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寫於 1953 年,是美國漢學元老顧立雅先生的早期著作,旨在對從古至今的中國思想作一番通識性的概述。本書為其首個中文譯本。顧立雅先生深諳中國思想文化,在書中論及儒學、墨子與孟子的理念、道家、法家等,以及它們的演變與調適,展露出別開生面的文明視野、饒有趣味的異域品評,以及精湛的考述詮釋功夫。這既是一部雅俗共賞的中國思想讀物,亦是具學術研究性質的引玉之磚。《紐約時代書評》曾言:“沒有另外哪一本書能夠如此言簡意賅地展現中國思想的大體趨勢。……這是一本能讓對中國一竅不通的人也能讀懂的書籍。”
作者簡介:
顧立雅
Herrlee G. Creel (1905/01/19 –1994/06/01)
美國漢學元老、東方學會會長、芝加哥大學東方語文系主任。 1929 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 1932-1936 年赴中國訪學,結識諸多中國名家,並曾赴殷墟考察。回國後致力於漢學研究推廣,著有《中國人的世界觀》《中國之誕生》《中國古代文化研究》《孔子與中國之道》《中國思想》《中國治道之源》《何為道家》《申不害》等。去世後同仁開設紀念講座,由其高足許倬雲於 1995 年開始主講, 2006 年芝加哥大學建立“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紀念其學術成就。
譯者簡介:
譯者| 馬騰
廣東汕頭人,法學博士,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理論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法律史學會理事、中國法律思想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儒學與
法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墨子學會理事、中華司法研究會理事。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史、先秦諸子思想。已出版專著《儒法合流與中國傳統法思想闡釋》《墨
家“兼愛”法思想的現代詮釋》、譯著《道德的法律強制》《申不害》等,在《文史哲》《現代法學》《法學評論》《政法論壇》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中國:資料與課程指南》
China: A Resource and Curriculum Guide
這本關於中國思想的非技術性概論著重於公元紀年以前的中國哲學。顧立雅教授論及儒學、墨子與孟子的理念、道家、法家,以及它們的演變與調適。作為面向一般讀者的概論,該書可謂首屈一指。
《紐約時代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沒有另外哪一本書能夠如此言簡意賅地展現中國思想的大體趨勢。該書並未堆砌中文人名於字裏行間,也沒有以注腳佔據書頁篇幅,而是代之以人們可以按圖索驥的參考文獻與進階閱讀的建議指引。這是一本能讓對中國一竅不通的人也能讀懂的書籍。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London)
像這樣的一本書有助於增進一種東西方之間的貼近理解,因為其對中國人心智的洞悉可以驅散諸多流行的對於中國人的誤會與偏見……顧立雅教授為一般讀者而撰,這項工作的完成有賴於他對這一領域的碩學精通。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中國:資料與課程指南》
China: A Resource and Curriculum Guide
這本關於中國思想的非技術性概論著重於公元紀年以前的中國哲學。顧立雅教授論及儒學、墨子與孟子的理念、道家、法家,以及它們的演變與調適。作為面向一般讀者的概論,該書可謂首屈一指。
《紐約時代書評》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沒有另外哪一本書能夠如此言簡意賅地展現中國思想的大體趨勢。該書並未堆砌中文人名於字裏行間,也沒有以注腳佔據書頁篇幅,而是代之以人們可以按圖索驥的參考文獻與進階閱讀的建議指引。這是一本能讓對中國一...
作者序
前言
本書的宗旨,是對從古至今的中國思想進行一番通識性的概述。這番工作並不希望裝點成一項深湛透徹的中國哲學史研究,而只是簡述要義而已,畢竟,我們西方應當更為深入地了解中國思想。而且,一旦徜徉其中,我們很多人都會感到妙趣橫生。本書旨在充當這一領域的導論,成為將來更為完整、更具學術之研究工作的引玉之磚。
人們厚此薄彼,將大量目光聚焦於公元前的中國思想史。這並非意味著之後的思想發展無足輕重,抑或了無生趣,非但不是如此,而且後世思想史還應有更為精細入微的研究。不過,本書尤為關注中國思想本身。公元前的中國思想更堪稱為中國的本土思想,而後世思想則受外來理念影響不小。且更重要的是,時至今日,從中國古典時代發展出來的理念仍然佔據統治地位。
雖然本書無意於自詡為一本詳備論著,但也絕非粗製濫造而草率成書。其中所含諸多材料最初是三年前芝加哥大學一系列公共課上講授的內容。有些聽課的同學鼓勵我,說這些教案應該出版,有些同學還說,教案只有個別內容需要稍為拓展,至少後面這個意見被證明是錯誤的。準備一番概述還是比一項完整敘述更為費勁,因為我們總會招致這麼一種令人苦惱的質疑,作者是否選擇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題材,從而提供一個言簡而意賅、窺斑而知豹的景象。對此,我不敢奢望已有大成,只是不枉劍及履及吧。
本書每一段材料(例外不超過一兩項)基本校訂,譯自中文文本的段落也已核對。在某些情形中,我所給出的譯文是全新的。但為了讀者方便,參考文獻往往以已經面世的英譯本為準。不過,有若干地方出於特殊緣故,還會同時提供英譯本與中文原著。
注釋與參考文獻的標注方式有些不同尋常。書中很少以注釋補充信息或探討文本意蘊。偶有幾處,會在同頁以星號腳注形式呈現。參考文獻只標注所引文獻與專著,在正文中以序號標記,而所引文獻本身則印於全書最後部分。讀者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看到書中的序號標記,卻沒去查閱後面的參考文獻,也不會錯過什麼,除非你想要去核實直接引用的文獻與專著。
如果是閱讀本書的漢學家,可能會為本書缺少諸多在此類作品中理應出現的中國名人而無所適從,一些先睹書稿的同仁的確如此。這些名人的遺漏並非意外。對於我們這些熟視中文、喜聞漢語的人來說,很難體會到大多數西方讀者閱讀佈滿中國名字的每一頁書的那種望而生畏。於是,我想,還不如只涵蓋那些最為卓著而重要的名人,而留給讀者在進階閱讀時邂逅其他人物的機會。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叨擾了諸多朋友,對此感激不盡。雖然我的妻子想必已經不勝煩擾,卻還是總能有求必應,為我那些看似了無希望的章節注入鮮活生機與靈感啟發。錢存訓( T. H. Tsien)在文獻學上給予我莫大的幫助,還幫忙撰寫標題頁的書名漢字。錢存訓夫人則幫忙書寫參考文獻的漢字。我還要特別感謝喬治.波布林斯克伊( GeorgeV. Bobrinskoy)、費正清( John K. Fairbank)、諾頓.金斯伯格( Norton S. Ginsburg)、克拉倫斯.漢密爾頓( Clarence H.Hamilton)、許烺光( Francis L. K. Hsu)、賀凱( Charles O.Hucker)、柯睿格( Edward A. Kracke, Jr.)、厄爾.普理查德( Earl H. Pritchard)、理查德.沃爾克( Richard L. Walker)、理查德.沃爾頓( Francis R. Walton)給予的建議、解惑與批評。瓊.沃克( June Work)女士不僅協助完成手稿的出版,還在其間讓我留意到一些曾有疏忽的寶貴材料。
顧立雅
伊利諾伊州帕洛斯公園
前言
本書的宗旨,是對從古至今的中國思想進行一番通識性的概述。這番工作並不希望裝點成一項深湛透徹的中國哲學史研究,而只是簡述要義而已,畢竟,我們西方應當更為深入地了解中國思想。而且,一旦徜徉其中,我們很多人都會感到妙趣橫生。本書旨在充當這一領域的導論,成為將來更為完整、更具學術之研究工作的引玉之磚。
人們厚此薄彼,將大量目光聚焦於公元前的中國思想史。這並非意味著之後的思想發展無足輕重,抑或了無生趣,非但不是如此,而且後世思想史還應有更為精細入微的研究。不過,本書尤為關注中國思想本身。公元前的中國思...
目錄
第一章|中國觀念形態 001
第二章|孔子以前的思想 009
第三章|孔子與人類福祉的呼籲 027
第四章|墨子與和平秩序的尋求 051
第五章|孟子與人之本性的強調 079
第六章|道家的神秘懷疑主義 109
第七章|荀子的專制主義 133
第八章|法家的極權主義 157
第九章|漢代的綜合思想 183
第十章|佛教與理學 213
第十一章|理學的逆反 249
第十二章|西方的影響 269
第十三章|回顧 285
參考書目 291
索引 297
譯後記 304
第一章|中國觀念形態 001
第二章|孔子以前的思想 009
第三章|孔子與人類福祉的呼籲 027
第四章|墨子與和平秩序的尋求 051
第五章|孟子與人之本性的強調 079
第六章|道家的神秘懷疑主義 109
第七章|荀子的專制主義 133
第八章|法家的極權主義 157
第九章|漢代的綜合思想 183
第十章|佛教與理學 213
第十一章|理學的逆反 249
第十二章|西方的影響 269
第十三章|回顧 285
參考書目 291
索引 297
譯後記 304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