至歐洲。從歐洲輸入非洲的商品則是武器等用具,以及來自印度的棉織品;而在非洲做為貨幣使用的印度洋產寶螺,也經由歐洲再度出口至非洲。當然,英國歷經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已經有能力在國內自行生產過去仰賴印度進口的棉布,卻也正因大西洋三角貿易體系的存在,才能取得必要的原料棉花。
英國工業革命 要形容十八世紀,應該可稱為「沉靜的成熟」與「內部的變動」的時代,然而在十八世紀下半葉,卻又無庸置疑地發生了革新性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對自由的追求擴及全世界,這也正是本書的主題。另一項革新性變化,則是英國的工業革命。 近年來,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主題的論點變化讓人眼花撩亂。過去在二十世紀後半,隨著計量史學(Cliometrics)研究的發展,英國工業革命史的樣貌被大幅重新檢視。過去認為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葉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但若計算當時英國的經濟成長率,就今日的眼光來看數字非常小,換言之那不過是個低成長時代。計量史學認為,除了少數部門的急速成長,實在很難說當時社會整體發生了什麼讓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變化。這也成為被廣泛接受的通論。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奠基於計量史學的「通論」逐漸式微。「英國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上的意義為何」的問題逐漸浮現。二○○○年,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付梓出版,一時蔚為話題。這本著作從經濟史的立場出發,針對十八世紀西歐特別是英國,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進行比較分析。根據彭慕蘭的說法,兩個地域的生活水準在十八世紀初期幾乎相同,也都在實現經濟成長的過程面臨了土地制約的困境。但在十八世紀末葉,英國利用化石燃料煤實現了工業化,並成就所謂的「大分流」。 羅伯特・艾倫(Robert Carson Allen)也嘗試重新思考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艾倫在《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祕》(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英文版於二○○九年出版)一書中更加強調正式使用煤的英國工業革命之重要性。他表示,將煤做為動力能源的蒸汽機,以及利用這些蒸氣機的棉花產業機械的發明,即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
太田淳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課程滿期退學,Ph. D(萊登大學)。1971年生,專長為印尼史、東南亞史。 【主要著作、論文】 《近世東南亞世界的變貌──全球化經濟與爪哇島地域社會》(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4) Tropical Products Out, British Cotton In: Trade in the Dutch Outer Islands Ports, 1846-69,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3, 2013 In the Name of the Battle against Piracy: Ideas and Practices in State Monopoly of Maritime Violence i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edited volume),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8
熊谷幸久 關西大學經濟學部副教授。1975年生,專長為英國經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十九世紀初英國的亞洲通商政策對地方商人及製造業者的影響力──以1812至1813年格拉斯哥東印度協會的東印度貿易開放運動為中心〉《歷史與經濟》206號,2010年 Kirkman Finlay and John Crawfurd: Two Scots in the Campaign of the Glasgow East India Assosiatio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China Trade, 1829-1833, Journal of Scottish Historical Studies, vol. 30, issue 2, 2010 Breaking into the Monopoly: Provincial Merchants and Manufacturers’ Campaigns for Access to the Asian Market, 1790-1833,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2
鈴木英明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化現象研究部副教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學分取得退學,博士(文學)。1978年生,專長為印度洋海域史。 【主要著作、論文】 〈印度洋西海域周邊諸社會近世至近代的過渡期及其矛盾──著眼於奴隸制.奴役交易的展開〉《史苑》77-2(2017) Abolitions as a Global Experience (ed.), Singapore: NUS Press, 2015 Slave Trade Profiteer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u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7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Resistance by Slave Trafficker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estern Indian Ocean, Gwyn Campbell (ed.), Environment and Slavery in the Indian Ocean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8
編者 島田龍登 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副教授。 1972年生,專長為南亞史、東南亞史、亞洲經濟史、全球史。 【主要著作】 The Intra-Asian Trade in Japanese Copper by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6) 《亞洲經濟史研究入門》(共編著)(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5) 《刻印在歷史的巨型都市》(共編著)(東京大學出版會,2016) 《全球經濟史》(共著)(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18)
世界一體化的進展 回顧十八世紀世界史時必須記住,此時世界的一體化較前一個世紀已有更長足的發展。先前所謂的「大航海時代」,是指十五世紀末以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與達伽馬(Vasco da Gama)為代表的歐洲人開始能自組船隊,越過大西洋抵達美洲大陸,並經海路繞過美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航向亞洲。 近年來,像這樣從歐洲人的立場出發、以大航海時代來劃分世界史的分期方式,逐漸被視為一種西方中心主義而屢遭否定。例如在亞洲,自東亞、東南亞、南亞以至西亞的海上交易,早在歐洲人經海路來到亞洲前便已繁榮昌盛。東海與印度洋各自的區域內交易,以及連結兩個地域之間的交易逐漸發展,其盛況已可堪稱大交易時代。因此,歐洲人來到亞洲海域,雖然是促使亞洲大交易更進一步發展的契機,但仍稱不上是足以劃分時代的重大轉機。話雖這麼說,上述這種亞洲大交易時代論,也可說是一種僅限於海洋亞洲內部的議論。這是因為我們無法否定,若綜觀世界整體,事實上構成全球化歷史的前提條件,必須是連結美洲大陸、歐洲、非洲和亞洲,讓世界成為一個有機體。 總而言之,十六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往世界各地發展,構築了環繞世界的貿易網絡,之後又在亞洲各地建立的交易據點,也就是殖民城市的腹地奠定了殖民地形式的開發基礎。在中南美洲則是奴役原住民,後來引入非洲黑奴,並展開種植園形式的農業開發。接著在十七世紀,荷蘭、英國和法國亦一邊與歐洲各國競逐,一邊向世界各地發展,同時建立起做為世界經濟動脈的貿易網絡。 到了十八世紀,連接美洲大陸的世界貿易網絡出現變化。其中之一是交易商品的變化。截至十七世紀為止,就商品而言,世界貿易仍以奢侈品為大宗,生絲、砂糖、胡椒以及肉豆蔻、丁香等高級香料是主要的貿易商品,並以白銀做為支付工具。然而在十八世紀,棉織品、銅、錫等逐漸崛起,成為主要商品,過去買賣的奢侈品也逐漸開始走向量產,砂糖就是代表性的例子,交易價格也因此下降。正由於世界各地的產量增加,砂糖亦不再被視為奢侈品,逐漸變成一種大眾商品。從巴西製白砂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價格變動走勢,可看出白砂糖的價格在十七世紀中期大幅下降,十八世紀糖價低廉且穩定,幾乎沒有變動,直到十八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間,才因戰爭等社會混亂之故再次上漲,在此之前白砂糖皆處於穩定低價狀態。當然,糖價下降也代表了砂糖消費者階層的擴大。 另一項變化,是世界貿易的結構化,以及參與者的多樣化。所謂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即是在十八世紀形成穩定的結構。在此結構下,黑奴從非洲被「出口」至美洲,於種植園生產砂糖、咖啡豆、菸草和棉花等等,這些商品再出口至歐洲。從歐洲輸入非洲的商品則是武器等用具,以及來自印度的棉織品;而在非洲做為貨幣使用的印度洋產寶螺,也經由歐洲再度出口至非洲。當然,英國歷經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已經有能力在國內自行生產過去仰賴印度進口的棉布,卻也正因大西洋三角貿易體系的存在,才能取得必要的原料棉花。
英國工業革命 要形容十八世紀,應該可稱為「沉靜的成熟」與「內部的變動」的時代,然而在十八世紀下半葉,卻又無庸置疑地發生了革新性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對自由的追求擴及全世界,這也正是本書的主題。另一項革新性變化,則是英國的工業革命。 近年來,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主題的論點變化讓人眼花撩亂。過去在二十世紀後半,隨著計量史學(Cliometrics)研究的發展,英國工業革命史的樣貌被大幅重新檢視。過去認為十八世紀後半至十九世紀前半葉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但若計算當時英國的經濟成長率,就今日的眼光來看數字非常小,換言之那不過是個低成長時代。計量史學認為,除了少數部門的急速成長,實在很難說當時社會整體發生了什麼讓人耳目一新的革命性變化。這也成為被廣泛接受的通論。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末,這個奠基於計量史學的「通論」逐漸式微。「英國工業革命在世界歷史上的意義為何」的問題逐漸浮現。二○○○年,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付梓出版,一時蔚為話題。這本著作從經濟史的立場出發,針對十八世紀西歐特別是英國,與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進行比較分析。根據彭慕蘭的說法,兩個地域的生活水準在十八世紀初期幾乎相同,也都在實現經濟成長的過程面臨了土地制約的困境。但在十八世紀末葉,英國利用化石燃料煤實現了工業化,並成就所謂的「大分流」。 羅伯特・艾倫(Robert Carson Allen)也嘗試重新思考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艾倫在《近代英國工業革命揭祕》(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英文版於二○○九年出版)一書中更加強調正式使用煤的英國工業革命之重要性。他表示,將煤做為動力能源的蒸汽機,以及利用這些蒸氣機的棉花產業機械的發明,即是英國工業革命的世界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