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擁有巨額財富,那就是一種恥辱。」
他熱愛著全人類、他熱切地追求世界和平;
他創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他在《財富的福音》中大談財富是社會文明的根本;
他宣稱富人有責任用他們手裡的錢來讓整個社會受益;
他建立了不容忽視的財富準則,為百萬富翁們樹立榜樣……
從紡織廠小童工到鋼鐵業大王,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的傳奇一生!
安德魯‧卡內基是美國企業家中獨一無二的人物,這並非因為他在商業領域的傑出成就,也不歸於他在工業界所取得的優越地位,甚至不歸於他慈善行為的大方,他的特別之處在於除了這些領域的成功外,他還是位深諳寫作技巧的的多產作家。──美國歷史學家、學者約瑟夫‧沃爾教授
在我看來,這位自學成才的百萬富翁比以往任何一個寫作者都更加大膽地面對財富的道德與社會問題。──曾四次出任英國首相威廉‧格萊斯頓
美國迄今有兩位偉大的企業家,一位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位就是「鋼鐵大王」卡內基。卡內基用自己創造的財富改變了整個世界。──美國現代成功學奠基人戴爾‧卡內基
雖然所受的教育不多,但是卡內基透過自己的奮鬥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更難得的是,他以獲取財富的熱情和創造力,去服務於文學、政治和慈善事業,他比其他受到眷顧的人更理解財富的意義,更懂得利用財富創造價值。──美國《富比士》雜誌
安德魯‧卡內基言如其人,不管他所做的決定是否比其他人所做的更加明智,但是這個熱愛讀書的人所捐贈的數百座圖書館,卻為我們的民族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他獲取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財富,而他利用這些財富讓自己、讓整個國家都變得更好。──美國《華盛頓郵報》
【特別收錄】
•2場著名演說「通往商業成功之路」、「財富的善用」
•2篇經典文章〈對金錢的基本認知〉、〈取財之道〉
本書特色:本書是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離開商界後親自撰寫的傳記。卡內基以自己的語言和明快的風格將早年往事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書中記載了他的童年、教育、事業和個人生活等經歷,包括他創建的卡內基鋼鐵公司、對慈善事業的貢獻以及與當時政治領袖和知名人物的往來。本書將使讀者更加深入了解、理解這位不凡的二十世紀首富。
作者簡介:
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西元1835~1919年), 20世紀初的世界鋼鐵大王及20世紀首富。1901年他以2.5億美元的價格賣掉了卡內基鋼鐵公司,當時卡內基鋼鐵公司生產的鋼鐵已經占全美鋼鐵銷售總量的25%。事業有成的卡內基更是一名慈善家,1911年,他以1.5億美元創立「紐約卡內基基金會」,奠定了現代慈善事業的基礎,1919年去世前,卡內基共捐出超過3億美元。他的慈善行為引得同時代的富人紛紛效仿,此慣例一直延續至今。
韓春華,專職譯者。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父母和我的童年
有人斷言:「任何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只要真實地展現出來,一定會顯得精彩。」如果此話屬實,那麼,支持我寫傳記的親朋好友或許就不會對這一結果感到過度失望。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至少有些熟悉我的人會對我的經歷產生興趣,這便是我寫作的動力。
我在匹茲堡的一位朋友──梅隆法官,幾年前寫過這類書。他的書給我帶來的愉悅,使我傾向於贊同上文提及的那一高見。當然,梅隆法官的傳記確實給他的朋友們帶來極大的愉悅,並且肯定會繼續影響他的子孫後代,使他們過得更好。不僅如此,該書超出了親友的閱讀圈子,被列入廣受歡迎作家之作。該書具有一個實質性的價值──揭示了人的特性。該書的創作沒有任何譁眾取寵的意圖,只是為家人而作。同樣,我也只想講述自己的經歷,不想在大眾面前故作姿態,而是像在我的家人和真誠可靠的朋友間一樣,毫不拘束地和他們聊天,甚至我說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願不會令他們感到乏味。
那麼,言歸正傳吧。我於1835年11月25日出生在丹夫林的一間平層小房子的閣樓裡。這幢房子坐落在摩迪街和皮奧雷巷的轉角處。正如俗語所說:「我有貧窮而正直的父母、善良而友好的親戚朋友。」作為蘇格蘭的綢緞貿易中心,丹夫林曾經聞名遐邇。我的父親威廉‧卡內基(William Carnegie)曾是一位紡織工人,祖父是安德魯‧卡內基──我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我的祖父卡內基在當地頗有名聲,因為他機智幽默、親切隨和、堅忍不拔。他是他們那個時期活躍分子中的領袖人物,又是他們那個快樂俱樂部「帕提梅爾學院」的長官,因此他是遠近聞名的。我記得,當我回到闊別14年的丹夫林時,一位老人走近了我──有人告訴他,我是「教授」(親朋好友就是這樣稱呼我祖父)的孫子。
這位老人是一副搖晃顫抖、老態龍鍾的樣子,他的鼻子和下巴都顯示出他的年邁。他步履蹣跚地穿過房間向我走來,將顫抖的手放到我的頭上,說:「你就是安德魯‧卡內基的孫子?啊,年輕人,你和你祖父長得簡直一模一樣!我彷彿又回到了從前的時光,與那些他所認為的通情達理的人們友好相處。」
其他幾位丹夫林的老人跟我講了一些關於我祖父的故事,下面便是其中之一:
除夕之夜,村子裡一位很有個性的老婦人突然發現窗戶上出現了一張鬼臉,嚇了一跳,仔細一看,驚呼道:「哦,原來是你呀,是愚蠢的小子安德魯‧卡內基。」她說得沒錯,我的祖父在75歲時還經常扮作嬉鬧的年輕人,去嚇唬他那些年老的女性朋友。
我想我樂觀的天性、排解煩惱、笑對生活的能力,以及如朋友所說能把醜小鴨變成天鵝的本領,肯定是源自我這位像老頑童一樣能夠給人帶來快樂的祖父。我為能夠繼承他的名字而感到自豪。樂觀的性格比財富更有價值。年輕人應該知道,性格是可以培養的,心志也可以像身體一樣,從陰暗處轉移到陽光中來,那麼,讓我們將心志轉移到陽光中來吧。如果可能的話,讓笑聲驅除煩惱吧。只要有點哲人氣質,這一點就能夠做到,倘若他的自責不是因為他做了錯事,自責總是存在的。這些「該死的汙點」是無法洗刷掉的。最高法院裡的法官是從來不會遭受欺騙的。因此,柏恩斯曾提出了生活的一條重要準則:
唯有自責才能產生恐懼。
我在早年生活中所遵循的這條座右銘,對我而言,比我所聽到過的任何說教都有意義。不過,我得承認,我與成年時代的老友貝利‧沃克(Baillie Walker)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他的醫生詢問他的睡眠狀況,他回答說很不理想,嚴重失眠,並且眨著眼睛作了補充:「但是一到教堂裡,我就能時不時地打個美妙的盹。」
在我母親的家族這邊,外祖父更為有名,因為我的外祖父湯瑪斯‧莫里森(Thomas Morrison)是威廉‧古伯特的朋友,是他的《政治評論》的撰稿人,他們一直保持著通信來往。甚至當我著手寫這本書的時候,丹夫林的一些認識我外祖父莫里森的老人,依然認為他是他們所知曉的、最為出色的演說家、最具才能的人物之一。他是《先驅報》的出版人,與古伯特的《政治評論》相比,這只能算一份小報,卻也被視為蘇格蘭第一份激進的報紙。我讀過他的一些文章,文中提出了技術教育的重要性。我認為他的創作中最值得關注的,是70多年前出版的一本小冊子,書名是《智力教育與手藝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他強調後者的重要性,這也反映出對今天技術教育大力宣導者的信任。小冊子的結尾這樣寫道:「感謝上帝,在我年輕的時候,讓我學會了製作和修補鞋子。」古伯特把它發表在1833年的《政治評論》上,並且加了編者按:「本期所發表的是我們尊敬的蘇格蘭朋友兼記者湯瑪斯‧莫里森的書信,這是刊印在《政治評論》上的、與此主題相關的最有價值的書信之一。」由此可見,我信筆塗鴉的傾向是來自父母雙方家族的遺傳,因為卡內基家族的成員既是讀者,也是思想家。
我的外祖父莫里森是個天生的演說家、熱情的政治家,也是當地激進派的領袖。他的兒子──我的舅舅貝利‧莫里森(Bailie Morrison),作為繼承人接替了這一職位。在美國,好幾個有名望的蘇格蘭人找過我,要求與「湯瑪斯‧莫里森的外孫」握握手。有一次,美國克里夫蘭和匹茲堡鐵路公司的總裁法莫(Farmer)先生對我說:「我所有的學識和素養都受益於你外祖父的影響。」《丹夫林大事記》的作者艾比尼澤‧亨德森曾說,他一生中的進步,要歸功於他年輕時有幸得到了我外祖父的幫助。
如果缺少讚美,我的一生恐怕不會這般輝煌。但是,最令我感到愉快的,是來自《格拉斯哥報》的記者所說的一番恭維話。這位記者聽了我在美國聖安德魯大廳所作的一場關於「地方自治」的演說後,首先報導了一些當時蘇格蘭人所共知的關於我和我的家族,尤其是我外祖父湯瑪斯‧莫里森的情況,接著他寫道:「試想一下,當我發現講壇上的是湯瑪斯‧莫里森的外孫,其言談舉止和音容笑貌簡直就是老莫里森的一個完美翻版時,我該是多麼的驚訝!」
我不記得我是否見過外祖父,但我與外祖父有著令人驚訝的相似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我記得非常清楚,我27歲那年,第一次回到了丹夫林,當我和舅舅貝利‧莫里森坐到沙發上時,他那一雙烏黑的大眼睛裡充滿了淚水,他抑制不住感情,一言不發地跑出了房間。過了一會,他回來解釋說,在我身上時不時地閃現著他父親的影子,這幻影稍縱即逝,間隔一會又重現了。他無法準確地解釋為什麼我和外祖父的神態如此相似,我的母親也經常注意到我身上有著外祖父的一些特性。這種遺傳學傾向每時每刻都在得到證實,可見這種超越生理的、舉手投足方面的遺傳法則是多麼的微妙啊!我被深深地觸動了。
我的外祖父莫里森與愛丁堡的霍奇小姐結為夫妻,那是一位有教養、舉止優雅、身分高貴的女子,可惜當他們還很年輕的時候,她就去世了。那個時候,他的生活已經非常優越了,作為一名皮革商人管理著丹夫林的皮革製造業。但是,如同成千上萬的人們一樣,他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的和平時期破產了。他的長子,我的舅舅貝利是在奢華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有一匹可以乘騎的小馬駒,而家庭中的其他年輕人則遭遇了艱苦的歲月。
我的母親瑪格麗特(Margaret Carnegie)是家中的二女兒,關於她,我一言難盡。她從她的母親那裡繼承了高貴和端莊,是一位頗有氣質的女子。也許有一天,我會將這位女英雄的事蹟公之於眾,不過,能否做到我實在難以確定。對我來說,她是聖潔的,無需別人知道。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她──只有我能懂她。在父親早逝後,她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第一本書的獻辭中這樣寫道:「獻給我最親愛的女英雄──我的母親。」
第一章 父母和我的童年
有人斷言:「任何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只要真實地展現出來,一定會顯得精彩。」如果此話屬實,那麼,支持我寫傳記的親朋好友或許就不會對這一結果感到過度失望。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至少有些熟悉我的人會對我的經歷產生興趣,這便是我寫作的動力。
我在匹茲堡的一位朋友──梅隆法官,幾年前寫過這類書。他的書給我帶來的愉悅,使我傾向於贊同上文提及的那一高見。當然,梅隆法官的傳記確實給他的朋友們帶來極大的愉悅,並且肯定會繼續影響他的子孫後代,使他們過得更好。不僅如此,該書超出了親友的閱讀圈...
推薦序
前言
離開商界後,我的丈夫禁不住好朋友(既有英國的朋友,也有美國的朋友)的懇求,開始抽空把早年的往事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然而,他不久就發現,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閒,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於是,只好利用在蘇格蘭的度假期間,來撰寫這些回憶錄。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去位於奧特納格的郊外小屋度假幾週,享受一下簡樸的生活。在那裡,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寫作。對早年時光的回憶令他非常愉快,正如他自己所寫的,他又重新回到了過去。1914年7月,他正在那裡潛心寫作,戰爭的陰雲卻已出現;8月4日,當我們得知這個災難性的消息後,立即離開那裡,回到了斯基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局勢。
這本自傳就是在那時完成的。從此以後,他對自己的事情就再也沒有興趣了。有很多次他試圖繼續寫作,但都發現毫無狀態。在那以前,他過著中年人的生活──甚至像個年輕人一樣──每天打高爾夫球、釣魚、游泳,有時一天做三項運動。他一直是個樂觀主義者,即使遭遇希望破滅,他也努力表現出樂觀的一面來。但是,當世界性的災難降臨之時,他的心卻碎了。先是患上了重感冒,接著又得了兩次嚴重的肺炎,他一下子就蒼老了。
據他同時代的一個人(那人比卡內基早過世幾個月)說自己無法承受年老帶來的負擔。也許,對有幸了解卡內基生平的好友們來說,他一生中最令人鼓舞的地方,就是他如何承受「年老帶來的負擔」。他總是耐心、體貼、樂觀,對別人給予的任何一點方便和幫助都心存感激,而從來沒有為自己考慮過。他一直期待著美好的明天,他的精神在任何時候都閃閃發光,直到「離開人間,被上帝所帶走」。
他在手稿的扉頁上親筆寫了這樣一段話:「在我的回憶錄中,可能只有小部分內容會使大眾有興趣去閱讀,而大部分內容只有我的親朋好友們才會喜歡。我想,我斷斷續續寫的許多內容,照理來說都應該刪去的。替我整理這些筆記的人要注意,不要給讀者太多的負擔。應當選一位既熱情又聰明的人來做這項工作。」
因此,還有誰能比我們的朋友約翰‧范‧戴克教授更符合這些要求呢?在看到這部手稿但還沒有看到卡內基先生的批注時,他就說:「將這部書稿整理出版是一項充滿愛心的工作。」這是我們共同的選擇,從他做這項工作的態度就可證明,這個選擇是明智的──本著一份珍貴而美好的友誼而做出的選擇。
露易絲‧惠特菲爾德‧卡內基
1920年4月16日於紐約
前言
離開商界後,我的丈夫禁不住好朋友(既有英國的朋友,也有美國的朋友)的懇求,開始抽空把早年的往事一點一滴地記錄下來。然而,他不久就發現,自己的生活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閒,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了,於是,只好利用在蘇格蘭的度假期間,來撰寫這些回憶錄。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去位於奧特納格的郊外小屋度假幾週,享受一下簡樸的生活。在那裡,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寫作。對早年時光的回憶令他非常愉快,正如他自己所寫的,他又重新回到了過去。1914年7月,他正在那裡潛心寫作,戰爭的陰雲卻已出現;8月4日,當我們得知這個災...
目錄
前言
編者按
第一章 父母和我的童年
第二章 丹夫林和美國
第三章 匹茲堡和我的工作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書籍
第五章 電報公司
第六章 鐵路部門
第七章 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主管
第八章 內戰時期
第九章 建造橋梁
第十章 煉鐵廠
第十一章 紐約總部
第十二章 商務談判
第十三章 鋼的時代
第十四章 合夥人、書籍和旅行
第十五章 馬車旅行和結婚
第十六章 工廠和工人
第十七章 霍姆斯特德罷工
第十八章 勞工問題
第十九章 關於《財富的福音》
第二十章 教育和養老基金
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特克利夫
第二十二章 馬修·阿諾德和其他人
第二十三章 英國的政治領袖
第二十四章 格萊斯頓和莫利
第二十五章 赫伯特·史賓賽和他的信徒
第二十六章 布萊恩和哈里森
第二十七章 華盛頓外交
第二十八章 海約翰和麥金利
第二十九章 會見德國君主
附錄
前言
編者按
第一章 父母和我的童年
第二章 丹夫林和美國
第三章 匹茲堡和我的工作
第四章 安德森上校和書籍
第五章 電報公司
第六章 鐵路部門
第七章 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主管
第八章 內戰時期
第九章 建造橋梁
第十章 煉鐵廠
第十一章 紐約總部
第十二章 商務談判
第十三章 鋼的時代
第十四章 合夥人、書籍和旅行
第十五章 馬車旅行和結婚
第十六章 工廠和工人
第十七章 霍姆斯特德罷工
第十八章 勞工問題
第十九章 關於《財富的福音》
第二十章 教育和養老基金
第二十一章 和平教堂和皮特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