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意外的衝突:美中「冷戰2.0」,全球地緣政治衝突下的明天

Accidental Conflict: America, China and the Clash of False Narratives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史蒂芬.羅奇

評價
4收藏
3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434 NT$ 55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5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75 413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金融時報》2022年最佳經濟類選書

「下一個中國」VS.「美國夢」
台灣在其中會是棋子還是棄子?!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中國夢」發乎一種民族復興的情愫,懷著2049年前成為世界強國的宏願。在美國眼裡,這更像是一種威脅,直迫美國自二戰後以來世界霸主和繁榮大國的地位,因為「霸權從不輕易讓位!」
而在中國眼裡,偉大命運的途上不必引戰,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在瞭解美中兩國權力的二元性時,必須認真看待歷史先例,比如修昔底德陷阱。雖然擁有毀滅性核武器排除了全面軍事衝突的可能,但兩國無法對其坐視不理,尤其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局勢持續緊張,更不用說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扮演的角色。這些摩擦凸顯意外火花可能誘發大型軍事衝突的現實風險。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曾說,若新一輪冷戰是一座峰頂,中美兩國已於「山麓」待發。不難預見,過去相互依附的關係,現已進入危險地帶,激化為不斷升級的衝突。在短短四年間,美中進入了一場貿易戰、科技戰和新冷戰。世界上兩個最強大國家之間的這場衝突本不會發生,如果不是因為不必要的虛假敘事碰撞。
美國錯把貿易和科技威脅歸咎於中國,卻忽略自身脆弱的儲蓄基礎。中國錯將其增長挑戰歸咎於美國所謂的遏制市場社會主義,忽視其自身失敗的經濟再平衡。從對美中兩國經濟、政治和政策的深入分析中,作者史蒂芬•羅奇認為,雙方的不實敘事不僅是政治話術,也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手段,不實敘事往往透過許多簡單的解決方法來處理困難複雜的問題,並錯誤引導著雙方被資訊失真所放大,更反映出每個國家的恐懼和脆弱,而不是對他們面臨的風險可靠評估。
本書詳述中美衝突升級的災難性影響,並提出恢復互利關係的新路線圖,可先從氣候變遷、全球衛生、網路安全三大範疇開始,重新建立美中互信基礎並逐漸從病態依賴轉變為相互依賴。

【本書特色】
1. 本書集結美中兩國長年以來政治、經濟、社會與歷史的發展過程,以及兩國的意識型態對立演變過程,提出兩大強國如何擺脫不實敘事所造成的衝突,重新邁向合作、達到互惠互利的解決辦法。

2. 作者史蒂芬•羅奇素有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稱,並關注美中關係發展三十年之久,台灣讀者可從書中詳實的歷史事件與數據資料中獲得不同觀點,提升國際局勢的判讀能力。

【推薦人】
「巫師地理」|地理時事議題臉書粉專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創辦人|陳佳茹 Rachel Chen
公民教師、《思辨》作者|黃益中
【各界好評】
「史蒂芬•羅奇認為,中國和美國應該並且能夠建立一種可行的合作關係。然而,他們卻陷入互相強化對彼此的虛假敘述之中。羅奇堅信存在著一種信任和相互依賴的方式。從概念上來看,他是對的。確實,衝突將損害所有人,甚至可能帶來災難。但是,它還能夠被避免嗎?」
《金融時報》馬丁•沃爾夫專欄

「一本極具影響力的新書。」
《金融時報》吉蓮•邰蒂(Gillian Tett)


「中國和美國陷入一種破壞性的互賴。史蒂芬•羅奇針對兩國之間日益加劇的摩擦應用了心理學的觀點。」
《金融時報》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

「一次及時、流暢、可讀性高的全球關係評估。」
《柯克斯評論》(星級評價)

「一本備受期待的書。」
彭博電視臺《Surveillance》主持人 湯姆•基恩(Tom Keene)

「這是一本卓越的書。《意外的衝突》提供大量證據,並對推動中國和美國經濟的潛在力量有更深入的理解。」
《故事經濟學》作者羅伯•席勒(Robert J. Shiller)

「如果你想知道為何中美關係在短短幾年內從友好變成敵對,這本書適合你。它詳細說明瞭這種變化背後的經濟和政治過程,並提出避免『意外衝突』的途徑。」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恩格爾(Robert Engle)

「《意外的衝突》是一本非常重要且及時的書。它的觀點和分析有可能改變兩邊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師的誤解,避免一條危險和相互破壞性的道路。」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勞拉•泰森(Laura D. Tyson)

「我想不出有誰比史蒂芬•羅奇更合適來解釋中美關係如何發生轉變,以及在雙方願意的情況下如何修復。」
《The Chancellors》作者 霍華德•戴維斯(Howard Davies)

作者簡介:

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
二○二二年秋天,加入耶魯大學法學院保羅•蔡中國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
二○一○~二○二三年任耶魯大學傑克森全球事務學院和管理學院高級研究員。一九八二年起的三十年間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主席和首席經濟學家,領導享譽全球的經濟研究團隊。在加入摩根士丹利之前,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研究幕僚、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熟悉美國經濟政策,擁有紐約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羅奇現在的教學和研究重點在於亞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耶魯大學,他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有關「未來的中國」和「日本的經驗」等新課程;寫作和研究也涉及全球化、貿易政策、後危機政策體系和全球失衡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羅奇一直是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他的著作曾出現在學術期刊、書籍、國會證詞中,並在全球各媒體廣泛傳播。他對全球經濟的觀點被認為影響了從北京到華盛頓的政策辯論。
著有:《失衡的經濟》、《未來的亞洲》

譯者簡介:

葉家興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經濟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商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香港精算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合著有《保險與理財:迷思和反思》、《陸生元年》、《未來事件交易簿》等,(合)譯有《囚犯的兩難:賽局理論、數學天才馮紐曼,以及原子彈的謎題》、《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糧食戰爭》、《大話題:賽局理論》等。


葉嘉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哲學博士,專於二十世紀前後華文報刊的跨文化知識史和翻譯研究,著述十餘種散見於中英文期刊。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任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副主任,另授大學基礎通識和中國通識課程。合譯有《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世界上最聰明的地方:從鏽帶到智帶,看智力分享如何引領全球鏽帶城市聰明轉型》、《發現時代:駕馭21世紀的機遇與風險,實現成就非凡的第二次文藝復興》三部社會科學專著。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