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農村,荷鋤握筆的大地之子
創作一甲子以來,最真摯深情的回顧
他是從田野間走出來的詩人,
也是永保好奇心的長情閱讀者。
他的閱覽歷程,猶如一張廣闊的文學地圖。
他和文友們的情誼,是超過半世紀的台灣文學史。
他的讀書筆記,也是對母鄉的誠摯告白。
《文學一甲子》輯為二冊,是吳晟創作生涯的集結,以「詩」為核心,輻射出珠玉斑斕的篇章,構築了一條雋永動人的文學路。
卷一「文學情誼」:因為文學機緣而結識的友人,記錄他們的生命歷程、寫作轉折、美學特質等等。吳晟不只閱讀已經成名的作家,對文學新銳、青年世代、藍領階級,也用心看待,常常成為他們作品的優先讀者。
卷二「未完成的編輯夢」:兩度受邀北上擔任編輯職務,但因農事與家務的考量,不得不放下編輯的夢。而在編選兩本詩選的過程中,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卷三「詩與我之間」:與詩連結的人事物,書寫詩壇長者的淡泊誠懇,與文學前輩的知遇之感,或記錄過去完成的組詩,或觀看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影像時,那難以言喻的凝重和蒼茫。
卷四「追念」:緬懷那些走進時光隊伍的友人,他們不滅的文學火焰,依然在吳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記。
專文推薦
「吳晟就如他的詩作〈土〉,既是揮鋤者,也是那片寬厚的土地本身。他日日閱讀、思考、書寫,『安安份份握鋤荷犁的行程』,然後躺臥成一片豐饒田土,讓世代青年落土湠生。」──楊翠
作者簡介:
吳晟
1944年9月8日生,本名吳勝雄,世居台灣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屏東農業專科學校(現已改制為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畢業後,任教溪州國中;教職之餘為自耕農,親身從事農田工作,並致力詩和散文的創作。2000年2月從溪州國中退休,兼任靜宜大學、嘉義大學、大葉大學、修平技術學院(科技大學)、東華大學等校駐校作家及專業講師,教授。1980年應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為訪問作家;2020年東華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著有詩集《泥土》(吳晟20世紀詩集)、《他還年輕》(吳晟21世紀詩集);散文集《農婦》、《店仔頭》、《文學一甲子1:吳晟的詩情詩緣》、《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筆記濁水溪》、《我的愛戀我的憂傷》等。
章節試閱
為筆名致歉
和我同輩的寫作者,大概都使用過筆名發表作品,甚至取過許多筆名;有的筆名使用次數不多,少為人知,有的筆名使用一輩子,揚名於世,掩蓋過本名,也有乾脆以筆名取代本名,登記為身分證上的名字,如吾友王拓、林濁水、林雙不。
每個筆名無論哪種命運,命名由來,總有某些酸甜苦辣的「心情故事」。寫作者為自己取筆名時,對於不同語彙、字詞的選擇,或意有所指的象徵意涵,多少可以尋找到當時的思維背景與社會價值取向,若說不同筆名,承載個人或時代的歷史影子,的確有跡可尋。
我從初中二年級正式接觸文學,廣泛閱讀文學書籍,開始學習創作,並嘗試投稿,時值五○年代末、六○年代初,就像影藝界流行藝名,投稿者另取筆名蔚為時尚,我也不例外。
除了不自覺跟隨時代風氣,我探究自己的年少心理,既希望大家發現我的文學才華,卻又有些「假仙」,不好意思直接以本名露面,顯然也是很大因素。另外還隱含複雜的文化教養,深受當時風雅的「文藝氣息」所「薰陶」,潛意識中覺得自己的名字太土、太俗氣,上不了台面。
我們那個年代的台灣子弟,大部分女生名字,不外乎阿珠、阿蘭、阿美、阿花……,回顧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看過多少電影、電視劇中這些「鄉土人物」的名字,通稱「菜市仔名」,幾乎被形塑為三八、粗俗,乃至下等的同義詞。
中學時代學習寫詩,必然會寫情詩,有件事我印象至深。有位同寢室的同學寫了一首情詩,大家圍著起鬨,好美好浪漫呀!我也湊過去拿來看,記得其中幾句:
噢!蘇珊娜
昨夜我又夢見你
我的蘇珊娜
整首詩詩意經營得還不錯,可是我忽然想到,這位同學正在追求的女生明明叫做阿花,為什麼要改為蘇珊娜,我向原作者提出疑問,並建議他應該寫:
噢!阿花
昨夜我又夢見你
我的阿花
他略帶不屑的笑著說:你有夠慫咧!蘇珊娜才有詩意呀!
「平平」是女生名字,為什麼蘇珊娜才有詩意,阿花就「很慫」呢。
等到我們這一代、以及更年輕世代當了家長,為女兒命名:芷若啦!涵蓁啦!筱雲啦!有「氣質」多了,很少再聽見阿珠、阿花這些「鄉土」名字了。
至於男生的名字,「俗氣化」沒有那麼嚴重,不過,我的本名吳勝雄,同輩中叫做什麼雄的一大堆,隨便喊一喊就有一大卡車,總覺得太通俗、太普遍了,不夠「文藝」。
隨著不同「心境」,我更換過多種筆名,如可憐兮兮的「冬苗」;如配合本名、意氣昂揚的「吳昇敻」……都不夠滿意。直到使用了「吳晟」,總算定了下來。至於什麼時候、發表哪一首詩開始使用,沒有確切記憶,大概是在高中一年級發表於「野風」雜誌的詩作吧。
當初取名吳晟,是在二大原則下取得,沒有什麼傳奇故事。其一是堅持本家姓氏;其二是盡量保留本名的音,以示敬愛祖先和父親。循著這原則去查字典,查到「晟」字,讀音為ㄕヽㄥ(形容詞,明亮之意),音和我的本名相符,無論是前途光明,還是心胸光明磊落坦蕩蕩,也很符合自我期許的心意。
筆名固定下來,我既然自稱吳晟(ㄕヽㄥ),多數同輩文友便以此相稱,我也逐漸習慣了這個音。
當年我查字典取名的時候,其實知道這個字還有另一個語音ㄔˊㄥ,不過,為了順應個人的本意,而且多本字典只注音ㄕヽㄥ,我更有堅定理由刻意忽視,一廂情願只認定吳(ㄕヽㄥ)。
怎樣也料想不到,這個筆名竟然帶給那麼多國文老師教學上的困擾,徒然浪費不少寶貴時間,去討論該唸做ㄕヽㄥ還是ㄔˊㄥ。
起因於我的詩作〈負荷〉從一九八一年選入教育部編定的國中國文課本,到一九九七年轉換一篇散文「不驚田水冷霜霜」,二○○二年開放民間版本後,仍蒙多家出版社編輯青睞,繼續選入〈負荷〉等多篇詩作及文章,就是說二、三十年來,國中國文老師和少年學子,都「不得不」面對這個筆名「正確」唸法的困擾。
我一直偏居鄉間,假日大都忙於農事,又是擔任自然科教師,少有機會參加文學活動或和國文老師接觸,偶爾遇到有人問起我的筆名該怎麼唸,總是隨口「敷衍」幾句,都可以啊,並不太在意。直到這幾年,我從教職退休,有較多空閒,或許和現代(台灣)文學課文越來越多,考題所占比例不斷增加,也有很大關連,許多中學國文教師研習會邀我去演講,和國文老師面對面互動較頻繁,才「警覺」到事態有多嚴重。
幾乎每場演講,我都必需花費十多分鐘時間「說明」我的筆名。
原來民間版國文課本,有的注音ㄕヽㄥ,有的注音ㄔˊㄥ;聽說教育部曾廢除語音、讀音,訂定統一標準音,晟的標準音是ㄔˊㄥ。
我開始留意到,凡是以晟為名,無論是人名、或常看到的店名、工廠招牌,都唸ㄔˊㄥ。問老闆,台語音也唸ㄔˊㄥ(扶持之意)。
即使就「有邊讀邊」的造字「通則」,還是讀ㄔˊㄥ較合適。
該怎麼唸呢?理性上,我知道應該順應普遍性,唸做ㄔˊㄥ;感性上要我放棄取這個筆名的原意,確實很抗拒,難以「欣然接受」。有時也頗為懊悔,想乾脆回復本名或另取筆名,但又捨不得相伴了半世紀的「聲名」。
講來講去,我還是很猶疑,唸做ㄕヽㄥ或ㄔˊㄥ好呢?
我想,只好「隨人」去決定吧,而我已步入老年,容許我維持「本音」吧,沒有必要再更改。至於造成的困擾,我只能向曾經費心思去討論這個筆名該怎麼唸的讀者致歉,尤其是「廣大」的國文老師和學子,更要表達我的衷心歉意。
其實,我也是這個筆名的「受害者」。
我的作品選入國文課本長達二、三十年,並多次作為考試題目,按照常理,一九八○年以後就讀國中的青少年,理所當然應該都「知道」這個名字。事實上,卻大大不然。
只要隨興做「問卷調查」,就知道實際情況,表示沒有印象的占絕大多數,和「想像」中落差實在太大。我從來不敢自我膨脹。
是什麼原因呢?我多方探究,想來想去,全要怪我的筆名太麻煩,太難記,而且,這個作者好像不重要,有些國文老師乾脆隨便帶過。
所幸只要提到「甜蜜的負荷」,幾乎都會展露愉悅的笑容:「是歐,記得啊!」
雖然「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然而到了我們這種年歲,深深體會俗世功名、過眼雲煙,名不名早就淡然以對。真正「計較」的是,有沒有寫出什麼好作品。詩人一輩子孜孜矻矻創作的心血,只要能留下三、二首詩篇、三、二行詩句,打動人心、廣為流傳,引起世人普遍共鳴,也就不枉此生。至於名不名,順其自然吧!真的無需在意。
拒絕序文
大約從一九九○年代中期左右,台灣各縣市文化中心,開始重視「在地」文學,策劃出版縣、市籍作家作品集,每一輯三、五本不等。有些縣市至今已出版多輯,數量可觀,「網羅」了不少在地作家。
據我所知,其中大多是較小眾的文類,和某些前輩作家的文集。既然有文化中心願代為出版,趁機整理齊全,彙集成書,雖然市面不銷售,但至少可留做資料,避免散失。
彰化縣文化中心當然不例外,也出版了數輯作品。約略是一九九五年,文化中心主任楊素晴曾親自相邀,表示希望出版有關我的作品集、作品評論集。我相信他的誠意,更感激他的好意。我只提出一個條件,不要有任何行政官僚的序文。
文化中心主任的為難可想而知,這件事也就從此不再提起,卻引發我不少省思。
在我收集的許多縣市文化中心出版的作品集,每一冊的卷首一定是〈縣長序〉,緊接著是〈主任序〉,毫無例外。這是台灣官僚文化的典型產物。
我無意排斥任何人,也無意強調文學的崇高,但至少也要真正喜愛文學,或有所涉獵的人寫序,才像樣吧?
然而不可諱言,台灣多數行政官僚、地方政客,心思只知權謀,哪有幾位實實在在讀過幾本文學好書,真正熟悉一、兩個台灣作家的作品?更不必提什麼文學素養、尊重作家了。
本縣就曾流傳一個笑話:舉辦「賴和紀念會」時,有人告知新上任的行政首長,願不願撥冗參加,他卻反問道:「賴和是誰?有沒有支持我?」
我很懷疑這樣無識無文的官僚,如何寫序,如何為我的作品集寫序,無非找一位「作家」代筆,彼此相互欺騙一番罷了。
不論文學崇高與否,不論我個人文學成就如何,但那畢竟是我終生信奉的志業,好不容易傾注心血完成一本著作,若一翻開,就看到那些假惺惺的序文,既難堪,更覺礙眼。
我絕不敢自居清高。事實上,在這是非紛紛擾擾,價值標準越來越混亂模糊的社會,我們一再順應妥協,還能堅持多少所謂的理想情操,往往禁不起檢驗,甚至有意無意中,不知踐踏了多少良知和臉皮:真是禁不起起碼的檢驗啊!
我只能盡量警惕自己:不敢說該說的話,已很可恥,至少不說不該說的話。猶如不敢挑戰罪惡,至少不應該去做惡勢力的化妝品,乃至化妝師。
官僚惡勢力的崛起、興旺,就是靠廣大群眾的「默許」,更是靠「人氣」的依附。試回想戒嚴統治時期,多少台灣作家寫過歌頌「領袖」的詩文,助長萬民擁戴、普天同慶的假象,直接鞏固了獨裁政權,間接阻礙了全民思想的開放。
也許一篇序文只是小事,但身為文字工作者,明知是虛假的官樣文章,更何況有些政客,甚至還有作奸犯科的事實,如果也可以接受,那麼我們自己的文字,真誠性又如何值得信賴呢?
從作家作品集的題序,也反映了地方政客的自大喜功。
這幾年「鄉土意識」逐漸興起,又有較多的文化經費,許多鄉鎮著手地方誌的編寫,這原本是很有意義的工作,然而應該探討的是,多數鄉鎮誌的內容品質如何?立論精神何在?
就我見過的幾冊鄉鎮誌,幾乎是地方政客的歌頌史。各級官僚、民意代表的彩色相片,佔去不少篇幅,而且千篇一律是現任鄉鎮長、代表會主席的序文。只要有個名位頭銜,每一位都「功在鄉里」、「政績斐然」,卻不見公眾事務深入的評述,也無植基土地和全民觀點的翔實記載。
大多數編輯,仍依循「統治史」,缺乏以「庶民」為主體的思維模式,習慣於投政客所好。
而只要當上政客,也就理所當然光榮「走進歷史」,成為地方賢達。至於「發跡」的由來和背景,則大都予以掩蓋、予以編造。
在這資訊氾濫、謊言滔滔的時代,一篇自欺欺人的序文只是小事,一篇言不由衷的歌功頌德也是小事,乃至一冊「政績斐然」的鄉鎮誌還是小事;大家似乎也不太在意。然則這些小事匯合起來,人云亦云,往往就形成主流敘述而流傳,左右著一代一代的認知,多少時代真相就這樣被扭曲,多少人間公義就這樣輕易被矇蔽。
為筆名致歉
和我同輩的寫作者,大概都使用過筆名發表作品,甚至取過許多筆名;有的筆名使用次數不多,少為人知,有的筆名使用一輩子,揚名於世,掩蓋過本名,也有乾脆以筆名取代本名,登記為身分證上的名字,如吾友王拓、林濁水、林雙不。
每個筆名無論哪種命運,命名由來,總有某些酸甜苦辣的「心情故事」。寫作者為自己取筆名時,對於不同語彙、字詞的選擇,或意有所指的象徵意涵,多少可以尋找到當時的思維背景與社會價值取向,若說不同筆名,承載個人或時代的歷史影子,的確有跡可尋。
我從初中二年級正式接觸文學,廣泛閱讀文學...
推薦序
長情的台灣讀者
楊翠
《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中,吳晟的閱讀筆記,就是整整一甲子的台灣文壇。對於有潛力、才華橫溢的文壇後輩,吳晟從不吝於讚賞,他不只寫自己所認識的王定國、劉克襄、鴻鴻、路寒袖、瓦歷斯.諾幹……,而且深入他們的文學作品,將作家的生命歷程、寫作轉折、文學主題、美學特質等,都融鑄於一篇文章中,簡潔清晰,經常一語中的。例如他寫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說他:「聆聽部落的故事,書寫部落傳說,轉譯成為新的詩語。」寫路寒袖的《歌聲戀情》,說他「將實用的生活語言美學化,提升為詩的語言。……路寒袖的台語之美,其實來自於意境之美。」
幾乎所有篇章都是如此,看篇名似乎只寫一部作品,但內容卻總結了他對這位作家的長期閱讀。如寫劉克襄詩集《巡山》,吳晟從一九七八年劉克襄的第一本詩集《河下游》就開始閱讀起,在僅僅四頁篇幅中,他見證了劉克襄「巡山三十年」,並以一句話,精準地為劉克襄的山林文學定位:「《巡山》不只是劉克襄三十年積累的、關於山的『素描簿』的集結,更開展出台灣島嶼,幾近完整的山脈圖。」這個評點,跨度與深度兼具。
而對於鴻鴻,吳晟不僅細數並讚佩他的社會參與歷程,無論是生態環境、歷史正義、人權聲援……等都挺身而出,不曾缺席,同時也觀察了鴻鴻歷年來詩語風格的變化,從朦朧美感、抒情氛圍,到幽默、冷峭、譏諷、嘲弄,乃至直率的憤怒,從而為鴻鴻詩集《仁愛路犁田》寫下精準案語。
如果不是先成為一個閱讀者,長期認真虛心地閱讀,吳晟就無法寫出這些篇章,而「文學情誼」恐怕也就會寫成一則則友誼故事,如此而已,雖然也能打動人,但那就不是吳晟了。因此,對我而言,「閱讀者吳晟」比「寫作者吳晟」更能描繪他的人格特質與文學風貌,原因在此。
其實,《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中最打動我的,不是他對這些成名後輩的情誼憶念與閱讀筆記,而是對許多青年世代、文學新手的用心閱讀與溫暖激勵。有一些是他通過各類型文學獎所發掘的台灣文壇新秀,如方秋停,他讚賞她的散文《原鄉步道》串織出台灣島國的鮮明圖像:「最可貴最動人的,應該是以濃郁的親情倫理、人情義理作為整幅圖像的底色。」
再如他寫蔡文傑,從二○○一年「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的文學講座寫起。蔡文傑因為幼童時罹患腦性麻痺,行動不便,所以總是坐在輪椅上聽課,這個身影刻進了吳晟心中。從蔡文傑拿著一首詩、一疊詩給他看,請他指點開始,到二○○七年出版《風大我愈欲行》台語詩集,二○一八年出版《總有天光日照來》散文集,吳晟都是蔡文傑的第一閱讀者。他的閱讀,給予蔡文傑創作的動能,而他則精要評析蔡文傑的作品特質:「他的詩,敘述與抒情並重,音韻清朗順暢;他的散文充盈詩的節奏與意象,不時穿插生活化的台語,特別生動。」
還有一種閱讀,雖然只是偶然遭逢,他都銘記下來。這是他在各種文學演講、文學推廣的場合所結下的情緣,這個部分最精彩,幾乎跨越三個世代,每一個人,每一部作品,吳晟都念記不忘。例如一九八三年,他擔任「大專生復興文藝營」新詩組指導老師,從此與一群青年結緣,二○一三年,相隔三十年,他們再度相聚,因而有《天河之水》詩文集的誕生。如果不是持續的相互閱讀,情緣何以延續。
又如年輕詩人張日郡,吳晟只在文學活動場合見過他二次面,卻「對他的詩作甚為熟悉」;而雅子,她是文化總會文學課程的學生,一日寄來作品《漂浪,日記─乘著輪椅去航行》,讓他回想起當時那位與他同樣熱愛樹木、盈滿笑容的女性,後來他也成為雅子新書《讀心樹》的先讀者。他與蔡秀英同樣是在文化總會的課程結緣,她的正規學歷偏低,以經營檳榔攤營生,也是吳晟積極閱讀的文學新手。蔡秀英散文集《我和我的檳榔攤》,好多篇章他都是第一讀者,一字一句見證了蔡秀英的努力,溫柔鼓勵她保持自信,催生作品的出版問世。
《文學一甲子》兩冊,固然有許多篇章是舊作重編,但所有新舊文章編織起來,一篇篇仔細閱讀,愈是體認到,吳晟真是「永遠的閱讀者」。吳晟之所以持續閱讀,是因為他對自己維持自省,對這個世界則一直保持好奇、溫情、熱情。他的閱讀,不是在書本上劃線,寫幾句眉批,然後掩卷上架,也不是為了豐富作家書房的厚度,作為文人形象的裝備,更不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寫作,標榜自己博學多聞。
閱讀看胸懷。吳晟無論是讀前輩經典、讀同輩共鳴、讀後輩精彩、讀新秀潛力,都透著一貫的認真與溫柔。
其實,我也曾是吳晟認真閱讀過的一位寫作者,我也一直真切地感受著他的溫柔。
解嚴後的一九九○年代初期,《台灣日報》初從軍方手中脫離,轉型為具有批判性、本土性,並標榜從中部在地出發、放眼台灣與世界的報紙媒體,由詩人路寒袖擔任副刊主編,吳晟一直是副刊的忠實讀者。當時,我參與了《台灣日報》「非台北觀點」的發想、策劃與寫作筆陣,原本疏懶成性的我,被專欄時間逼著定時寫作,產量較豐,而吳晟每次讀過我的作品,總是溫柔地讚美我。在那個解嚴後看來一片榮光麗景的時代,吳晟期許我多寫作,努力成為「本土派的一枝好筆」,他甚至連出版社都幫我推介好了,就等著我把稿子整理出來。
然而,長年把大半精力放在教學和學生身上的我,一直無法好好回應老師的期待。如此,蹉跎了最是秩序繽紛的一九九○年代,又蹉跎了可能改寫台灣的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
二○一○年前後吧,有一次,我和吳晟一起前往清華大學參加文學活動,我開車載他,兩人車上閒聊,不知談到什麼,吳晟有感而發,說了重話。他說阿翠,我不知道妳心裡怎麼想,這些話我說過很多遍了,還是想再說一次,我們都很看重妳的筆,因為妳的文字有感染力,可以發揮力量,而妳自己卻不看重。我知道妳不怠惰,但是妳真的花太多時間在學生身上了。現在,用筆出力,參與打造台灣最好時代的最好時機,也已經過去了。這麼說來,妳不只是浪費自己,還對不起台灣。
我握著方向盤,車行無語,眼淚流出來。
二○一○年,那是一個比荒蕪更荒蕪的年代。我懂吳晟在說什麼,因為我們一起見證了高牆迸出裂縫,見證牆縫竄出綠芽,見證四方綻開花朵,以為高牆從此就會倒下,但很快的,我們又見證了威權復辟,見證了幽靈重返。
我懂,那時我終於懂得了,只是,時間是不可逆的。
又過了十二年,我有幸成為《文學一甲子》的第一讀者,展讀吳晟這一疊厚重的台灣閱讀筆記,看著他這一甲子的心靈活動與生命履跡,感佩台灣有這麼一位深情而長情的閱讀者,感佩他能以第三隻眼閱讀自身,而又不僅止於自身,感佩他的閱讀跨越了時間、世代、類型的疆界,感佩他甚至願意長期俯身閱讀那些青澀的、無名的文學新手,像沃灌一株綠芽一般,給予溫暖,期待花開。
吳晟就如他的詩作〈土〉,既是揮鋤者,也是那片寬厚的土地本身。他日日閱讀、思考、書寫,「安安份份握鋤荷犁的行程」,然後躺臥成一片豐饒田土,讓世代青年落土湠生。
感謝我(們)曾是吳晟的閱讀對象,是他曾經以田土培植過,以溫柔沃灌過,期待著開花的那抹綠芽。我相信吳晟還會持續他對台灣的深情閱讀,持續沃腴新芽,見證下一朵花的開放。
長情的台灣讀者
楊翠
《文學一甲子2:吳晟的文學情誼》中,吳晟的閱讀筆記,就是整整一甲子的台灣文壇。對於有潛力、才華橫溢的文壇後輩,吳晟從不吝於讚賞,他不只寫自己所認識的王定國、劉克襄、鴻鴻、路寒袖、瓦歷斯.諾幹……,而且深入他們的文學作品,將作家的生命歷程、寫作轉折、文學主題、美學特質等,都融鑄於一篇文章中,簡潔清晰,經常一語中的。例如他寫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說他:「聆聽部落的故事,書寫部落傳說,轉譯成為新的詩語。」寫路寒袖的《歌聲戀情》,說他「將實用的生活語言美學化,提升為詩的語言。...
目錄
【推薦序】
長情的台灣閱讀者/楊翠
卷一、文學情誼
沙穗詩集《燕姬》
暢遊天下一女子──呂慧《隨我走天涯》
故鄉──寫給汪其楣《大地之子》
再不尋找,將完全失去──康原《尋找烏溪》
超越哀歌──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
傳承台語歌聲──路寒袖《歌聲戀情》
農民文學之美──讀鍾理和一些感想
難能可貴的創作動力──葉怡君《島國軌跡》
至性至情.文如其人──陳銘磻《父親》
文學建築.小說大樓──讀王定國小說
文學家庭的美好典型──李瑞騰、李時雍《你逐漸向我靠近》
持續「慢慢趕」──讀蔡文傑的詩文
從夢想到實踐──漂鳥計畫《漂鳥.築巢》
巡山三十年──劉克襄詩集《巡山》
島嶼的鮮明圖像──方秋停《原鄉步道》
午後讀詩──曾美玲詩集《午後淡水紅樓小坐》
衝破逆境的見證──蔡秀英《我和我的檳榔攤》
詩,從一種生活方式──鴻鴻詩集《仁愛路犁田》
南風的味道──鐘聖雄、許震唐合著《南風》攝影集
大器散文──邱坤良《驚起卻回頭》
一輩子的情誼──《天河之水》詩文集
簡樸生活、素樸小說──葉宣哲《小鎮醫師診療物語》
我們的島、我們的柯師傅──柯金源《我們的島》
生活佇溪邊的人──張日郡《背水的人》
燦爛的笑容──雅子《讀心樹》
開闊歷史視野──王鴻濬《花蓮林業三部曲》閱讀心得札記
卷二、未完成的編輯夢
架起一座橋──《大家文學選》出版緣起
誠惶誠恐話編選──《一九八三台灣詩選》編選工作報告
詩選何罪
未出世的詩選
親近文學──台中縣台灣文學讀本
繪寫自己的生命航圖──青少年台灣文庫散文讀本《遊戲開始》編序
未完成的編輯夢──記瘂弦老師
卷三、詩與我之間
溫厚的長者
好為人師
落實文學教育
拒絕序文
在天橋上看自己
良緣
書籤
不知名的海岸
詩名
手抄本
我認識的莫渝
土地的聲音──我的年輕朋友
為筆名致歉
找回最初的感動
天才的香味
君子風範的褓姆──我和洪範書店的淵源
卷四、追念
衝擊──悼念保羅.安格爾
如你還在──致洪醒夫
不該被遺忘的出版家──回憶沈登恩
謙和的文學推手──悼念好友武忠
寬厚正直的紳士──悼念獻宗大哥
公園以你為名
最敬愛的文學兄長──感念陳映真
深情詩人──追念羅葉
王拓與我──追憶我們的時代
感念胖哥
附記:悼念文
附錄
《文學一甲子:吳晟的詩情詩緣》篇目
《文學一甲子:吳晟的文學情誼》篇目
發表索引
【推薦序】
長情的台灣閱讀者/楊翠
卷一、文學情誼
沙穗詩集《燕姬》
暢遊天下一女子──呂慧《隨我走天涯》
故鄉──寫給汪其楣《大地之子》
再不尋找,將完全失去──康原《尋找烏溪》
超越哀歌──瓦歷斯.諾幹《伊能再踏查》
傳承台語歌聲──路寒袖《歌聲戀情》
農民文學之美──讀鍾理和一些感想
難能可貴的創作動力──葉怡君《島國軌跡》
至性至情.文如其人──陳銘磻《父親》
文學建築.小說大樓──讀王定國小說
文學家庭的美好典型──李瑞騰、李時雍《你逐漸向我靠近》
持續「慢慢趕」──讀蔡文傑的詩文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