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地理資訊」研究課題,是上世紀末以來地理資訊科學界對於社會實踐的主要回應之一。受惠於公民意識的覺醒、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空間定位工具的革新,公民地理資訊對社會的影響力不僅加深而且加速,成為形塑社會的新興力量。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從整體性的觀點,說明公民地理資訊的意義與內涵,其餘各章分別論述組成公民地理資訊的各個新興研究課題,包括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PGIS)、對抗性地圖(counter mapping)、自發性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VGI)、地理公民科學(geographical citizen science),以及這些課題所形成之地理媒體(geomedia)效應對社會的影響。總結來說,這些研究課題均擁有一個共同的理念,即如何讓一般民眾重新取回地理資訊的生產權力,並藉由這種由下而上的公民地理資訊落實公民社會的理想。
本書特色
1. 啟發普羅大眾地理資訊意識,落實公民社會理想。
2. 圖文並茂,專家實際操作的案例如同躍然紙上。
3. 附錄專有名詞索引,重要概念一網打盡。
4. 書末彩頁4頁,有效幫助讀者釐清各類地理資訊特徵。
作者簡介:
蔡博文(本書系總編輯)
臺灣大學地理系學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地理學碩士,臺灣大學地理學博士,曾擔任科技部自然司空間資訊科技學門召集人、國土資訊系統推動小組委員、台灣地理資訊學會理事長、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等職。研究領域主要為地理資訊科學,特別關注GIS的社會面課題。
丁志堅(主編)
臺灣大學地理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地理學會地理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領域除地理資訊教育與地圖空間認知外,亦特別關注空間資訊科技的社會實踐課題,包括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在原住民傳統領域知識及社區規劃的應用。
朱健銘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曾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進行博士後研究,曾任教於醒吾科技大學觀光系,目前為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擔任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秘書長。研究領域以自發性地理資訊的理論與應用、空間資訊分析與人文社會科學應用為主,亦為中學的《空間資訊科技》教科書主編之一。
鍾明光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現任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研究領域著重於地理資訊科學於環境治理之應用,並致力推廣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地理公民科學等新興參與取徑,應用於臺灣環境治理場域。
羅永清
荷蘭萊登大學文化人類學暨發展社會學博士,現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自從大一暑假參加山地「服務」隊以來,震驚於原住民文化的豐富及其處境,開始轉念人類學,對於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所具有的宇宙本體論或知識論的關係非常有興趣,近年來因參加台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計畫,於地理系所研讀地理資訊系統相關課程,也探索原住民領域與空間的觀念,博士論文因此處理土地權論述所根據的在地知識,然後,在「土地權」之外也發現許多與土地有所關連的環境智慧,研究串聯於土地之上與之下的原住民知識研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范毅軍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前執行長。
媒體推薦:
范毅軍(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前執行長)
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個人電腦與網路的普及,特別是智慧型手機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知識與相關各種資源的創生、普及與應用的條件與環境,與之前相較,可謂形成顛覆性的變化。在許多以資訊科學為依托,而突飛猛進的諸多傳統或新興學科中,地理資訊科學的突出發展堪稱醒目。特別是涉及一般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其滲透面之廣鮮有望其項背者。而相對許多科學進步,對絕大數人僅片面作為一種受用者而言,地理資訊科學能進一步化受者為主動參與者、創造者,促成予者與受者間相輔相成,相互成就,這應該是這門學科最大的特點。本書書名標示《公民地理資訊》,其英文名稱Citizen-Drive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所謂公民驅動(Citizen-Driven)的字眼,對表達地理資訊科學的特色其實更為傳神。
本書是蔡博文教授主持編撰一系列地理資訊科學叢書的第二冊。第一冊主要提供讀者地理資訊科學入門的基本知識;第三冊對該學科晚近相關科技發展與應用範疇有廣泛介紹。本書則做為前後兩冊之間的起承轉合,讀者在概念與名詞之間做一番探索後,落實到幾個應用地理資訊科學實作的案例上,從理論到實際,可加深自身理解與實做的能力。藉第三冊所提供的內容,則有助於應用地理資訊科學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所謂公民地理資訊,無論是「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對抗性地圖」,「自發性地理資訊」「地理公民科學」或者「地理媒體」各章節,基本上都明白彰顯傳統習慣成為知識或技術的受眾,可以因為地理資訊科學的應用推廣而反客為主,如或藉獨有的在地知識、或者族群團結的意志,在各種社會互動中取得更具主體性的地位,進而促進一個社會多元化的健全發展。這或者是認識與實踐「公民地理資訊」可能衍生的深層效用。
本書作為一種具有科普性質的叢書之一,有基本概念的介紹,而更寶貴的是事涉社區環境保護、族群爭議、社區發展等等面向,幾個學者專家長年累月運用地理資訊系統實際運作的案例,如同現身說法般可引導讀者針對其所關懷的議題,同樣具體操作一番。在當前從各級學校到民間團體皆積極倡導社會參與的大趨勢下,如何有效應用地理資訊科學去面對與解決日常生活中諸多的疑惑與爭議,或者說如何把地理資訊科學所提供的知識與運作方式,有效地融合到日常生活裡,本書結合理論與實際深入淺出,對各級學校的教師與學生以及一般社會大眾而言,堪稱於當前相關各類出版品中,是一極佳的選擇。
名人推薦:范毅軍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前執行長。媒體推薦:范毅軍(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前執行長)
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個人電腦與網路的普及,特別是智慧型手機變成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知識與相關各種資源的創生、普及與應用的條件與環境,與之前相較,可謂形成顛覆性的變化。在許多以資訊科學為依托,而突飛猛進的諸多傳統或新興學科中,地理資訊科學的突出發展堪稱醒目。特別是涉及一般食衣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其滲透面之廣鮮有望其項背者。而相對許多科學進步,對絕大數人僅片面作為一種受用...
目錄
「地理資訊科技」叢書序
序
Chapter 1 公民地理資訊
第一節 什麼是公民地理資訊
第二節 公民地理資訊各研究主題的發展背景
第三節 後續章節介紹
Chapter 2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第一節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的概念與案例
第二節 PPGIS 的運作程序與工具
第三節 PPGIS 的成果產出與效益評估
第四節 小結
Chapter 3 對抗性地圖
第一節 引言:對抗製圖的坎坷特性
第二節 地圖上真正的複數「我們」
第三節 「走入歷史」來看見「傳統領域」:邵族與異族眼中的收租活動
第四節 個人傳記地圖:邵族毛女士的常民知識所呈現的地圖
第五節 我們從未繪圖過
第六節 結論
Chapter 4 自發式地理資訊
第一節 VGI 的發展
第二節 VGI 的類別
第三節 VGI 的取得
第四節 VGI 的應用
第五節 VGI 的隱私權及資料品質
第六節 VGI 與新地理學
Chapter 5 地理公民科學
第一節 公民科學的定義與特性
第二節 常見的地理公民科學模式
第三節 GITs 如何影響公民科學的運作
第四節 結論
Chapter 6 地理媒體
第一節 地理媒體與GIS
第二節 地理媒體與新地理學
第三節 地理媒體、位置與地方
第四節 地理媒體發展的反思
第五節 從地理媒體到公民地理資訊的實踐
索引
附錄彩頁
「地理資訊科技」叢書序
序
Chapter 1 公民地理資訊
第一節 什麼是公民地理資訊
第二節 公民地理資訊各研究主題的發展背景
第三節 後續章節介紹
Chapter 2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
第一節 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的概念與案例
第二節 PPGIS 的運作程序與工具
第三節 PPGIS 的成果產出與效益評估
第四節 小結
Chapter 3 對抗性地圖
第一節 引言:對抗製圖的坎坷特性
第二節 地圖上真正的複數「我們」
第三節 「走入歷史」來看見「傳統領域」:邵族與異族眼中的收租活動
第四節 個人傳記地圖:邵族毛女士的常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