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1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夏威夷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以來,華盛頓採取亞太再平衡戰略,重新思考亞洲太平洋未來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勢必成為美國國家安全主要威脅來源與因應之重點。2017年川普(Donald Trump)繼任歐巴馬(Barack Obama)為第40任美國總統,同年12月公布其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點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開始在於印太區域:從美國西海岸到印度西海岸的區域,並藉此大旗:印太戰略,建立許多跨國合作機制,例如在經貿領域的多國合作構想,或是在資訊科技方面,提出清潔網路與藍點計畫的倡議,以及印太軍事戰略構想。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翁明賢
德國科隆大學政治學哲學博士
臺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長
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
章節試閱
美中印太戰略競逐:
整合規則建構主義的研究途徑
翁明賢
壹、前言一、美中阿拉斯加高層對話:兩種規則的對立?
從201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額」(GDP)首次超過日本,次於美國居於世界第二之後,「中國崛起」(China’s rise)就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現在進行式。2017年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中,主辦單位提出三個概念:「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Post-truth, Post-west, Post-order), 其中的「後西方」其實就在暗指中國的興起,即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秩序」的影響者。
2017年之後,經由非建制派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基於「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執政四年之後,新任拜登(Joe Biden)總統透過「暫行國家安全戰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強調三個回來「美國回來了、外交回來了、聯盟回來了」(America is back, Diplomacy is back, Alliances are back), 將美中戰略競逐場域聚焦於「自由與開放印太」(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其後,美國總統在其第一場公開記者會,以及
3月3日,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外交政策演講,提出八大外交戰略面向,其中「因應中國」成為主要戰略重點。
美中印太戰略競逐:
整合規則建構主義的研究途徑
翁明賢
壹、前言一、美中阿拉斯加高層對話:兩種規則的對立?
從2010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額」(GDP)首次超過日本,次於美國居於世界第二之後,「中國崛起」(China’s rise)就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現在進行式。2017年慕尼黑國際安全會議中,主辦單位提出三個概念:「後真相、後西方、後秩序」(Post-truth, Post-west, Post-order), 其中的「後西方」其實就在暗指中國的興起,即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秩序」的影響者。
2017年之後,經由非建制派川普(Donald Trump)總...
作者序
主編序
自從2011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夏威夷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以來,華盛頓採取亞太再平衡戰略,重新思考亞洲太平洋未來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勢必成為美國國家安全主要威脅來源與因應之重點。2017年川普(Donald Trump)繼任歐巴馬(Barack Obama)為第40任美國總統,同年12月公布其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點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開始在於印太區域:從美國西海岸到印度西海岸的區域,並藉此大旗:印太戰略,建立許多跨國合作機制,例如在經貿領域的多國合作構想,或是在資訊科技方面,提出清潔網路與藍點計畫的倡議,以及印太軍事戰略構想。
換言之,美國川普總統開始落實印太戰略的布局,一方面,透過以美國為優先的戰略思考,要求印太各國跟隨華盛頓從地緣戰略角度,回應北京自 2013年對於歐亞兩洲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的政經挑戰,另一方面,美國則是挑動與中國之間的高科技、經貿與智慧財產權之爭,主要目的還在於重振美國經濟與全球影響力。只是,川普所強調的美國優先理念,卻帶來歐亞國家的憂慮。是以,2017年慕尼黑國際安全研討會提出整體國際戰略格局進入〔後真相、後秩序、後西方〕:三後世界,而2020與2021年之間國際政經互動發展結果,具體呈現此種三後詭譎多變的全球戰略情勢。
基本上,本書係集合2020與2021年本所兩屆淡江戰略學派年會,參與學者發表有關印太戰略與新冠肺炎對全球戰略情勢影響的論文佳作。例如有關美中或是相關國家例如澳洲等國在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權之爭,東協國家如何因應此種大國權力競逐問題,或是中國基於中國夢所啟動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引發的債務陷阱,或是有關區域戰略問題,例如歐洲難民問題,以及新冠肺炎下美中兩國各自內部發展,及其相互之間的戰略對峙問題。透過上述佳作提供給讀者一個重要啟示在於:面對美中兩強在印太戰略競逐下,台灣的戰略選擇不外乎是:抗衡、扈從、避險或是中立,如何內部一致。
最後,感謝本校出版中心主任林雯瑤與編輯黃佩如的大力鼎助,由於出版中心本著學術無價、知識推廣的重要性,持續協助本所歷年淡江戰略學派年會之後的論文出版工作,使得本校與本所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的推廣得以綿延久長、影響社會各界深遠。當然本所助理陳秀真小姐指導聯繫與碩士生莊茗雲 Miko不厭其煩、細心協助編排、校稿與聯絡出版事宜,才得以順利出版,在此特以高度致謝。
翁明賢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謹誌於2022.03.30淡水校園驚聲大樓1202所長室
主編序
自從2011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Hillary Clinton)在夏威夷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以來,華盛頓採取亞太再平衡戰略,重新思考亞洲太平洋未來的發展,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勢必成為美國國家安全主要威脅來源與因應之重點。2017年川普(Donald Trump)繼任歐巴馬(Barack Obama)為第40任美國總統,同年12月公布其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點出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開始在於印太區域:從美國西海岸到印度西海岸的區域,並藉此大旗:印太戰略,建立許多跨國合作機制,例如在經貿領域的多國合作構想,或是在資訊科技方面,提...
目錄
目次
主編序
翁明賢 ⋯⋯⋯⋯⋯⋯⋯⋯⋯⋯⋯⋯⋯⋯⋯⋯⋯⋯⋯⋯⋯⋯⋯⋯⋯⋯⋯ i
美中印太戰略競逐—整合規則建構主義的研究途徑
翁明賢 ⋯⋯⋯⋯⋯⋯⋯⋯⋯⋯⋯⋯⋯⋯⋯⋯⋯⋯⋯⋯⋯⋯⋯⋯⋯⋯⋯ 1
日本的「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理念與政策及軍事外交行動
許衍華 ⋯⋯⋯⋯⋯⋯⋯⋯⋯⋯⋯⋯⋯⋯⋯⋯⋯⋯⋯⋯⋯⋯⋯⋯⋯⋯⋯31
澳洲在中美南海競逐的戰略抉擇
湯智凱 ⋯⋯⋯⋯⋯⋯⋯⋯⋯⋯⋯⋯⋯⋯⋯⋯⋯⋯⋯⋯⋯⋯⋯⋯⋯⋯⋯45
美國南海自由航行任務對台灣主權的挑戰
郁瑞麟 ⋯⋯⋯⋯⋯⋯⋯⋯⋯⋯⋯⋯⋯⋯⋯⋯⋯⋯⋯⋯⋯⋯⋯⋯⋯⋯⋯61
「中國夢」與世界的交流及衝突:以「一帶一路」為例
施正權 ⋯⋯⋯⋯⋯⋯⋯⋯⋯⋯⋯⋯⋯⋯⋯⋯⋯⋯⋯⋯⋯⋯⋯⋯⋯⋯⋯81
解析美中戰略互動下的兩岸關係
常漢青 ⋯⋯⋯⋯⋯⋯⋯⋯⋯⋯⋯⋯⋯⋯⋯⋯⋯⋯⋯⋯⋯⋯⋯⋯⋯⋯ 107
Taiwan and Sri Lanka: The Two Unsinkable Aircraft Carriers of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 (IP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elt &
Road Initiative (BRI) of China
Joey Wang ⋯⋯⋯⋯⋯⋯⋯⋯⋯⋯⋯⋯⋯⋯⋯⋯⋯⋯⋯⋯⋯⋯⋯⋯⋯ 135
從區域安全複合體理論角度解析東協組織發展趨勢
施毓萱 ⋯⋯⋯⋯⋯⋯⋯⋯⋯⋯⋯⋯⋯⋯⋯⋯⋯⋯⋯⋯⋯⋯⋯⋯⋯⋯ 165
East Asian Economic Security Under US-China Competition
Pei-Shan Kao ⋯⋯⋯⋯⋯⋯⋯⋯⋯⋯⋯⋯⋯⋯⋯⋯⋯⋯⋯⋯⋯⋯⋯⋯ 179
解析新冠肺炎期間美中互動下的中國國家安全治理作為:「雙層賽局」與「安全化」融合研究途徑
翁明賢 ⋯⋯⋯⋯⋯⋯⋯⋯⋯⋯⋯⋯⋯⋯⋯⋯⋯⋯⋯⋯⋯⋯⋯⋯⋯⋯ 203
Southeast and South Asian Countries’ Responses to US-China Cybersecurity
Confrontations
Yisuo Tzeng ⋯⋯⋯⋯⋯⋯⋯⋯⋯⋯⋯⋯⋯⋯⋯⋯⋯⋯⋯⋯⋯⋯⋯⋯ 227
梅克爾政府的難民政策與危機管理之研究
龔隆生 ⋯⋯⋯⋯⋯⋯⋯⋯⋯⋯⋯⋯⋯⋯⋯⋯⋯⋯⋯⋯⋯⋯⋯⋯⋯⋯ 245
Debates and Choices for EU’s Taiwan Policy
Dr. Peishan Kao ⋯⋯⋯⋯⋯⋯⋯⋯⋯⋯⋯⋯⋯⋯⋯⋯⋯⋯⋯⋯⋯⋯⋯ 279
目次
主編序
翁明賢 ⋯⋯⋯⋯⋯⋯⋯⋯⋯⋯⋯⋯⋯⋯⋯⋯⋯⋯⋯⋯⋯⋯⋯⋯⋯⋯⋯ i
美中印太戰略競逐—整合規則建構主義的研究途徑
翁明賢 ⋯⋯⋯⋯⋯⋯⋯⋯⋯⋯⋯⋯⋯⋯⋯⋯⋯⋯⋯⋯⋯⋯⋯⋯⋯⋯⋯ 1
日本的「自由開放印太戰略」理念與政策及軍事外交行動
許衍華 ⋯⋯⋯⋯⋯⋯⋯⋯⋯⋯⋯⋯⋯⋯⋯⋯⋯⋯⋯⋯⋯⋯⋯⋯⋯⋯⋯31
澳洲在中美南海競逐的戰略抉擇
湯智凱 ⋯⋯⋯⋯⋯⋯⋯⋯⋯⋯⋯⋯⋯⋯⋯⋯⋯⋯⋯⋯⋯⋯⋯⋯⋯⋯⋯45
美國南海自由航行任務對台灣主權的挑戰
郁瑞麟 ⋯⋯⋯⋯⋯⋯⋯⋯⋯⋯⋯⋯⋯⋯⋯⋯⋯⋯⋯⋯⋯⋯⋯⋯⋯⋯⋯61
「中國夢」與世界的交流及衝突:以「一帶一路」為例
施正權 ⋯⋯⋯⋯⋯⋯⋯⋯⋯⋯⋯⋯⋯⋯⋯⋯⋯⋯⋯⋯⋯⋯⋯⋯⋯⋯⋯81
解析美中戰略互動下的兩岸關係
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