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家之一,隈研吾,他以獨特的視野來剖析建築的過去,展現一位建築家的思想,將許多看似分離的片段連接起來,形成一種線索。從書中,也能探究出隈研吾自身的建築思路。
★本書是日本當代建築家隈研吾對建築的深層思考,以及建築理念的嬗變,已不僅僅局限於建築本身,而是更側重於建築與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二十世紀末的建築界,瘋狂、混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等等,各式各樣的建築風格在建築界朝生夕亡,如曇花一現,更迭速度之快已經遠遠超出了建築史上所定義的正常「結構轉換」。二十世紀末建築狂潮背後,其實是一次難以抗拒的、對建築體系自身否定、推翻的時代運動。建築界面臨著一次歷史性的危機,也正是這個危機,孕育了這場無序的混亂。
那麼這到底是個怎樣的運動,為何要否定建築呢?他又要否定建築的哪些部分、哪些特徵呢?本書的目的就是帶您找到明確問題的線索。
作者簡介:
隈研吾,日本建築大師,慣用竹子、木材、泥磚、石板、和紙等自然建材,建築風格散發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在業界被稱為「負建築」、「隈研吾流」。
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79年畢業自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1985-1986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都市計畫學系客座研究員。1990年在東京青山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2001-2008年任教於慶應大學科技科學系。2009年開始擔任東京大學教授。
知名作品有「龜老山展望台」(1995)、「水/玻璃」(1995,AIA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1995)、「森舞台/宮城縣登米町傳統藝能傳承館」(1997,日本建築學會賞)、「石之美術館」(2001,國際石材建築大獎)、「馬頭町廣重美術館」(2001,Murano Prize)。近期作品有「長城下的公社/竹屋」(2002,北京),「長崎縣立美術館」(2005,長崎)、「三多利美術館」(2007,東京)。目前於中國及歐洲仍有許多建案進行中。近十年更一手囊括JCD、日本AIJ獎、美國AIA、全球創新建築獎、芬蘭Spirit of Nature Wood Architecture、法國Energy Performance + Architecture Award等國際大獎。著作有:《十宅論》、《再見.後現代》、《建築的慾望之死》、《負建築》、《新建築入門》、《小建築》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暨專任副教授)推薦
謝宗哲(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全文審訂監修及專文推薦
建築的再啟蒙/謝宗哲
本書是建築家隈研吾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之後、回到日本國所撰寫的一本建築入門書。內容是建築這門專業學術領域中,無論任何階段(過去/現在/未來)與任何身分(學生/從業人員/作家/學者/愛好者)都可能會持續反覆追問的經典議題,包括:建築的定義、建築的起源、主觀與客觀的建築之間、普遍性的追尋與終結、建築的現代主義、甚至是直到今日依然方興未艾的、關於建築與自然之間的永恆辯證。隈研吾先生非常體貼地將西方各個時代中之建築所肩負的任務及其設計上的著眼點與特色、以及生產出這一切的、和當時的思想背景與社會潮流息息等相關脈絡,按照順序、有條不紊地做出明確的呈現與表達。除了對上述的建築經典命題及論述做了深入淺出的說明與解釋外,更令人玩味的則是內文中亦充滿著他在身為年輕建築家的那個當下所不經意流露出的詩意。
本書在一開始就提到德希達的解構、以及形而上學的批判而似乎顯得有「賣弄」的嫌疑(隈研吾人在哥倫比亞的那個時候正是解構主義的全盛時期),但是在本書設定目標範圍裡所談及的「思想」,卻並不僅限於偏狹的「西洋哲學」而已,而是進一步地回溯到比中世紀更為遙遠的從前,包括了在原始時代裡、將原本橫躺的岩石作縱向擺設的這個藉由人手所發生的始源性的、原初的構築裡頭所包含的「思想」。此外,還包括關於超越思想•哲學的這個主觀/客觀、邁向普遍性的這個向度上,也有了相對細膩的討論,並把他試圖在建築領域中找出相近軌跡的努力作了明確的闡述。
至於我個人最感興趣的,其實便是關於建築的內部與外部、主觀與客觀、新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與各種哲學流派之間的交叉比較與討論;而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作者談及建築對於普遍性之追尋,在於它本身的存在即帶有作為物質之界限而被深深困擾、建築卻只能彷彿拖著沈重的腳鏈、重複地徘徊反覆,因著難有進展而在18世紀末以挫敗告終,而產生了自然的逆轉的這件事。結果建築似乎也只能透過「回歸自然」來達成本身的救贖,而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帶出了新藝術運動這類仿擬植物的風潮、以及萊特的有機建築與密斯的玻璃透明建築試圖與自然融合的現象。有趣的是,約莫在100年後的現在,全球又再度掀起關於自然系建築的熱潮,或許可以視為歷史的共時性吧。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有別於過去眾多相關經典中傾向以戀物癖式的樣式分析與考究的作法,隈研吾先生更企圖針對驅動歷史進程背後的機制與來龍去脈來作完整的闡述與梳理:所有的斷裂片段與晦澀不明的狀態在他宛如進到歷史洪流中的領航與書寫下被串聯、縫補了起來,而這也讓筆者原本相對薄弱的、對於西方建築知識論的認知基礎終於得到關鍵性的補強與再裝備。相對於一般傾向偏向物理層次的、戀物考究式的建築閱讀,本書提供了社會性的、哲學論式的、思潮辯證之閱讀的機會。
最後,要對即將學習建築的人、以及在大學裡對「西洋建築史」感到很乏味無聊的學生們、對於建築的理解莫衷一是而長期感到困擾的朋友、以及熱愛建築的深度愛好者、想對建築這門專業進行完全攻略的重度粉絲們做出呼籲。這本書就如同一部於世紀交替之際所誕生的全新建築十書或建築福音書,極可能讓你對於建築的認知產生重大改變,甚至獲得救贖。我個人讀完本書有了建築再次得到啟蒙的真實感。內容看似有點艱澀甚至有點重口味,但是讀起來確相對輕鬆,具有極高的可讀性。在此誠摯推薦。
名人推薦: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暨專任副教授)推薦
謝宗哲(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交大建築所兼任助理教授)全文審訂監修及專文推薦
建築的再啟蒙/謝宗哲
本書是建築家隈研吾在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客座研究員之後、回到日本國所撰寫的一本建築入門書。內容是建築這門專業學術領域中,無論任何階段(過去/現在/未來)與任何身分(學生/從業人員/作家/學者/愛好者)都可能會持續反覆追問的經典議題,包括:建築的定義、建築的起源、主觀與客觀的建築之間、普遍性的追尋與終結、建築的現代主義、甚至是直到今日依然方興未艾...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建築危機
一切皆為建築
乍看之下,建築似乎與哲學、思想毫無關係,既實際又具體,好像很容易就能給出清晰明瞭的定義。但實際上,鮮有比建築更模糊、難懂的定義。尤其在二十世紀後期,這個定義演變的更加混亂。威脅建築體系的危機,也附身於這場混亂,似是要向我們傾訴些什麼。
最極端的建築定義產生於一九六八年,出自一位毫無建築經驗、年輕的前衛建築家口中。「一切皆為建築」。時任奧地利《BAU》雜誌主編的漢斯•霍萊因,以一篇名為《一切皆為建築》的論文震驚了國際建築界。一九六八年,這是個全球注目的年分。這一年,法國五月風暴來襲,抗議諸項現代制度的革命席捲各地。也就在這年五月,具有悠久建築教育史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被不滿其教育放針、抗議大學教育制度的學生們封鎖,是年八月,這所享譽世界的學院解體、最終被迫實行了分校制。
為了更好地理解霍萊因的建築定義,我們來將目光轉向他前後發表的幾項研究課題。以《Non-physic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Kit》(圖1)命名的建築作品,只是一粒膠囊。專為幽閉恐懼症患者設計。,患者只需吃下這粒膠囊,他眼中的周圍環境就能改善。另一個名為《維也納大學擴建計畫》的建築作品,只是一張電視接收器的照片。作品表達的是通過視訊影像為媒介實施大學教育,從而達到大學教育功能的實質性「擴建」。這項作品不僅批判了仍然依賴物理環境進行教學的現行教育模式,同時也痛斥了無視教育制度的弊端、依舊為大學設計校舍的建築師們。
更有趣的作品來自這一時期與霍萊因合作的藝術家——沃特•皮克勒(一九三六年生,一九六三年與霍萊茵合作舉辦「建築」展,之後,開始關注人體,並將重心轉向了雕刻和繪畫)設計的《電視頭盔:可擕式休息室》(圖2,一九六七年):一名男子頭戴形狀怪異的細長白色頭盔,坐在一幢廢棄的建築物中。當然,這只是一件藝術作品,頭盔裡什麼也沒有,皮克勒也只是設計了一個外形,但是我們卻從這裡看到了對虛擬數位技術工具、視像數字頭盔出現的預見。因為作品表達的是,只要戴上此頭盔,人們感覺就如同置身於實景「起居室」一樣。
這一系列作品,向我們具象展示了霍萊茵「一切皆為建築」的理念。他宣稱:
1. 圍合主體的環境,都能稱為建築。也就是說,對主體而言,無論物理環境還是非物理環境(即虛擬環境),皆等價,兩者並無根本差異。
2. 環境並非客觀存在於主體周圍的外部空間。環境由主體的感覺生成,是主觀的存在。
這兩項聲明,帶有濃烈的胡塞爾現象學色彩。胡塞爾現象學的本質,就是對伽利略開創的現代科學,其客觀世界無條件存在、感覺、意識只附屬於客觀世界內部的獨斷態度的否定。胡塞爾的現象學更是批判了已被現代科學方法論逼入死角、面臨危機的二十世紀初期歐洲的精神世界。
但與胡塞爾不同的是,此時霍萊茵周圍,現象學中的世界已經作為可實現的現實,不斷地擴大影響。數字科技和致幻劑的出現,摧毀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信仰,而現象學中的世界由此擺脫了純理念的束縛,作為現實開始了世界的顛覆。霍萊因的膠囊暗喻致幻劑,皮克勒的電視頭盔就是數位科技的化身。霍萊因之後,即一九七0年以後,現象學的世界最終擴大到了其他各領域。而在「一切皆為建築」的現象學世界裡,固有的建築概念面臨的危機也在加速行進。
解構主義
數字科技和致幻劑的出現、以及對社會的滲透,在二十世紀末,對固有的物理建築物才能稱為建築的建築觀念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但是,更大的衝擊是,人們認為物理或非物理並非根本問題,最大的癥結隱藏於建築體系自身的內部。反對所有物理建築活動,主張保護、修復現有自然環境的激進生態保護主義,應運而生。生態保住主義者嚴厲譴責現代社會兩大主題的開發與建設的時代氛圍,也導致二十世紀末先進國家開發建築項目銳減。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下,以生態主義為首,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反建築思潮,這其中最精准、理論最完善的,應該就屬一群法國思想家提倡的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了。
雅克•德里達——解構主義的代表人物,也是解構這一辭彙的提出者,他認為解構不同於尼采的「毀滅」「破壞」,是把以西歐存在論或形而上學為基礎概念,建造起的建築物解體,再建築的主張【1】。建築具有哲學性和概念性影響,Deconstruction就是反Construction,construction是指建築這一具體行為。德里達在自己的學說中,屢次借用這種建築類用語,這當然不是巧合。簡言之,德里達批判的就是柏拉圖之後的西方形而上學,和建築界採用了同樣的方法論。
當然,德里達批判的物件是形而上學,但被當作壞榜樣的建築領域在這場論戰中又豈能毫髮無損。因為德里達認為西方形而上學錯就錯在,和建築界採用了同樣的方法論。德里達的批論也涉及邏各斯中心主義、語音中心主義、大男子主義等,但其論調的原點就是對建築領域的徹底批判。可以說,正是這種尖銳批判所造成的傷害,使得二十世紀末的建築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那麼,採用了建築方法的形而上學到底錯在哪里?德里達認為形而上學不過是用辭彙構築成的一個有序的建築物。再怎麼華麗,也只是詞藻的堆砌罷了。帶著這種弊端居然向人們傳授世界的本質,德里達主張,這西方形而上學從根本上就存在謬誤。他還認為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康德,到黑格爾,所有的西方形而上學都犯了同樣的錯誤,甚至連胡塞爾的現象學也不能倖免。
德里達的批駁,同樣影射了作為喻例的建築。既然錯在一處,同理可證,建築也不過是用物質道具堆砌建造物的行為而已。而且這些建造物與我們周圍現實的環境格格不入。同樣,外觀再怎麼華麗,這辭彙的堆砌物=形而上學也不會與現實世界相吻合。可悲的是,人們沒有意識到這差異,各式建築物不斷地在地球繁衍壯大,我們周圍的環境被這種物質謬誤充斥。
直截了當地說,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是這樣被破壞的。德里達對形而上學的批判不單含沙射影地批評了建築界,也暗含了對當今以建築方法論為基本法則的所有科學、文化研究領域的譴責。
德里達的論調刺傷了二十世紀末的建築界。確切地說,德里達掀起的這場轟轟烈烈的建築批判風潮,讓建築界傷痕累累。這傷痛遠遠超過霍萊因、皮克勒的「一切皆為建築」。至少霍萊因、皮克勒的批判是建立在肯定胡塞爾現象學的基礎上,而德里達的批判卻並未放過胡塞爾現象學。現象學認為,客觀世界並不存在,世界是主體純粹意識內的存有,德里達指出這種思源就是西方形而上學隱藏著的本質。因為,胡塞爾認為,主體能夠用語言表述通過意識經驗對事物的直接認識,而德里達指出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詞藻堆砌物的構築過程,從胡塞爾對這個過程的肯定中絲毫看不出對堆砌物的批判,現象學也無非就是建築方法論的現代版改編。
這種批判也可以直接拿來駁斥霍萊因、皮克勒的論點。「一切皆為建築」認為,不只物質,非物質也可以構築建築物,而這個論點裡從始至終沒有出現過任何對建築方法論自身的指摘。
皮克勒的《電視頭盔:可擕式休息室》就是個好例子。作品展示,運用電子科技能夠為人們營造「起居室」。對「起居室」這個建造物卻未加批判。霍萊因、皮克勒的論點背後是致幻劑和數字科技對世界的改變,但不管致幻劑和數字科技能夠如何天馬行空地創造建築物,這被創造出的東西總還是建築物,從根本上並無改變。這就是德里達批判現象學的重點。
現如今人們對虛擬技術保守性的不滿,以及對致幻類藥物無法開闢新世界的失望,似乎在德里達的學說中便已初現端倪。
以德里達為代表的建築批判潮,其批判強度與建築界受傷程度成正比。二十世紀末的建築界如同一頭身處生死大戰的野獸,在圍攻中垂死掙扎。而這番掙扎後,誕生出了一系列曇花一現的建築思潮和建築風格(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諸多設計風格)。在記述這場生死大戰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建築的本真。建築到底是什麼?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不單是建築的本質,所有對採用建築方法論學說本質的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德里達挑中建築來批判建築方法論,那麼我們將計就計搞清建築的本質,也許能獲得更多靈感去理解各種採用建築方法論的學說。
第一章 建築危機
一切皆為建築
乍看之下,建築似乎與哲學、思想毫無關係,既實際又具體,好像很容易就能給出清晰明瞭的定義。但實際上,鮮有比建築更模糊、難懂的定義。尤其在二十世紀後期,這個定義演變的更加混亂。威脅建築體系的危機,也附身於這場混亂,似是要向我們傾訴些什麼。
最極端的建築定義產生於一九六八年,出自一位毫無建築經驗、年輕的前衛建築家口中。「一切皆為建築」。時任奧地利《BAU》雜誌主編的漢斯•霍萊因,以一篇名為《一切皆為建築》的論文震驚了國際建築界。一九六八年,這是個全球注目的年分。這一年,法國五...
作者序
自序
我能在一九九四年寫完《新建築入門》,其實是托了我父親的福。那年,父親已經85歲高齡,身體狀況極差,一直處在彌留狀態,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西去。為了以防萬一,我決定儘量減少出國次數,連週末也基本上不再出差或開會。如此一來,我才有更多的時間略為深入地思考建築史。如果不是因為父親的身體狀況,以我喜歡四處跑動的天性,這樣的生活我連一天也過不下去。對父親來說,因為這件事情而被兒子感謝也許沒什麼好開心的,但我依然非常感謝父親。
對我來說,在一九九四年寫完的《新建築入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九九四年剛結束,就在一九九五年一月,日本發生了阪神大地震;三月,歐姆真理教製造了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就在緊鄰我的事務所的地鐵站裏,很多人死於非命。那天早上發生的事情,我至今記憶猶新。從早晨開始街上便警笛大作,直升機發出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在新聞播報之前,人們就感到將有大事發生。雖然發生的兩件事情都是大事件,由於我剛剛寫完《新建築入門》,所以並不覺得震驚,反而有一種意料之中的感覺。
不論是歐姆真理教事件,還是阪神大地震,其實都與我的工作——建築,有著脫不開的關係。阪神大地震讓我感受到建築的存在到底有多脆弱!雖然建築支持和引導了整個20世紀,但是人們對建築的過度信任在地震發生的那一刻而隨之轟然倒塌。而歐姆真理教的信徒們對豐碑式的宗教建築毫無興趣,甚至對簡易預製件組合建築也完全無意興建。他們並沒有用建築來讓人們嚮往宗教,而是用洗腦或身體修行之類非建築手段來控制人心。歐姆真理教是一種有別於以往的、非建築式的宗教。我感到人們對建築的信賴與依存也土崩瓦解了。
在這兩件大事發生前的一九九四年,我能對建築史與建築的本質好好地思考、總結一番,實在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說句不妥當的話,都是拜父親所賜。
寫完這本書後,我對建築史,或者說建築的本質與建築的局限性形成了清晰的認識。認識到建築的局限性,並經歷過兩大悲劇事件之後,我明確了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些什麼。當然對於我想做什麼、該做什麼並沒有寫進書裏,但是在《新建築入門》完稿、父親的葬禮結束後,我開始向著自己該做的與想做的事情大步前進。一言以蔽之,就是顛覆建築與環境的關係,重新認識以建築為主、環境為輔,徹底扭轉以建築為主導的、傳統西歐的建築理念。我決定把建築作為配角,而把環境放在主要位置。這種理念與東方思想,特別是道教思想有共通之處。一旦轉變了觀念,我反而從過去的建築局限性中延伸出建築的無限可能。
這種觀念的轉變,與我其後的《反客觀》、《負建築》等著作緊密相關,也因此我建造了「廣重美術館」、「竹之家」等建築。如果不是因為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寫書的這一年時光,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種種事件,也許我可能無法實現這種跨越,向前邁進。
自序
我能在一九九四年寫完《新建築入門》,其實是托了我父親的福。那年,父親已經85歲高齡,身體狀況極差,一直處在彌留狀態,隨時都有可能撒手西去。為了以防萬一,我決定儘量減少出國次數,連週末也基本上不再出差或開會。如此一來,我才有更多的時間略為深入地思考建築史。如果不是因為父親的身體狀況,以我喜歡四處跑動的天性,這樣的生活我連一天也過不下去。對父親來說,因為這件事情而被兒子感謝也許沒什麼好開心的,但我依然非常感謝父親。
對我來說,在一九九四年寫完的《新建築入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九九四年剛結束,就在...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建築危機
1、一切皆為建築
2、解構主義
第二章 建築是什麼
1、物質
2、庇護所
3、空間
第三章 構築行為
1、洞穴
2、垂直
3、構造
第四章 構築與擴張
1、多柱式
2、比例
3、柱礎
4、屋頂
5、視覺修正
第五章 構築與自然
1、祭品
2、植物
3、身體
第六章 構築與主體
1、居所原型說
2、外部與內部
3、光之妙用
第七章 主觀與客觀
1、主觀解決法與客觀解決法
2、羅馬建築的功績
3、主觀的哥德式
第八章 建築解體
1、透視圖法
2、道具布景與科技
3、絕對的主觀
第九章 普遍性終結
1、普遍與個別
2、新古典主義
3、幾何學與自然
4、自然與崇高
第十章 建築的Modernism(現代主義)
1、自然界的逆轉
2、發現社會
3、理想城市與馬克思
4、否定建築與密斯
5、超越建築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建築危機
1、一切皆為建築
2、解構主義
第二章 建築是什麼
1、物質
2、庇護所
3、空間
第三章 構築行為
1、洞穴
2、垂直
3、構造
第四章 構築與擴張
1、多柱式
2、比例
3、柱礎
4、屋頂
5、視覺修正
第五章 構築與自然
1、祭品
2、植物
3、身體
第六章 構築與主體
1、居所原型說
2、外部與內部
3、光之妙用
第七章 主觀與客觀
1、主觀解決法與客觀解決法
2、羅馬建築的功績
3、主觀的哥德式
第八章 建築解體
1、透視圖法
2、道具布景與科技
3、絕對的主觀
第九章 普遍性終結
1、普遍與個別
2、新古典主義...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