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未達到馬英九的承諾?台商在大陸逐漸喪失競爭力?陸資來台是好是壞?台灣將成為香港之後的另一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習近平領導下的大陸對台政策如何影響兩岸貿易?--最新的時事議題,由最專業最堅強的作者群為您解惑!
本書作者群囊括兩岸經貿政策實務與理論權威,包含台灣的兩岸政策前政務官:童振源、高長、蔡宏明、陳德昇、龐建國,以及大陸方面的對台重要政策幕僚:曹小衡、張冠華、華曉紅、莊芮、李非、唐永紅。結合實務與理論背景,深入解析陸資來臺、臺商轉型、ECFA、國際經濟波動、人民幣國際化等經貿議題,兩岸經貿的未來,是機遇,也是挑戰!
Turn our Challenges into Opportunities!
經貿關係是兩岸主要的共同利益交匯點,更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任何脫離此一基礎的政策和作為,在現實條件下,都是無本之木!
本書特色:
【最新的時事議題】
陸資來臺、臺商轉型、ECFA、國際經濟波動、人民幣國際化、習近平上任後的兩岸經貿發展趨勢
【最專業的探討】
本書囊括兩岸經貿政策實務與理論權威,最堅強的作者陣容~
台灣兩岸政策前政務官:童振源、高長、蔡宏明、陳德昇、龐建國
大陸對台重要政策幕僚:曹小衡、張冠華、華曉紅、莊芮、李非、唐永紅
作者簡介:
主編/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與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國際事務碩士與博士。於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擔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8年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優秀年輕學者獎,2012年獲得政治大學學術研究特優獎。主要學術專長為國際政治經濟、中國經濟發展、及預測市場等領域。
主編/曹小衡
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兼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理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商務部海峽兩岸貿易協會理事、全國臺灣研究會理事、天津市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曾經任職華北電力大學助教、講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李非(廈大台灣研究院教授)
作者/高長(東華大學公行所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
作者/唐永紅(廈大台研院經濟所所長)
作者/曹小衡(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
作者/莊芮(對外經貿大學副院長)
作者/張冠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陳德昇(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前國安會諮詢委員)
作者/華曉紅(對外經貿大學台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童振源(政大國發所特聘教授、前陸委會副主委)
作者/楊書菲(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研究員)
作者/蔡宏明(工總副秘書長、前國安會諮詢委員)
作者/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主任)
作者/龐建國(文大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基會顧問)
作者/王國臣(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
作者/朱航(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博士生)
作者/高一(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博士生)
作者/黃偉(廈大臺灣研究院區域經濟學博士生)
作者/黃健群(政大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作者/劉玉人(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博士生)
作者/鄭學黨(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博士生)
作者/顏莉虹(廈大臺灣研究院區域經濟學博士生)
章節試閱
【臺灣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可能性思考】/曹小衡、劉玉人
四、發展臺灣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思考
(一)構建清算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在國際金融市場對人民幣產生強勁需求的背景下,建設多個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是可行和必要的。雖然臺灣在地緣位置、基礎設施、專業人才以及優惠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從臺灣整體離岸金融中心競爭力來看,建立全能型離岸金融中心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同時,兩岸剛就貨幣結算制度達成共識,最新的進展也只到指定了雙方的代理結算行,距離人民幣業務在臺灣內部的放開和完全開放還需要一段時間跨度;考慮到臺灣方面雖然想利用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帶動整體金融競爭力提升,但是開放時的顧慮仍很多。所以,在現階段將臺灣打造成區域貨幣清算中心,分流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人民幣結算業務是可行之路。一方面,通過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逆差提供的人民幣結算需求,推動臺灣內部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完善設施、市場規模和結算制度和功能等方面的建設,另一方面,參考香港經驗和依託兩岸貿易人民幣結算平臺,逐步推開全面的人民幣業務結算。
(二)以人民幣現匯市場為突破口,兼顧資本市場人民幣計價產品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生效後,臺灣內部外匯指定銀行(DBU) 即可比照外幣業務不需再經過申請,承做人民幣包括存款、放款、匯款、貿易結算及理財商品。通過對臺灣金融競爭力分析可知,臺灣資本市場雖然有一定的國際化廣度,但是深度不足,金融效率,資產管理水準和產品創新水準都較低。在現匯市場方面,雖然對外資產和負債規模不高,但是有較高的成長性,因而建立離岸金融市場可以現匯市場作為突破口,積極開拓在臺人民幣與各大國際貨幣零售型兌換業務,著力構建人民幣外匯批發市場,將眾多包括跨國銀行在內的在臺銀行吸引到市場中來,並通過人民幣結算行積極參與大陸外匯市場以實現在岸和離岸市場的有效聯通。在人民幣存貸款業務方面,開拓以貿易融資為主的人民幣非居民貸款市場,使在臺灣的人民幣存款得到充分利用。同時資本市場也不可偏廢。離岸市場的起步階段,建立適當的回流機制扶持政策是必要的,但是從長遠看關鍵是要有自我迴圈機制,這就要求豐富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擴寬人民幣在臺的使用範圍。
(三)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協調,疏通在岸和離岸市場資金流動
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主要國際貨幣的大背景,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和兩岸金融交流向好的大局面下,及時推進臺灣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建設,重點要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協調。從各離岸金融中心的發展經驗看,在岸市場的有力支持對離岸金融中心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金融政策配合必不可少。臺灣內部人民幣存量規模越來越大,企業和民眾對人民幣需求不斷增加,更需要加強總體框架設計和海峽兩岸政策制度協調,將民間無序的人民幣流動納入到規範的流通體系中,包括根據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市場定位,建立在岸和離岸市場多樣化通暢的資金供給和回流管道,處理好在岸市場金融改革和離岸市場發展的關係,在市場需求和金融中心相互競爭推動下,建立可能出現的多個人民幣離岸市場之間的互動。
(四)加強聯動監管,維護人民幣匯率和離岸市場穩定
進行離岸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引發一些問題,例如離岸市場人民幣積累的頭寸是否會對在岸市場的貨幣政策和人民幣匯率造成衝擊,境外囤積的人民幣資金是否會進行洗錢活動等。為有效防止上述情況的發生,不僅要求臺灣金融監管部門加強對相關金融機構吸收人民幣業務活動進行監管,以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和離岸金融中心的穩定,還需要大陸監管部門參與到人民幣離岸市場的運作和監管中來,加強在岸和離岸市場的監管聯動,監控相關市場上人民幣的供求情況。在離岸金融中心建設的起步階段,通過控制人民幣清算額度,限制市場上人民幣同業拆借,禁止或者限制離岸人民幣存款在同一金融機構在大陸和臺灣分支機構間的調撥使用,以便盡可能減少可能的衝擊。
【臺灣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可能性思考】/曹小衡、劉玉人
四、發展臺灣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思考
(一)構建清算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在國際金融市場對人民幣產生強勁需求的背景下,建設多個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是可行和必要的。雖然臺灣在地緣位置、基礎設施、專業人才以及優惠政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從臺灣整體離岸金融中心競爭力來看,建立全能型離岸金融中心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實現的。同時,兩岸剛就貨幣結算制度達成共識,最新的進展也只到指定了雙方的代理結算行,距離人民幣業務在臺灣內部的放開和完全開放還需要一段...
作者序
【序言 推進兩岸經濟合作與時俱進】
當前,兩岸經貿關係如此之緊密,已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候。中國大陸是臺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順差來源地、第一大投資地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同時,臺灣也成為中國大陸第五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和第五大外資來源地。兩岸產業內貿易指數也在逐年上升,兩岸產業分工與貿易整合程度愈來愈深,兩岸經濟聯繫已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一變化始自1980年代初,大陸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後,對臺政策做了大幅調整,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主張。大陸方面最初的政策著力點就是力推兩岸經貿交流。自1987年臺灣方面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特別是鄧小平先生「南巡」推動大陸經濟進一步市場化改革以來,兩岸經貿關係獲得長足發展。然而,兩岸政治上有很深的歧見、持續對抗,兩岸經貿快速發展主要是由市場力量推動,由臺商順應全球化與大陸快速發展的趨勢在兩岸進行密切分工與合作。
2008年以後,兩岸恢復了中斷將近十年的兩岸制度化協商,兩岸經貿關係逐步邁入制度化的分工與合作,深化兩岸經貿關係的互動。迄今短短四年多,海協、海基兩會已經舉行了八次高層會議、簽署了十八項協定、達成兩項共識,涉及的議題包括大陸居民入臺旅遊、兩岸海空運直航、食品安全、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兩岸經濟合作、陸資入臺投資、投資保障等,兩岸經貿發展逐漸趨於規範和正常。
需要強調的是,2008年以來,兩岸經貿交往的大背景也有了引人注目的變化。從國際方面看,2008年第一輪金融危機,已經基本過去,但是2011年出現的第二輪歐洲債務危機與美國的財政懸崖,至今前景未明,尤其令人憂慮的是引發這些危機的根源未見有任何改變,發達國家改革的意願曖昧。從大陸方面看,對於GDP增長的熱情也正逐漸讓位於對經濟效率、產品品質、環境保護、社會安全體系和技術創新的重視,對「發展」的理解已更為科學,超越了單純經濟概念,體現了人類社會更高的追求。在可見的時期內,大陸將致力於促進內部消費和減少對出口和投資的依賴,努力維持持續、較高的增長,大陸過往的經濟發展模式將受到挑戰並會發生根本轉變,經濟轉型升級也成為必然。
在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國際經濟環境丕變與大陸經濟結構快速轉型的背景下,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如何再創一片新天地?為此,我們邀請了近年來對兩岸經貿政策與兩岸經濟情勢深入研究的幾位重量級學者,包括好幾位臺灣具有政務官經驗的學者,就新形勢下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大問題進行撰文分析。本書應該是第一本由兩岸學者共同主編的專書,針對每一項主題各有一位兩岸學者撰寫,以呈現兩岸學者不同的分析觀點,從而讓我們更平衡、更客觀、更充分理解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
本書主題包括:兩岸經濟關係的現況與趨勢、陸資來臺的趨勢與挑戰、臺商轉型的趨勢與挑戰、兩岸產業合作現況與前瞻、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成效與展望、國際經濟情勢與兩岸經濟關係、人民幣國際化與兩岸經濟關係,最後本書還附上兩岸經濟關係統計數據,包括人流、物流與金流。本書希望針對近年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過程中的新路徑、新問題進行深入剖析,其中作者提出的一些很有新意的觀點和看法,非常值得兩岸政府、學者專家、企業家與一般讀者參考。
在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上,高長教授預測,大陸對臺政策動向與其宏觀經濟情勢變化,也是影響未來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他認為習近平領導下的大陸對臺政策,預料短期內不會有本質上的改變,兩岸關係仍然定位在和平發展階段,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有關兩岸經貿議題,強調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分析後胡時期大陸對臺政策仍將致力於鞏固和深化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基礎,「先經後政」的運作模式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關於大陸宏觀經濟情勢趨向,高長教授認為,大陸已經持續將近兩年左右的經濟衰退局面,2012年第四季出現止跌回升的跡象。新的一年全球透視機構預測可達7.8%;IMF的預測則較為樂觀,估計可達到8.2%。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這意味著在該期間,大陸經濟年均成長率不會低於7.2%。且從大陸對臺政策和總體經濟情勢層面觀察,未來兩岸經濟關係似乎沒有悲觀的理由。
高長對ECFA的落實提出了更高的期待,認為要促進兩岸經貿關係良性發展,目前最迫切的工作莫過於盡速完成ECFA後續協商。他評估,ECFA早收清單已執行兩年,證實對擴大雙邊貿易和服務貿易進入對岸市場發揮了具體的效益。後續協商工作已進行一年多,其中貨品貿易之協商涵蓋五、六千項,涉及利益重分配問題非常複雜,進展緩慢。面對國際上區域經濟整合潮流,特別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已積極進行談判中,對兩岸經濟及產業發展構成的壓力日增,盡速完成兩岸貨品貿易協商已刻不容緩。
在陸資來臺的問題上,儘管臺灣政府開放製造業給陸資投資的幅度已經高達97%、服務業與公共建設都是51%,但是蔡宏明與唐永紅教授都認為,大陸企業來臺投資仍存在相當多障礙,至今陸資來臺成效相當有限。兩位教授分別從臺灣與大陸的角度剖析陸資來臺的障礙,並且提出改善陸資來臺的建議,包括兩岸政治互信、開放投資項目與企業類別、審批程序、人員往來的便利性與配套作法、陸資國民待遇與最惠國待遇。
面對國際經濟競爭與大陸經濟結構的調整,陳德昇與曹小衡教授等人的分析都認為臺商面臨嚴峻經營挑戰與壓力。特別是大陸經濟結構的快速調整,臺商的經營策略必須順應趨勢前瞻布局,包括面對陸商的競爭、加工出口結構的調整與大陸生產要素條件的惡化。陳德昇等人建議兩岸政府應該建構合作的制度化環境,讓臺商能夠在競爭與挑戰的環境當中脫穎而出。曹小衡等人則建議兩岸加速ECFA後續協商落實兩岸合作的條件、大陸提供適當財稅優惠條件、鼓勵臺商培育品牌與融入大陸流通體系。
在兩岸產業合作問題上,高長與龐建國教授都認為,兩岸產業合作經過四年至今沒有看到具體成果,合作效益遠不如預期。龐教授在他的論文中指出,臺灣方面對於涉及兩岸的事務,總是帶有較高的風險意識,採取謹小慎微的決策模式。但是,他強調,在兩岸產業合作上,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時機」也應該被視為重要的風險因素來考慮。他建議,臺灣應該多一點信心、更大膽進取,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張冠華教授同樣認為兩岸產業合作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調整過去臺商為主的合作模式為兩岸合作模式,完善兩岸產業合作平臺與機制、強化新興產業與服務業的合作、推動新型的區域合作機制。
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方面,童振源教授認為,ECFA的成效相當有限,沒有達成馬英九總統的許諾目標。童教授強調,ECFA只是一個架構協議,目前的效益只有早收清單計畫,未來的成效取決於後續的商品貿易、服務貿易及投資協議的協商。童振源總結,面對區域經濟整合快速發展,臺灣應積極規劃ECFA後續協商與大幅度開放,同時應該將談判資源集中在大陸與美國,優先與他們同時簽署FTA,並且做好談判與開放的配套措施。莊芮教授等人則建議,兩岸可在落實ECFA的基礎上努力深化兩岸傳統產業合作,探索新興產業合作的發展路徑,形成兩岸產業「連動體」,以此緩解臺灣產業外移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快速轉變,劉大年教授等人認為,中共勢必加大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力度,透過新技術、新產業改善製造業體質的同時,以城鎮化鼓勵消費、擴大內需,加大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劉大年認為,近年來,臺灣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喪失,顯示臺灣已背離大陸產業轉型的趨勢。因此,對長期以出口為主的臺商,包括如何提升技術、面相大陸內需市長,都將是全新的挑戰,兩岸政府都應該給予適當的協助。李非教授等人亦強調,兩岸政府應該都過制度化安排與政策面合作,促進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
在人民幣國際化兩岸金融合作問題上,王國臣博士認為,儘管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程度還很低,但只要大陸持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政策,以及漸進開放人民幣資本帳,則憑藉其龐大的經濟與貿易實力,預期在很短的期間內,人民幣便能躍升為世界最重要的貨幣之一。曹小衡教授等人研究了臺灣建設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的現實基礎和臺灣離岸金融競爭力和吸引力,認為臺灣有條件成為繼香港之後另一個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
總之,參與本書學者儘管對相關問題的看法不盡一致,但對兩岸關係的共同認知是兩岸經貿關係是兩岸主要的共同利益交匯點、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任何脫離這一「交匯點」和「基礎」政策取向和作為,在現實條件下,會使兩岸其他交往淪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特別想強調的是,在國際及兩岸經貿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之際,兩岸經貿交往也需與時俱進,加速推進、改進、調整,否則這一「交匯點」和「基礎」就會走偏和弱化,影響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
最後,我們要感謝秀威出版社願意出版這類專書,讓兩岸學者針對兩岸經貿關係與政策有個對話的平台。此外,感謝許富翔同學盡心協助,聯絡兩岸學者及進行校稿的繁瑣工作。 我們也要感謝兩岸參與的學者專家的支持,並且在編輯過程當中所提出的建議與協助。相信這本書一定能提供兩岸政府與人民瞭解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也希望這類兩岸學術合作能打破政治藩籬繼續合作下去,提供更多元、中立、平衡的兩岸經濟分析。
【序言 推進兩岸經濟合作與時俱進】
當前,兩岸經貿關係如此之緊密,已超過歷史上任何時候。中國大陸是臺灣最重要的經貿夥伴,是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順差來源地、第一大投資地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同時,臺灣也成為中國大陸第五大進口來源地、第七大出口市場、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地和第五大外資來源地。兩岸產業內貿易指數也在逐年上升,兩岸產業分工與貿易整合程度愈來愈深,兩岸經濟聯繫已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一變化始自1980年代初,大陸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後,對臺政策做了大幅調整,提出「和平統一...
目錄
序言 推進兩岸經濟合作與時俱進/曹小衡、童振源
CHAPTER 1 兩岸經濟關係現況與趨勢/高長
一、前言
二、兩岸雙邊貿易關係
三、兩岸相互投資
四、兩岸經濟整合趨勢
五、兩岸經貿關係新形勢
六、結語
CHAPTER 2 陸資來臺的趨勢與挑戰/蔡宏明
一、前言
二、臺灣對陸資來臺投資之開放與管理
三、陸資來臺概況
四、陸資來臺之展望與挑戰
五、結語
CHAPTER 3 陸資入臺投資政策檢視:開放過程、執行現狀與調整趨勢/唐永紅
一、前言
二、陸資入臺投資的背景與過程回顧
三、陸資入臺投資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四、陸資入臺投資政策的調整趨勢展望
CHAPTER 4 大陸台商轉型升級:政經背景與產官學互動/陳德昇、黃健群
一、前言
二、中共發展論述的改變:從傳統發展觀到科學發展觀
三、中共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意圖
四、台商轉型升級:兩岸產官學互動
五、結語
CHAPTER 5 大陸臺資企業轉型的調研與思考──基於長三角、珠三角等臺資企業聚集區調研分析/曹小衡、朱一、高航
一、引言
二、調研對象與方法
三、大陸臺資企業及其轉型情況
四、臺資企業轉型瓶頸
五、推動大陸臺資企業轉型的思考
CHAPTER 6 兩岸產業合作的機遇與挑戰──以「搭橋專案」為例/龐建國
一、前言
二、「搭橋專案」推動概況
三、兩岸產業合作的意義與必要性
四、兩岸產業合作的障礙與克服之道
五、結語
CHAPTER 7 兩岸產業合作的回顧與前瞻/張冠華
一、前言
二、兩岸產業合作的緣起
三、兩岸產業合作面臨的形勢與問題
四、前瞻與建議
CHAPTER 8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成效檢討與展望/童振源
一、前言
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內容與政府評估
三、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早收計畫成效
四、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成效綜合檢討
五、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後續談判
六、結論與展望
CHAPTER 9 ECFA 成效及其對臺灣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莊芮、華曉紅、鄭學黨
一、前言
二、ECFA 成效評估
三、臺灣產業結構的現存問題
四、ECFA 對臺灣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
五、ECFA 的推進與展望
CHAPTER 10 國際經濟情勢與兩岸貿易關係/劉大年、楊書菲
一、前言
二、全球經濟情勢發展概況
三、全球經濟情勢發展與中國大陸經濟政策調整
四、中國大陸產業結構轉型對兩岸貿易關係的影響
五、結論
CHAPTER 11 當前國際經濟波動與兩岸經濟合作走向/李非、黃偉、顏莉紅
一、前言
二、當前國際經濟波動繼續加劇
三、國際經濟波動下的兩岸經濟發展動向
四、國際經濟波動下的兩岸經貿關係表象
五、國際經濟形勢下的兩岸經濟合作成效
六、國際經濟形勢下的兩岸經濟合作取向
七、結語
CHAPTER 12 人民幣國際化與兩岸貨幣整合/王國臣
一、前言
二、人民幣國際化程度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
四、兩岸貨幣整合的趨勢
五、結論
CHAPTER 13 臺灣設立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可能性思考/曹小衡、劉玉人
一、引言
二、臺灣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條件
三、臺灣離岸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四、發展臺灣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思考
附錄 兩岸經濟關係統計數據/王國臣
一、兩岸人員往來
二、兩岸貿易
三、兩岸投資
四、兩岸資金往來
序言 推進兩岸經濟合作與時俱進/曹小衡、童振源
CHAPTER 1 兩岸經濟關係現況與趨勢/高長
一、前言
二、兩岸雙邊貿易關係
三、兩岸相互投資
四、兩岸經濟整合趨勢
五、兩岸經貿關係新形勢
六、結語
CHAPTER 2 陸資來臺的趨勢與挑戰/蔡宏明
一、前言
二、臺灣對陸資來臺投資之開放與管理
三、陸資來臺概況
四、陸資來臺之展望與挑戰
五、結語
CHAPTER 3 陸資入臺投資政策檢視:開放過程、執行現狀與調整趨勢/唐永紅
一、前言
二、陸資入臺投資的背景與過程回顧
三、陸資入臺投資的...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