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增訂版)》請來六位本地作家、大學講師、藝術家、劇作家及文化評論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評論及分析古今中外,超過三十位文學大家的生平及其作品。作為香港少數文學入門書籍,為緊貼時代脈搏,每篇文章開首皆特設欄目說明在現今世代仍要閱讀這位作家的理由,並附有豐富配圖貫穿全文,文末亦設有各類延伸閱讀書目,旨在以淺白易明的方式普及文學,並向廣大讀者推廣優秀的文學作品。我們希望讀者能以此入門書為踏腳石,開啟各位對文學及讀書的興趣。
作者簡介:
(依文章出場序排序)
鄧小樺
鄧小樺,香港詩人、作家、文化評論人、策展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哲學碩士(主修文學)。大學時開始寫作,曾獲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新詩組亞軍等獎項。詩歌、散文及評論作品入選中港台多本文學選集。後於中港台三地撰寫專欄、訪問及評論。著有詩集《眾音的反面》、散文集《斑駁日常》、《恍惚書》(獲2019年台灣OpenBook「美好生活類」書獎)、訪問集《問道於民》等。曾獲邀到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坊、美國維蒙特工作室駐場交流,亦曾受邀參加台北詩歌節、台北亞洲詩歌節、德國三葉草節女性詩人雙年展。
資深文學編輯,文學雜誌《字花》創辦人之一,現任文學媒體《無形》、「虛詞」、《方圓》總編輯,2023年起任台灣二O四六出版社總編輯。另編有文學合集及個人著作二十餘種,包括《自由如綠》、《我香港,我街道》等。現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及理事會召集人,近年進行多項策展工作。於大專院校及中學教授創作及閱讀,亦曾策劃多項文藝創作課程。亦擔任各種創作比賽及書獎評審。
Patreon「不可言明的共通體」: www.patreon.com/tswtsw
米哈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香港電台電視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及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講東講西》、《一分鐘閱讀》主持、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界別)評審員。
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佈道後的幻象》、《餡餅盒子》、訪談集《文藝勞動: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以及散文集《一件有益的小物》、《昨天喝了河豚湯:50位作家,50種面對殘酷世界的回應》、《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99個故事,99種生活態度》等。
Instagram/Patreon: mihawriting
甄拔濤
立足香港及德國劇場。再構造劇場藝術總監、德國曼海姆國家劇院駐院作家(2021-22)、前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範疇民選委員及文學委員會主席。《法蘭克福匯報》形容甄氏為當今亞洲炙手可熱的劇作家之一,至今已有六部劇作翻譯成德文上演。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學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文學) 碩士及倫敦大學 Royal Holloway 編劇碩士。
英文劇本《未來簡史》獲 2016 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獎,為首位華人得此殊榮。 中文劇本《灼眼的白晨》獲第八屆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劇本。
近作包括世界之約《閃亮搖曳的雪》、新視野藝術節《後人類狀況》、大館 Spotlight《有你,故我在》及《核爆後的快樂生活》、《柏林的金魚》、《洪水來了,我一
章節試閱
前言
鄧小樺
任何真正熱愛文學的人都知道,文學的世界是千姿百態,不可窮盡:像一個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的迷宮,任何一個角落為入口,都可以發展出龐大迷離迥然不同的隱秘空間。一個一個的名字,一部一部的著作,一次又一次旋生旋滅的現象,各自可以連成星圖。如果你曾對如此龐複的世界感到興趣、又尚在摸索入口,那麼本書可能是一把形狀比較獨特的鑰匙,邀請你嘗試使用它。
本書名為「文學看得開」,你可能會對它有些許的熟悉感——相似,但又不是同一物,如同隔世、轉生——飄渺間往事如夢情難認,百劫重逢緣何埋舊姓。生命中自然有許多失去、告別、遺憾、抑壓,文學常常教我們認識、直面、處理各種愁緒與黑暗,是在這些複雜的認識中,我們存活下來,閒閒說,看得開,就好。在亂世,這是本書冀向讀者傳達的心意。
本書收錄引介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文章共三十八篇,分為「中國古典」、「當代華文」、「日本文學」、「世界文學」四類,文章各依作家出生年排序。每篇配以圖片解說、延伸閱讀書目,尤其注重在開篇解說在這時代仍要閱讀這位作家的理由。文章內容涵蓋作家的生平、作品、重要事件與關鍵議題,既有縱覽也有評論,包含「公論」及論者的私人角度,所以同時是知識、論點,以及論者個人的生命之投入共鳴。為求涵蓋面廣,我邀請了曾一同主持文學清談電視節目《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的文友米哈、甄拔濤、黃嘉瀛、鄧正健、紅眼,大家分頭撰寫部分篇章。文友們均曾致力於文學的公共化普及化,理念與趣味都相通,文中資料來自他們上課、寫評論累積而成的研究,而成文亦包含他們個人角度,是為本書之多元共置特色,與以往節目一以貫之。
歷來在香港出版的文學入門書本來就不算多,本書的內容又比其他的更為深入與多元,意在給更多讀者帶來知識、啟發與感通,打開更多的眼界。一般文學入門書都建基於著者(多半為大學教書的學者)之研究及授課基礎。像本書這樣多人分頭撰寫,作者又都是游走於學院與公共論述領域邊緣並跨越多種藝術範疇的組合,相信絕無僅有,亦不妨說是捨易取難。然而筆者從事文學普及與推廣多年,一直深信個人化、多元化、跨越性是在香港推廣文學的必要理念。文學的理念是,相信個人,推舉獨特,重視情感,傾向改變與解放,既有繞指柔,亦凜不可犯。現願呈讀者評斷。
本書設定為文學入門書,尤其希望面向年輕讀者,在編輯、包裝、設計上都有配合。我無法忘記,一位小學畢業的女孩,領著幾個男同學來書展買書,非常早熟的她望著我低聲說了一句,很喜歡看《五夜講場.文學放得開》。而我便彷彿在她身上看到了整個社會的希望。還有在街頭或cafe中曾與我相認打卡的觀眾,各種年齡及風格都有,都曾是且依然是我工作下去的動力。近年香港社會多了人喜歡讀書、重視知識,在浪濤汰盡任何節目之後,依然不滅的讀書與求知意志,方可抵抗各種僵固、粗糙、暴力的壓迫——這才是真正的希望所在。
既說捨易取難,本書的寫作過程可謂嘔心瀝血,成書亦有波折,箇中原因,讀者應該可以想像得到,在此不細表。本書之成,除各位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擠時間撰文之外,還有編校工作人員的努力;另外亦實有賴梁文道及艺鵠等數位熱心人士捐款,出版社方有資源製作。感激他們的信任與支持,亂世自有暖流。
在夙夜趕稿的過程中重看各集節目,《文學放得開》的回憶湧上心頭,那些灑盡的心血、灑然的快樂,如今看來如此遙遠,壯志未酬,我們還有那麼多來不及做的重要題目,心傷幾近難以自持。《文學放得開》在本書中以註腳及回憶的方式出現,有心的觀眾可自行上網回味。文學的一切,我們做過的一切,不會是了無痕跡,所謂看得開就是,要相信萬物將有自己的生命。感謝世界曾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1. 中國古典
李商隱難以解釋的魅力
鄧小樺
這個時代為何還要讀李商隱?
李商隱一生失意於官場,始終是游離在邊緣的失意文人,但這反而讓他擁有不一樣的角度作出尖銳批判。李商隱的詩歌具有神秘的魅力,每次閱讀都可以開啟我們本身的想像力。如果你曾感受過時間過去物是人非的惘然,那你可以在李商隱詩中找到許許多多的共鳴。
李商隱(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到了晚唐,理論上唐詩的高峰已過,不容易再超越前人,但李商隱承繼前人又開新局面,本身成為了一個高峰。李商隱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他又讓唐詩走向了比較豔麗的方向,下開花間詞,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商隱只活了四十五歲,生平資料其實沒有留下很多,因為他在官場並不得意——但反過來,歷史上記得他的很大部分也源於他的官場失意,令他的作品在一般士大夫的言志詩作以外,開出特殊的抒情方向。晚唐的政治風氣並不開放,科舉考試很多時候都需要有人舉薦才能出頭,李商隱三代都不曾做過達官顯宦,家境清寒。他身為長子,必須擔起家業的重擔。他考試並不順利,考了十年才當上一個小官,第三次才考上進士,還是因為當時他已有文名、與牛黨的令狐綯相交友好,令狐綯向父親令狐楚推崇李商隱,令狐楚欣賞李商隱的文才,將李商隱收歸門下,親自教授駢儷要訣(這應對李日後詩風影響很大)。又向當時的考官推薦李商隱,才中上進士。但之後令狐楚就去世了,這又令李商隱在宦海浮沉,終此一生,都只是官場邊緣浮游的小人物。
李商隱的仕宦不得意也與當時的牛李黨爭有關。他受牛黨令狐父子的提拔之恩,但李黨的代表人物之一王茂元又欣賞他才華,把女兒嫁給他。這在當時可能被視為背棄恩主之舉。雖然李商隱之後與令狐綯保持相交,但也許諸事都顯示他在政治上並無巧妙手腕,後來一生也不曾被提拔。做來做去,都是在比較偏遠的地區做基層文官:幕僚、書記、判官,遠離京城的權力中心。
撲朔迷離的情史傳說
與持續低潮的仕宦生涯相比,李商隱的情史傳說倒是給人很大想像空間,不少舉證在其作品。
先是與柳枝的愛情:柳枝為洛陽富商之女,活潑開朗,因為李商隱的〈燕臺詩〉而傾慕於他,於是主動與他約會。但李商隱失約了。後來柳枝被一個有權勢的人收爲妾,二人無緣再見。義山在開成元年(836年)所作〈柳枝五首〉中頗有失戀之句如「同時不同類,那復更相思?」如果不是李商隱杜撰,這一段沒有結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戀。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當年,李商隱上玉陽山學道。唐朝崇尚道教,風氣又比較開放,唐代很多公主會帶著侍婢到道觀修行,文人就會被吸引到來,發生浪漫事情。傳說義山就在玉陽山的靈都觀裡,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宮女,這宮女後隨公主入道為女道士,名宋華陽。宋年輕美麗,聰慧多情,兩人很快雙雙墜入情網。李商隱有詩〈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曲折地證明了這件情事,「玉檢賜書迷鳳篆,金華歸駕冷龍鱗。不因杖屨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頗有意在言外之暗示。後來這兩個多月的偷歡被發現了,李商隱被逐下山。名作〈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中有「神女生涯元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之句,神女和小姑都是道教神仙,隱指向對宋華陽的懷念。
此外,學者蘇雪林提出李商隱與宮女飛鸞、輕鳳存在一段情。據蘇鶚《杜陽雜編》所載,這二位宮女是外國進貢的舞女,歌音令百鳥低迴,舞態豔逸非人間所有。但飛鸞、輕鳳於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入宮,當時李商隱只是十四歲少年而且四處奔走養家,如何可入到宮禁森嚴的皇家內宮與宮女戀愛,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大概蘇教授是因為「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一詩所起的浪漫想像吧。確實李商隱還有一首同組的七絕無題詩,內有「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配上這兩首七律所鋪陳的華麗環境,蘇雪林便認為是描寫詩人與宮女的禁忌之愛,看來有點想太多。
因為李商隱詩太過迷離幽豔,常有禁忌之愛的指向,所以又有傳說指上述兩首無題詩的對象是令狐綯愛姬,李商隱因此而失歡於令狐綯,以致終身不遇;又有說是李商隱戀上妻子的妹妹,因不容於禮法,不敢明言,亦不易落實考證。
李義山一生最落實可記的是與正室夫人王氏的愛情。二人在開成三年(838年),李商隱二十六歲時結婚,至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末,王氏死。李商隱有不少詩作,都被視為是寫給王氏的。
由於可考據證實的生平資料不多,對李商隱的詩素來存在很多不同的解釋,例如有人把他的愛情詩,解作為仿屈原《離騷》,將詩中的愛情意象解讀為政治的不得意,等待愛情對象其實是等待受賞識,情詩其實意在呼喚令狐綯的賞識與援手!如〈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其實意在呼喚令狐綯的提拔!而西方漢學家對李商隱詩隱澀之看法就不同,除了一般會視為愛情詩來解讀之外,漢學家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 更提出,李商隱本身背景模糊,他的詩又是隱喻的意象系統,這一方面是令作品更強烈地私人化、保存了秘密,但同時也導致了作者背景與創作意圖之解鎖,因為無法考證,讀者亦更能開放地投入詩中世界進行想像。這個說法巧妙地保持了義山詩的神秘性。
難解而迷人的〈錦瑟〉
節目做過一集「迷離幽豔李商隱」, 座上嘉賓是四川著名抒情詩人鄭單衣,詩人黃鈺螢,以及中大中文系教授陳煒舜。座上嘉賓都重情多於功名說,也嘗試糅合古今中外的看法來重讀李商隱。黃鈺螢還說李商隱的豔情詩是她少時旳情慾啟蒙。因為讀李商隱很需要想像力的個人投入,所以我們談時也不免從自己經驗出發。
常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西崑體」就是指李商隱的詩。極迷人又極隱晦難解,以大量典故編綴華麗而朦朧的意象。錢鍾書的創見是指出李商隱以駢文為詩,他說李商隱詩中對偶用典都有駢文形態,結合抒情議論典故,優美又有氣勢,像〈淚〉:「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結合典實抒情,末句點李德裕貶官事,精美、銳利、靈動,所謂「筆峭韻流」。敖器之評曰:「李義山如百寶流蘇,千絲鐵網,綺密瓌妍,要非適用」。其實,李商隱的確承繼了杜甫用力寫詩的風格,但同時以情調包裹所有雕琢,反而顯得比駢文和杜詩更「自然」。
就以中學生都會讀到的〈錦瑟〉一詩為例吧,「歷來錦瑟解人難」,此詩素以晦澀之美著名。梁啟超說此詩「講的甚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逐字逐句去看時,令他有一種新鮮的快樂,寧可「以不可解解之」,保持它的神秘之美。這詩詞藻華麗,極具朦朧之美,第一句已經令很多注釋家摸不著頭腦了,「錦瑟無端五十絃」,但人人皆知,錦瑟本來就沒有五十條絃,還說是「無端」,實在非常新鮮巧妙。關於此詩的解法歷來有數十種,愛情詩、詠歎時間的變化、夢V.S.現實等等,朱彝尊認為是悼亡詩。
在諸種解法中,陳煒舜比較傾向認為是詩人晚年,對自己一生的整理反省回顧,「五十絃」是指詩人當時歲數年近五十,所以「一絃一柱思華年」便解得通了。錦瑟詩作於李商隱晚年,當是其對一生事跡的回顧。莊生曉夢言喜,望帝春心言悲,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一冷一暖,自言生命之甘苦,皆形之於詩。
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解法是:此乃李商隱詩集的自序詩。這是程湘衡的說法,錢鍾書也同意。首二句中的「五十」仍指歲數,詩集乃「一絃一柱思華年」的人生總合。莊生、望帝二句寫創作的意圖,即詩人認為詩起於夢裡的潛意識景象(「曉夢」)和情緒(「春心」),有話要說但須委婉「託杜鵑」,不能直寫。「滄海月明」和「藍田日暖」則是自己寫作風格的描述,看來也很中肯準確吧。收結是完篇後的感觸,「只是當時已惘然」,大時間跨度顯出今昔對比。這個說法令此詩再多了一個「後設」的層次,除了個人,也說詩人自己的創作觀、文學世界觀,我喜歡它最具文學性。甚麼「至情無言」絕不會是義山的創作觀,否則豈非說他的華麗作品全是虛情堆砌?對於李商隱來說,他只會想盡方法來以曲折言詞提供更多變化與想像。
鄭單衣先生立足創作者的角度,認為好詩可以產生解讀的空間,讓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經驗投入去,所以主張不必太考究李商隱的生平細節,反而應肯定那種解讀的可能性,在解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同時對自己本身的經驗產生一種轉換。用比較理論的詩學語言說就是,一首好詩的符號有很多層次同時運作,各自產生不同的意義,因此文學要含蓄、蘊藉、迷離、神秘,才能更經得起時間的洗練。
在諸首義山詩中,陳煒舜最喜歡〈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因為全詩諸種意象,各有其用,如東風象徵愛情之契機,蠶絲雙關相思,蠟炬象徵生命,鏡象徵靈魂,月亮象徵團圓,蓬山象徵可望不可即之處,但皆為時間之隱喻,或如東風之無形,或如蠶絲、蠟炬之有形,或如鏡影之虛幻,或如月光之鑿實,或如蓬山之平行時空,無一不顯示出時間之張力,即對生命及愛情流逝之嗟嘆。絲與相思諧音,蠶結繭整個是一條絲,每一寸都代表一段時間,復有作繭自縛之哀。煒舜笑說古代文人寫給太太的詩總近乎親情,愛情詩多半不是寫給妻子的,而這首看來比較像是寫給妻子的,這首裡面既有愛情,也有親情。黃鈺螢亦說「春蠶到死絲方盡」是有種長時間相處,又不是很想相對,但又已困在裡面分不開的感覺。
我午夜憂鬱時會抄詩解愁,義山詩就是首選,其中最喜歡抄的就是〈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這首詩以深夜意象開首,既深暗又鮮明,既香豔又寂寞,「曾是寂寥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表現出時間意象同時抒情,說是送別懷人主題也太具神秘感。鄭單衣表示這詩很能看出李商隱的能力之高超,詩人的天才所在往往只須轉化一兩個字就十分有力,像「曾是」與「斷無」之對,其實巧妙不下於主意象。李商隱很能表達情感的複雜性,不言明而有一種強烈的撩撥感;文字的性感並不需要直寫性器官,只須寫到某種觸動;親密和想望親密的感覺,重要的是氣氛而不是器官。
也有不香豔的李商隱
〈夜雨寄北〉是一首樸實而千古動人的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巴山夜雨」在短短四句內出現兩次,在絕句來說絕無僅有,甚至十分忌諱,但詩自中唐以後發展下來,最後一句的落句如果做得好,是可以的。前面是書寫收信當時的情境,也不知甚麼時候回來,無可回答,巴山夜雨漲秋池傳達一種思念之情的意象。但詩中有個未來的承諾,如果我回來,那做甚麼呢?共剪西窗燭,再告訴你巴山夜雨的景象。短短四句中既有現在,又有未來,詩裡雖有黯淡之色,但亦有樂觀展望之快樂,以落句來完成時空的轉換。以我來說,未有歸期時,接下來的巴山夜雨本沒有意義;但有一個未來的承諾,當下這個沒有意義的片刻又因此有了意義,那種感情在時間中洗練變化實在獨步千古。
李商隱也有很尖銳的時候。一直鬱鬱不得志的文人除了自憐自傷,也可以有批判。〈馬嵬〉通過四組對比,寫一國之君唐明皇無力保住自己的女人楊貴妃,是唐代唯一直斥明皇之非的作品。黃鈺螢當然覺得將亡國責任都推到女人身上很可怕,明明是晚唐六個皇帝都不濟,整個政治經濟制度都已敗壞,才致令如此。而此詩明言生在皇家的女性是薄命,同時針對皇權和父權制度作出批判,對制度持反叛心理,是一個在核心的外圍游離者才能說出來的。
在節目中,陳煒舜以法文朗讀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的詩〈米拉波橋〉("Le Pont Mirabeau")與李商隱詩對讀,讓古典文本有更廣闊的理解維度。而鄭單衣作為中國當代偶像級的抒情詩人(80年代早期成名時,他喝醉時詩的手稿掉在地上,都會被人撿去炒賣),以四川話唸他的早年成名作〈鳳兒〉,那種動人是難以忘記的。
延伸閱讀:
1. 李商隱,劉學鍇編,《李商隱詩歌集解》。台北:洪葉文化,1992。
2. 葉嘉瑩,《美玉生煙:葉嘉瑩細讀李商隱》。台北:網路與書出版,2019。
3. 蘇雪林,《李義山戀愛事跡考》。上海:北新書局,1927。
4. 宇文所安,《晚唐:九世紀中葉的中國詩歌(827-860)》。北京:三聯書店,2014。
李後主的追憶與痛苦
鄧小樺
這時代為何還要讀李後主?
李後主李煜在香港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歷來不少人視他為寄託香港人身分思考的象徵,所以你既會在中學課本裡遇到他,也會在各種流行文化作品如粵劇中遇到他;國破家亡之後,李後主將他極其痛苦的心情,轉化為文學作品,不僅自道也說出千萬世人的普遍心情——如果有時你覺得太痛苦了,不妨讀讀李後主的作品;李後主為人仁愛,雖然是政治軍事上的失敗者,但他有一顆赤子之心,寫下千古傳頌的動人作品,這是最重要的。
—-------------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5日),或稱李後主,為南唐的末代君主,祖籍徐州。李煜原名從嘉,字重光,即位後改名煜。號鍾山隱士、鍾峰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等。他二十五歲即位,三十九歲時,宋太祖趙匡胤揮軍南下,後主肉袒出降,遂歸為臣虜(封「違命侯」),在汴京過了兩年多的軟禁生活,終日以淚洗面,寫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著名詞作。最後在農曆七月七日生日當天,被宋太宗趙光義以牽機藥毒死,享年不過四十一歲。
如何為君?如何為虜?
這位悲慘的亡國之君,究竟是怎樣的人呢?據說中主「眉目如畫」,後主得其遺傳,也儀表不凡:「後主自少俊邁,喜肄儒學,工詩,能屬文,曉悟音律。姿儀風雅,舉止儒措,宛若士人。」後主小名重光,據說是因為他有「重瞳」,也就是眼睛有兩個瞳孔,這是一種特殊的生理特徵,瞳孔從O形黏連畸變為∞形,但並不影響採光。傳說中的重瞳者多係非凡之人,如倉頡、虞舜、顏回、項羽、顧炎武等皆然。重瞳的虞舜,妻子是一對姊妹,也就是帝堯的女兒娥皇、女英。李後主也重瞳,皇后是大小周后,而大周后也名娥皇(小周后名失載),非常巧合。
李後主為君的仁愛是著名的,史載他治下每有死刑,後主「莫不垂淚」;如有錯判,後主會親至大理寺放人,應該把大理寺上下都嚇倒了。他在南唐守業十餘年,國勢已衰,後主一度想改革井田制,但並不成功。當宋軍圍困南唐,後主亦守了很久,大額朝貢、求和、向南越和契丹求援等等都試過,到最後金陵城中糧絕才肉袒出降,想亦是不忍百姓遭戰火摧殘。
宋史自然不會說前朝亡國之君的好話,歐陽修說「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且看看又有多驕侈?史載後主在宮中以銷金紅羅為壁幕,以白銀釘、玳瑁固定,又以綠鈕刷隔眼,再糊以紅羅,種梅花於外。春日好時,在梁棟窗柱拱階砌,都有竹筒密插鮮花,稱為「錦洞天」。花間設數處小木亭子,只能坐兩個人,是後主與周后二人對酌之處。老實說,以帝王家的標準來看,看來並沒有很豪奢,只是很細緻精雅,像舞台佈景的藝術設計。其實一個能守業十餘年的君主,也不會是無能之輩。
在宋太祖的時候,李煜的日子雖不好過,但宋太祖也還給他幾分薄面。降宋之後,某次太祖在宴上請後主舉一聯最為得意的詩句。後主沉吟良久,選了〈詠扇〉的句子「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揖讓者除了作揖的禮貌之意,還隱指「禪讓」;而明月既然是君象,也是皇位的隱喻。宋太祖自然明白這是話裡有話,暗指宋朝的江山是南唐讓給他的,便反問:「滿懷之風,卻有多少?」言下之意,後主之風只能滿懷,是很有限;我宋朝拿下南唐半壁江山,不是你讓我的哦。這樣綿裡藏針的來往,過了幾日太祖又稱讚後主「好一個翰林學士」,也至少表示了風度和禮貌。勝利者到底要有風度,不然就很難看了。
到宋太宗趙光義的時候,就容不下李煜了。趙光義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宋太祖趙匡胤,逼死了自己的三弟和姪兒,毒死了後蜀末主孟昶和吳越末主錢俶;因為看了李煜寫「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趙光義就不高興,要在李煜的生日毒死他。所用的毒藥「牽機藥」,中毒後會令人全身抽搐不止,首、足部相連如古代織布時「牽機」,死狀恐怖。而且野史傳說趙光義還淫辱李煜的妻子小周后,宋人《默記》:「李國主小周后,隨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隨命婦入宮,每一入輒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於外,後主多婉轉避之。」之所以「罵後主」, 大概是因為「如果不是嫁了給你,我怎麼會遇到這種事?你作為一國之君,為何不能保護自己的妻子?」小周后的遭遇固然悲慘,後主心情之痛苦更是難以想像。饒是如此,趙光義還是不容李煜活命。
這件惡名昭著的事件還有一幅「熙陵幸小周后圖」流傳後世,實在太令人髮指。元人馮海粟有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衝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意思是,宋太宗凌辱小周后,種下惡因,難怪靖康之難,太宗的女性後人全部遭到金人凌辱的惡果。不過,其實古代女人一般無權過問政事,為何政權更迭與戰爭的苦難後果,卻要女性額外承受更多?
上承花間,為詞開新境界
大家看了李煜的人生經歷之後很難不同情他,同時讀過李煜詞,也很少有人不喜歡他。蔣勳說,李後主是戰爭的失敗者,但是文化上的勝利者,意思是李後主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在文學史上卻到達了絕對的高度。節目曾討論李後主生平與詞作, 出席的我、廖偉棠、陳煒舜、黃鈺螢都是詩人,也自然很同情後主。
後主傳世詞作三十餘首小令,以開寶八年(975年)宋滅南唐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頗有花間詞餘緒,宮闈生活愉悅,愛情詞甜蜜。如〈木蘭花.曉妝初了明肌雪〉寫宮殿歡宴之樂,「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那種景象是有花間詞的華麗之氣,不過重點在言其「歡」(「重按霓裳歌遍徹」),主體的形象已漸清晰。至於「醉拍闌干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這裡面更見品味的選擇,有種清雅瀟灑的文人氣,不偏向富貴綺麗。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李璟,傳世詞作雖不多,然而研究帝王詞的陳煒舜認為李煜對父親作品中的情韻氣質都有承繼。
後主的宮闈詞頗有人味,許多宮娥在他筆下都有名字,得以留青史。花間詞固然金雕玉鏤,有許多美麗的女性形象,但女性在其中似乎比較像被觀賞的物件,但李煜明顯不同,女性在他筆下都是鮮活的真人,席上嘉賓都認為他作為帝王也是真正尊重女性。到他受囚後,亦時常與宮娥通信。就算權力關係消失了,下人也還來跟隨,可見人好。
李後主多才多藝,能書善畫,通音律,能文詞,本是誤為人主的風流才子;他與大小周后的愛情故事相亦傳世。話說大周后是錢塘著名美人,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婚後與李煜唱和情深。大周后生病時,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但同時,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也長成了,入宮探病時與李煜暗生情愫,名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記錄了與小周后相會的情況:「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的生動情態,「偎人顫」、「恣意憐」的甜蜜,確是幽會詩詞的一個絕高水平,而且還是出於一位帝王之手,極是殊異。當然這段愛情對大周后來說不是好消息,大周后因此鬱鬱而終。李煜對大周后也是真情,在悼念大周后的誄文中自稱「鰥夫煜」。小周后三年後入主正宮,以衣、食、茶、香等創新生活品味帶領潮流;但小周后性情嫉妒,不如大周后般得人心。不過她後來隨李煜囚居汴京的遭遇也夠慘了。在李煜被毒殺之後不久,受驚傷痛的小周后也鬱卒病逝。
本身時常被認為得李後主遺風的納蘭性德這樣評論後主詞:「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可見後主是晚唐花間詞轉入北宋的重要人物,並達到人所難及的境界。周之琦便說:「予謂重光天籟也,恐非人力能及。」
身處太痛苦的現實
李後主在文學史上評價極高,尤以他去國歸降之後的詞作,千古動人。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又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他認為後主詞不止是自道身世,而是「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學者葉嘉瑩對此解釋道︰「李後主不是一個宗教的教主,不是釋迦,也不是基督。王國維說的是甚麼?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我們的悲哀,都有我們的痛苦,都有死生離別,而李後主把我們所有的人類的悲哀都寫出來了,這是王國維的比喻的意思。」
像我們初中時都會讀到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先開出一個時間宏闊意象,主題鉤定是時間變幻之悲,就是本作的人類普遍性主題所在;中間講小樓東風、故國、雕欄、朱顏,把焦點凝聚收窄到自己本身的特殊遭遇,結尾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又回復開闊意象。陳煒舜說此詞是沙漏結構,上下闊,中間窄,沙漏中流下的沙就是一江春水的悲哀。我想春花秋月、雕欄春水都本不過是死物,是有主體視角的濾鏡,才看到事物的哲思與哀愁。廖偉棠引漢學家孫康宜,認為晚年李煜精力所在,是在縮短「詞」與「我」之間的距離,將排山倒海的外在現實,轉化為詩人自我感性的內心世界,將家國時代融入於一己悲歡之中,偉棠認為詞之最高境界是對個人人生經驗的高度概括,使之成為眾生經驗,而李煜詞就是不用很高文學修養,一般人都可以進入的世界,同時都可以看出其中一氣呵成的才華。
對李煜有句很著名的評語:「粗頭亂服,不掩國色」,意思是真正天生麗質的女子,就算不打扮不穿美服,也掩蓋不了美貌。我記得中二時讀〈憶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簡單如口語,結尾戛然而止,甚至不算特意修辭,車如流水馬如龍甚至有點俗,但單憑那種夢與現實之間的美好與痛苦的對比,就可以讓人感到椎心刺骨之痛。這大概就是「粗頭亂服,不掩國色」。偉棠說一般古詩詞為求韻味,結尾通常是淡出,但後主詞往往以最強音收結。
還有中學文學科要讀的〈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也是一首令我流過淚的後主詞。這詞寫歸降前後的對比,開首敘事宏闊利落,今昔對比鮮明,念及「倉皇辭廟日」教坊唱別離歌之心痛情境,都是字字千鈞。但我覺得最令人淚下是「幾曾識干戈?」明明已看過變幻,事實上他也已竭力守業,但在一切已不可回天之時,他還是說「我不懂得」,讓人好心痛。這就是王國維所說的赤子之心——王國維說詞人重在有赤子之心,李後主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閱世淺,但性情真。
晚期李後主除了常寫時間流逝的今昔對比,還有就是夢與現實的對比。〈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中的「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也是沉痛血書。但他的問題不是分不清現實和夢境,而是現實痛苦到不堪提起,無法敘事,只能以流水落花借代;他只想沉沒到夢鄉中逃避現實,但當下僅是在夢的邊界之迷離恍惚——這一切又是以極清楚的現實隔閡「別時容易見時難」為背景,無可扭轉。「天上?人間?」的迷離,其實有種彌留之感,憂可殺人。
李後主是香港文化中一個很獨特的icon,節目中各嘉賓都帶來不少與後主相關的文化衍生與對照。黃鈺螢為我們講了任白拍粵劇電影《李後主》的傳奇,賞玩過粵劇《李後主之去國歸降》及《鳳閣恩仇未了情》;陳煒舜演唱了沙俄藝術歌曲〈柵欄門〉("Kalitka"),他自己將歌詞譯了中文。「無言獨上西樓」鄧麗君和黑豹樂隊都翻唱過;「春花秋月何時了」也都曾是流行曲;廖偉棠還點出邁克為黃耀明寫的〈拂了一身還滿〉:「似曾相識的一朵笑臉/綻放在錯誤時間/不言不語江山已淪陷/邈邈韶光賤」,是典型邁克式私情糾纏歷史敘事(如李煜)的華麗歌詞。當然座上都對趙光義恨得牙癢癢。
延伸閱讀:
1. 李煜,《李煜詞集(附李璟詞集、馮延巳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2. 王國維,馬自毅注釋,《人間詞話》。台北:三民書局,2007。
3. 陳煒舜,《卿雲光華︰列朝帝王詩漫談》。台北:唐山出版社,2017。
前言
鄧小樺
任何真正熱愛文學的人都知道,文學的世界是千姿百態,不可窮盡:像一個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的迷宮,任何一個角落為入口,都可以發展出龐大迷離迥然不同的隱秘空間。一個一個的名字,一部一部的著作,一次又一次旋生旋滅的現象,各自可以連成星圖。如果你曾對如此龐複的世界感到興趣、又尚在摸索入口,那麼本書可能是一把形狀比較獨特的鑰匙,邀請你嘗試使用它。
本書名為「文學看得開」,你可能會對它有些許的熟悉感——相似,但又不是同一物,如同隔世、轉生——飄渺間往事如夢情難認,百劫重逢緣何埋舊姓。生命...
推薦序
增訂版序
鄧小樺
感謝讀者,感謝忠心的觀眾,感謝對文學感興趣的眼睛。是有你們,才會有《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增訂版)》。
《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出版於2022年7月,一年後,原版已接近售罄,於是可以再出這本增訂版。增訂版加入兩篇新文:〈晏幾道的魂夢痴狂〉、〈金庸:國際面向才是最香港〉。本來是二晏共談,但我們都極其喜歡小晏的痴狂不羈、天真自由,單是小晏已可寫成一篇。金庸作品中可談的東西本多,金庸的國際化面向在這個時候特別值得重提,於是單就整理一篇結合國際政治與文學經營的入門文章,令本書的內容再加充實。
那個關鍵是,你是否相信,能在文學中尋找到,寶貴的自由。
我們始終信仰,文學構成的人的核心信念與情感;而文學與時代的交織,再為文學增加了層次與變化,令文學像土地的沉積層一樣,深入地底層層疊疊,需要並值得許多的時間去凝視它。而在這個凝視過程中,人的心會變得沉穩篤定,些許。
原版的寫作過程已經是艱苦又急趕;一年後工作更多了,趕寫的程度較往年更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香港書面對的困難更多了,寫作時的心情是顛沛紛亂的。不過,當全世界的書業都面對困難、實體書店大量倒閉,香港的書店卻愈開愈多,這也是苦難時代的一點祝福:有更多人發現自己需要書,要買回家慢慢看。這樣,文學才有機會自立、自由。
本書是文學人門讀物,主要面向入門的年輕讀者,我們尤其希望給予他們力量和底氣。至於資深讀者、長期觀眾,我們也感激他們的不離不棄,希望他們喜歡此書,推薦給更多朋友。閱讀就是孤單中的連結,保守我們的心靈。
在此感謝參與本書寫作的人士,我們走過一段很愉快的合作歲月,打過美好的仗,那已成為重要的回憶——也將是未來的儲備,待有用時再展現它蘊含的力量。
增訂版序
鄧小樺
感謝讀者,感謝忠心的觀眾,感謝對文學感興趣的眼睛。是有你們,才會有《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增訂版)》。
《文學看得開(作家篇)》出版於2022年7月,一年後,原版已接近售罄,於是可以再出這本增訂版。增訂版加入兩篇新文:〈晏幾道的魂夢痴狂〉、〈金庸:國際面向才是最香港〉。本來是二晏共談,但我們都極其喜歡小晏的痴狂不羈、天真自由,單是小晏已可寫成一篇。金庸作品中可談的東西本多,金庸的國際化面向在這個時候特別值得重提,於是單就整理一篇結合國際政治與文學經營的入門文章,令本書的內容再加充實...
目錄
【目錄】
增訂版序
前言
1.中國古典
李商隱難以解釋的魅力
李後主的追憶與痛苦
晏幾道的魂夢痴狂
李清照的豪放與婉約
辛棄疾:被埋沒中創造
納蘭性德的情深不壽
2.當代華文
沈從文:苦難中堅持審美抒情
葉靈鳳的複雜性與香港性
蕭紅的苦難與自由
唐滌生作為香港奇才
劉以鬯的與眾不同
殷海光的自由精神
張愛玲的華麗傳說與現代愛情
張愛玲的蒼涼走難
金庸:國際面向才是最香港
古龍小說的浪漫與俠義
陳冠中的混雜智慧
夏宇的反叛與神秘
林夕的執著與看破
3.日本文學
芥川龍之介:矛盾一生的地獄變
川端康成呈現不正常的美
太宰治的頹廢與對抗
三島由紀夫:別怕,愛本是無罪
大江健三郎:反思靈魂與政治
村上春樹很懂你的創傷
村上春樹創造的另一種現實
4.世界文學
莎士比亞把世事都看透了
愛倫坡——偵探小說的開山鼻祖
尼采在瘋狂中戰鬥與思想
王爾德:沒有一帆風順的童話
契訶夫:幽默與現實
榮格陪你走過高山低谷
卡繆:反抗荒謬命運
羅蘭.巴特作者不死
卡爾維諾打開想像力之門
瑞蒙.卡佛照見美好和苦難
史提芬.京:超越流行,不止恐懼
艾倫.狄波頓讓你讀懂文學、哲學
【目錄】
增訂版序
前言
1.中國古典
李商隱難以解釋的魅力
李後主的追憶與痛苦
晏幾道的魂夢痴狂
李清照的豪放與婉約
辛棄疾:被埋沒中創造
納蘭性德的情深不壽
2.當代華文
沈從文:苦難中堅持審美抒情
葉靈鳳的複雜性與香港性
蕭紅的苦難與自由
唐滌生作為香港奇才
劉以鬯的與眾不同
殷海光的自由精神
張愛玲的華麗傳說與現代愛情
張愛玲的蒼涼走難
金庸:國際面向才是最香港
古龍小說的浪漫與俠義
陳冠中的混雜智慧
夏宇的反叛與神秘
林夕的執著與看破
3.日本文學
芥川龍之介:矛盾一生的地獄變
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