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電影!
吳念真(導演‧編劇‧作家)
《賽德克‧巴萊》殺青了,而這本手記也畫下最後一個句點。是誰說過的,電影一旦進了戲院就不再屬於導演了;它屬於觀眾,屬於影史的一部分。但這本書無論如何都必將屬於導演自己,是一段生命歷程、一個記憶,在心裡,無法磨滅。
電影,在臺灣絕對不是一個如同它的外在那般浪漫多采的行業,相反的,它是一個充滿挫折、困頓和折磨的工作。
記得十幾年前某個國際影展上,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導演得了獎。他在台上說:「電影工作其實還不錯,讓我有理由跟朋友借錢當旅費出國參展,也讓我有機會穿上和好萊塢巨星們一樣的燕尾服,雖然有點不合身,而且租金還沒付清……」
記得當時在台下的我拚命鼓掌,一邊大笑,一邊卻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旁人聽來或許輕鬆幽默的話語中,我卻聽到了其中淡淡的辛酸和無奈,一如臺灣許多導演的困境和心情。
臺灣的電影導演絕對不只是一個導演而已,找題材、找資金、找場景、找演員;應付老闆、應付媒體、應付經紀人,搞不好連海報設計、廣告文案,甚至預告片都需要自己披掛上陣。
不知道有多少臺灣導演都講過類似的一句話:在台灣,導演真正用在拍片的時間,是整部電影完成的過程裡最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清楚這些導演的意思,魏導正好可以當見證,說給你聽,而且絕對有說服力。因為《賽德克‧巴萊》花了創紀錄的成本、陳設了創紀錄的場景……而且請務必記住,從一個意念開始到完成,這位導演足足花了十幾年。
這本手記,你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導覽」。如果你是一個對電影懷抱著單純、浪漫、美好,而且認為一切似乎都理所當然的人,你必將理解:夢可不是躺著就可以完成。
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一部「工作日誌」、一部「教材」看。如果你是一個電影人,或許從中你可以得到許多經驗,避開許多風險,因為魏導已經用精力、時間和金錢,幫你踩踏出一條依跡可循的路徑,雖然未必從此一路寬敞。
你更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心情日記」,偷窺一下一個導演──想像中應該是何等英明神武的一個人啊──的疲憊、無力、寂寞,甚至屈辱、頹喪。
至於我自己所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魏導在《海角七號》的風光之後,那麼義無反顧地把取之於電影的,再用之於電影。因著這樣的決心,無論如何,他都對得起電影、對得起觀眾,更對得起自己。
最後,請容許我提醒一下魏導,或許你也會有對不起的人,某些時候、某些部分,我們經常對不起自己的家人,就如同許多導演、許多電影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