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得主新作
一部精彩的真實歷史驚悚故事
中情局極力推薦的間諜史著作
全冷戰最重要的諜報、機密與背叛的真實故事沒有他,西方無法贏得冷戰
他是CIA最珍貴的情報資源
他是冷戰時美國在蘇聯境內最成功、最有價值的間諜。他提供的密件和概念示意圖解開蘇聯雷達的秘密,也揭露未來十年研發武器系統的機敏發展計畫。他冒險犯難從軍方實驗室偷出電路板和藍圖,把它們交給中央情報局。他的間諜行動使美國得以在空戰中主宰天空,不單單是冷戰,他還幫助美國贏得波斯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美軍的擊殺率從韓戰的6比1、越戰的2比1,到了伊拉克和巴爾幹半島,已飛躍進步到48比0。
這都要歸功於他——蘇聯雷達工程設計師阿多夫‧喬治耶維奇‧托卡契夫。
美蘇冷戰初期,CIA中央情報局不敢讓外界知道的一個秘密:中情局從來不曾在莫斯科街頭布建間諜網。對他們來說莫斯科就像是個情報的黑洞,蘇聯KGB會對美國大使館實施監聽,跟蹤,甚至埋伏突襲意圖進行間諜行為的美國人。一連串的失敗,加上新總統卡特剛上任,一切的間諜作為統統喊停,CIA莫斯科站一夕之間失去功能。
托卡契夫的出現,改變了CIA被動、不作為的指導原則,這是他扭轉美蘇冷戰格局的真實間諜故事。主角是在絕頂機密的實驗室任職的一位主任工程師,擔任蘇聯軍事研究機構的雷達專家。對體制不滿、心中滿懷憤怒、存心報復的他,偷偷翻拍數千頁的機密文件轉交給美國。在那六年時間,托卡契夫在滿城KGB特務嚴密監控的莫斯科街頭,與中情局官員成功碰面二十一次,一點都沒露出破綻。這位工程師是中情局在冷戰時期最有價值的間諜之一,他光用隨手可得的單眼相機,提供給美國其他間諜拿不到、也無法想像的情報。雖然生命時刻受到威脅,托卡契夫卻秉持他堅毅、不輕言放棄的態度,盡可能多地提供軍事科技情報給華盛頓和五角大廈——這些情報的價值堪稱超過十億美元。沒有他,西方就無法贏得冷戰。
故事曲折離奇,真實上演小說情節
價值數上億的間諜最後卻落得如此下場
當年CIA最寶貴的間諜如何躲避KGB天羅地網的監視,才能順利將原本五角大廈需要花費巨額經費才能獲得的資訊傳遞回美國蘭利總部?美國中情局情報員以及托卡契夫都冒著生命危險,抱著懷疑、惶惶不安的心情,為擊敗讓托卡契夫積怨難消的共產黨政權,雙方緊張而謹慎地合作著。CIA出動各種新奇的間諜裝備,有的屬於超高科技、有的簡單到難以想像,他們用盡各種間諜手段,試圖逃避KGB的監視,就是為了跟托卡契夫見面。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托克夫出賣自己的國家?即使出逃計畫已經有可能執行,托卡契夫寧可吞毒藥也不願離開他的國家。是什麼差錯,最終讓這位難能可貴的間諜,被一個CIA當成是「魯蛇」、不成氣候的失敗者給出賣了?
這段重要且情節精彩鬥智的歷史故事,過去從來沒有像本書般詳述得如此淋漓盡致。普立茲獎得主霍夫曼身為《華盛頓郵報》資深編輯,曾任莫斯科局長,無疑是撰寫此諜報歷史故事的最佳人選。霍夫曼透過CIA過去的機密文件、電文、報告;翻查FBI的間諜檔案,並大量訪問當時參與事件的當事人,帶你重回冷戰高峰時期的莫斯科,把這段精彩的歷史事件,轉化成間諜小說般的故事,讓你宛如親身體驗這場刺激的間諜冒險。
本書獲得中情局內部刊物《Studies in Intelligence》的極力推薦,對於一本諜報作品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譽,證實其內容之真實性。
本書內容特色
1.普立茲獎得主的作者,直接經由解密資料所寫的冷戰諜報戰史。第一次披露蘇聯間諜與中情局聯繫的書信內容。
2.豐富的參考註釋,許多未能在書中描述的內容都在註釋內有詳細的說明。
3.過去很多關於間諜行動的書,但極少能瞭解一整個行動的每一個細節。
作者簡介:
大衛‧霍夫曼(David E. Hoffman)
《華盛頓郵報》特約編輯,也是公共電視系統(PBS)旗艦調查節目「前線」(Frontline)的特派員。他曾經擔任《華盛頓郵報》外交新聞編輯、莫斯科分社主任,以及白宮特派員。他以《毀滅者:揭露冷戰期間核軍備競賽的故事》(暫譯)獲得普立茲獎,另一本專書是《寡頭政治:在新俄羅斯有錢有勢的人》(暫譯)。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基地帝國》、《美國該走的路》、《躁動的帝國》、《中國幻象》、《歷史的反叛》(均八旗出版)、《裕仁天皇》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霍夫曼的這本著作,是值得所有情報官員一讀的好作品。
中情局期刊Studies in Intelligence
媒體推薦:霍夫曼的這本著作,是值得所有情報官員一讀的好作品。
中情局期刊Studies in Intelligence
章節試閱
尾聲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九日,「沙漠風暴行動」第三天,拉瑞‧皮提斯(Larry Pitts)清晨四點就在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塔布克(Tabuk)的費沙國王空軍基地起床。他吃過早餐後,聽取情報簡報,套上全副裝備,綁上救生背衣,抓起頭盔,走向停機坪。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架F-15C戰鬥機矗立在哪兒,這是美國最先進的軍機,也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戰鬥機。機身長六十四英尺,翼展四十八英尺,以鋁、鈦、鋼和玻璃纖維打造,這架戰鬥機有兩具普惠公司製造的渦輪扇發動機,能把它像火箭一樣送上天空。關於F-15的一切都是美國技術的巔峰極致,從強大的脈衝都卜勒俯視雷達,到可以承受嚴重戰損的機翼,以及塞在飛行員背後黑盒子裡精密的電子干擾器,都是最先進的。
皮提斯預備飛的這種戰鬥機,設計上的每個最小細節,都是要擊敗蘇聯的米格機。海珊的空軍擁有蘇聯境外最多的俄製米格機隊。開戰頭兩天,伊拉克上空的空戰,遵循著冷戰時期歐洲發生衝突時相同的想定進行著。美國和蘇聯設計、建造與部署空優戰鬥機,假設會在德國和捷克上空開打。但是,伊拉克空戰顯示雙方根本不是勢均力敵。由於密集訓練和外泄的情報,尤其是托卡契夫間諜活動的成果,美國飛行員和軍機占了上風。
這一天上午,皮提斯上尉慢慢繞著飛機做「飛行前三百六十度檢查」目視檢查,翻閱飛行紀錄本,然後爬進駕駛艙。一旦升空,他享有著不管從何方向來說都是令人最驚嘆的超讚視野。機身從飛行員肩膀的高度向下傾斜,那種感覺就好像坐在鉛筆的前端一樣。
皮提斯在清晨五點升空,擔任四架F-15C編隊的右翼僚機。沙漠風暴是逼迫伊拉克退出科威特的軍事行動。美國空軍三十三戰術戰鬥機聯隊第四十八戰術戰鬥機中隊(綽號大猩猩,Gorillas),已經三度進入伊拉克執行任務。皮提斯三十四歲,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長大,自幼就渴望遨遊蒼穹。
他在美國空軍受訓飛F-15C已有數百個小時,但這是他首次參戰,而且還是初上戰場。
皮提斯和他駕駛的飛機體現美國空軍和海軍從越戰失敗所學到的教訓。當時,F-4幽靈式戰機飛行員經常打不過北越的蘇製米格戰鬥機。幽靈機飛行員需要扭轉十二個開關才能發射飛彈,他們面對更敏捷的米格機,輸掉寶貴的幾秒鐘。相較之下,在F-15座艙裡的飛行員,可以手不離節流閥和操控桿,或者視線離開抬頭顯示器往下看,就可搜尋、偵測、鎖定和射擊逼近的米格機。他只需要動用左、右手指頭切換按鈕,飛行員通稱這是在玩奏「短笛」。在F-15C機上誘餌灑佈器內裝填有經計算後以精確長度切割而成,能讓米格機雷達形同「失明」的干擾鋁鉑絲。F-15C的戰術電戰套件能完全壓制蘇聯的航電系統。F-15C可以正確鎖定和發射飛彈對付目視範圍外,即皮提斯根本看不到的敵方米格機。
美軍飛行員在越南採用死板的戰術,以密集的隊形飛行,很容易被北越戰鬥機擊落。戰後,美國改變對飛行員的訓練,鼓勵新世代飛行員要更靈活,可以自行做出接戰決定。蘇聯飛行員傳統上由地面指示他怎麼做;美國飛行員則被訓練要熟悉敵人的能力,在天空中對付他們。為了協助他們更快反應,建立數據鏈結讓飛行員能在高速中取得需要的一切資訊。皮提斯就是這種轉型訓練的成果。他曾經參與過三次「紅旗」演習,以模擬遇上蘇聯敵機機群進行空中躲閃、追擊作戰的情形。他研讀米格-25和米格-29會有怎麼樣威脅的手冊,而且他這一代的飛行員得益於代號「永恆佩格」(CONSTANT PEG)的資訊。這是一項絕對機密的作業,空軍飛行員在內華達沙漠與蘇聯製舊型米格機纏鬥空戰的訓練。
皮提斯和另三位F-15C飛行員在空中加油後,守候待命。他們原本預定的轟炸護航任務已經取消。他們留在天空是因為有情報傳來,海珊可能逃出伊拉克。到了中午時分,研判海珊不會逃走後,四架飛機回到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基地。皮提斯只想好好補眠睡一覺。
才剛降落不到幾分鐘,「大猩猩」中隊又奉命加油、升空。任務是飛越伊拉克上空,看看是否能刺激不肯出戰的伊拉克空軍升空。在戰爭開打前幾天,贏取全面空優是重要目標。海珊擁有二十五架快速的米格-25攔截機,和三十架最新式、裝備俯視/俯射雷達的米格-29戰鬥機,以及數百架俄製舊飛機。伊拉克才剛結束和伊朗打了八年的戰爭,因此可以合理推定伊拉克飛行員作戰經驗豐富。但是伊拉克人避免空戰,沒有太多軍機升空。
皮提斯和夥伴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空中加油時,獲悉兩個編隊的不明機被美國強大的E-3哨兵式(Sentry)空中預警機偵測到。簡稱AWACS的空中預警及管制系統,又是一種科技上的勝利,它可以掃描數百英里範圍內的空域。四機小隊以略超過音速的速度往北飛向伊拉克,皮提斯在編隊右側。
不久,「不明機」變成「敵機」,確認是伊拉克戰鬥機——兩架米格-29和兩架米格-25。比較先進的兩架米格-29掉頭飛走。但是高速的米格-25快速向皮提斯接近。
西方國家一度很忌憚米格-25,有人認為它是全世界速度最快的戰鬥機。但是貝連科一九七六年駕駛米格-25叛逃到日本後,西方盟國發現它是攔截機、不是刁鑽機靈的戰鬥機。皮提斯在受訓時知道,米格-25由強大的發動機推進,但是他也知道它的侷限。飛機在低高度時動作遲緩,座艙的位置太低,因此飛行員不容易看到他的背面。回轉半徑大,雷達掃描角度不夠寬廣。米格-25不再像過去那樣神秘難解:美國人把它給摸透了。
兩架F-15C脫離四機編隊,讓皮提斯和長機李克‧托利寧(Rick Tollini)對付米格-25。伊拉克軍機繞了一圈又回來,筆直對著飛行高度約一萬五千英尺的美機。
突然間,米格-25轉為「正側方」,亦即轉九十度離開逼近的美機,並且急降到極為貼近地面的低雲層尋求掩護。急降尋求掩護是蘇聯空軍典型的戰術;而轉向九十度角,則會出現一個「缺口」,此時都卜勒雷達效果最弱,地面雜波可能會讓雷達看無法看到貼地飛行的目標。皮提斯的雷達失去米格-25的蹤跡。他深怕米格機會突然出現,在他來不及出手前就朝他開火。
米格-25並不是空中芭蕾舞者,它是快速飛行的子彈,其中一架幾乎立刻就回頭。皮提斯從雷達看到米格-25離他機鼻只有五英里。他現在飛行高度約一萬三千英尺,但是這架米格-25離地面勉強只有五百英尺,在他前方從左向右飛去。米格-25的時速七百節(即八百零五英里),比音速還要快。伊拉克飛行員或許看不到皮提斯在他上方,可能也不在乎;他想要加速躲過危險。米格-25驚人的速度「劃過」F-15的雷達,敵機訊號從雷達螢幕的左邊向右擴大,然後就跳出螢幕。
皮提斯沒有放棄。他又失去雷達鎖定,但是可以目視看到米格-25,他的訓練和本能反應全都到位。
他向托利寧呼叫:「接敵!」
托利寧回答:「接戰!」——這代表身為僚機的皮提斯現在轉為主攻角色,長機托利寧轉為支援他的角色。
皮提斯實施稱為破-S機動的內翻滾。F-15C急降去追趕米格-25。翻滾的力道使得皮提斯被深深地陷入他的座椅上,在那好幾秒鐘所承受的是十二倍的G力。F-15C被公認為可承受約九倍G力的戰機,皮提斯從頭盔聽到機上電腦發出警告:「超過G力極限!超過G力極限!」但是已經太遲了,他的腎上腺上升,他已經做了決定。他必須校正機鼻對準竄逃的米格-25,才能開火。皮提斯急降一萬兩千英尺,接近到米格-25後方約一英里略高一點位置展開追擊。從前,美國飛行員可能試圖飛在獵物下方,以求有更好的雷達鎖定,但是皮提斯的F-15C雷達涵蓋範圍極佳,可以維持在比敵機稍為高的後方。他已經進入米格-25正後方六點鐘位置,伊拉克飛行員命在旦夕。
如果米格-25全速往前衝,它或許速度夠快,能甩開皮提斯。但是飛行員轉向右方,這是躲閃動作,代表他知道皮提斯準備開火。俄製飛機轉入靠近地面密度較高空氣時速度會慢下來。皮提斯也轉彎,但是他的回轉半徑較小,他的飛機更加敏捷。很快地,他進入到米格-25的回轉圈內側,拉近距離,略為在敵機機翼線後方,這是米格機最脆弱的位置。
皮提斯機腹和機翼底下掛了八枚飛彈。他看到米格-25後方因為啟動後燃器而拖著一股大濃煙,因此他以左手選了一枚一百五十磅重的AIM-9響尾蛇追熱飛彈。他以右手按下操縱桿上的按鈕來發射飛彈。但是,米格-25迅速放出一團熱焰誘餌擾亂飛彈,使它打不中。
皮提斯再選擇一枚雷達導引的五百磅AIM-7麻雀飛彈,當它鎖定敵機時,抬頭顯示器出現提示:「射擊!」字樣,皮提斯發射了。這型飛彈是設計成要在目標旁引爆,但是引信故障,它逕自飛過米格機的座艙,沒有炸開。
皮提斯趕緊又選擇一枚追熱的響尾蛇飛彈。他在米格機後方六千英尺發射,可是米格機的熱焰誘餌再度使它失去準頭。
皮提斯從來沒在戰鬥中發射飛彈,現在,三枚全部失敗。這兩架冷戰時期的宿敵,在伊拉克沙漠上空呼嘯飛行,生死交關,米格-25飛行高度只有三百英尺,F-15C稍為高一點,緊追在後,兩者速度都慢了下來,但時速仍在五百七十五英里以上。
皮提斯第四次再選一枚雷達導引的麻雀飛彈,這次它飛到米格機尾管上方爆炸。米格機飛行員彈射逃生,皮提斯看到座椅從他窗邊飛落。米格-25爆炸時,另一枚飛彈穿過雲層——托利寧發射的。飛行員命運如何不詳,但是以這樣的高速度和低高度,如此條件下彈射的存活機率不大。
隔了幾分鐘,托利寧擊落另一架米格-25。
飛回沙烏地阿拉伯途中,皮提斯試著放鬆自己。他的燃油不足,經過一番緊張的交戰,他的雙手正顫抖著。空中加油時,他必須飛離加油航線冷靜一下,才能再試一次接管。
皮提斯和托利寧早先看到的那兩架米格-29,在同一天稍後也遭擊落。一月十七日,美軍又擊落三架米格-29和兩架米格-21。伊拉克的損失日復一日擴大。到了戰爭結束時,美國空軍飛機締造空戰擊落敵機三十九架、本身零損失的紀錄。有十六架敵機是美軍在視距外發射飛彈擊落的,美軍飛行員根本沒有目視到這些戰鬥機。這是不得了的空戰新紀錄,拜空中預警系統導引所致,美國飛行員得以在不誤擊友機的情況下放手攻擊。
在伊拉克上空的面對面空戰中,美軍每遇蘇製戰鬥機定百戰百勝,統統把它們給擊落。這當中的原因很多,包括:優異的科技,精心磨練的戰術,精進的飛行員訓練。但是所有這些優勢也都有其他眼晴看不見的因素在支撐。美國費盡心機、用盡一切手段,鉅細靡遺的去蒐集有關蘇聯飛機、飛行員和雷達的情報,照片、繪圖和電路板,無一不收。
因此,美國需要借重間諜。
托卡契夫的間諜活動是一則冷戰故事,但是在今天仍能喚起共鳴。人力情報仍然是國家安全所不可缺的一環。只要有必要了解對手——即使要偷取機密、揭露意圖和打開保險箱——都有需要召募能克服畏懼、願意跨越邊界過來的間諜。我們要正視他們的眼眸、贏取他們的信賴、鎮定他們的焦慮,和分擔他們的苦難。
托卡契夫這位工程師和設計師,與背叛蘇聯成為美國間諜的其他人不同。他不是共產黨員,沒在軍隊或安全機關服務。其他間諜,如潘可夫斯基、波帕夫、謝默夫、波亞可夫和庫拉克,他們大多在KGB或蘇聯軍事情報機關GRU任職。庫克林斯基從波蘭交出有關華沙公約組織的戰爭計畫,他是波蘭陸軍上校,歐格洛德尼克是蘇聯外交官。
托卡契夫的間諜行動更為了不起的是,他就在KGB眼皮子底下交出情報給CIA。二十一次的會面當中,大多數都是在距KGB總部大門三英里路範圍內進行的。可是KGB完全沒有查覺這個間諜以及和他的接觸對象。莫斯科站細心的技巧——身份轉換、街上化妝、躲閃跟監、SRR-100無線電偵測器——成效斐然。
托卡契夫交出的資料非同凡響——複雜的圖表、規格、藍圖和來自機用雷達的電路板,以及他揭露蘇聯未來十年軍事研發計畫的方向。有兩位美國情報與軍事專家花了好幾年時間檢查數千頁托卡契夫的文件,他們盡最大努力與其他來源做比對,他們說不曾見過有那一頁內容含有假情報。
托卡契夫打開透視蘇聯意圖和能力的窗口,這正是中情局使命的核心。對於美國高層而言,知曉蘇聯軍事研發和發展的優先順序,以及他們的能力——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極端重要。數十年來,美國情報界對蘇聯的意圖和能力,有許多漏洞和誤判。但是就空防、戰鬥機、攔截機、雷達、航空電子儀器和導引系統等在熱戰中將對上美國的武器裝備,都經由托卡契夫一併和盤托出它們的機密。
他交出情報的時機正是美國海、空軍在訓練新世代飛行員的課程進行革命的時刻。美國海軍設在加州米拉馬(Miramar)的戰機武器學校(Fighter Weapons School)——綽號「捍衛戰士」(Top Gun)——和空軍設在內華達州奈里斯空軍基地(Nellis Air Force Base)的美國空軍武器學校(U.S. Air Force Weapons School),都在積極培訓人才。對於準備即將打下一場空戰的美軍而言,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很重要而需被注意。來自托卡契夫文件的情報,都傳授給「捍衛戰士」的教官和飛行員。
因此之故,二十多年來,面對蘇製戰鬥機,美國享有近乎一面倒的空優。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時,皮提斯在伊拉克上空擊落米格-25;一九九五年,美國和盟國迫使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承認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的獨立;一九九九年,在科索沃,制止了種族屠殺。伊拉克和南斯拉夫都採用蘇製米格機。美軍在地面作戰有過失利紀錄,但是美軍主宰天空。紀錄非常驚人:在韓戰,每擊落六架敵機,美軍要損失一架;在越戰,敵軍折損兩架飛機,美軍才損失一架。換句話說,擊殺率從韓戰的六比一、越戰的二比一,到了伊拉克和巴爾幹半島,已飛躍進步到四十八比零。美國科技和飛行員訓練的長足進步,是這項成就的根本因素。但是,托卡契夫的貢獻也功不可滅:美國擁有一九八〇年代蘇聯每一款戰鬥機雷達的藍圖。
托卡契夫也讓美國對武器系統重振信心,他們花了數十億美元與許多年時間去研發,特別是設計來在低飛行高度打擊蘇聯的武器。貼近地面飛行的巡弋飛彈經過飛行測試,在托卡契夫從事間諜工作期間服役。蘇聯領導人曉得它是強大的威脅。一九八四年六月在莫斯科,日後成為戈巴契夫國家安全顧問的安納托利‧車尼亞耶夫(Anatoly Chernyaev),到中央委員會聽取軍方簡報。簡報題目是「現代戰爭的特性」,車尼亞耶夫後來在日記寫下他看了有關美國武器系統影片的感想。
他寫說:「非常驚人,飛彈從數百公里、數千公里以外向目標飛來;航空母艦、潛艦統統無所不能;裝翼飛彈像卡通片一樣,能夠從兩千五百公里以外,經導引穿過峽谷,擊中直徑十公尺的目標。這是現代科技令人不敢置信的大突破。當然,它也是無法想像的昂貴。」
「裝翼飛彈」並不是卡通影片,美國巡弋飛彈是活生生的實體。蘇聯雷達無法看見它們飛來,而CIA知道原因為何。
尾聲
一九九一年一月十九日,「沙漠風暴行動」第三天,拉瑞‧皮提斯(Larry Pitts)清晨四點就在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塔布克(Tabuk)的費沙國王空軍基地起床。他吃過早餐後,聽取情報簡報,套上全副裝備,綁上救生背衣,抓起頭盔,走向停機坪。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架F-15C戰鬥機矗立在哪兒,這是美國最先進的軍機,也是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戰鬥機。機身長六十四英尺,翼展四十八英尺,以鋁、鈦、鋼和玻璃纖維打造,這架戰鬥機有兩具普惠公司製造的渦輪扇發動機,能把它像火箭一樣送上天空。關於F-15的一切都是美國技術的巔峰極致,從強大的脈...
目錄
序曲
第一章 走出鏡像
第二章 莫斯科站
第三章 代號「球面」的男人
第四章 「終於聯絡上你」
第五章 「打從心裡頭就是個異議份子」
第六章 六位數獎金
第七章 間諜相機
第八章 橫財和風險
第九章 身價十億美元的間諜
第十章 逃向烏托邦
第十一章 隱形人
第十二章 滿足對設備與渴望的要求
第十三章 歷史的糾纏
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章 不能被活逮
第十六章 埋下背叛的種子
第十七章 新代號:征服
第十八章 出賣
第十九章 毫無預警就發生了
第二十章 逃亡
第二十一章 為了自由
尾聲
關於托卡契夫提供的情報
謝誌
註釋
序曲
第一章 走出鏡像
第二章 莫斯科站
第三章 代號「球面」的男人
第四章 「終於聯絡上你」
第五章 「打從心裡頭就是個異議份子」
第六章 六位數獎金
第七章 間諜相機
第八章 橫財和風險
第九章 身價十億美元的間諜
第十章 逃向烏托邦
第十一章 隱形人
第十二章 滿足對設備與渴望的要求
第十三章 歷史的糾纏
第十四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五章 不能被活逮
第十六章 埋下背叛的種子
第十七章 新代號:征服
第十八章 出賣
第十九章 毫無預警就發生了
第二十章 逃亡
第二十一章 為了自由
尾聲
關於托卡契夫提供的情...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