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與科學是否真的牴觸?
科學如何在不違背神學的教義下,解釋創世記與人類的起源?
馬利亞以處女之身生下耶穌,對其神性的重要為何?
本書聯合科學理性推理與神學哲學思維解析一大世界性宗教――基督教,提供相當於一套客觀而理性的「聖經釋義學」(Hermeneutics)正解《聖經》,以及邏輯而知性的「基督教擁護論」(Apologetics)正信真理。作者以「永今神學」解釋基督教教義,包括:神概念、基督論、末世論與基督徒倫理,發展嶄新的「永今」神觀、「天秩」世界觀,和「三實在論」人性觀,使二十一世紀現代人知性地獲得「神的知識」,靈性得信仰自由,察悟生命意義與目的,而今生享受自然「豐盛生命」,來生進入超然「永生」。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蔡維民教授推薦
本書特色
作者為理工背景,專長領域為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是一個科學家。但身為科學家的他,卻在退休後開始一心一意鑽研基督宗教,當然一方面因為自身的信仰,但另一方面更是感覺到,不論是基督教會或是天主教會,對於許多神學的根本問題無法以合理的科學來解釋,包括創世記、人類的出現、神的存在、耶穌的復活等等,若真的要解釋的話,則立刻與教會的立場相衝突。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思考上,企圖以神學及科學的共同基礎出發,以清晰的邏輯,一步步探討整個基督宗教的信仰體系。
作者簡介:
林建中,科學家。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新澤西州立理工大學化工及化學系教授、交通大學應用化學及材料工程系教授及所長。退休後鑽研基督宗教與神學,已出版《科學與宗教》、《長壽而健康的人生》等書,目前與妻子定居美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蔡維民教授推薦
名人推薦: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蔡維民教授推薦
章節試閱
第一部: 基督教的根基
§1-1神是誰? 神是什麼?
神的知識
我們這現代世界受「自然主義」者世界觀影響,曾導出科學新發現以及技藝大進展。但我們住在這地球上數十億的人口,卻往往忽略「神的知識」重要性以及「真理使人自由」的要訣。昔時希伯來人賢達就已發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10: 10)。神靈同時存在於超時間性的超然界以及時間性的自然界。事實上,「神的知識」取決於我們神的心中畫像。然而我們「生命的自由」只在「神的知識」上始獲得。
神是誰? 神存在嗎? 你心理內神的畫像是什麼? 神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這些疑問是一般信者與無信者的共同思路命題,也現代人中,「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最基本而迫切的共同思考課題。一個「有神論者」相信神的存在。反之,一個「無神論者」不相信神的存在。諷刺地,無論「有神論者」或「無神論者」,對神的觀念卻很分岐而多樣,甚至含糊不清。人又常說: 神是不可思議而超越人類思想與言論。但對現代信者而言,這種想法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曖眛態度而空虛的謙遜又易導致對宗教的誤信與迷信。
古代思想家持有各種對神的心象: 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汎神論、萬有神在論、自然神論、多神論等。
「汎神論」與「萬有神在論」相對稱的。「汎神論」主張神與物質宇宙同義並認為神就是宇宙本身。相反地,「萬有神在論」主張神本體內包含宇宙並認為神與宇宙在本質上不相同。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相對稱的。「理想主義」主張「實在」在本質上以意識或理想做為基礎。所以神本質就是一種「理想」並不具個性實在。反之,「現實主義」認為自然界在意識理想以外有個性實在。否則無法解釋自然世間一切現象。所以神必擁有個性實存。
「自然神論」主張神是自然界的創造者,但對其所創造世界及世人不會加以干涉。換言之,神與世人互不發生關係。
「多神論」相信多位神。例如男神(複數)、女神(複數)。「多神論」類似「汎神論」的見解,神與宇宙相同原有存在。「多神論」宗教有如: 神道、古代希臘多神論、大乘以及西藏佛教以及民間宗教等。當然,上述各宗教神觀互不相同,各宗派持各不同神的心象與註解。 那麼,基督教所信奉的神是什麼樣的神? 今日知識分子能夠相信神的存在嗎?
不幸地,第一次被創造具有靈性人類始祖亞當,他依由神賜給他的「自由意志」偷吃了「善惡樹」上的禁果。如此,亞當墮落以前,他的意識是「意覺的」而不是「自覺的」。
起初「意覺的」意識的亞當並無與神疏遠,內心與靈性也無衝突,所以尚未失去原始純全狀態而與神合一協調。但自亞當吃了善惡果以後,他的自由意志變為「自覺的」而追求自力更生,就進入人類歷史上所謂「啟蒙時代」。人類的啟蒙,誘起人類文明的起動,同時引起人類與神的疏遠。人類就發生內心的掙扎與壓力,開始自覺靈性上的衝突。
亞當的靈性起初與神同在,具有強烈的屬靈分量。但自亞當墮落後,亞當的靈性,就與創造主神的關係疏遠了,就不再感覺神同在,就無法享受屬靈的平安生活。所以,基督徒常說:「人一出生就帶原罪」。可知「原罪」原指不服從神意志的靈性上之罪。
確實地,現代我們要進入正確宗教生活(正信)之前,極需要一種知理性方法檢討神是誰? 神是什麼? 現代基督徒從神學解釋和科學發現將可理性與知性察知神的存在與神的本質。雖然我們無法以任何科學儀器檢測神的存在,但科學家仍可從觀察宇宙的廣闊性與秩序性以及人體的官能性與精細性而察知神的存在與神的內涵。
聖經的權威性
常說基督教是聖經的宗教。沒有聖經就沒有基督教。但現代教會內所面臨的危機是對聖經權威性的正確認識。基本教義派基督徒或保守派與福音派基督徒的相異處在於對聖經是不是絕無錯誤性或聖經是否百分之百神的話語的觀點上。
基本教義派主張聖經的諸作者,例如摩西、以賽亞或彼得、保羅或其他,都完全依照聖靈的默示所記錄下來。所以,聖經包括 <舊約>與<新約>共66本全部絕無錯誤性。
諷刺地,聖經節:「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 16) 被引用做為聖經無誤性的辯護。例如保羅在他書信中曾4次明明提起他書信內所寫的是自己的見解,不一定神的意思。(參考: 林前 7: 6. 12, 25, 40) 可見保羅當時所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所指聖經不包括<新約>,也無意主張聖經百分之百神的話語。其實在這經節保羅無意指聖經(舊約)「絕無錯誤性」的主張。基本教義派也將保羅所說:「不以為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道實在是神的。」(帖前2: 13)做為他們主張聖經絕無錯誤性的依據。但保羅所欲傳的道限於宣揚耶穌是基督的真道,卻並沒有涉及聖經「絕無錯誤性」的議題。
我認為聖經本身不應被辯護為絕對沒有錯誤的記錄。凡由人類作者所記錄的書籍都有可能錯誤發生,因為聖經的作者都不例外為非完全的人類。這屬常識,不完全人類絕對不可能完全了解神的話語,也不可能完全沒有錯誤地譯出神所啟示的全部內容。
其實,許多聖經學者發現聖經中,有些歷史記載和科學描述,確有錯誤或被誤解地方。聖經是文學式記述而沒有主張是一本科學書籍。以理性查考,聖經不是絕對的神聖默示而難免帶有人的自由意志在內。不過,聖經可說是神的啟示與人的誠實兩者合併之精華傑作。聖經既由人類所記錄,難免有人為錯誤,但這些少錯誤並不影響聖經做為基督教經典的權威性。
路德馬丁 (Matin Luther) (1484-1546 AD) 不是基本教義派,例如他指出馬太福音中所引用有關猶大自縊的事是在應驗先知耶利米的話 (參考:太 27: 9),乃是應驗先知撒迦利亞(參考: 亞 11: 12, 13) 的誤解記載。
喀爾文 (John Calvin) (1509-1564 AD) 也不是基本教義派,他主張聖經中有關「經典的話」與「神的話」應分別清楚。現代人查考聖經,應注意聖經中「經典的話」與「神的話」的分別。
20世紀福音主義的大佈道家Billy Graham (1913- )曾寫著:「聖經記述默示神的意,人的狀態,得救之道,罪人的命運,信者的喜欒。它的教義是神聖的,它與歷史關連的觀念是正確的,它的決志是不變的。你讀閱聖經,可使你變聰明,相信它使你安全,實踐它使你變神聖。它內容是光引導你,是食物滋養你,是安適使你快活。」
結論: 從理性而言,聖經不是絕無錯誤性,當然也不是有很多的錯誤。總之,聖經本是不完全而有限的人類誠實所記述證明完全而無限的神默示。堅持聖經絕無錯誤性,本與信仰無關,又恐犯了偶像崇拜。無疑地聖經是一本基督教徒信仰的基本來源與標準。聖經權威性卻不在於它的絕對無錯誤性的主張,乃在於澄清證明耶穌基督的一貫性記述。如此,我們要理性而知性去查經,從聖經可發現神的真理及基督教義的合理性。
擬人的聖經之神
我認為我們的智慧與知識隨著時代和地區而會變化,並應加以加強甚至修改。我個人,已不再持有原始的、幼兒般的,就像主日學校時期或古代神學者所秉持「神的心中畫像」了。
一般而言,聖經從頭到尾稱呼神為男性的他(如天父)而不會為女性的她或中性的祂。 如此,聖經使用男性代名詞稱呼神。但,在<新約>稱呼「聖靈」(希臘文pneuma) 時卻採中性。(例如約翰15: 26) 那麼,為什麼聖經稱呼神時如此採取擬人的「神人同形同性」論調呢?
喀爾文說明說:「神為要與人保持關係,將自己降格為與人類相同的立場與語言,致使得以彼此之間相交通。聖經上許多現象的擬人表達法,若為了追求與人類的思維與會話為調和一致而方便,聖經採用擬人表達法是合理,也唯一方法。」
聖經都以類比式或比喻式來表達道理內容,這當然與實際情形不相同。有一時,耶穌曾被求呈顯天父給他們看時,回答說:「若有人看到我就是看到天父了。」(約 14: 9)
耶穌的意思是有關神的認知都需與耶穌本人連想。其實,聖經記載說耶穌是真正神代表。(希 1: 3) 聖經又說耶穌與神相似。
當然要注意的,這裏所指的都是神的靈性內涵,不是指神的外貌。神的外表總無法看見,人永無法真實描述神的外表的。
實際上,耶穌在世間時不是完全的神聖,也不是完全的人性而是「神性-人性平衡」狀態。這要注意: 在傳統神學上採用「神-人合一」名詞或「耶穌是完全神又完全人」的神學悖語(如卡爾西頓定義)表述耶穌本性。但本書改採用科學語言「神性-人性平衡」表述才得正確解讀耶穌的真本性。
採用「神性-人生平衡」概念讀經才完全理解聖經真正內容,特別在<新約>所記載耶穌的生平以及基督教義的正當性,可從耶穌獲知神的內涵,但要注意絕不是指神的外表。 (詳細請看§2-2 耶穌的本性----神性-人性平衡)
聖經採用暗喻的陳述法。同樣,神學上或哲學上的神是類比的或記號的陳述法。但從<新約>時代以來,我們已知道神的本質並非擬人的聖經語言上的神而乃靈性的。(請參考 約4: 24)
我們現代人對神的知識若停留在聖經一貫所採用的擬人的思考或神學上類比式陳述而不知變換為科學理知性神概念與表達法,恐易陷入「偶像崇拜」的思維了。本書一貫採用科學語言(科學公式神學方法論)陳述聖經的道理及註解並辯護基督教教義。
神是靈性又位格
神是誰? 神是什麼? 從<新約>時代以來聖經上的神已逐漸自古代「神-人同性同形論」的擬人的觀念而改變為現代靈性的而無法看見的思維。(參考西 1: 15) 耶穌曾對一撒馬利亞婦人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靈和誠實拜他。」(約4: 24) 靈是超越時間、空間、物質。換言之,神就是超然的存在。
摩西曾要求神呈顯神的榮耀給他看。神回答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 33:20) 可知我們除非上天國,我們絕無法見到神的真面貌。耶穌也宣告:「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約 3: 13)
這意味我們無法以人類的語言及思維來描述神的面貌,因為神是個靈又無法看見的(就是不是物質的)。世間沒有一個活人,曾經見過神。
目前,神的靈(即聖靈)正與人的靈交通之中。這意味神必定是個位格,能思考、會話、感覺和計劃。(注意:神的位格以大寫P來表示,以便與人性小寫p區別) 所以「人性」以“person”表示而神「位格」以“Person”表示。
例如,依基督教所信奉「三一神」(the Trinity) 的定義: 由三位格 (聖父、聖子、聖靈)構成為一神的「三位一神」(Three Persons in one Deity)。 (看§1-5 基督教的神-----三一神)
神是靈性又是位格。意思說神是超越時間、空間、物質,而且靈可存在於超然與自然兩境界。聖經教示我們: 我們若死亡,身軀將歸於土而靈將歸於神,因為我們的身驅由土所造而靈由神所賜。聖經多次提到我們得救的關鍵在於我們的靈,不在於我們的肉身(即身與心)。
肉身和血統無法繼承神的國。(參考: 林前 15: 50) 我們人類與神之間,在靈性上有關連。所以基督教被稱呼為靈性宗教,與看不見的神與靈性世界相關連。記住!神看不見而無限的。然而人看得見而有限的。這樣,自然界與超然界需要區別概念來加以檢討,才能察晤神的真理與內涵。
神存在於不變永今
現在我們來詳細檢討以「永今神學」觀念下的神觀。神是什麼?首先,依傳統神學的說法:神是永恆或神是永存。為什麼在傳統教會中,叫神為「永恆」或「永存」呢? 「永恆」或「永存」的科學(物理)意義又是什麼? 講到時間,必有開始也必有終結。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就不是時間。
科學上,這世間正運行在一個封閉系統內,在其中發生著有限的物理事件,這些被解釋為有限的物理諸現象。假如「永恆」或「永存」意味「永久」或「無起始又無終結的無限時間」,那麼物理上從「時間」的觀點,就發生重大矛盾與難點。為什麼要將神定義為「神是永恆」或「神是永存」將有矛盾呢?。
假如說「神存在於永恆」意味「神存在於永久的時間內」那麼神就變為無神聖,因為不管長短,時間總是物理學上可變函數。換言之,時間是物理學的可變函數,是「有始有終」而不具神聖本質。所以若說神存在於永久時間內,就是神竟被非神聖又有限的物理函數所限制。如此,若說「神是永恆或永存」,神本身的神聖地位就動遙了。
而且,若語彙「永恆」意思是一無限的「時間」,那麼,就更無意義說神創造了「時間」,因為既然假定神存在於一個無限的時間內就表示時間不是被創造的。假如神既不是時間創造者,那麼,神更不能被考慮為這宇宙的創造者。總之,神聖又不變的神本質就不可能存在於不神聖又可變的時間內。這樣邏輯的推論,神不應有時間性的。
為此,有些人企圖將「永恆」或「永存」的語意採用其他的解釋法為神是無時間性 (God is timeless)。確實,「神是無時間性」的說法就沒有上述的諸麻煩的問題。因為時間是變化的度量,所以乾碎說不變的神無時間性,就無問題了。
但是採用「無時間性」這語彙來定義或形容神性也有缺點的。若神無時間性,無時間性的神,根本無法進入自然界經驗時間。意思說無時間性的神就不會感覺,也不會影響有時間性的自然界各事件。意思說,無時間性的神無法干涉這世間,因為神若要與這世間產生關係,神就得在這世界必與時間發生關係。
因為非時間性的神不可能作用或影響時間性的自然界。非時間性的神更不可能如聖經上所描述的愛世間的神了。聖經上的神既是創造宇宙的,若說神不能干涉這世界,就是矛盾了。無論如何,無時間性神的概念引起許多科學者與神學者起而反對「神是無時間性」的論調。
假如神是個靈而位格的,又不受時間所限制,而與世間可發生關係,那麼神原則上不是「永恆」或「無時間」而乃超越時間 (beyond time)或永今 (eternal-now)。超越時間的或「永今」的神就可以靈性的又位格而存在經驗於超然界與自然界兩境界了。
因神超越時間,神就可以存在於超越時間的超然界, 也可以存在於受時間限制的自然界。結果「永恆」的神意味神存在於超越時間或神存在於永今。這種表達法是最正確表達出神的本質內涵。 超越時間的神可在時間性現世間卻不受時間的限制了。
時間是物理的一個函數,必有起點和終點。那麼什麼叫著「超越時間」? 超越時間裏時間存在,但時間不流動。「超越時間」是一種「存在於不變的永今」狀態。「永今」意味「過去」和「未來」都同時存在於永遠的「現在」之狀態。
這意思說在神「永今」裏,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而永遠現在。意思說,存在於不變「永今」的神處在永遠的現在。
所以神可宣告時間性宇宙從起始到終結的全盤事件。因為從「永今」神的立場看,在時間性世間的過去與未來都同時存在於現在。換言之,世間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在神的「永今」。
如何未來與過去同時存在於現在呢? 什麼是「永今」狀態呢? 因為沒有一個人,有如此經驗。因為除耶穌基督以外沒有一個人曾經在天國而再由「永今」的天國來到這世間的。
不過,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相對論」或可幫助我們對「永今」狀態的認知。愛因斯坦發明「特殊相對論」提出時間相對理論。依此理論,假定兩觀察者在一定速度下相對運動,即相對兩者的時鐘會慢下來。此時,若相對運動速度達到光速(極限的速度),即相對的兩者時鐘就停下不流動。如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暗示在光速之下相對運動的時時間將不流動。
關於時間,在光速之下,所有事件發生的時間都濃縮至現在。換言之,在光速之下,時間不流動的狀態,就是「永今」狀態。結果,我們宇宙歷史起始到終結,其實也不過存在於神「永今」之永遠現在了。同理,我們每一個人生此刻此地也存在於神「永今」之內。
神是動態
我們所了解「永今」是永遠不變的。但這並非表示靈性靜態。相反的,神是靈性動態而且生產性的。其實,耶穌描述天國時,曾提出「介菜種」和「麵酵」的比喻。(參考太 13: 31-43; 可 4: 30-32; 路 13: 18-21)
這些比喻正在啟示不變的「永今」的天國具有動態又生產性的本質。在「永今」的狀態下,時間不流動,永遠是現在,靈性卻不受時間限制一直在成長之中。如此,神是存在於不變的「永今」,靈的本質卻是極活潑。從此我們可推知我們在這自然界的靈性生活也是活潑的。 我們基督徒的信仰靈性生活不能一直停留在幼稚階段而應不斷追求進步與成長。在天國,時間不流動,永遠是現在的「永今」。 但神靈卻是很活潑而動態。所以「永今」狀態並不排除動態又生產性神靈本質。
我們可作一個結論:神是靈性又位格而動態並存在於不變的「永今」。超然界的一切活動,包括「天國」與「永生」是靈性又位格而動態並存在於「永今」。然而在自然界, 神是靈性又位格而動態,乃可感覺、知覺、看見、聽到和計劃等時間上的靈性活動。靈性本身看不見。結果,超越時間的神是靈性又位格而且與有時間性自然界的人類具人性又個性一直保持靈性交通之中。 (請看圖1-1 神人的關係)
神的神學含意
古典希臘語thologia意味以傳記的或哲學的研討諸神(或獨一神)的學問。哲學與神學之間有相互關係。自然神學與啟示神學常藉哲學來理解與補充其學問的內容。思考就是信仰。信仰就是思考。思考神的學問就是神學。
擬人的陳述法在傳統神學上卻被採用以美辭巧辯為神學理論的描述。但在初期基督教教父所主張神不可知悉的言論也受到神學的廣泛批評。現代神學企圖以新的術語學用辭來描述哲學思維的不動情、永恆、不可見和不變性的神性概念陳述。
哲學與神學所提供許多共同言辭來描述聖經的神本質如下:
(1) 神是絕對的神聖---------至高至尊
(2) 神是絕對的遍在---------無所不至
(3) 神是絕對的全知---------無所不知
(4) 神是絕對的全能---------無所不能
總之,神學上對神的含意是至高至尊、無所不至、無所不知和無所不能。然而神在超然界卻是超越時空和物質。
實際上,我們人類住在自然界所經驗的完全是物質世界,卻仍可從廣大宇宙知識中理性的或靈感覺悟自然界必有創造主。就是這自然界以外,必有超然界的存在。做為理性的科學家基督徒,乃無法否定一位全能的神與超然界的存在了。從神學觀點察知,神是個位格,而祂的本質是靈性的,又是雙極性同時可存在於超然界(超越時間)也可存在於自然界(在時間內)。我們越研究神學上神的知識,就越明暸神的真象。神學本是思考神的哲學。所以神學上神的定義,對現代人很重要了。科學時代的神學,應以 “思考就是相信” (To think is to believe) 為原則。
第一部: 基督教的根基
§1-1神是誰? 神是什麼?
神的知識
我們這現代世界受「自然主義」者世界觀影響,曾導出科學新發現以及技藝大進展。但我們住在這地球上數十億的人口,卻往往忽略「神的知識」重要性以及「真理使人自由」的要訣。昔時希伯來人賢達就已發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10: 10)。神靈同時存在於超時間性的超然界以及時間性的自然界。事實上,「神的知識」取決於我們神的心中畫像。然而我們「生命的自由」只在「神的知識」上始獲得。
神是誰? 神存在嗎? 你心理內神的畫像是什麼? 神...
作者序
前言
以知性及理性思考之下,進入宗教信仰是極現實而重要之現代人生大事。實際上,生活在不同時空下,我們會發覺對基督教信仰及世界觀中某些宗教議題,極待檢討而澄清。尤其在21世紀的這科學時代,神學者與科學者的一種共同挑戰就是如何將科學理性與宗教信仰,加以聯合。宗教與科學均屬於神的真理之範疇。
宗教信仰靠相信而非實驗的或非理性的。但這並非意味信仰真理屬於非知性而不可思議或非合理性而超越邏輯的內涵。我個人深信基督教信仰應建立在正確「神的知識」與理性「基督教義」兩點基礎上,以避免陷入偶像崇拜或狂信主義的套圈。其實著名學者間,對聖經許多內容秉持不同見解。因此,現代人仍需要一套客觀而理智為基礎的「基督教擁護論」(Apologetics)以辯護基督教信仰以及「聖經解釋學」(Hermeneutics)以正解聖經。甚至今日基督教需重新定義或修改為現代人的神觀、世界觀、人性觀與來世觀。
我認為聖經外,其他資料,例如近代科學與哲學在「基督教擁護論」相得益彰可開拓出新思維並理智「正解」基督教教義及「正信」基督教信仰。其次,初代基督教學者建立了傳記的或哲學的神的學問----神學。例如,希臘的柏拉圖哲學對初期基督教神學有重大的幫助。基督教比較其他宗教,能夠擁有講究的,學理性「自然神學」,致使基督教自從中世紀以來脫離幻想的地方性「神祕宗教」而逐漸發展為一理智的世界性「教養宗教」。
其實,現代科學確對現代基督教神學有深淵的作用。作者發現神學無科學恐怕不能充分啟發「神的存在」正確瞭解。反之,科學無神學,恐不適合深刻研討「神的真理」真實內涵。作者終建立一個由科學與神學聯合的基督教神學系統,命名為科學神學或永今神學並以三現實論做為神學模型為現代人堤供一個新的基督教擁護論。如此,不只幫助聖經註解外,以追求基督教信仰的理性知性化。 加上,作者採用並應用科學公式神學方法論 ,做為「聖經解釋學」及「基督教擁護論」的一種科學語言,做為神學陳述工具。作者這樣努力成果之一 就是前作 基督教義之理性 (Xzlon社出版)(英文)(2009)。 本書21世紀基督教,就是將上逑前書內容改以摘要方式重新編寫,副名為科學神學,可說一本符合現代人思維的「基督教辯護論」。
在「永今神學」中,我提倡天秩世界觀以及天秩創造論以代替傳統「運命註定論」及傳統「創造論」以重新解釋歷史中所發生的一切事件。使「永今神學」得以解明諸基督教義內容使更易被現代人思維所接受。其實,西方基督教在16世紀起在觀念學上分裂為繼承傳統的「羅馬天主教」與改革宗的「新教」。同一改革宗內部卻再發生對教義上不同神學見解,例如起先Luther 對抗Zwingli,後來Luther 對抗Calvin,及Calvin對抗Arminius。結果新教又產生許多派系,如「路得會」、「歸正會」、「長老會」、「浸信會」等。「永今神學」在本書中客觀邏輯討論基督教教義,以便化解許多基督教義上各派系間爭論。尤其喀爾文主義vs.阿米紐主義在本書中特引用為對基督教救贖教義的註解比較。(請看附錄E)
對這立埸,作者並非「基本教義派」,也非「神學自由派」。我本人已不再擁護基督教基本教義派「聖經絕無錯誤性」主張、不以傳統直譯式詮解聖經,也不再秉持「命運註定論」(屬喀爾文主義的人性完全腐敗觀)的傳統世界觀、人性觀與來世觀。但這並不意味我否定聖經及基督教義的宗教權威性,乃秉持科學理性解釋聖經,以實事求是態度追求真理的基督徒。我的宗教信仰與態度是 “要相信我得先知道”而非 “要知道我得先相信”。
本書第一部「基督教的根基」中,首先,對基督教神觀建立一種理性又知性的檢討。基督教宣告神是宇宙的創造者而耶穌是基督是我們靈性救主。請讀者參閱本書末附錄A與B ,先熟悉「科學公式神學方法論」。這採用科學理性思考與科學語言工具解釋人類宗教的由來。另外附錄C與D介紹「大爆炸理論」及「基因學」為現代人必備基本科學知識以洞察基督教創世記內涵。這些科學理論已成為現代人的常識。所以今日宣教者也須知悉這些科學理論,否則他們所傳福音難於被現代人所接納。
本書第二部「基督論的真確性」中,說明我們基督教信仰的基本根據。耶穌基督教示我們,在這世間中過豊盛生活,死後享受「永生」(即天國)道理。他在世時以「神性-人性平衡」本質,為我們贖罪而死又復活。現已升天回復原來神聖(即 聖子位格)。
本書第三部「基督徒豊盛生命」中,從聖經及科學觀點記述宇宙的形成以及在地球上生物及人類生命的起源。然後我們提起基督徒生活的真髓在於靈性豊盛生命實踐。基督徒在「天秩」世間運行之下,過現世生活,難免遭遇苦難。但基督徒的盼望在於來世的「永生」----與神「永今」同在。
本書說明基督教對人類有何意義。作者衷心希望,本書給生活在21世紀現代人,知性、理性研討「神的知識」、「基督論」與「基督徒生活」。本書出版英、中文版,期待全球更廣大讀者閱覽,包括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包括「有神論者」與「無神論者」認識基督教教義,享受人生豊盛價值,盼望死後進入「永生」,完成人生意義與目的。
前言
以知性及理性思考之下,進入宗教信仰是極現實而重要之現代人生大事。實際上,生活在不同時空下,我們會發覺對基督教信仰及世界觀中某些宗教議題,極待檢討而澄清。尤其在21世紀的這科學時代,神學者與科學者的一種共同挑戰就是如何將科學理性與宗教信仰,加以聯合。宗教與科學均屬於神的真理之範疇。
宗教信仰靠相信而非實驗的或非理性的。但這並非意味信仰真理屬於非知性而不可思議或非合理性而超越邏輯的內涵。我個人深信基督教信仰應建立在正確「神的知識」與理性「基督教義」兩點基礎上,以避免陷入偶像崇拜或狂信主義的套圈...
目錄
作者序
第一部 基督教的根基
1-1神是誰?神是什麼?
1-2宇宙的開始與生命的起源
1-3永今神學的世界觀----天秩
1-4人是誰?人是什麼?
1-5基督教的神 -----三一神
第二部 基督論的真確性
2-1 耶穌的歷史
2-2 耶穌的屬性----神性-人性平衡
2-3 耶穌的死亡與復活
2-4 得救之道----十字架
2-5 耶穌對天國與地獄的教訓
第三部 基督徒生活的真髓
3-1 自然界與超然界之間的關係
3-2 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3-3 豐盛的基督徒生活
3-4 基督徒的死亡與來世生命
3-5 基督徒的終極-----永生
結語
附錄A: 科學公式神學方法論
附錄B: 平衡法則
附錄C: 大爆炸理論
附錄D: 基因學
附錄E: 喀爾文主義 vs. 阿米紐主義
中外名詞對照
作者序
第一部 基督教的根基
1-1神是誰?神是什麼?
1-2宇宙的開始與生命的起源
1-3永今神學的世界觀----天秩
1-4人是誰?人是什麼?
1-5基督教的神 -----三一神
第二部 基督論的真確性
2-1 耶穌的歷史
2-2 耶穌的屬性----神性-人性平衡
2-3 耶穌的死亡與復活
2-4 得救之道----十字架
2-5 耶穌對天國與地獄的教訓
第三部 基督徒生活的真髓
3-1 自然界與超然界之間的關係
3-2 人生的意義與目的
3-3 豐盛的基督徒生活
3-4 基督徒的死亡與來世生命
3-5 基督徒的終極---...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