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10年後、20年後、40年後──世界是何等景況?
《金融心理學》、《景氣為什麼會循環》暢銷書作者拉斯.特維德說
我們正迎向一個很大的全球擴張期!
本書要告訴你,如何掌握未來的超級趨勢;你將看到
最誘人的工作機會、創業或投資機會,將出現在哪裡?
而最大的成長、最豐厚的盈利,將來自哪裡?
香港投資評論家 曹仁超 好評推薦
商業週刊1224期書摘推薦關於未來──從現在到2050年,你一定會想知道……
‧將發生12~18次金融泡沫及崩盤、1~3次全球房市大崩盤、3~5次資本支出崩盤,以及8~10次庫存周期。
‧2050年全球實質GDP是2010年的四倍,全球財富將成長300%,資產市值新增高達800兆美元。
‧愈來愈多新財富將由那些能洞燭先機、迅速行動,並利用網絡效應的個體或企業創造出來。
‧供給有限的資產或商品,包括能源、工業金屬、主要奢侈品牌、數量有限的收藏品,以及精華地段的房地產,可能是 非常好的投資標的。
‧人類壽命每十年增加2.5年,接近2050年將大幅提高,一百年後可達150歲,甚至更高。
‧估計將發生100場新戰爭,主要發生在底層十億人國家,絕大多數為內戰。
‧世界將形成兩個虛擬帝國,一個主要由華人構成,另一個由拉丁╱德裔╱盎格魯撒克遜族構成。
‧人類知識每8~9年增加一倍,2010至2050年將成長45倍;電腦與基因技術是兩大驅動力。
‧以下七個產業將有特別優異的表現:金融、房地產、資源產業、替代能源、基因級生物技術、資訊科技、奢侈品。
‧金融業將因新興經濟體逐漸建立信貸文化而受惠;此外,世界經濟規模擴大三倍,金融業必須滿足相關融資需求。
‧房地產業每年要為7,500萬人興建新房子,並建造大量商用不動產,滿足世界經濟大幅成長的需求。
‧生活方式方面,人們仍貪圖物質享受,但將花更多錢購買體驗而非實體商品,更重視品質而非數量。
‧體驗及「講故事」的市場將快速擴大,各產業領先業者將雇用媒體專業人士,替它們創造並傳播其故事。這種做法在運動、金融、奢侈品及食品╱保健業將尤其盛行。
‧職位增加最快的領域,將是創造型工作、講故事,以及服務工作,後者特別重視人的感覺。
拉斯.特維德還要告訴你
更多的超級趨勢……
未來,將發生什麼事,這一切將如何發生,以及原因何在。作者簡介:
拉斯.特維德Lars Tvede
工程碩士、國際商業學士,美國期貨公會認證的金融衍生商品交易員。曾任衍生商品交易員、基金經理人和投資銀行家十一年之久,而後於1990年代轉進電訊與軟體業,創辦、資助成立數家得獎的高科技公司,涉及衛星通訊、網際網路與行動空間。他也是成功的金融交易公司Beluga之創辦人。最近與夥伴共同創立CarryQuote金融資訊公司,2009年榮獲「紅鯡魚全球百強企業獎」,並在洛桑管理學院舉辦的競賽中獲選為瑞士2010年最有前途新創企業。
拉斯曾出版多本著作,涵蓋金融交易、行銷研究、市場規劃、經濟學、危機理論及電訊與軟體等題材,包括暢銷書《金融心理學》與《景氣為什麼會循環》(中文版均由財信出版)。在《行銷大師指南》一書中,拉斯名列世界前62位行銷策略大師。
拉斯與家人現居瑞士楚格。嗜好包括滑雪、航海,以及收集義大利跑車與葡萄酒。個人網站www.larstvede.com。
譯者簡介:
許瑞宋
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畢業,曾任路透中文新聞部編譯、培訓編輯與責任編輯,亦曾從事審計與證券研究工作。譯有《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典重譯.最新增修版)、《美好價值》、《啟動你的面對力》、《總體經濟的聖杯》、《國家的命運好好玩》、《髒錢》等書。(suisung@kimo.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超級趨勢》不僅是一本啟發智性的書。它迫使你拋下短期共識,有力引導你以未來的角度思考。已準備好質疑現狀、洞悉商業前景的企業主管,都應該看這本書。——美林資本市場執行長Dr Christian De Prati
2009年,我邀請拉斯.特維德為一群科技投資與創業精英發表主題演講。他分析了能源、生技與資訊科技業的新興趨勢,聽眾大為折服。在《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超級趨勢》中,拉斯進一步闡述相關觀點,深入探討全球趨勢、人口結構轉變與科技的進步,其結論為精明的投資人指出更多機會。投資人若想了解如何在快速轉變的世界中找到機會,這本書不容錯過!——前紅鯡魚歐亞區董事總經理、日內瓦白牛公司現任執行長Farley Cash Duvall
思考未來四十年的事,需要敏銳的分析觸覺與澎湃的創造力。無論讀者是否相信拉斯.特維德創造出來的水晶球,我們很難否認這是一本全面探討人類未來的獨特著作。本書洞見之廣泛,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益。閱讀它,然後好好想想。——高通無線連接業務副總裁Barry A. Matsumori
不僅是企業領袖與投資人必讀之作,也是所有對世界現狀及未來感興趣的人應看的書。拉斯.特維德的新作闡述他眼中的驚人未來,充滿清新樂觀精神!這本書發人深省,饒富興味,令人興奮不已!——埃森哲執行合夥人Ole Skov
金融市場在後次貸年代將走向何方?本書就此提出深刻的觀點,內容易解且令人興奮。其文字非經濟學家也能理解。——諾華創投合夥人Peter Moldt
《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超級趨勢》不僅是一本啟發智性的書。它迫使你拋下短期共識,有力引導你以未來的角度思考。已準備好質疑現狀、洞悉商業前景的企業主管,都應該看這本書。——美林資本市場執行長Dr Christian De Prati
【推薦序】
推薦序 香港投資評論家曹仁超
趨勢並不非什麼新事物自古已有,但經過科學整理然後用於投資策略上,記憶所及在西方亦是1970年的事。近年愈來愈多學者加入漸成為有別於價值投資法、走勢派等新投資理論。
個人在1974年有感價值投資法與走勢分析不足,開始注意趨勢理論,到今天已成為信徒。許多人以為講趨勢是天馬行空,其實趨勢分析更着重基礎分析、科技的發展、人口結構的改變、政治的取向、人類對未來的渴求等等。
研究歷史、分析現在、推算未來便是趨勢投資法,漸成為投資界另一主流。(一如1970年代投資市場當年不願接受走勢分析,漸漸成為走勢分析主流情況一樣。)目前趨勢分析仍比較上新一點,良好的書仍不多,有待這方面專家寫作。
而《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更是這方面難得之作,現翻譯成中文譯本讓中國人亦能一睹為快。個人誠意推介所有對趨勢有興趣的人去閱讀,因為的確是一本好書。
名人推薦:名家推薦
《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超級趨勢》不僅是一本啟發智性的書。它迫使你拋下短期共識,有力引導你以未來的角度思考。已準備好質疑現狀、洞悉商業前景的企業主管,都應該看這本書。——美林資本市場執行長Dr Christian De Prati
2009年,我邀請拉斯.特維德為一群科技投資與創業精英發表主題演講。他分析了能源、生技與資訊科技業的新興趨勢,聽眾大為折服。在《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超級趨勢》中,拉斯進一步闡述相關觀點,深入探討全球趨勢、人口結構轉變與科技的進步,其結論為精明的投資人指出更多機會。投資人若...
章節試閱
2009年8月,我和家人在希臘渡假。雖然當時全球經濟顯然有復甦希望,那年夏天許多餐廳不難訂位。有一天,我在絕美的聖托里尼島一家「1800」餐廳用餐,我姐姐——她是幼稚園老師——問了我一個好問題:「拉斯,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好像沒錢?錢不能就這樣消失,對吧?錢總得落在某處……?」
那時天氣太熱、地方太美,實在很難好好思考經濟問題。因此我簡短地回答說,現代經濟體中,大部分金錢是信貸,而信貸實際上可以取消,因此是可以消失無蹤的。但是,姐姐的問題問得很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看看,金錢於經濟危機期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一些重要結論。
讓我們從貨幣的定義說起。幾乎所有經濟學家皆同意,貨幣的功能為(1)交易媒介;(2)計價單位;以及(3)價值儲存。中央銀行通常會追蹤三類基本的貨幣總計數,稱為M0、M1及M2,它們統稱「狹義貨幣」,主要包括現金及簡單的銀行存款——都是一般人方便使用的簡單金融工具。在此之外還有M3、M4及M5等「廣義貨幣」,包括機構存款、購屋互助會股份及其他金融工具。
在我看來,就貨幣的交易媒介及計價單位功能而言,央行的貨幣定義很好,但就價值儲存功能而言則不夠完整。想想人們如何儲存自己的財富,都是用「貨幣」嗎?有一部分當然是,例如銀行存款,以及貨幣市場帳戶(M2)、國庫券(M5),或現金(M0)。但擁有相當儲蓄的人,多數有很大一部分財富是配置在房地產、股票、債券、珠寶,以至更特別的東西,如具收藏價值的汽車、金條或高質藝術品上。因此,許多人其實會將財富放在不符央行的貨幣定義之資產上,但這些資產又具有貨幣的價值儲存功能。此類資產稱為「浮動價格資產」。
有人或許會認為,此類資產和正式的貨幣有一項顯著差異,因為一元的貨幣就是一元,沒有浮動價格這回事。但是,美元兌歐元或日圓的價格事實上是波動的,假以時日可以出現很大波動——一如所有浮動價格資產。以國際角度觀之,所有價值儲存工具的價格都是浮動的。
為了讓大家對一些數值和比例有概念,我將從浮動價格資產說起。我粗略估算了全球整體浮動價格資產的價值,結果如下表。在此我排除了所有普通汽車,以及飛機和遊艇——這些資產的價值通常會隨時日而損耗。我估算的是2004年的數字,這年全球GDP為41兆美元。或許會有人覺得我選這一年很奇怪,但我這麼做,主要是因為2004年是經濟周期中段很「正常的」一年,全球經濟及資產市場均相當平靜——既非十分興旺,也非陷於衰退。在說明這些浮動價格資產前,我想補充一個數字:2004年全球貨幣供給僅略低於40兆美元,也就是幾乎和全球GDP一樣。
我估計2004年全球浮動價格資產總值在170-220兆美元之間。也就是說,浮動價格資產總值約為GDP的四至五倍。此外,因為貨幣供給額約等於一年的GDP,我們也可以說:浮動價格資產總值約為全球貨幣供給的四至五倍。另一個重要結論是:房地產通常佔浮動價格資產總值超過一半——至少在「正常的」2004年是這樣。我認為這結論重要,是因為房地產周期一旦進入下跌階段,財富的跌幅非常大。例如,在我估算的例子中,房價若跌30%,蒸發的財富相當於世界總貨幣值(M5)的80%左右。
至於資產價格下跌導致財富蒸發對經濟的影響,經濟學家已嘗試以多種方法估算,大致共識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財富每蒸發100元,經濟產值會減少6元,除非財富僅非常短暫萎縮。在此我們必須記得,在市場崩盤前,浮動價格資產的價值會更高一些,或許是全球GDP的五至六倍,崩盤造成的財富損失因此會更大。假設在景氣周期高峰,浮動價格資產總值為GDP的五倍,隨後出現了以下變化:
股價跌50%;
房價跌35%;
債券價格漲20%(因為資金蜂擁搶進安全資產)。
這三項變化的淨影響,是浮動價格資產總值萎縮約25%,相當於GDP約125%(或貨幣供給的135%)。乘以財富效應百分比,結果是GDP將因此萎縮約7%。
這種財富效應並非即時的,它會分幾年呈現,而如果資產價格短期內完全恢復舊觀,財富效應可能不會那麼嚴重。但是,市場崩盤時,價值萎縮並非僅限於這些資產。某家瑞士大銀行的人跟我說,他們估算過危機期間,美國資產證券化市場驟然停擺對該國貨幣供給的影響。他們將所有常用的擔保品價值加起來,打一個標準折扣,假定這些資產將有一段時間不再用於證券化,結果是貨幣供給跌幅相當於美國GDP約25%!
接下來我想做一些估算,但這次是關於實體經濟而非金融領域。假設經濟陷入非常嚴重的衰退,營建及資本支出均萎縮40%,因為資產價格下挫摧毀了擔保品,令恐慌擴散、商業需求下跌。這分別令GDP減少5%和4%。再假設庫存降幅相當於GDP的2%,而民間消費因為民眾恐懼、財富損失及失業惡化而減少6%。若民間消費本來佔GDP的70%,則消費減少6%將令GDP萎縮約4%。讓我們將數字加起來:
營建萎縮 GDP的5%
資本支出減少 GDP的4%
庫存減少 GDP的2%
民間消費減少 GDP的4%
經濟整體萎縮幅度 GDP的15%
上述估算當然有各種技術問題,某些經濟學家看到可能會大動肝火,但我覺得這是針對以下情況相當合理的粗略估算:(1)房地產周期進入下跌階段;(2)信貸市場因此陷於癱瘓,導致(3)資本支出劇跌及(4)庫存大減,(5)民間消費也顯著減少。
我的估算結果——GDP萎縮15%——是很恐怖的事,好在現實中通常不會發生這種事。假設我估算的結果分三年實現,期間經濟累計趨勢成長為6%(每年約2%)。GDP萎縮15%的估計是假定「所有其他條件不變」,因此如果真實的趨勢成長有6%,那麼GDP實際上不會跌那麼多。再假設政府開始以龐大的赤字預算刺激經濟,而央行則將利率降至接近零,並且藉由購買債券等手段,為金融體系挹注流動性。拜這一切所賜,一場周期衰退大災難,可能淡化為較短暫、較輕微的衰退。
2007-2009年的次貸薩拉米香腸危機(這是我的說法),正是這樣的情況:多個國家的利率降至接近零,央行動用全部
標準工具(加上一些匆忙中研擬出來的措施),支撐銀行體系並增加貨幣供給;有幾個國家的政府讓預算赤字擴大至相當於GDP的10%,甚至更多。
倘若當局不推行這些刺激措施,結果會如何?倘若當局聽從許多評論者的建議,聽任危機發展,「清除體系中所有腐敗事物」,結果會如何?果真如此,我認為我們將重溫1930年代大蕭條的教訓:衰退傾向自動復元,蕭條則是無法輕易擺脫的陷阱。情況就像高爾夫球掉進了湖裡,而不是沙坑裡。
事實上,蕭條可以成為一種險惡的均衡狀況,在當局有效干預前一直持續下去。經濟陷於蕭條時,如俗語所言,嬰兒會隨同洗澡水一起被倒掉:富創業巧思的企業家無法取得資金;體質脆弱的公司紛紛倒閉;受過良好教育、有心做事的人也只能浪費時間和才華;正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的好公司,會因為資金枯竭而深陷困境。此外,罪案會大幅增加。多代累積的智慧與有形資產,將賤價售予對這些資產之創造沒有貢獻的機構,如產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最後,衰退期間唯一持久的財富損失源自失業。失業率於蕭條時期可能升至20%,造成永久的損害。聽任危機發展,會造成恐怖的不必要損失。
反對政府干預的另一個論點,是央行對金融體系挹注那麼多資金,將引發嚴重通膨。如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正確指出,通膨永遠是「一種貨幣問題」,因此,上述反對意見似乎大有道理。但是,當局其實並不是試圖增加流動性;他們不過是試圖阻止流動性萎縮。這怎麼說呢?嗯,貨幣有貨幣的運作規律。
經濟衰退時,不僅是貨幣供給(M)因為信貸遭取消而萎縮,如上一章所述,貨幣流通速度(V)也減慢了。政府當局並無直接方法能迫使民間部門提高貨幣流通速度,但當局可以藉由下述手段補償一二:(1)調降利率,令持有貨幣的吸引力減弱;(2)允許銀行提高槓桿;及(3)購買債券,一方面可壓低利率,另一方面可增加貨幣供給及財富。
因此,只要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遠低於產能,只要貨幣流通速度減慢,央行大舉挹注資金不會造成通貨膨脹。只有當需求追上產能時,央行才需要收回資金。
回想我姐姐的問題:「拉斯,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好像沒錢?錢不能就這樣消失,對吧?」我想,正確、簡短的答案是:「事實上,經濟體中的錢是可以就此消失的,主要有三個原因:我們經濟中的貨幣,大多數是信貸,其基礎為還款的承諾。信貸協議是可以修改(削減金額)或取消的。『銀行是天晴時借給你雨傘的機構』,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經濟醞釀危機時,銀行及其他放貸機構會開始懷疑還款承諾,進而停止放貸。如果我們認同浮動價格資產有貨幣的價值儲存功能,那麼這些具貨幣功能的資產的確是會萎縮的。房地產及金融資產價格下滑時,人們對自身財富的感覺會改變。他們會說自己『賠了錢』,儘管那些資產技術上並不稱為貨幣。資產價格下跌時,人們會調整行為,減少支出。貨幣流通速度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幅減慢,藏在床墊下的錢沒有任何經濟效果,實際上如同消失了。」
姐姐問我時,我沒答得這麼完整,但我想重申:聖托里尼那天實在太熱了。
總結一下這一章。每次出現周期性危機時,總會有人預期危機將綿延多年,一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及1990年起的日本。但是,這畢竟是相當罕見的情況。果真發生時,那是因為經濟墜入了真正的蕭條(這是完全可避免的,因為央行創造貨幣的能力是無限的),又或者是病入膏肓的企業靠著國家補助,一直拖延改革,後者正是日本的情況。經濟復甦時,必須是建基於具國際競爭力的強健企業。
此處我想指出的是,景氣循環一如其名,是一種循環。也就是說,造成衰退的種種力量,也可以反方向發揮作用。我在本章假設導致GDP周期性萎縮15%的那些力量,也是可以反向起作用的。
事實上,到了某個時候,它們很可能真的會這樣。統計顯示,衰退愈嚴重,隨後的復甦通常愈有力。此外,銀行業危機之後的復甦往往是很迅速的,因為銀行業危機本身並非過度支出或過度投資(此類問題需要很長時間解決)之症狀。這種快速復甦發生時,經濟若能避免通膨過高的問題,唯一的原因是央行及財政當局能有效地防範經濟過熱。央行的角色尤其重要,因為當局可以很快就從加速狀態轉為煞車減速。因此我們的第一個結論是:不要混淆了周期與趨勢。
另一個重要結論,我想應該是:像次貸薩拉米香腸災難這種危機過後,我們應準備迎接一場大復甦,而不是長期的停滯。這可能將是一場結構性的長期復甦,而我認為期間我們將經歷許多泡沫、恐慌及崩盤。這也是下一章要講的。
(摘自《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第二章)
2009年8月,我和家人在希臘渡假。雖然當時全球經濟顯然有復甦希望,那年夏天許多餐廳不難訂位。有一天,我在絕美的聖托里尼島一家「1800」餐廳用餐,我姐姐——她是幼稚園老師——問了我一個好問題:「拉斯,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好像沒錢?錢不能就這樣消失,對吧?錢總得落在某處……?」
那時天氣太熱、地方太美,實在很難好好思考經濟問題。因此我簡短地回答說,現代經濟體中,大部分金錢是信貸,而信貸實際上可以取消,因此是可以消失無蹤的。但是,姐姐的問題問得很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看看,金錢於經濟危機期間到...
作者序
【編輯前言】
想像未來有兩個方式,一個是直接迎向未來,嘗試捕捉、描繪未來的各種面貌;第二個方式帶點魔幻,假想你倏忽到了「未來」,然後回頭看成為「過去」的現在,究竟是如何演變而來……
其實,兩種方式在本質上並無不同,差別只是選擇在哪個時間點想像「未來」。
對於未來的想像,基本上都要根據從過去到現在所發生的事件、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再據以推論未來的可能發展;在這方面,拉斯‧特維德可說做得非常傑出。這本涵蓋層面廣泛的書裡,作者討論了超級恐慌、超級趨勢、超級帝國、超級產業、超級智能等各個議題,最後附錄列舉從現在到2050年間可能發生的100個重大事件,正是書名《未來,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超級趨勢》的由來。
必須一提的是,英文原書有部份數字前後不一,經過譯者許瑞宋細心對照修訂,並已向原作者查詢確認。儘管未來可以有萬千種變化,但本書中文譯本的準確度絕對值得信賴。
既然,想像未來有兩個方式,那麼閱讀本書除了從第一頁開始,也可以有第二種方式︰現在,你可以翻到書的最後,先看附錄2010-2050年間百大事件──想像你倏忽前進到「未來」,正回頭看「四十年前的過去」;然後,你再從頭探索這
一切是如何演變、發展而成。這樣,你對未來或許也會有很多的想像。
【前言】
2020年的世界將是怎樣一種景況?2030年、2040年與2050年又如何?最誘人的工作、創業或投資機會將出現在哪裡?最大的成長與最豐厚的盈利將來自哪裡?
2009年5月,我的心思幾乎全在這些問題上。幾年前,我和夥伴合創了一家行動通訊公司。2009年1月,該公司榮獲「紅鯡魚全球百強企業獎」(Red Herring Global 100),代表該公司是全球前景最看好的科技業者之一。在聖迭哥慶祝過得獎之後,我獲邀在柏林舉行的「紅鯡魚歐洲百強企業」活動上發表主題演講,聽眾是精英企業家與創投業者。這場演講安排在2009年4月1日,題目是《科技的未來》。
這場演講之後,我想到要寫一本書,不僅講科技的未來,也講政治、衝突、經濟、人口、環境、生活方式、企業與金融的未來。
原因是:我不時發現,幾乎所有生意人(包括我自己)皆一面倒地尋求有關短中期前景的資訊。「未來十二個月市場平均預估每股盈餘是多少?」「哪一家手機製造商正贏得市佔率?」「誰將在日本大選中勝出?」
此類資訊無疑重要,但我發現,我個人在事業上做出最佳投資、得到最大樂趣,總是發生在我看對大局,然後逆市場主流意見或率先長期佈局的時候。我還發現,要享受樂趣並獲得成功,光是在自己的領域表現出色是不夠的——遠比這重要的,是選對領域投入。事情順利時,正如俗語所言,我是在適當時候出現在適當的地方。
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寫出來的書。我基本上是展望到2050年。這是很長遠的展望,某些領域的趨勢清楚明確,某些領域則模糊得多,我預測後者時是孤立無援的。舉一個例子,2050年的人口概況遠比屆時的資訊科技容易預測。
我寫這本書的幾個月中,許多人指世界經濟將進入一段非常、非常長的停滯期——「十年」、「二十年」,諸如此類。畢竟,日本經濟泡沫1990年破滅後,情況就是這樣;而西方世界自1980年、甚至是二戰結束後開始,累積了過量的信貸,難道不需要同樣長的時間恢復原狀嗎?
我個人不認為會這樣。我認為我們將迎來一個很大的全球擴張期,而雖然有幾個經濟體將受債務問題困擾,絕大多數國家不是沒有債務問題,就是有能力處理它。不過,2007至2009年間的經濟危機留給未來一些教訓,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因此,雖然本書是要講未來數十年,我會從最近這場大崩盤講起。
【編輯前言】
想像未來有兩個方式,一個是直接迎向未來,嘗試捕捉、描繪未來的各種面貌;第二個方式帶點魔幻,假想你倏忽到了「未來」,然後回頭看成為「過去」的現在,究竟是如何演變而來……
其實,兩種方式在本質上並無不同,差別只是選擇在哪個時間點想像「未來」。
對於未來的想像,基本上都要根據從過去到現在所發生的事件、產生的變化和影響,再據以推論未來的可能發展;在這方面,拉斯‧特維德可說做得非常傑出。這本涵蓋層面廣泛的書裡,作者討論了超級恐慌、超級趨勢、超級帝國、超級產業、超級智能等各個議題,最後附...
目錄
目錄
推薦序香港股神曹仁超
編輯前言
前言
第一篇超級恐慌
1.危機
2.貨幣與資產
3.泡沫、恐慌與崩盤
第二篇超級趨勢
4.人口成長、婦女解放與人口老化
5.全球化、城市化與財富暴增
6.智能、知識與創新
7.環境與資源壓力
第三篇超級帝國
8.部落與帝國
9.戰爭、恐怖行動與底層的十億人
第四篇超級產業
10.未來局勢概覽
11.金融
12.房地產
13.大宗商品
14.替代能源
15.基因與生技
16.資訊科技
17.奢侈品
18.生活方式
第五篇超級智能
19.智能與快樂
20.結語:回頭看現在
附錄A:2010-2050年間百大事件
附錄B:書目附註
目錄
推薦序香港股神曹仁超
編輯前言
前言
第一篇超級恐慌
1.危機
2.貨幣與資產
3.泡沫、恐慌與崩盤
第二篇超級趨勢
4.人口成長、婦女解放與人口老化
5.全球化、城市化與財富暴增
6.智能、知識與創新
7.環境與資源壓力
第三篇超級帝國
8.部落與帝國
9.戰爭、恐怖行動與底層的十億人
第四篇超級產業
10.未來局勢概覽
11.金融
12.房地產
13.大宗商品
14.替代能源
15.基因與生技
16.資訊科技
17.奢侈品
18.生活方式
第五篇超級智能
19.智能與快樂
20.結語:回頭看現在
附錄A:2010-2050年間百大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