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甜大罷免黎智英侯文詠王浩一碳水循環人生五種財富MOOK特價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猶太商法東京日日讀冊選讀富士坑大塊文化75折起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科學並未終結(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John Maddox

評價
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2 NT$ 45 NT$ 390

賣家:Zola
書況(讀冊判定):普通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343
其他二手價
68 264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十七世紀牛頓發現力學定律,十八世紀微積分誕生,十九世紀馬克士威統一電磁理論、達爾文發表演化論,二十世紀的兩個相對論、量子力學及分子生物學,這都是人類科學的非凡成就。但是否也暗示:科學不會再有驚人的發現?   科學的發現之河未曾停歇,且將會更加湍急。回顧人類的發現史可以看到:許多科學新發現奠基於先前的理論,原本阻礙科學進展的困境,反而能激發出曠世學說。十五世紀的教會怎能接受地球並非宇宙中心?十九世紀的人如何想像無形的能量可以轉變成質量?但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甚至太陽系都不是銀河系的中心;當初神奇的質能互換,是目前核能工業的原理,已變成生活中的平凡事物。
  我們在試圖瞭解這個世界時,不該假設自己占有更優越的地位,這就是所謂的「哥白尼原理」。這種想法同樣可以運用在科學發展史上:我們怎麼能夠假想科學在二十世紀已經達到巔峰?作者馬杜克斯曾任全球最卓越的《自然》科學期刊的主編,在這長達二十三年的期間,他有機會與全世界科學家分享科學研究的熱誠、發現及夢想。經過他的咀嚼反芻後,加上獨到的見解,現在,他轉而與讀者分享,並指引出未來物理、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的新發現趨勢,以及如何預防全球災難的方向。在這世紀交替時刻,本書無疑是關心科學的人不可錯過的巨著,同時也可做為未來五十年科學發展的見證。

作者簡介:

馬杜克斯 著

一九二五年出生,英國人,在牛津大學國王學院接受化學與物理教育。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五年,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曼徹斯特大學理論物理系講師。然後在一九五五年轉換跑道,成為英國衛報(Manchester Guardian)的科學編輯直到一九六四年。在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三年,以及一九八○年至一九九五年,馬杜克斯兩度擔任《自然》(Nature)期刊主編,共達二十三年之久。他一直活躍於科學界及公眾事務領域,在國際間素富聲望,曾擔任倫敦那菲爾德基金會(Nuffield Foundation)執行長、英國基因操作諮詢小組(UK Genetic Manipulation Advisory Group)委員。馬杜克斯於一九九四年獲選為美國人文暨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於一九九五年因其對科學的貢獻獲封爵士。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