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不是抄襲就是革命。」──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所有創造的過程皆始於破壞。」──畢卡索
「何謂藝術思考,單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為了發想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與概念。」──若宮和男
為什麼小便斗會變成二十世紀最著名的藝術品?
手機跟衛生紙都是生活必備用品,為什麼大家只記得手機品牌?
想要開啟創意或斜槓人生,卻又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活躍於藝術跟商業領域的新創顧問,帶你培養與眾不同的視野與能力!
這個是所謂的VUCA時代,許多事物變化快又充滿不確定性,科技產品、網路名人、流行語常常在轉眼間就被過氣淘汰。而幾十年來,大企業與製造業常使用的邏輯思考(重視分析與推論)與設計思考(強調使用者體驗)已面臨瓶頸。為了找尋新的刺激,我們得從藝術家的角度學習新思維。
很多人以為,藝術就是「美」、「有技巧」。但從現代美術史來看,許多作品既古怪,甚至帶來強烈的感官衝擊,卻成為天價的經典作品。杜象的〈噴泉〉只是工廠生產的男用小便斗,卻因為其創作理念變成經典。草間彌生、塩田千春的作品則是充滿強烈的個人色彩。
今日,人們的消費需求多樣又難以捉摸。身為創業者或企劃人,得拋棄以「複製貼上」為特色的「工廠思維」,而從藝術思考來發想創意,重點在於:
一: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從個人的偏愛出發,找出自己最敏感的議題。
二:暫時放下理性的思考原則,而是全面體會感覺與感官。
三:不害怕有瑕疵或失敗,那是多樣性的展現,也是下一個新創意的契機
作者多年來於大企業開設創意培訓課程,也針對許多女性進行創業輔導。透過解析畫作、培養美學思維,他希望讀者不管在工作上或生活上,都能跳脫制式的思考法,不再一味地想尋求正確解答。本書並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而是像參觀藝術展覽一樣,全憑個人的視角與感受去欣賞、思索。好好享受這本書帶來的啟發,它一定能為你創造改變人生的契機。
創意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創辦人∕安眠書店主持人
邱奕霖|圖像思維商學院─圖解力教練
思葒(S編)|自媒體社群事業顧問
洪震宇│金鼎獎作家、《精準提問》作者
洪璿岳|讓狂人飛教育創辦人
陳文玲|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鄭緯筌|「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
盧建彰|廣告導演
作者簡介:
若宮和男
uni'que顧問公司CEO,曾任職於日本最大的外包接案網站LANCERS,INC,志在推廣藝術思考,引導創業者創造核心價值。
他以建築師身分開啟職業生涯,之後於東京大學研讀藝術。2006年,他跳槽至科技業界,於NTT DoCoMo、DeNA等公司負責開發新事業。2017年,他成立新創事業uni'que,致力幫助女性創業或開展斜槓生涯。此公司成績卓越,榮獲「東洋經濟」網站評選為「百大厲害新創公司」、獲得「工作故事獎」(Work Story Award)的創新賞,並入選「萬代南夢宮」集團的新創提案徵集「BANDAI NAMCO ACCELERATOR」。
憑著無數的輔導創業經驗,他在資生堂、樂天等大企業擔任經營顧問,也在經濟新聞COMEMO網站開設藝術思考的專欄。
譯者簡介:
湯雅鈞
大學專攻日文,於日本職場打滾數年回台。現為自由接案工作者,以中日文口筆譯為主,同時也承接台日相關活動企劃、宣傳、編輯等工作。
聯絡信箱:marutang1009@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在日常中,我們習慣用線性思考來解決問題,卻也忽略內心來對生活藝術的感受性。透過無所不在的生活藝術思考,就能幫助讀者激發創新的思維,啟發更多的可能性,並發現你還不認識的自己。」──種子音樂創辦人∕安眠書店主持人田定豐
「世人常笑說藝術家死後作品才會出名,但經統計證實:比起死亡,反差更能創造知名度。不論是背離當代、開啟時代、逆就翻身、凡人化神,這本書將說明如何利用『反差』創造『衝擊』,讓你的每口呼吸,都是一種行為藝術。」──讓狂人飛教育創辦人洪璿岳
「藝術涵養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每個人必修的學分,學會藝術思考,為你的生活開啟一扇新窗。」──「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鄭緯筌
名人推薦:「在日常中,我們習慣用線性思考來解決問題,卻也忽略內心來對生活藝術的感受性。透過無所不在的生活藝術思考,就能幫助讀者激發創新的思維,啟發更多的可能性,並發現你還不認識的自己。」──種子音樂創辦人∕安眠書店主持人田定豐
「世人常笑說藝術家死後作品才會出名,但經統計證實:比起死亡,反差更能創造知名度。不論是背離當代、開啟時代、逆就翻身、凡人化神,這本書將說明如何利用『反差』創造『衝擊』,讓你的每口呼吸,都是一種行為藝術。」──讓狂人飛教育創辦人洪璿岳
「藝術涵養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
章節試閱
【2】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何而定?培養出「與眾不同」而非「複製貼上」的能力
藝術不是抄襲就是革命。──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何謂藝術思考,單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為了誕生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與概念。近代社會的運作模式大大轉變,藝術思考於是倍受重視。
日本市場已邁入成熟階段,生活所需的商品都能輕易取得。人民都有基本的消費能力,品味也更加多樣化,所以陽春的產品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在開發中國家,各類產品供不應求,大眾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需求獲得滿足後,每個人所想要的商品類型漸趨不同,品味也變得難以捉摸。
隨著市場成熟飽和,人們對產品的價值評斷也會產生變化,也就是從「工廠」模式轉為「藝術」模式。
「工廠」是製造業的典型生產手段。在日本經濟高度成長的那個時代,世人無不讚嘆「日本第一」,而那就是工廠模式的全盛時期。
工廠的價值在於,它能製作、大量生產「一模一樣」的商品;而生產過程中,只要出現「與眾不同」的成品,就會被當作有瑕疵。
市場還未成熟時,商品類型有限,人們的需求也尚未飽和,因此會購買「一模一樣」的產品。能製造大量複製品的工廠,就具有競爭優勢,畢竟在那個年代「只要做得出來就賣得掉」。
在工廠模式下,不只生產線必須盡可能減少特異的產品,系統及組織也改造成同樣的模式。公司實行規範化管理,工作流程以自動化為原則,務求「減低個體的差異性」。只要人力出缺,隨時都能有人替補,繼續做出相同的產品。日本人工作勤快且從眾性高,非常擅長做一模一樣的事,因此能以最快的速度成功達到世界第一的生產量。
這項策略非常成功。全國上下齊心朝著同個方向前進,不斷生產出相同的產品。在教育學生及培訓員工時,我們也以「相同」為圭臬,不斷強調「團體行動」,以訓練出技能相近的人。只要能出標準的答案,考試就能拿高分;接著穿著款式相近的工作制服踏入社會。
但近年來,「相同即是王道,不同就是有瑕疵」的觀念已漸漸沒落。市場百花齊放,無論是產品類型或是資訊都呈現爆炸性的成長。人們不再滿足於一模一樣的產品,畢竟那樣的東西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所以越來越沒有價值。最後,日本經濟就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
藝術的價值在於「與眾不同」?
一般人總以為,藝術作品的價值在於「美」,所以不免猜想,「黑火一號」既然如此昂貴,想必有什麼獨到之處。畢竟,藝術作品「不美」又昂貴的話,會令人摸不著頭緒。漂亮所以價格高昂,這聽起來很合理。看到美麗的事物,人心就會感到愉悅,其價值自然就比較高。一般人都是從這個角度理解藝術品。
另一個判定藝術價值的標準就是「技術」,比如畫工細膩、歌聲高亢或是琴藝過人。藝術作品的難易程度各異,所以由這個角度也能評出藝術家的優劣。雖然先天的資質有差,但唯有努力不斷的練習、打磨,才能培養專業、精湛的技巧;這就是藝術品的價值。因此有不少人認為,作品醞釀的時間越久、就越有價值。日本人特別重視這一點,比起花五分鐘就完成,我們會覺得用上十年完成的作品「更珍貴」。但事實上,創作所花費的心力、時間以及背後所憑藉的技術,其實不一定能反映在實際的價值上。
以一九一七年法國藝術家杜象的作品〈噴泉〉(Fountain)為例,就可以證明,藝術的價值不能以「美觀」或「技術」來評斷。
一九一七年,美國獨立藝術家協會於紐約舉辦展覽,而杜象打算以此作品參展。為了彰顯「獨立創作」的精神,主辦方一開始規定,「不需審核,藝術家只要支付參展費用,即可在會場展出作品」。在過去,有些美術館或策展單位只展出由權威人士審核的作品,而獨立藝術家協會反其道而行,強調「藝術不應有所設限」。
杜象將陶瓷製成的小便斗倒著放,命名為「噴泉」,並署名為「R. Mutt」。他將此作品提交到獨立藝術家協會,但後者卻展開審查機制,不允許它在會場展出。杜象被拒絕後相當憤慨,於是辭去了這次展覽的執行委員一職。《噴泉》的原件後來遺失了,但它成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之一,名留青史。
本來該展覽的精神是「萬物皆可參展」,但委員會卻從固有的價值觀出發,以「不美觀」、「毫無技巧」為理由,拒絕《噴泉》參展。他們顯然認為,會場應該擺放「好看的作品」,而小便斗談不上有什麼美感,杜象只是想挑釁眾人而已。
再來,《噴泉》也談不上有任何藝術技法。在這之前,杜象還有作品名為《瓶架》(The Bottle Rack),正如其名,他只是將瓶架直接擺出來。杜象稱此為「現成品藝術」,也就是拿出本來就做好的東西。杜象常說:「我什麼都沒做。」他沒有進行雕刻、著色等常見的創作程序,而是將置物架、鏟子等物品展示出來,當作雕塑作品那樣,然後聲稱那就是「藝術」。杜象沒有使用任何藝術技巧,也沒有花費一丁點的努力及時間。那些物品本來放在他處,他只是拿出來擺放,就說它們是「藝術作品」。許許多多藝術家每天努力創作、磨練技巧,而杜象的舉動卻像無賴一樣,令人感到生氣。
杜象的確是個怪人,居然打著「反藝術」的旗幟挑戰藝術界。當然還有人反駁道:「不管那傢伙怎麼解釋,我都不認同這是藝術!」不過事實擺在眼前,杜象的作品成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創作,拍賣價格也屢創新高。在二○一八年,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杜象與日本美術」展,大受好評。不讓杜象專美於前,在日本茶道中,也有「現成品」的概念,我們稱之為「見立て」(將某物看作其他物品)。千利休不製作花瓶,而是把鮮花放進籃子或葫蘆裡。但我們不會指責他「奸詐、偷懶」,也不會反對這種做法的美感。
藝術的價值不是完全取決於「美觀」、「看得舒服」,也不一定是出於「千錘百鍊」或「十年磨一劍」。杜象的《噴泉》等現成品藝術可說是一種「質疑」,因為以前藝術家只知道默默遵從傳統。而透過他的實驗手法,我們得以看到迥然不同的藝術創作。
由此可知,藝術的價值就在於「與眾不同」。
一件作品無論多麼賞心悅目,或是創作者的技巧多高超,只要和其他作品大同小異,就談不上有什麼高超的藝術價值,甚至會被批評是「抄襲」。
由此可知,與「工廠模式」與「藝術模式」截然不同,前者重視的是「一致」,而後者的價值則在於「獨特」。
別成為抽取式面紙,要成為無法取代的「獨特人物」
今日,消費市場飽和,資訊與商品大量氾濫,性質相近的產品很難大賣。大量模仿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後想要超越競爭對手,就要完成對方做不到的事。
在企業演講跟新事業有關的議題時,我常提到「不要成為抽取式面紙」。
在這邊問大家幾個簡單的問題。
請即刻憑記憶作答。
Q1:現在你使用的智慧型手機是哪個型號的?是什麼品牌的?
Q2:現在你房間內使用的抽取式面紙是什麼品牌的?
如何?所有問題都能自信回答嗎?
我想能回答出Q1的人很多,但是Q2呢?
我在很多場合都問過這個問題,但其實只有一成的人能清楚說出他使用的抽取式面紙品牌。而能答出製造商名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相較之下,很多人都可以不加思索地回答,自己所使用的手機型號是「iPhone8」或者是「Galaxy S8」,品牌、型號記得很仔細,製造商名稱如「蘋果」、「三星」也覺不會弄錯。
工廠模式與藝術思考所重視的價值不同
抽取式面紙跟智慧型手機一樣,每個人都用過,而且每天都要用到。從需求的觀點來看,抽取式面紙更勝一籌。哪怕還有人沒用過智慧型手機,但一定用過抽取式面紙。儘管如此,為什麼大家只記得手機型號呢?
那是因為面紙都大同小異。
在超市及超商購買面紙時,只要看到有特價優惠,我們就會放棄日常用的產品,改買便宜的那一種。此外,常買的品牌缺貨時,我們也不會特地去其他的賣場找尋,而是當下購買其他品牌的面紙。
不過,對於蘋果手機的愛用者來說,不會因為三星手機有折扣而改買Galaxy。如果某門市沒有iPhone現貨,就會四處探尋,或乾脆預訂,耐心等貨來。但是,應該不會有人堅持要某品牌的抽取式面紙吧?
兩者的差異之處在於「不可取代性」,也就是容易被替代的程度。就抽取式面紙來說,各個廠牌的產品大同小異,消費者分辦不出來,所以很容易被取代。而iPhone有高度的「不可取代性」,令消費者非常死忠,還能清楚記起產品的細節。
每當我在課堂上提到這個例子時,大家都會回說:「不過是抽取式面紙,誰會記得那麼清楚啊!」接著事不關己地大笑。但這可是嚴肅的事,畢竟我們不時都犯在這種錯誤,以為抽取式面紙很好賣。
企業在考慮開拓新事業時,都會透過市場調查來收集資料。但是我方所統整出的「消費需求」與「社會趨勢」,其他企業也一樣做得出來。大家都看到明顯的問題,而只要經過邏輯思考,就會得出大同小異的解決方法。
在商品企劃會議上,老闆常要求屬下交出市場調查報告,以釐清公司要提供哪方面服務。當然,大多數消費者所反映的需求以及服務項目會被採用,但企劃人員依此發想的點子就很普通,跟其他公司大同小異,有如抽取式面紙一樣。
如同剛才所說,既然在市場上抽取式面紙的需求高於智慧型手機,那麼企業不就應該把心力放在前者嗎?畢竟那可是人人都需要的生活用品。但事實上,很少有消費者記得自己正在使用的衛生紙廠牌名稱。這類商品的競爭太過激烈,最後各大公司便會走向削價戰、消耗戰。
不過,我偶爾還是會遇到有特殊需求的消費者,他們能清楚地說出自己使用哪個牌子的面紙,比如「鼻貴族」。那是因應花粉症而推出的面紙,價格較貴,只有特定的客群才會買。真要做市場調查的話,需求大概不到兩成。但是,就因為它有明確的特點,所以能讓人留下印象。
透過抽取式面紙的例子,我們了解到,今日消費市場飽和,某項商品的市場需求無論有多高,只要類似的產品氾濫,它就容易被取代,不被消費者當一回事,價格也就難以提升。不妨假設一下,現在若有生產抽取式面紙的企業倒閉,消費者應該也覺得不痛不癢,反正用其他廠牌的產品就好了;甚至也不會有人發現這家企業關門了。對大家而言,蘋果公司倒閉才是真是嚴重的事,少家衛生紙廠商沒什麼大不了的。
對於飽和市場來說,大同小異的產品少一項也沒關係。因此我才要強調「與眾不同」,鼓勵大家為產品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為它設計存在的理由,這樣才能受到大眾的支持與重視。
如前所述,既然市場飽和、各項商品供過於求,所以今日產品的價值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不再是「同質性高」,而是要「與眾不同」。
無論是「邏輯推論」或是「商品設計」,都是以「一致」為核心目標,讓我們每次都能得出一樣的結論、製造出功能相近的產品。
只要依照邏輯規則,任何人都可以從既定的前提推出相同的結論。經由推理所得出的答案,不會因人而異,否則就不能算是邏輯思考。
另一方面,設計的品味雖然因人而異,不能一體適用,但商品的設計仍是以「大同小異」為目標。根據「直觀功能」(affordance)理論,所謂合格的設計,就是要讓使用者一目了然,知道要對它採取哪些動作。以門為例,裝把手的那一面就是暗示使用者要「拉」,沒有裝的那一面則是「推」。不須特別標示就能理解其功用的產品,就是「好的設計」。
知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曾為7-ELEVEN便利商店設計自助式咖啡機。它有時髦帥氣的外觀,卻很難操作。顧客在櫃台結完帳後,老是在咖啡機前摸不著頭緒,店家只好在時尚的機器面板上貼滿指示標籤。(在網路上用「佐藤可士和」、「日本7-11『SEVEN CAFÉ』」等關鍵字,就可找到許多相關照片。)那些五顏色六色的標籤破壞了咖啡機時尚優雅的外觀,但操作方式因此變得明瞭,顧客再也不會按錯開關。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商品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所有使用者執行一致的動作,而不是各自憑本事去摸索。
相反地,藝術的核心價值是「不同」。藝術家得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而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便會有各自的詮釋。邏輯和商品設計的目標是提高「一致性」,而藝術創作是為了增添「多樣性」。
在市場成熟飽和的時代,「一致性」已不再是價值,「多元」才是王道。消費者不再喜愛平庸的產品,思維模式也「工廠」轉變為「藝術」取向。人們開始追求多樣性,而本書要提倡的藝術思考法,就是在此脈絡中出現的。
Work這個字有多種涵義,至於是一成不變的「工作」,或是藝術家與眾不同的「作品」,就端看你們的選擇。最好別像抽取式面紙一樣,同質性高又容易被取代。
【2】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何而定?培養出「與眾不同」而非「複製貼上」的能力
藝術不是抄襲就是革命。──法國印象派畫家高更
何謂藝術思考,單用一句話來解釋的話,就是為了誕生出「與眾不同」的創意與概念。近代社會的運作模式大大轉變,藝術思考於是倍受重視。
日本市場已邁入成熟階段,生活所需的商品都能輕易取得。人民都有基本的消費能力,品味也更加多樣化,所以陽春的產品已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在開發中國家,各類產品供不應求,大眾清楚知道自己的需求。但需求獲得滿足後,每個人所想要的商品類型漸趨不同,品味也變得難以捉摸。...
目錄
【本書章節次序為作者隨機編排】
前言
2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何而定?培養出「與眾不同」而非「複製貼上」的能力
13如何用身體來「思考」?活用差異性,就能保持靈活有彈性的思維
11藝術如何提升自我?「制約」孕育出超乎常識的新視角
17藝術有隱藏的含意?以多層次的角度看待世界
4藝術有沒有正確解答?創新與創意來自於新奇而難解的想法
16技術與藝術的連帶關係?文化改革的啟發與挑戰
19於新事業中加入藝術思考?創業的首要工作是找到獨一無二的特性
14藝術的特點在於難以預測?人生的意外與挫敗有其價值
3藝術思考充滿詩意?享受困惑的片刻
20藝術思考是培養細菌?創造新價值,而非消耗現有資源
10藝術的本質就是變化多端?以冒險精神挑戰「真、善、美」等傳統的價值觀
15藝術是一種腦部刺激?觀賞與臨摹作品,就能提升感受力與創造力
12藝術的能量源自於偏愛與違和感?超越理論的束縛,用熱情創造新價值
18創業與藝術創作的目標是一樣的?藝術家與創業者都以永續經營為優先考量
7藝術思考不是猜題?唯有愛自己,才能建立自己的價值
1為何會誕生出「藝術思考」?商業思考方法的進化過程
9長大後就忘了藝術思考?莫忘初衷,偶爾回到出發點,才有前進的動力
6自我欺騙的三大陷阱?剔除不切實際的自我期待,才能找到自己的特性
5在藝術中,「自己」是顧客?「鍛鍊」於個體時代中存活下來的能力
8藝術與遊戲是無益的?「沒效率」與「留白」使得工作變有趣
總結讓工作充滿趣味
後記
【本書章節次序為作者隨機編排】
前言
2藝術作品的價值從何而定?培養出「與眾不同」而非「複製貼上」的能力
13如何用身體來「思考」?活用差異性,就能保持靈活有彈性的思維
11藝術如何提升自我?「制約」孕育出超乎常識的新視角
17藝術有隱藏的含意?以多層次的角度看待世界
4藝術有沒有正確解答?創新與創意來自於新奇而難解的想法
16技術與藝術的連帶關係?文化改革的啟發與挑戰
19於新事業中加入藝術思考?創業的首要工作是找到獨一無二的特性
14藝術的特點在於難以預測?人生的意外與挫敗有其價值
3藝術思考充滿詩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