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 不忘戰爭歷史
百年傳承 啟發歷史意義
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中央通訊社從上萬幀抗日戰爭照片中篩選,挑出最具歷史意義與寫真價值的圖片,編輯而成抗日戰爭圖錄。這本圖錄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段壯烈而悲戚的史實,也讓我們重溫這場戰爭所蘊藏與啟示的歷史意義。
在日本侵略中國的近二十年歷程中,中央社的許多記者經常冒著生危險,奔赴戰場,隨軍採訪,捕捉將士與民眾奮勇抗戰的血淚鏡頭。同時,中央社以當時國內配備最佳、素質最高、採訪網最密、使命感最強的新聞機構,從各個角落與角度,忠實而傳神地以鏡頭呈現中華兒女悲壯的抗日行動。
本書由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維開執筆;國史館館長呂芳上、中國國民黨黨史館主任邵銘煌、中央社常務監事陳國祥為特別顧問。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國史館館長呂芳上、攝影家莊靈、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蔡詩萍 鄭重推薦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吳敦義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緬懷先烈先賢赴湯蹈火,艱苦奮鬥,油然興起無限敬仰與感恩之情。百年來為建國與禦敵而奉獻犧牲的民眾,更是無以計數,思之實令人感佩與憐惜。回顧民國百年青史,最為壯烈、犧牲最大而對歷史進程影響最深遠的大事,應屬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
先烈先賢領導革命建國,面對無數荊棘紛至沓來,從孫中山到蔣中正等領導人始終堅忍不拔,剛毅以對,不斷披荊斬棘。其中,日本侵略是揮之不去的外患,中共武裝奪權則是難以彌平的內憂。內亂隨外患而深沉化、擴大化,更成為中華民國建國大業橫遭挫敗的最沉重的痛擊。
日本當年恃其明治維新後國富力強,師法西方帝國主義,興起向外擴張的狼子野心,積弱不振的中國遂成為其意圖侵略的首要目標。當國民革命軍北伐,以勢如破竹之勢挺進之際,日本即蓄意阻撓,不斷製造事端。蔣中正總司令為統一大業計,忍辱避開挑釁。同時,自揣國力孱弱,不堪禦敵,且內亂方殷,無法兩面作戰,不得不堅持百忍,埋頭平亂並展開抗戰準備。在此期間,中共乘機坐大,並與日本的侵略交相侵擾,甚至互為呼應。國民政府盱衡全局,訂定先安內、後攘外的策略,以因應複雜多變險惡的情勢。
然而,日本不斷製造事端,以武力步步進逼,阻止中國的統一與建設,甚至變本加厲,不斷加大逼戰力度。到了西安事變和平落幕後,中國趨於統一,國家建設蒸蒸日上,對日抗戰的實力大增,學者稱之為「黃金十年。日本擔憂中國壯大將更添其侵吞的難度,認為事不宜遲,晚打不如早打,乃悍然尋釁興戰,啟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也不再忍讓,奮起抗戰。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河北宛平縣盧溝橋製造一起日兵失蹤事件,藉機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雖孱弱,面臨可能亡國滅種危難,已忍無可忍,乃不分黨派、地域,不分男女、老少,相率投入攸關民族生存的保衛戰。中共也捐棄前嫌,聲明擁護政府,併肩抗戰。
日本發動事變後,狂言「三月亡華」。國軍在上海浴血抗敵,犧牲慘烈,徹底瓦解日本帝國的迷夢。中國對抗侵略的優異表現,獲得同盟國肯定與推崇,乃在日本襲擊夏威夷美國軍事基地後將中國納入同盟,協同作戰。三十四年八月,終於迫使日本屈服,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歷經八年艱苦抗戰,最後光榮勝利。一吐百年來積弱不振、受列強欺凌的怨氣,但也付出慘痛犧牲的代價,國家民族遭受空前浩劫。
日本投降後,中國自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以來五十年的國恥湔雪淨盡,臺灣、澎湖依開羅會議決定,重歸中華民國版圖。事實上,台灣愛國志士在抗日戰爭中並未缺席。臺灣的有識之士認清爭取抗戰勝利就是收復臺灣的保證,故紛紛投身抗戰行列,翁俊明、李友邦、宋斐如、謝南光、謝東閔、連震東、黃朝琴等人都有卓越貢獻。民國三十年二月,臺灣人抗日團體「臺灣革命同盟會」在重慶成立,誓言打倒日本帝國,光復臺灣。黃埔軍校出身的李友邦更召集三百多名臺灣青年,組成「臺灣義勇隊」,接受軍事委員會指揮,在閩浙沿海游擊抗日。兩年後,翁俊明受命組織的國民黨直屬臺灣黨部,也在福建漳州成立,致力發展臺灣島內組織,期盼臺灣早日光復。翁俊明因此慘遭日本殖民當局殺害。
台灣志士的努力與期待與國民政府是一致的。在民國三十三年美、英、中三國政府發表的「開羅宣言」中言明,三大盟國作戰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侵略,並剝奪其自前次世界大戰中在太平洋所佔奪之所有島嶼,其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等須歸還中華民國。次年,中、美、英、蘇發布的「波茨坦宣言」再度確認。中國抗戰勝利後,臺灣因之重歸中國版圖。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在的中山堂,臺灣行政長官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接受日本總督呈遞降書,宣示臺灣光復,掙脫日本長達半世紀殖民統治。
中央通訊社見證了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在日本侵略中國的近二十年歷程中,中央社的許多記者經常冒著生危險,奔赴戰場,隨軍採訪,捕捉將士與民眾奮勇抗戰的血淚鏡頭。同時,中央社以當時國內配備最佳、素質最高、採訪網最密、使命感最強的新聞機構,從各個角落與角度,忠實而傳神地以鏡頭呈現了中華兒女悲壯的抗日行動。這些寫真照片是人類歷史極其珍貴的紀錄。
為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中央社從上萬幀抗日戰爭的有關照片中篩選,挑出最具歷史意義與寫真價值的圖片,編輯而成抗日戰爭圖誌,公諸於世。這本圖誌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段壯烈而悲戚的史實,也讓我們重溫這場戰爭所蘊藏與啟示的歷史意義。願後世以史為鑑,記取教訓,徹底捨棄任何侵犯他國的圖謀,斷然棄絕以戰爭手段遂行己意的念頭。當然,我們也要恢復歷史的真相,不容再基於黨派利益而歪曲歷史、篡奪歷史的功績。
名人推薦: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國史館館長呂芳上、攝影家莊靈、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基金會副董事長蔡詩萍 鄭重推薦
中華民國行政院長 吳敦義
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緬懷先烈先賢赴湯蹈火,艱苦奮鬥,油然興起無限敬仰與感恩之情。百年來為建國與禦敵而奉獻犧牲的民眾,更是無以計數,思之實令人感佩與憐惜。回顧民國百年青史,最為壯烈、犧牲最大而對歷史進程影響最深遠的大事,應屬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
先烈先賢領導革命建國,面對無數荊棘紛至沓來,從孫中山到蔣中正等領導人始終堅忍不拔,剛毅以對,不斷披荊斬棘。其中,...
章節試閱
悲壯而光榮的一頁──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八年(摘錄) 邵銘煌、劉維開
從民國26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34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與日本進行了八年一個月又零七天的戰爭,習稱「八年抗戰」。實際上,這一場戰爭從民國20年9月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就已開始。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的六年中,中華民國對日本的侵略進行的是局部戰爭,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後,中華民國與日本之間則是進行全面戰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的六年間,對於中華民國而言,可以視為備戰階段,盧溝橋事變之後則是正式抗戰的開始。
日本步步進逼中國
日本自明治維新成功以來,國富力強,即師法西方帝國主義,一意向外擴張,中國遂成為其染指侵略的首要目標。清末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禍、民初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二十一條要求」、北洋政府時期提供段祺瑞內閣借款,以及支持東北軍閥張作霖等等作為,侵華野心一一暴露。
當中國國民黨領導北伐,打敗直系軍閥,攻克長江中下游之際,日本政府認可「田中奏摺」,訂定侵略滿蒙、征服中國、稱霸亞洲及世界的先後次序。果不其然,民國17年(1928)5月,蔣中正總司令領導第二期北伐,攻克山東濟南,日本即藉口保僑出兵,蓄意阻撓,釀成慘案。蔣總司令為統一大業計,忍辱繞道北上,克復北京,完成北伐軍事。日本出兵阻撓北伐舉動,蔣中正引為奇恥大辱,立誓「雪恥」,並展開抗日準備。
日本不斷製造事端,以武力步步進逼,阻止中國的統一與建設。民國23年秋,蔣中正委員長著述〈敵乎?友乎?〉一文,以法律學者徐道鄰名義發表於《外交評論》,忠告日本:放棄侵略,與中國合作努力,共謀亞洲永久和平與福祉。發表後,受到國內外注視,但日本軍閥不予理會,反變本加厲,侵擾華北。日本政府也曲意縱容,與中國為敵。西安事變和平落幕後,日本眼見中國趨於統一、建設有成,半年後啟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不再忍讓,奮起抗戰到底。
戰前統一與建設
日本敢於對我國發動侵略戰爭,是自恃其軍力強大,而中國積弱不振。中華民國成立以後,歷經袁世凱與北洋政府統治,國家建設遲滯不前。蔣中正繼承孫中山建國志業,領導北伐,掃除軍閥與帝國主義,民國17年(1928)12月完成統一。訓政建設工作同時展開,內憂外患卻也接踵而來。至26年(1937)7月全面抗戰,雖然國難重重,國家建設仍有長足發展,學者稱之為「黃金十年」,厚植對日抗戰的實力。
這十年間主要內憂是中共坐大,主要外患是日本侵略,兩者交相迭乘,有時互為呼應。國民政府訂定先安內、後攘外的策略,因應複雜多變險惡的情勢。安內是為了要敉平抗爭勢力,完成真正統一,而後一致對外;攘外則在於禦侮雪恥,收復失土,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對付中共,國民政府先後對江西瑞金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前四次軍事行動或因戰略錯誤或因日軍侵擾而被迫中止。民國22年(1933)10月,國民政府調動八十萬軍隊,對共黨中央根據地及鄰近湘、贛、閩、浙等據點發動五次圍剿。這次改採「七分政治,三分軍事」原則及封鎖戰術攻剿。戰事持續一年,共軍節節敗退。23年(1934)10月,中共出走瑞金,展開所謂「長征」,流轉湖南、廣西、雲南、四川、青海、甘肅各省。國軍沿途窮追猛打,24年(1935)10月,殘餘共黨及紅軍到達陝北,重建根據地。
剿共同時,國民政府亦以政治、軍事並用手段,解決馮玉祥導演的「察變」、十九路軍將領發動的「閩變」,以及歷時五載的兩廣半獨立狀態。至25年(1936)秋,除東北及新疆外,全國各省都已在中央政府直接統轄之下,國家真正統一局面終告實現。
日本侵華期間,首相阿部信行曾對國會說:「中國有三件不可輕忽的大事,就是整理財政、整頓軍備和新生活運動。」一語中的,國家多難之秋,政府埋首建設,無時不在為抗戰作準備。數年之間,於政治、經濟、國防、外交、財政、交通、教育各方面,都有突破性的進展。23年2月,蔣中正委員長駐節江西南昌剿共前線,發起新生活運動,提倡禮義廉恥,推行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的生活,期以改造社會道德與國民精神,達成「生活軍事化、生產化、藝術化」之精神建設指標。蔣夫人宋美齡也把推廣新生活運動當作重要事業,全力輔助推行和宣傳,圖使國人在生活習慣和精神上脫胎換骨,不讓西方人看不起中國。抗戰爆發後,新生活運動演變為戰地服務、慰勞官兵、難民救濟、難童保育、節約獻金、徵募物資等支援抗戰有關的活動,發揮很大的動員力量。
在經濟建設工作方面,國民政府於22年提出四年實業計劃,擬先以長江流域各省為首始建設中心區,然後逐步推及全國。其方式是採取統制經濟政策,由政府通盤籌劃推行,注重國防工業發展,以增強國力。此外,蔣中正委員長亦在24年4月發起「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動員民眾參加經濟建設行列。此一運動與新生活運動互為表裏,訂立總目標為:「盡人力,闢地利,均供求,暢流通,以謀國民經濟之健全發展。」實施工作含八個要項,分別為:振興農業,鼓勵墾牧,開發礦產,提倡徵工,促進工業,調節消費,流暢貨運,調整金融。是年11月,法幣政策施行;次年(1936)5月,「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簡稱五五憲草)公布。 政府與人民,上下一心,投入建設事業,國家政經發展漸入佳境。
九一八事變
眼見中國積極備戰,各方面建設蒸蒸日上,日本認為事不宜遲,晚打不如早打,乃悍然尋釁興戰。
民國20年9月18日晚上10時30分,日本關東軍炸燬瀋陽城外柳條湖車站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誣指中國軍隊所為,展開進攻瀋陽城的行動。次日晨,佔領東北軍政中心的瀋陽,同時間,其他地區的日軍亦展開軍事行動,分別攻佔長春、鞍山等18個城市,稱「九一八事變」,是日本軍事侵略中國的開始。隨後日軍擴大軍事行動,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相繼陷落,12月底,錦州亦告淪陷。錦州是瀋陽淪陷後的東北軍政中心,亦即關外最後一個重要城市。至此,東北三省完全淪失。
日本關東軍在東北的行動,刺激了駐在長江下游的日本海軍。民國21年1月28日深夜,藉口五名日本僧侶於18日在馬玉山路被毆事件,日本海軍陸戰隊在機關槍的掩護下突襲上海閘北地區,駐守該地區的國軍第19路軍部隊立即予以還擊,雙方發生衝突,戰爭開始,是為「一二八淞滬戰役」。
一二八事變發生後,國民政府立即採取了緊急應變措施,將首都遷至洛陽,蔣中正則以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身分,訂定《京滬防衛與政軍部署》,對南京與上海的防務作了全盤部署,同時訂定全國防衛區計劃,將全國劃為四個防衛區及一個預備區,以因應可能擴大的戰事。為強化國軍在淞滬地區的戰力,軍事委員會調派當時裝備最新、作戰力最強的第87師及第88師,編為第五軍,投入戰場,命令在第19路軍的名義和指揮下作戰。國軍在上海前後投入約6萬兵力,堅持抵抗了1個月之久,成功的遏阻日軍的攻勢,迫使日軍三度增兵,三度更換指揮官,先後動員達8萬人之多。一二八事變國軍的奮戰,改變了國際間對中國軍隊不敢對抗日軍的印象,而且強化了國軍的信心,認清國軍有與日軍一戰的能力,此後面對日軍的挑釁,勇於展開軍事對抗。
民國22年1月1日下午,日軍駐山海關部隊向臨榆南關進行軍事行動,該地駐軍以交涉無效,奮起抵禦。3日,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山海關失陷,是為「榆關事變」。日軍佔領山海關後,轉向熱河,3月初,占熱河,隨即又向長城各隘口展開猛烈攻擊。長城各口戰鬥激烈,日軍器械優良,補充迅速,物質上佔有優勢,國軍則憑藉堅強的戰鬥意志與犧牲精神,以血肉之軀,堅強抵抗,使日軍陷於苦戰,雙方形成對峙狀態。4月下旬,日軍向興隆縣、古北口方面,發動大規模攻勢,在重砲、山野砲的集中射擊、裝甲車的往復衝鋒及飛機的連番轟炸下,國軍傷亡慘重,陣地所有工事盡被摧毀,各部隊向密雲附近撤退。5月19日,密雲在日軍陸、空合擊下,亦告失守。密雲為平津地區的北方門戶,北平情勢告急,政府已有背城一戰的準備,惟日軍亦傷亡過重,決定停戰,於5月30日,雙方代表在塘沽簽訂停戰協定,長城戰役正式結束。
長城戰役中,國民政府先後投入了包括中央軍與西北軍、東北軍、晉軍等地方軍系及雜牌軍在內的9個軍、29個步兵師、1個獨立步兵旅、5個騎兵師、1個騎兵旅、2個砲兵旅、4個砲兵團及各軍師直屬特種部隊,總數約25萬人。經過3個月的苦戰,死傷4萬餘人,是中、日全面戰爭發生前,規模最大、死傷最慘重的一場戰役。一位外籍記者對中國同業敘述他在戰場上的見聞︰「日本的砲兵集中戰法,把你們簡單的防禦工事,破壞很多,有幾次在砲兵與空軍聯合進攻之下,你們的軍隊死傷很大,殷紅的血跡,染過了許多山頭,殘斷的肢體,有如荒林中枯亂的材木。不過,你們的軍心非常安穩,官兵都好像找到了他們願作的事情。」國軍第25師在古北口,3日內,犧牲達4、5千人,師長關麟徵在肉搏時被炸傷五處;第29軍在喜峰口,與日軍激戰5晝夜,傷亡2千餘人,旅長趙登禹受傷不退,堅持到底;第2師在南天門自4月21日起血戰至25日,由第83師接替,至28日,在第25師支援下,撤至古北口最後一個制高點的新開嶺,前後8晝夜,各師旅傷亡共3千餘人,陣地工事全毀。而29軍的大刀隊,以傳統武器的突襲行動,更是讓日軍聞風喪膽,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一首「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後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衝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勇壯歌聲傳遍全國。
西安事變
隨著建設進步與國力增強,國民政府對日本態度轉趨強硬。24年10月華北危機達於頂峰時,政府已有不惜一戰的決心;次年綏東戰爭爆發,政府以實力支援綏遠當局主動進攻,造成百靈廟大捷,外交部也奉令斷然中止與日本進行所謂「調整國交」談判。但仍有部分國民不能理解政府「安內攘外」政策的苦心。
中共落腳陝北後,張學良與楊虎城受命加緊剿共軍事。中共為保存一息尚存的力量,對東北軍進行統戰,更向張學良提出一套聯共、聯蘇抗日的計劃,以動搖其剿共意志。在抗日民族情緒高漲、共黨統戰,及保留軍事實力私心作祟之多重作用下,張學良態度軟化,剿共立場轉變,甚至附和中共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要求,擅自以物資供給共軍,甚且一度申請加入中共。蔣委員長眼見共黨即可殲滅,嚴拒張學良有關停止剿共的建議。25年(1936)12月12日,張、楊合謀脅持前往西安督導軍務的蔣委員長,強迫同意他們提出的改組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愛國份子、召開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演成「西安事變」一幕。
在國際共黨和平解決政策指示之下,周恩來應張學良邀約,前往西安周旋。南京國民政府軟硬兼施,設法保護蔣委員長安全。蔣夫人與宋子文親自出馬,於關鍵時刻前往西安,與張、楊、周協商解決之道。12月25日,事變和平收場。張學良以負荊請罪心情護送蔣委員長回南京,接受軍法審判,雖獲得特赦,但從此失去自由達半個世紀。事變後,楊虎城先是赴歐洲考察,抗戰第二年回到國內,被軍統局逮捕拘禁。
西安事變使國民政府剿共工作功虧一簣,而最大受益者是中共,獲得起死回生的轉機。
八年抗戰全面展開
民國26年7月7日,日軍在河北宛平縣盧溝橋製造一起日兵失蹤事件,藉機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雖弱,面臨可能亡國滅種危難,已至忍無可忍地步,乃奮起抗戰,不分黨派、地域,不分男女、老少,相率投入攸關民族生存的保衛戰。中共也捐棄前嫌,擁護政府,併肩抗戰。民國26年7月7日,日本駐平津地區的華北駐屯軍在河北省宛平縣城西北的盧溝橋附近進行夜間演習,收隊時發現少了一名士兵,懷疑為中國軍隊俘虜,強行要求派兵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駐防該地的國軍第29軍第37師219團團長吉星文拒絕,日軍乃於8日凌晨向宛平縣城展開攻擊,守軍立即還擊,是為「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跨永定河之上,初建於金代,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橋為石造多孔聯拱橋,全橋共有11個橋孔,各孔的跨徑和高度均不相等。採用兩邊橋孔小、依次向中央逐漸增大的韻律設計建築法,形成了優美的橋型。早在金代,此橋就被列為「京師八景」之一,至今「盧溝曉月」仍為北京勝景之一。元代,義大利人馬哥波羅至燕京游歷,返國後在其游記中盛讚此橋建築壯觀,而為西方人所最熟知的中國橋樑之一,至今仍稱為「馬哥波羅橋」。橋兩側有石欄柱281根,每根柱上有金、元、明、清歷代雕刻的數目不同的石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尤其小獅子,或藏或露,變化萬千,為雕刻藝術之極致。
事變發生時,中國方面黨政高層正在江西廬山邀集學者專家舉行談話會,商議國事;接獲事變報告後,立即派軍隊北上增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並於7月17日藉由對參加廬山談話會的學者專家講話的機會,宣示政府和戰的決心,說明政府對於事變處理的態度是「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但是只要戰端一開,「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只是日本方面並沒有體認到中國政府的決心,持續軍事行動,北平、天津相繼淪陷,中國已經到了最後關頭。7月31日,蔣委員長宣告中外:「現在既然和平絕望,只有抗戰到底!」全面抗戰正式開始。
平津陷落後,日軍於8月初沿平綏路進攻南口、張家口等戰略要地,並分兵兩路,進攻平漢路北段地區及山西、綏遠方面,是為北戰場。國軍以重兵集結山西北部忻口一帶,以一部佈防平型關、雁門關,誘使日軍將南向之攻擊方向改為西向。9月,日軍於平型關附近被國軍第7集團軍部隊包圍,輜重部隊亦遭共軍改編第18集團軍之第115師林彪部襲擊,此亦為抗戰期間,共軍所參與的最主要一場戰役。10月,日軍約5萬餘人,進攻忻口。國軍為確保太原安全,堅持抵抗,自13日起至18日止,予日軍以極大打擊,軍長郝夢齡、師長劉家麒等殉國。嗣因山西東部防線遭日軍突破,娘子關失守,國軍側背受到威脅,乃放棄忻口陣地。11月8日,太原失守,國軍一部向西撤退,以誘敵深入,主力則與日軍在太谷、平遙一線形成對峙。
悲壯而光榮的一頁──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八年(摘錄) 邵銘煌、劉維開
從民國26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34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民國與日本進行了八年一個月又零七天的戰爭,習稱「八年抗戰」。實際上,這一場戰爭從民國20年9月發生的九一八事變就已開始。從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的六年中,中華民國對日本的侵略進行的是局部戰爭,而在盧溝橋事變之後,中華民國與日本之間則是進行全面戰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的六年間,對於中華民國而言,可以視為備戰階段,盧溝橋事變之後則是正式抗戰的開始。
日本...
目錄
序/吳敦義
悲壯而光榮的一頁/卲銘煌、劉維開
壹、危機四伏—日本進逼
貳、盧溝橋烽煙—正式開戰
參、戰火燎原—全國動員
肆、同盟支持—二次大戰
伍、終獲勝利—臺灣回歸
序/吳敦義
悲壯而光榮的一頁/卲銘煌、劉維開
壹、危機四伏—日本進逼
貳、盧溝橋烽煙—正式開戰
參、戰火燎原—全國動員
肆、同盟支持—二次大戰
伍、終獲勝利—臺灣回歸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