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作家許育華首部創作散文集,初秋登場✽
珍愛美好時光,回到生活最舒適的狀態
在心動與割捨之間,淬鍊你的理想風格
旅居歐洲的資深媒體工作者許育華,在時尚設計等雜誌浸淫多年。許多人常認為好設計高不可攀,她卻覺得戀物的趣味正來自日常的生活細節以及物件承載的記憶與時光。像是舅舅在羅馬舊城公寓留給她使用的摩卡壺,讓她愛上了獨特的咖啡香;不同口味的牙膏彷彿是她與自己最私密的對話;日本愛媛縣的毛巾和西班牙的老牌毛巾擁有著不同的質地;肥皂的手感讓她迷戀成癮;大溪地的梔子花油散發著鄰家女孩的氣息;展現個人性格的棉布購物袋則讓她拾起自信自在與輕盈……
經過全球化視野及歐陸生活的洗禮,她反覆思考品味的意義,也將自身體驗與讀者分享,例如歐洲人不開名車,更偏好騎單車通勤。名人也不炫富,高調的張揚只是庸俗的表現。媒體不會追逐名媛的精品珠寶,身邊的朋友們若有了積蓄,更嚮往的是一場旅行和放鬆的假期。二手市集就是最好的挖寶去處,好的衣物也可以重新裁剪再穿上。對金錢過敏,對炫富反感,真正的富裕並非展現在物質的虛榮,而是落實成為生活的底蘊。
/風格與品味的養成,就在日常及消費意識裡/
如何在美好物件中尋找自己的品味和獨一無二的快樂?為什麼歐洲人迷戀老東西,寧可交換而非以名牌精品彰顯自己?她在書中記錄自己的沉澱與思考,也從生活、設計等不同面向,細訴各種對於戀物的心得與觀察。
★關於生活/研究各種品牌背後的脈絡與學問,寧可做多聞的玩家,而非單純的買家。
★關於市集/長年旅居柏林,與你分享在地人才知道的挖寶市集好去處!
★關於物件/復古就是新流行,國民日用品也能聞名世界。
★關於設計/蘋果設計啟迪者,經典百靈牌BRAUN的美學商品,你也能擁有。
/從戀物哲學到消費品味,重要的是價值觀與生活形態/
隨著時代進化,我們的每一次消費也都在為未來投票:注重公平交易、產地來源、環保及永續精神。戀物者的斷捨離是更深層的品味養成,不只是怦然心動,更是自我意識的淬鍊。整理物件的優先順序,也是在整理內心的珍貴回憶。讓我們透過怦然心動的風格選物學,一起打造更美好的理想日常。
推薦人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黃威融/跨界編輯人
楊茵絜/《ELLE》雜誌總編輯
萬芳/歌手
謝忠道/巴黎玩家
(姓名依筆劃排序)
推薦語
「品味」這個語詞,如果要找一位對象代表,我心目中的最佳人選便是育華。她從不需名牌烘托,簡單、好品味的穿著及眼光,她自身便足以定義魅力。
——李惠貞/「獨角獸計畫」發起人
她經歷過時尚雜誌產業的繁華,她參與了台灣設計書寫浪潮,她在歐陸旅行生活的時數讓人羨慕,終於等到她的第一本書!
——黃威融/跨界編輯人
喜歡讀育華寫每個物品,在這個快速和浪費的時代裡,她的珍惜、她的細細品味,讓那些日常小物、時代老物都被厚愛著,讀起來格外有滋有味;不僅如此,她對鄰居、好友的形容,精闢入理,從外型跟使用的物件,深深看入一個人的個性。如此溫柔地看世界,每幅景色都美麗了起來。
——楊茵絜/《ELLE》雜誌總編輯
育華旅居柏林多年,從自己的生活旅行和為雜誌採訪寫稿的體驗中,順手拈來,談衣服帽子,談牙膏肥皂,談拖鞋海報,椅子和摩卡壺……談那些歷來生活裡被常人忽略的小物小件,與它們相遇的故事,感情的連結,最終成為生命的記憶。但是她不是耽美的戀物者,她更廣闊地談當下的環保概念,道德消費,設計精神,以一篇篇獨到的生活美學,抽離名牌與價格亮麗光鮮的外表迷思,引讀者走入一個私密溫馨的感情世界。讀來的感覺其實更貼近作者喜愛的一本作品:彼得•梅爾的《關於品味》。這其實更是一本關於生活與品味的書。
——謝忠道/巴黎玩家
本書特色
●本書是旅歐作家許育華的首部散文集,早期遊走時尚雜誌及設計產業等媒體,在長居歐洲面對異國文化的衝擊洗禮後,希望與讀者分享戀物之道:消費並非為了追逐虛榮,更應該回到愛物的本質。
●在輯一裡記錄歐洲生活見聞,期許打開讀者另一扇歐陸之窗。輯二則由作家自身的體驗出發,從氣味、日用品、設計等不同面向分享各種物品使用經驗及回憶,具備實用的參考價值。
●全書由作者親自拍攝各種物件及收藏,亦具另一種迷你物件日記的閱讀趣味。
作者簡介:
許育華
處女座。大學畢業後開始從事雜誌編輯工作,曾任職多本時尚雜誌包括《Vogue》《Marie Claire》《Marie Claire Maison》《GQ》等;二〇一二年移居柏林,擔任多間華文媒體作者、採訪報導者、專欄作家,亦曾與英國《Wallpaper City Guide》合作;文章散見各媒體如《The Big Issue》《天下雜誌》《500輯》等。
興趣雜食,熱愛旅行,大量閱讀與收集雜誌,四處拜訪展覽、博物館與表演;觀察也擅寫設計、生活風格、文化與旅行。
歡迎讀者來信交流:Kerstinhsu@gmail.com。
章節試閱
輯一戀物宣言
【當瀟灑多聞的玩家,而不只是買家】
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大名鼎鼎的作品《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為少女時期的我勾勒了一幅美好歐洲鄉村生活畫面。如同世界各地的讀者一樣,自此之後我對普羅旺斯有了期待,作家在鄉下農莊裡完成一本又一本書這樣的浪漫場景,是我心中地位崇高的夢想;而他的另一本大作《關於品味》(Acquired Tastes),談的是梅爾自己——一個前紐約廣告人,在曼哈頓裡見識享受過的好東西,魚子醬、黑松露、訂製皮鞋、喀什米爾毛衣……那些富豪們生活裡的細節,吃穿飲食皆昂貴有理;中文版二〇〇六年出版時,對當時自以為已經是大人的我而言,就像是一份武功祕笈,讓我看見歐美講究人士之生活細節,對品味的理解提升更高一層次。
在我們一面以東洋流行品味為指標的環境下,《關於品味》裡幽默又鉅細靡遺的描述,某種程度來說,在我心裡種下了種子,覺得自己要不成為書裡的品味人士,要不就跟彼得.梅爾一樣,很會寫品味。
●品味、品牌與風格
在二〇一二年正式來到柏林之前,我是時尚雜誌的資深編輯,十多年的工作間,環繞著名人、設計師、時裝美容、美食與美酒。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說的是美國同業的生活,台灣因為設計時尚產業規模小得多,時裝雜誌的影響力自然無法與美國相比,電影劇情也帶有好萊塢式的誇張,但好些片段還是讓我感到心有戚戚焉。據說好幾位同事在電影院裡看得狠狠地哭了起來(雖然這算是部喜劇片),對電影裡的辛酸嘲諷感到強烈共鳴。
要符合名片上的頭銜,時尚雜誌編輯們的行頭也不能太過寒酸,時尚圈可是最以貌取人的產業啊——所有的人都知道,《穿著Prada的惡魔》裡的菜鳥助理起初就是受盡嘲笑的;於是,同事們身上穿的用的,除了一些來自廠商的公關禮物,自己添購的奢侈品也會占掉薪水的好大一部分。
記得有一次,巴黎總部的編輯顧問到台北跟大家開會,五十多歲的法國資深編輯老大走進我們的辦公室,一路穿越大家堆滿資料混亂的辦公桌,見到桌上椅子上都擺著名牌包包,他忍不住問:「台灣編輯的薪水都很高嗎?」當然不是,是大家把半個月的薪水都拿去買一個包了!因為編輯得有時尚、有品味啊!
工作與生活融合,我們報導著這些漂亮、昂貴的人、事、物,被邀請參加高級午餐與商務旅行,幾個大節日會收到精心包裝著的禮物……工作不輕鬆,截稿壓力很大,但這些平時我們負擔不起、所謂的「工作附加價值」的確也安撫了不少緊張情緒,有時甚至是超越小確幸的大享受。當然,我明白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我們的職位與專業,但有時也會彷若半夢半醒,分不清我究竟是過著自己的生活,還是採訪對象們那樣的生活?
有一位誠實到不行的外國同業朋友曾告白:「雖然我也有其他工作機會來敲門,但為了出差能住五星級飯店,搭商務艙,我會繼續做這份工作。」
比經濟艙多上三、四倍的商務艙,一晚幾萬元的高級旅館,都是編輯有限薪水難以負擔的奢華,我想起彼得.梅爾的《關於品味》。有一群人,體驗著《關於品味》中的事物,雖然花的大多不是自己荷包的錢;另一群人追逐最新流行與奢侈品,用力、有意識地尋求享樂,這些人們追求的究竟是品味還是品牌?而兩者與格調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柏林給我的思考
正式住在歐洲已經是三十好幾的年紀了,特別是定居柏林之後,讓成熟許多的我對於「品味」有了新定義。歐洲朋友們的生活態度與價值觀,帶給我過去未曾有過的思維,給了我一堂真實的人生課。
而且,我被說服了。
柏林,是歐洲最富裕的國家首都,但一點也不光鮮亮麗。沒有人提名牌包包,百貨公司只有幾家,沒有人購物會看品牌或依循名人推薦。柏林最出名的,就是不消費主義、不跟隨潮流、做自己!拿我過去雜誌訓練有素的品味標準來看,這裡簡直是時尚沙漠,但柏林人才不管這些呢,他們只要自己喜歡、感覺舒服的東西,認為「接受他人品味」這種事,既奇怪也沒有品味。
身邊有風格又有型的朋友們,喜歡mix & match混搭,穿二手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一點也無須害羞、甚至讓人覺得更酷。
巴黎女孩Leonor,高挑漂亮,她說自己絕對不買快時尚的產品,太不環保了,她寧願付出多一兩倍的費用,買可以用比較久的單品。Leonor幾乎天天套著她的二手風衣,背著棉布購物袋,身上沒有任何logo,樸素卻光彩,我覺得她美翻了。
德國媽媽Andera在巴黎讀時尚學校,回柏林後開了間復古家具店,平時身上穿的都是自己修改加工後的二手衣,我常讚美:「Andera妳今天穿的毛衣好好看啊!」她也總得意地回答:「這是我先生不穿的舊衣服呢,我在這邊車上一道,型就出來了,也合身了。」
Michela是經濟寬裕的國際大公司主管,是朋友間最優雅講究,捨得下手昂貴服裝的一位。我對她說:「妳品味這麼好,衣櫥裡的東西又很厲害,我應該採訪妳才對。或者,妳該開個blog分享自己的品味。」只見她驚慌失措地說:「千萬不要,購物是很私人的事,我才不要讓別人知道。」
不只是穿著、用物,還有很多朋友們過著我眼裡精彩無比的日子,如果把他們聰明的腦袋、設計感的住家、遠到千山萬水的酷旅行、吃到的名廚餐廳、往來的朋友們……放到網路上,都會是一個一個讓人羨慕的夢想。但他們從來沒有這樣;他們根本沒想過經營、展現,或許,不刻意打造(英文說the effortless style)的品味才是混然天成的好品味吧,在他們身上,我看到展現自己的另一種方式,我很被打動。
●重點在於生活方式
歐洲的夏日很美,白天很長,天黑後涼爽清朗,柏林的公園裡總是擁擠。這幾年,我看著柏林人們在陽光熾熱時,盡情地曬太陽,跳進湖裡游泳,下午時在樹陰下閱讀或野餐,夜晚時分就在公園裡拉起一張毯子,與朋友們伴著一瓶葡萄酒,仰望星空聊天到深夜……我知道他們是真心享受著自然與季節的;這時候也是大打折的月份,我絕不誇張,柏林人不被折扣誘惑,不加入搶購行列,百貨公司裡的半價商品,比不上美好的天氣與一次盡情的相聚談話。
彼得.梅爾在書中最後說,「如果不偶爾享受一下,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過去的我,應該會把這句話翻譯成:「下手吧!給自己買個手袋,經典的那款不能少」或者,「去住一晚豪華飯店,外加一場SPA寵愛自己。」但現在,我感覺陶陶然的時刻,都不是這些用高價換得、形式上的幸福了。
時尚雜誌忙碌漂亮的工作場景已經有離我有些遠了啊,但我會肯定地說,現在的自己處在人生品味的最高峰,不只是因為經歷更多,而是我已經有著那樣不在乎他人眼光,自信而滿足的生活狀態。
對於好東西,我熱愛研究背後的學問,貴得有理的來龍去脈,當瀟灑多聞的「玩家」而不只是買家;我相信,品味不在於你如何消費,重要的是你的生活方式。這是我成年後學到的一堂課。
輯二 愛戀物件
Part 3 設計與生活
【日常的那杯咖啡】
二十多年前一個暑假,我過了一次羅馬假期;當時外派羅馬工作的叔叔出差回台,把公寓讓給我住,臨行前介紹了家中設備,在廚房裡示範著義大利人的煮咖啡工具,那是我記憶裡首次見識義大利摩卡壺:鋁製的壺身,分做三個結構,下方底座注入水,中間漏斗型容器裝進咖啡粉,旋轉鎖緊上方的壺身,然後把整個壺放去瓦斯爐上煮,一下子水滾了,蒸氣湧出,咖啡壺發出咕嚕咕嚕聲,咖啡也就完成了。
摩卡壺煮出來的是義大利人日常喝的espresso濃縮咖啡,又黑又嗆,沒經驗又孩子氣的我嫌太苦,得加上大量牛奶和糖才入得了口。那初次的義大利短住期間,我每天都這樣操作著這個壺,一天喝上幾杯牛奶咖啡,過多的咖啡因似乎催化了某種浪漫想像,感覺自己好像大人味了些,懂了異國生活情趣些,進入義式生活的一角。假期結束,叔叔讓我把那只帶有時間感的摩卡壺帶回家,正式開啟了我的摩卡壺習慣;在那之前,要不是上咖啡館,我只懂喝即溶咖啡。
●充滿大人味的異國生活
在義大利,摩卡壺是再平常不過的廚房一員,我拜訪過的所有義大利人家裡,每個瓦斯爐、櫃子上都擺著一只這樣子的壺,無論大小,都沾滿了濃厚使用痕跡。一般超市裡也賣摩卡壺配件,跟肥皂、罐頭、洗潔精一樣,基本而毫無疑問地存在,特別是咖啡壺中間那個橡膠圈、金屬濾網或是可能不小心燒焦的塑料手把,在超市幾乎可隨手買到、替換。顯然,除了這幾個部分之外,壺身永遠堅固(我想起當年在台灣要買那個橡膠圈,還得到進口商那兒寫單子請老闆幫忙訂)。
Alfonso Bialetti在一九三三年發明了這只八角造型、鋁質、分做三個部分的咖啡壺「Moka Express」,利用蒸氣加壓原理煮出咖啡;在這之前,咖啡機龐大昂貴、操作複雜,只在餐廳這樣的公共場所使用,Bialetti的革命性設計讓濃縮咖啡走入大眾家中,迅速普及,也因此改變了義大利的咖啡文化,餐後一杯espresso跟喝水一樣理所當然。之後,許多品牌跟進,出產相同原理、造型也幾乎一模一樣的咖啡壺。
我時常在義大利的雜貨店裡,看到那些非Bialetti品牌的咖啡壺,普通尺寸一只才十歐元出頭,便宜得很,不少連鎖家飾也出品相似的摩卡壺,反之,也有高級品牌製造更精緻版本。摩卡壺開枝散葉,深入日常,據說義大利有百分之九十的家庭擁有至少一個摩卡壺,Bialetti公司也宣稱已經賣出至少三億個。
●好設計讓日常化為經典
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與Jasper Morrison,在二〇〇六年時舉辦了一場展覽「Super Normal」,新極簡主義精神的兩人是當今「不做無用設計」的代表,展覽上他們收集了兩百零四件、所謂再平凡不過的anonymous design(無名設計)。這兩位設計意見領袖認為,這些日用品帶著優秀設計與謙遜的性格,使得他們即便隱身日常、不被刻意關注,卻散發著低調微弱、迷人的氣質……義大利摩卡壺正是其中之一的無名英雄。
然而,被設計大師推崇為精彩之作,又在物質爆發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對物件的追求、及物件背後意義的關注,洶湧波濤般改變了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平凡的摩卡壺成為在義大利之外,許多人眼裡的品味、甚至流行符號,大家熱切地為它戴上光環,塑造成一生必備的產品形象,網上有許多人將摩卡壺當作一門學問深入分析,撰寫攻略。
Bialetti 同時也在問世七十多年之後力求變化,約莫十年前開始一掃過往的樸素可親形象,在經典的那只灰銀色之外,積極推出各種造型、顏色、圖樣、限定、紀念版,花俏得讓人眼花繚亂。我的幾位義大利朋友對此熱潮感到有趣也不解,「咖啡壺就是咖啡壺嘛!」他們笑說摩卡壺一點也不特別,而我,也始終覺得那樣樸素,basic感的摩卡壺最順眼。
●專屬於我的摩卡壺咖啡時光
我的第一只摩卡壺已經是古董級了,壺身灰樸樸髒兮兮,底座是燒焦的深棕色,裡頭卡著歐洲硬水水質留下來的厚厚一層鈣,手把因為好幾次控制不當瓦斯爐上的火、而燒得彎曲變形……它承載著一段年少旅行回憶,我一直留著這個放在跳蚤市場裡賣也沒人要的老東西。
倒是,我還有了幾只不鏽鋼版的Bialetti,一人與三人份的最實用,二十人份的用來裝飾勝於在爐子上煮,朋友們每次看到這麼大一個壺必定都把玩一番,成了我廚房裡的明星。曾經在一家義大利餐館裡,見識飯後老闆就率性地把十人份的摩卡壺咖啡直接端上桌,省了一杯一杯煮的麻煩,看起來也很酷。
在手沖莊園豆子是品味主流的今天,我仍沒跟上這個潮流,還是習慣用摩卡壺煮出濃濃的強勁苦義式味,加上三、四倍的熱水成為美式,或者費心一些溫熱牛奶打出奶泡,成為自家拿鐵;我特別喜歡拿坡里來的咖啡粉,感覺苦味與豐厚程度都剛好。用摩卡壺煮咖啡不講究技巧,好不好喝差別就在豆子或咖啡粉品牌了。
每次摩卡壺上爐子,水滾、冒煙、咖啡液咕嚕咕嚕流出,然後一室久久不散的咖啡香,這三、四分鐘間,速時地準備好咖啡,也是我覺得十足溫馨日常之美的片刻。
輯一戀物宣言
【當瀟灑多聞的玩家,而不只是買家】
作家彼得.梅爾(Peter Mayle)大名鼎鼎的作品《山居歲月》(A Year in Provence),為少女時期的我勾勒了一幅美好歐洲鄉村生活畫面。如同世界各地的讀者一樣,自此之後我對普羅旺斯有了期待,作家在鄉下農莊裡完成一本又一本書這樣的浪漫場景,是我心中地位崇高的夢想;而他的另一本大作《關於品味》(Acquired Tastes),談的是梅爾自己——一個前紐約廣告人,在曼哈頓裡見識享受過的好東西,魚子醬、黑松露、訂製皮鞋、喀什米爾毛衣……那些富豪們生活裡的細節,吃穿飲食皆昂...
作者序
身為一個愛物的寫作者
我是忠實生活書讀者,日本的、香港的、歐美的……上個世紀出版的彼得•梅爾《關於品味》(是二十年前美國版《GQ》的專欄集結)、松山猛的《華滋華斯的庭園》(松山猛跟我父親年紀一樣,是《BRUTUS》早期的編輯),到後來黎堅慧的《時裝時刻》,光野桃的《打扮的基礎》……在還不太懂得美妙花花世界的青春年少時期,他們信手拈來般文字中,有著輕鬆美好的生活畫面,某種程度我深受薰陶至今。
有趣的是,這些作者也都曾是雜誌編輯,我身為一個幾乎所有職場經驗都是雜誌編輯的讀者,想來也是浪漫巧合。
我非常喜歡Editor’s Choice這個概念,只要是心儀信賴的雜誌編輯推薦,必定認真拜讀奉為頭條;並非盲目的愛,要知道,能成為一位傑出的編輯,無論哪個領域,除了專業,更重要是對世界的見識眼界,時間經驗淬煉,加上個人魅力,融合而成的渾然天成;他們的成熟主張、策展般的精選,我沒有道理不參考。
例如,《Monocle》總編輯Tyler Brûlé,他的雜誌以及關於他的報導我從不錯過,多年前《紐約時報》上一篇採訪,Brûlé提到他的最愛:城市是東京、雪梨、哥本哈根,旅館是東京Park Hyatt、慕尼黑Cortiina,男裝Barena、Boglioli,還有全日空、勞力士手錶、Oliver Goldsmith眼鏡……這份清單我不會、也無法照單全收,但在一個個名字中,我看到一種生活品味與觀點,靈感與道理。
不少朋友收過我的Editor's Choice,多數關於城市與旅行,台北、柏林、巴黎的,在準備清單時,我反覆推敲量身訂製,以確保朋友看得、玩得夠深又有意思,我常玩笑說,若能有另一份工作,我想可以是大飯店裡的concierge或選物店buyer。
二〇一八、二〇一九兩年,我在《Shopping Design》專欄中以Editor’s Choice概念談物件,環繞設計、閱讀與藝術,寫心愛的東西與品牌,趣味的人事物,旅行與生活;在社交網路上並不活躍的我,意外以此專欄找到同好,我曾經以為的獨樂樂,其實是知音在各方,知道有人跟我一樣愛白T恤白襯衫,不懂法文卻迷戀Serge Gainsbourg,真像是Jesse在火車上邂逅Celine般驚喜。
●用物有道
這本書,或者說這樣的書寫醞釀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對生活的看法與品味也經歷了不同階段,漸漸定型成現在的我,水到渠成。
在快速得讓人招架不著的數位時代,又是經濟至上資本世界,生活中所有環節緊密連結著消費,今日主流媒體與意見領袖的強大影響力,讓我們在做很多的選擇時——購物、餐廳、決定一家飯店……都被點擊率最高,廣告篇幅最多的那一個給暗示了;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往那些更基本、更小眾、更不起眼、安靜不喧嘩的世界前進,我因為真心喜愛一個物件、一件事情,因為之間所產生的情感溫度,而做決定;一個個小小物件帶來的生活上的滋潤,充滿感情。
這本書裡的物件與故事,可能人們眼裡是風流雅趣,也可能是閑而無用的品味,但肯定是我人生的軌跡,一位愛物的、編輯者的「物語」。記得香港作家蔡瀾曾說,他不覺得一個不享受美食的人能寫出好的小說,我希望藉由這本書讓你們感受到,一個對生活事物熱情,戀物、好好用物之人,應該也是一個好的story teller。
寫著序的此時,我已經連續奮力工作好幾週,身體疲累,環顧我不整齊的房間,我被喜歡的物件包圍著而精神愉快:空氣裡有剛點上的Astier de Villatte烏蘭巴托線香氣味,桌上堆疊的每本書與雜誌都是百看不厭:Tony Frank拍的Jane Birkin、《Monocle》、幾本旅遊書如《Lost In》,詹宏志先生的《旅行與讀書》,和愛不釋手的《A Year in Portugal》,牆上有一張巴黎左岸風景的黑白攝影。
《戀物絮語》的出版要感謝太多人,若我是奧斯卡獎得主感謝名單會長到唸不完而被趕下台,容未來我當面道謝。三島由紀夫曾說,勤勉是一種美德,我是個美德不夠高的作者,不夠努力,也沒用力逼自己,一個decade做為獨立工作者,要不是每個編輯好朋友們,推著我,拉著我,讓我有動力與目標繼續寫,不會有如此累積;最重要的,是潮浪文化總編輯楊雅惠,與她的相遇,是二〇二〇年的奇蹟。
身為一個愛物的寫作者
我是忠實生活書讀者,日本的、香港的、歐美的……上個世紀出版的彼得•梅爾《關於品味》(是二十年前美國版《GQ》的專欄集結)、松山猛的《華滋華斯的庭園》(松山猛跟我父親年紀一樣,是《BRUTUS》早期的編輯),到後來黎堅慧的《時裝時刻》,光野桃的《打扮的基礎》……在還不太懂得美妙花花世界的青春年少時期,他們信手拈來般文字中,有著輕鬆美好的生活畫面,某種程度我深受薰陶至今。
有趣的是,這些作者也都曾是雜誌編輯,我身為一個幾乎所有職場經驗都是雜誌編輯的讀者,想來也是浪漫巧合。
我非...
目錄
盛情推薦
【自序】身為一個愛物的寫作者
輯一戀物宣言
——關於消費意識及生活方式
當瀟灑多聞的玩家,而不只是買家
二手市集獵物之一——美好的旅行與回憶,蚤市萬歲
二手市集獵物之二——在柏林跳蚤市場,實踐環保生活
我知道的那些有錢人們
當個道德消費者
我不愛名牌包,我用購物袋
日用品之美
輯二 愛戀物件
——關於那些美好時光及經典設計
Part 1 緩慢的日常
書、海報與花
毛巾哲學
對室內拖鞋之意見
用杯子說人生故事
西洋的青花瓷
芬蘭的旅行與花器
Part2氣味敏感者
與牙膏的親密對話
我去過大溪地
古典肥皂生活
仲夏夜的香氣
修道院的味道
Part 3 設計與生活
日常的那杯咖啡
空間的建築
復古百靈牌
包浩斯一百年
Part 4 身體的美感
夏天的身影
白T恤的樂趣
帽子的戲法
衣櫥裡的旅行
冬天,我與喀什米爾
最愛白襯衫
芭蕾舞鞋女孩
穿風衣的季節
Margaret Howell給我變老的勇氣
盛情推薦
【自序】身為一個愛物的寫作者
輯一戀物宣言
——關於消費意識及生活方式
當瀟灑多聞的玩家,而不只是買家
二手市集獵物之一——美好的旅行與回憶,蚤市萬歲
二手市集獵物之二——在柏林跳蚤市場,實踐環保生活
我知道的那些有錢人們
當個道德消費者
我不愛名牌包,我用購物袋
日用品之美
輯二 愛戀物件
——關於那些美好時光及經典設計
Part 1 緩慢的日常
書、海報與花
毛巾哲學
對室內拖鞋之意見
用杯子說人生故事
西洋的青花瓷
芬蘭的旅行與花器
Part2氣味敏感者
與牙膏的親密對話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