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甜大罷免黎智英侯文詠王浩一碳水循環人生五種財富MOOK特價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猶太商法東京日日讀冊選讀富士坑大塊文化75折起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種地書(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蔡珠兒

評價
94收藏
219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72 NT$ 230 NT$ 320

賣家:hsuyungsu_1971@hotmail.com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作家簽名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9 288
其他二手價
41 131元起
圖書館借閱
田園生活主題閱讀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種地年代來臨!幽默、溫暖、好吃好看!
文/Anderson

蔡珠兒終於出新書了!千呼萬喚,望眼欲穿,我們終於等到她的新作了。

蔡珠兒的飲食書真是超好看的,雖與許多其他作家一起歸進這個類別,但你總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獨屬於她的書寫。無論是《雲吞城市》、《饕餮書》或《紅悶廚娘》,裡頭的篇章總是令人讀著讀著,就已經食指大動了。

最引人食慾的,從不是氣派堂皇的文案標語啊,而是一個又一個氤氳的生活脈絡。好天氣與壞天氣的日子,好心情與壞心情的日子,若能有等待細細品味、深深在乎的食物,好像最日常的故事也可以被精彩地改寫。蔡珠兒的飲食文學,向來有這樣的魔力。

七年了,終於我們等到了新書《種地書》。這是作家的生活與書寫開啟的全新一頁:「種地」。怎麼會開始種地呢?作家前兩年才搬新家,在此之前,她也只像多數城市人在陽台上種些青蔥、辣椒、迷迭香、九層塔等調味小植物,「不過癮啊!」,蔡珠兒說。所以當新家是個有花園的地方,她當然不像鄰居滿足於在花園裡闢泳池,而是興致勃勃地把地拿來種田,開始「種地生活」。

僅僅開端,就回應了我們好多人的夢想對吧!《種地書》談種地的晴雨,談種地的甘苦,蔡珠兒延續她由來能將最日常事務說得鮮活淋漓的好本事,可在這次的「種」中,又比以前更多了一點和土地最直接的連帶。關於色香味,不再只是一種精準的挑選或處理,還關於「怎麼把那養出來」。

《種地書》分為幾部分,「傻婆荷蘭豆」章節記錄的是「下田」,「暖紅色瑪麗亞」是一段段出走、環遊世界的探險,「馬場維修記」是客居香港的日常隨筆,「叮叮見聞」則同時也寫對長住的香港社會之又近又遠的長年觀察,「時間的逃犯」則再換一個筆觸寫時代變遷。

信手拈來抄寫幾段:
「對貿易和經濟來說,世界也是個市場,而人類無非是消費者。對買菜狂來說,世界當然是個市場,海角天涯皆可血拼,不僅為了品嚐風物,更為了汲取當地的聲色情味。市場也是慾望的基地,滿布人性,直接而原始。」

又例如,「在成田機場候機室,回港旅客人手數袋,裝著六本木和南青山的名牌,只有我抱著背包,塞滿從築地市場買來的魚子、山蔬與醬菜,寒蠢茫然獨坐一方,然而想到紫蘇花穗和獨活嫩芽,可以試作新菜,不禁喜形於色。…..『咦,你笑什麼?』去拿報紙的W走回來,詫異相問。結褵十數年,可憐這人還懵懵然,不知身邊有個癲婆,偷情戀物買菜成狂。」

感性理性兼備,幽默又溫暖,文章中無處不是這樣迷人的段落。

讀《種地書》,一方面,我們在書中讀到熟悉作者這些年來遭遇底的新觀察、新思索,另一方面,隨著作者進入一種不同的跟家與風土之間的關係,她寫下的同樣日復一日,卻已然換上全新的基底。

各方喜愛讚譽的《紅燜廚娘》,終於7年後,我們又等到了她……
她是蔡珠兒!全新作品《種地書》!
首次呈現珠兒的攝影,文字與影像並茂的生活好書


關於飲食,她走遍全球;關於植物,她俯拾可談;
關於旅行,她興味盎然;關於生活,她心有所感。


★ 每次都挑戰書寫深度與廣度的蔡珠兒,7年後全新大作《種地書》,除美食外,更寫下一篇篇世間樂趣讓你一探窺究。「傻婆荷蘭豆」章節記錄了珠兒下田當農婦的趣味與興味;「暖紅色瑪麗亞」章節一段段出走、環遊世界的探險;「馬場維修記」章節隨筆出生活的手記;「叮叮見聞」章節記錄長住香港的珠兒,融入這社會的多年觀察,她筆下的香港硬是個道理;「時間的逃犯」則是最引人入勝、大呼過癮的蔡式美食書寫…..全都在《種地書》,最受矚目的話題新作!
她在小島種地。
晴耕雨讀。日裡夜裡。
揀瓦礫,播種籽;讀一本書,喝一杯茶。
曾經,廚房是她的聖壇,書房即她的解放。
而今,多了幾畦地,汗滴下土,芽萌出綠。
春夏秋冬,有如時而至的,有無常侵擾的;
關於土地關於食物關於安居關於旅人
關於肉身之衰關於生活與生命。
她在小島種地。天地悠悠。日復一日。

★蔡珠兒「都市農婦」生活,《種地書》出版,讀者Q&A:

1. 為何開始自耕生活?

搬到香港後,我一直在陽台種東西,地方有限,只能零敲散打,種些青蔥、辣椒、迷迭香、九層塔等調味小植物,不過癮啊,很想大刀闊斧玩真的。

兩年前搬到新家,有個花園,終可如願,腳踏「實地」,大種特種。鄰居多半在花園裡闢泳池,裝修的工頭慫恿我也搞一個,說是一來風水好(有水嘛),二來增值加分,有泳池,房價可以多出百分之十呢。哼,才不要,我又不會游泳,還是把地拿來種田。他聽了,嘴裡陪笑,眼中卻露出奇怪的神情,唉唉我知道,那意思是「呢個女人傻傻地」。(粵語的「傻」,有輕度瘋、痴之意,近乎台語的「秀斗」)

至於為什麼想種地?

A)自己種菜,有機,安全,且能種市面未見的品種(例如甜菜和紅鳳菜)。
B)產地直送,從花園到廚房然後端上餐桌,新鮮生脆美味,有錢也吃不到哩。
C)可以勞動強身。
D)果菜看來美,又可招蜂引蝶,給花園增添顏色和風光。
E)自種蔬果送朋友,或是請朋友來吃,開心又有面子。
F)進修增值,學習一種生活的新技能。
G)從廚娘到農婦,上溯生產源頭,更能掌握食材的滋味和特性。
H)我是南投農民的後代,土性深重嘛。
理由太多了,還可以一直列到Z,不過先這樣吧。

2. 自耕生活甘苦?

呵呵,這「甘苦」可要用台語說了,真的不容易啊。

興沖沖種起地,以為在地裡灑下菜籽,澆澆水施施肥,就可以等著採收。誰知一開始就跌頭撞壁,掘土整地時,發現地肉薄弱、土質貧瘠,更糟的是,地下埋了很多建築廢料,石塊殘磚密密麻麻,清完一層又有一層。兩年來,我一點一點慢慢挖,撿出的磚石廢瓦,可以裝滿幾隊砂石車,搞不好能在香港近海填出一個人工島﹗

土質先天不良,我又沒經驗,一開始菜長得很差,萵苣不結心,莧菜黃瘦長不大,小黃瓜蜷曲不直,皆因肥力不夠。於是查找看書,並向農友請教,進行一場長期的「土(地)改(良)革命」。一邊繼續挖地,一邊嘗試各種施肥法,又逐漸了解作物的特性(例如芹菜喜濕,要多澆水;香茅喜乾,不要常澆),土質終於有起色,出現腐植質和蚯蚓,收成也因而漸入佳境。

甘:自種的蔬菜有滋味,芒果、木瓜芳馨甜美,瓠瓜巨大,可吃又可玩。
苦:胼手胝足,勞動過度,手上起繭,腰痠臂痛。左臂患了「網球肘」,推拿治療了幾個月。
至於曬黑、中暑、被蚊蚋狂咬、割傷破皮等等,就算小意思了。

3.睽違七年的《種地書》新書感想與心得?

天啊,七年掛零蛋,我這算哪門子的文字工作者?
慚愧呀,真該在我的菜園挖個洞,鑽進去不見人。

可是,我好像也沒閒著呢,做飯、種菜、讀書、爬山、旅行、請客和作客,玩這個玩那個,日子過得熱呼呼,忙著哩。

我向來把文字看得很重,沉沉地扛在肩上,壓在心頭。這幾年,我逐漸明白,寫作只是生活的一種可能,不是全部。做菜、種地、遊戲,也都是生活的各種可能。做菜給朋友吃,我覺得那快樂不亞於出一本書──雖然這書很短暫,寫在餐桌上,讀者也只有幾個。種地亦然,這書寫在土地上,僅有一季,但滿足的強度一樣。

生活有很多可能,天上桌上地上,到處可發表。
所以,對文字就更懶怠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呵呵,我又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了。


「蔡珠兒文筆令人驚豔,凡屬文字都充滿色香氣味,幾乎有躍動的生命藏在其中。……她逼真的文字彷彿就是一具攝影機,把蒸、熬、燜、烤、煮、炒的廚藝動作,全部攝入文字裡。在鍋裡蹦跳的食材,簡直歷歷在目。文字在進行時,富有音樂性。在抑揚頓挫的節奏裡,好像聞到酸甜苦辣的滋味。文字的張力發揮到極致,沒有一位散文家能望其項背。」
──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蔡珠兒寫作了多本以食物為主的散文,讓讀者們得苦苦忍耐那種文字的活色生香,不能不說也是煎熬和焦慮。翻開蔡珠兒的書,我們永遠感到飢渴。」
──楊佳嫻,2012年1月〈文訊〉雜誌。

★蔡珠兒的美食書寫,有其溢於紙上的色香味、有歷史考究的淵源、有食物與人的關係,更有全球化食物的生態鏈批判,這龐雜全面的食物與美味書寫,非一般美食書籍之單選項能望塵莫及。
這深厚的功力,大內高手的底蘊。蔡珠兒首次揭露其寫作思維:「我都是用寫論文的方式來寫散文的。」「我寫文章看重結構,還要收集和消化資料,步步為營,層層推演,真的跟寫論文沒什麼兩樣。」

★名作家傅月庵、名設計者楊雅棠聯手整體編輯設計,最堅強的金三角陣容打造出最受矚目的話題新作。


作者簡介:

蔡珠兒
台灣南投人,在台北長大。台大中文系後擔任記者多年,1990年代赴英國伯明罕大學,攻讀文化研究,現旅居香港。喜翻弄廚鏟,晴耕雨讀。凝情鑄字,風格自成。曾獲第二十屆吳魯芹散文獎,並為兩岸三地所矚目。著有《花叢腹語》、《南方絳雪》、《雲吞城市》、《紅燜廚娘》、《饕餮書》等多本散文集。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