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想過隨口說出的一句話,會被做為評判智商高低的根據嗎?
事實上,說話時不經意表現出的語病,不但令人討厭,也會被評價為難以溝通的蠢蛋。本書彙集了四十個錯誤的實例,並將這些人可能具有的傾向及旁人的因應對策,一併做深入的分析。你身邊有這樣的「蠢蛋」嗎?還是你自己也可能蠢話連篇?快來看看怎麼說話才是聰明人。
章節試閱
推薦序
沒口才就沒腦才
文/游梓翔
「你會不會說話?」面對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會立刻說「會」。
不過正確地講,我們只是「能」說話,不一定「會」說話。在我們週遭,經常可以發現比我們更會或更不會說話的人。這樣看來,「會」說話是一項評估標準,有些人在這個標準上得分很高,有人則表現不佳。於是說話便牽涉到「口才」,是一項才能,需要學習、磨練與培養。
「不過好在我只是不太會說話而已。」這是過去口才欠佳者常常自我安慰的話。但事實是,在今日社會,口才的失分往往成為腦才的失分,口才不好傷害的不只是你嘴皮子的形象,還有你腦袋瓜子的形象。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你的IQ或者EQ究竟是高是低別人無法得知,於是他們只能從你的「人際溝通指數」(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Quotient, ICQ)中找線索。於是不會說話、ICQ太低將直接傷害別人對你的IQ、EQ的印象,造成求職面試、職場關係與人際關係的負面影響。
這本由日本作家樋口裕一撰寫的《這樣說就對了》就是這種口才決定腦才的代表作,他將日文書名稱為《聰明人和笨人的說話方式》,直接把智慧與說話串聯起來。或許是口才事小,腦才事大吧,本書自從2004年在日本發行以來,就一直留在排行版上,並成為2005年非文學類書籍的榜首。看來不會說話還可以忍耐,但是被當成笨瓜傻蛋前途可就一片黑暗。
樋口裕一原來的背景是文學,後來因為發明「樋口式論說文」的教學方式而成為知名的作文教學者。但就像他說的,他發現「言談和文章之間其實有著許多共同點」,因此他透過觀察找出四類愚蠢說話方式,包括「庸才主管難以服眾的言論」、「會把異性嚇跑的口吻」、「難以贏得敬重的口吻」以及「無害他人的愚蠢談話」,其中並包括四十種愚笨的說話方式。在書中樋口裕一除了教導讀者應該如何避免自己觸犯這四十條禁忌,並且提示在遇到此類笨蛋時的因應之道,可說是一本「愚蠢說話語典」或是「對付愚蠢說話者的教戰守則」,內容可讀而實用。
幾個最關鍵的說話或溝通原則在《這樣說就對了》中明白顯現——
第一,我們要在說話中展現自己的思想。除了對事情要有想法,也要說得出來自己為什麼這樣想。不應該只是愚蠢地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或是做傳聲筒、應聲蟲,剪貼借用別人的想法當作自己的想法,自己一定要想一遍。
第二,我們的思想要有內涵和深度。不要在缺乏仔細思考的情況下,講一堆老話、空話、大話;或是頭腦簡單、把事情過度簡化、帶有成見,不懂世界複雜、無視天高地厚。要知道井底之蛙叫得再大聲,終究只是由井窺天而已。
第三,我們要尊重其他人的想法,願意和他對話。對話(dialogue)是要試著讓他懂你,而你也要先懂他。要相互理解,就不應該使用妨礙理解、限制溝通、輕視猜忌他人,或是情緒失控的話語。許多溝通專家認為,不給人對話機會的人,只不過顯示出自己的愚蠢和害怕,擔心一旦對話,自己的無知將會原形畢露。
閱讀樋口裕一的《這樣說就對了》,讓我想起我在美國攻讀博士時,我的恩師——知名口語傳播學者丹斯(Frank E. X. Dance)就把他的口才課程稱為「言與思」(Speech and Thought)。其實,提升口才從來就不是只為了更好的語言而已,提升口才也是為了更好的思想與對話。
(本文作者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教授)
序
說話技巧的好壞足以影響別人對你的評價
有時候,我們只要與人簡短交談幾句,就能察覺對方的智識水平到哪裡。
尤其是愈平常的對話,愈容易察覺。無須高談闊論聊什麼政治、經濟的話題,或者爭辯太複雜的議題。即使雙方是初次見面,只要彼此站著聊一會兒,或是有機會短暫地把酒言歡,聊聊運動甚至是演藝圈的八卦也就夠了!雖然是閒話家常,但雙方往往在聊過天後,就會留下「這個人挺聰明的」或「這個人笨笨的」印象。
當然,有時候我們先入為主的印象不見得是正確的。剛認識某些人時,你可能覺得他們不怎麼樣,但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卻發現對方其實是很有內涵的人。不過,這樣的情形實在不多見。就大部份的例子來看,第一印象其實還是挺準確的。我們只要和他人在一起工作一陣子,或者多些時間聊天的話,就會印證對方果然如同我們先前所想的那樣,或者聰明,或者愚笨。
仔細想想,這實在是挺可怕的一件事。平時短短的幾句閒談,竟然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到何等地步?!那麼,無論是天南地北的漫談、短暫的閒話家常,或是好友間親密的對話,似乎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他人的評斷。
不僅如此,若再更仔細深入思考的話,還有更恐怖的事等著呢-
一個人的能力高下要如何判斷呢?假如我們還處於學生的年紀,那麼學校便會以考試來做為憑據。不管你平常表現多麼聰明伶俐,一旦考試成績差,便會被扣上天資不夠聰穎的帽子;相反地,即使你平日反應笨拙,只要考試成績優秀,大家仍然會覺得你很聰明。
但是你一旦出了社會,現實生活便幾乎與考試絕緣。缺少了考試這種能夠客觀測定一個人能力的機制後,社會似乎也失去了客觀評斷一個人聰明與否的標準。於是,我們每天上班時與人對話的內容,便直接成為另一種評價的標準。
換句話說,人們會藉著彼此間的談話來評判對方的智識水平到哪裡。說實在的,除此之外似乎也沒別的判斷依據了。然而,這項測試方法要成立,原則上便不該有「雖然聽某人說話感覺他笨笨的,實際上他卻很聰明」的情形發生。意思也就是說,與人談話反應不佳的人,便會被徹底當作一介庸材來看待。如此一來,除非有奇蹟發生,否則當事人便很難有機會翻身了。
由此可見,對一個已經出社會的人來說,看似平凡無奇的日常會話,其實卻隱含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不是嗎?我們經常會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為什麼我的實力得不到認同?」、「不論是主管或同事,都瞧不起我!」像這樣滿腹怨言的上班族還真不少呢!其實,這些人很有可能是因為平常和同事間的對話給人留下腦筋不夠好的印象,以致公司的上層也不敢委以大任吧?
不,正確來說,當你和這些說話不經大腦的人在一起工作後會發現:他們的確很容易出狀況,不是無法勝任交待的工作,便是和往來的客戶或廠商關係不佳。無論是站在他上司、同事或部屬的立場,鐵定都會很傷腦筋的。
就算他們的表現不影響到工作,光是待在這種人的身邊,可能就會令某些人感到抓狂。如果不是同公司的話,可能那些同事壓根兒就不想和他有任何交集,更別說是私下會有什麼特殊交情了。
這樣的人不僅在工作上得不到肯定,名聲也自然好不到哪兒去。而在工作以外的時間,大概也沒什麼人願意和他來往,於是他們的生活便容易陷入孤獨的氛圍中。
懂得談話的禁忌之後,才有辦法說話得體
反過來說,如果你能小心謹慎地說話,盡可能表現得聰明伶俐些,自然就不會被當作傻瓜看,周遭的人也會視你為一個有內涵的聰明人。如此一來,想和你私下往來的人當然也會變多囉!這時候,你等於是為自己奠定了一定的聲望。而人只要有了好名聲,對於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自然大有助益。
訓練自己說話靈巧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當你小心翼翼地留意自己的言談不要流於愚昧無知的同時,你的內涵實際上也會愈來愈進步。
一個人的腦筋好不好,並不光只是先天條件就能決定的,多半還要靠後天的訓練。即使你先天遺傳的頭腦沒那麼好,但若能養成理性思考的習慣,你的思維也會漸漸變得清晰有條理。
相反地,無論你與生俱來有多聰明,如果沒有加強理性思考的訓練,那麼終其一生,你的腦袋裡也不過是塞滿了一堆蠢事。不僅如此,這樣的人還常常會因為不當的發言,而突然把周圍的氣氛搞得很冷。
而我所謂的「說話方式」,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指「思考的習慣」。
當你懂得如何正確而愉快地與人應對之後,在持續不斷磨練的過程間,你的內在也會逐漸散發出智慧的光采。相反地,一旦你已經習慣了淺薄的說話方式,往後便很難擺脫那種二百五的形象。
本書便是基於此番信念,為讀者彙集了許多生活中常聽到的不恰當的言談,期望能以這些實例換得讀者們的心領神會。
在你的周遭想必也存在著類似書中所舉的例子那般說話白目的人吧?說不定•••連你自己都有這樣的毛病?其實,就連撰寫本書的我,恐怕都很難保證自己不會偶爾犯了書中所舉的禁忌。也許你我都曾不經意地說出類似的話,搞得周圍的人頓時傻眼,不但破壞了熱鬧的氣氛,也從此在大夥兒的心中種下了「愚蠢」的印象?
當你在閱讀本書時,看到那些蠢話連篇的實例,無異就像一面鏡子般反映出自己生活周遭的情形。然後,你會對那些發生在身邊無厘頭的愚蠢對話一笑置之。然而,就在這過程當中,你已經不知不覺把那些話當作「負面教材」,並且將正確的說法牢牢記在心裡了。不僅如此,在你履行口頭訓練的同時,你的內在智慧也會隨之提升。說得更明白一點,你的腦筋將會因此變得更聰明。而這正是我撰寫此書的目的。
倘若這本書可以幫助許多人重新省視自己言談的優缺點,進而得到啟發,那便是身為作者的我最大的安慰了。
第一章 圍繞在你身邊的庸材主管-難以服眾的言論
對於一個身為部屬的人,再也沒有比面對一個自以為經驗豐富、永遠懂得比別人多的主管更難相處的了。有自信當然是件好事,問題是成天把它掛在嘴巴上,逢人就炫耀;或者,老是強迫別人照自己的方法來做事;凡事只會用自己的那套價值觀來判斷,動輒刮屬下的鬍子;逮到機會就嘮叨個沒完沒了-這樣的主管實在是教人吃不消。
本章所要介紹的,便是那些存在於我們工作職場上的庸材主管,他們通常會說出什麼樣令人跌倒的話?假如你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你該如何應付他?或者,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本人意識到自己的領導方式有問題?其間相關的種種對策,你都可以在本章找到答案。
當位居上位的人老是發言不當而造成周圍人的困擾時,最大的問題便是當事人對自己的貽笑大方根本不自知。
在此同時,我也希望讀者可以回過頭來想想看,今天若換作是自己站在主管的立場,是否也會說出同樣的話?
假如有被我說中的地方,就算只有一點小瑕疵,也要趕緊改過來,因為你身邊的同事和部屬們其實都看得一清二楚。一旦你被認定為「說話不經大腦」,那麼別人對你工作表現的評價也會跟著大打折扣。因此,當你為自己「工作很努力卻得不到肯定」的結果而抱屈,甚至百思不得其解時,問題很可能就出在你說話的方式。
一 一味道德說教
有些人對事情的看法,總習慣從道德的角度來一偏概全,只要一逮到機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陣說教。
例如:「做人要努力」、「凡事只要全力以赴,必定會有收獲」、「心中有愛最美」等等,這些話根本教人無從反對起。而且他們總是深信,凡事只要堅持到底,一定可以獲得解決。不,如果只是「相信」也就罷了,他們往往是強迫別人非得努力不可,如果別人沒有照著做,就會受到嚴厲的批評。
其實你我都知道,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事不是光靠道德層次就可以解決的。公司所經營的商品銷路不好,不能只怪員工不夠盡心盡力;新商品的開發案延遲了,也不光是相關人員毅力不足的關係。在這些結果的背後,其實都隱含著許多社會因素。
例如,公司的商品賣不好,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商品本身的設計不符消費者的需求;要不然,便是價格的設定有問題,或者CM等宣傳管道上出了錯。總之,要找出問題的癥結,需要專家的詳細分析,而不是只單純怪罪於人力這麼簡單。當然,員工的向心力也很重要。你在這份工作上投注了多少心力,有時的確關係著能否推翻逆勢、創造奇蹟。但不能因為如此,就養成凡事只從道德的角度出發的毛病。如果是想激勵員工,應該直接對他們說:「大家趕快把原因找出來!」一類的話才對吧?
假使這個人平日做人做事真的就像個活菩薩般謹守道德規範,那麼或許還有幾分說服力。偏偏這類型的人年輕時候大多好吃懶做,基本上便有違道德精神,更遑論現在是否有所改變。
這種人只要黃湯一下肚,必定開始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甘苦談,例如「說到我們年輕的時候啊,還真是拼命三郎哩!就因為有當初的努力,才會成就今天的我。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就不同了,生活過得太好了,根本就忘了努力這回事。」這時候,其實部屬們都聽得很無趣,只有他本人沒察覺,還一個勁兒地嘮叨個沒完。
再則,現代的社會也不是你埋頭苦幹就一定能出頭。不管你為了公司如何犧牲奉獻,對整體社會的發展卻不見得有正面的助益。不過,這種人的腦袋卻是完全沒辦法接受新的價值觀,他只相信過去他所受到的道德教育,並且要求別人也奉行不渝。
這類人物講話有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的話裡頭總是穿插著許多老掉牙的諺語或格言。例如:「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就算你現在只是一小塊不起眼的石頭,也不要小看自己,要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行!」、「你沒聽過『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嗎?別以為別人的經驗和你毫不相干,不管是好是壞,都可以當作你做人處事的一面鏡子。」
這樣的人如果受邀在婚宴上致詞的話,肯定也是廢話連篇、三句不離古諺。內容不外乎提醒新人要相互關懷體諒、好好相處,就算偶爾吵架也要記得「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等等。
而且,這種人多半求知慾很強,不是熟讀「論語」便是潛心學佛,或者通曉歐洲哲學。他會將其艱深思想中的一部份化為對自己有用的詮釋,並重新整理出一套洋洋灑灑的道德論出來。
即使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的文學作品,在他眼中恐怕都成了教忠教孝的文章。甚至是原本把親人和財產都視為紅塵罫礙、勸世人放下一切的佛門教義,他也有辦法曲解為「教育世人要敬愛父母」如此簡單的意思,並大言不慚地在人前宣揚著。
說穿了,小學老師在朝會時對學生訓誡的內容也不過爾爾。不,現在恐怕連小學生也不吃這一套了。
道德這種東西是沒有辦法用強硬的方式灌輸給一個成人的,因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價值觀。而學問、文學作品也不適合以道德眼光來看待或詮釋。類似這樣簡單的道理卻是他們所無法理解的,於是便一次又一次在大庭廣眾下鬧笑話。
周圍人的對策
由於愛說教的人通常都是公司的老闆、部門主管這些長輩,你很難反駁他的說法或充耳不聞,除了忍耐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儘管他們表面的言辭冠冕堂皇,卻不代表他們個個都是好人,如果有人敢不識相地回嘴,恐怕會被視為道德上有瑕疵而從此翻不了身。
當你不幸與這樣的人共事時,只能技巧性地在旁敲邊鼓,讓在座的人心知肚明暗笑他的愚蠢。但是在口頭上還是要配合他,盡可能討他歡心。
自我警惕的要訣
首先,你必須要認清楚一點:凡事光只是訴諸於道德,是改變不了任何結果的。大多數的時候,對別人說教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那些行為不道德的人,其實不是不懂得道德的意義,而是他根本不認同一般人的道德觀。對這樣的人說教,無異是對牛彈琴。
真要講道理,可能只能講給那些還不懂得何謂社會道德的小孩子聽。何況,道德這種東西既廣泛又籠統,要應付日益複雜的現代社會、成為所有人共同的價值標準,的確有其困難度。就大部份的情形來說,道德這種東西早已跟不上時代了。因此,你最好有所覺悟:想對別人說教,就代表你這個人看事情不用腦筋,也不從理性去分析,只會一廂情願地將落伍的觀念灌輸給別人。
身為部屬的,沒有一個人會自討沒趣去提醒你這樣的事。你只能好自為之,與其洋洋得意地長篇大論,成天盡是數落別人行為或生活觀的不是,還不如多花點時間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失當、生活觀有無不符時代價值的地方。
二 狐假虎威
有一種人你從他的談話當中,就能清楚地感覺到他想要展露權威的意圖。
每次只要對話當中有提到人名,免不了總會帶出一長串顯赫的背景。例如:「我有位學弟從東京大學畢業後,就到美國的哈佛大學進修,回到日本後便一直在H大學擔任助教。他呀,最近•••」、「那個人從早稻田大學政經系畢業後,先是在××銀行擔任經理的職務,後來又被別家公司挖角•••」
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習性,或許是覺得在誇耀友人經歷的同時,可以連帶提升自我的格調吧!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只會突顯出你這個人只重視外在的經歷和地位,不僅惹人反感,還透露出自己的愚昧無知。
同樣的思維還有另一種表現型式,那就是動輒端出「經理曾經說過•••」、「社訓裡面也有提到•••」等等以權勢來壓人的話。如果是因為當時有主管級的人在身邊,而不得不拍馬屁,姑且另當別論;那只能算是某些人的處世態度,無關真實性格的好壞。但倘若是肺腑之言,未免就太愚昧了。
還有一種人總是隱瞞自己心裡的想法不說,老愛拿別人當擋箭牌:「對這件事,某某人曾經表示•••」舉例來說,「最近,在捷運列車上化妝的人愈來愈多了,今天我還看到有五十多歲的歐巴桑也在車廂裡頭化妝呢!還真是被××部長給說對了!現在的女性好像都不懂得什麼叫作『害臊』。」
想要贏得別人對你聰明才智的肯定,你必須先對事物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觀點。即使是參考自市面上優秀的著作,只要你在轉述的時候能選對場合,並正確無誤地傳達出學者或評論專家的意見,自己也確實深入咀嚼過箇中的道理,那麼便無不可。
相反地,若你只是取巧地借用他人的論調,卻完全不花腦筋去思考的話,那麼便很難讓人信服。
當我還在唸書的時候,周圍曾經有一大批同學都成了馬克斯主義的擁護者,當時他們成天都沉浸在用馬克斯的理論來分析國內外的情勢。光是這樣還不夠,他們居然還強迫身邊的人要照馬克斯的社會理論來過生活!雖然我本身思想也比較偏左派,對於馬克斯卻研究得不多。沒想到竟然因此被這群同學歸類為「資本主義者」,而屢次遭受到批評。像這樣把某個時代奉為權威的理論,當作是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公理,不管面對任何事均一體共用的人,其實和前面所提到的例子一樣可笑。
馬克斯主義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一種思想,用它的標準來為社會做體檢時,你會察覺到許許多多的問題。儘管共產國家在國際間已經失去存在的意義,但個人認為,馬克斯的思想還是有它一定的存在價值。
不過,如果凡事都要套用一百多年前的論調來做教條式的分析,同樣的話一說再說,每個人的論述還都大同小異,那又另當別論了。在這種情況下,這些馬克思主義的信徒們,說穿了也不過是一群人云亦云的普通人罷了。
好不容易最近馬克斯主義開始退燒了,緊接著另外一股勢力的興起,則又同樣是一付盛氣凌人的模樣,那就是-兩性平等主義。
誰都知道男女之間本來就有所差異,但凡事都要扯上性別岐視,並大力譴責當今社會中父權體系的部分,而且幾乎所有女性都連成一氣,異口同聲地從學校的簽到簿為什麼把男生擺在前面,一直批判到選美比賽、家事科的教育內容、CM、海報乃至文學作品、政治人物及廣播主持人的發言等,幾乎無一倖免。
每一次她們批評的模式都相同,口徑也一致不變,令人忍不住要懷疑:她們該不會是有一套固定的教戰手則吧?我承認我們的社會對女性的確不是很公平,這部分確實有必要加以改進。但是,這些兩性平等運動的革命志士成天砲口亂射,說來說去都是同一套論調,實在很難令人茍同。當事人或許以為她是在為社會的正義發聲,但事實上,周遭的人早已經對她那愚蠢無知的死板性格感到厭煩了。
做人要懂得變通。希望各位讀者千萬要記住,面對不同的情勢,你要有不同的思考和判斷,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贏得別人的尊敬。
周圍人的對策
如果對方和你沒有利害關係,也不是你的部屬,你大可直接問他:「那你的想法是什麼呢?」對於這些老愛盜用他人意見來當作自己看法的人,你不妨試著打破沙鍋問到底,例如「經理的意思我知道。所以你是說,你完全贊同他的看法囉?這又是為什麼呢?」而面對女權主義者,你可以直截了當地問她:「我知道兩性平等主義的主張,你可以不用再重覆了,我比較想聽的是你個人的看法。」
不過,對方若是你的頂頭上司,你說話就不能這麼直接了。要對付這種狐假虎威的人,最好的方法便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對方動輒搬出部門主管的名號來治你的時候,你大可拐個彎罵人:「可是總經理說過•••」這也不失為一個好對策。
自我警惕的要訣
你必須要認清楚一點:只會假藉他人的光環是沒有用的!我們在和別人對話的時候,目的是交流雙方的意見,不管你的看法有多幼稚,若不試著表達出來,那你們根本算不上是在交談。
雖然職場上的會議有時難免需要打打官腔,但終究你還是得用自己的一套邏輯來把話說得圓滿。如果像隻九官鳥一樣,只會重覆他人已經說過的話或是理論,那麼你的發言根本就沒什麼意義。
話雖如此,要當事人自己察覺這項毛病,的確不容易。因為像這樣的人已經狐假虎威成習慣了,當他利用這種手法來自抬身價時,也許是做成生意,也許博得異性的青睞,終歸也嚐到過甜頭。除非哪一次讓他真正踢到了鐵板,露出馬腳、嚐到苦頭之後,或許那時他才有可能覺悟吧?
三 自抬身價
前面一章我們已經見識過狐假虎威型的庸材了,本章所要介紹的,則是自抬身價型的庸材。
這類型的人只要一逮到機會,總不忘突顯自己的長處。如果他的學歷傲人,那麼他便會彰顯他的學歷,例如「在我唸東京大學時的學弟當中•••」明明不需要提到的,他也會極盡所能地帶出他母校的名號來。
有的人不會明目張膽地把自己出身的母校說出來,而是用隱喻的方式讓你可以立刻聯想到,例如「我唸大學的時候,本鄉三丁目的車站附近還沒這麼熱鬧呢!」他以為比起前者的開門見山,自己這種兜圈子的說法會顯得比較高明,事實上他卻不知道這樣反而更引人反感。
拼命炫耀自己與達官貴人熟識,也是這種人的特徵之一。明明只見過人家一、二次面,便自顧自地攀親帶故了起來;偶爾有機會和政府官員或明星拍張照,也會拿著到處招搖撞騙,藉此提高自己的聲望。
就算他做的還只是基層的工作,也會隱約向人透露自己是受到上層「關愛的眼神」的人。他會告訴周遭的人,主管是如何誇讚他,對他又是抱著多大的期望。他以為這麼做可以營造出自己舉足輕重的假象,殊不知這只會更突顯出自己的渺小而已。
稍微嚴苛一點的人,會無所不用其極地讓對方明白他的地位。尤其是在公司內部的會議場合,如果部屬膽敢提出反對自己的意見,他絕不輕言寬待!例如「想當初你剛進公司的時候,不過是個什麼都不懂的菜鳥,還不是我把你拉拔起來的!怎麼,現在跩起來了?」
若是遇到一些更蠻橫的人,恐怕劈頭就把對方罵到狗血淋頭了。
愈有內涵的人,往往愈經不起別人以暴力言行相對。平常說話總是頭頭是道的人,一旦遭人大聲怒吼或訓斥,頓時間便成了啞巴了。這對於那些急於展現自我權威的人來說,不啻為最佳機會,自然毫不客氣地大聲恐嚇囉!過去,日本的國會議員鈴木宗男元,曾經因為嚴詞撻伐外務省(譯註:等於我國的外交部)的作為喧噪一時。據傳,當時這位鈴木議員用來對付外務省高官的做法,便是採取此種恫嚇法。
一開始就給對方下馬威,可以有效削弱對方的氣勢,讓他無力回應,只能乖乖地聽你把話說完。之後有機會時,再稍微安撫一下對方,講幾句話捧捧他,對方自然就不會放在心上,反過來還會忠心跟隨你。
這類型的人經常一下子罵部屬:「你竟然沒有找我商量,就一個人去做了!這算什麼意思?」企圖藉此掌控一切;一下子又反過來罵對方:「這種小事你也要拿來問我?」無論是何種說法,做部屬的只要被上司這麼高分貝地一罵,任誰都會變得提心吊膽的,不確定到底是該聽他的話好,還是不聽的好。這正是一種挾著權力與地位欺凌別人的手段。以這種態度來為自己擴張勢力,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先下手為強有助於掌控場面,當你取得較優勢的地位時,雙方的對談也比較能朝向你所期望的方向進行。
不過,以這種方式佔到表面上的便宜,終究不怎麼風光。說穿了,這根本是蠢蛋才會有的行為!由於心虛,怕講道理講不過對方,才需要出此下策。
實際上,要採用這套方式來擴增自己的權力,並非那麼容易。你平日必須練就長袖善舞的功夫,相對地成績也不能太差。倘若你已具備一定的實力,再輔以這套方法推波助瀾,為自己鞏固江山,效益自然是可以預期的。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實力做靠山,到頭來恐怕只是自曝其短罷了。
而且,任憑你如何地得勢,也不代表你會因此增長智慧。如果沒有適時培養實力,反而隨著你愈汲汲於名利,愈容易讓人看穿你是個缺乏真材實料的庸材!這點你可千萬別忘記。權勢這東西,是沒有辦法靠自己冊封來的,唯有別人打從心底認同你的能力,你才能真正掌握權力。
周圍人的對策
有些人愛擺架子到令人忍不住很想咒罵:「你真是個笨蛋!」但不幸的是,通常這些人若不是你的主管,便是客戶方面相關業務的負責人。如果當面還以顏色,或是不小心出言不遜,挫了對方的銳氣,恐怕會破壞和諧,把事情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或是從此被對方視為眼中釘,一路受欺負個沒完沒了。
最好的方法便是:補對方的不足。怎麼說呢?你不用急著批評他,反而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以善意的形式趁機展現自己其他更多、更有依據的論述。這麼做會讓對方誤以為你彷彿是他的智囊團,那麼接下來,就算你稍微反駁一下他的意見,他也會全力相挺。
只要運用一點小小的智慧,就可以逆勢翻轉自己居於下風的局面,甚至徹底化解雙方的利害關係。總之,正面衝突是下下之策。尤其當對方是你的頂頭上司的時候,千萬不要逞口舌之快,說出什麼有損對方尊嚴的話來。
自我警惕的要訣
像這種喜歡自抬身價的人,如果又稍具社會地位,想要他們意識到自己的缺點,那只有等到他們失勢的時候,才會赫然發現別人根本沒真正理睬過他所說的話。
假如不是什麼特別的名流,不過是認識幾個大人物就自以為了不起,或者只是系出大學名門,就以為可以在商場上呼風喚雨,這樣的人未免太幼稚。他以為自己擁有多大的優勢,卻沒想到一旦工作上沒有實際的表現,誰也不會把他放在眼裡。
在別人瞧不起你之前,你應該要有一項認知,那就是智慧和權勢基本上不會是等號。不管你的權勢有多大,都無法令人與聰明才智做聯想。因為真正智慧型的權威,其受人敬重的原因是來自豐富的涵養。如果只想藉由權勢的力量,讓自己的言談更具說服力,那和想用金錢來換取愛情沒什麼兩樣。你愈是汲汲營營地想贏得別人的尊重,到頭來愈是徒呼枉然。
只要懂得講道理,你的意見自然而然會具有說服力。不要一逕想用權勢來壓人,應該努力以口才來贏得別人的認同才是正途。
四 以自我價值為中心
一個人擁有自我肯定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但是,價值觀這種模糊而不具體的意識,卻導致愈來愈多的人在生活中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到最後,連自我認同都成了問題。一堆人每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儘管如此,最終你還是得靠自己的價值判斷來面對每一件事,因為你不可能仰賴他人的價值觀過一輩子。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依此決定自己人生的方向,並藉由它來肯定或否定別人的價值判斷。
如果每個人都是這樣也好、那樣也罷的態度,完全沒有一個基本的準則,則社會豈不是變得無法無天了?屆時很可能賣春也沒關係、順手牽羊也沒關係,就連犯罪都不構成大礙了!如此一來,這社會還能運作嗎?
話雖如此,但凡事只憑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判斷也是不行的。
舉例來說,假設你的部屬做事情比較謹慎,他不會一頭栽入工作貿然地往前衝,而是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那麼當上司詢問他:「你覺得辦得到嗎?」他可能會態度保守地回答:「這•••我不是很確定,不過我會盡力去做。」
當上司聽到這番回答,如果他是個自我價值觀念很強的人,心裡便不由得會認定這個屬下「做事消極、缺乏魄力」。視情況的嚴重程度,有時可能會遭到上司冷凍,甚至被降職!
不過,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或許有上司反而認為這樣的部屬才是真正會做事的人。因為他會先設想到各種可能的意外狀況,避免計劃功虧一簣。基本上,這類型的上司並不認為所謂的「魄力」就是貿然躁進,反而應該以如履薄冰的態度步步為營。
諸如此類,依照個人價值觀與想法的不同,同樣的行為所獲得的評價也可以很兩極化。你若是聽到對方進一步的說法,有時可能會大吃一驚:原來對方在做這件事之前,已經考慮了這麼多?!於是你會瞭解到:凡事只憑自己的價值觀來做判斷是不正確的。
但通常這種自以為是的人卻不這麼想,他甚至不願意接受除了自己想法以外的其他價值觀。如果別人做了一些他不認同的事,他便打從心底認為對方不夠優秀、做錯事、想造反•••等等。
基本上,這種人不會試圖去找出對方行為背後的理由,只會一味沉浸在自我的價值判斷裡。他說話總是斬釘截鐵:「我不能原諒有人•••做人應該要•••」舉例來說:「我不能原諒那種見了面不懂得大聲打招呼的人,像那樣的人根本不配做人!」、「我不能原諒那種連寫張賀年卡,或是在中元節、歲末送個禮都不懂的人,那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我認為不愛看書的人沒什麼價值,因為人如果不看書就不會有成長。」、「做人處事不能像個男子漢一樣光明磊落的人最差勁了!男人就要有男人穩重的樣子,女人就要像個女人端莊嫻熟才對。」等等。
而且,這類型的人往往不願聽對方的辯解,不論事實真相為何,就妄自陷人入罪。即使對方想要闡明自己的想法,他也聽不進任何一個字,甚至還會出言教訓對方:「好辯成性的人最差勁了!」
一個有教養的人,懂得尊重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他不會侷限在自我狹隘的意識裡,而會站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來做正確的判斷,進而去嘗試並瞭解不同的價值觀。相反地,連一步也不願跨出自己的象牙塔,卻對他人不同價值觀的行為大肆撻伐的人,就像是採用異國的法律來制裁別人一樣,實在稱不上是理性的態度。
綜合以上所述,一個擁有堅定的自我信念,又懂得尊重別人不同的價值觀,並且能在理性平和的狀態下做出正確判斷的人,才是智者的作為。
周圍人的對策
面對這種人,你必須確實而完整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即使對方是你的上司,也沒什麼好怕的,儘管一字一句清楚地表明:「我打算這麼做。」不,你最好是在正式採取行動之前,先打一聲招呼:「我有這樣的計劃,現在正準備著手去做。」
相信對方再怎麼難纏,面對部屬有不同的價值觀,也會適度予以尊重:「這小子有前途!對事情很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如此一來,強迫底下的人照自己的邏輯來做事的情形,應該慢慢就會減少了。
我們很難一下子就改變對方的價值觀,因此偶爾適當地說明自己行為背後的理由是必要的。要對付這類的老頑固,需要多一點耐心,在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得不厭其煩地再三聲明,如此便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假如你說破了嘴皮,或自認為已經做出最好的表達了,對方卻還是堅持自己的那套價值觀時,你也只好對他死心:「這個人根本無法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假如不幸地對方是你的頂頭上司時,你除了百般配合他之外,也沒別的辦法了。倘若真覺得合不來,你也只能寄望有機會調職,期以早日脫離對方的羽翼。
自我警惕的要訣
基本上,會強迫別人照自己的價值觀來行事的人,可說是個缺乏想像力的人。因為他根本無法意識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或者,他也沒發現這世上其實存在著許許多多不同的價值觀。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多訓練自己的想像力。
比方說,有人做了令你感到不可原諒的事,你不要一開始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急著否定他,應該試著想一想:對方為什麼會這麼做?會不會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在他的觀念裡或許這麼做是對的,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唯有訓練自己從各方面去想像所有的可能性,你才能漸漸瞭解別人在想什麼。
因此,當你下次看到別人做出什麼不可饒恕的事情時,先別急著批判對方,而應該問問當事人:「你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而且,不管對方的理由是什麼,你都必須從頭到尾仔細地聽完。
推薦序沒口才就沒腦才文/游梓翔「你會不會說話?」面對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會立刻說「會」。不過正確地講,我們只是「能」說話,不一定「會」說話。在我們週遭,經常可以發現比我們更會或更不會說話的人。這樣看來,「會」說話是一項評估標準,有些人在這個標準上得分很高,有人則表現不佳。於是說話便牽涉到「口才」,是一項才能,需要學習、磨練與培養。「不過好在我只是不太會說話而已。」這是過去口才欠佳者常常自我安慰的話。但事實是,在今日社會,口才的失分往往成為腦才的失分,口才不好傷害的不只是你嘴皮子的形象,還有你腦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