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國如何篩選菁英,才能認識真正的當代中國!
第一本深入中國菁英教育現場的民族誌
中國銳實力教育篇
「分數跟錢一樣。錢多一點的人總是受人尊敬些。」
——中國菁英高中生
◆歡迎來到北京菁英高中修羅場
中國的菁英高中,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修羅場!唯有家庭政經條件絕佳,成績頂尖的學生,才能進入北京最菁英的幾所高中。在北京的菁英高中裡,存在著自成一格的社會階級體系!學生們把彼此分成四大階級:
.學弱:成績最差、地位最低
.學渣:成績不佳,但態度輕鬆,地位高於學弱
.學霸:極為用功,成績絕佳,但是地位比不上學神
.學神:不費吹灰之力便領先群倫,有著「神」一般的地位
作者姜以琳對北京菁英高中進行了歷時七年的民族誌研究。她發現,這四個階層是北京菁英高中生之間共同的默契。每個人都有所屬的階層,而且期待彼此扮演適合自己階層的角色,各歸其所、各安其位。以「學神」為首的校園地位系統,不斷強化著對「天才」的崇拜,與對成績墊底學生「學弱」的蔑視。這些菁英高中生在校內學習的同時,已經開始了階級的遊戲!
◆中國版「天空城堡」,高中生如何學會階級遊戲?
為什麼高中校園,會形成以「成績」為基礎的階級?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環境意味著勝者全拿,敗者難以翻身,因此菁英父母不惜花大錢投資孩子的教育,以求保持菁英地位,更會贊助孩子出國競爭全球菁英的位置。生活在競爭的一級戰區,讓北京的菁英高中形成了獨特的校園階級文化:
.高中生會採取哪些策略,以求在校園階級系統下勝出?
.甚麼樣的人會成為「神」,「神」怎麼跟凡人互動?
.不同階級位置的高中生,怎樣互有默契、共同維持體系的運作?
.從這套校園地位等級制中生存下來,為高中生打造了怎樣的能力?又將怎樣影響他們的未來?
◆全球化時代,中國如何製造教育銳實力
本書作者姜以琳以七年時間持續追蹤訪談二十八名菁英高中生,從他們在中學就讀,到上大學,乃至出社會後就業的發展。二十八個個案中有學神、學霸,也有學渣、學弱。她捕捉並呈現出北京菁英高中校園內不平等的互動----對弱者的歧視、對強者的崇拜、對階級的維護……這一切,從高中時起,便已深深植入每個菁英高中生的心中,也已經鍛鍊了他們駕馭地位等級的能力。
中國最菁英高中生在校時便已養成階級文化品味、嫻熟駕馭地位等級制,當他們走向世界一流的大學就讀,或進入全球企業任職,或甚至進入中國的權力中樞,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銳實力的各個面向,已有多本專書討論。這是第一本深入菁英教育現場的專書。當中國菁英參與全球菁英的競爭遊戲,走入各行各業,我們也應當密切關注、認識這個現象背後的意涵。
作者簡介:
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美國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社會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教育社會學、家庭社會學、菁英研究、中國研究。
譯者簡介:
許雅淑:臺大圖館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博士,現任教於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家庭與性別。
李宗義: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畢業,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為災難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地方發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郭駿武|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祕書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拚教養》作者
國際學界讚譽
★美國社會學會2023布迪厄年度最佳專書獎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作者
馬穎毅(Yingyi Ma)|《野心與焦慮》(Ambitious and Anxious)作者
周敏(Min Zhou)|《亞裔美國人的成就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共同作者
馮文(Vanessa Fong)|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郭駿武|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祕書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藍佩嘉|臺大社會系教授,《拚教養》作者
國際學界讚譽
★美國社會學會2023布迪厄年度最佳專書獎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作者
馬穎毅(Yingyi Ma)|《野心與焦慮》(Ambitious and Anxious)作者
周敏(Min Zhou)|《亞裔美國人的成就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共同作者
馮文(Vanessa Fong)|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章節試閱
導論
從劍橋大學畢業之前,Ashley就收到好幾份錄取通知。其中有兩個機會特別吸引她。Ashley可以到瑞士去,進入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商,開啟她的職業生涯,或者進入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就讀。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她就業後的起薪都至少有十萬美元左右。Ashley深思熟慮後,決定接受瑞士的那份工作,如此一來就能儘快實現夢想中的理想生活。一年後,Ashley厭倦了在蘇黎世朝九晚五的日子,她說蘇黎世不過是「一座歐洲小鎮」,於是,她跳槽到另一間日本公司,被派駐到設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上班。Ashley的薪水遠遠超過她前一份工作,她在新加坡要支付的稅金也比較低,而且公司給她的福利待遇比日本總公司的同事還要優渥。當我問她未來有何打算,Ashley把齊肩的長髮撥到一旁,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想了想,她說自己可以留在目前的公司繼續升遷,或是跳槽到另一家公司爭取更優渥的薪水。「要不然」,她信心滿滿地笑著說,「也有可能到美國哈佛或華頓商學院讀個MBA。」
Ashley完成劍橋大學學業的同一年,在地球的另一端,劉向祖從南京大學的一流系所畢業。大四期間,劉向祖思考畢業後的出路。他收到幾家公司的邀約(歸功於自己就讀的科系和產業之間的緊密聯繫),並錄取了中國兩家頂尖大學的博士班。經過一番考慮,劉向祖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希望將來能夠創業。為了累積人脈,他決定到北京讀博士,而且馬上就成為指導教授委託研究案的重要一員。劉向祖創建自己的領英(LinkedIn)帳號後,旋即獲得一份顧問工作,開始為一家在中國投資數十億美元的美商工作。向祖身材高大、黝黑、結實。他與大多數年輕人不同,全身散發自信,談吐成熟穩重,有大將之風。雖然二十四歲的他還是個博士生,但他的收入已經躋身中國城市收入的前百分之十,也經常出席涉及商業機密的商務會議,或是與重要人士私下談話。向祖還開著一輛嶄新的黑色奧迪轎車上下學。由於渴望進一步瞭解國際市場,他還打算在畢業前申請到美國參加為期一年的交換計畫。
Ashley和向祖都是新一代的全球菁英。正如許多和他們一樣的菁英同儕,他們都畢業於世界各地的頂尖大學,躋身國際大企業,亟欲建立自己的金融帝國。這群年輕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生活舒適無虞,往後也很可能過著富裕的生活。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群在中國出生和長大的菁英青年引起許多關注。在電影《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 2018)和《公主我最大》(Ultra Rich Asian Girls, 2014-15)等影視節目中,呈現出來的中國菁英青年形象,超乎西方觀眾的想像。他們進入美國校園讀書,竟帶動了豪華汽車的銷量,他們支付的學費是歐洲私立學校的重要收入來源。中國新一代菁英深受矚目,反映全球財富正流向中國。中國已成為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者,也是億萬富翁人數第二多的國家。全球四十歲以下白手起家最富有的億萬富豪,前十名之中有四位是中國人,只有三位是美國人。中國買家正在收購美國和歐洲的企業,包括奇異電器(GE Appliance)和富豪汽車(Volvo)。這些買家滿手現金,就算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代,人們也認為就是他們炒作房地產,才造成房市價格上揚。探討中國崛起的相關書籍越來越多,《當中國統治世界》(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等書已成為全球暢銷書。此外,我們也經常看到「改變全球產業的中國大企業」或「中國浪潮主宰全球經濟」這一類的新聞標題,似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和中國菁英將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
同時,中國也使用其財富在媒體、科技和教育等領域施展影響力。當西方新聞媒體機構正面臨預算縮減,中國的國營(黨營)媒體卻繼續加碼,提高他們在倫敦和紐約等全球分社的薪資。另一方面,中國技術飛快發展,迎頭趕上美國,並與美國爭奪人工智慧的主導地位。此外,中國的高等教育也蓬勃發展,而美國卻在二〇〇八年金融風暴後,取得終身聘的教授人數逐漸減少。現在中國大學足以跟美國大學爭奪師資,中國的大學經常宣傳自己具備最先進的設備,並且提出高於美國平均水準的薪資條件。中國大學在國際排名競爭也有所斬獲:根據二〇二一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排名,清華大學(中國兩所頂尖大學之一)不僅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大學,也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大學。
有人說中國新一代的年輕菁英在無意中成為國家的代理人,幫助中國征服世界。雖然這些臆測都是無法證實的陰謀論,但中國的青年菁英正在證明自己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之一。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科學和數學的競賽成績,中國學生的表現超越其他國家的學生。PISA的報告也顯示,即使是中國貧困家庭的學生,也比OECD其他國家的底層學生表現得更好。學校的教職員之間經常出現的話題,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申請美國的研究所,而且他們的GRE成績還超越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申請者。這群表現優秀的中國學生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登上世界舞台。在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大學的國際學生當中,中國學生是人數最多的一群,大約占外國學生的三分之一。英國政府的統計顯示,中國留學生在英國的總人數,超過排名第二到第六名的留學生人數總和。有些接受留學生的國家,如美國,已經緊縮移民政策,並穩定減少發放學生簽證的數量。然而,許多中國學生即便知道簽證名額減少這件事,卻毫不擔心,認為自己在美國學習和以後就業的計畫不會受到阻礙。
大量的指標都顯示中國年輕菁英正一步一步主導全球經濟。他們究竟是如何辦到的呢?像Ashley和向祖這樣有資源有優勢的學生,如何不止在國內、而甚至在國際上嶄露頭角?這就是本書要分析的主題:年輕菁英在面對全球競爭時,如何複製菁英地位。這過程背後往往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但卻非常重要。具體來說,中國年輕菁英的故事,突顯從國際角度研究階級複製的必要性。菁英通常被認為是在國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小團體。然而,隨著社會的相互聯繫越來越緊密,資源和人員的跨界流動也日益頻繁。在全球化的時代,菁英遊走各大洲,居住在不同的國家,並在他們所到之處積累人脈和財富。儘管他們的國籍不同,但菁英就讀相似的大學、參加同樣的實習,並且相互提拔,建立朋友圈。考慮這一段複雜的過程,就不再是在自己國家境內有影響力的小團體。反之,他們四海之內皆兄弟,追求類似的生活方式、工作和目標,基本上不受政治或國界的限制。因此,探討中國的年輕菁英如何加入新一代的全球菁英行列,對於地位複製的問題,能夠帶來更多的啟發。
本書的資料來自於我長期累積的民族誌以及訪談記錄,我研究的對象是北京社會經濟菁英階層的學生、家長以及老師。我對二十八名菁英學生進行的追蹤調查是從他們高二和高三開始,調查時間長達七年(二〇一二年至二〇一九年)。我記錄他們在人生重要轉折的生命軌跡,從中學到大學畢業,再進入研究所,或者進入中國、美國、歐洲和世界各地的職場。
我認為中國的年輕菁英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的菁英大賽中攻城掠地,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成為「學神」,而所謂的學神就是表現特別優異的學生。然而,會讀書並非學神唯一的特色。學神之所以「有如神一般」,在於他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在學校裡高人一等、出類拔萃,而其他學生,包括「學霸」則要在學習上孜孜不倦。成為學神並不等於成為校園裡最受歡迎的學生,也不等於顯露個人不凡的家世背景,學神也與出眾的外貌或運動長才無關。成為學神表示學生在學校裡位於崇高的地位,同儕認為他天生就是那麼優秀。在日常的互動中,學神是同儕的焦點,享受老師的寵愛和父母的溺愛。重要的是,學神的形成基本上就是菁英階級複製的過程。因為「學神」的定義是(不費吹灰之力)名列前茅,所以學神的資格取決於一流的學業表現。然而,向下流動的威脅就在眼前,因為學神可能會隨時因考試「失常」而墜落凡間。在這方面,來自父母幫助孩子提高成績的各種支援就非常重要,他們的策略常常能夠創造學神,或維護學神的地位。
在本書接下來的章節,我會一一介紹我研究的這群年輕人。這些男女學生在中學畢業時,已經具備各種重要的技能,這些技能形成了一套行為模式,有利於他們在全球社會中再次進行菁英地位的複製。他們已經掌握並駕馭地位等級(status hierarchy),期待同儕和上司依照每個人不同的地位給予不同的待遇,並且當他們遭遇有可能危及地位複製的阻礙時,會向父母尋求協助。這群年輕菁英中學時期在學校和家庭的經歷,實實在在影響著他們長期的發展軌跡。這群學生帶著從前在中學學到的經驗,進入美國(和歐洲)的校園繼續磨練這些與成為菁英有關的技能。隨著他們進入研究所或職場,也會應用他們在中學時期吸取的教訓。那些對校園內的地位體系(status system)有深入瞭解的人,能夠制定策略,讓自己始終名列前茅,或至少避免淪為墊底。他們與同儕和老師日常互動的技巧,之後會運用在處理職場上與同事和上司的關係。家人在重要時刻也發揮關鍵作用。他們還在學校時,父母幫助孩子克服一路上的種種困難,並且以孩子還未具備的全球視野,提供後備方案。畢業後,萬一孩子的職涯發展不甚理想,這些菁英的父母依然擔任後援的角色。
就如同其他國家背景相似的學生,本研究的中國菁英學生是一群面向全球的人。他們都必須和全球菁英人士廣結善緣,透過留學、參加學術交流計畫,或進入國際企業上班,結交各地的菁英。在這群年輕的菁英當中,並非所有人都能在畢業時找到一份薪水優渥的工作。許多人選擇進入金融界,但有一些人則對環境保護、科技或學術等領域充滿熱情。然而,即使是那些成就較低的人所設想的未來,對於中國和其他地方的一般學生來說,也是很令人羨慕的未來。雖然學生在學校裡頭的表現未必決定他們未來的成就,但我會在本書接下來的章節之中說明,那些成為學神的學生所磨練出與菁英地位複製有關的技能,因此,他們的表現會勝過那些功課一般的同學。所以,「學神」在中學學到的技能,可以說在各個社會的職場都非常實用而且無往不利。
二十一世紀的菁英面向國際,以西方社會的標準來看,他們可說是非常富裕。本研究的中國年輕菁英,是中國不平等現象擴張的原因,也是不平等現象的產物,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社會環境意味著風險更大,因為那些向下流動的人有可能萬劫不復。由於中國的影響力遍及世界,在中國成為菁英也就可能成為國際社會的菁英。國內和國際的不平等越嚴重,對人造成的地位焦慮也就越嚴重,使得菁英父母不得不花大錢投資孩子的教育,保障他們的未來。我們必須注意到這個更廣大的社會趨勢,因此本書探究的中國年輕菁英不只是「善於」人生「大賽」,更是一群想把自己打造成新全球菁英的年輕人。
導論
從劍橋大學畢業之前,Ashley就收到好幾份錄取通知。其中有兩個機會特別吸引她。Ashley可以到瑞士去,進入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商,開啟她的職業生涯,或者進入歐洲排名第一的商學院就讀。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她就業後的起薪都至少有十萬美元左右。Ashley深思熟慮後,決定接受瑞士的那份工作,如此一來就能儘快實現夢想中的理想生活。一年後,Ashley厭倦了在蘇黎世朝九晚五的日子,她說蘇黎世不過是「一座歐洲小鎮」,於是,她跳槽到另一間日本公司,被派駐到設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上班。Ashley的薪水遠遠超過她前一份工作,她在新加坡要支付...
推薦序
推薦語
精彩的文字,生動的細節,令人捨不得闔起書本。《學神》帶領我們進入中國的中學,看見以考試建立起來的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淘汰,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這裡享有崇高的地位。作者姜以琳耗費數年的時間追蹤觀察這些年輕人,見證他們進入常春藤大學並在歐洲和美國獲得高階職位。強烈推薦!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作者
《學神》是一本極具意義的著作,作者長時間觀察一群中國的菁英學生,見證他們的成長歷程。作者文筆細膩、內容親切易讀,結合社會學、教育學和人類學的跨學科文獻,推薦給關心中國崛起的讀者。
——馬穎毅(Yingyi Ma),《野心與焦慮》(Ambitious and Anxious)作者
作者姜以琳提出清晰的概念,透過嚴謹的分析,讓我們知道中國菁英家長的子女如何駕馭這套教育體系,他們又是如何獲得學業上的成功,以及在全球競爭中爭取獲勝的機會。姜以琳還破除了「虎媽」的神話,呈現社會階級在塑造價值觀、規範、日常實踐和社經地位的至關重要性。
——周敏(Min Zhou),《亞裔美國人的成就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共同作者
作者文筆細膩動人,呈現「學神」的生活、觀點和經歷。姜以琳透過長期且全面的觀察,讓我們能夠深刻理解這群社經地位優越、成績優異的中國學生。
——馮文(Vanessa Fong),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這本《學神》讓我們看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一信念,如何在中國種種條件的催化之下,演繹成數倍於臺灣的殘酷競爭環境。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內卷」跟「躺平」這兩個詞,從中國先流行起來,絕對不是偶然,有其令人悲傷的因素。
——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想像一個社會中,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在教育中的優勝者,而卻有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習受挫者。整個集體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導致的消極情緒、憤怒、怨恨及不滿,將會成為整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而《學神》一書告訴我們這顆炸彈是如何製造。「教育」在民主的國家,學習典範正慢慢的從「追求卓越」跨入「自我實現」的年代,正是因為教育一旦成為階級複製的煉金術;階級越穩固而且很難流動的社會,絕不是人們能夠安居樂業的場域。
——郭駿武,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
推薦語
精彩的文字,生動的細節,令人捨不得闔起書本。《學神》帶領我們進入中國的中學,看見以考試建立起來的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淘汰,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這裡享有崇高的地位。作者姜以琳耗費數年的時間追蹤觀察這些年輕人,見證他們進入常春藤大學並在歐洲和美國獲得高階職位。強烈推薦!
——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作者
《學神》是一本極具意義的著作,作者長時間觀察一群中國的菁英學生,見證他們的成長歷程。作者文筆細膩、內容親切易讀,結合社會學、教育學和人類學的跨學科文...
作者序
序言
國一上學期剛開始,我穿著喜愛的一套衣服前往中正紀念堂,跟剛認識的同學們一起排練啦啦隊。我這一套衣服是淺粉紅色底、淺灰藍色格子條紋的外套跟長褲。我非常、非常喜歡這套媽媽給我的衣服,小六時穿著它照國小畢業照,這天也刻意挑選這套服飾,想給新同學們留下好印象。剛抵達中正紀念堂,幾個同學看見我,紛紛指著我偷笑。我不知道她們笑什麼,自顧的繼續往大家的方向移動。在離其他同學大約三步的距離,兩位女生搭著肩走向我,帶著訕笑的語氣大聲問:「姜以琳,你穿你家菲傭的衣服喔?」
國一下學期結束前,不擅手工的媽媽努力學會了幫女兒編麻花辮。我頂著媽媽編的辮子上學,感覺心情飛揚,自己覺得這髮型可愛、跟綁了多年的馬尾不同,頭髮也不會黏在脖子上,好適合臺北的夏天。老師在學期最後一天,指著坐在班上最後面的我,建議同學考慮把較長的頭髮綁起來。立時,班上同學們哄堂大笑:「姜以琳像大陸妹!」
我再也沒有穿過那套粉紅色的衣褲。即使爸媽說不要管別人怎麼說,即使二十多年後我依然能清楚描繪這套衣服的樣式。我再也沒有讓媽媽幫我編頭髮。即使媽媽表示不要理同學的言論,接下來五年我都千篇一律的將頭髮紮成馬尾。但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些同學覺得我的衣服、髮型都很可笑呢?難道是因為我的衣服不是名牌嗎?她們沒有確認,自然也不會知道領子後面沒有商標。難道是因為陸劇裡女生綁麻花辮?在那個沒有陸劇概念的年代,國一少女分明更為關注愛情小說跟電影。年幼的我並不知道,這群幼稚園開始一起在私立學校長大的女生們,壓根不需要確認商標,她們用品味就可以準確的區分人群。當年的我也不瞭解,同學們想表達的不是我長的像哪裡人,而是拒絕老師將外人劃分進她們的世界。她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排他性的行為,進行再正常不過的地位區辨(distinction)。
國中時所受到的種種衝擊,啟蒙了我日後對於階級差異的研究興趣。地位階級的差異,其實是有跡可尋、眾人都知道,但大家都不明說的事情。許多研究都指出,青少年已經在區分彼此之間的地位。我在「社會學」課堂中,讓大一學生看兩張五年級小孩的照片,分別描述兩個小孩的故事。好多屆下來,學生們即便是自以為在亂掰,大多也都能準確猜中照片中小孩的家庭背景、學區類型,和從事的課外活動。顯然,臺灣的大一學生已經練就出藉由一張照片就精準區分陌生人地位差異的能力。這種千錘百煉出的技能,成年後更是成為他們一種不言自明的直覺。學術上常用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複製理論,包含品味、文化資本、場域、秀異、排他性等專有名詞,來解釋這種無法言喻的感覺。每一個名詞都是一套理論,可見區辨階級這一看似人人都知道、隨時都在進行的簡單日常行為,其實是由多種極為複雜的行動跟觀念交織而成。
階級地位跟家庭背景有極高的相關性。研究跟媒體常用薪資、稅賦來區分社會階級,但青少年的邏輯跟這些成年人的分析有著決定性的差異。 套句Murray Milner在Freaks, Geeks, and Cool Kids一書中的一段話:「青少年沒有權力、也沒有財富,因此最重視地位。」作為異常認真區分彼此地位的群體,青少年幾乎不會較量家庭財富或爸媽年薪,更鮮少直接比較誰家有更大的政治權力。我(以及其他考進私校的同學)跟在私校長大的同學們有眾多差異中,其中確實有相當程度是因為家庭背景不同。舉例來說,我用的尺購自巷口文具店,每把定價五元;他們喜歡的則是每把兩百五十元的日本原裝進口尺。我以為在外面吃東西就是去餐廳、便利商店,或邊走邊吃;他們除此之外,還有去百貨公司頂樓俱樂部用餐的選項。但即使這樣,說到底,我的國中同學們沒有詢問彼此家庭背景,純粹的進行他群和我群之間的地位分野。這條分界線到底是什麼,他們怎麼劃分你我?更重要的,有誰可以跨越這看似嚴謹的分隔,成為所謂我群的一分子?
我哥哥就越過了。同樣身為考進私校的學生,他彷彿輕而易舉、不費心力的在班上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天都跟同學們一起打球、打屁、打電動。我對這差別經驗感到困惑,畢竟我跟哥哥的家庭背景完全一樣,我們住一起、上同樣的幼稚園跟國小,朋友們還說我們長的很像。直到一天我的導師怒氣衝衝的回到班上,分享她剛才在國三班級的代課經驗,我這偶有的困惑才終於得解。導師抱怨的內容大致是:「那個班上有個男生一直在講話,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沒辦法叫他起來,只好抽籤問問題。結果,啊哈!就抽到他!」接著她悻悻然的表示,「沒想到他居然回答的出來,我只好讓他坐下。」我以為故事結束,誰知接下來劇情急轉直下,老師看著我說了像是這樣的話:「後來我發現那是姜以琳的哥哥。要是姜以琳膽敢在班上這樣,早就被我打死了。」導師的這番話讓我幡然領悟。我跟哥哥的差異,不是(或不只是)我們的性別、年齡不同,而是在於他身為分數超高、被預測上建中的學生,能完美回答出老師的問題,所以老師只能吞下怒火,放任他上課說話。我分數不高、常常不知道問題的答案,所以上課不准說話,若是說話就會被懲罰。
原來,在青少年的世界裡,地位既不能簡單的用家庭背景劃分,甚至可能有比社經背景更重要的東西。這東西是什麼,卻很難明說。每個地位體系都強調不同的特質,問卷調查難以全面含括,也沒什麼人會在訪談中承認自己依據某個特質區分人群,受訪者甚至可能為了展現自己的多元包容性而斷口否認做過這種事情。想要知道一個體系的規則,恐怕需要在長時間的相處下,成功融入一個群體,但依然保有身為外人的目光,才能較為準確的意識到某種重要特質的存在、以及其在這套地位體系內的價值。本書在北京菁英青少年之中所觀察到的這個特質,就是分數。這個特質的選擇並非青少年自行選擇的,而是社會引導他們決定的。當身邊的大人,從家長、老師到小區裡的陌生大媽,從報章媒體到國際競賽都在強調分數,十幾歲的青少年幾乎沒有可能不在乎分數。當然,青少年也有自主的能動性。身為菁英子女,他們要做的是獲得美好的未來,確保未來的生活水準不會下滑。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社會強調的特質,他們會照單全收並且自動去強調。結果是在與社會的互動過程中,分數不但成了他們在校內區分階級的標準,甚至成了個人本質性的差異——不同分數的同學,被賦予了不同的階級名稱。
最後,雖然青少年世界裡不強調財富,他們所區分出的地位,卻受到家庭背景的強烈影響。大學時期,我回到國中去拜訪老師。有一位較熟的老師感慨的說了一番話,大致是:「你看你國中時成績不怎樣,卻居然考上臺大,果然小孩的結果最後還是得看家長。」她的意思並非我父母收入高或低。跟國中同學相比,我家裡一個月的收入恐怕還不到他們父母一天的收入;另一方面,跟上不起私立學校的朋友比,我家不用借貸,就能籌出一雙兒女三年的私校學費。但是家庭在經濟之外的影響確實不可磨滅。我的家長有足夠的文化涉獵,可以透過親子教養與溝通等方式,讓女兒即使在相對剝奪的環境下,能健康成長、安然度過國中三年。我的家長對教育體系有足夠的理解,所以當我成績不夠好時,知道怎麼鼓勵我、讓我士氣高昂的面對下一次考試比賽。這些種種,都是家庭背景帶來的非經濟優勢。這位國中老師不知道什麼是文化資本,也不需要用高深的統計分析或精闢的田野觀察,就平鋪直述的道出了現今階層化研究的結論。果然,教育階層化是一個所有人都知道,但日常中不會細究其成因背景的社會事實。
這本書來自我在賓大撰寫的博士論文,爾後改寫成全新的著作。在這份研究中,我用一群北京青少年的真實案例,爬梳地位區辨、階級複製的過程。我希望在盡量不使用高深學術理論的前提下,樸質真實的呈現這些優渥的年輕人如何學習、運用學到的能力與技巧,逐漸成為不只適應中國,而是可以前進國際社會的新生代青年菁英。在發表與本書相關演講中,我常被問到臺灣跟北京的高中生有什麼差異。我不知道現在的臺灣高中生怎麼將彼此歸類,但區辨既是基本的社會行為,我猜測臺灣高中生應該與世界各地的青少年無異,只不過各自賦予價值的特質可能不盡相同。本書雖然描述北京的菁英青少年,但並不是要提倡中國特色或有錢人家的生活樣貌。相反的,我希望用這些青少年為例,探討每天在世界各個角落不斷上演的,地位區辨與階級複製的戲碼。盼望本書能藉著分享真實案例,幫助讀者們將自己的日常經驗與求學過程放入更大的社會群體脈絡內檢視,促使我們對現今共處的全球社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回顧收集資料的過去八年,我由衷感謝過程中支持我的每一個人。我首先必須感謝亦師亦母的指導教授Annette Lareau毫無保留的支持。Annette教我蒐集和分析民族誌資料、提出問題以及駕馭學術寫作,她的建議以及鼓勵支撐著我從開始田野調查到完成本書。Randall Collins引領我學習各種理論概念,每次都用毫無保留的鼓勵維繫我對這項研究的熱情,他的建議塑造了支撐著這本書的理論架構。Emily Hannum帶我認識中國教育,也是唯一在田野調查期間到北京探望我的論文口委,每次與她討論都帶給我許多精闢的觀點。Hyunjoon Park在課業知識和學術熱忱上給我的多方支持,他帶著我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教導我階層化的研究與概念。我的老師們不辭辛勞的多次聚在一起熱烈討論、探究我的研究,有他們多年的指導與鼓舞,才有這本書。我也深深感謝Jere Behrman和Irma Elo在整個博士期間給我的鼓勵和支持,當他們的助理讓我收穫良多。Yeojin Lee、胡力中、Sarah Spell、Natalie Young、Chris Reece、Duy Do、Sangsoo Lee、吳挺誌、黃旨彥、陳妙昕、鐘佳妤、林Hannah的友誼照亮了我在賓大的生活,使我的博士生涯充滿歡笑與美好的回憶。
在北京時我很幸運得以在芝加哥中心和太月園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陳晨、許晨佳、Denelle Raynolds、Stephanie Balkwill、Nathan Attrill、Mary McElhinny、Silvio Ghiglione、白珮怡、高維華、林宜慧,和Ben Ross把我在北京的田野調查變成了一場有趣又令人難忘的特別經歷。我真心感謝在北京的叔伯阿姨們,若不是他們的支持與愛護,我不可能完成研究。胡伯伯、Alice阿姨慷慨收留了初來乍到北京、什麼都不懂的我,他們是讓我解鄉愁的北京基地。董叔叔、小鄧阿姨、劉勇老師從帶我辦手機、找房子,到清早帶骨折的我去看醫生,他們為我解決了一切在北京的疑難雜症。嚴士健伯伯、劉秀芳阿姨、馬志銘伯伯、陳木法伯伯、羅丹阿姨對我甚是愛護。他們為我這第一次見面的朋友小孩費盡心思,年歲已長的嚴伯伯與劉阿姨甚至親自出面,好幫我求取田野的入口。每次回想到自己獲得這麼多叔伯阿姨跟朋友們的支持,我就覺得自己實在無比幸運。
我在美國生活十二年後回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同事們給了我充分的時間重新調整腳步,並且讓我有適性發展的空間(這在職場上可是難能可貴),他們讓我得以在適應新生活之餘,能夠完成本書的寫作。我非常感謝每一位系上同仁、也很慶幸與他們成為多年的同僚。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資料庫(TYP)的前輩們時常表達對本書的興奮與期待,他們提供了寫作者隨時都需要的動力。李宣緯、Jack Neubauer、Ryan Holroyd 、吳欣芳、王盈婷、翁哲瑞、林文旭和曾俊凱都是出色的同行,也是聰明幽默又和善的好朋友。在漫長的研究過程中,葉思妤的建議總是提綱挈領,她也總能讓我振奮士氣。特別感謝我的研究助理鄭詞云。過去三年來,她不遺餘力協助我完成本書的寫作。從校對參考目錄、整理逐字稿,到處裡行政程序和校正格式與翻譯,她的協助得以讓這本書順利完成。
田野調查要花很多錢,海外的長期追蹤調查更是破財耗時。本研究得到賓大Otto和Gertrude K. Pollak暑期研究獎、Judith Rodin Award、President Gutmann Leadership Award和Provost Fellowship Award for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以及科技部的專書寫作計畫(108-2410-H-004-194-MY2)的資助。Hyejeong Jo、Aliya Rao、Peter Harvey、Sherelle Ferguson、Blair Sackett閱讀並評論初稿的幾個章節對我幫助甚大。Hyejeong陪我梳理論文所應該使用的菁英定義,這段討論對本書至關重要。已逝的Murray Milner也在研究初期給了許多關於菁英研究的寶貴建議。我在國內外的不同單位發表了與本書相關的演講,在此感謝與會者的評論和洞見,請恕我無法逐一致謝。
我有幸享受家人始終如一的包容與愛護,他們全力支持我的研究。我的父母灌輸給我專注於研究的習慣,並且每天都以身作則。他們不但是我走進田野的源頭,也是這項研究最早的起點:他們把哥哥和我送到臺北一所私立中學的決定,無意間帶我進入了一個全然陌生的菁英世界。想當初他們安慰受創的國中女兒時,恐怕自己也沒料到,這位女兒所感受到的中產和富裕階級之間的差異,將在十多年後促成她研究菁英青少年的地位體系。
最後,我對本研究的參與者獻上無限的感謝。我真心感激首都中學與頂峰中學的家長和老師,特別是那些接受我走進他們課堂和家庭的人,以及在八年之間大方與我分享他們生活經驗的學生們。我的論證有時需要我把他們寫得很不討喜。但即便如此,這些獨特的年輕人其實對社會不平等抱持高度的敏銳,也相信自己有能力也能夠促進社會平等。他們非常關心農村貧困、難民流離失所、野生動物貿易和環境污染等重要的社會問題。我認識的他們,都是善良、富有同情心,偶爾顯得有點彆扭的可愛的年輕人。我至今都極為喜愛這群人,也堅定的支持他們。我將他們對我的信任、贈予我的友誼,和他們與我相處時的慷慨銘記在心。能夠見證這群青少年逐漸轉變為成熟的年輕人,是我一生的榮幸。
序言
國一上學期剛開始,我穿著喜愛的一套衣服前往中正紀念堂,跟剛認識的同學們一起排練啦啦隊。我這一套衣服是淺粉紅色底、淺灰藍色格子條紋的外套跟長褲。我非常、非常喜歡這套媽媽給我的衣服,小六時穿著它照國小畢業照,這天也刻意挑選這套服飾,想給新同學們留下好印象。剛抵達中正紀念堂,幾個同學看見我,紛紛指著我偷笑。我不知道她們笑什麼,自顧的繼續往大家的方向移動。在離其他同學大約三步的距離,兩位女生搭著肩走向我,帶著訕笑的語氣大聲問:「姜以琳,你穿你家菲傭的衣服喔?」
國一下學期結束前,不擅手工的媽媽努力學...
目錄
序言
導論
第一章_中國的新一代菁英
第二章_各歸其所、各安其位
第三章_拜神
第四章_把老師掛黑板上
第五章_培養新世代菁英
第六章_化險為夷
結語
附錄A_誰是菁英?
附錄B_方法論的反思
註釋
參考書目
序言
導論
第一章_中國的新一代菁英
第二章_各歸其所、各安其位
第三章_拜神
第四章_把老師掛黑板上
第五章_培養新世代菁英
第六章_化險為夷
結語
附錄A_誰是菁英?
附錄B_方法論的反思
註釋
參考書目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