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人生五種財富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碳水循環東京日日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莊子在車上陳澄波黎智英達賴喇嘛透納特展讀冊選讀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特拉姆‧史都華

評價
76收藏
168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19 NT$ 79 NT$ 420

賣家:大地瓜瓜
書況(讀冊判定):普通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370
其他二手價
38 160
圖書館借閱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遵守有效期限?欸!你很浪費耶!
文/Anderson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是一本很激進的書,原書名甚至用的是比中文書名更重的字眼,叫做「全球糧食醜聞」。有到「醜聞」這麼嚴重嗎?在作者眼中看來是有的,許多關於食物的真相,已經不只是被有意無意地隱瞞,而是系統化地扭曲,從而改變人們對食物的認知,讓「浪費」變成是一件理所當然而毫不會有罪惡感的事。

比如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你知道食物上標註的「有效期限」,多半意味著「最佳賞味建議期限」,而完全非關「(過了這個時間點就會壞掉的)保存期限」嗎?但平常我們不但絕對不會吃「過期」的東西,甚至,連所謂的即期品,我們都保持警戒,恨不得趕快劃清界限。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類似邏輯,但規模更龐大的各種食物浪費,早深植我們的日常。

如果你對食物浪費的題材感興趣,《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一本書。又或者假如你長期關心此類議題,你其實早就知道本書作者。作者特拉姆.史都華從大學時開始貫徹地展開「不消費主義者」(freegan)生活,不但身體力行,也積極發表文章和談話試圖讓更多人重視這件事,以行動來宣示消費主義不過是一種可破除的迷思。我們真的願意只因為順從迷思,不但坐視地球上有許多人根本沒東西吃的事實,還要賭上未來糧食危機以為代價嗎?

打從中學時期,特拉姆.史都華就認清且在意著,光大型超市和餐廳扔出門的垃圾,夠多少人每天吃到飽。他於是把被莫名其妙扔掉的食物拿來當正餐,那是他欲減少自身對地球的破壞、宣導食物浪費議題的第一步。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提出各種「醜聞」,有些篇章,我們或許會覺得還有不同的討論空間,但他以杜絕浪費的角度來思考,卻提議了我們之前不曾想到的有力論點。或許讀完這本書,你將被他徹底說服。

例如書中會抱怨美國普遍處理食物時會丟掉動物內臟,史都華認為數百世紀以來,人類以這些內臟創造出各種美味料理,諸如鵝肝醬、血腸、牛尾湯….,但現在卻只擅長咀嚼動物肌肉組織,大塊的肉(剛好是超市認定最有利可圖的部位),不僅浪費食物,也日積月累地失去了美食鑑賞的能力。

又以及史都華嚴正批評了日本料理,認為日本料理的一絲不苟,結果就是令人咋舌的食材浪費,生魚片、壽司、炙燒、生雞蛋、各式珍奇食材,竟為了追求視覺上的乾淨,硬是丟到垃圾桶裡。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有一種「絕非善類」的來勢洶洶,作者史都華的核心信仰很清楚,他不跟你客套、不留什麼灰色地帶。這是一本讀起來除了深思、驚訝也很過癮的書。極端的地方你甚至可能想跟他吵架,但你從頭到尾都無法否認他所指出的這些「醜聞」,確實是當代文明的盲點。我們需要這樣的震撼教育!

名人推薦
環保署長/沈世宏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李偉文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
中國時報2011開卷好書《剩食》作者/陳曉蕾

當人們扔掉的食物比吃掉的還多,
我們正對地球進行無聲的施暴…

「如果任何人糟蹋所擁有的食物,那他根本沒有資格擁有它;一個人要是任意地讓家裡的水果爛掉、鹿肉臭酸,破壞自然法則的他,極有可能受到懲罰……」-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

你知道嗎?
‧ 最佳賞味期限≠保存期限,但人們經常在最佳賞味期限到期後就丟掉食物。
‧ 全世界用於栽種食物的灌溉用水,足以滿足九十億人(二○五○年的預計全球總人口數)的家庭用水需求(每人每日兩百公升)。
‧ 比起將這些食物用來做厭氧消化(將沼氣轉化為電力,英國政府偏好的方式),透過餵食人類浪費的食物給豬隻,可以減少兩倍到五百倍之間的二氧化碳;但在歐洲法律規定之下,這樣的做法是禁止的。而相對地,在日本、南韓及台灣則是強制的。
‧ 英美及歐洲等國所浪費食物的四分之一,可讓全球近十億的飢民遠離營養不良。

當農田取代停機坪和水泥地,成為最強勢的自然景觀侵入者,驚人的滅林過程對氣候、水文循環和土壤造成負面影響,以至於聯合國估計全世界農業用地的生產力在本世紀衰退近二五%,未來人類或許根本沒有可以餵飽自己的能力!

雖說侵占森林的農地可能帶來短期大量收益與糧食貿易,但其所造成的環境毀壞卻並非是餵飽全球人口的唯一手段。讀完本書你會發現,美國浪費掉半數以上的食物,英國則是每年辛勤製造二千萬噸的廚餘,而熱愛壽司、魚子醬和其他高價進口食品的日本,則是每年將十一兆日圓的食物直接丟進垃圾車裡。先進國家把食物視為可拋棄式的商品,毫不在乎食品工業所帶來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大多數的人都不願意看見亞馬遜森林滅絕,然而,這卻是每天上演的地球異象。如果先進國家的人民能夠少揮霍一點他們的食物,全世界脆弱的自然生態體系和氣候問題,都可以暫時舒緩、歇息。

自大學以來便展開「不消費主義者」(freegan)生活,到處拾荒充饑,以行動宣示對消費主義不滿,「蘇菲獎」得主特拉姆‧史都華長期關注全球各地食物浪費問題,透過本書,他向讀者揭示了這
世上關於吃的不公,遠遠比我們想像中嚴重,而購買超越個人飽足所需的食物,只是間接吞食掉足以讓世界貧窮人口果腹的資源與土地。世界上有超過十億營養不良的人口,但是只要拿出先進國家每日丟進垃圾桶的零頭,就可以讓每個人都吃飽。

作者簡介:

特拉姆‧史都華(Tristram Stuart)
畢業於劍橋大學,現居英國。曾任印度報章雜誌自由撰稿者、科索沃農業更新及緊急避難所計畫負責人。身為著名的食品工業評論家,特拉姆‧史都華經常在電視記錄片、廣播節目及報紙上針對食物議題發表其社會與環保方面的觀點。首本著作《The Bloodless Revolution》(繁體中文版由遠足文化發行,計於2012年底上市)於二○○七年出版後即獲得紐約客雜誌(New Yorker)「巨細靡遺且內容廣泛」的好評。由於對全球食物浪費問題的傾力投入,2011年獲頒環保工作者最高榮譽「蘇菲獎」( The Sophie Prize )。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