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想, 是一種禪修方法
隨著觀修十想
心也從一般而膚淺的「想」,轉變成覺悟的「洞見」
引導我們從困惑和不快樂中永遠解脫「德寶法師又再度提供了清晰實用的禪修指引。無論是禪修新手或老參,都能夠從本書直達解脫洞見的方式獲益。」——Shalila Catherine《Focus and Fearless》作者
「真的,他又成功了!德寶法師在這本關於「想」的書裡,用清晰、精確及通俗用語,闡明了佛陀深奧的教法。本書對於初學及經驗老到的禪修者,都非常實用。」 —— Larry Rosenburg《Three steps to awakening》作者
「德寶法師寫出了清晰的步驟指引,教導如何修行這十種想隨觀。」——Matthew Flickstein《The meditator’s workbook》作者
「如果能依著這本小書裡的禪修去實踐,將能帶來所有的療癒——面對一切都能安詳自在。」 ——Ajahan Amaro, “Amaravati Buddhist Monastery”住持
透過德寶法師前一本書《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讓我們了解到止觀兼修如何能促進身心健康、活力充沛及得到情緒上的療癒。而這本新書則是著重在,如何將「想」當作禪修的所緣(對象)。
在佛教教義中,「想」是身心的基本組合成分之一。「想」包括了來自五個感官、思想、想像、其他源於內在的資訊,以及心處理和了解這些資訊的方式。如同身心的其他組合成分(色、受、行、識)一樣,「想」也是可以透過禪修來訓練,並且得到完全的淨化。當我們了解「想」是什麼及「想」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時,就能夠善用它,就像利用其他禪修所緣一樣,來克服有害的思想與行為,並在心靈上獲得成長。
在佛陀有關「想」的教導中,《耆利摩難經》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依據。而《耆利摩難經》要我們進行兩種禪修。第一種是佛陀稱為「奢摩它」(samatha)的禪修,將心溫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或練習上,隨著心安詳地停住在一個焦點上,常有的情緒躁動便會平息,心也停止了難以控制的遊盪,變得平靜安寧。第二種禪修則稱為「毗婆奢那」(vipassana)或內觀禪修,在這種「觀禪」裡,正念被當作工具來增長我們對於周遭現況的覺知,專注的心便能逐漸穿透無明之牆。
一如經中所言,有次,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祈樹給孤獨園,當時耆利摩難比丘生病了,深受病痛折磨而且命在旦夕。於是,阿難比丘去見佛陀,禮敬之後在一旁坐下,向佛陀說:「尊者,耆利摩難比丘生病了,深受病痛折磨而且命在旦夕。如果世尊慈悲去探望他,該會很好。」
「阿難,如果你去探望耆利摩難比丘並告訴他十想,則他的病痛有可能在聽聞後立即減輕。是哪十想呢?
(1)無常想,(2)無我想,(3)不淨想,(4)過患想,(5)捨斷想,(6)離貪想,(7)滅盡想,(8)一切世間無喜想,(9)一切行無常想,(10)入出息念[安那般那念]。
在眾多的「想」中,佛陀選了這十想作為療癒的想,並要阿難去告訴耆利摩難比丘。他為什麼何選這十種呢?明顯的原因是,這些想沒有扭曲。或許耆利摩難比丘生病,是由於受到扭曲的想折磨。為了治好他,佛陀希望他能在這十想中的每一想裡看見未扭曲的真相。看見真相時,心會變得喜悅。佛陀鼓勵耆利摩難比丘認出並接受,一切事物總是不停改變的,藉此激發他的喜悅。了解這個道理之後,耆利摩難比丘就不會貪著;不貪著身體、心、感受、思想、或感知[五蘊],他就不會受苦。就如佛陀所說:
完全了知五蘊的生起滅去時,
修行者獲得了喜悅和快樂,
對覺者而言,這是無死之境。
當我們聽聞真理時,我們感到喜樂。當我們領會了聽聞到的真理時,我們的洞見加深了,而心便促使大腦和身體產生療癒性的化學物質。雖然禪修絕不能用來取代醫療處置,但它卻是傳統治療之外的有效輔助。
這十想基本上是一種禪修方法,隨著我們觀修這十想,我們的心也從一般而膚淺的「想」轉變成覺悟的「洞見」,引導我們從困惑和不快樂中永遠解脫。
作者簡介:
德寶法師(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
十二歲時於斯里蘭卡的瑪蘭德尼雅剃度為佛教僧侶;二十歲時(1947)於康提受具足戒。畢業於昆巴哈的維迪雅錫卡拉專科學校、凱拉尼雅的維迪雅蘭卡拉學院及可倫坡的佛教弘法學院。之後到印度為摩訶菩提學會,進行為期五年的弘法工作,在桑奇、德里與孟買服務賤民。接下來十年,他則在馬來西亞弘法,擔任佛教協會及馬來西亞佛教青年會的宗教顧問。他曾任教於吉松迪爾學校與寺路女子學校,並曾擔任吉隆坡佛學院院長。
在塞瓦迦佛學會的邀請下,於1968年到美國,擔任華盛頓佛寺協會的主任祕書,並於1980年被任命為該協會的會長。在1968到1988年任職佛寺協會期間,除了教授佛法課程外,亦指導禪修閉關,並到世界各地巡迴演講,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紐西蘭、非洲及亞洲。此外,從1973到1988年間,德寶法師也擔任美國大學的佛教弘法師。
德寶法師也繼續他的學術研究興趣,並取得美國大學的哲學博士學位。他分別在美國大學、喬治城大學、巴克納爾大學與馬里蘭大學教授佛學課程。他寫的書籍與文章已在印度、美國、斯里蘭卡與馬來西亞等地出版。《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一書已經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並在世界各地出版;該書的泰文節譯版本,還被選為全泰國高中課程的教材。
德寶法師從1982年起就擔任修行協會住持,那是一個位於西維吉尼亞森林裡(靠近仙那度河谷)的寺院與閉關中心,由他與馬修‧弗立克斯坦共同創辦。德寶法師就住在修行協會裡,在那裡為比丘和比丘尼剃度,並舉辦一般大眾的閉關修行活動。德寶法師也經常來往世界各地演講,並指導閉關修行。
在2000年,德寶法師獲得他的母校維迪雅蘭卡拉學院頒贈終生成就傑出獎。
德寶法師的其他著作有《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四念住》(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念住之旅》(Journey to Mindfulness)、《禪定的第一堂課:超越觀呼吸》(Beyond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快樂來自八正道》(Eight Mindful Steps to Happiness)等。
相關著作
《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
譯者簡介:
觀行者
教育科技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近年來辭去教職,致力於佛學研修及翻譯。譯作有《祈禱的力量》、《慈悲與智見》等 (以上皆由橡樹林文化出版)。
章節試閱
第一部分:想
1、甚麼是「想」?
在佛陀來說,「想」是清淨且單純的。當眼睛看見事物時,就只是看而沒有加油添醋。就如佛陀在《相應部》(Connected Discourses)中對比丘們的解釋:
比丘們,為何稱它為「想」呢?比丘們,因為它感知(perceives),因此被稱為「想」。而它感知甚麼呢?它感知藍色,它感知黃色,它感知紅色,它感知白色。比丘們,因為它感知,因此被稱為「想」。(菩提比丘英譯)
這種傳達事物顏色的「想」,稱為「眼想」。佛陀這樣解釋「眼想」的歷程:當眼睛睜開並看見任何形相或事物時(例如:花),識就在心中生起。眼睛、花、識這三者的會合,稱為「觸」。緣於「觸」,「受」生起。「受」是心理的五個組合成分(觸、受、想、思、作意)之一。而我們感受到甚麼,就感知甚麼;然後我們思考所感知到的。而思考開啟了判斷的歷程,導向心理編劇(mental proliferation戲論)。
舉例來說,想像有一朵花正在我們眼前。我們的眼睛一睜開就看到花朵,眼識立即生起。而緣於此三者(眼睛、花、眼識),眼觸生起。而緣於眼觸,愉悅、不愉悅、或中性感受生起[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現在心已經感知花朵了。而依據花的顏色,例如藍、黃、紅或白色,心中便生起「我喜歡這個顏色」或「我不喜歡這個顏色」的想法。而依據我們過去曾經看過的花色或未來可能看到的花色,我們的心開始編造更多想法。依據花朵的形狀、大小、鮮豔、化學成分、用途、生長的地方、種植的方式等等,想法可能朝許多不同方向蔓延擴展。對於聲音、氣味、滋味、碰觸及念頭,心理也同樣地進行編劇。所以,「眼想」其實是眼睛、形色、識、觸、作意及受和合而成。
當然,「識」指的是心以及心的活動(activities作用)。它是其他心理成分(mental factors心所)運作的基礎。「觸」只有在感官、感官對象、以及識出現時才生起。「作意」這個心所則是,有目的地將「識」聚焦在某個對象上。「受」接著是「想」,然後我們思考我們所感知[想]到的。任何刻意的心理狀態都是思考,包括想法和情緒反應。如果識不現起,則受、想、思、作意都不生起。
同樣的心理歷程發生在我們所有的感官上。佛教認為有六個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以及心[六根]。所以,舉例而言,耳朵、聲音、識、觸、及受的會合,讓聲音的感知[聲想]生起。同樣地,鼻子與氣味、舌頭與滋味、身體與碰觸及心與心理內涵(例如想法、念頭、心理意象或情緒)的會合,生起了識、觸、受、作意,因此也生起了「想」。
「想」的作用是認知,或者用另一個較熟悉的詞來說則是認出某個對象。由於認知歷程的發生極為快速,我們無法體證到,每一個幫助我們理解事物的「想」所涵蓋的一系列內在心理步驟。「想」實際上發生於內心之中。在最簡單的層面上,「禪修於想」給予我們機會去了解,心及其活動在決定我們的「想」之上所扮演的角色;而且更重要的是,心及其活動如何決定我們說或做甚麼以回應我們的「想」。
「想」非常有影響力,因為除了決定事物或心理意象的表面特質(例如顏色、形狀、大小或軟硬)之外,跟隨著「想」而來的思考,也會判斷我們所感知的事物是令人愉悅、不愉悅或兩者皆非。佛陀說,當未受訓練的心接觸到令人愉悅、美麗、或吸引人的事物時,就自然生起渴望或貪愛;而接觸到令人不悅、醜陋、或噁心的事物時,則生起排斥或瞋恨;而對於認知為既不令人愉快也非不愉快的事物,我們通常則是忽略或不太注意。我們會發現,感官對象本身並無所謂美麗或醜陋、令人愉快或不愉快、吸引人或不吸引人;而是對於我們的認知[想]所做的思考,將它們判斷或分類,因而導致我們的反應。
當我們以警覺的正念來檢視「想」的歷程時,我們覺察到「想」的運作是基於儲存在心裡的舊資訊。記憶和過去的經驗促使心去編造理由,好解釋為何我們相信自己認知到的事物是美麗或醜陋的。
現代有一整套教育系統——例如藝術及音樂欣賞,甚至電視上也有烹飪節目,教導我們對於各種景物、聲音、氣味、滋味、碰觸及想法進行分類和判斷。然而,對於所感知事物的任何判斷,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理造作。雖然我們相信,我們賦予事物和經驗的特徵(大或小、滋味可口或不佳、和諧或不協調)是它們本身具有的,但若仔細檢視就會發現,這些屬性都是人為而主觀的。正念作意的目標在於淨化「想」,也就是沒有這種私人加工造作,沒有貪愛、瞋恨或其他妄想的作意。
只要回想人們經常對於某件事物或藝術品、建築風格、某件衣服、某種食物、音樂作曲的美麗或醜陋、滋味可口或差勁、令人愉悅或不悅而意見不合,就可以證明「想」是人為且主觀的。此外,意見也會隨時間空間而改變,從十年前到十年後,從此國到彼國,從人生早期到晚期都不一樣。例如,我們年輕時可能不喜歡古典音樂,但現在卻成為我們的最愛。我們的「想」也會依情境而改變。夏天花園裡的黃玫瑰可能看來嬌艷美麗,但若是在朋友的喪禮上,看來就令人難過甚至痛苦。同樣地,當我們生病時,平時愛吃的食物可能變得噁心或討厭。
所以,我們可能會疑惑,我們的「想」是真實而可靠的嗎?佛陀說,任何事物或經驗唯一本具的特質就是無常、苦、及無我。「無常」顯示一切事物隨時間改變、瓦解或死亡的真理。沒有人能夠倖免,沒有人能永遠活著,甚至佛陀也不行。任何事物都不例外,即使我們的感官認知山岳非常堅實耐久,但其實它每一秒鐘都在耗損毀壞。由於每件事物都會改變或消失,所以沒有任何存在的事物可以帶給我們持久的滿足。我們對於某物或某人愈執著,當它消失時我們就愈不快樂;例如,我們丟失了一件最珍愛的珠寶,或是某位親人去世了。因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苦的]。
同樣的道理,由於一切事物隨時在變化,佛陀也說它們是無我的。我們所認知的美麗或醜陋、想要或嫌惡等等,其實沒有一個是它本具的特質。事物以及人們,包括你我在內,都是一直在變化中,不斷流動改變著。在我們期望中生起的一切,終究會消失;我們鍾愛的一切,終究會散去;讓我們快樂的,終究造成我們的痛苦。正因為它們沒有一個固定的身分,它們的性質既不堅實也不持久,所以我們說,一切存在的事物沒有自我或靈魂。
基於此種了解,如果我們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就歸結到一條必須遵行的道路。正念禪修的訓練帶來洞見,讓我們認知到人事物無常,不至於對它們貪愛執著,因此可以保護我們。漸漸地,我們會看到痛苦是一種心理狀態;它是在我們心中生起,而不是在我們感知到的事物上。因此,佛陀說渴望和貪愛是痛苦的起因,尤其是對於無常、苦、及無我的事物生起渴望貪愛。禪修於想[想隨觀]能幫助我們達到這個奧妙的體悟。
想及蘊聚
如之前所說,「想」是身心的五種組合成分之一,亦即佛陀所說的 – 色、受、想、行、識。這些組合成分通常稱為「五蘊」,包括了現實(reality)的所有層面。「色」指的是我們感官能夠感知的一切物質,包括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
其他四蘊則包括了心的一切經驗。如我們所知,感受可以是愉悅、不愉悅或中性的;而基於我們的感受,能生起思考、記憶、不著邊際的想像及夢。當我們吃了一頓可口晚餐後,會記得它,也可能對它有一些想法。當我們有不愉快的感受時,我們對它們的思想和記憶也傾向不愉快。就如前述,由於感官、事物或心理意象、識的接觸,感受就在心中生起,而當感官、外在或內在事物、觸、識、作意及受會合時,想蘊就在心中生起。
行蘊則包括一切心理活動,涵蓋了思考、幻想、恐懼及情緒反應。了解這個蘊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想法」看作只是我們內在感知到的「心理物件」。某些想法是正面有益的,例如慈愛、對於佛及教法的信仰,而其他諸如憤怒、懷疑佛法等想法則是不善且有害的;這樣的認知很重要,能改變我們的人生。
第五是「識蘊」,大概是最難了解的。「識」是基本的覺知或知道。有時候我們用「心」這個字來描述它的作用。佛陀說,「識」或「心」是光明的,意思是它發出光照亮事物,包括我們的想蘊。事實上,沒有單單一個所謂的「心」或「識」。我們是基於它的內涵來推論「心」或「識」的存在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識」總是與想、念頭、情緒、或其他心理物件相關聯。
禪修於想及蘊聚
體驗五蘊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在練習簡介裡提到的觀呼吸時,對五蘊保持正念。正念禪修於五蘊中的想[想隨觀],源自佛陀對比丘們的教導。就如佛陀在《法句經》(Dhammapada)中所教導的,他的教法——真正的法,應該在自身內感知。
僅只是高談闊論,
並不真的持有法。
即使只聽聞少許,
如果親身感知法,
並且從不疏忽法,
那麼,
此人的確持有法。
(Gil Fronsdal英譯)
下面是這種禪修的練習方式:
當我們專注在正常呼吸時,溫和地將注意力放在感知五蘊的每一蘊上面。
我們正念覺知到,呼吸本身是色蘊。每一個吸氣與呼氣時,在鼻孔周邊及腹部起伏上,我們感知到氣流進出身體。而由於坐姿造成背部及膝蓋的疼痛,我們也能體驗到身體是色蘊。
藉由感知到呼氣時肺部空虛而有些微不適或焦慮,再度吸氣時則覺得稍微愉快些,我們正念覺知受蘊。
藉由感知呼吸的身體感受,以及隨之生起的愉悅或不愉悅感覺,我們正念覺知想蘊。
藉由注意到呼吸時生起的任何想法,例如信心或疑惑、慈愛或不耐的情緒等等,我們正念覺知行蘊。
藉由感知到呼吸時其他四蘊的改變——身體感受的變化、愉悅或不適的感覺、對於外在或內在對象的感知及念頭及情緒的生滅,我們正念覺知識蘊。
我們的目標在於用全面且不偏不倚的心態來感知任何生滅,既不貪著愉快的體驗,也不排斥不舒服的體驗。這種中性態度是正念的關鍵。我們會發現,除非我們全面而平等地感知,否則我們不可能將心專注於任何禪修所緣上。當我們讓愉快或不適的感覺為想蘊染色加工時,想蘊本身便凌駕識蘊之前,而我們對於呼吸的覺知便被擱置到一旁去了。
這種禪修最重要的就是,正念於每一個飛逝而過的想蘊,了知無常。隨著禪修的深入,我們能體驗到,在保持專注於呼吸時,感知身體感受、感覺、想法及情緒是無常的,同時也保持正念於平等想(impartial perceptions)。
為何平等想很重要?
在禪修時培養平等想非常重要,因為在心中生起的對於五蘊的渴愛,阻礙了我們解脫痛苦的能力。大迦旃延尊者對在家人訶梨長者(Haliddakani說明,「想」是「識之家」,而其他蘊聚也一樣是「識之家」。貪愛及其他染料就像鎖鏈一樣,將我們綑綁在蘊聚上,因而也綑綁在無常且苦的生生世世輪迴上。正如佛陀在《訶梨長者經》(Haliddakani Sutta)中所說:
居士,「色」是識的家,因為對於色的渴求(lust)而使識套上枷鎖的人,稱為在家團團轉的人。「受」是識的家,……。「想」是識的家,……。「行」(有意的行為)是識的家,因為對於行的渴求而使識套上枷鎖的人,稱為在家團團轉的人。人就是這樣地在家團團轉。(菩提比丘英譯)
當我們的正念更加穩定時,我們會發現完整的法就在我們的身心裡。如果我們的心只專注於感知外在事物,便看不到我們生生世世隨身攜帶的法。我們就像是帶著滿袋子鑽石到處走的盲人,卻不知道這個沉重袋子的價值。相反地,當我們專注於感知自己的身心時,就會發現我們攜帶的是寶藏。發現了這些內在財富,我們就發現了解脫之道,脫離痛苦而永遠自由的解脫。
第一部分:想
1、甚麼是「想」?
在佛陀來說,「想」是清淨且單純的。當眼睛看見事物時,就只是看而沒有加油添醋。就如佛陀在《相應部》(Connected Discourses)中對比丘們的解釋:
比丘們,為何稱它為「想」呢?比丘們,因為它感知(perceives),因此被稱為「想」。而它感知甚麼呢?它感知藍色,它感知黃色,它感知紅色,它感知白色。比丘們,因為它感知,因此被稱為「想」。(菩提比丘英譯)
這種傳達事物顏色的「想」,稱為「眼想」。佛陀這樣解釋「眼想」的歷程:當眼睛睜開並看見任何形相或事物時(例如:花),識就在心中生起。...
推薦序
佛教的基本教導「四聖諦」顯示,貪愛(對於以自我為中心的享樂盲目渴愛)存在於一切痛苦之下,並驅動一再重複的生死輪迴。然而,佛陀在其他教導中也指出,貪愛與痛苦的因果關係並非決定不可改的。貪愛本身也是緣生的,從一個更深的根源生起,那就是無明。無明的巴利語 avijja是個否定語,意思是沒有正確智慧(vijja明)。
這顯示出,在貪愛與其他煩惱情緒(例如瞋恨、憤怒、驕傲、忌妒)之下,是認知錯誤在作祟。我們沉浮在貪愛的洪流裡,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了知不正確,因為我們欠缺「如實知見」。
雖然「無明」是個否定字,但在我們繁雜忙碌的日常生活裡,無明扮演著活躍的角色,製造出扭曲的認知理解,顛倒了我們在世間的生活體驗。在無明的掌控下,我們的認知能力被加上有色濾鏡,將事物無常、令人不滿、空無自我、令人厭惡[無常、苦、空、無我]的真相,顯現為恰恰相反的恆常、令人喜悅、真實有我及合意想要的「常、樂、我、淨」。這些「顛倒」或扭曲的認知模式,運作在許多層面上。在最粗淺的層面,它們形成了頑固的觀點,在更深層面則干預我們的概念和想法,而在最深層面甚至操弄我們的感知(perceptions想)。因此,我們不但以扭曲方式感知事物,甚至將周遭世界及最親密的自己本身,感知為恆常、令人滿意、自我,以及感官之美,反而成了這些錯誤觀念的見證。
我們可以在這個歷程中辨識出一個錯縱複雜的因果關係。在意識覺察的門檻下,無明偷偷滲染我們的感知,接著蔓延擴展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造成扭曲的理解模式。這些扭曲的理解模式引起並加強貪愛,伴隨著執取、瞋恨、驕慢及其他煩惱,將我們在重複的生死輪迴中綁得更緊。而當我們從一生流蕩到下一生時,便一再面臨各式各樣的痛苦:年老、疾病,以及死亡、悲傷、沮喪、絕望。
既然因果關係如此,離苦之道便不僅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拒絕貪愛的誘惑,同時也須要嘗試轉化認知。修行佛陀之道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一個認知上的突破,這個突破將無明從它在深心隱密處的巢穴中連根拔起。這需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策略。要獲得最終勝利,不僅須要斬斷感受和貪愛間的因果連結(這在許多經文中已強調),也需要逆轉從無明引生扭曲觀點的順序。這個意思是,我們的認知(想蘊)必須轉化。認知必須重新調整,不再以強化貪愛和其他煩惱的方式看待事物,相反地,要以減弱貪愛且最後能根除無明的方式來感知事物。因此,趨向自由之道的終點可以視為一種歷程,我們藉由這個歷程學習認出扭曲的想蘊是什麼,並以正確的想蘊取而代之。這是一種艱辛的心理訓練,但是佛陀的開示已指出路標,引導我們發展必要的各種「想」。這些「想」(sanna)同時也是觀修(contemplations)。
事實上,anupassana這個巴利語通常翻譯為「觀修」,字面上的意思是靠近且重複(anu)地看(passana)[隨觀]。就是這隨觀的訓練,持續且不斷重複練習,久而久之便達到頂點——內觀(vipassana)或「特別的觀看」。而內觀能導向出世間道的智慧,帶來究竟解脫的成果。
在早期結集的佛陀開示裡,對於訓練正確認知的強調在《增支部尼柯耶》(Anguttara Nikaya)裡最為明顯。《增支部尼柯耶》是以數字編號的經文,章節的順序依照數字從一至十一遞增。這部尼柯耶的後面幾章裡,有許多經文強調「認知轉化」在趨向體證涅槃上所扮演的角色。這一系列經文自第五集開始,佛陀提到兩類各五種想,並說「發展培育[這些想]會帶來絕佳成果和利益,最終達到無死之境,以無死為它們的頂點[完成]」。在第七集,我們又看到兩類各七種想,圓滿時就證得無死,而在第九集和第十集也同樣可見。
在現存的南傳佛教(Theravada Buddhist tradition上座部佛教)裡,關於認知轉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耆利摩難經》(Girimananda Sutta,Anguttara Nikaya 10:60)。在這部經裡,佛陀教導了「十想」,事實上即是觀修的方法。不像前段所提到的幾個短經中,佛陀僅是列舉它們,在這部經裡,佛陀更透過修行的方式解釋了其內涵。因此,可以視這部經為觀修業處(meditation subjects所緣)的簡明綱要。不過,《耆利摩難經》之所以大受歡迎,還有另一個原因:它也是「護衛經」,不僅具有加持護祐之力,亦是療癒的方法。正如此經的背景故事所示,佛陀為一位名為耆利摩難的病比丘教導「十想」,這位病比丘據說「病情嚴重」,可能已命在旦夕。而經中告訴我們,在結束解釋時,耆利摩難已學到十想,而他的病也的確痊癒了。
佛教禪修已經由正念禪進入了當代西方文化,但這些正念禪修經常是擷取自它的根源背景,改頭換面為一種完全世俗化的訓練。現在正念禪修不僅被當作發展解脫洞見的方法,也是為了滿足消費主義所重視的一些社會價值和目的,諸如物質成就、身體健康、流行,以及提高工作效益。
想要將佛陀的教法適當地移植到新的文化環境裡,則基本禪修必須具備完整性,並且要根據佛教哲學義理來教導。《耆利摩難經》正符合這個目標。這部經裡所教導的十想涵蓋了廣大的範疇,從無常想及無我想擴展到趨向離貪的觀修,例如觀想身體「不淨」本質的「不淨想」,以及我們對於疾病和老化無能為力的「過患想」。此外,還包括了對於涅槃的省思觀修及止、觀兼修的工具—觀呼吸。
早期經典裡所教的禪修範圍寬廣,對於那些想要更深入了解禪修主題的人,該是為他們詳細解釋《耆利摩難經》的時候了。德寶法師身為廣受愛戴及尊敬的禪修老師,此書已令人欽佩地搭建了一座橋梁。以「G法師」之名廣為人知的他,擁有完成這件工作所必須的各種能力。身為斯里蘭卡傳承的比丘,他擁有巴利佛教傳統的深厚根基;尤其在斯里蘭卡僧團受訓的那些年裡,他已飽學經藏的教法。而他在過去四十五年裡定居美國,因此就和任何出生於紐約、洛杉磯,或中西部的美國人一樣熟悉美國文化。他之前關於禪修的幾本書都廣受歡迎、膾炙人口,而幾十年來他也一直在美國及世界各地帶領禪修營。
他具備了這些資格,承擔起責任,解釋佛陀對於「想」的觀點:想的負面角色是造成無明和痛苦的工具,正面角色則是在解脫之道上的助力。他將本書的重心放在闡釋《耆利摩難經》上,以簡單直接的用語向一般讀者說明,具有他一貫的清晰特色。他也重複地強調,這些觀修方式要如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連結。此外,他也探討了一個過去傳統論師們鮮少觸及的主題:這些禪修業處如何能導致疾病的痊癒,這也是佛陀為耆利摩難比丘宣說這些「想」的初衷。
德寶法師為現代讀者們,生動靈活地解釋了這部古代經典,讓我們看到二十五世紀前的這些教法,在現今困惑和不確定的年代裡,仍然與我們息息相關。到底這些「想」能否治療身體疾病還在次要;主要重點是它們的療癒力,它們能醫治無明,那潛藏在對於自己及所處世間的扭曲心理和有毒觀點內的無明,那是一切疾病中最嚴重最棘手的。
Ven. Bhikkhu Bodhi
菩提比丘
佛教的基本教導「四聖諦」顯示,貪愛(對於以自我為中心的享樂盲目渴愛)存在於一切痛苦之下,並驅動一再重複的生死輪迴。然而,佛陀在其他教導中也指出,貪愛與痛苦的因果關係並非決定不可改的。貪愛本身也是緣生的,從一個更深的根源生起,那就是無明。無明的巴利語 avijja是個否定語,意思是沒有正確智慧(vijja明)。
這顯示出,在貪愛與其他煩惱情緒(例如瞋恨、憤怒、驕傲、忌妒)之下,是認知錯誤在作祟。我們沉浮在貪愛的洪流裡,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了知不正確,因為我們欠缺「如實知見」。
雖然「無明」是個否定字,但在我們繁雜忙碌...
目錄
序 菩提比丘
英文版致謝
簡介
開始禪修
第一部:想
1、什麼是想?
想及蘊聚
禪修於想及蘊聚
為何平等想很重要?
2、扭曲的想
如海市蜃樓
想的結縛
3、淨化的想
正念淨化想
淨化的想及正道
想的止息
第二部 :十種療癒的想
4、無常想
5、無我想
6、不淨想
7、過患想
8、捨斷想
9、離貪想
10、滅盡想
11、一切世間無喜想
12、一切行無常想
13、觀呼吸
單純呼吸的純然想
四念住
七覺支
第三部:禪修於想
14、禪修:無常及六塵
15、禪修:心也瞬息萬變
16、禪修:解脫的關鍵
17、禪修:緣起
18、禪修:以內觀洞見無常
19、自由
附錄:詞彙解釋
序 菩提比丘
英文版致謝
簡介
開始禪修
第一部:想
1、什麼是想?
想及蘊聚
禪修於想及蘊聚
為何平等想很重要?
2、扭曲的想
如海市蜃樓
想的結縛
3、淨化的想
正念淨化想
淨化的想及正道
想的止息
第二部 :十種療癒的想
4、無常想
5、無我想
6、不淨想
7、過患想
8、捨斷想
9、離貪想
10、滅盡想
11、一切世間無喜想
12、一切行無常想
13、觀呼吸
單純呼吸的純然想
四念住
七覺支
第三部:禪修於想
14、禪修:無常及六塵
15、禪修:心也瞬息萬變
16、禪修:解脫的關鍵
17、禪修:緣起
18、禪...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