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得主李欣倫,
繼《以我為器》之後,再度刷新自我之作。
書寫家屋劇場、女性婚姻困境……楊佳嫻專文作序——
「看似抒發個人在婚姻、家族、妻職與母職裡的遭遇,同樣能當作女人在社會一切處境的寓言。」
睽違五年的最新散文集《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是李欣倫散文書寫的突破自我之作。周芬伶形容:「更犀利,更細緻、更全面的女性與身體敘述,疏離於己的寫法,有小說的客觀、詩的陌生化。雖然文字如清水芙蓉更易讀,然時間自由穿梭,自我多面分化,讓散文的面向更複雜可觀,文字圓熟如轉珠。前面幾篇翻開革命性的李欣倫,令人驚心動魄,之後復歸於孩,還好還好,作者再度刷新自己,你得細細讀來,方知其中驚險。」
本書書寫個人進入婚姻之後的生活,為了兼顧工作、家庭、親子關係,日常面臨的衝突與掙扎,深藏內心的困惑、委屈、挫折與不安,李欣倫勇敢真誠的深刻文字,細緻描繪婚姻困境,道盡女性說不出的心事。最後沿著母女兩代生命軸線而上,回顧童年記憶與無憂少女時代,自己為人母後更理解上一代的處境,還有身旁女性親友、文學中的女人們……交織而成世世代代的女性宿命。
★內文摘句
「走出房門,她繼續邊工作,負責餵食並接送小孩,盡責吸收親子教養和情緒管理課程,風風火火地開展戰鬥的一日,到了夜裡才能把自己丟擲上床,躺成靜物。」——〈洞與缺口〉
「學習在婚姻中把自己摺疊再摺疊,修剪再修剪,從溝通、辯駁到最終保持緘默,妳才知曉那伴隨遠古母系流淌而出的血與淚,除了被歧視、被指責的恐懼外,是不是也有更多的擔憂:不要女兒受苦。」——〈末日音聲〉
「隨便,丟幾樣,就好。當母親恆常如是想,持續一段時間,就不難發現凡家務、情緒勞動、所有的一切就會化作這幾個字的造句及其變形,不斷在她身上來回試煉,最後成
為一個拖沓到不行的句/巨型,+1到臃腫的天文數字。」——〈屑屑〉
「回想起來婚姻生活的間隙都塞滿了這些體積小、滾動快又不起眼的玩意,逐日這邊滾出一粒那邊跳出一顆,日積月累竟也填充成婚姻本體,芝麻綠豆的集大成,而且就分成綠豆、芝麻或者綠的黑的兩類。」——〈等待〉
作者簡介:
李欣倫
任教於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藥罐子》、《此身》及《以我為器》等散文集。《以我為器》獲二〇一八年國際書展非小說類大獎,亦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吳妮民、言叔夏、李儀婷、周芬伶、郭彥麟、陳美華、蔣亞妮——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勇敢,是讀欣倫這本作品,我心中所下最大的註腳。她的真誠使我幾乎無法直視,許多章節,甚至令人感到疼痛。又五年,欣倫的人生再往前推進了一程。《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寫家庭關係中女子的處境與負重,既犀利,又溫柔。作者的意志時而鼓舞堅強,時而哀傷墜落。如果生命是趟苦樂參半的旅程,幸好,我們還有欣倫流轉的眼神。──吳妮民(作家)
這本書的一切皆是安靜的殘忍。婚姻是殘忍。婚姻現實是殘忍。婚姻裡性別的戰爭是殘忍。「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所謂的自由,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大殘忍。其中若有什麼是與這種殘忍並存的,或許就是那些暴雨中一路將車開回家一類的片段。它是獨屬於一個人的無人知曉的狂飆,載著滿車昏睡的家庭,危險僥倖地回到家。這種殘忍,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言叔夏(作家)
從懵懂的幼年,一路長成憂鬱的青春少女,以為自己理解的世界就是真理,然而歷經了災難與生命的消逝,走過了孕育生命的苦難,品嚐微微重男輕女的荒謬,就在人生的賽道上好不容易把該爭取的都爭取到之後,才發現「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竟是心裡底層最渴望的吶喊。散文家李欣倫,真正從生命中萃取出創作原汁的女作家,用筆尖寫出只有女性才懂得的,生命皺摺的蒼涼美感。──李儀婷(小說家‧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更犀利,更細緻、更全面的女性與身體敘述,疏離於己的寫法,有小說的客觀、詩的陌生化。雖然文字如清水芙蓉更易讀,然時間自由穿梭,自我多面分化,讓散文的面向更複雜可觀,文字圓熟如轉珠。前面幾篇翻開革命性的李欣倫,令人驚心動魄,之後復歸於孩,還好還好,作者再度刷新自己,你得細細讀來,方知其中驚險。——周芬伶(東海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或許是哼唱過同一段青春,讀著,不知不覺就唱起,但轉耳是孩子的哭聲,廚房的碰撞聲,夫妻間的無聲,與努力在各種聲音的滂沱裡,敲擊出來的喃喃,如歌如泣,彷彿,我們又泅泳在同一段,為人父母的逆流裡。
赤裸,真誠,痛,仍驕傲舞著。遊戲,但不像玩弄,自白,但不願自棄,書寫了你想說的,又正是你說不出的,欣倫,用她的筆,撐起自己,也扶了你我一把。
方舟的槳,我們一同划著。──郭彥麟(精神科專科醫師)
精準的文字描繪了學術界女性對於婚姻、家庭、生育、母職,甚至兩代人的母女關係的體驗與看法。文中對台灣婚姻家庭、性別關係的描繪其實也普遍反映各行業的女性勞動者或專職主婦的生活情境。追求成功的男人常常不在家,母親成為照養小孩的性別。上兩個班的人生,時間貧窮的日常,也許最重要的保留自我照顧的時間。──陳美華(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是說到一半的話。只要一半,你就知道另一半的不簡單;只要一半,就能讀懂另一半的機關。人情離散,散文先知,更是這本書的絕美。先說從前想要,你就知道現在不要。十多年前的隱形果凍胸罩與塞浦路斯鑲著金邊的時光,前者起了黃斑,後來的時光,就也不必道盡。辛波絲卡的詩作〈一個女人的畫像〉,被拆解為書的輯名,取代如指證般的直接引用,消音、隱聲,卻分明開了口。除不盡與說不盡的話語,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原來也什麼都不必說。──蔣亞妮(作家)
名人推薦:吳妮民、言叔夏、李儀婷、周芬伶、郭彥麟、陳美華、蔣亞妮——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勇敢,是讀欣倫這本作品,我心中所下最大的註腳。她的真誠使我幾乎無法直視,許多章節,甚至令人感到疼痛。又五年,欣倫的人生再往前推進了一程。《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寫家庭關係中女子的處境與負重,既犀利,又溫柔。作者的意志時而鼓舞堅強,時而哀傷墜落。如果生命是趟苦樂參半的旅程,幸好,我們還有欣倫流轉的眼神。──吳妮民(作家)
這本書的一切皆是安靜的殘忍。婚姻是殘忍。婚姻現實是殘忍。婚姻裡性別的戰爭是殘忍。...
章節試閱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1.
凌晨一點,室友們齊聲說:「生日快樂,晚安」,我戴上耳機,準備入睡。朦朧間,強烈的撼動開始,室友驚喊:「地震」,書籍及各類物件紛紛墜地,東西傾倒的聲響夾雜著高分貝尖叫,仍穿寬鬆睡衣的我,慌亂跟隨宿舍裡的眾女子,從高樓往下奔逃。
宿舍前站滿倉皇逃出來的女生,嘰嘰喳喳,分享驚恐瞬間也分享棉被,餘震頻頻,沒人再敢回宿舍。接著,男同學們陸續來到,在黑壓壓人群中尋覓戀人。瞬間,我想及大我一歲的學長正在高雄當兵,他還好嗎?不免擔憂。隔天停課,搭公車返家,從廣播聽到了「震央在集集,目前死亡人數是……」,全車的人同時倒抽一口氣,車廂全是肅穆的氣氛。整條街停電,全家倚靠收音機得知哀傷的消息,接連幾天,我不敢單獨睡,連同從台中返家的妹妹,在主臥室打地舖,之後幾週,我收集報紙上大震的消息,全都是破碎家庭、破碎的臉與表情。後來,那天成為島嶼的集體創傷:九二一。
九二一,升上大四的我剛滿二十一歲。重看當年日記,發現大震前的我,煩惱的約莫是研究所考試、永遠的減肥功課,與戀人的口角衝突,預期的生日願望不過是少掉兩公斤,以及必修課不要被當,行事曆上,還預先註記慶生地點:好樂迪,旁邊畫上閃亮麥克風。當時的我無法預知天災將至,也無法預知大震中所有的毀滅與日後重生,地震與死亡重組了許多人的生命板塊,黑暗中擦亮的燭火不為了唱生日快樂,而是為了照明、哀悼與祈願。
十幾天後和從軍營放假的學長見面。我叨叨更新近日狀況,他始終沒回應,半晌,慢慢吐出字句:「看到……看到屍體,有些地方都斷掉了,很可怕」。後來才知道,危難之際,他和許多完全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大頭兵,毫無準備的進入災區,在屍臭瀰漫的倒塌建築間挖尋屍體。所謂的心理諮商和輔導,是幾年後才意識到的事。
2.
直到現在,只要在畢業典禮聽到「say goodbye,say goodbye,昂首闊步,不留一絲遺憾」,就會想到那年張雨生車禍的現場,變形的車頭,掉落的眼鏡。不識哀愁,也要大聲唱「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就像帶走每條河流」,不抽煙,但望著昏黃天色也不自覺哼起「沒有煙抽的日子」,更別說那些無數個徹夜未眠的歡唱時光了,唱完張雨生還要唱張惠妹的〈原來你什麼都不要〉。
但當時的我明明什麼都想要,想緊抓手心,留在身邊,仔細留下每次的電影票根,背後寫下跟誰看、簡單感想等字樣,像看了三遍也哭了三遍的《鐵達尼號》:傑克從背後緊抱蘿絲的經典電影海報,九七年,李奧納多的金髮在風中飛揚,至今卻在我娘家安靜蒙塵。同樣看三遍也哭三遍的則是吳奇隆和楊采妮飾演的《梁祝》,九四年的我未嚐愛情滋味,卻甘願用大量眼淚頻頻換取最終淒美。被留下的還有電話卡、和同學互傳的紙條,關於青春的諸多衍生物,距離山下英子提倡「斷捨離」的十多年前,我擁有一個又一個塞爆的抽屜。即使眷戀如此,每次我還是過份投入,模仿螢幕上的張惠妹:「原來你,什麼都~」,皺眉,側臉,張手,深情抖音:「~不~想~要」,閉目,結束。離開KTV包廂,現實總是亮度過高,我扛著磚厚的《說文解字》,在百花川上狂奔,鐘聲響前溜進教室,坐定,打開筆記本,努力讓自己靜下來。至少,文字學的必修學分,我很想要。
什麼都想要,也什麼都叫我分心的大學時代。校園餐廳前,當我聽惠婷以迷人又旋繞的嗓音緩緩唱出內心騷亂時,並不知道幾年後Tizzy Bac就發行了第一張專輯《什麼事都叫我分心》,更不知道貝斯手許哲毓在十多年後意外離世。
3.
鐘響後,大一英文課的外籍老師趁同學入座時關燈,帶大家閉眼冥想。老師要我們眼觀鼻鼻觀心,靜坐數息,十分鐘後才講課,宛如哲學家的他緩緩道出通向解脫的秘義,但凌晨才唱完張惠妹〈解脫〉和和許茹芸〈淚海〉的我始終亢奮,難以邁向清涼地,只好不動聲色摸出村上春樹《聽風的歌》,試圖讀出文中「還足夠年輕,卻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年輕了」的玄義。
偶爾在校園看見女尼。九六年秋天,集體大專女生在營隊後出家的事件轟動台灣,至今仍依稀記得當時新聞重播的畫面:下跪、拉扯、哭嚎(當時「崩潰」一詞還沒有被頻繁使用)、地上打滾,鏡頭不放鬆地咬緊親屬的抽搐表情和肢體動作。凝望那些年輕而堅定的臉,我想:是什麼原因,讓她們什麼都不想要?青春難道不是等待綻放的鮮亮花蕾,她們怎麼會下此決定?她們究竟看見了什麼?我想像粉紅色的房間,所有的物事都籠罩在光暈中,或綴以蕾絲和珠串,紗裙,泡泡與亮片,但壁紙沒黏牢的牆角掀起裂口,青灰壁癌早已蔓延,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看見。
那場事件於新聞反覆播送的前幾週,我參加了另一個團體舉辦的禪修營,媽媽挾著我去的,三天靜坐課程大抵都在妄念紛飛中度過,想完炸豬排飯想著減肥,想著出租店剛租回來的阿保美代,隨即又複習上週才看的電影《情書》:中山美穗和柏原崇美好的臉龐,不時在幾次數息間洶湧奔入腦海,「你好嗎?」中山美穗在無垠的雪地中大喊,寂靜中傳來的只有回音。閃入念頭的還有費解的數學題,中學時的升學壓力,然後是池田悅子《惡魔的新娘》裡的種種誘惑:妳願意拿健康、美貌和善良換取名利嗎?即使惡魔常在驚悚的故事完結前現身,挑釁地揭開榮光後的腐爛內裡,好物不堅牢,但全部的人不也都掏空自己換了?
如果可以換,我應該很想拿什麼來換數學成績吧。收到聯考成績單,母親瞪著數學那欄的成績「16分」時(當年的低標是「21」分),善於記帳的她快速換算的,究竟是不是三年昂貴補習費的超低投資報酬?唯一記得的是她堅持要我申請重新驗算成績,我也堅定拒絕,因為當年考完核對答案只有11分,也始終搞不懂那多出的五分是怎麼來的?
大考前一年的五月,鄧麗君的猝世震驚華人世界。經過火車站附近的唱片行(倒閉後經過數次更換,現在暫時是夾娃娃機店),女聲幽幽飄來:「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即使國文課堂,我們就幾場死亡和意外,拙劣又裝懂的辯析生存和死亡,意義和價值,除了鄧麗君猝逝、衛爾康西餐廳大火,還有一位聰明開朗的學姊突然車禍亡故,生命的意義最終是什麼?唇槍舌戰完大家都好(心)虛。是的,當「但願人長久」的女聲宛如某種神諭在耳邊迴盪,凡俗的我仍跟成績死命纏鬥,心想:到底怎樣數學才能多考幾分?
我要成績,我要成績,想像自己如同日本綜藝節目的設計橋段,額間綁白布條、握拳站在學校頂樓大喊宣示,但過去又曾有多少學生,站在學校還是哪棟建築物頂樓,邊懷著「什麼都不要了」的痛苦而加速下墜。深夜數學題化成猛龍無數,蜿蜒而無盡頭的階梯無數,於夢中活躍並延展。持續折磨心志的還有排名、補習、被比較也被羞辱之二三事——地科老師在全班面前,拿著我的地科報告譏諷:「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唸一下」,輕笑一下,「這位同學以為他在寫文學作品」,當時的我只想躲入地洞,殊不知七年後的我真的寫出一本所謂的「文學作品」,那位男老師則因疑似騷擾女學生而黯然離校。為了迎戰白晝的升學闖關,我只能消極的聽范曉萱作為防禦,清純女學生模樣的她在彼端唱著:「深深深呼吸,不讓淚決堤」,同樣留著清湯掛麵頭的我,終於捱到每日的睡前片刻:摘下深度近視眼鏡,深深深呼吸,感覺沈積在胸口的憂鬱藍光稍微淡了一些,然後,等待眼淚慢慢的,慢慢的流出眼框。
失眠、心悸、胸悶與伴隨而來的恐慌被歸納為升學壓力,這種診斷對大家來說都比較容易理解,當年無以名狀的感覺,逼促著我隨意抓起幾本父親放在候診室的暢銷書籍,當時作者所倡導的「身心安頓」、「煩惱平息」等新生活哲學,曾風靡一時,但無論我讀了多少本,卻未因此快樂起來——這位大師則在婚變而被眾人撻伐等事件後,瞬間從心靈導師成了爭議人物,無常的最佳示現——只能繼續聽范曉萱唱:「心碎,在擾嚷的街,我的傷悲你沒發覺」,發現煩惱無法平息,乾脆讀起大量言情小說,在從來不屬於自己的跌宕劇情中,反覆操練心碎的痛楚。
鄧麗君離世幾天後,有兩個國中女生陸續跳樓自殺,我在日記上寫著「專家們紛紛痛斥,呼籲檢討教育制度」,胸口的壓迫又濃了些,灰色天空逼出眼淚,惶然在校園操場狂奔,渴望到達終點,但所謂的終點到底是什麼?終線又畫在什麼地方?那天,距離我讀到《完全自殺手冊》約莫還有三、四年吧,記得我顫抖著一頁頁翻完,震驚到無法言語,那麼多結束生命的方法,詳盡又完整,茂密的死之慾化為雷擊般的心跳,我極度抗拒,想闔上扉頁,卻又停不下來。距離我讀到凱傑米森《躁鬱之心》,則還要七年。
4.
那段時日,我常剪下報紙刊載的歐陽應霽「我的天」四格漫畫,也學著畫起漫畫,從簡單線條中,安置雜蕪而纏繞的心緒。雖然被我寫下、畫下的仍是排球課、合唱團練唱、誰誰誰談戀愛、耍心機等少女記事,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準備寫遺書的少女,在翻看日記的最後,決定好好活下來。
最靠近的死亡是阿嬤,往生前一晚,我第一次夢遊,隔天完全沒有印象。提前來學校接我的阿伯說,今天不補習了,去看阿嬤。以為去醫院,朦朧睡醒才驚見方設妥的靈堂,阿嬤瞬間從活生生的人變成黑白照,直到那天我才稍微體會常輕易就寫在作文簿上的成語:「晴天霹靂」。那年我國二,生命中只有讀書考試,父母也只希望我好好讀書考試,他們則在我啃書時輪流上起各式禪修、紫微斗數、氣功課。
阿嬤的臥房被隔成兩間,我和妹妹因此擁有了獨立空間,她的貼著粉紅壁紙,我的則是粉藍,壁紙貼得平順,嶄新的夢幻少女房,好多又新又空的大小抽屜,等待被熱鬧的青春填滿。某天,我在床上聽L.A Boys的〈金思頓的夢想〉,輕哼著「你是否能夠感覺到,街道上,人群中,傳來令人快樂的節奏」,斜倚床頭,瞥一眼衣櫃門的矩形設計,竟發覺天哪形狀好像棺木,於是每次開衣櫃,就不禁想起那年看的《阿達一族》。夜晚,窗外路燈將衣櫃輪廓照得過於明晰,嚇得我後來只得去妹妹房間打地舖。
矩形衣櫃的第二層抽屜,有一只貼上愛心的玻璃杯,是九一年的九月二十一日好友送的生日禮物,後來我將暗戀男生的制服第二顆鈕扣,連同紙摺星星、和小紙條等悄悄放入,當時並不知道,珍愛的若干紀念物在隨後幾年大掃除中,全部成為垃圾。玻璃杯雖然逃過數年後的大震,卻在一次翻找學位證書時,胡亂碰撞而摔碎。那時玻璃杯裡除了朵朵灰塵,早就什麼都沒有了。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1.
凌晨一點,室友們齊聲說:「生日快樂,晚安」,我戴上耳機,準備入睡。朦朧間,強烈的撼動開始,室友驚喊:「地震」,書籍及各類物件紛紛墜地,東西傾倒的聲響夾雜著高分貝尖叫,仍穿寬鬆睡衣的我,慌亂跟隨宿舍裡的眾女子,從高樓往下奔逃。
宿舍前站滿倉皇逃出來的女生,嘰嘰喳喳,分享驚恐瞬間也分享棉被,餘震頻頻,沒人再敢回宿舍。接著,男同學們陸續來到,在黑壓壓人群中尋覓戀人。瞬間,我想及大我一歲的學長正在高雄當兵,他還好嗎?不免擔憂。隔天停課,搭公車返家,從廣播聽到了「震央在集集,目...
推薦序
騰飛於沼澤之上/楊佳嫻
張愛玲中學時代回答校刊對畢業生的調查,在「最恨」一欄答「有才華的女子忽然結了婚」,而當代則有書名曰「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二者在讀書圈內均傳誦甚廣。看似衝突,其實一體兩面。
婚家制度將親密關係綁得更緊,在法律見證下,擘劃一個彼此支持實現的遠景,不離不棄,努力達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台詞耳熟能詳,用於賺人熱淚,也用於情緒勒索。李安苦熬成功、妻子默默支持的故事,幾乎成了婚姻故事典範。網路上轉貼「過去的人,東西壞了會想要修補,而非直接丟棄,所以也不輕易離婚」之類警句,相反共存,則有各種「靠背老公/老婆」線上社團內人人苦勸「快逃啊」、「放生吧」。
我們是否可能深愛孩子同時厭倦母職、渴望親密關係而同時厭倦妻職?稱之為「職」,並非可領薪資,而更是來自於其作為以家庭為主要場域、但與社會共構合謀的身分,具有身體與法律門檻,包含了期待與框限、理想化與浪漫化。女性作家筆下往往能看到亟欲逃離母職或妻職、或在母職與妻職中輾轉掙扎的女性,我想起蕭颯〈我兒漢生〉中面對兒子頻繁短線暴走,仍試圖一次次理性溝通,自我說服應該放手應該支持卻看不到盡頭的母親,或賴香吟〈靜到突然〉裡,面對丈夫理性冷靜解釋面孔,卻不由自主失控叫喊出聲彷彿更證實了失職的妻子。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曾指出第三世界那些看似個人的文本,都應該當作國族寓言(National allegory)來閱讀;而李欣倫散文新著《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看似抒發個人在婚姻、家族、妻職與母職裡的遭遇,同樣能當作女人在社會一切處境的寓言。全書開篇〈之後〉,先鉤沉記憶,那些曾向母親、父親悲訴的女人們,滿腹苦水、心身不寧,眼看著男人們奔向虛擬金城、百折不回,一生積聚瞬間崩散,劫灰滾滾,腳下軟陷;傾訴不夠,佐以藥物,七天藥往往五天就吃完,再多的藥也壓不住,症狀永遠是腸胃、感冒、胸悶。模糊故事飄進成長中的女兒耳裡眼裡,多少年後有一日乍然醒覺,自己也正長期服用著胃腸、感冒、胸悶的藥物,驅動著虛擬金城一座一座浮現的「時代巨輪」(多麼熟濫的詞!)也正捲動自己的家庭,從前是股票萬點的激狂,現在改頭換面,進化了,細緻了,巧妙命名的投資機會,佐以哲思雞湯、新創名詞,徹底改造三觀,接近新興宗教般的經營方式,掉進邏輯迴圈的人,也與虔誠教徒無異。
童年時代聽見的故事,彷彿前世記憶。西班牙片《安娜床上之島》(Chaotic Ana),主角安娜在心理學家催眠協助下,回溯了好幾個前世,每一世在不同的文化與人生中,都包含了女性在父權社會中的緊張、受迫、質疑與反抗,這些經驗也頻繁聯繫到身體,親暱、疼痛、狂喜、排泄……。導演顯然有意通過魔幻手法,讓安娜來象徵「女性」整體,《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則是過份寫實,逼近時並不把鏡頭轉走,也不以隱喻或蒙太奇來削弱日常裡的殘酷。
讀者可以狡獪,所寫太讓人不堪、不適,隨時闔上紙頁,跳出網頁。寫故事,當然也有無數方法可以既留白又有寓意。可是,就生活在書中處境裡的人呢?《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揭開婚姻困境、家屋劇場,多麼普通!(錢的問題這麼傷人嗎?不是說有情飲水飽嗎?)又多麼糾纏!(你怎麼能不支持伴侶的夢想?尤其當夢想已經成了信仰?)因此〈洞與缺口〉終於發出燙口的問句:「混亂的現在如何通往他口中鍍金的未來?」
而身為寫作者和文學教師,我們也孰悉敘事之可能與可為──那不是課堂上的命題嗎?那不是行銷上的手腕嗎?那不是討論詐騙事件時的切入點嗎?時代巨輪耕耘瘋長而出的致富秘笈裡,李欣倫為我們整理好了敘事模式:「三件事,十個步驟,五個地雷,七個問題,六張藍圖,一個原則。連續十天。早睡早起。專注呼吸。勇於說不。承認恐懼。擁抱自己。迎向未來。」有一天發現就掉進這樣的深井裡。信仰其實是單純的事物?也許越容易專注的人越可能掉進去。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乃沼澤之書,仍有溫暖透明的時刻。比如〈水面下〉,陪女兒學游泳,看她顛躓到悠游,從膽怯到克服,向母親投去渴望認同的眼神,母女一體的感覺特別強;另一方面,選購泳衣,小女生已經知道如何反駁母親,對花色表達個人意見。但是,欣倫不打算把文章就停在母女的小情懷上,她追溯得再更深一些,關於哭:啼哭不止的孩子,疲憊無助的大人,不耐譴責的旁人,哭聲曾保證了孩子剛出生時多麼康健有力,卻逐漸變成隨身家事,尚未社會化的孩子想哭就哭,這是終將失效的特權。文內將「解決辦法」收束在「傾聽與理解」──覺得老生常談嗎?──欣倫提出,「開明」同時也是難題:不採取「我不理你」或打罵控制來應對孩子哭泣,撐出那個可以讓孩子認識自我情緒的空間,母親得承擔更高的情緒勞動,不請自來的指點。成長和教養,從來不專屬於親子,也緊密鑲嵌在親族與公共目光交織的網絡裡。
同樣也鑲嵌在親族與公共目光交織裡的,還有寫作這件事。〈戰慄遊戲〉所描述的,幾乎就是寫作者噩夢中最貼身的一件。《戰慄遊戲》(Misery)原為史蒂芬•金的名作,講述書迷意外救了作家,因不滿其新作,要求作家重寫,且多次挑剔,作家受讀者控制,想逃脫甚至被砍傷手足,整部小說最後可說是作者與讀者的殊死戰。現實中呢,寫作不僅被簡化為「把不可見的私事公諸於世」,還被視為對照表,讀者(包括作者的情人、親戚、朋友、學生、陌生人)找答案填表,放大字句,蔓延成某種診斷,帶著憐憫或鄙夷或發現新大陸(八卦)的快樂。這讓欣倫重新審視當自己作為讀者,是否也過度放大了不重要的細節、對於文中的含糊欠缺同理心?誤讀不只是理論,而是血肉真實。無數誤讀,以及誤讀帶來的營擾,也可能反過來暴露、重構自我。
寫作就像教養孩子,裡外危機四伏。我仍然覺得,幸好有孩子,幸好有文學,《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的沼澤裡才因此還有可扶的棧板、可抓的樹枝。這部散文集沒有寫成怨苦集成,而是置放於女性連續體,來彰顯:妳/我遭遇了什麼?它怎樣出現、怎樣運作而逐漸長成沼澤的?憑藉閱讀與書寫,長期積累對於病與身的省識,這拉提之巨力竟使得一本書寫沼澤的書並未陷入沼澤,鞋子裡裝滿汙泥而仍能騰飛起來,不很高,為的是可以穩穩回到地上。
(本文作者為作家)
騰飛於沼澤之上/楊佳嫻
張愛玲中學時代回答校刊對畢業生的調查,在「最恨」一欄答「有才華的女子忽然結了婚」,而當代則有書名曰「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二者在讀書圈內均傳誦甚廣。看似衝突,其實一體兩面。
婚家制度將親密關係綁得更緊,在法律見證下,擘劃一個彼此支持實現的遠景,不離不棄,努力達成,「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家」,台詞耳熟能詳,用於賺人熱淚,也用於情緒勒索。李安苦熬成功、妻子默默支持的故事,幾乎成了婚姻故事典範。網路上轉貼「過去的人,東西壞了會想要修補,而非直接丟棄...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
騰飛於沼澤之上/楊佳嫻
輯一 之後
之後
洞與缺口
虛線與斑點
半臉
輯二 頭朝下
頭朝下
末日音聲
水面下
躺地上
輯三 假日遊戲
假日遊戲
之間
戰慄遊戲
一個母親的誤讀
屑屑
輯四 方舟
等待
方舟
夢中足跡
回娘家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後記
好評推薦
推薦序
騰飛於沼澤之上/楊佳嫻
輯一 之後
之後
洞與缺口
虛線與斑點
半臉
輯二 頭朝下
頭朝下
末日音聲
水面下
躺地上
輯三 假日遊戲
假日遊戲
之間
戰慄遊戲
一個母親的誤讀
屑屑
輯四 方舟
等待
方舟
夢中足跡
回娘家
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