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懷才不遇,
我們也無須在創意工作和飛黃騰達之間做選擇!世人常忽略創意工作者的成就,認為他們窮得只剩理想,作品大賣不過是一時走運。這種謬思,誤導了許多有創意的人。
本書從調整心態開始,一一分析創意工作者可能遇到的難關,從尋找靈感、經營人脈到認清市場方向,告訴你如何讓全世界都成為你的助力,你再也不必苦苦掙扎,只要順勢而行,就能發揮創意影響力。
為夢想創造價值的關鍵──
→窮困潦倒絕非從事創意工作的必要條件,而是個人抉擇。
→你不是天生的創意人,你得培養自己成為創意人。
→假裝成另一個人非常痛苦,因為你的內心深處知道真相。
→最重大的改變往往始於一小步,而非奮力一躍。
→在成為大師之前,我們得先當學徒。
→藝術家的工作不是力求完美,而是不停地創作。
→如果籌碼小一點也能贏,你為什麼一定要梭哈?
→當你在某方面擇善固執,就給了這世界一個理由,相信你做的事情有價值。
本書特色
◆創意並非魔術,而是努力的結果:
要想出好點子,你是原地冥想的沉思派,還是等待靈感飛來的感覺派?但實際上創造思考的過程不是火箭升空,而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從建立心態、制定目標到分析案例,成功的樣貌在這裡:
米開朗基羅是靠著「催眠自己」才成功?無需努力,《大亨小傳》的作者費茲傑羅,只要再活久一點就能見證書本大賣?貫穿古今,作者從分析成功創意工作者的案例,來告訴你創意形成、碰撞到獲得肯定的經營軌跡,即使不能複製貼上,但總算知道該怎麼跑,才不會被絆倒!
◆跳脫框架,成功的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最重大的改變往往始於一小步,而非奮力一躍,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研究,人們愛聽的「孤注一擲」英雄創業故事,實際上往往與失敗呈現正相關。成功的人告訴我們,只要先做些小決定,就能走向大目標。
◆你需要的是正確觀念,而不是盲從別人的偏見:
工作不等於夢想墳場,你的人生不必過得如此委屈,請別再聽從別人對於「夢想人生」的恐嚇,你只需要變成真正的你,一次走一小步,只要有在前進都好。
作者簡介:
傑夫.高因斯
他不僅是暢銷書作家、演說家,也是廣受歡迎的部落客,以挑戰現況聞名。他在三年內建立了市值上百萬的事業,出版了四本書,成為線上行銷專家,運用他的寫作與經營才能,幫助其他人成功。他的著作《工作的藝術》(The Art of Work),登上《今日美國》、《出版人週刊》和《華盛頓郵報》的暢銷排行榜。如今他和家人定居於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的郊區。讀者可上goinswriter.com,搜尋、訂閱他有關創造力和寫作的文章,每週更新。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師大翻譯所碩士,最愛沿著蜿蜒的山路恣肆行走,也愛伏案翻譯,逐日收藏其間的汗水與快樂。賜教信箱:sabina7261@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領域創意工作者一致好評!
「創意人不僅提供給這個世界新的眼界,同時也能得到如同其他行業般的『工作報酬』,這樣的內外在正向循環,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創造力活水的社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系主任陳俊明
「你永遠都不知道現在做的事情會在未來的哪個時刻產生效應,所以想做的事,就努力去做吧!『創意』能產生的效果,永遠都是無法想像的。」――財團法人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聶焱庠
「所有的獨立工作者或創意人,都希望能以自己所熱情擁抱的藝術或技藝來維生,但也常因為太專注於『專業』而忽略了『經營』的本質。」――每天都有便當吃的設計工作者江孟達
「『厭世』到了極點,不如,我們就揚棄所有舊的觀念,自己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吧。」――詩人、社團法人秋野芒文創協會執行祕書廖宏霖
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陳夏民――強力推薦!
◆海內外好評不斷
獲得亞馬遜網站4.7顆星肯定,數百位讀者熱烈迴響。
感謝這本書,總算有人來為創意工作者發聲!――網友感動分享
「傑夫‧高因斯回來了,帶來一本最具震撼力的書。每一頁都能看到犀利的見解、實用的忠告與希望,適合任何想要在宇宙間做出一點成績的人。」——賽斯.高汀(Seth Godin),多本全球暢銷書如《紫牛》等的作家,被美國《商業週刊》譽為「資訊時代的終極創業家」
「任何想靠創意工作賺錢的人都能在這裡偷到很多東西!」——《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著有《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過你的創意撇步》(Steal Like an Artist)
「傑夫‧高因斯不只告訴我們如何變得更有創意,也揭示了『把藝術變成生意,讓生意變成藝術』的途徑。每位企業家、作家和藝術家都該讀這本書,而且要做筆記。」——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著有《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To Sell is Human: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Moving Others)
「想變得更有創造力是一回事,掌握做創意工作的藝術是另一回事。我的朋友傑夫‧高因斯在本書中告訴大家如何運用創意天分,拿來變成正職。別錯過這本書!」——攝影家暨「目的旅館」(Purpose Hotel)創辦人傑洛米.柯爾特(Jeremy Cowart)
「《創意影響力》提供了相當實用的方法,使你成為創意滿分、荷包滿滿的藝術家,儼如一座地下寶庫。我愛極了!」凱文.格里芬(Kevin Griffin),白金詞曲創作人暨洩漏天機合唱團的成員,朝聖者音樂節(Pilgrimage Music & Cultural Festival)創立者
「在這個作品變得更加商品化與自動化的世界,創意應當備受重視才對……結果卻沒有。所有類型的創意人都不太了解自身的獨特價值,因而斲喪了其生涯與創作。本書建立在傑夫‧高因斯試圖賦予創意人強大力量的熱情之上,幫助釋放藝創意人的潛力,如我們所知,也讓人生更豐富。」——企業家暨投資人斯考特.貝爾斯基(Scott Belsky),著有《讓點子成真》(Making Ideas Happen)
名人推薦:◆各領域創意工作者一致好評!
「創意人不僅提供給這個世界新的眼界,同時也能得到如同其他行業般的『工作報酬』,這樣的內外在正向循環,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創造力活水的社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系主任陳俊明
「你永遠都不知道現在做的事情會在未來的哪個時刻產生效應,所以想做的事,就努力去做吧!『創意』能產生的效果,永遠都是無法想像的。」――財團法人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聶焱庠
「所有的獨立工作者或創意人,都希望能以自己所熱情擁抱的藝術或技藝來維生,但也常因為太專注於『專...
章節試閱
導言:誰說創意工作者一定賺不到錢?
一九九五年,一位美國教授有了一項驚人發現。
瑞伯‧哈特菲德(Rab Hatfield)在美國雪城大學位於佛羅倫斯的分校,正試圖比對西斯汀禮拜堂裡,每一幅由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壁畫,創作日期。既然這位藝術家是分次收取佣金,教授心想或許有書面紀錄,因此他去該市的文獻局,很訝異能夠這麼輕易地就找到五百年前的銀行往來紀錄。他開始重建更精確的時間軸,以確認世上最有名的天花板繪畫是如何成形的。
就在那時,他看到了它。
「我其實是在找別的東西!」時隔數十年,這位教授坐在義大利的辦公室,對著話筒大聲地說。「每次我偶然發現某物,全是因為在找別的東西,所以我覺得這是真正的發現──在你毫無預期的時候,真正發現了某樣東西。」
哈特菲德從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一九六六年進入耶魯大學,學術生涯從此開始。一九七一年再赴雪城大學。在他教藝術史的那段期間內,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你絕對想不到他在這批檔案紀錄中發現的數字,會在藝術家的銀行帳戶裡出現,即使這位藝術家死後聲譽愈隆,幾世紀過去,名望有增無減。「我不知道你對米開朗基羅知道多少,」他對我說,「但學校老師通常告訴我們,他跟梵谷差不多蹭蹬坎坷。」
幾世紀以來,這就是歷史學者對這位文藝復興大師的看法。他只不過是另一名挨餓的藝術家,將就著維持生計。米開朗基羅自己也擁抱著這種形象,生活儉樸,常抱怨錢不夠用。有次他寫了一首詩,表示藝術讓他「又老又窮,像僕人一樣地服侍他人」。
原來他沒說實話。
哈特菲德細看這批銀行紀錄,總算揭露了這位最知名的文藝復興大師所掩蓋的真相。事實是他並未苦苦掙扎,一點也不窮,才沒有為藝術而挨餓。但從他在世起,眾人便有了如此誤解。
其實米開朗基羅非常富有。其中一份紀錄顯示結存有十餘萬美元,對那時的藝術家來說是罕有的金額。教授看到這些數字時,便將西斯汀禮拜堂拋在腦後。他大感好奇,繼續翻查是否還有其他銀行紀錄。的確有,而且非常多。到最後,哈特菲德教授發現大約有相當於四千七百萬美金的財產;米開朗基羅無疑是文藝復興時期最有錢的藝術家。
這段故事至今仍使我們訝異不已。
我們對藝術家的某種故事模式習以為常,說他們僅能勉強餬口。但米開朗基羅並未為藝術受苦或挨餓,而是一名大富翁與卓然有成的企業家,套句某記者的說法,他是「使創意人才地位提升的關鍵人物;從人們隨意雇用的工匠,變成人們給予不同待遇和報酬的藝術家」。換句話說,這位雕刻與繪畫大師並不是從藝術學校輟學、吃盡苦頭的平凡傢伙,他善於開創商機、拉攏新客戶。
我問哈特菲德,米開朗基羅的財富對於我們來說代表什麼?他說:「我想可能沒有多大意義。」但我反對這種說法,我認為這改變了一切。
迷思的誕生
米開朗基羅死後兩百年,亨利‧穆傑(Henri Murger),作為裁縫和門房的兒子,在法國出生。他住在巴黎,身邊有不少創意天才,他夢想與他們為伍,卻因無法達到財務穩定,益發感到挫折。
一八四七年,穆傑出版了《波希米亞人》(Scènes de la vie de bohème),這本故事集用戲謔的筆調將貧窮寫得浪漫有趣。出版後在文壇上獲得一些好評,但照樣過著苦日子,因生活貧寒而提早走到人生終點。這本書在作者死後慢慢獲得注意,先是改編成同名歌劇,後來拍成電影,最後衍生出其他的作品,包括《吉屋出租》(Rent)和《紅磨坊》(Moulin Rouge),聲名大噪。
穆傑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率先提出貧困藝術家的觀念,使大眾認定這是創意生活的典型案例。直到今日,每當我們想到「藝術家」一詞,眼前就會浮現這樣的畫面。落魄藝術家的故事掩蓋了米開朗基羅鮮為人知的成功傳說,導致我們普遍認為創意人沒多少能耐。
這篇故事的餘緒至今仍隨處可見。如果有朋友夢想靠繪畫維生,或者有同事打算寫小說,我們會這麼勸說;甚至在子女將踏入現實世界時,我們便把這則故事說給他們聽。要小心啊,我們說話的口氣彷彿災禍就要降臨。別淨搞創意,你只會餓死而已。但我們忘了窮困藝術家的故事只是個迷思。而且如同所有的迷思,這篇故事可能很有影響力,讓我們據以調整人生的方向。但說到底,它不過是個故事罷了。
迷思的力量太過強大,讓許多人寧可選擇安穩的人生路。我們決定當律師而非演員、銀行主管而非詩人、醫生而非畫家。我們避免做出承諾,不敢面對真正的使命,選擇風險較小的生涯,因為看起來比較容易。畢竟沒人想過艱難的日子,所以我們把熱情轉變成嗜好,走上能夠預測的道路就此通往平庸。
但如果你能夠靠藝術謀生,又怎麼說?我們選擇工作的方式會有什麼改變,大家又將如何看待創意在今日世界的重要性?對於我們選擇的生涯,以及鼓勵子女追尋的道路,又意謂著什麼?
早期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家尚未博得勤勉工作的名聲,反被視為體力勞動者,只按件領取微薄的佣金。然而,米開朗基羅改變了這種情況。套句在聖路易市華盛頓大學教藝術史的威廉‧華勒斯(William Wallace)教授的話──在他之後的藝術家開始發現「新的型態與做事情的新方式」。米開朗基羅「讓人們開始相信藝術家能夠成為社會上的一號人物,享有不錯的社會地位,而且還能賺大錢」。
米開朗基羅無須為了作品餓肚子,你也不必。當這位繪製西斯汀禮拜堂壁畫的畫家累積了難以想像的財富,所留下的藝術遺產奠定了他的大師地位,他已經為後世打破對於藝術家不公平的待遇與限制,亦即俗稱的「玻璃天花板」。但今日大家忘記了他的貢獻。我們誠心相信藝術家一定窮的謬論,認為藝術家是不幸的波希米亞人,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
我們鮮少想像創意人累積財富或獲得成就,甚至還會開玩笑說藝術學位或劇場課程只是浪費錢。我們常聽人說,若要發展事業,追求創意並非安全之策,或許是指文學、音樂,也可能是指其他創意領域。我這一生,常有出於好心的老師、朋友和親戚這樣對我說,這些人的忠告總是千篇一律:拿個好學位,要有足以依賴的東西,別辭掉正職工作。
創意雖適合用來自我表現,我們卻認為不該把創意工作當成「放手一搏」的事業。因為你很可能會挨餓,對吧?不過,真相並不是這樣。不管怎麼說,創意工作者的確會成功:歌手發行了白金唱片、作家登上暢銷排行榜,或電影製片人推出賣座大片。我們常忽略這種榮耀時刻,覺得只是創意工作者運氣好或湊巧賣光的罕見例子。但假如這不是事情的全貌,又當如何?
我們在檢視歷史上最知名的作家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這和我們觀察今日謀生有道的創意人生活,道理一致。當我們聽到各種有關創意人處境的警世故事或警告,我們必須去擁抱重要的真相:
你沒必要挨餓。
新的藝術家類型
我打算在本書提出相當簡單卻深具挑戰性的論點: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挨餓。靠你的創意天分謀生一向不容易,但我要與你分享幾位知名藝術家、創意人和企業家的例子,這些人不需要挨餓,也能創造出最棒的作品,他們的經歷可以證明我的論點。我還將介紹你認識一群當代專業人士,這些人藉由創意工作獲得令人驚嘆的成功。最後,我要試著說服你,窮困藝術家的概念是無益的迷思,只會使我們裹足不前,也沒有多大幫助。
當今之世,我們與世界分享作品的機會大幅增加,談到創意工作,我們需要另一種模式。落魄藝術家的迷思早就不合時宜,如今我們需要回到另一種「不需要創意工作者為藝術受苦」的模式。我們需要新文藝復興時代。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的作品,不論是一本書的點子、對一間新創公司的願景、或建立某個社群的夢想,你不應該為了創造成果而受苦。我們都有可以與人分享的創造天賦,就這方面而言,我們都是藝術家。但是成為「真正的藝術家」是什麼意思?這代表你會花時間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也說明你無須獲得他人的允許就能創作,還意謂著你並非偷偷創作,盼望有天人們發現你的才華,期待這世界把你的努力當一回事。
你是否一定要跟米開朗基羅一樣成為富豪?當然不是。本書並非要談如何透過藝術交易致富,而是分析許多專業藝術家、創意人與企業家贏得成功的方式,你也可以效法他們。
此處,你的目標是打造「有可能、甚至不得不創造出最佳作品」的生活。為此,我們必須拋棄落魄藝術家的想法,改以新詞彙代替:發達的藝術家。如果你不希望自身的得意作品就此湮沒,就必須訓練自己用不同的方式思考、生活,捨棄被灌輸的謬見,不再認為「藝術家就是如此活著」。別為了你的藝術挨餓,你要幫助它茁壯。
米開朗基羅的故事鼓舞了我,我十分好奇是否還有其他藝術家也一樣出人頭地。結果發現,新文藝復興時代不僅是有可能出現而已,其實它已經到來。幾乎在每一個領域,我都遇過足以自立的創意人。他們也許沒聽過米開朗基羅很有錢的事,但他們面對藝術工作的態度和這位前輩一樣,遵循同樣的原則,如同我在本書所述。
下列便是每位發達藝術家奉行的原則,也是新文藝復興時代的守則:
①窮困的藝術家以為你必須天生就是藝術家,但發達的藝術家知道要經過長期修練,才能成為藝術家。
②落魄的藝術家堅持原創,但發達的藝術家從前輩身上偷來點子。
③窮困的藝術家相信有天分就夠了,但發達的藝術家選擇在大師手下當學徒。
④落魄的藝術家不知變通,但發達的藝術家擇善固執。
⑤窮困的藝術家等著別人來注意他,但發達的藝術家主動培養贊助人。
⑥落魄的藝術家相信自己在哪兒都能發揮創意,但發達的藝術家會去創意工作已經開展的地方。
⑦落魄的藝術家總是獨立工作,但發達的藝術家與他人通力合作。
⑧窮困的藝術家在暗地裡偷偷創作,但發達的藝術家在大庭廣眾下練習。
⑨窮困的藝術家免費幫人做事,但發達的藝術家絕不接無償的案子。
⑩落魄的藝術家很快賣斷著作權,但發達的藝術家享有著作財產權。
⑪落魄的藝術家只嫻熟一種技藝,但發達的藝術家多才多藝。
⑫窮困的藝術家輕視金錢,但發達的藝術家努力賺錢,創造更好的藝術。
接下來,我們會從三種主要脈絡來探討上述守則,亦即心態、市場與金錢。每一部分,我們都將竭力幫助你跨越落魄藝術家的藩籬,走進發達藝術家的世界。
首先,我們得先掌握自身心態,解決內心的挑戰和外在衝突,以擺脫落魄藝術家的既定模式。我們得先改變心態,才可能改變生活。
其次,我們要掌握市場,探討人際關係對創意工作的重要性,設法向世人引介自身的藝術。
最後,我們將掌握金錢,釐清靠藝術謀生代表什麼意義,如此就能利用金錢,創造出
更棒的作品。
我會分章探討上述十二項原則,佐以故事和個案研究,這是我訪問了數百名當代創意人、藝術工作者與企業家所得的成果。這些守則都是通過現實檢驗的必勝策略。你遵照的守則愈多,成功的機率愈大。
這本書是一本手冊,是規劃來幫助你創造出有意義的工作。在你讀到書中的每一則故事和教訓,我希望你面對它給你的挑戰,勇於踵武前賢,步上正確的道路。我希望你明白,變成落魄的藝術家是個人抉擇,並不是從事創意工作的必要條件,會不會挨餓取決於自身。
我還希望你鼓起勇氣,加入新文藝復興人的行列,擁抱米開朗基羅的信念:「你可以過創意人的生活,同時很有錢。」對自己也對這個世界宣告,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挨餓;或者說,至少他們不需要挨餓。
窮困潦倒絕非從事創意工作的必要條件,
而是藝術家的個人抉擇。
導言:誰說創意工作者一定賺不到錢?
一九九五年,一位美國教授有了一項驚人發現。
瑞伯‧哈特菲德(Rab Hatfield)在美國雪城大學位於佛羅倫斯的分校,正試圖比對西斯汀禮拜堂裡,每一幅由米開朗基羅繪製的壁畫,創作日期。既然這位藝術家是分次收取佣金,教授心想或許有書面紀錄,因此他去該市的文獻局,很訝異能夠這麼輕易地就找到五百年前的銀行往來紀錄。他開始重建更精確的時間軸,以確認世上最有名的天花板繪畫是如何成形的。
就在那時,他看到了它。
「我其實是在找別的東西!」時隔數十年,這位教授坐在義大利的辦公室,對著...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不只是創意人的幸福課題,更是社會的創造力活水 陳俊明
推薦序∣你相信的,就會是成為的 廖宏霖
推薦序∣讓創意發胖,現實怎麼可能骨感 江孟達
推薦序∣為自己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聶焱庠
導言:誰說創意工作者一定賺不到錢?
第一部:心態
第一章 沒有人天生就是創意工作者
第二章 不必死抱著原創不放
第三章 在大師手下當學徒
第四章 擇善固執,但懂得變通
第二部:市場
第五章 培養贊助人
第六章 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
第七章 與他人通力合作
第八章 公開練習
第三部:金錢
第九章 絕不接無償的案子
第十章擁有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一章打造更多元的工作組合
第十二章努力賺錢,創造更好的藝術
結語:屬於你我的新文藝復興時代
作者的話
致謝
資料來源
目錄
推薦序∣不只是創意人的幸福課題,更是社會的創造力活水 陳俊明
推薦序∣你相信的,就會是成為的 廖宏霖
推薦序∣讓創意發胖,現實怎麼可能骨感 江孟達
推薦序∣為自己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聶焱庠
導言:誰說創意工作者一定賺不到錢?
第一部:心態
第一章 沒有人天生就是創意工作者
第二章 不必死抱著原創不放
第三章 在大師手下當學徒
第四章 擇善固執,但懂得變通
第二部:市場
第五章 培養贊助人
第六章 加入志同道合的社群
第七章 與他人通力合作
第八章 公開練習
第三部:金錢
第九章 絕...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