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MOOK限時特價落九花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枡野俊明python比爾蓋茲黃仁勳吉本芭娜娜獨裁者聯盟AI工作術張忠謀臺灣民族主義東京都同情塔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哀悼日記(二手書)

Journal de deuil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羅蘭.巴特

評價
49收藏
153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5 NT$ 160 NT$ 320

賣家:Ying-Chih Wang
書況(讀冊判定):普通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320
其他二手價
61 196元起
圖書館借閱
O'copy Image

Talk to the Books 

Beta 版 2.0

AI 閱讀精靈歐叩比O'copy,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閱讀更智慧!

想與書籍對話,探索每一頁的智慧嗎?
"Talk to the Books" 讓您輕鬆提問,快速找到書中的精華。不論是日常閱讀還是學習精進,AI 閱讀精靈歐叩比 O'copy 將成為您的最佳夥伴。
現在就開啟全新的閱讀體驗,讓知識隨時為您所用!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2011世界文學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母親是羅蘭.巴特的最愛
在她過世後,他用生命寫下了這些手札…
330篇生前未發表札記
一部獻給母親的戀人絮語


房慧真(作家)、林婉瑜(詩人)、耿一偉(導演)、黃以曦(影評人)、楊佳嫻(詩人)、鍾文音(作家)、鴻鴻(詩人、導演)(按筆劃排列) 推薦
 
1977年10月25日,巴特母親逝世的翌日起,巴特將自己對母親的思念之情──他的喪傷──隨手誌於紙片上。

喪母劇痛,讓巴特面對自己的死亡,也重新思考遺忘、勇氣、時間、書寫等許多生命課題。他照常上課,完成許多寫作計畫、旅行講學,與朋友談笑,不讓人察覺他的悲慟,只有在日記裡,他卸下了武裝。他不再是理路清晰、言詞犀利的批評家、語言學家,而回到「家常」,回到血肉:一句話、一個畫面、一張照片都能讓他淚水潰堤。

書中330篇按序編入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一個惶惑、恐懼、糾葛的巴特。他充滿矛盾:他渴望孤獨,又需要朋友;他悲傷得萬念俱 灰,卻能神智清明地審視自己;他不斷對語言的限制與虛妄提出質疑(即使書寫達到極致仍是徒然),但他唯一的救贖──也只能是書寫。他想掙脫悲慟,重拾平靜;一方面又樂於沉溺其中,因為只有在悲慟之中,他才能與母親同在。
  
這本日誌有助理解巴特的思想,及同時期作品如《明室》等等,它們是巴特於喪母心情影響下所撰寫的,而其源頭就是《哀悼日記》裡的札記。

作者簡介:

羅蘭.巴特( 1915/11/12—1980/3/26)20世紀最重要思想家之一。法國新批評大師,是繼沙特之後,當代歐美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大師,也是在蒙田之後,最富才華的散文家。巴特是以結構主義觀察文化現象的先驅,並將符號學推向法國學術界的前沿,勾勒出結構主義「文學科學」的藍圖。巴特對於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結構主義、符號學、接受美學、存在主義、詮釋學和解構主義等等皆有極大影響,應用更廣及電影、廣告、音樂、時尚、設計、建築等領域。

譯者簡介:

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學位、巴黎第三大學影劇學院研究。曾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駐巴黎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譯有《電影美學》、《攝影大師對話錄》、《劇場及其複象》、《印度之歌》等。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