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上早朝要幾點起床?他們又不像皇帝住那麼近!
清朝的太監地位有多低?就算官至「蘇培盛」就可以很跩很有底氣?
宮女只能吃剩菜剩飯,卻有超多漂亮衣服可以穿?
從官員的一日作息到皇帝選妃生子,全部都有「規矩」擺在那,
懂了制度史,所有你覺得不合理的才都有了解釋!
▎別看皇帝坐擁天下,某方面來說他一無所有!
天子只要坐在象徵皇權的龍椅上,要什麼東西沒有?
榮華富貴有了、權勢地位有了、三千佳麗有了、生殺大權有了……
但他卻是個「三無」人員!
首先,「無退路」:一旦當上皇帝就得當到死,不能說不幹就罷工辭職,那麼禪讓呢?你以為歷史上禪讓的皇帝有幾個能善終?不信你翻翻史書,都死得不明不白!
接著,「無閒暇」:當了皇帝後難道可以每天準時打卡下班嗎?更何況繁雜的政務砸來,絕對是「日理千萬機」!當然你也可以當個吃喝玩樂、昏庸無能的君主,國家很快就會滅亡而已!
第三,「無保障」:你說他都當上一國之君了,哪裡沒保障?有錢傍身、有軍隊保護……前提是他的政權要很穩固!百姓有地方官來保障;大臣可以向皇帝要保障,那皇帝呢?他上頭又沒有人可以罩他!
▎談科舉:想要出人頭地,還得生在對的朝代!
古代學子在寒窗下苦讀十年,究竟為了什麼?考取功名能幹嘛?
當國家權力還掌握在貴族手上的時代,哪怕平民再有才幹、有抱負,
終其一生可能都無法為官來一展長才,
然而當權力逐漸從「貴族政治」過渡到「賢能政治」後,
機會不就來了嗎?!十年寒窗也有盼頭!
科舉立意就是為了網羅人才、為國家所用,哪怕你家裡沒錢沒地!
這不僅大大提高了社會流動性,更有利於社會穩定!
【本書特色】:
本書探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及特色,包括中央與地方的官制、官員任免流程、後宮及宦官制度、軍事和外交制度等,詳細分析支撐起整個國家的規則是如何形成的,並參照歷史脈絡來探討其源流及影響,不僅影響國家各方面的發展,更體現出歷代統治階級的政治風格及民族特色,亦是建構起整個史學的骨架,能從制度史中一窺古往乾坤。
作者簡介:
張程,青年學者,研讀政治學、外交學。著有《洞悉中國史,只看這18件事!》、《歷史陣痛期,不合時宜的民國》、《從天朝大國到瓜分中國,只需要走錯「五步」!》等作品多部。
章節試閱
第一講 中國政治制度史講什麼
讓我們從一行唐代的文字開始:
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贈司空劉昌。
這是一段唐代墓誌的文字,主角叫作劉昌。碑文列出了劉昌生前所有的官銜。從中,我們能看出劉昌生前是幹什麼的,我們也能看出唐代政府機構是怎麼設置的。
劉昌生活的年代是唐朝藩鎮割據、極為混亂的一個時期。時代烙刻在個體上的痕跡,就是劉昌墓碑上的官銜繁雜、冗長。實際上,劉昌的實職是「涇州刺史」,其他的頭銜都是散官、勛官、爵位、追贈等等。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涇州,工作地點也在涇州,或許還是割據涇州的藩鎮軍閥。那麼,朝廷為什麼給他加了這麼多官銜?這就要說到唐朝的政治制度,進而影射出唐朝的政治實情了。對劉昌官銜的解讀,就屬於中國政治制度史的學科範疇。
再來看第二個例子。清朝地方官員出門有「排衙」。排衙就是清朝官員出巡的時候,前面有差役舉著的牌子,一塊一塊地過。就好像觀眾看戲,戲臺上的主角沒出來,臺子上有一排排小卒舉著牌子或者搖著旗子晃過去。現在,我就仿照史實,虛構一個清朝地方官排衙中的牌子內容:進士出身,庶常散館,賞戴藍翎,加兩級記錄一次,四品銜,通州正堂段。
這裡一共有六塊牌子。清朝官員出巡,差役通常都是兩個人並排前進,所以排衙的牌子都是雙數。即使官員的身分不是雙數,也要湊成雙數,把自己的優點、閃光點都加進來。
如果說劉昌的墓誌表明他生前最後的狀態和唐朝機構設置情況,那麼,這六塊牌子表明的是出巡的主角在仕途上走過的路,他是怎麼升遷到如今職位的。
走在最前面的兩塊牌子是「進士出身」、「庶常散館」。這兩塊講的是出身,說明出巡的大人是怎麼當上官的。進士出身,表明這位官員考中過進士,而且考的是第二甲。庶常散館,說明他之後被挑選為庶吉士,留在翰林院深造。但是可惜的是在三年深造期滿後並沒有留在翰林院,當上正式的翰林,而是分流到了其他部門。
我們再看第二排的牌子,一塊是「賞戴藍翎」,另外一塊是「加兩級記錄一次」。賞戴藍翎,表明他有資格戴藍翎,也就是在官帽後面裝飾一根藍色的孔雀翎。大多數清朝官員,是不能在官帽後面裝飾孔雀翎的,至少是三品才能戴藍翎。比藍翎更高的是花翎,「戴花翎」是非常榮耀的待遇。我們在影視劇中常常看到的「摘去某某人的頂戴花翎」,說的就是去掉他的這項待遇。花翎和藍翎不是誰想戴就能戴的,必須得由皇帝賞賜給你。所以,這是主角六塊牌子中最值得炫耀的一塊。
加兩級記錄一次,說的是這個人的考核特別優秀或者有特殊的功績,所以提升了他兩個級別,又記錄了一次。記錄,是清朝的官員考核獎勵,類似於後世的記功備案。記錄四次,就可以升一個級別。第二排的兩塊牌子,說明主角在現在的崗位上加了兩級又記錄了一次。表明他的政績非常不錯,或者資歷很深。
第三排牌子中的「四品銜」,指的是他現在的品級。官員的實際職位和品級,常常並不對應。明清時期,官員常常「高官低就」。「通州正堂段」,是最重要的、最有實質內容的一塊牌子,表明這是通州知州段大人在出巡。「正堂」是對正印官,也就是一把手的稱呼。知州按照級別應該是正五品。但是他升了兩級所以是正四品,所以他是四品銜的通州正堂。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待遇、實權的是他的實職,所以,我們說「通州正堂段」是他最重要一塊牌子,是他一長串名銜的核心內容。
透過這一分析,我們就可以看出姓段的這位通州知州過去所有的人生軌跡:他是怎麼當上的官、經歷過哪些仕途沉浮(當然主要是「浮」, 「沉」一般不拿出來炫耀)。上述分析的內容,也用到了許多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內容。
那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中國政治制度史)到底講什麼?或者,我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主要講三大內容:
第一個內容是:政體。行政區劃怎麼劃分?官府衙門是怎麼設置的?出於何種考慮?國家都設立了哪些衙門?這些衙門的職權是怎麼樣的?有哪些官吏?這些官吏的職權又是怎麼分配的?機構和機構之間有什麼樣的傳承關係?歷史演化脈絡如何?
第二個內容是:制度。制度包括政府運轉的各項規章制度,也包括慣例、成法和潛在的觀念等。雖說我們談的是政治制度,但是「政治」的內容並不局限在政府公權力、政府運作和行政管理方面,而是取廣義概念。司法,稅收,軍隊的設置、駐防、調遣,官員的選拔和考核,基層社會運轉,等等,都是大政治的範疇。
第三個內容是:影響。政體和制度是有效還是無效的,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好的或者不好的作用?政治制度和個人有什麼關係?皇帝和鄉野村夫能不能扯上關係?這些也是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範疇。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包括政治制度的影響、政治和社會的互動等等。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是,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政體、政治制度的設計理念、設置和運轉情況、歷史演變,以及這些內容的影響。這是一門跨歷史和政治的綜合學科,是以歷史學為基礎的,涵蓋了社會學、政治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這是一門很有發展「前途」的學問。
我們講政治制度,不能離開它背後的思想觀念。只學政治制度,不學政治理念,就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知其然。而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是和其他因素,和中國社會密切相連的,難以單獨講明白。因此,本書在講政治制度時,做了若干延伸,講人們的評價,講制度的演變歷程,力求展現與之相關的政治理念和社會變遷。
大家剛開始接觸古代政治制度,我先不介紹古代的官府機構、也不談行政運作,我們先來看看古代政治制度有什麼大的特點。我覺得先介紹古代政治制度四大特點,可以讓大家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有入門式的了解。
第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充滿保守色彩,同時又具有蓬勃的生命力。這兩點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但真實地共存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身上。
保守說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變革少,超級穩定。中國古代有很多衙門,一旦設置了就廢除不了了。只能改良,在它的基礎上另起一個小爐灶,後來這個小灶越來越龐大,去的人越來越多,但它依然還是一個小灶,不能成為名正言順的「食堂」。
舉個例子,明清政治制度中有「五寺」。大家現在看到這「寺」字,總覺得是和尚修行的寺廟,其實「寺」的本意是衙門的意思,一開始的寺都是官衙。後來,有一匹白馬馱著很多佛經,從西域來到洛陽,皇帝覺得這匹白馬功勞挺大,就說給你建個地方,表彰你的功勞。為了提高這個地方的級別,恩准它用「寺」字,叫「白馬寺」。白馬寺就成了中土佛教的祖庭。後來的和尚老攀這遠親,覺得這個名字是皇上御賜的,所以我們修行的地方也應該叫寺。「五寺」在先秦時期就有影子,一直延續到宣統皇帝的時候,始終存在,跟中國傳統社會一以貫之,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把它們廢除。只有在戊戌變法的時候,光緒皇帝說就把它們廢除了吧,可是過了一百零三天,朝廷又把它們恢復了。這五個寺分別是:鴻臚寺、大理寺、太僕寺、太常寺、光祿寺。有學者認為五寺的長官是「九卿」當中的成員。那麼,大家知道這五個寺原來是幹嘛的?後來又演變成什麼機構了嗎?
鴻臚寺,本來是管朝廷禮法、皇家祭祀的,用什麼禮儀來朝拜皇帝,糾察百官看有沒有守禮是他的職責。古代官員如果不守禮法,就是「非禮」。「非禮」這個詞的本義,是指古代官員犯了一種罪,叫「非禮」罪。某某官員對皇帝「非禮」,指的是這位官員對皇帝不尊重。這個就歸鴻臚寺管。後來,事情越來越多,機構越來越多,但是對皇帝非禮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這個鴻臚寺管的事情越來越少。尤其是禮部成立以後,把它的職權侵奪得很嚴重,那鴻臚寺幹嘛去?但是,這個機構一直沒有廢,在唐朝以後,它變成了一個外交機構。比方說,英國使臣到中國來了,鴻臚寺在他的船頭插一面小旗,叫作「英吉利貢使」。使臣抵達北京城以後,告訴他們見了皇上要三跪九叩。教蠻夷來了以後怎麼向皇帝行禮,就是鴻臚寺的主要工作。大家有沒有去過北京的中山公園?進入公園後,院子的左手邊有座小亭子,叫「習禮亭」。這裡就是鴻臚寺的主要工作場所之一。
貢使來了,或者是地方土司來了,你先到習禮亭,我給你演示一遍三跪九叩。你先學習,學會了我再帶你去見皇帝。這就是鴻臚寺所管的事。他負責的僅僅是外交當中的部分禮賓工作。
大理寺一開始是管司法的,就是判案。但事實上,它不是什麼都管得了。重要的案子皇帝親自過問,後來又有刑部又有都察院。隨著政治發展和社會變遷,大理寺不可能像剛設立的時候那樣大包大攬,管司法管那麼多了。尤其是唐朝以後,刑部把司法實權都管在自己手裡。怎麼判案、怎麼處理,刑部說了算,大理寺只負責覆核刑部判完的案子。因為刑部實在是太強勢了,大理寺的覆核就變成了對刑部判決的追認。刑部判完了往大理寺一送,大理寺蓋個章了事。重大的疑難雜案,一般要求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進行「三法司會審」。說是會審,但是因為之前的初審、覆審、終審都已經由刑部包辦了,現在又有刑部參與會審,而且往往由刑部尚書來負責,會審就變成了更高級別的對刑部判決的追認。
太常寺起初是掌管宗廟禮儀的,涉及皇室宗法秩序,一度列為九卿之首,最後就變成了只管宗廟祭祀和朝堂禮儀的冷衙門。禮儀中很重要的內容為奏樂,因此太常寺工作一大主責便是管理傳統宮廷雅樂。吹拉彈唱倒成了人們對太常寺的首要印象。
第一講 中國政治制度史講什麼
讓我們從一行唐代的文字開始:
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僕射,使持節,涇州諸軍事,涇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南川郡王,贈司空劉昌。
這是一段唐代墓誌的文字,主角叫作劉昌。碑文列出了劉昌生前所有的官銜。從中,我們能看出劉昌生前是幹什麼的,我們也能看出唐代政府機構是怎麼設置的。
劉昌生活的年代是唐朝藩鎮割據、極為混亂的一個時期。時代烙刻在個體上的痕跡,就是劉昌墓碑上的官銜繁雜、冗長。實際上,劉昌的實職是「涇州刺史」,其他的頭銜都是散官、勛官、爵位...
推薦序
前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制度。政治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史前歐洲的克羅馬農人,是自由的狩獵者。他們所處的時代離國家的出現,為時尚早。但是考古發現,克羅馬農人的狩獵越來越有組織、有計畫。他們在出征前,聚集在一起舉行一些儀式;有了重大收穫,也會聚集在特定的地點慶祝。這些行為的背後,就有「制度的身影」。與之遙遙相對的東方,從元謀人、北京人到山頂洞人,也有類似的行為。火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起初人類不會生火,保管火種就成了重大問題。人群中應該會指定專人保護火種生生不息;製造工具,也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但是原始社會的工具,打隻野兔子還行,面對黑熊、大象、虎豹等大型動物,人群必須通力合作。誰使用標槍、誰使用匕首,誰負責包抄、誰負責出擊,應該也有安排。無論是保管火種還是群體狩獵,都存在支配與服從的關係,這就是政治;同時也存在硬性的、可操作的規定,這就是制度。「原始」的政治制度出現在了原始社會之中。
原始政治制度的出現是當時人們的客觀需求。為了生存,也為了更好的生活,我們的祖先必須結成組織,然後制定制度把組織運轉起來,而且要運轉得更好。這就好像現代人開車經過十字路口,必須要有一套通行規矩,否則不是發生事故就是誰也別想走。交通規則是駕駛員的客觀需求,與每個人利益休戚相關,政治制度也是如此。但是,由生存和生活需求直接產生的政治制度畢竟是簡單的、低級的,也是原始的。人類組織誕生後,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從部落到部落聯盟,再到初級的國家形式、奴隸制國家,然後是封建制國家,最後是中國傳統的王朝,時間間隔越來越短,政治制度隨之加速發展。
中國早期發展得益於水,一方面黃河沖積出肥沃的平原,滋養了華夏各族,另一方面大規模的水患逼迫先民高度組織起來治水,促進了政治發展。堯舜禹諸代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治水。夏朝的建立,一定程度上也是治水的成果。治水是集中力量去辦的大事業,需要調動巨額物力、人力(尤其是對原始社會而言),需要完備的組織和嚴密的指揮。它賦予了中國政治和政治制度一大基因:集權。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還不是集權的,而是鬆散的封建制。周天子的天下類似於現代的聯合國,諸侯國中有超級大國,比如春秋五霸,也有強國,更有大多數難逃兼併厄運的小國。禮樂征伐本應出自天子,卻日漸出自諸侯強權。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亂世。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那就是社會流動性強,個人比較自由,利於思想的創新。比如百家爭鳴就誕生於春秋戰國之時,為傳統中國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給養。而夏商周三代最大的制度遺產,一是「宗法制」,一是「貴族制」,兩者是緊密相連的。兩項制度的形式後來雖然有改變,但蹤影千年猶存。
公元前二二一年,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年份。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秦朝。秦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奠定了後世政制根基,「千年皆秦政」。「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郡縣制」等制度,自不必說。秦始皇其他的許多做法,也影響深遠。比如,秦始皇設三公九卿,含有分權制衡的考慮;他動用強制力量,統一度量衡,盡收天下兵甲,建設全國交通網等,隱含著政府統制、強力執政的思維;他修長城,北擊匈奴,給後世有為帝王樹立了對外政策的榜樣;還有傳說中的「焚書坑儒」,思想專制的色彩顯而易見。秦政的關鍵,似乎是秦始皇開天闢地的「皇帝制度」。皇權至高無上,成為理解中國政治制度史的一大切入點。秦朝雖然速亡,但秦政不亡。
漢承秦政,稍遜於秦始皇,但足可與之比肩的是漢武帝。漢武帝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多有制度建樹。他設立內外朝,實權向內朝傾斜,啟發了後世壓制相權、獨尊皇權的思路;他強力削藩,重申中央集權,強化郡縣制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秦始皇的思想專制成熟化、固定化,也給後代中國指定了主流意識形態;出擊匈奴,鑿通西域,威服南蠻,初步確立了中國在古代東亞的朝貢體系;在爭論中推行鹽鐵專營,確立了中國傳統社會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基調……等。
秦皇漢武創新制度,無可厚非,但是其中的強制做法攪動社會、傷害百姓。
制度最終要落實到人頭上,政治創建的成本需要一代人去承擔,成果卻由所有時代分享。這等於是讓一代人替後世支付了制度革命的成本。秦皇漢武時代的人們就「不幸」扮演了這樣的角色。秦始皇大刀闊斧,百姓不堪重負,民怨四起。漢武帝時期也類似,民生艱難,山河動盪,可見制度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漢武帝高於秦始皇的地方,在於他在晚年能夠「輪臺思過」,敬畏民意。武帝之後的昭、宣二帝,及時調整政策,休養生息,制度優勢逐漸發揮作用,因此秦朝速亡,西漢能夠延續。
秦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大分裂的時代。如果說每個時代都在對制度「試錯」,都在摸索新的走向,那麼,大分裂時代加速了這個過程。制度變革在亂世中加速,好的一面、壞的一面都暴露了出來。舊勢力迅速衰退,新制度孕育其中。大分裂時代也是大變革的時代。魏晉南北朝嚴重破壞了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圍繞這兩個關鍵點展開的許多制度都頻繁破立。行政區劃、軍事制度、官制、人事制度都有變革。把握亂象的關鍵,似乎是皇權與貴族的博弈。魏晉南北朝是華麗的貴族世界,門閥制度、九品中正制等都由此而來。諷刺的是,諸多制度原本是為了保證門閥世族的特權而生,卻在實踐中扼殺了世族的生氣,導致其沒落衰亡。由此可見制度的奇妙之處,非長時間難以看清實效。
隋唐是對魏晉南北朝的總結,又創立了影響後世的制度局面,是承前啟後的階段。隋朝進行了諸多國家大型工程、草創了不少制度,比如京杭大運河、科舉制度、三省六部等等。可惜,宏圖大業超出了國力極限,隋朝被隋煬帝的「大業」壓垮。唐朝鞏固並發展了隋朝的制度成果,達到了一個高峰。值得一提的是,科舉考試制度化,提高了傳統社會的流動性。中國傳統社會等級森嚴,講究尊卑貴賤,同時又保持高度穩定性,科舉制度對此助力良多。
五代十國又是一個亂世,重複了皇權與地方勢力的博弈過程。結束亂世的北宋王朝,吸取教訓,在強化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方面多有建樹。它設計了一套精密、繁複的政治制度,人為增加官制的複雜和行政的損耗,其犧牲掉的是國家的行政效率、軍隊的戰鬥力。兩宋王朝對外喪權辱國,但是對內,兩宋王朝對知識分子的政策相對寬鬆。皇家祖訓,不殺一個讀書人,再惹人討厭的文官,流放天涯海角就算是最重的處罰了。知識分子有底氣、有保障,加上宋朝官制繁複、待遇優渥,相比其他朝代彷彿身處天堂。至今,尚有讀書人最懷念的朝代,就是宋朝。可嘆的是,知識分子的寬鬆優越,並沒有轉化為忠君報國的切實言行。南宋後期士風萎靡、人心不古。國亡之日,文官幾乎逃遁一空,難怪太皇太后謝道清感嘆:我朝三百餘年,待士大大以禮。你們在國家危亡之際,全不見蹤影,活著有什麼面目見人,死後如何見先帝?
唐宋時期,中國社會存在一個明顯的變化轉折,史學界有稱之為「唐宋變革」的。與制度有關的,一為貴族政治在科舉制度與政治鬥爭的疊加打擊之下徹底瓦解消亡,宋朝之後無世族,平民政治開始崛起;一為伴隨世族消亡,宗法制下沉。宗族成為中國人新的強大的安身立命之因素。唐宋之前有形的人身依附消失了,新的無形的宗族因素作用於中國人及其政治。此外,市場經濟、城市發展等也構成了政治制度發展的社會基礎。宋之後政治制度頗不同於前。
與兩宋同期的遼、金兩代,以及後起的元朝,制度方面既保留了本民族的不少制度(尤其是在核心權力設計上),又大規模採納了唐宋制度(比如科舉、六部等「標配」)。本書對這三代制度涉及不多,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也鮮有論及,敬請讀者諒解。要特別強調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是一大創舉,留用至今。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集大成者。本書主要聚焦這兩個時代,以明清兩代制度為主要講解對象。一來,明清政治制度是在繼承之前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保留了前朝政治制度的優劣,從中可以倒推制度的演化路徑;二來,明清本身多有制度創新,更趨精細嚴密,將傳統政治制度推向了一個頂峰。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諸多創舉,廢宰相權分六部、內閣制度等等,雍正皇帝創立軍機處、廢除預立太子制度等等。明清政治制度可謂傳統政治制度的集大成者。
因為篇幅有限,加之一般人也沒有必要對歷朝歷代的制度都詳細了解,所以本書就以明清制度為主要對象,溯及前代制度,勾勒演變軌跡。本書按專題論述傳統政治制度的各大方面,而不是以朝代順序,一一講述歷代政治。
中國傳統政治制度最終戛然而止,並沒有發展成現代的政治制度。這其中固然有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並沒有給中國政治制度自身繼續發展演化機會的原因,我想,源頭還在傳統制度自身上面。傳統政治制度中有沒有發展……現代制度的因子,如果讓它自由發展又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這是一個宏大課題,不是中國政治制度史單一領域能夠解釋的。須知,政治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社會、文化和人心緊密相關的。
大凡一本研究專著,總免不了說明自身的研究方法、線索路徑。慚愧的是,本書是我在大學課堂上的講課錄音基礎上整理、編輯而成的,談不上有什麼特別的研究方法,或者遵循了什麼線索。我只是希望把傳統政治制度的方方面面都講清楚。本書本身就是一種「討論」,是一種宏觀概括和事實呈現的嘗試。全書分為十二個專題,我在十二個大的框架下,常常信馬由韁地講開去,沒有嚴格的註釋,有的多是興趣,是奇聞軼事,是典故案例。況且,我們誰都沒有經歷過傳統社會,體驗過那些制度,都是管中窺豹、書中窺景。很多政治制度,局外人捶胸頓足,局內人樂在其中;局外人交口稱頌,局內人苦不堪言。此外,立場不同,處境不同,對同一項制度的評價就可能存在巨大差距。所以,爭論是難免的。讀者讀後,如果對某項政治制度留有印象,或者對書中某個論斷表示認可,我覺得本書就沒有浪費紙張。如果再能引發讀者的些許思考,那麼,這就是一本成功的圖書了。
說了這麼多,讀者可能對傳統政治制度產生了一些興趣,對上述的論述也有許多疑問,那就翻過這一頁,直接進入正文吧!
前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制度。政治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
史前歐洲的克羅馬農人,是自由的狩獵者。他們所處的時代離國家的出現,為時尚早。但是考古發現,克羅馬農人的狩獵越來越有組織、有計畫。他們在出征前,聚集在一起舉行一些儀式;有了重大收穫,也會聚集在特定的地點慶祝。這些行為的背後,就有「制度的身影」。與之遙遙相對的東方,從元謀人、北京人到山頂洞人,也有類似的行為。火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起初人類不會生火,保管火種就成了重大問題。人群中應該會指定專人保護...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皇帝是什麼
皇帝是怎麼來的
皇帝是「三無」人員
第四講
宮禁制度
宗藩制度
后妃制度
宦官制度
第五講
從貴族政治到賢能政治
皇權與相權的纏鬥
奏章的曲折人生
第六講
六部是行政主體
輔助行政部門
第七講
中國行政區劃變遷
地方官
基層官府與社會
第八講
科舉的來由與利弊
科舉考試指南
萬里長征第一步
第九講
官員人事硬槓槓
官員任免流程
古代政治的自我監察
第十講
錢糧賦稅是頭等大事
冤案是如何釀成的
教化百姓與陋規氾濫
是什麼吸引他們從政
第十一講
兵權無小事
天下觀念與萬國來朝
第十二講
古代政治制度的若干特點
高效制度,低效制度
後記
前言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皇帝是什麼
皇帝是怎麼來的
皇帝是「三無」人員
第四講
宮禁制度
宗藩制度
后妃制度
宦官制度
第五講
從貴族政治到賢能政治
皇權與相權的纏鬥
奏章的曲折人生
第六講
六部是行政主體
輔助行政部門
第七講
中國行政區劃變遷
地方官
基層官府與社會
第八講
科舉的來由與利弊
科舉考試指南
萬里長征第一步
第九講
官員人事硬槓槓
官員任免流程
古代政治的自我監察
第十講
錢糧賦稅是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