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人生五種財富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碳水循環東京日日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莊子在車上陳澄波黎智英達賴喇嘛透納特展讀冊選讀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這就是當代攝影(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夏洛蒂‧柯頓

評價
5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67 NT$ 400 NT$ 600

賣家:洪大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528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一次大戰後,匈牙利藝術家納吉(László Moholy-Nagy)曾預言:「不了解攝影的人,未來將成為文盲。」但他那時卻無法預見,幾十年後數位相機將如何席捲全球,更無法預見,80年代之後的攝影創作,將掀起何等翻天覆地的變化。

影像的語言不斷推新,攝影的疆界不斷拓寬,攝影家集體推動的當代攝影像一具越滾越大的巨輪,悍然挖掘我們的共同意識、個人心靈。冷冰冰的肖像、亦真亦假的場景、直率到難以直視的裸照、如同業餘攝影的拙劣照片、吃剩的食物、吵架的家人……這些影像都堂堂出現在攝影集、美術館中,引起熱烈討論。我們或懾服於攝影家無懈可擊的美學手法,但也常對著某些影像大惑不解,懷疑這些照片的價值。當攝影變得越來越難定義時,我們如何看待這些似乎沒有規則可循的當代攝影?

策展人夏洛蒂‧柯頓一改傳統分類,改由攝影家的創作動機及理念出發,將攝影分為八大類別,精闢的見解讓當代攝影的發展脈絡變得無比明朗。在「親密生活」中,看起來像是以傻瓜相機拍出的真誠照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家人、密友的關係。「建構式攝影」展現攝影家驚人的場面調度,將一則則都市寓言濃縮在一幅影像上。「冷面美學」力求超越人類肉眼的侷限,展現恢宏的史詩格局。「紀實攝影」已走出媒體,在藝術界找到新的表現舞台。攝影集與傳統底片沖印的文藝復興、網路的力量,更一再為攝影注入新生命……

當代攝影家展現驚人的創作能量,但這件事的意義,卻不是建造出一座座供人膜拜的藝術神殿。攝影的可貴,除了美學價值,還有內容意義。攝影家以他們的視角和手法,刻畫出生活中各種統馭著我們的無形力量,那是我們和身邊人事物的情感羈絆,是我們難以破除的恐懼和偏見,是社會、政治力量龐大的手……這些力量交織成密密麻麻的網,無時無刻牽動著我們,而我們卻難以看清。攝影家的意圖,無非就是把這些無形的網化為影像,讓我們以肉眼目擊。於是,當我們隨著作者的敘述,看清每張照片的意義和手法時,也等於換上攝影家的眼睛,對自己的生命,對身邊的一切,有了全新的洞察。

本書特色
◎談論當代攝影的重量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熱度不減(中文版譯自2009年最新修訂版)
◎以八大類別剖析每幅影像的意義與攝影家的創作動機,照片的價值不再模糊難辨

延伸閱讀
森山大道《邁向另一個國度》
荒木經惟《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荒木經惟的代表意義見本書第五章〈親密生活〉)
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杉本博司的作品沉思見本書第三章〈冷面〉)
川內倫子《川內倫子攝影日記Ⅰ&Ⅱ》(川內倫子的開創性見本書第八章〈物質與材質〉)

作者簡介:

夏洛蒂‧柯頓(Charlotte Cotton)專業策展人。現為Bradford 國家媒體博物館創意總監,曾任洛杉磯國家藝術博物館攝影部主任、倫敦攝影藝廊策畫部主任、維多利亞暨亞伯特博物館策展人、耶魯大學客座教授及多所藝術學院客座藝評。著有《不完美之美》(Imperfect Beauty)、《之後,一切歸於平靜》(Then Things Went Quiet)、《蓋‧伯丁》(Guy Bourdin)及本書。

譯者簡介:

張世倫,台北人,1975年生,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博物館員、紀錄片企畫、雜誌記者等職,現為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譯約翰‧伯格《另一種影像敘事》。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