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烈萬城目學陳澄波納瓦爾寶典長女病季暢銷5折起日文單字很有事恩田陸池上彰多巴胺節稅法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新聞自由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我的都蘭農舍生活:修理意想不到的人生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江冠明

評價
48收藏
151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82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14 45元起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追尋山居生活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花東不是後花園,沒有一份霸氣你不能移居
文/Anderson

甫聽到有人說「我的都蘭農舍生活」,或許十個有九個會回以:「好好喔,真羨慕你!」,腦海浮現的是與大海青山依傍、成天賞雲聽濤的寫意人生。讀了這本《我的都蘭農舍生活:修理意想不到的人生》,下次在與朋友間的聊天,再有人表示這方面的浪漫想像,你可以很直接地跟他說,「別光羨慕人家在那裏生活,你應該自己去過看看。」

不是挑釁,而是真誠的敦促。如果我們的人生、生活不盡如意,想要用一個不一樣的生活來取代,那絕不是把心一橫、掉頭轉向,就能輕鬆達成。新生活以其不同的環境、節奏、內涵、難題、陷阱、寂寞、孤獨,試探並為難我們,只有通過挑戰的人,才能享用後頭的甜蜜。

很多書說著花東新生活的甜蜜,《我的都蘭農舍生活》則讓我們知道,「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之事」,而奇妙的是,這中間深刻又艱難的點滴,竟讓那想像風光無限的生活,獲致一種另外的複雜但更迷人的魅力。

作者江冠明1997年來到都蘭,是他口中的「流浪暫借住」,不是移民定居,也沒有買地蓋屋置產的田園夢,十幾年來,換了四次居所,每一段都是不同況味。無論是農舍落腳,尋覓隱居,恬淡山居,或民宿餐廳的樂活,都和他原來事先以為的不一樣。

江冠明自承故事的緣起是非常尋常的,如同許多人,出於這樣的心情「…. 對自己的台北生活感到糟糕透了。每天在公寓小巷與辦公大樓之間穿梭,回家望著居住公寓的鐵窗鐵門,感覺自己像動物園的動物被囚禁,難道我要一輩子被關在籠子裡嗎?」

可「出走」或許是念頭一轉,「在另一地活下來」卻是另一個現實而沈重的題目。

你很少會看到如《我的都蘭農舍生活》這樣的書寫,裡頭不再是我們一向以為的田園生活與心境的基調,它是陽剛而霸氣的。到了這裡,蠻幹著要互K的不是利益糾葛的人際彼方,換成了從來不拘小節的山野本身。

一個心思幽微、細皮嫩肉的早已「過度文明」的人,作客轉換一下心情很ok,但要生根,你就得換用這裡的遊戲規則。

例如書中有一篇寫走山、土石流的篇章中,作者寫道,「山下都蘭灣成一片黃海,海岸公路旁泥水從山澗溪溝往海流去,平日湛藍太平洋失去往日光澤。….灰褐暗黃海浪不停奔騰,強勁白色浪濤不斷在海岸交界衝撞,一陣陣狂風讓樹枝斷裂甚至連根拔起,沿途滿是斷樹殘枝,樹即使傾倒,根依然深深扎進泥土地中。….每棵樹展現生命,堅持最後一刻的極限美感,那種美是生命突然劃下休止符的記號。….死而後生的生命力,是山居歲月另一啟示。」

又或者,與友人一席笑談後,夜色中慨然寫下的,「漂流木涼亭是頓悟,是沈淪,還是慾望呢?躲在山林中,是戲劇人生的頓悟,還是現實生活的渴望呢?漂流木空間是情緒騷動的避難所,還是虛無與存在交換的流放空間呢?我在追尋什麼?漂泊滋味、流浪感觸,或是隨遇而安…..」

《我的都蘭農舍生活》不是悠閒的「花東小旅行」、也不是轉託寄情的恬淡隨筆,它是在一個儘管優美卻也生猛勃發之地的戰鬥過程,而當作者還固執地不退讓,還留在擂臺上,就也寫下了他足以對壘於此一生活的淋漓生命力。

移居都蘭,一條罕有人走的路,
他13年前的勇氣,現在成為我們的嚮往與力量


許多的「你為什麼不」都比不上一個「我為什麼要」!
不附和世俗的要求與規範,單純地聽從內心的渴望。
漂流木涼亭、露天浴室、Pasa廚房、觀景露台、檳榔樑老農舍……

江冠明從都市出走,來到都蘭,修復著一棟又一棟的農舍,彷彿也像在修補他的心靈,從中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1997年,江冠明放逐自己,出走到台東。走著走著到了都蘭,他突然不想走了,他停了下來,眼前是太平洋和綠島,還有一棟半埋在土石流裡的農舍。他本是個幾乎沒操持勞動過的都市人,卻自己規劃整理、修水管、整地挖土、作木工……

沒想到,這一停就是十三年,他改造整修生平第一棟農舍,接著是第二棟,第三棟、每一棟農舍都有不同的生命與故事,他甚至只是因為臨時炒菜給來訪的客人吃,意外經營起PASA廚房……

許多人過著規劃完善的生活,這樣或許沒有甚麼不好。但是江冠明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他離開自己原先以為的生命軌道,卻找到了心靈的平靜。許多人問他為甚麼不買地,為甚麼不結婚,為甚麼不……對他來說,這麼多的「你為什麼不」都起不上一個「我為什麼要」。

這是江冠明、都蘭生活,農舍修補的故事,也是一個誠實面對生命困境,並找到出路的故事。

當然,也是都蘭山居歲月的故事。
江冠明的都蘭生活不是放逐,是追尋後的回歸


關於都蘭農舍生活的點點滴滴:

整理農舍

整理農舍是學校沒有的課程,老農舍五年十年沒人住,屋內電線管路必須全部檢修,萬一管線跳電走火怎麼辦,電箱到底堪不堪用?萬一山泉水臨時斷水怎麼辦?必須添購水塔儲備用水,到底該買多大的水塔?水塔配置五公尺高落差,水龍頭才有水壓,讓熱水器點燃,所以必須超過六公尺落差才有足夠水壓,水壓不足要裝加壓馬達。浴室沒熱水器與淋浴設施,牆壁鑿洞才能裝水龍頭?檢查馬桶還可用,屋外化糞池還能用嗎?最後發現化糞池的污水管竟然排到屋前水溝,路面比水溝高,而屋前涵洞已堵塞,排水溝下方被土石堵死,如不處理,將來庭院不是瀰漫糞水臭味……

清晨散步
搬進農舍,微曦的光輝穿過窗戶落在床頭上,我被陽光喚醒,很快適應五點多天亮就起床的習慣,換上長筒雨鞋拿著鐮刀,帶狗兒大麥汀到樹林裡散步。試探著從路邊小徑走進去,路跡不明顯,似乎有人走過,又似很長時間沒有人走動。大麥汀走前頭探路,牠每走幾步便停下腳步回頭看我,等我走近又繼續往前走。空氣散布著晨露冰涼微濕的氣息,林中有時飄來陣陣的樹木氣味,揮動鐮刀劈開擋路的雜樹亂枝,或揮開地面盤纏的雜草,碎裂青草的野性氣息飄浮空中。突然大麥町往前追去,前方傳來希悉索索聲音,聽到鳥鳴陣翅飛走的聲音,我叫喚幾聲,大麥汀跑回來。低聲斥責幾聲後,大麥汀抬頭用眼神瞄著我,我盯著牠看,撫摸牠的頭,在嘴邊比手勢,輕輕喊聲「噓!」,直到牠裂嘴呵呵地笑起來。我喜歡享受在樹林裡清晨散步的滋味,不希望大麥汀的好奇追逐打散寧靜氣息,雖然腳步聲引起些輕微騷動的聲音,卻不會驚動樹林裡的安寧。

到出海口撿漂流木
剛開始抬漂流木時,力氣不足,加上肩膀細嫩,只好墊條大毛巾,慢慢從小根漂流木練習扛,等力氣練夠再增加重量,扛大漂流木。一生不曾做粗活,經過整修房屋的磨練,體力越來越好,漸漸背得動一包水泥,但還是需要別人幫忙上肩。跟工人一起工作,他們喜歡開玩笑說你不行,但是繼續跟著師傅學習,他們會慢慢接納你,教你技巧。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四海為家交友天下。慢慢熟悉領日薪的打工人的步調,漸漸遠離領月薪固定上班族的規律,心靈也適應起流離漂泊的生活。住荒野農舍,很多生活小事要自己打點,煮碗麵丟顆蛋,加上幾片菜葉肉片,泡杯咖啡寫稿看書,搬石頭砍草整理環境,一天很快便過去,怎會無聊。如果到海邊撿趟木頭流一身汗,回家洗洗澡圍條南洋沙龍坐在庭院乘涼,倒一杯英國Scotch,聽聽爵士藍調或民謠,晚上會睡得很熟很舒服。

到水源地巡水修水管
水管沿著山壁或懸吊在樹梢上,往山上延伸,水管新舊粗細不一,是克難二手山泉水管,許多接頭是以腳踏車內胎橡膠綁住,水管用鐵線綁住溪旁的樹幹上,或沿著山壁或跨越溪澗。水源口隱藏在溪谷邊山壁石縫,用簡易水泥稍微做出蓄水窪洞,水管穿過水泥洞插入窪洞中,進水口以紗網包住,阻擋碎石樹葉流進水管,再用幾塊石頭將水管壓進水中。沿途遇見幾個廢棄的進水窪洞,似乎每場風雨過後,山谷水脈都會變動,重新尋找新水源口。每次颱風後,折斷的樹枝常會打斷水管,三天兩頭便要尋水修水管,變成家常便飯,此時才真正領悟山居歲月的生活,必須付出勞力汗水才能享受那份悠閒。

作者簡介:

江冠明
1997年自我放逐,流浪到台東都蘭,修繕農舍過隱居生活,無意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路。2007年創立「PASA廚房」,以回歸原味,慢滋慢味為訴求。2008年將改造農舍變成民宿,分享山居歲月生活。2011年再次提出原味調味的觀念,創造台灣新鄉村料理,這一場生活風格革命,正在發生中……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