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春的大望日,走進繁華的漢陽城
度過宮殿與街巷中的一日,拜訪朝鮮時代的黃金年華
隨著趕集的農人走進市廛,靜候兩班官員穿街而過
分享庶民生活的辛勤與安逸,體會帝王貴族的威儀與煩憂
遇見尋求突破的文士和追趕流行的婦女
在喧鬧緊湊的城市生活中,看見十八世紀朝鮮的生命力
《漢陽一七七○年》以繪本的型式,將十八世紀漢陽城中的生活風俗與文化藝術重現你我眼前。從戒備森嚴的皇宮官廳漫遊至茶樓飯館戲院林立的松坡場,拜訪九重宮闕裡面的帝王,也走近開川橋下市井乞丐的身邊,透過簡單易懂的文字及鮮明豐富的繪畫呈現漢陽都城的生活百態。閱讀這本深入淺出的歷史繪本,能了解漢陽都城的形態和構造、當時的宵禁及關卡制度、十二時辰和更等當時的時間概念、漢陽的住宅分佈和家庭構成、兩班貴族與平民百姓的食衣住行、身份制度等,仔細地解釋漢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並呈現商業的繁榮、身份制度的變化、真景山水畫和肖像畫的流行、古董書畫收藏之風潮、兩班文化、租書店和韓文小說的流行等朝鮮後期的社會現象。
這套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從圖畫來看歷史」,從日常生活中介紹漢陽的文化史。本書的目的是要畫出鮮明的的日常生活,因此著重的不是制度及抽象的觀念思想,而是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只關注統治階級而是各階層的人民。根據史料和考古的考證,再由專家執筆將過去的歷史具體形象化。《東亞歷史漫遊》叢書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作者簡介:
鄭勝謨
1954年出生於麗水,成長於首爾。畢業於首爾大學人類學系,並取得同校研究所碩士學位及韓國學中央硏究院博士學位。在泰東古典硏究所進修過,曾任國立民俗博物館學藝研究士。現為區域文化研究所所長,正致力於探討韓國各地區的文化多樣性,以及各地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社會等相關資料的發掘與研究。作品包括譯成韓文的洪錫謨《東國歲時記》等朝鮮時代歲時記,著有《韓國的歲時風俗》、《韓國的農業歲時》、《韓國傳統社會的市場》、《韓國的族譜》、《朝鮮後期地區社會結構的研究》等。
繪者簡介
姜姈志
1975年生長於首爾,曾在弘益大學研究所主修視覺設計,目前從事插畫工作,並為包括單行本、雜誌、報紙、網路、商品設計等各種媒體繪製插畫。自2010年起,曾踏遍首爾的大街小巷,邊想像邊描繪1770年的漢陽街道與居民,也因此度過前所未有,卻又充滿樂趣的兩年,而本書也是繪者的第一本繪本作品。
譯者簡介:
曹玉絢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事韓文著作翻譯。譯有《白雲麵包》、《小學生必修學院》、《成功孩子必讀世界偉人傳記》、《少年科學偵探CSI》、《想飛的母雞》等系列叢書。
章節試閱
駱山下:小望日,孩童們以敲打草人來除厄
明天是正月大望日(即元宵節),今天是小望日。傍晚時分,只見孩童們三五成群,挨家挨戶地敲門,在屋外喊著索取草人,巷弄間到處充斥著孩童們嘈雜的笑鬧聲。據說為了祈求今年也能無災無禍地平安渡過,必須在年初就把厄運驅走。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在稻稈紮成的草人腦袋裡,塞入銅錢扔到大街上,表示厄運已轉移到草人身上,而這種草人又稱為芻靈。
柿樹家的小石感到開心極了,因為他已經從草人腦袋裡挖出兩枚銅錢,這也算是他生怕草人都被別的孩子搶光了,連晚飯都不敢吃,一直賣力奔跑的收穫。住在隔壁的小狗子也同樣獲得兩枚銅錢,街頭巷尾盡是孩童們拖著草人,邊敲打邊四處遊走的身影。
到了明天早上,大家又會為了互相叫賣暑氣,再度引起一場騷動。相傳在大望日中午前,不管聽到誰在呼叫自己的名字,都絕對不能有所回應。因為萬一不小心回應的話,對方就會立刻接著說:「快把我的暑氣買走吧。」而只要將暑氣成功賣給別人,這一年即可免受溽暑之苦。
迎春的字句──立春帖
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約在大望日前,國曆二月四日左右。在立春當天,人們會在紙上寫下「立春」、「立春大吉」等祈福的字句,貼在大門、橫梁和柱子上,又稱立春帖或立春榜。有時還會把紙剪成菱形,並寫上大大的「龍」或「虎」字貼起來。
一年農耕之始──大望日
大望日和中秋都是月亮的節日,而月亮也是生命力的象徵。如果說,大望日是宣告農耕季節來臨,向月亮祈求五穀豐收的節日,那麼中秋就是與月亮一起慶祝豐收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大望日期間,月亮會逐漸變成滿月,因此正月大望日不僅是慶祝春節的最高潮,也是春節最後一天。
冬季遊戲告終
大望日當天,男孩們會將冬天玩過的風箏放到空中,把線割斷,讓風箏隨風飄去,並帶走所有的厄運。女孩們則是在大望日前一天,將佩戴在身上,漆成紅、藍、黃色的木製小葫蘆瓶扔到大街上,以祈求驅除厄運。過了大望日後,蹺蹺板和擲柶棋盤也必須收起來,不能再繼續玩,否則會帶來旱災與饑荒。
趨吉避凶的圖畫──歲畫
過年時張貼的應節圖畫(即年畫),以祈求消災解厄,諸事順利平安。有別於宮廷所貼的神仙或仙女歲畫,民間的歲畫大多以雞、老虎為主,相傳日出時的雞啼聲能驅鬼辟邪,而老虎既是動物之王,也是山林的守護神,另外還有狗、獅子、龍等歲畫。這種又被稱為門畫的歲畫,通常是在正月初一清晨貼在大門或窗戶上,直到過完十五再撕下來。
南大門:四大門一開,整個城市甦醒過來
庚寅年正月十五大望日,夜空清朗無雲,空氣十分冰涼。雖然離破曉還有一段時間,但在西山的月色映照下,四周的景物依然清晰可辨。城門仍是緊閉著,因為漢陽有宵禁的規定,晚上城門關閉後,即禁止進入城內,直到翌日清晨才會開啟。在宵禁期間,城內所有居民也一律不得在街上行走,違者將會遭到巡邏軍的拘捕,並在隔天押送到軍營或捕盜廳接受笞刑的處罰。城門的開啟與關閉都是由鐘閣的鐘聲來告知,晚上通知城門關閉的鐘聲,稱為人定,清晨通知城門開啟的鐘聲,則稱為罷漏。城門開關的時間會隨著季節而有所不同,大望日之際,城門約在傍晚七點左右關閉,直到次日凌晨四點半才開啟。當鐘閣的鐘聲敲響三十三下後,緊閉的城門隨之開啟,而漢陽的一天也即將展開。
顯示白天的時間──日晷
仰釜日晷是一種「仰著朝天的釜形太陽表」,主要用來測量時間。在日光照射下,人們可根據晷針影子的長度和位置來推算時刻,而攜帶式日晷的使用也相當廣泛。不過,最標準的時鐘還是報漏閣的自動水鐘自擊漏,報漏閣原設於景福宮,後移至昌慶宮。自擊漏所測得的時間,則隨時以鐘閣的鐘聲,或是敲鑼擊鼓的方式向百姓報時。
一天分為十二時辰,一夜分為五更──朝鮮的時間測定方法
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而不是二十四小時。子時是晚間十一點到凌晨一點,丑時是凌晨一點至三點,寅時是凌晨三點到五點。一個時辰又分為八刻,每一刻為十五分鐘。從日落到日升為一夜,共分成五個時段,稱為五更,每一更又分為五點。由於冬季夜長,夏季夜短,五更的時間也隨著季節有所不同。雖然有點複雜,但大致可分為:天色漸暗是初更(一更),四周已經全黑是二更,半夜是三更,凌晨是四更,天將亮時是五更。
漢城府把守漢陽的城門
漢陽城門是由隸屬於漢城府的武官與士兵負責看守,漢城府相當於現今的首爾市廳。在宵禁期間,必須出示刻有「信符」兩字的圓形令牌,才能開啟城門。
人定和罷漏隨季節而改變
通常晚上的人定鐘聲是在初更三點,清晨的罷漏鐘聲是在五更三點響起。但因夜晚的長度會隨季節而改變,以致人定和罷漏的鐘響時間,也隨著季節有所不同。在晝夜長短平均的春分和秋分時節,人定約在傍晚七點半,罷漏約在凌晨四點左右響起。在夜晚最長的冬至時分,人定約在傍晚六點半,罷漏約在清晨五點左右,而白晝最長的夏至,則是在晚上八點半和凌晨三點左右響起。人定的鐘聲是敲二十八下,罷漏是三十三下,城門會隨著鐘聲開啟或關閉。除了都城外,其他地區也同樣有宵禁。在人定至罷漏期間,則隨時以敲鑼擊鼓的方式來報時。
巡查令牌
負責巡邏都城的軍人所佩戴的巡查令牌,有木製刻字的,也有用黃銅鑄成的。
南大門路:人潮喚醒了漢陽的早晨
住在京畿道果川的老崔在半夜就出門,準備摸黑前往漢陽。只見他背後的背架上,層層疊放的木柴堆得比他個子還要高。在這酷寒的天氣中,老崔必須馬不停蹄地走三四個鐘頭,才能抵達南大門。有時運氣好的話,木柴在半途就賣完,可以提早回家休息。但今天的生意卻格外冷清,沒有半個人來買木柴。對漢陽人來說,準備過冬的柴薪一直都是件大事。除了炊飯、燒暖炕都需要用到木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無論都城內或是都城周遭的山林,國家都有禁令,一律禁止砍伐。漢陽的清晨一直都很熱鬧,在熙來攘往的人潮中,有賣木柴、蔬菜的城外人,有提著包袱或背著貨物從外地上來的褓負商,有騎著小馬的鄉下書生,還有穿梭在巷弄間的小販,沿街叫賣著漢陽人早餐桌上少不了的鮮魚和豆腐。而舉目望去,還可以看見出來買菜的兩班家奴婢,以及行色匆匆,看似要趕去傳話的僕役,每個人都各自展開忙碌的一天。
店鋪的由來──假家
假家是指在店鋪前臨時搭建的攤棚,通常是因店內空間狹窄,或是為了出租而搭建,店鋪一詞即由此演變而來。
鄉班的漢陽遊
鄉下兩班是騎著小馬,背著行囊的隨從則是用走的。行囊內除了有幾件衣服、盥洗用具、文房四寶外,還裝有可以當被子蓋的簡單褥墊。
到朝夕市買菜或木柴
漢陽有朝夕市(即早晚市),也就是只有在清晨和夜晚營業的市場。其中較大的市場有東大門附近的梨峴坡和南大門外的七牌。梨峴坡以販賣蔬菜為主,七牌則因靠近漢江渡口,以新鮮的魚貨而聞名。
奴婢等同主人的手腳
奴婢可分為隸屬於官廳的官奴婢與私人擁有的私奴婢,除了直接為官廳或主人工作外,有些奴婢還可以從事別種職業,但每年必須向主人繳納貢金。奴婢和奴婢婚後所生的子女仍為奴婢身分,但奴婢若與良民通婚,子女的身分就會成為問題。在英祖統治期間,依當時的法律規定,子女需繼承母親的社會階層。
脖頸兒黑的是賣水芹的,臉黑的是賣蝦醬的。
在都城附近有許多農田,種植著漢陽人最愛吃的水芹、蘿蔔、白菜、芋頭等蔬菜。從麻浦渡口進來的船隻,則滿載著產自西海的醃漬海鮮。
這句俗諺的由來,據說是因為賣蝦醬的小販都是在黎明時分,迎著陽光從西邊的麻浦進入城內,所以整張臉都曬得黑黑的,而賣水芹的卻是從東邊的往十里背向陽光而來,以致只有脖頸兒被曬得很黑。
北村的晨景
上流住宅由多棟建築組成,佔地也極為廣闊。
從高出圍牆的擎天大門,即可看出是有錢有勢的兩班人家。靠近大門的行廊房,是奴婢或長工的住處。穿過行廊內院,最先映入眼簾的舍廊房,是男主人的日常起居處,而位於舍廊房後方的內宅和別堂,則分別是女主人和女兒居住的地方。此外,因為是講究規矩、注重祭祀的兩班人家,還有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以及存放穀物與各種物品,空間相當寬廣的庫房。在漢陽北邊的北岳山山麓下,分布著一座座門牆高聳的深宅大院,櫛比鱗次的瓦房猶如魚鱗般排列有序,許多權高位重的兩班人家,幾乎世世代代都居住於此。由於北村的地勢大部分向南傾斜,這些建築也多屬坐北朝南,陽光充足的房屋。大多數住宅佔地都極為廣闊,除了內宅、舍廊房、行廊房外,還設有別堂、書庫、亭子、祠堂,以及空間寬廣的庫房,而奴婢人數不但眾多,甚至還有專門為主人管理家務的管家。
至於未取得一官半職又貧窮的兩班們,則大多居住在南山山腳的村落中。這些被稱為南村的住宅因多半朝北,不僅日照不足又陰冷潮濕,而且佔地既狹小,房屋也較低矮。在朝鮮時代,若没有足夠資金購屋,也同樣可以租屋來住。其中有租整棟房子的,有租一兩個房間的,也有寄宿的。此外,許多貧窮的百姓為維持生計,不得不住在別人家做幫傭,做些諸如洗衣、汲水等家務,又稱行廊工或長工。由於想要在漢陽找房子並不容易,因此,許多專門為人仲介不動產買賣的家儈便應運而生。所謂儈(即掮客)就是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佣金的人,而家儈所設立的事務所,又稱福德房(即房屋仲介所)。
從三間草房到九十九間房
間代表面積單位,是指在直立的四根柱子間,用木材橫隔而形成的空間。一間的面積大小可依據用的是長九尺,還是六尺的木材而有所不同。其中房間有一間大小,也有兩間、四間或六間大小。因此,所謂六十間房,並不是指有六十個房間,而是房屋的面積有六十六間。在都城內蓋房子時,大君(國王的嫡子)可依法蓋建六十間,君(庶子)和公主(嫡女)是五十間,二品以上的官階是四十間,三品以下是三十間,一般百姓則是十間以內。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未遵守規定。至於在都城外,則無此限制。
掃地、劈柴、汲水、端洗臉水
在清晨冷冽的空氣中,僕人們正在忙裡忙外。不愧是官宦人家,在眾多僕人當中,既有奴婢,也有良民,但其地位卻與奴婢差不多。有些稍具學問或識字的奴婢,還會代替主人做些土地和奴婢買賣、打官司等事,或是幫主人照管生意。
典雅端正的窗戶
在韓文中,窗戶是房門和窗門的通稱。這些用木條釘成框架,再糊上一層韓紙的窗戶,不僅可以阻隔外面的空氣,調節濕氣,還能過濾紫外線,讓陽光隱約穿透,使室內保持冬暖夏涼。窗格樣式多呈直角交錯狀,很少使用斜線。其中最常見的是樸素的帶箭門,而內宅大多採用典雅的卍字門和亞字門,舍廊房多用簡潔的用字門,算籌箭門則因形似用小木棒排列鋪成而得名。
北村、南村、中村、上垈、下垈,各自聚居一處。
漢陽人隨著身分的不同,所住的地方也不一樣。享有官祿的兩班階級多數住在城內,一般百姓則大多居住於城外。以開川為中心,大致可分成兩個區域,上面為北村,下面為南村。北村的居民多為有財有勢的兩班人家,南村的居民則多是貧窮的兩班和平民。位於開川上游的村里叫上垈,下游叫下垈。上垈因鄰近官廳,許多為官廳處理雜務的官差小吏都聚居於此。下垈附近有不少駐守都城的軍隊,居民多為軍人。至於在漢陽中部開川周遭的中村一帶,則是住著許多擔任醫官、譯官等官職的中人。
兩班、中人、常民、賤民
朝鮮的身分階級是世襲制,即子女自出生那天起,便繼承了父母的社會地位。在朝鮮初期實施的良賤制,是將人民分為良民與賤民兩大等級,除了奴婢等賤民外,所有百姓都屬於良民。但自朝鮮中期起,由於兩班和一般良民之間的差異愈來愈大,又分為統治階層的兩班、中間階層的中人,以及泛指一般良民的常民。然而,隨著兩班人口日漸增多,此刻的朝鮮正處於即使同樣是兩班,出身地位卻大不相同的局面,社會身分制度也再度產生動搖。
南村朴生員的大望日早餐
住在南山山腳下的朴生員在吃早餐前,先喝了一杯沒有燙過的冷酒,並從裝著各種堅果的碗中,拿起一顆生栗慢慢地吃著。據說在大望日早上,空腹喝下耳明酒,可以耳聰目明,而生栗不僅可以保佑一整年都平安順利,不長癰癤,還能讓牙齒更堅固。只見早餐桌上,有用糯米、紅棗、栗子、松子,再加上麻油、蜂蜜、醬油混合煮成的藥飯,以及用去年曬乾的茄子、山野菜、香菇等乾菜做成的涼拌小菜。在大望日吃藥飯,是從新羅時代流傳下來的習俗,而乾菜則可以防止夏天中暑。此外,許多人家還會在大望日吃五穀飯或福裹(即包飯),所謂福裹就是用菜葉或海苔包著飯一起吃,意思是把福包起來。雖然有些人家會在大望日祭祖,但朴生員家卻沒有這種習俗,尤其近來不祭祖的人家,似乎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容易搬動的單人小飯桌
吃飯時多使用小飯桌,因為在廚房做好飯後,通常會端到房間裡吃,而具有托盤功能的小飯桌不僅搬起來方便,還能讓家中長輩享有獨桌的待遇。但由於男女有別,即使是夫妻,也很少同桌用餐。冬天為防止飯菜變涼,飯和湯都會盛在黃銅碗裡,夏天則多用白瓷或陶瓷器。
正餐只有早晚兩餐
漢陽人通常一天只吃早晚兩餐,而朝夕飯一詞即源自於此。不過,在白日漫長又繁忙的夏季,還是會吃點簡單的午餐。主食雖為米飯,但一般百姓在大麥收成前,大多是吃五穀雜糧飯,收成後則改吃大麥飯。由於熱量主要來自米飯,所以飯碗也特別大。
中等家庭的生活一窺
朴生員住的是瓦房,總共有四個房間。一家四口除了朴生員夫婦外,還有一子一女。朴夫人和女兒是住在裡屋,朴生員與兒子則是住在對面的房間。因為是奉行男女有別的時代,夫妻是分房而居。行廊有兩間門房,一間是男僕的住處,另一間是住著一對剛來漢陽沒多久的年輕夫婦。奴婢必須負責打掃、買菜、跑腿、打雜等所有瑣事,行廊工則要承擔挑水的工作。南村的住家大部分都沒有水井,因此每天清晨都可以看到頂著水罐的女僕,或是扛著背架的男僕,從最近的水井中打水挑回家,但也有些人家是直接向挑水夫買水喝。此外,洗衣是到溪邊清洗,茅廁的排泄物則是由挑糞夫逐戶收運後,當肥料賣給城外的農夫。
朝鮮時代的公務員薪水
朴生員任職於製作經籍的校書館,品階為正八品。雖然也算是個官,但職級卻很低。每月的俸祿,也就是俸給,僅僅只有從位於麻浦的國庫廣興倉,所領取的米十二斗和豆五斗而已。因此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家中生計也日趨捉襟見肘。
朝鮮時代的住民登錄證與住民登錄謄本
男子滿十六歲,就會收到官衙發給的號牌,這種上面寫著姓名、年齡、住址、身分等資料的號牌,相當於現今的住民登錄證。至於在類似住民登錄謄本的准戶口證明書上,除了寫有世帶主(即戶長)、同住家眷、奴婢外,甚至連世帶主和妻子的父親、祖父、曾祖父、外祖父的資料也登記在上面。
一家有多少人口?
一般人很容易認為在朝鮮時代,都是大家族一起生活。但實際上,根據漢城府的紀錄顯示,平均每戶人口只有四五人,最多不超過五人。大部分情況都是一對已婚子女夫妻與父母同住,或是父母和未婚子女住在一起。
以畫代替祠堂
旅途中若剛好碰上祭祖的日子,或是沒有祠堂的人家,通常會用畫有祠堂的《感慕如在圖》,又稱《祠堂圖》來進行祭祀。上面除了畫著一座瓦頂祠堂外,下方還留有可以黏貼紙榜(即紙質牌位)的空牌位,以及擺著祭品的供桌。
鐘路市廛:雲集的人潮與貨物
市廛林立的鐘路是漢陽最繁華的街道,由於往來的人潮如雲般密集,又稱為雲從街。所謂市廛是指獲得國家營業許可的常設市場,在這條熱鬧無比的街道上,不僅從早到晚都充斥著買賣東西、討價還價的嘈雜聲,所販售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其中包括穀物、魚類、蔬果等食物,冠帽、首飾等裝飾品,以及紙張、布料、碗盤等雜貨用品。都城內的商業交易只能在市廛進行,市廛商人一旦取得特定商品的獨賣權,即可以供應王宮或官廳所需物品為代價,擁有限制他人做同樣生意的權利。然而近年來,由於市廛商人仗勢欺人的事件時有所聞,甚至連貧苦的攤販也不放過。再加上隨著漢陽人口的增加,城內各處都設有市場,與鐘路市廛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也讓反彈的聲浪更是水漲船高。經營魚物廛的市廛商人尹大房最近十分煩惱,因為以前只要漁船一抵達麻浦渡口,碼頭掮客就會馬上聯絡他。然後在漁船無法將貨賣往他處的情況下,不但可以把價錢壓低,還可以將買進的魚貨轉賣給中盤商或沿街叫賣的小販。但現在卻完全不同了,他必須跟其他商人展開激烈的競爭,才能把魚貨搶購到手。尹大房想到這裡,不由得深深嘆了口氣。
反應機伶又能言善道的餘利軍
餘利軍是指站在商店門口負責攬客和議價,並於成交後抽取部分佣金的人。通常佣金多為所售出物品價格的百分之一,但有時也能拿到百分之十或以上的酬勞。
大街上的店鋪都是瓦房
前面是店鋪,後面多是住家或工房(即作坊)。不過,比較富有的商人通常會另外置屋,以通勤的方式經營生意。
致富的泥土──盜福土
在大望日凌晨,人們會到鐘閣十字路口附近,偷挖有錢人家的泥土,然後撒在自己住家周圍或塗在爐灶上。因為相傳只要將市廛商人走過的福土帶回家,就能變成富翁。
商業的蓬勃發展:遍地都是市場,處處都有店鋪
市廛中首屈一指的六注比廛
市廛中名列前茅的六注比廛,又稱六矣廛,通常是指立廛、綿布廛、綿紬廛、苧布廛、紙廛及魚物廛。立廛又稱線廛,主要販賣從中國進口的高級綢緞。綿布廛專售木綿和銀子,綿紬廛專售抽繭取絲織成的綿紬布料,而苧布廛是販賣苧麻布,紙廛則是販賣紙張。六注比廛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變遷,有時也會將布廛、靑布廛,或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魚物廛納入其中。因此經常會有易店換主、店舖數量增加的情形。
所謂市廛是指朝鮮於開國初期,在鐘路和南大門一帶興建了許多房屋,以收稅的方式租借給商人而形成的常設市場。市廛商人除了供應王宮或官廳所需物品,並將生活必需品賣給漢陽居民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可以取得特定商品在都城內的獨賣權。然而,邁入朝鮮後期,隨著漢陽人口的增加,商業的蓬勃發展,市廛的數量也逐漸增多。自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後半為止,不僅從原本的三十餘個暴增至一百二十多個,競爭對手民間市場更是快速成長。從外地運送到漢陽的商品,已非市廛商人所能壟斷,還會賣給其他的商人,甚至還有愈來愈多的商人,開始販賣在市廛中買不到的商品。結果也導致一些無許可的亂廛趁勢而起,其中位於東大門附近的梨峴坡和南大門外的七牌,更是與鐘路的市廛並列為漢陽三大市場。
此外,由於原本以漢江流域為活動據點的京江商人,也開始親自掌控商品的進貨量,並在全國各地往返經商。再加上還有許多向富戶借貸數萬銀兩,直接到產地搶購暢銷的魚貨,再運至漢陽販售而大賺一筆的商人。因此與市廛商人之間的磨擦也愈發頻繁,尤其近來漢陽的商權競爭更是日趨激烈。
取消市廛的獨賣權
國家發給市廛獨賣權的原因,主要是為了防止因中盤商過多而造成的物價飆漲,並避免經商的人愈來愈多,從事農耕的人卻日益減少。然而,隨著人口的增加,商業的發達,卻也衍生許多問題。因為若要在漢陽都城內做生意,就只能從市廛進貨的緣故,市廛商人的利益固然獲得保障,但其他商人卻是虧損連連。而且,一般百姓也因無法自由買賣生活必需品,物價又節節上漲,而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其後在英祖時期,大臣們雖已多次提出取消市廛獨賣權的建議。但直到1791年,正祖統治期間,開始實行辛亥通共,才正式取消了六注比廛以外,其他市廛的獨賣權。
由女性經營的市廛──女人廛
市廛中也有由女性經營的店鋪,又稱女人廛。根據正祖所著《弘齋全書》的記載,在一百二十多個市廛中,共有十七個女人廛。
大多販賣女性相關商品,包括簇頭里廛、專售糖果與麥芽糖的白糖廛、菜蔬廛、專售胭脂和脂粉的粉廛,以及販賣針線用品的針子廛等。
贈品與出清大特價
商品成交價格依買賣雙方討價還價而定,手腕高明的商人都會想盡辦法抬高價錢,以求獲得更多的利潤。
1. 贈品─以附送贈品的方式來吸引顧客,即額外加送的物品。
2. 賒帳─先將商品賣給顧客,日後再進行結帳。
3. 整批買賣─將各種商品以整批一次付清的價格來結算。
4. 出清大特價─商品剩下不多時,以便宜的價格全部售出,即降價求售的商品。
5. 開張價─每天的第一筆交易,因為商販們深信這是個好兆頭,象徵一整天生意源源不絕。
6. 包裝灌水─商人透過包裝來增加商品的賣相和份量。
7. 變相轉嫁─商人將多出的進貨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8. 以物找零、以物代物─結帳或交貨時,以其他物品代替找零或補差額。
9. 提高定價─先拉高商品價格,預留殺價的空間。
京江、京江商人、客主
在漢陽發展為商業城市的過程中,漢江不僅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也是全國穀物和魚貨的主要集散地。京江是指由漢城府管轄的楊花津到廣津之間的漢江流域,京江商人則是將經由漢江水路運來的貨物成批出售的商人,主要貨物有穀物、魚貨、鹽、木材、柴薪等。在漢江岸邊有許多客棧,除了為乘船來的商人提供住宿外,有時還會幫忙保管或代銷貨物,並借錢給他們賺取利息,而客主即是客棧主人的縮稱。
帶著貨品往來各地販售的行商
所謂褓商是指包袱商,負商是指背貨商,兩者合稱為褓負商。褓商大多販賣精細的手工藝品,或是昂貴的奢侈品等雜貨,而負商則以日用品為主。依據所使用搬運工具的不同,又分為簍筐販、籃筐販、竹簍販、雞籠販等。
駱山下:小望日,孩童們以敲打草人來除厄
明天是正月大望日(即元宵節),今天是小望日。傍晚時分,只見孩童們三五成群,挨家挨戶地敲門,在屋外喊著索取草人,巷弄間到處充斥著孩童們嘈雜的笑鬧聲。據說為了祈求今年也能無災無禍地平安渡過,必須在年初就把厄運驅走。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在稻稈紮成的草人腦袋裡,塞入銅錢扔到大街上,表示厄運已轉移到草人身上,而這種草人又稱為芻靈。
柿樹家的小石感到開心極了,因為他已經從草人腦袋裡挖出兩枚銅錢,這也算是他生怕草人都被別的孩子搶光了,連晚飯都不敢吃,一直賣力奔跑的收穫。住...
目錄
前言:變遷的時代
都城圖:一眼看盡漢陽都城
駱山下:小望日,孩童們以敲打草人來除厄
南大門:四大門一開,整個城市甦醒過來
南大門路:人潮喚醒了漢陽的早晨
北村:北村的晨景
南村:南村朴生員的大望日早餐
六曹大街:官廳林立的六曹大街
慶熙宮:七十七歲的國王英祖忙碌的一天
掌管國計民生的地方:王宮與官廳
西大門外:和煦冬陽下的午後漢陽
鐘路市廛:雲集的人潮與貨物
商業的蓬勃發展:遍地都是市場,處處都有店鋪
白塔附近:聚集在白塔下的人們
仁王山山麓 :首都兩班金判書的舍廊房
登峰造極的朝鮮文化與藝術:畫中的朝鮮
中村:漢陽婦女的最新流行
成均館:成均館權儒生的夢想
街頭巷尾:漢陽的後巷風景
燦爛的庶民文化:形形色色的人匯集在漢陽
廣津:日暮時分,沐浴在晚霞中的漢陽
松坡津:松坡市場裡熱鬧的山臺戲
開川岸邊:大望日月色下,排隊人潮絡繹不絕
結語:漢陽依然存在於首爾中
索引
參考文獻
前言:變遷的時代
都城圖:一眼看盡漢陽都城
駱山下:小望日,孩童們以敲打草人來除厄
南大門:四大門一開,整個城市甦醒過來
南大門路:人潮喚醒了漢陽的早晨
北村:北村的晨景
南村:南村朴生員的大望日早餐
六曹大街:官廳林立的六曹大街
慶熙宮:七十七歲的國王英祖忙碌的一天
掌管國計民生的地方:王宮與官廳
西大門外:和煦冬陽下的午後漢陽
鐘路市廛:雲集的人潮與貨物
商業的蓬勃發展:遍地都是市場,處處都有店鋪
白塔附近:聚集在白塔下的人們
仁王山山麓 :首都兩班金判書的舍廊房
登峰造極的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