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有用嗎?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人生成敗的關鍵不在能力,
而是你最終做了什麼選擇!
引起兩岸話題沸騰的「大秦三部曲」震撼最終回!
看似夥伴的人,卻造成了失敗;
看似敵對的人,卻加速了成功。
是福?是禍?都在你的一念之間!
想要爭奪天下,就必須先爭奪人才;
以武力逼迫、用財富收買、靠權勢屈服,
可以換得一時的成功,
卻扭轉不了變幻莫測的命運!
「不識其君,則視其使。」要知道領導者是個什麼樣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怎麼用人。而一個人的成功和失敗,除了看他本人的條件外,還要看他碰上了什麼樣的對手。
被復仇之心蒙蔽的燕太子丹,以及時時刻刻將理智置於感情之上的秦王政,他們是宿敵,他們的人生也形成了強烈的對照。秦王政雖然專橫自大,但他唯才是用,重用不擇手段的李斯幫助他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夢想,但死後卻被李斯出賣。太子丹表面上禮賢下士,卻滿腹猜疑、優柔寡斷,以致「荊軻刺秦王」成了流傳千古的悲劇……
敵我之間,如此難辨;禍福之間,難以預測。歷史最大的功用之一,就是告訴我們,人生其實可以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選擇,而不是只有一種標準答案!
作者簡介:
呂世浩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除了兩岸名校的雙博士之外,更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長達十多年,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
呂老師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通識課程,被臺大學生在PTT上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2013年8月起,在網路上先後開設MOOC中文文史課程「秦始皇」及「史記一」,目前合計總修課人數超過十六萬人。「秦始皇」據美國COURSERA平台統計為全球最受歡迎中文課程第一名,「史記一」獲果殼網票選為全球不分語種最優網路課程第一名。
呂老師說:「我為什麼要開設這樣的課程?因為這些人物都活在巨變的時代,也都試著在為他們的時代找一條出路。我希望用歷史作為範例,讓各位來看看前一次巨變中,最傑出的歷史人物們是如何來面對時代的巨變,然後又是如何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時代!」
而呂老師將「秦始皇」課程結集出書後,果然在兩岸均引起廣大迴響,《秦始皇》、《帝國崛起》二書不僅長踞博客來、誠品等各大書店暢銷排行榜,更掀起了一股「秦始皇管理學」風潮,並成為最受學生喜愛的熱門讀物。
●世浩的博客:blog.sina.com.cn/u/2377522840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古偉瀛、【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臺大出版中心主任】項潔、【臺大MOOC執行長‧臺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臺大校長】楊泮池、【政大講座教授‧博雅書院總導師】錢致榕 鄭重推薦!
●按姓名筆畫序排
呂世浩博士是兩岸歷史專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傑出歷史學者,他能將兩岸各具的史學優勢互相補充,造就出輝煌的教學成果,令人欽佩。他在教學之餘將研究所得筆之於書,讓更多無法親自上課的人也蒙其惠;而有幸修到此課的人,更可以一書在手,邊聽邊讀,充分吸收歷史的智慧。――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古偉瀛
世浩的課程,讓全球華語世界數以十萬計的學生,重新體認到歷史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資產;他改變了許多人對於歷史的認知,讓大家瞭解到學歷史應重思辨,而非記憶背誦。透過他的MOOC課程、他的書,讓這麼多人喜歡歷史、重新看待歷史,世浩所做的一切,正在寫下歷史。這麼一位好老師,值得你好好認識!――臺大MOOC執行長‧臺大電機系副教授 葉丙成
作為一位史學家,作者希望古為今鑒,在走完這思辨之旅後,他想把年輕人帶到光明的未來,所以他在〈結語〉中勉勵年輕人在志氣銷沉時,要想到孔子苦學成功,秦國興起、及張良滅秦的例子,勉勵讀者「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值得年輕人深思。――政大講座教授‧博雅書院總導師 錢致榕
名人推薦:【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古偉瀛、【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臺大出版中心主任】項潔、【臺大MOOC執行長‧臺大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臺大校長】楊泮池、【政大講座教授‧博雅書院總導師】錢致榕 鄭重推薦!
●按姓名筆畫序排
呂世浩博士是兩岸歷史專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傑出歷史學者,他能將兩岸各具的史學優勢互相補充,造就出輝煌的教學成果,令人欽佩。他在教學之餘將研究所得筆之於書,讓更多無法親自上課的人也蒙其惠;而有幸修到此課的人,更可以一書在手,邊聽邊讀,充分吸收歷史的智慧。――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古偉瀛...
章節試閱
將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結果
始皇要消滅六國,他的敵人自然不會少,但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因為太子丹派來的刺客荊軻,差一點要了他的命。
在漢代,流傳著許多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版本,其中為今日所知的至少有三個版本。哪三個版本呢?第一個版本叫《燕丹子》,《燕丹子》是西漢的野史,也有人把它當作小說家言。不過各位要注意,漢代所謂的小說家和現代不同,並不是指純粹虛構的文學創作,而是指收集民間野史和軼聞,如《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第二個版本是《三秦記》,《三秦記》也是一部記地方傳聞的書籍,還是一部野史。成書年代和作者並不很清楚,而只知道它大概是漢代的作品。第三個版本就是各位所熟知的《史記‧刺客列傳》,這也是被後人公認為正史的作品。
《燕丹子》這本書,在太史公之前便已廣為流傳。接下來,我將帶領各位一同經歷從野史到正史的過程,讓大家看看歷史是如何被寫成的。從《燕丹子》的書名,有些朋友就可以猜到書中的主角是燕太子丹,因此全書的一開始是這樣的:
燕丹子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歸。
燕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秦王贏政對他極其無禮,他在秦國十分失意,因此想回燕國。
《燕丹子》的作者在這裡,並沒有交代為什麼秦王要對燕太子丹無禮,但各位不必擔心,等後面在《史記‧刺客列傳》中,就會看見原因了。
秦王不聽,謬言曰:「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可。」
太子丹想要回國,但秦王卻不肯讓他回去。於是秦王就跟他說:「如果你能讓烏鴉白頭,讓馬生出角來,我就放你回國。」等等,這應該是生物工程科學家的專業範疇吧?太子丹想必沒有這方面的教育素養,這不是擺明了為難人家嗎?
太子丹啊,你永遠回不去囉!
丹仰天歎,果烏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結果太子丹仰天一歎,烏鴉立刻白頭,馬也生出角來,秦王只好不甘心地放他回去。啊,怎麼會有這種事!太太太不可思議了!這……真是生命的奇蹟啊!
過去有人常說,正史往往是官方的說法,是為了政治宣傳而服務,因此野史比較可信。但各位讀到這裡應該可以發現,古代的野史裡面往往混雜了大量的民間傳說甚至神仙故事,實在讓人很難相信。
因此我從不認為,有哪一本書是絕對可信的,個別事件得個別論證,這才是比較科學的態度。
為機發之橋,欲陷丹。丹過之,橋為不發。
於是秦王為了阻止太子丹回國,在他必經之橋上設置了重重機關(真是卑鄙)。只要太子丹走過這座橋,機關就會啟動,把太子丹給殺死。
結果太子丹經過的時候,機關竟然全部失效,半個都沒有啟動。在古代通常就會告訴你,這是因為太子丹有天命保佑,這是因為秦始皇倒行逆施,所以上天的意思是讓機關不發。不過那是古人的說法,有些事古人不懂。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今天,我們就知道那八成是因為公家機關最低價招標的結果,最後一定是這種品質!
夜到關,關門未開。丹為鷄鳴,眾雞皆鳴,遂得逃歸。
太子丹後來逃到了秦國國境的關卡,當時已是晚上。古代的關門都是白天開晚上閉,因此關門不開,太子丹不能過關。試想,秦王隨時可能反悔,過關分秒必爭,太子丹該怎麼辦?結果太子丹當場學雞叫(原來他還是口技高手),所有的雞聽到都跟著叫,於是守關士兵以為天亮了,就把關門打開,太子丹才逃離了秦國。
等等,這不就是孟嘗君雞鳴狗盜的故事嗎?怎麼主角又變成太子丹了?其實這就是野史中常出現的情況,往往把許多知名的故事變換主角,讓人不知是張冠李戴?還是事有巧合?
深怨於秦,求欲復之。奉養勇士,無所不至。
燕太子丹因為這樣,深深怨恨秦國。什麼叫做「求欲復之」?就是他想報仇!可是這仇,要怎麼報?論國勢,秦國強大;論軍隊,秦軍無敵。太子丹想來想去,想出來的方法和年輕時的張良一樣,就是用刺客(怎麼還來這招啊)!於是他開始招募天下勇士,對他們極盡所能的好。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要這些勇士為他賣命!
《老子》說:「寵辱若驚」,不是只有辱才要驚,有時寵也要驚。所以年輕的朋友,如果遇見有人對你超乎常理的好,一定要小心,人家可能想買的是你的命!
為書與其傅鞠武曰:「……今秦王反戾天常,虎狼其行,遇丹無禮,為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太子丹寫了一封書信給他的老師鞠武,信中先說「……現在秦王違背天地間的常理,行為有如虎狼」。秦王做了什麼事情,讓太子丹如此憤慨?不是殘民以逞,不是搶男霸女,而是「遇丹無禮,為諸侯最」。秦國有著來自各國的使者和人質,而秦王獨獨對太子丹最為無禮,無禮的程度到了讓太子丹每每想到,就「痛入骨髓」的地步。各位看看,太子丹對秦王的恨到了什麼地步!
計燕國之眾不能敵之,曠年相守,力固不足。欲收天下之勇士,集海內之英雄,破國空藏,以奉養之。重幣甘辭以巿秦,貪我賂,而信我辭。一劍之任,可當百萬之師;須臾之間,可解丹萬世之恥。
但問題是衡量燕國的軍隊打不過秦國,就算想和秦國長期對峙,恐怕都辦不到。該怎麼辦呢?太子丹想到的辦法,就是聚集天下的勇士英雄,用燕國的財力來奉養他們。同時用重金甜言來收買秦國,讓秦國因為貪圖賄賂而相信燕國的話。接下來,就可以實施太子丹真正的計畫。什麼計畫呢?就是刺殺!
太子丹認為,拿著一把劍去刺殺秦始皇,比帶一百萬軍隊去攻打秦國更有用;刺進去的一瞬間,就可以解除太子丹萬世的恥辱。太子丹真正想要的目標只有一個,他要秦王死!
若其不然,令丹生無面目於天下,死懷恨於九泉,必令諸侯指以為笑。……謹遣書,願熟之。」
如果辦不到呢?太子丹說,他活著覺得無顏見天下,死了也會懷恨於地下,因為這必然會讓諸侯們指著他恥笑。因此太子丹寫了這封信,希望師傅幫他好好想個辦法,來完成這個目標。
請問,如果你是太子丹的師傅,收到這樣的書信內容,你贊成還是不贊成?
我們看看鞠武如何回信:
鞠武報書曰:「臣聞快於意者虧於行,甘於心者傷於性。……事必成然後舉,身必安而後行。
鞠武的回信開頭就說:「快於意者虧於行,甘於心者傷於性」,行事只求一時稱心快意的這種人,最後必然對他自己是有所損傷的。所以《孫子兵法》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孫子認為發動一場戰爭的原因,絕對不可以因為情緒,絕對不可以因為理想,絕對不可以因為正義,絕對不可以因為和平;發動一場戰爭永遠只能因為一個原因,就是「我會打贏」!這也就是所謂的「事必成然後舉」。
而一個智者考量事情,向來是「未慮勝、先慮敗」。也就是在做事之前,先要考慮萬一事情失敗了以後,能不能承受這個代價?如果能承受才去做,如果不能承受失敗的代價就不要去做。這也就是所謂的「身必安而後行」。
鞠武勸太子丹的,完全是理智的做法。做事想成功,絕不能憑藉一時的感情和衝動,就如同我在《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中說過的,如果想要成功,你就必須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
……太子貴匹夫之勇,信一劍之任,而欲望功,臣以為疏。
鞠武接著說:「如今太子重視匹夫的勇武,相信刺客的用命,而想要獲得成功,臣以為這種想法實在是未經熟慮。」從這段話來看,鞠武顯然是反對刺客的。為什麼呢?因為派刺客去刺殺秦王,假如成功,秦國難道就會滅亡嗎?秦國倘若不亡,新王就勢必立刻進攻燕國以報國仇。假如失敗了,那燕國如何面對秦王的怒火?各國又會因此而援助燕國嗎?
那該怎麼辦呢?就算不派刺客,秦國還不是最後要滅了六國?
臣願合從於楚,并勢於趙,連衡於韓、魏,然後圖秦,秦可破也。……太子慮之。」
鞠武提出個辦法,就是與楚、趙、韓、魏各國聯合一起對抗秦國,這是唯一能戰勝秦國的方法,希望太子丹能好好考慮。各位或許注意到,這份合縱名單中少了哪一個國家?對的,就是齊國。這一點,要等到《史記‧刺客列傳》才將它補正過來。
秦國想滅六國,天下皆知。鞠武的辦法看起來沒有新意,但其實是當時六國唯一可行的辦法,也就是「拖」!不要忘了,秦滅六國是各個擊破;當一國滅亡時,其他各國都在袖手旁觀或各自為戰。如果當時的各國能聯合抵抗,秦國絕對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就輕易統一天下,這樣還能等待日後的變化,替燕國找到一條生路。
太子得書,不說,召鞠武而問之,……曰:「此引日縵縵,心不能須也!」
太子得到了鞠武的回信,不悅,於是把他叫來當面詢問。太子為什麼不悅呢?因為鞠武的辦法是「拖」,這太慢了!太子丹希望越快看到秦王死越好,所以他說:「此引日縵縵,心不能須也」!「須」就是等待的意思,太子丹不說鞠武這個計策好不好,只說這種拖延時日的辦法實在太緩慢,我的心不能等待!
是啊,對一顆被仇恨所充滿的心來說,時時刻刻都被恥辱和痛苦煎熬,又怎能再等待呢?現在支持太子丹的,大概只有幻想著秦王被刺殺的那一刻,自己該有多麼開心快意。
請問:從太子丹的話來看,各位認為他是把理智放在感情之上,還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他安排這樣的刺殺,是有必勝的把握,還是為了圖一時的快意?
燕太子丹和秦王政剛好相反,他是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一個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的人,他想的不是成功,而是為了求一時之快意而孤注一擲。這樣做或許一時會很爽,但是後果是什麼,就得去承擔它。他從頭到尾想的都是心中的感受,而不是計畫的可行性。
從這一點來看,燕太子丹不是個智者,他是個賭徒。
鞠武曰:「臣為太子計熟矣。夫有秦,疾不如徐,走不如坐。今合楚、趙,并韓、魏,雖引歲月,其事必成。臣以為良。」
鞠武聽見太子的話,他回答說:「臣為太子已然反覆計算過了,對付秦國,快不如慢,奔跑(古代的「走」指的是跑的意思)不如坐下。現在聯合楚、趙、韓、魏等國家,雖然時間漫長,但這是萬全的做法,臣以為是良策。」
當然各位讀到這裡可能會再問,聯合其他的國家真的就一定能成功嗎?說真話,未必。但以當時的局勢來說,這樣的方法雖然未必一定能成功,但也未必一定會失敗。用這個辦法的好處是,就算沒有辦法立刻打敗秦國,起碼各國滅亡得不會那麼快。因為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沒有人料得到,立於不敗之地,才能等待時機,這也就是《孫子》所說的:「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試問:如果你是滿懷仇恨的太子丹,你要如何說服鞠武?
燕太子丹的反應,保證出乎各位意料之外。
太子睡臥不聽。
太子丹居然躺下來裝睡,轉頭不聽鞠武說話!姬丹,你是得不到玩具就發脾氣的小孩嗎?
他為什麼這樣做?因為他講不過他的老師,他又堅持要做他想做的事情,聽不進師傅說的任何逆耳之言,他只想聽順他心意的話。這個人根本就是感情用事,對這樣的人,你跟他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
鞠武曰:「臣不能為太子計。臣所知田光,其人深中有謀,願令見太子。」太子曰:「敬諾!」
鞠武只好說:「臣不能為太子計。」是啊,對這種人,他只想聽順耳的話,誰能幫他出謀劃策?他又肯聽誰的話?但是鞠武是他的老師,面對這樣沒有理智的學生,他還是得盡他的責任,他向太子丹推薦了一個人叫做田光。「其人深中有謀,願令見太子。」這個人心思深沉,頗有計謀,鞠武將會把他引薦給太子。
太子這時候不是已經「睡臥不聽」了嗎?結果聽到師傅願意介紹田光,他立刻就醒過來說:「敬諾」,也就是我恭敬地答應您了!燕太子丹這個人,在六國的領袖之中已經算是以賢能出名的人物。各位不妨看看,他和秦始皇相比如何,為什麼一個人會成功而另一個人會失敗?
此外各位不妨注意一下,前面太子丹找的全是勇武之士,現在鞠武介紹的卻是智謀之士。因為成就大事,光是有勇不夠,必要有謀才成。鞠武啊,你明明反對這件事,但知道無可挽回之後,你還是要幫學生增加成功的機會。問題是,太子丹能體會你的苦心嗎?
田光見太子,太子側階而迎,迎而再拜。坐定,……太子膝行而前。
於是田光來見太子,太子站在階梯的側邊來迎接他。古代主人迎接客人,如果客人和自己的地位相當,主人會站在階梯的中間;站在階梯的側邊,代表客人的地位比主人高,這和「迎而再拜」一樣,這都是太子丹禮賢下士的做法(等等,那要是客人的地位比主人低呢?很簡單,那主人就不可能出來迎接了)。等坐定之後,各位看,太子一直不敢站起來,最後還「膝行而前」,來靠近田光身邊。太子為什麼這樣禮敬田光?因為太子需要他。
涕淚橫流曰:「丹嘗質於秦,秦遇丹無禮,日夜焦心,思欲復之。論眾則秦多,計強則燕弱。欲曰合從,心復不能。常食不識位,寢不安席。
太子丹涕淚橫流地說:「丹嘗質於秦,秦遇丹無禮。」各位看太子丹是不是碰到人就要說這兩句?可見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他「日夜焦心」,就是想要報仇!問題是論兵眾則秦國多,計力強則燕國弱,燕國不可能打贏秦國。一國之力不足,那就聯合其他國家抗秦吧?問題是太子丹又等不及。為了這件事,他常常不斷苦思,吃飯時連座位在哪裡都不知道,睡覺時連床席上都躺不安穩。
到底該怎麼辦呢?其實天下無難事,問題總是在於你願不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想做成一件事,就必然要考慮你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但是太子丹真的不願意付出代價嗎?其實他願意的,因為接下來他說:
縱令燕秦同日而亡,則為死灰復燃,白骨更生。願先生圖之。」
就算讓燕國跟秦國同歸於盡,他也願意。因為這對他來說是莫大稱心快意之事,他就算成了死灰也會因此而復燃,就算成了白骨也會因此而重生。希望田光願意幫他想出辦法,完成他的心願。
這個人想要報仇,他也願意付出代價,即使代價是整個燕國也在所不惜。姑且不論,犧牲燕國是否就能完成太子丹的心願,但燕國碰到這樣的領導者,是不是所有百姓的悲劇?做為一個人,可以一時衝動快意,因為那是你的人生,你不後悔也就是了。可是作為國家領導人,你居然還只想求一己的稱心快意,那真是國家的悲哀。
將情感放在理智之上的結果
始皇要消滅六國,他的敵人自然不會少,但其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因為太子丹派來的刺客荊軻,差一點要了他的命。
在漢代,流傳著許多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版本,其中為今日所知的至少有三個版本。哪三個版本呢?第一個版本叫《燕丹子》,《燕丹子》是西漢的野史,也有人把它當作小說家言。不過各位要注意,漢代所謂的小說家和現代不同,並不是指純粹虛構的文學創作,而是指收集民間野史和軼聞,如《漢書‧藝文志》所說的:「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第二個...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