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節目「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二集,篇篇犀利精彩可期。
★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二集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協助爸媽解決困窘的教養難題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帶你深入了解小孩的身心狀況
法國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馮絲瓦茲.多爾多,具有母親、小兒科醫師與兒童精神分析學家等多重身分,深獲無數法國父母推崇。她的教育觀點具有超越時代的前瞻性,至今依然是法國父母育兒時的最佳指南。
多爾多非常了解親子雙方的深層心理,因此她的建議充滿同理,不僅能有效解決父母難題,甚至廣受孩子們歡迎,有話不跟父母說,卻寫信給多爾多!
「當孩子出現」是她在法國公共綜合電臺主持的廣播節目,回答父母的各種疑難雜症,甫播出就受到熱烈迴響。本書集結自節目內容,是本系列第二集,關注孩子開始社會化的年紀以及青少年階段,例如:
‧小孩子分得清「拿」與「偷」的區別嗎?
完全分不清。不過,從孩子意識到「個人所有權」時(通常在四歲),就可以規定禁止偷東西。就算孩子偷東西,父母也要讓他覺得自己仍是被愛的。正因為有愛,孩子才會慢慢適應成年人的生活與律法。
‧什麼時候可以教小朋友收拾東西?
兒童在四歲之前學不會收拾。快十五歲時孩子就會找到自己的秩序感,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偷看色情書刊,怎麼辦?
爸媽可以趁機談論「性」,以及所有被稱為「色情」的東西。對於孩子在性方面提出的問題,都不應閃避,應該做出回答。
書中還觸及以下問題:
‧青少年談戀愛‧關於裸體‧零用錢‧需要帶孩子做心理治療嗎?‧說謊和幻想的區別……
讀完多爾多醫師的建議,我們將以一種全新的觀點,聆聽孩子說的話。
作者簡介:
馮絲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 1908-1988)
法國著名的小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學家、親子教養專家。1908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保守富裕家庭,十六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參加高中會考繼續學業,進入醫學院成為兒科醫生後,又因緣際會投身兒童精神分析,與拉岡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佛洛伊德學派,將精神分析引入醫學和兒科學領域。
與同時代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恩相比,多爾多進一步將精神分析擴展至胎兒期。她將胎兒視為一個完整的語言主體,認為胎兒即具有交流的欲望和表達的能力,並堅持應與他們平等地對話交流。同時,她也十分重視對女性性欲問題的研究,不僅細緻探討了女孩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心理狀況,還十分強調作為規範者的母親的作用。
著有「當孩子出現」系列、《孩子真的生病了嗎?》、《兒童的利益》等多部作品,並在法國廣播電台開設兒童教育節目,以談話的形式深入解答親子教養的各種問題。她成立的綠房子(Maison Verte)等機構被推廣到世界各地,並在兒童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兒童教育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多爾多與先生育有三名子女。她於1988年病逝於巴黎,享年八十歲。
譯者簡介:
單俐君
法國巴黎大學教育專業研究,Charles Perrault國際學院文學論述首獎,專長為中文/法文筆譯口譯。譯有《靜能量:找回內在平衡的25個心靈處方》、《記得要快樂:A到Z的法式幸福》、《孩子說「不」,才會去做: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協助你聽懂孩子的語言》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余琬儒 | 兒醫四寶媽魚丸醫師、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馬大元 | 身心科醫師、親子專家、YouTuber
尉遲秀 | 法文譯者、台灣多元教育家長協會理事
黃之盈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鐘 穎 |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名人推薦: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余琬儒 | 兒醫四寶媽魚丸醫師、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馬大元 | 身心科醫師、親子專家、YouTuber
尉遲秀 | 法文譯者、台灣多元教育家長協會理事
黃之盈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鐘 穎 |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章節試閱
4.物品是讓人使用的
――有序或無序?
首先我這裡有兩封信,其中一封想請您談談關於「有序」的問題,另一封則是關於「無序」的問題。根據來信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試著對這個主題做個總結,因為的確有許多家長喜歡把家裡收拾得很整齊,尤其是整天都待在家裡的母親們都不太能夠忍受家裡太亂。先來看看這封醫生的來信吧。他沒有說明家裡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情況, 他只是簡單地向您請教:「您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建議,如何讓孩子養成整齊有序,又不至於讓孩子變得潔癖呢?也就是說,如何能夠尊重孩子又不磨滅孩子自在的天性,並且教會孩子整理自己的東西呢?」
即使是一個靈巧活潑又與外界互動良好的孩子,也不可能要他在四歲之前整理東西的。不過在這之前,應該讓孩子看到自已的父母是怎麼整理東西的。家長可以對孩子說:「我找不到我的東西了,你一定移動過。」在與孩子一起尋找之後:「你看!你把它們隨便放到別的地方了。」家長要讓孩子注意到,因為他的好動――在完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某樣東西拿走了,然後當他對這樣東西不感興趣的時候,又隨意把這個東西留在了某個地方,之後又去拿另一個東西。孩子就是這樣。我們不可能讓孩子在四歲之前學會收拾東西,不過我們可以提前對孩子講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
那麼孩子四歲之後該怎麼做呢?
想要教會孩子收拾東西,不要一整天都要求孩子這麼做(當孩子正在活動的時候,這根本是不可能的),而是要在半天時間快結束的時候要求孩子。比如說午飯的時候,大家收拾準備要一起用餐的飯廳時,大人可以對孩子說:「你來幫我一下吧!把這些東西都放到你房間裡去,這些放到我的臥室,這些放到櫥櫃裡等等……」不過到了晚上,孩子的房間還是很亂的時候,是不可能在孩子上床睡覺前完全都收拾好的。只有在孩子把自己安頓在床上準備睡覺的時候,他才會明白也要把東西整理歸位。這樣對孩子來說才不是「違反天性」,才不會令孩子不舒服。
整理並不意味著有秩序強迫症,而是意味著我們把東西收拾到一個專屬孩子的地方(比如是房間裡的某個地方,玩具籃或是壁櫥等等)。不要硬性規定某樣東西要放在某個特定的地方,因為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需要有個人專屬的雜物堆。
四歲的孩子,非常能明瞭自己需要整理東西。孩子五歲之前,母親不要對他說:「如果在你房間以外的地方還有你的東西的話,那我就只好沒收了。你總是把東西放到不該放的地方:像是我們的臥室、飯廳或廚房。」孩子的房間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除了在每週一次大掃除的時候。
只有在孩子快到八歲的時候,他們才會自己整理東西。在這之前,他們偶爾會整理自己上學用的東西,尤其是當家裡有好幾個孩子的時候(他們會保護自己的東西不被兄弟姊妹順手拿走)。前提是大人要給孩子指定一個特定的地方來存放各自的東西,可能的話也可以上鎖。每個孩子都要有自己放東西的地方,這很重要,尤其在一個多子女的家庭裡,這樣每個孩子都能把個人珍貴的東西放在別人拿不到的地方。像是可以給每人個人用小掛鎖或者密碼鎖(而且孩子不要告訴其他人鑰匙放在哪裡,除非孩子想讓別人偷拿自己的東西)。大人想要教會孩子整理,只有自己做出榜樣才行其實教導什麼都是這個道理。
您的描述有點理想化,不過如果我們想要在孩子四歲之前給他灌輸秩序感的 話,是否就會像來信的醫生所提到的,會扼殺孩子的自主性呢?
會,就像這位來信的醫生所說的那樣,這麼做的話有可能讓孩子養成收納整理的潔癖,也就是強迫症。這個孩子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有玩耍的自由,於是在秩序感這方面會表現得像老人一樣,有把一切都歸位的「需要」,否則就會覺得身體被打亂了,當東西沒有整理好的時候,他會感到渾身不舒服。這就是強迫症的跡象。
相反地,玩具、書、衣服等都雜亂地散落在自己周圍,孩子才會感到自在。當然啦,前提是父親或母親不要收拾成癖,也不要就這個問題無止盡地責罵孩子。也就是說父母沒有整理強迫症,並且也不想強迫孩子去整理。這是會有害處的,因為那些有強迫症的人無法容忍生活中的驚喜與變動,這樣的人在社交關係中會感到十分不自在――他們會認為社交總是一種干擾。然而, 重要的正是關係的處理。物品是為了服務人際交往的,是用來玩耍、激發興趣的。物品不會指揮我們,是我們要去使用物品。
說完了「有序」的主題,我們來談一談「無序」吧。有一位女聽眾來信請教您,在您看來,「無序」是不是性格的一部分呢?是不是只要個人願意就還可以補救的呢? 還是說「無序」會構成性格的一部分?若是這樣的話,應該很難要求一個對「無序」已經根深蒂固的人去做任何改變了吧?她提到自己有三個孩子,一個三歲、一個九歲,她說他們倆都「成功地養成了整理東西的習慣」,然而十歲半的兒子卻非常不愛整理。她的丈夫也是非常「無序」的人。她寫道:「我丈夫是個非常優秀的人,在工作上鉅細靡遺,在家裡卻是雜亂無章。我根本不是那種整天只想著擦桌子拖地板的母親,我只是希望在自己家裡能夠找到想找的東西而已,可是連這個希望都成了奢求。」 有一天,她十歲半的兒子在與母親一起整理完房間之後,對她說:「妳知道嗎?我不喜歡我的房間變成這樣。當房間整理好了,我在裡面會覺得孤單、被孤立了。當玩具到處散在地上的時候,它們才有點像我的朋友。」
大兒子肯定是想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因為父親給他樹立了「無序」的榜樣,這一點對孩子而言就是父親的作風。我想他一定聽過父親說:「我不喜歡房子整理成這個樣子,讓我覺得不像活著。」諸如此類的話。大兒子像自己父親一樣行事,這也沒什麼好驚訝的。或許他的天性就跟自己父親一樣。 如果母親常常在整理東西,兒子會比父親好一些,因為有時候父親應該也會因為自己的無序而苦惱。的確有些人每天會因為自己無序的習慣而白白浪費一個小時……也有些人每天會白白浪費一個多鐘頭的時間,整理掉那些原本可以留在自己伸手可及範圍內的東西。
在這個男孩的話裡,讓我感興趣的訊息是他喜歡把東西都留在地上。我也常常注意到孩子們很喜歡把自己個人的小東西鋪滿在地上。這一直都讓我很驚訝,因為我個人很不喜歡把東西留在地上,我喜歡把東西放在自己伸手就能拿到的範圍內,比如放在一張椅子上。當我沒有時間整理的時候,我的椅子上經常都堆滿了東西。不過,我不在地上留東西,除非椅子上沒有位置可以放東西了。可是孩子們卻不是這樣的。或許可以這麼說,椅子對成年人來說,就相當於孩子的地板。
家長只有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然而這個孩子被夾在母親和父親兩個榜樣中間母親也許並不能算整理過度,而父親卻是非常「無序」。當孩子想要在兄弟姊妹面前保護好自己珍貴的東西時,他就會學習收拾自己的東西。現在就要回到之前提到的話題了:孩子要有一個能夠用鑰匙把東西鎖起來的地方。母親可以對兒子說:「你想找的東西,自己想辦法去把它們找出來。」接下來,母親可以每個星期都高聲喊大家稍微整理一下。
奇怪的是,孩子快到十五歲的時候,就會養成每個成年人該有的秩序感。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才能真正地學會以一種既非強迫也非成癖的方式來整理物品,來讓生活變得更便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秩序感,所以要用屬於自己的方式來收拾整理!為此,一個母親才不可以把自己整理的方式強加在孩子身上。每個人在十四歲、十五歲的時候就會找到自己的秩序感。
不過,我再回到「無序」的問題上來。這是不是性格中的一面呢?或是本性中無可救藥的某個組成部分呢?
兩者都不是――這其實是生活方式的問題。大家是否在思想方面也會混亂無序?有些人在思考時非常有條理,可是在實際生活裡卻非常邋遢,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情況又正好相反。對這一點我無法多說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
還有第三封關於「有序」和「無序」問題的來信,其實更可以看作是對這個問題的一種反思。您看了一眼來信的書寫方式,就說來信者的心態一定很年輕。不過這位來信的聽眾是一位幼兒園的退休教師,她給您帶來了一個案例……
……對,一個很棒的案例。
我想我們會花不少時間來談這個案例。她首先寫道:「無序分兩種,真正的無序是:一個人找東西卻不知道東西究竟放到哪裡了,只找到一半的東西……」她認為這是犯懶、犯傻的壞習慣。
是的。這是內心混亂的外在表現,這樣的人也會因此備受折磨。
另一種情況,就是我們成年人所謂的孩子「無序」的情況,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無序。她講了一個當自己還是年輕的幼兒園代課老師時的小故事:我到一所幼兒園代課,他們讓我去帶娃娃班……
年紀最小的班。
也就是年紀兩歲到三歲的孩子。幼兒園園長對我說:「您看,這裡有一些格子櫃。晚上,孩子會把自己的小熊和小桶子放好:一個孩子用一個格子,每個格子放一隻小熊和一個桶子。」到了晚上――孩子有著驚人的直覺,肯定感覺到了什麼――當我要求他們去放好自己的東西時,他們把所有的玩具熊放在一邊,兩個兩個地放在一起,然後所有的小木桶則放在另一邊。於是我問:「你們平時不是這樣收拾的吧?」孩子們回答道:「可是牠們會無聊的!」
「牠們」指的是玩具熊嗎?
是的。
當然啦!
她繼續說:「在我看來孩子們說的完全有道理,我就順著他們這麼做了。於是所有的玩具熊都一對對、面對面地坐著。到了下午四點,園長走進來:『怎麼回事?好習慣怎麼不見了?秩序跑哪兒去了?』我就向她解釋:『因為孩子們覺得小熊會無聊!』 這時候園長用擔憂的眼神看著我說:『快去,給我把所有的東西重新放回該放的位置!』我們的老師總結道:『哎!沒辦法,每晚幼兒園小班的孩子都成了感情受到打擊的犧牲品,因為他們被強迫不能對自己的小熊太好。』」
總之,對這位園長而言,物品比孩子重要;可是對孩子來說,他們沒有「物品」這個概念。也就是我曾經對媽媽們所說的:晚上,在孩子睡著之前,或者正要睡著的時候,不要把全部的東西都收拾掉了,因為散放在地上的東西都是「活」的,它們都附屬在孩子的生活範圍裡。剛才說到的故事,對那些孩子而言,玩具熊在他們離開之後還要繼續留在幼兒園裡。上幼兒園就是為了大家能夠在一起,而不是單獨待在一個個的格子櫃裡。在小學的班級裡,我們不知道聽過了多少次「你們分開!不許說話!」這樣的話?當一個孩子正在做作業的時候,他不准對旁邊的孩子說自己寫了什麼。可是一個班級就是為了交流而存在的啊!連玩具熊也不准交流!真是太可怕了!
然而,孩子把玩具熊收拾在一起,難道打亂了什麼秩序嗎?
玩具熊被好好收在一起,就可以了!園長實在太苛刻了!
來信接著寫道:同樣的方式,成年人――比如母親――會認為東西「一團亂」。然而孩子想的卻是:「東西丟滿地的時候才能看得見。」 當孩子喜歡什麼東西時,便喜歡看得到它……
是啊。
「……玩具不見了的時候,是最糟糕的事情,因為那就意味著什麼都不存在了。然而,當一個玩具出現的時候,它就是有生命的(您剛才所說的), 哪怕這個玩具沒有被孩子拿著玩,也參與了孩子的生活。您知道嗎?每當我在報紙上看到布置兒童房的點子時,都會很反感。」
這不就是我說過關於兒童家具的事嗎?有人回答我說:「照您這樣說,兒童家具豈不是沒人買了嗎?」確實,爸爸打造的箱子很適合給玩具小汽車當做小房子、小車庫。這正是父親的角色:製作一些吸引孩子的家具,方便孩子做收納。不要做得太高,以適合讓孩子自己拿取、收放玩具。
我們繼續談這封信――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還是得跟大家、跟對孩子的秩序感這件事過於偏執的人解釋一下――我們的身體不僅僅局限於肌膚內的範圍。以我自己為例,我會有點把自己的書櫃看作是大腦的附件一樣。我很想強調這一點,因為在我年輕的時候總是聽到:『把這些破爛都扔了吧!』假如我聽進去的話,那我就不能像現在這樣,上了些年紀之後還可以在精彩的歷史報刊收藏裡埋頭閱讀了。我總是會責備家長們沒有孰輕孰重的意識。整理東西並不是一件沒得商量最要緊的事情。」她講述了一個從夏令營回家後的孩 子的例子:「父母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的箱子比出發之前重了很多:『你帶了什麼東西回來啊?』(孩子帶了一些石頭回來,因為夏令營的輔導員是一位地理系的大學生,他知道怎麼讓孩子對石頭產生興趣。)『你留下一、兩顆石頭做紀念就好了,不然你想讓我們拿這些石頭做什麼呢?』於是剩下的石頭都被扔掉了!」
這麼做就是拒絕尊重一個孩子正在形成的性格。
她還留意到,有時候家長強制要求秩序,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如果房間裡的小汽車太多了,那就買個玩具小車庫啊!」
或者父親可以用紙箱來造一個小車庫,並且裝飾、油漆一番。這會讓父親覺得很有意思,孩子也會因為爸爸給他的小汽車做了一個車庫而感到非常開心。這樣就不用去買小車庫了。
她接著寫道:「為什麼家長總是抱怨孩子在地上玩呢?地上的面積才最大啊,一個孩子在地上玩很正常。一張成人用的桌子太高了,一張兒童桌子又太小了,這麼不好用,不能拿來做什麼用。」
是啊!假如我們大人也要用一張高到鼻子的桌子去做事的話,我們能做什麼事情嗎?對孩子來說,桌子就相當鼻子那麼高。
她最後給家長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孩子通常都會反對命令這回事。不過孩子卻非常非常容易受到榜樣的影響。你們只需要跟孩子解釋,整理至少能夠讓自己找得到想找的東西,比如給孩子看,針已經穿好線了,這樣就可以縫東西了等等。」
對。給他們看工具應該放在工具盒裡,使用過後再放回去……不過,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就是這麼做的。孩子會這麼做是因為父母也會這麼做。孩子不會立刻就照做,不過時間會證明榜樣的力量。
還有別的要補充的嗎?
這封信非常精彩,應該好好地感謝這位來信的聽眾。
4.物品是讓人使用的
――有序或無序?
首先我這裡有兩封信,其中一封想請您談談關於「有序」的問題,另一封則是關於「無序」的問題。根據來信的問題,我想我們可以試著對這個主題做個總結,因為的確有許多家長喜歡把家裡收拾得很整齊,尤其是整天都待在家裡的母親們都不太能夠忍受家裡太亂。先來看看這封醫生的來信吧。他沒有說明家裡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情況, 他只是簡單地向您請教:「您能不能給我們一些建議,如何讓孩子養成整齊有序,又不至於讓孩子變得潔癖呢?也就是說,如何能夠尊重孩子又不磨滅孩子自在的天性,並且教會孩子整理...
推薦序
推薦序一: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我的母親馮絲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曾說,同意製作「當孩子出現」(Lorsque l'enfant paraît)這個廣播節目,是她一生中最難下的抉擇之一。她撰寫過複雜的理論著作,但是另一方面,她始終希望透過簡單的方式以及易於理解的詞彙,讓每個人都能進入她精神分析師的知識和經驗領域裡。她曾在雜誌上寫過許多所謂「普及化」的文章,也參加過一些廣播節目。然而,以講述個案情況向聽眾充分深入回答問題的方式,卻是一項完全創新的做法,因此是有風險的。必須既不能變成無視專業上須嚴守祕密的公開諮詢,也不能是帶著教條口吻的理論課程。首先她要求只接受書面信件,因為這樣,對方就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困境,進而保持一點距離。接著她要求由我來整理信件。然後我們遇到了一位出色的電台主持人傑克•琶戴勒(Jacques Pradel),他的聲音非常溫和,而且對製作這個主題很有興趣。節目開播時,他還是一位三歲女孩的父親,妻子正懷著雙胞胎,也是一位充滿熱情又有智慧的對談者,我們之間立刻萌生了默契。馮絲瓦茲.多爾多有一個非常令人愉快的特點就是:她愉悅輕鬆,又有幽默感。她甚至說自己的意見純屬個人看法,認為別人不同意她的觀點,其實是非常好的。她說話的方式非常生動傳神;當她找不到適當的詞彙時,常常習慣發明新詞,這是她一直讓編輯很傷腦筋的地方。不過她對聽眾的智慧以及父母親們的能力充滿信心,而且尊重他們,也不好為人師。偶爾有些批評的信件,她都能夠以極其寬容的態度接納。從所有這些元素裡誕生了一種獨特的化學效應,聽眾們立即報以熱烈的共鳴,「當孩子出現」廣播節目一舉成功,真是成了社會奇觀。在路上人們會停下車子收聽節目;在工作場所,員工會圍聚在收音機旁,生怕錯過任何談論的內容。
馮絲瓦茲‧多爾多當時已經六十八歲了,從原來忙碌又有卓越聲譽的臨床醫師,突然成為備受追捧的公眾人物、明星,常在街上被認出來,電視和報紙也爭相邀約。她從未想過自己的生活會有如此突如其來的改變,這讓她難以接受,並且很快就明白到,名氣完全改變了她與病患之間的治療關係,有人因為慕名或好奇而攜子前來求醫。她立刻決定停止在自己的診所看病,但仍然繼續接受其他專業精神分析師前來向她請益諮詢,並且繼續為收養機構裡的孩子做心理諮商,因為她認為,在那裡不會有名氣之擾。另外,她在醫院裡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就是在一群大約二十名訓練期的精神分析師以及執業精神分析師面前進行諮商,讓學員們實地觀察她如何與嬰兒以及幼兒工作。這在當時仍屬少見,多爾多算是先驅!這種諮詢的方式令她全心投入,持續到生命終點,也就是直到她去世的兩個月前。當時她罹患肺纖維化,需要日夜供給氧氣。看病時,她隨身必備一個攜帶式氧氣筒,回到家時,總是筋疲力竭,卻十分歡喜。突來的盛名之累,迫使她必須重新規劃自己的臨床醫師生涯。為了堅持自己的道德理念,也為了將一生的經驗傳遞給那些對精神分析一無所知的人,她付出了痛苦的代價。然而她的堅持是對的,因為她深信聽眾們的智慧,終於使她贏得了這場賭注。
成功的代價
成功永遠都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尤其是如此重要的成功,更會引起嫉妒與爭議。然而也是因為這個廣播節目,讓她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尋找的元素,而成就了日後「 綠房子」(Maison Verte)的計畫。
她在六歲時誓願要成為「教育醫師」,讓父母非常震驚,並且向她解釋這個職業不存在,她隨即回答說:「這樣的話,就來發明好啦。」而她,也確實做到了。
她關心的是如何盡可能將自己一生的專業經驗傳達給父母、醫生、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與兒童接觸的人,無論他們的職業與職位。有兩個使命驅使著她:一是她非常看重知識的分享,她認為一己的知識和努力可以讓所有的人受益。另一個是,所有重要的治療師都關注的防微杜漸,不希望見到由於無知而重複教養上的錯誤,導致神經質的痛苦、家庭緊張、學業受挫等等,讓原先有能力有智力的孩子無法在世界上獲得發揮的空間。她經常告訴我,所有這些工作最重要在於傳遞經驗,也就是透過治療孩子苦痛所得到的各種寶貴經驗,讓其他的孩子能夠受到更妥善的照顧。
這個節目為當時樹立下了里程碑,即使在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熱烈又感動地談論著這個節目。我們經常在電影或電視中會聽到關於多爾多的習慣用語:她已經進入了公共領域。節目一開播,聽眾們立即深受吸引,卻也引起各方針鋒相對激烈辯論是否有權利繼續播放像這樣製作型態以及談話方式都如此不尋常的節目。另外許多精神分析學家也為之震驚,認為精神分析因此被誤導,甚至褻瀆了它原有至高無上的神聖。毫無疑問地,在精神分析專業領域中,她為盛名之累付出了代價。今日,當我們看到電視或廣播節目中肆無忌憚大談隱私,再穿插上一段膚淺的心理評論,大家卻毫不在乎的時候,再回頭看看當年這個滿懷謙虛又謹慎的廣播節目所引發的媒體風暴,真是讓人驚愕。她甚至被戲稱為「精神分析界的祖母」,大家以她的盛名為藉口,詆毀貶抑這位傑出的臨床醫師,否決她從一九八四年著作《身體的潛意識意象》(L’image inconsciente du corps)一書開始一生致力關於身體的潛意識意象表達非常重要的理論貢獻。她曾與拉岡(Jacques Lacan)同為佛洛伊德學派的創始人,在最後一次分裂中,有人擔心她會憑藉聲名大噪而覬覦權力,這對她來說真是相當殘酷:她對權力毫無興趣,為人非常謙遜。或許是,她已經完成了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這個意念,支持著她以哲學智慧的胸襟超然地走過了這場風暴。
她去世於一九八八年,舉國同悲,葬禮由一位天主教神父、一位基督教牧師隨同一位伊斯蘭教伊瑪目以及一位猶太教拉比舉行,萬千群眾前來致意。 她非常有名,但是在身為臨床醫師、理論家以及訓練師這一方面,卻又不為人深知。一部分是因為她從來不想創立學派,即使她培育了許多精神分析師,卻將這些年輕人視為同輩。她喜歡說:「我沒有學生」,也喜歡說:「千萬別做馮絲瓦茲‧多爾多,要做你自己」,還會閃爍著慧黠的眼神說:「我很願意給你一些建議,只要你保證不照著做。」
幕後故事
一九七六年十月至七八年十月兩年間,我們完全生活在「當孩子出現」廣播節目的步調中。我們會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來到她的診所錄製一整週的節目。每個星期我們都會收到一百封左右的信件,我會帶著五個文件夾,分裝著每一天的節目主題。由我來做前置工作:也就是選擇討論的主題以及信件,然後摘要來信綜整討論主題。我會畫出重要的段落,還會建議傑克•琶戴勒要做的提問。事實上,這些信件都太長了,根本無法全部唸出來。為了讓大家能夠思考症狀的多面意義,並且在案例之間相對比較,通常我會選出幾個相同的症狀,但背後的問題卻完全不同。即使健康的孩子有時也是會出現症狀的。接著我們會以信函通知那些預計在節目中回覆其來信的聽眾,還有那些對同一主題提出問題的聽眾,知會他們空中答問的日期。其他來信的聽眾幾乎也都會收到書面答覆。所以每次節目都是一場龐大的工程,我想大家都夠感受到我們全心投入的誠意。這實在是令人興奮、感動又筋疲力竭的兩年。每次去母親家時,我總是隨身扛著一個裝滿信件的大書包,週末常是在口述聽寫答案中度過。與聽眾之間的對話過程真是既充實又飽滿。精彩的是聽眾來信的演進:起初我們收到的來信很簡短,解釋的也不很清楚;到了後來,信件內容又長又詳盡,細膩又聰慧,甚至十分睿智。有些信甚至長達四十幾頁,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回答這些完全了解孩子痛苦的父母。他們已經花了很大的功夫思考過問題,只等著馮絲瓦茲‧多爾多確認他們是走在正確的路上。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讓我們感到十分振奮的是,來信展現了大家了解了面對孩子時應當抱持的態度,這實在遠遠超過了我們原先的預期。
詭祕停播
「當孩子出現」這個節目持續播出一年半的時間,給那個時代留下了永恆的印記,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節目驟然停播跟之前的廣受歡迎一樣令人驚愕,原因至今成謎。國家廣播電台更換台長,新任臺長賈克琳•波堤野(Jacqueline Baudrier, 1922-2009)有一天把我們叫到她的辦公室,告訴我們她決定停播這個節目。她沒有給我們任何解釋,而是要馮絲瓦茲‧多爾多像記者一樣主持另一個有關心理方面的節目,我母親當然拒絕了。她甚至提議要我母親跟兒子,當時非常受歡迎的歌手卡洛斯一起演出,一起唱歌!
節目停播的消息沒有對外宣布,九月新學年開始時,聽眾們徒勞等待著他們最喜愛的節目。他們非常震驚節目竟然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就好像馮絲瓦茲‧多爾多和聽眾之間的交流必須在沉默與禁言裡落幕。信件持續湧進了幾個月,我們要求電台聘雇一名祕書來回答聽眾們的信件,卻被告知:「你們不要回信就沒事了。」我們據理力爭:「身為臨床工作者,我們不能讓這些焦慮的人陷入困境中。」這整段冒險過程都精彩生動地記錄在戴樂古(Delcourt)出版社發行的漫畫書《多爾多風波》(L'onde Dolto)中。
我相信,在文化差異的背後,隱藏著普世人類的靈魂及其磨難。我希望台灣的讀者們能夠享受自己遇上馮絲瓦茲.多爾多出其不意的回答時的樂趣,也希望你們會喜歡她細膩、溫暖、仁慈又風趣的智慧。我真是喜歡曾經發生在法國二十世紀的交流,能夠跨越時空與非常不同的讀者們相見,我要衷心感謝譯者單俐君女士,以及心靈工坊出版社提供優質中文版版本的機會。
卡特琳•多爾多醫師(Dr. Catherine Dolto)
二○二二年五月四日於巴黎
推薦序二:「謝謝妳,多爾多醫師!」
「謝謝妳,多爾多醫師!」閱讀完這本書後,好想跟妳說這一句話。
很榮幸我能在第一時間接連拜讀多爾多醫師兩本書籍,從第一本《孩子說「不」,才會去做》到這一本《孩子有話,不跟你說》。這不但拯救和舒緩我的親職焦慮,更藉由當年節目裡信件往返的各種疑難雜症中,看見跨古亙今父母職的焦慮和普同感。
我看見成為父母之後的我們,是第二次的人生形變,除了外觀的改變、身體賀爾蒙的變化、心態上的取捨和更迭,相較於青春期,更是珍貴的第二次蛻變。也許是因為求好心切,我們過度焦慮;也許是想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對待,常常犧牲自己,卻也茫然失措;也許是在父母職方面渴望被認同,期待伴侶能接手,卻又害怕彼此踩腳不一致,明明想開明地和孩子討論性和身體,卻又害怕孩子因各種好奇,鋌而走險。
這些心情,怎麼越古亙今都這麼相像?
家中有了新生命,不只是「孩子誕生」,而是「夫妻變成父母職」現身。在現今的社會中,無法承認壓力的崩潰爸媽,上下位階失序的親職狀態,專案化管理的親職教養,都為低薪全拋世代的父母,增添了一抹自我要求卻無力抵達的憤慨。多爾多醫師賦能父母們「孩子的問題,其實父母自己就能解決」,爸爸媽媽不要失去信心,透過信件、書寫和聆聽本身就能協助父母紓解壓力,冷靜誠實地思考問題帶來的效應。
透過靜默和書寫,我們也許能從問題中了解真實的焦慮,例如孩子說謊怎麼辦、孩子不負責任怎麼辦、孩子不為他人著想怎麼辦、孩子對性好奇怎麼辦等種種問題,重新從問題孩子的角度,看見父母回應的重要性。也許從耍賴孩子身上你會瞧見「無法忍受自己讓孩子不開心的媽媽」,從催魂咒的孩子身上看見「無法忍受自己對孩子提出要求等一下的母親」。透過孩子的反應,再回頭檢視父母可以怎麼回應,就能鬆綁問題。這讓我想起最近的一個體察是,我是一個工作很有效率的人,在我的親職教養中,意外地將效率模式建立在孩子的大小瑣事上而不自覺。記得有一陣子孩子們兩三歲時,常常提出要求:「媽媽,我的水杯勒?」、「媽媽我的長褲哩?」我想到東西在哪裡,都會回應:「好,我幫你拿!」但事後孩子卻不斷催促,讓我感到心煩意亂。記得有一次,我實在不耐煩,對著孩子說:「剛剛你提出來的時候,我已經跟你說『好』了」,「我都有記得,你為什麼還要一直講一直講,一直逼我呢?」
直到有一次,「我都已經說好了,你還一直催、一直催,我已經在做了,你為什麼要這樣對我?」當下我講完,突然憶起我母親的身影――我看見她的背影在那邊一直做家事,還是小孩的我跟她說:「陪我玩,媽咪陪我玩嘛!」她跟我說好,卻沒有回頭;我一直講,她就只是繼續做。我不曉得轉過身的那一頭,她有多著急想把所有事情做完再來陪我玩,我只知道在這一頭的我一直等不到做完家事的媽媽,所以一直叨叨念………這一刻,我突然懂了:我的煩,也正是我母親的煩,我回孩子們的話,也正是當年母親跟我說的話,成為母親之後,我們也被過往養育片刻附了身……
我突然發現這句「為什麼要逼我」,正是我母親的不平之鳴,而我和她在進入母職之後的完美主義,對孩子的抱怨中夾雜著愛、憤怒、自我期許等多重的尖叫和難過。這些覺察,讓我的內心有了新的選擇,有些問題反倒因為覺察迎刃而解。就像多爾多醫師所言,我們都有能力陪伴孩子解決問題,甚至是解自己人生的結,也許當你從書中發現這點,就能從「過度焦慮的父母、滿是問題的孩子」的觀點中畢業。而我認為,我在新手父母階段,能被妳的書籍陪伴,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哪!
黃之盈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推薦序一: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我的母親馮絲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曾說,同意製作「當孩子出現」(Lorsque l'enfant paraît)這個廣播節目,是她一生中最難下的抉擇之一。她撰寫過複雜的理論著作,但是另一方面,她始終希望透過簡單的方式以及易於理解的詞彙,讓每個人都能進入她精神分析師的知識和經驗領域裡。她曾在雜誌上寫過許多所謂「普及化」的文章,也參加過一些廣播節目。然而,以講述個案情況向聽眾充分深入回答問題的方式,卻是一項完全創新的做法,因此是有風險的。必須既不能變成無視專業上須嚴守祕密的公開諮...
目錄
推薦序一: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Cathrine Dolto
推薦序二:「謝謝妳,多爾多醫師!」 黃之盈
譯序: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單俐君
第1部 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
1寫信是為了幫助自己
2什麼都碰的孩子――到處爬行,發現新事物
3左手右手並無好壞之分――左撇子的孩子
4物品是讓人使用的――有序或無序?
5父親不是嬰兒――父親無法溝通的問題
6被動不是美德――害羞的孩子
7管好自己的手――談偷竊
8知道東西價格的權利――談零用錢
9大家開心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10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錯誤的標準
第2部 孩子你在想什麼?
1以文明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關於生產
2你曾經有過生父――單親媽媽
3你看,我多想打你屁股――孩子的暴力,父母的暴力
4媽媽抓狂,兒子顫抖――惱怒的母親
5想像力的領域――聖誕節、傳說與玩具
6現實與幻想――逃避、恐懼與謊言
7應該用實話來承載事實――與孩子談論死亡
8心理治療、精神醫學、復健與精神分析
第3部 小孩煩惱,爸媽詞窮
1你想要出生,我們想要有個孩子――性教育,直接的問題
2無關魔鬼――性教育,間接的問題
3狂歡?――談裸體
4不是說謊,是開玩笑――兒童的性幻想與成人的現實
5禁忌與鄙視――關於亂倫、同性戀與自慰
6十五歲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談青少年
7星期三的來信――談青少年
8又見星期三的來信
推薦序一: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Cathrine Dolto
推薦序二:「謝謝妳,多爾多醫師!」 黃之盈
譯序: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單俐君
第1部 日常生活的疑難雜症
1寫信是為了幫助自己
2什麼都碰的孩子――到處爬行,發現新事物
3左手右手並無好壞之分――左撇子的孩子
4物品是讓人使用的――有序或無序?
5父親不是嬰兒――父親無法溝通的問題
6被動不是美德――害羞的孩子
7管好自己的手――談偷竊
8知道東西價格的權利――談零用錢
9大家開心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10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錯誤的標準
第2部 孩子你在想...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