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大疫於2020年初在武漢爆發,很快就擴散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同年11月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嚴重的疫情成為影響選情的黑天鵝事件。原本川普總統任內股市上漲、失業率降低,即便他的言行常引起爭論且內閣頻頻換人,但經濟表現讓他擁有很大的勝選連任優勢。不過疫情讓一切改觀。川普一開始淡化疫情的嚴重性,不願意採取嚴格的封城防疫措施,原因可能是擔心會影響經濟。或許是為了表示疫情並不嚴重,川普經常拒絕戴口罩,為了拉抬選情還頻頻舉辦大型造勢活動,而他的支持者也大多不戴口罩,以致這類大型群聚活動常被批評是超級傳播事件的溫床。 除了川普總統之外,不少共和黨州長與國會議員也抱持這樣的作風,並且反對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為了表示COVID-19不是太嚴重的疾病,已有特效藥可以控制,川普帶頭鼓吹實證醫學不支持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療法,且不時出言貶斥醫學專家。這種狀況導致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和防疫專業人士公開衝突,引發主流醫界與科學界的不滿。適逢總統與國會大選,防疫方針的對立很快高度政治化,也讓科學與醫學專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2020年4月,當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局長布萊特(Rick Bright)根據新的醫學研究結果,警告民眾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COVID-19不只無效還有相當的風險,觸犯了鼓吹此一療法的川普而遭解職。小心翼翼不公開牴觸總統的專家官員也常落入兩面不討好的處境,既遭外界質疑未能據理力爭,同時還難逃川普的怒火。例如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韓恩(Stephen Hahn)就曾遭外界質疑太過向川普妥協,但在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還在接受審核時,川普政府就施壓韓恩要求讓疫苗提早上市,甚至威脅若不順從就要開除他,結果遭到韓恩拒絕。疾管署署長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也遭到類似批評,內部有人宣稱他要求部屬刪除長官指指點點的電郵,企圖堙滅不當干預的證據。但川普競選團隊出身的衛生部發言人卡普托(Michael Caputo)卻在臉書放話,表示疾管署人員意圖顛覆川普總統,逼得雷德菲爾德公開反駁並宣稱這種說法讓他難過。 負責協調防疫團隊的柏克斯醫師(Deborah Birx)同樣成了夾心餅乾。川普在記者會上說可用漂白水治療COVID-19,現場她一臉尷尬的畫面瘋傳全球,但她未出言糾正則引發戀棧職位的批評。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對柏克斯失去信心,但川普也不滿意柏克斯而嘲笑她「可憐吶」(pathetic)。柏克斯在川普下台後接受訪問,宣稱政府內有批否認COVID-19嚴重性的官員在扯後腿,某些首長的發言則擾亂了防疫。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是高度知名的傳染病專家,他和川普的恩怨在這場衝突中最為顯眼。佛奇是政府防疫團隊的成員,但他的看法卻常牴觸川普。除了在白宮記者會上兩人明顯不同調,他在川普發言時也常擺出一副撲克牌臉孔,沉默表達不以為然。後來白宮乾脆不讓佛奇出席記者會,川普後來甚至暗示大選後要開除他。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本書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座談會時,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話發展而成。此外,本書嘗試匯集各界經驗與行動。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應當都能體會防疫體制並非單一網絡,其運作仰賴各界合作。如同疫調過程彰顯出個人在疫情中的各種活動、連結與蹤跡,其中,面對疫情的考量交織著各種慣性與情境理性,如醫護、警消、鄰里長的使命與壓力、移工的污名與日常、各種產業的經濟考量、運輸業的責任與壓力、分眾的兩岸情結與政治偏好、各種弱勢者看不見的壓力、母職的工作負擔、眾人生活變與不變、生涯規劃與展望、鄰里凝聚合作與猜疑獵巫、全球移動者的新常態、海外臺灣人的世界觀察與自救、科技產業與股民的起伏、邊緣群體的恐慌與污名、政客的投機與見獵心喜等,這些都不是翻轉社會的決定性事件,但卻點點滴滴地,以各自方向位移著社會。 相較於每天記者會與媒體版面集中在官方的資訊與政治攻防與算計策略,本書的「記疫風景」與「行動記疫」蒐集了疫情中的大眾日常,盡力保留這些轉瞬即逝的片段,期待有助累積公共反思的資產。由這些無數記錄可以發現,不是政治惡鬥才會撕裂社會,也不只有疫情會使社會恐慌,也不是單靠指揮中心就能控制疫情。社會中你我的無數行動都在同時在切割、縫補,也同時有更多持續介入、想像著更好社會的努力。這些就是人文社會本身的樣貌,也是我們共存的多重面向。 其中凸顯搶購、謠言、排擠與分化的各種爭議,也有各種積極面向,無論是「我OK你先領」的互助、協助弱勢者對抗污名的共存、「Taiwan can help」與「護國神山」的新國際定位、以及「防疫第一」、「世界看見臺灣」、「同島一命」的國族等。環繞著這些是每個人在防疫的、產業的、知識的、認同的、情感的各種貢獻。這些在重大災難中,練習如何共存的各種行動,都是面對疫情的全民學習,也是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的公共資產。如同各地都有各自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的軌跡,臺灣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即走出自己的策略,在全球蔓延慌亂中維持近一年半的平行時空,經過數波緊急學習,最後開始面對與病毒近身共存的挑戰。 這些練習共存的在地經驗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比如率先以口罩捐助臺灣的立陶宛,讓我們看到臺灣並非唯一,不但有比臺灣更小的國家在面對殖民力量時的韌性與勇於追求自由的志氣,又如日本與美國等國家在急遽變動的疫情與國際局勢中重申對臺灣的友誼與協助,還有捷克、波蘭與斯洛伐克等等陸續對臺灣表達的友誼,都凸顯災難中的普世價值。這些呼應著「島嶼生態學/智慧」:在充滿外來異質性人事物、災難與殖民力量的長期經驗中,持續在獨特條件與危機中學習以求生存。相對的,臺灣在自身的地緣政治與社會變遷中,也需要努力地自我探索與展望世界,學習與內外差異共存。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以上這些有的已在人社研究的理解範疇,但也有不少有待釐清。尤其是其中不同連結與割裂彼此的方式,正是社會持續變遷的動力,更是人社思維如何能與不能正視自身職責的機會。由此,記疫有其學理啟發。如同疫情衝擊各界,社會科學,尤其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已深知當代社會的複雜體制中,牽涉各種異質社會與技術系統。不但各自本身有其不確定性外,多系統耦合點的潛在相互影響愈形複雜,更容易造成非預期的「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s)。在此處境下,難以既有單一學科視野與知識掌握問題本身的脈絡情景、利害關係人之關注點與社會變動,因此仰賴單一視野下的決策與知識方案的風險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新興重大災難議題都以無法以單一學科方法、問題界定或知識生產模式處理。緩解方向之一是投入更多利害關係人與專業視野共同探索。也因此,需要擴大知識社群的廣度,嘗試以跨學科性質的「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方向,釐清各種複雜性與介入後果。 學術上,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situated epistemology)。如同臺灣長期處於全球化經濟與產業長鏈,在地的人文社會知識也鑲嵌在歐美主導的全球知識長鏈中。當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的及時(just in time)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希望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因此,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太多,而是談太少,記疫記錄的也相當不夠,尚有更多看不見的位移與想像。臺灣經驗不只是防病毒,也不只有指揮中心與疫苗,更不只有國家驕傲。指揮中心、媒體與官方記錄下的全民合作、奉獻與榮耀是重要的,而各種層面的疏失檢討與爭議引發的「破口」與「危機」討論也必須予以注視。 本書也嘗試捕捉「記疫」的疫情百態中的各種努力。有限篇幅與工作階段中,我們捕捉臺灣各界經驗與視野的吉光片羽。這些片段可能處於平行時空、或者部分連結,但也可能競爭,甚至對抗,因而以不同方式與防疫體制連結與失連。但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倫理的、醫療的,或是中央部會的、市井小民的、不同群體與政治立場的,不同地方區位的,甚至是那些在疫情中消失、看不見的人們與他們的經驗,這些連結與失連共同構成臺灣疫情的「例外」與現況。其中還有更多面向,需要持續投入關注與反思。 然而,疫情如同人世間的各種問題,充滿波折與變種。正當本書編輯過程時,臺灣與世界都仍在為與Omicron變種共存努力著。儘管在一波波磨練下,各界也展現更為純熟應對,甚至因為新常態的穩定而逐漸無感。但挑戰推動一次次集體學習與轉向,更催生各種契機。「記疫」只是其中一段過程,而本書收錄也僅是滄海一粟,希望這些備忘錄有助未來提醒我們曾有的行動與學習。
這場大疫於2020年初在武漢爆發,很快就擴散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同年11月恰逢美國總統大選年,嚴重的疫情成為影響選情的黑天鵝事件。原本川普總統任內股市上漲、失業率降低,即便他的言行常引起爭論且內閣頻頻換人,但經濟表現讓他擁有很大的勝選連任優勢。不過疫情讓一切改觀。川普一開始淡化疫情的嚴重性,不願意採取嚴格的封城防疫措施,原因可能是擔心會影響經濟。或許是為了表示疫情並不嚴重,川普經常拒絕戴口罩,為了拉抬選情還頻頻舉辦大型造勢活動,而他的支持者也大多不戴口罩,以致這類大型群聚活動常被批評是超級傳播事件的溫床。 除了川普總統之外,不少共和黨州長與國會議員也抱持這樣的作風,並且反對實施嚴格的防疫措施。為了表示COVID-19不是太嚴重的疾病,已有特效藥可以控制,川普帶頭鼓吹實證醫學不支持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療法,且不時出言貶斥醫學專家。這種狀況導致許多共和黨政治人物和防疫專業人士公開衝突,引發主流醫界與科學界的不滿。適逢總統與國會大選,防疫方針的對立很快高度政治化,也讓科學與醫學專業面臨巨大的挑戰。 2020年4月,當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和發展管理局局長布萊特(Rick Bright)根據新的醫學研究結果,警告民眾用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COVID-19不只無效還有相當的風險,觸犯了鼓吹此一療法的川普而遭解職。小心翼翼不公開牴觸總統的專家官員也常落入兩面不討好的處境,既遭外界質疑未能據理力爭,同時還難逃川普的怒火。例如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韓恩(Stephen Hahn)就曾遭外界質疑太過向川普妥協,但在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還在接受審核時,川普政府就施壓韓恩要求讓疫苗提早上市,甚至威脅若不順從就要開除他,結果遭到韓恩拒絕。疾管署署長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也遭到類似批評,內部有人宣稱他要求部屬刪除長官指指點點的電郵,企圖堙滅不當干預的證據。但川普競選團隊出身的衛生部發言人卡普托(Michael Caputo)卻在臉書放話,表示疾管署人員意圖顛覆川普總統,逼得雷德菲爾德公開反駁並宣稱這種說法讓他難過。 負責協調防疫團隊的柏克斯醫師(Deborah Birx)同樣成了夾心餅乾。川普在記者會上說可用漂白水治療COVID-19,現場她一臉尷尬的畫面瘋傳全球,但她未出言糾正則引發戀棧職位的批評。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對柏克斯失去信心,但川普也不滿意柏克斯而嘲笑她「可憐吶」(pathetic)。柏克斯在川普下台後接受訪問,宣稱政府內有批否認COVID-19嚴重性的官員在扯後腿,某些首長的發言則擾亂了防疫。美國國衛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的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是高度知名的傳染病專家,他和川普的恩怨在這場衝突中最為顯眼。佛奇是政府防疫團隊的成員,但他的看法卻常牴觸川普。除了在白宮記者會上兩人明顯不同調,他在川普發言時也常擺出一副撲克牌臉孔,沉默表達不以為然。後來白宮乾脆不讓佛奇出席記者會,川普後來甚至暗示大選後要開除他。
記疫做為共存的練習 本書共有八大主題,涵蓋疫情間與後疫情階段的各項議題,每個議題都由「記疫風景」、「人社分析」與「行動記疫」構成。其中的人社分析來自我們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座談會時,各領域專家學者深入淺出的對話發展而成。此外,本書嘗試匯集各界經驗與行動。事實上,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我們應當都能體會防疫體制並非單一網絡,其運作仰賴各界合作。如同疫調過程彰顯出個人在疫情中的各種活動、連結與蹤跡,其中,面對疫情的考量交織著各種慣性與情境理性,如醫護、警消、鄰里長的使命與壓力、移工的污名與日常、各種產業的經濟考量、運輸業的責任與壓力、分眾的兩岸情結與政治偏好、各種弱勢者看不見的壓力、母職的工作負擔、眾人生活變與不變、生涯規劃與展望、鄰里凝聚合作與猜疑獵巫、全球移動者的新常態、海外臺灣人的世界觀察與自救、科技產業與股民的起伏、邊緣群體的恐慌與污名、政客的投機與見獵心喜等,這些都不是翻轉社會的決定性事件,但卻點點滴滴地,以各自方向位移著社會。 相較於每天記者會與媒體版面集中在官方的資訊與政治攻防與算計策略,本書的「記疫風景」與「行動記疫」蒐集了疫情中的大眾日常,盡力保留這些轉瞬即逝的片段,期待有助累積公共反思的資產。由這些無數記錄可以發現,不是政治惡鬥才會撕裂社會,也不只有疫情會使社會恐慌,也不是單靠指揮中心就能控制疫情。社會中你我的無數行動都在同時在切割、縫補,也同時有更多持續介入、想像著更好社會的努力。這些就是人文社會本身的樣貌,也是我們共存的多重面向。 其中凸顯搶購、謠言、排擠與分化的各種爭議,也有各種積極面向,無論是「我OK你先領」的互助、協助弱勢者對抗污名的共存、「Taiwan can help」與「護國神山」的新國際定位、以及「防疫第一」、「世界看見臺灣」、「同島一命」的國族等。環繞著這些是每個人在防疫的、產業的、知識的、認同的、情感的各種貢獻。這些在重大災難中,練習如何共存的各種行動,都是面對疫情的全民學習,也是臺灣民主化過程的的公共資產。如同各地都有各自學習如何與疫情共存的軌跡,臺灣在此次疫情一開始即走出自己的策略,在全球蔓延慌亂中維持近一年半的平行時空,經過數波緊急學習,最後開始面對與病毒近身共存的挑戰。 這些練習共存的在地經驗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比如率先以口罩捐助臺灣的立陶宛,讓我們看到臺灣並非唯一,不但有比臺灣更小的國家在面對殖民力量時的韌性與勇於追求自由的志氣,又如日本與美國等國家在急遽變動的疫情與國際局勢中重申對臺灣的友誼與協助,還有捷克、波蘭與斯洛伐克等等陸續對臺灣表達的友誼,都凸顯災難中的普世價值。這些呼應著「島嶼生態學/智慧」:在充滿外來異質性人事物、災難與殖民力量的長期經驗中,持續在獨特條件與危機中學習以求生存。相對的,臺灣在自身的地緣政治與社會變遷中,也需要努力地自我探索與展望世界,學習與內外差異共存。 記疫做為認識在地的練習 以上這些有的已在人社研究的理解範疇,但也有不少有待釐清。尤其是其中不同連結與割裂彼此的方式,正是社會持續變遷的動力,更是人社思維如何能與不能正視自身職責的機會。由此,記疫有其學理啟發。如同疫情衝擊各界,社會科學,尤其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已深知當代社會的複雜體制中,牽涉各種異質社會與技術系統。不但各自本身有其不確定性外,多系統耦合點的潛在相互影響愈形複雜,更容易造成非預期的「常態意外」(normal accidents)。在此處境下,難以既有單一學科視野與知識掌握問題本身的脈絡情景、利害關係人之關注點與社會變動,因此仰賴單一視野下的決策與知識方案的風險也大幅提高。尤其是新興重大災難議題都以無法以單一學科方法、問題界定或知識生產模式處理。緩解方向之一是投入更多利害關係人與專業視野共同探索。也因此,需要擴大知識社群的廣度,嘗試以跨學科性質的「後常態科學」(post-normal science)方向,釐清各種複雜性與介入後果。 學術上,我們可以說記疫是一種「在地認識論」(situated epistemology)。如同臺灣長期處於全球化經濟與產業長鏈,在地的人文社會知識也鑲嵌在歐美主導的全球知識長鏈中。當疫情暴露全球化產業長鏈的及時(just in time)模式的缺失,因而必須轉向以防萬一(just in case)的在地短鏈模式。臺灣的疫情策略與表現,不正是改變臺灣習於歐美知識與政策風潮的及時快速追隨慣性,轉為正視在地萬(中選)一、獨特處境的短鏈模式。指出這個不同的認識策略,希望有助於提醒各種意義下的知識與政策模仿慣性,轉向在地公共經驗資產,探索未來。因此,關於疫情,我們不是談太多,而是談太少,記疫記錄的也相當不夠,尚有更多看不見的位移與想像。臺灣經驗不只是防病毒,也不只有指揮中心與疫苗,更不只有國家驕傲。指揮中心、媒體與官方記錄下的全民合作、奉獻與榮耀是重要的,而各種層面的疏失檢討與爭議引發的「破口」與「危機」討論也必須予以注視。 本書也嘗試捕捉「記疫」的疫情百態中的各種努力。有限篇幅與工作階段中,我們捕捉臺灣各界經驗與視野的吉光片羽。這些片段可能處於平行時空、或者部分連結,但也可能競爭,甚至對抗,因而以不同方式與防疫體制連結與失連。但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倫理的、醫療的,或是中央部會的、市井小民的、不同群體與政治立場的,不同地方區位的,甚至是那些在疫情中消失、看不見的人們與他們的經驗,這些連結與失連共同構成臺灣疫情的「例外」與現況。其中還有更多面向,需要持續投入關注與反思。 然而,疫情如同人世間的各種問題,充滿波折與變種。正當本書編輯過程時,臺灣與世界都仍在為與Omicron變種共存努力著。儘管在一波波磨練下,各界也展現更為純熟應對,甚至因為新常態的穩定而逐漸無感。但挑戰推動一次次集體學習與轉向,更催生各種契機。「記疫」只是其中一段過程,而本書收錄也僅是滄海一粟,希望這些備忘錄有助未來提醒我們曾有的行動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