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烈萬城目學陳澄波納瓦爾寶典長女病季暢銷5折起日文單字很有事恩田陸池上彰多巴胺節稅法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新聞自由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 首頁 > 
  • 中文書 > 
  • 歷史地理 > 
  • 我是一個正常人嗎︰兩世紀以來對於正常人的追索,以及正常人為何不存在

我是一個正常人嗎︰兩世紀以來對於正常人的追索,以及正常人為何不存在

Am I Normal?: The 200-Year Search for Normal People (and Why They Don’t Exist)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莎拉.查尼

評價
3收藏
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410 NT$ 5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5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我可不這麼想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正常」是什麼?是否有必要追求「正常」?
兩世紀以來,人們因為人口調查與統計學的發展,開始關注「何謂正常人」。藉由質疑「追求正常」的必要性,本書將讓讀者從追求正常的幻想中解脫。

一本關於何謂「正常」的文化史,
深入研究「正常」這個概念從何而來,以及它如何困擾了我們。
王美珍(50+總編輯兼副執行長)、李欣倫(作家)、卓惠珠(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版主)、怪奇事物所 所長、寒波(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劉中薇(作家/編劇/講師)
——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數排序)
《泰晤士報》、《衛報》、《星期日郵報》、《每日電訊報》、《觀察家報》、《Buzz 雜誌》
——佳評如潮

我身高體重是正常的嗎?
我在別人面前哭是正常的嗎?
我在搭乘大眾運輸時會感到焦慮是正常的嗎?
我吃完東西後會覺得臃腫是正常的嗎?
……
當你仔細思考時,會發現「正常」這個概念本身並沒有太多意義,而且往往被(並且仍然被)理解為「社會上期望的樣子」。

「我正常嗎?」這個問題直截了當,卻也是我們時常困擾的問題之一。這個問題所引發的種種疑問,構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幫助我們與他人溝通,並判斷何時需要尋求建議或尋求醫療幫助。然而,「正常」的概念卻是如此複雜。
在19世紀之前,「正常」這個詞很少與人類行為聯繫在一起。它是數學中的術語,用於描述直角,而不是用來形容人類。然而,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這一科學領域在歐洲和北美掀起了一股熱潮,伴隨著智商測試、性研究、幻覺調查等的興起。本書探討了優生學的黑暗歷史,以及這種觀念是如何延續至今。許多圖表和測量方法都是基於白人、男性、異性戀制定。例如,BMI(身體質量指數)作為評估「正常」體重的指標,起源於20世紀上半葉美國保險公司收集的統計數據,而這些公司的客戶主要是富裕的美國白人。直到最近,人們才意識到,BMI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對於不同的體型和種族群體是不同的。
作者問及了為什麼我們仍然經常在網路上討論「正常」與否的問題,同時,她也質疑了人們為什麼會認為「正常」成為令人渴望的目標。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共同思考「正常」是如何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以及它對我們的影響。無論你是否曾經害怕與眾不同,這本書能讓你停止擔心自己的「不正常」。

外媒好評:

莎拉‧查尼迷人地描述了「正常」這個觀念如何逐步滲透到社會核心的過程......令人震驚,且讓人受益良多
——《泰晤士報》

讓人欲罷不能
——《衛報》每日之書

引人入勝......這本迷人書籍的寓意就在於:與其無止盡地反覆思考「我是否正常?」這個令人擔憂且無法回答的問題,我們應該反問自己,正常到底是否存在,以及為什麼要在乎這件事?
——《星期日郵報》

太棒了!莎拉‧查尼的出色作品《我是一個正常人嗎》是那種罕見的通俗科學書籍,它讓你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整個世界
——蒂姆‧史密斯-蘭尼《每日電訊報》

很有說服力、極具可讀性......從性事調查到嬰兒體重,從美的標準到性向,這是一部極富吸引力的通俗科學作品
——《觀察家報》

這本迷人的書籍將改變我們對於正常的看法
——《Buzz 雜誌》

作者簡介:

莎拉.查尼(Sarah Chaney)
女王瑪麗情感史中心(Queen Mary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the Emotions)研究員。從青少年時期到三十歲以前,她瘋狂地叛逆,同時暗自渴望成為正常人,直到她過了三十歲,她(大部分時間)才停止擔心這個神話般的理想。除了研究工作外,她負責皇家護理學院(Royal College of Nursing)的公共展覽和活動計劃,偶爾為《對話》(The Conversation)和《心理學今日》(Psychology Today)撰稿,熱愛《X戰警》(X-Men)同人小說。

譯者簡介:

官妍廷
輔仁大學英語系學士、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承紐約大學東亞系李渝老師啟蒙,研究興趣為當代藝術中的流亡離散、文化轉譯,以及藝術、科技與科學的跨領域對話。譯有《藝術創作委託指南》、《錢暴後的暗處:操作下的21世紀藝術市場》(典藏藝術家庭)。其他譯作散見近年展覽論述、藝術家自述及評析文章。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