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經典之作
用一日三餐重現舊時光的美味,感受來自土地的滋養。
★日本人譽為最具和食之美的飲食散文★
★電影《舌尖上的禪》改編原著★「食物一旦放進口中就會深深潛入人的內心,
穿梭在時光中,土地的羈絆總會與味覺牽纏糾結。
或許這也是一種醍醐味吧!」
──水上勉
日本文學大師「水上勉」小時候曾在京都禪寺修行,在修行期間學習「精進料理」,從師父身上學會「所謂精進,就是從一無所有的廚房裡擠出菜色」。不僅學會巧用當令食材料理,完成一日三餐,更體會真正的「醍醐味」無關食材貴賤,即使是簡單、微小之物,也能滋味一絕。
【醍醐味,來自對飲食的用心與敬意】
本書以十二個月為序,呈現作者對當季食材的料理運用:四月吃嫩野蕨拌芝麻、五月筍子煮海帶芽、六月梅乾捲紫蘇葉,九月慢煮松茸昆布……。取用當令食材,既是對土地的敬重,也是珍惜大自然所賜予的恩惠。這些食材經過土地的照顧和滋養,保留了最樸實、優美的風味,不需過多調味,只要誠心對待,也能做出醍醐味十足的佳餚。
「筍子最好的吃法就是跟海帶芽一起燉煮。……用淘米水或加了一小把米糠和少許紅辣椒的水煮熟,……撲鼻而來的筍香真是難以言喻。」
「輕井澤的紫蘇長得很好,用這一片片葉子來捲梅乾,……放一個在溫熱米飯上,就足以讓我吃完一碗米飯。」
「將蘿蔔連葉子一道切碎,灑鹽,拿重物壓著。到了早上將水分擰乾,淋醬油吃,沒有比這更甜、更開胃的配菜了。」
【時光裡的回憶,也是一種醍醐味】作者晚年獨居於輕井澤的山間小屋,不僅寫下他隨著四季更迭,向土地取用食材的日常點滴,更藉由對飲食的細膩描寫,回憶一段又一段溫暖、充滿人情味的生命故事──舊時的禪寺歲月、與父親生活的時光、大正十三年的梅乾回憶、來自關西的松茸約定……。
「對於想最貼近地回顧自己的過往、回想起那些生命歷程的人,重現隱藏於舊日的飲食才是捷徑。」
在作者的筆下,醍醐味不僅用來形容料理的絕妙滋味,也是對生命的體驗、對自我與他者的理解。料理之所以使人共鳴,不只是因為味蕾上的享受,更是因為有回憶的相伴,才能交織成我們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滋味。
【一本啟發現代人用心生活的飲食經典】本書不僅是作者十二個月的飲食手記,更是一本帶領讀者探索日本飲食文化、感受日式侘寂生活美學的經典之作。除了驚嘆於作者對料理的虔誠與用心,更深刻體悟到「用心吃就是用心生活」的道理。唯有善待每個細節,才能領略日常生活的美好。
本書被日本人譽為最具和食之美與永久保存價值的飲食經典。文字風味絕佳,除了引領現代人回到最純粹的味覺,重新感受土地直送、簡單又豐沛的美味衝擊,更喚回我們對於吃、對於大自然、以及對人生永恆的尊敬和想望。
★本書特色★◆現代人療癒心靈的所在:透過文學大師水上勉十二個月的山居生活紀錄,寫下人生美好時光,吃盡四季節令蔬食,治癒現代人工作繁忙、孤獨疲憊的心靈,為現代人找回簡單生活的靈感。
◆保留珍貴的照片記錄:本書收錄超過七十幅料理與山間生活照片,宛如走進時光機回到昭和時期,跟著水上勉大師一起做菜、擺盤、吃料理,以及感受山野生活的閒淡逸趣。
◆重釋食材之美與敬意:為現今過度強調昂貴食材提出反思,打破食材貴賤之分,找回人對於飲食與生活的尊重和感動。真正的醍醐味不分高低貴賤,只要用心對待,皆為上乘。
◆結合禪意的飲食哲學:作者年幼時曾在禪寺當和尚,不僅學會精進料理,更透過對食材的處理、對飲食的用心,充分展現作者對禪宗的領悟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作者簡介:
水上勉(1919—2004)
日本重量級文學作家。生於福井縣,少年時代曾當過禪寺侍者,肄業於立命館大學文學系,後師事作家宇野浩二。
創作年表
1959年發表《霧與影》,正式登上文壇
1960年以《大海獠牙》獲日本偵探作家俱樂部獎
1961年以《雁之寺》獲直木三十五獎
1971年以《宇野浩二傳》獲菊池寬獎
1973年以《一個北國女人的故事》和《士兵的鬍鬚》獲吉川英治文學獎
1975年以《一休》獲谷崎潤一郎獎
1977年以《寺泊》獲川端康成文學獎
1983年以《良寬》獲每日藝術獎
1998年獲「文化功勞者」稱號
另著有:《火燒金閣》、《文和啊,從樹上下來吧》等多部作品。作品多以底層人民為主角,充滿日本傳統之美,文字裡營造出獨具韻味的「水上調」。
譯者簡介:
詹慕如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翻譯作品散見推理、文學、設計、童書等各領域,並從事藝文、商務、科技等類型之同步口譯,及會議、活動口譯。
劉姿君
日文譯者。譯作散見於各出版社。近期譯作有《界線》、《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無盡的耳語》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洪愛珠|作家
郭銘哲|飲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盧怡安|飲食作家
●專文導讀
劉書甫|飲食作家、《喫心地》作者
★Amazon讀者推薦★
◆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美食評論文章,作者是在九歲時進入禪寺修行,在那裡學習了精進料理的精髓,並在書中傳達這些精髓。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SZAAMZ)
◆我希望那些覺得做飯麻煩的人能夠閱讀這本書。因為如果沒有將愛心注入到自然、食材、吃飯的人等每個方面,就無法做出真正的美食。那些草草了事的料理是寂寞的。(アマンゾ1号)
◆這是一本滋養心靈的書,溫暖的目光傾注到每一種時令蔬菜、堅果和野菜中。讀完後讓人更加珍惜日常飲食,想要更加用心地烹飪。(きみちゃん)
◆這本書不矯揉造作,鼓勵人們真正享受大地的恩惠,讓許多人心生嚮往並感同身受。這本書介紹了一些看似質樸卻能獲得最高奢侈享受的方法,使用最少量的食材和調味料來烹調豐富美味的料理。即使我自己也住在都市很長時間,每當我讀這本書時,就會想回到故鄉享用金合歡天婦羅、楤芽炸物、蕨菜味噌湯等美食。我認為這是一本不論讀幾遍都能有新發現的好書。(ジャーマン兄貴)
◆作者的態度讓我感受到每一種食材都是有生命的,人類吃下這些食物就是接受了它們的生命,這是一本令人感觸深刻的書。(leaf)
◆這是充分享受大自然恩賜的生活方式,真正的「吃土生活」。作者以童年在禪寺生活所學的精進料理為基礎,品嚐輕井澤的四季美味。雖然這些菜肴並不奢侈,但對精神上的滋養卻相當豐盛。(hiraku)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按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洪愛珠|作家
郭銘哲|飲食作家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盧怡安|飲食作家
●專文導讀
劉書甫|飲食作家、《喫心地》作者
★Amazon讀者推薦★
◆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美食評論文章,作者是在九歲時進入禪寺修行,在那裡學習了精進料理的精髓,並在書中傳達這些精髓。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SZAAMZ)
◆我希望那些覺得做飯麻煩的人能夠閱讀這本書。因為如果沒有將愛心注入到自然、食材、吃飯的人等每個方面,就無法做出真正的美食。那些草草了事的料...
章節試閱
一月之章
自九歲起,我便生活在禪宗寺院的庫院,若問我有何所得,那麼首先應該是學會了「精進料理」吧。禪宗養育小僧時,不太叨念艱澀的道理,而會將道理融入日常細節中來教導。舉個例子,假如有人把洗完東西的微量剩水,隨意潑在院子裡,看到的和尚或師兄定會大聲喝斥:「蠢傢伙!怎可如此浪費。」但都已經是洗過東西的髒水,怎麼算浪費呢?為什麼還得挨罵?接著,我們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哪怕一滴水,也能滋養草木,為何不經思考就浪費丟棄呢?既然要丟,不如丟到院子裡,澆在需要的樹根下。聽了確實覺得有道理。這時,如果和尚或者師兄稍有學識,可能會藉此機會說起先師的事蹟:「從前有位和尚名叫滴水,他將一杓水潑在庭院的瞬間,師傅告訴他水的重要,讓他幡然頓悟。」等等。
萬事都是這種教法。如何煮水、如何生火,抹布的用法、掃把的用法,如何泡茶、如何品茶,煮粥、煮飯的方法。日日晨昏,人人皆有職掌,若對自己未能覺察到的事渾然不知,馬上要遭非難。這時,就會有人告訴我,祖師們少年時代是如何在微小事件中悟道。
九歲入寺的我已屬年長,有些孩子早在五、六歲就入寺。這些孩子自五歲六歲起,即視無血緣關係的和尚為父,成長過程中即使是一點小事,只要稍有錯處,立刻會被糾正。師傅的小僧時代就是這麼走來,所以現在也會如此對待小僧。這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教育,畢竟許多地方,親生父母都沒能發現。或許孩子當下心裡覺得難受,但事後回想,只會有無限感激。我的精進料理,也都要歸功於此。
很幸運地,十六歲到十八歲時我,曾是等持院東福寺管長尾關本孝禪師的隱侍。所謂「隱侍」,是指負責照料禪師日常起居之職。本孝禪師當時年約六十六、七。他還是東福寺管長時因故逃離本山,成為知名的遁世管長,在巡教四國八十八所寺院時被發現,受命擔任等持院的住持。本孝禪師晚年於奈良慈光院遷化,在他短暫的等持院住職時代、我擔任隱侍的兩年期間,身子都相當健朗,僧堂和師家時代的生活,都在隱寮中渡過。當時,我不是行腳雲水僧,還是個中學生。從學校回家後,我趕忙前往隱寮,負責禪師的三餐、洗衣打掃等大小事。正因當時負責三餐,也就是兼任典座,才讓我今日忝能烹調精進料理,也因此受到偏好本孝禪師味道的人所喜愛。
本孝禪師嗜酒,也是位作家。當時他在《中外日報》上連載了四國巡禮遊記,也經常留下墨寶。寺中常有新聞記者、信徒來訪,有畫家,也有投機商人。隱寮無一日無來客,傍晚幾乎一定會飲酒。禪師會直接交代菜色,聽了之後,我便立刻跑進廚房準備。
當時,等持院相當清貧。這裡曾是足利尊氏家墓所在的菩提寺,也保存著室町時代的寶物,但正值戰時,根本沒有人會來到國賊的菩提寺觀光。當時,世間尊崇的是效忠後醍醐天皇的楠木正成,國家也將足利尊定位為逆臣。守護此等將軍家墓的寺院,廚房裡當然不會有豐富的食材。不過,隱侍就是能運用有限的食材做出配菜。與其說做菜,「擠出幾道菜」來形容似乎更加貼切。我想,這就是禪師教授的烹飪之法根本所在。
禪師一有空閒就會下田,拔草、施肥,一天至少會在田裡待上一小時。基本的食材,田裡大致都有。因為地處京都,還會有:水菜、茄子、三度豆、番杏。當然,這些作物只在各自盛產的季節生長,並非時時都有。因此,入冬後田裡下雪時,就叫人頭痛了。蓋上草蓆的田畦之下,有菠菜、蕪菁;嚴冬時節,大概只有子芋、日本薯蕷、慈菇、百合根吧。無法採收作物時,只能打開乾貨籃,翻找些香菇啦、白蘿蔔乾啦、羊栖菜什麼的。即使急忙騎自行車外出採購,頂多也只能買到豆腐或炸豆皮。餐費不能隨意增加,買了太貴的東西,可是會被師兄痛罵一頓。
前面說過,所謂「精進」,就是從一無所有的廚房裡擠出菜色。不同於現在走進店裡,樣樣都有的時代,凡事都得先跟田裡的東西商量後才能決定。我之所以覺得精進料理好比吃土,正是因為使用的是現從土裡鑽出來的菜,精進料理才會有如此豐沛的生命力。品嚐當令食材,就等於吃土。廚房必須透過典座職(禪寺裡負責操辦餐飲的職務)這個角色,牽起跟土的關係。這就是本孝禪師料理之道的根本理念。不過,禪師當然沒有直接說出這些話。
「承弁啊,又有客人來了。這麼冷的天就算找田地商量,大家可能也都睡著了,你就想個兩、三種吧。」
承弁是我的僧名。首先得備酒,將溫好的酒壺放在托盤上,再將炸昆布放在下酒小菜碟上先端出去,再回廚房繼續想菜單。
從這時期開始,我就很擅長烤慈菇。還俗之後,我經常在蔬果店看到堆成小山的慈菇,似乎被都市人敬而遠之,一個個乾乾癟癟的,我總忍不住掉下眼涙。一般來說,大家常拿來燉煮或者作為煮物拼盤的一角,但是我會先把慈菇清洗後,在炭爐上架好烤年糕的網子,放上慈菇,直接整顆烤。這時,得極有耐心地慢慢烤,烤到不久前還沉睡在土中的慈菇,從迸裂外殼的龜裂縫隙間,隨著熱氣散發出一股獨特帶苦的香味為止。這時可不能一直翻動。既然叫「烤」,就得仔細烤到澈底,而不是表面的炙燒。當然,也不用剝皮。烤好的地方先是呈現金黃焦色,然後漸漸轉黑,等到這時再去翻動。烤熟的皮顏色焦黃,局部露出帶點綠的黃色塊莖,就像栗子一樣。如果烤熟的慈菇個頭夠大,我會用菜刀切對半,放在盤子裡端上桌。如果個頭較小的,就直接兩個整顆一起裝盤,旁邊堆上一撮鹽。愛喝酒的禪師,最好此味。
最近我發現一件事。雖然我現在很少看電視上的烹飪節目,但偶爾看到會十分驚訝,那就是看到用菜刀削慈菇皮的畫面。那種削法好比讓一個身穿厚棉襖的孩子,完全脫下身上衣物,最後只剩下一小部分。據說,這種削法顯得優雅。如果最後放進煮物拼盤裡,從外表上根本看不出究竟是芋藷、還是其他東西。而且慈菇原本帶有苦味,把接近甜味的皮附近都丟掉,這實在可惜。其實慈菇的皮,薄得可以。
剝子芋皮的方法也很類似。形狀特別的子芋,只需要用鬃刷將土刷洗乾淨,就能看到底下帶有茶褐色縱紋的芋皮。我們會用一種獨特方法來去皮,在稍微能保留一部分皮的程度停手。先在大小相當於三斗木桶的容器裡,放入帶土的子芋加滿水後,將前端綁了適當長度橫板的木棒放進木桶中,雙腳跨在桶緣,不斷轉動木棒。在橫板的拍擊下,子芋開始摩擦彼此的外皮。約莫二十分鐘,皮浮上水面,圓滑美麗的白皙子芋嫣然現身。我們會將這些子芋保存下來備用,之後不會再用菜刀削皮。不過,電視節目上的廚師,一個個靈巧揮舞著菜刀,將芋頭剝成小梅子般大小,若無其事地扔掉厚厚的芋身。這樣芋頭是會掉眼淚的,更重要的是,不久前它們還躺在雪下田畦的洞裡。連一整個冬天給予它們溫暖、孕育香氣的土,也會掉眼淚了。香氣,沒錯,也可以說是風味。埋進土中比起包在塑膠袋裡,更能留下好的香氣。
淘米調菜等,自手親見,精勤誠心而作。不可一念疏怠緩慢,一事管看,一事不管看。功德海中,一滴也莫讓。善根山上,一塵亦可積歟。
這段文章出自道元禪師的《典座教訓》。臨濟禪中也有《百丈清規》,教導百丈禪師訂下的日常茶飯規矩,內容類似。哪怕只是一片芋皮,無端浪費就不配自稱為佛門弟子。
洗米洗菜時,典座必須親手進行。仔細地近距離觀察食材,以嚴謹用心的態度來處理,不可有一瞬稍加鬆懈。不能只注意到某樣東西、卻忽略了另一樣東西。要累積功德,即使渺小到猶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也不能委交他人之手。要積攢善根,就算如同高山上的一粒塵埃,也不可以放棄。正所謂涓滴成河,高山起微塵。
各位不妨想成我在這樣的廚房裡持續修行。今天我也即將在輕井澤山莊裡度過第三個冬天,自己炊、煮,或烤蔬菜時的處理,看在一般人眼裡或許覺得吝嗇小氣。或許有人覺得用來清洗的水很浪費、帶皮的子芋看來不太乾淨。但烤好後的慈菇上帶有一些半掀的外皮,煮物拼盤裡的子芋也留有一點皮,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這世上不可能有不帶皮的子芋或慈菇,如果有,應該是奇形異種吧。如果味道不好那自然不用多說,既然要靠材料本身的甘美來決勝負,就只能把一切交給土的力量了。因此,位於廚房旁邊那小小的三畝田地,可說是典座的生命線。存起掃成堆的樹葉、多餘的爐灰,挑個雨後的日子將這些靜置在田畦邊,可以用來滋養土壤。這都會直接連接到我們的食膳。
前面提到的典座,我身為區區隱侍得以出入廚房,但卻不能出入僧堂。等持院並無僧堂。許多小僧會成長到必須進入僧堂的年紀,並外出至其他有僧堂的寺院工作、修行,師兄們從僧堂回來後,經常會教我一些僧堂的規矩。負責照顧禪師的我,身為隱侍,也須承擔典座的工作,這也賜給我日後烹調精進料理的力量。其實我沒有任何一道所謂的拿手菜,有的只是與田地相伴、品嚐時令的天賦罷了。除此之外,我一無所能。
這次我將這篇文章題為〈吃土的日子〉,正是因為我所學的精進料理──這套師事於本孝禪師的烹調法──即是吃土的日子。我住的輕井澤屬於日本的高原地帶,能耐得過冬天的蔬菜品種有限。田裡多是高原特有的作物,但四月到十月期間種類還算豐富,能採收到不少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蔬菜。因此,往後大約一年的時間,每月約有兩、三次,我會請家中的幫傭休息,同時也藉此機會遙想少年時,在此介紹自己做過的料理。
雖然不是什麼值得誇誇其談的菜色,為了湊數,我也曾將京都寄來的水菜跟炸豆皮一起炊煮。這種東西或許就像現在每間店都愛標榜的「老媽的味道」,但我的炊法不太一樣,客人們對於我引出食材本身的甘甜味道、不多加調味的作風,似乎也出乎我意料都能品出其中的鮮美,個個嚐得津津有味。受人招待後不誇個兩句好吃似乎甚是失禮,不過看到盤子很快一掃而空,我想這就是食物美味最好的證據了。不管聽到再多的讚美,我多半不會再替客人續盤。這也是禪宗之流。希望大家珍惜享用美味的餐點,所以盛裝得稍微少一些。
但不管怎麼說,調味還是會依照我個人習慣。比方說,味醂可用,卻不可隨意用酒,因為太浪費了。本孝禪師嗜酒,如果用酒來給料理調味就會挨罵。這習慣至今仍留在我身上。而且酒本就由禪師管理,收納在小僧們不得隨意取用的隱寮佛壇之下。如今,在我能自己做主的輕井澤,料理也很少用酒,不是因為我小氣,是因為以前受過這種教導。
一月的輕井澤,天寒時早晚會降至零下十五度。此時,土壤休眠,草木也休眠。與其說休眠,甚至近乎死去。庭院一角,黃蓮、蜂斗菜、鴨兒芹等恣意生長,到了這個時節,當然看不見任何綠色菜葉的蹤影,田裡的蔥、白蘿蔔葉也都已枯乾,菠菜垂頭瑟縮在冰針之間。如果雪量多,撥開雪還可見到水嫩的青菜,但輕井澤跟那些地方不同,是個萬物枯槁的世界。那究竟還能吃什麼?
我從秋末,便開始跟過冬儲存的蔬菜們打商量。子芋、馬鈴薯、蔥,這些都存放在狹小的地下水泥糧倉裡。我會來到這裡一一輕撫它們,取出需要的份量,有的入湯、有的燉煮。當然,也會用到乾貨。將豆皮、香菇、海帶芽、羊栖菜、乾白蘿蔔絲、昆布等等,撒在蔬菜上。
希望各位想像一下,從嚴冬倉庫輕輕摩挲一顆芋頭,將其取出的心情。外面是零下酷寒。風聲蕭蕭,暖爐的煙散入冰冷的空氣中,連一分鐘都難待的寒冷。這種時候,手裡這顆芋頭有多麼珍貴。陽光普照的春天能不能快點到來?我忿忿望著田地,仔細用菜刀唰唰磨掉芋皮。嘴裡喃喃唸道:「善根山上,一塵亦可積歟。」。
這約莫是我正月到二月的日常,品嚐時令的快樂,此時還未到來。
一月之章
自九歲起,我便生活在禪宗寺院的庫院,若問我有何所得,那麼首先應該是學會了「精進料理」吧。禪宗養育小僧時,不太叨念艱澀的道理,而會將道理融入日常細節中來教導。舉個例子,假如有人把洗完東西的微量剩水,隨意潑在院子裡,看到的和尚或師兄定會大聲喝斥:「蠢傢伙!怎可如此浪費。」但都已經是洗過東西的髒水,怎麼算浪費呢?為什麼還得挨罵?接著,我們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回答。哪怕一滴水,也能滋養草木,為何不經思考就浪費丟棄呢?既然要丟,不如丟到院子裡,澆在需要的樹根下。聽了確實覺得有道理。這時,如果和尚或...
推薦序
深藏於旬食料理中的生活哲學
文/劉書甫(飲食作家)
或許你對水上勉這位日本文學作家不熟悉,但你能夠從這本《時光裡的醍醐味》中,感受到他筆下傳遞的料理哲學,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是何等的息息相關。
水上勉晚年獨居於輕井澤的山中小屋,每日採集當地之寶(在地食材),品嚐由那裡的土壤所栽種出來的食材風味,並以珍惜的心意,製成適合那風味個性的料理。他依循十二個月的時序,寫下一系列飲食散文,記錄了日本野菜的地華之味,貼切地傳遞出精進料理的神髓。與料理相連的記憶與哲思,也在烹飪的過程中自然流露。
首篇〈一月之章〉,水上勉便交代了他年幼時曾於禪宗寺院修行的背景,藉由服侍禪師進而學習精進料理,也因為有過這段經歷,讓水上勉學會了「惜食」的道理。
惜食,就是連為芋頭去皮,也不願削去太多,若削去太多就可惜了,因為那裡面飽含了土地所孕育的食材香氣與風味。那些長得不好看,會被都市人認為賣相不佳而丟掉的白蘿蔔,其實保留了蘿蔔真正的辛辣風味。料理人若能尊重它、善加利用,就能讓它在食膳中亮眼奪目。因此,秉持著惜食的精神,辛辣的白蘿蔔可以磨成泥來料理,栗子皮附近的澀味就用甘味來處理──所謂料理,便是引發食材的潛力。
令人感到趣味的是,影響水上勉廚藝最深的一本書,恐怕不是某本大部頭食譜,而是道元禪師的《典座教訓》。
數次出現在水上勉筆下的《典座教訓》,其中有一段經典的教誨說道:調理飯菜、進行餐食準備,不得用凡庸人之眼看待,不得用凡庸人之心思考。即使用粗菜煮湯,也不能厭煩或隨便,反而應竭力提高其品味;用好料製作高級料理時,也不得太過欣喜。對任何事皆不應執著,不拘泥於物品之良窳而動。因為,因物之不同而改變心意,正如因人之不同而改變話語,皆非有道心者應有的行為。
這段文字看似在講道理,卻影響水上勉至極。菠菜的葉片和菜根都一樣,沒有何者比較高貴、何者比較低賤。因此,沒有應該被丟掉而不能用於料理的部位。原來在惜食的料理行為背後,還有更深一層的「無分別心」。正是抱持著這樣的平等心態,水上勉才能深入食材,發揮它們的極致風味。
在本書中,水上勉提到另一位作家中村幸平先生,其著作《日本料理的奧義》將料理分為六味,除了甘、鹹、酸、苦、澀五味之外,中村先生認為應再加上「後味」,亦即「食用後還意猶未盡的餘味」,也就是人的心理對料理的感官影響。
對水上勉來說,味覺隱藏了一個人一生的精神史。食物的滋味,也經常和記憶有關。無論是大正十三年的陳年梅乾與良子小姐的緣份、大阪「竹青」酒吧老闆娘與松茸昆布的約定,還是山椒果實與外婆的回憶──食物引人走回舊時光,能讓一個人回顧過往,回想起那些在生命歷程中交錯相遇的緣分──這些由味道牽動起記憶的人情況味,何嘗不是一種「醍醐味」呢?思及至此,心中不免一陣溫暖。
從採集到調理,從廚藝到心意,我們從這位受精進料理之道薰陶的文學家身上,體悟到精進料理的精神,在於吃當季當令,而生出美的境界,更在於將料理當作一項融入生活的修行。
若我們總習慣由他人烹調、習慣只接受他人提供的餐飲,似乎也就和料理以及蘊含其中的重要思想漸行漸遠。是以,烹飪飲食、灑掃庭除,乃至於一切營生的活動,皆是能深入「道」的日常修行。若對每一天的飲食漫不經心、粗疏以待,那麼便是對「道」有所懈怠。
用心飲食,便是用心生活。《時光裡的醍醐味》是一本敬重土地、惜物旬食的料理之書,也是一本連結味覺與記憶的人情之書,更是一本藉由實踐精進料理的精神,所開啟的生活智慧之書。
深藏於旬食料理中的生活哲學
文/劉書甫(飲食作家)
或許你對水上勉這位日本文學作家不熟悉,但你能夠從這本《時光裡的醍醐味》中,感受到他筆下傳遞的料理哲學,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是何等的息息相關。
水上勉晚年獨居於輕井澤的山中小屋,每日採集當地之寶(在地食材),品嚐由那裡的土壤所栽種出來的食材風味,並以珍惜的心意,製成適合那風味個性的料理。他依循十二個月的時序,寫下一系列飲食散文,記錄了日本野菜的地華之味,貼切地傳遞出精進料理的神髓。與料理相連的記憶與哲思,也在烹飪的過程中自然流露。
首篇〈一...
目錄
導讀─深藏於旬食料理中的生活哲學
一月之章
二月之章
三月之章
四月之章
五月之章
六月之章
七月之章
八月之章
九月之章
十月之章
十一月之章
十二月之章
導讀─深藏於旬食料理中的生活哲學
一月之章
二月之章
三月之章
四月之章
五月之章
六月之章
七月之章
八月之章
九月之章
十月之章
十一月之章
十二月之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