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說不出道理嗎?其實美食背後隱含了各種科學原理,
想抓住更對味的煮法,品嘗最滿足的料理嗎?你一定得先暸解「分子廚藝」──
美食絕對有道理,提升廚藝「靠科學」!
一般人享受美食,大概從沒想過怎樣能煮出熟度完美的蛋;也一定不清楚製作點心時,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溫度、水分和氣壓。不少人被似是而非的料理技巧所迷惑,始終搞不懂為何已照食譜去做,廚藝卻還是原地踏步!可見只知烹調步驟而說不出前因後果,將很難端出令人「吃進心坎裡」的佳餚。
本書特由開創「分子美食」學派的法國科學家提斯撰寫,他將近乎「龜毛」的科學精神融入烹飪中,設計了一系列科學實驗,用以探究食物究竟產生了哪些分子變化,才令蔬果、肉類、麵粉等食材散發出迷人的色香味。
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及研究方法,破除了許多道聽塗說的誤解,更使往昔被視作不傳之秘的廚藝迷思,變成人人可理解應用的系統化知識。正因如此,分子廚藝近年來紅遍中西飲食界,各方人馬紛紛投入這項科學與美食的聯盟,影響所及,無論在東方或西洋美食文化上都形成了革新的風潮。而本書正是推動這一場美食科學革命的當代經典。內容重點可分為:
一、 提升滋味的訣竅
透過烹飪,我們讓食物在冷熱、甜酸苦辣間出現完美的分子變化,使食材脫胎換骨,在吃進嘴裡的那一刻刺激感官,令腦海浮現愉悅的化學反應。當你抓準食物與分子的絕妙平衡,自能大開美食之門。
二、 探討烹飪基礎
倘若只是玩玩凝膠麵條、液態氮等花樣,又怎會有如此多家分子餐廳連年榮獲米其林星星評價?一個成功的料理人該如何開發食材的質感與滋味?書中透過分析高湯、烤牛肉、法式鹹派、果醬等二十多種基本料理,一一解說怎樣組合架構理想的烹飪條件,進而激盪出食物的鮮美本質。 《分子廚藝 ( 二部曲 ):食物的創新》將於六月隆重推出,書中將深入探究美食典型,並思考如何創造具未來感的新派美食。
作者簡介:
提斯(Hervé This)
分子美食之父,法蘭西學院物理院士、法國國家食品及農業局高級研究員,因創造分子美食學說之故,被譽為國寶級科學家。他不僅熱愛美食,更愛探討烹飪背後的化學與物理反應,巧妙地把實驗室變成了廚房。一九八○年代,提斯為了作出成功的舒芙蕾,一頭鑽進分子美食的研究裡,並與老搭檔克提(Nicolas Kurti)將這門科學定名為「分子美食」。自此掀起了飲食界的新風潮,也促使美食評論家、廚師接連探究食物背後的物理與化學之謎。
此後,提斯更與米其林三星名廚皮爾迦聶 ( Pierre Gagnaire ) 聯手創造出許多新穎的烹飪方式與菜餚,他們最新的使命,是把自然食物裡的色、香、味、口感一一在實驗室分離出來,然後在廚房進行重組,就像「用一個一個音符創造旋律」般,發明出前所未有的新食物。這點很可能會演變成頂級前衛餐飲的未來趨勢。
作者已出版多本著作,本書《Casseroles et éprouvettes》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並發行英文版《Molecular Gastronomy: Exploring the Science of Flavor》,此外還有《認識分子廚藝》(積木出版)等作品。在個人成就方面,提斯則獲得包括:法國廚師協會名譽會員、法國烹調學院名譽會員等多項榮譽。
譯者簡介:
現於法國第七大學從事醫療生化研究。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朱楠賢館長:在老師傅的眼中,很多廚藝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更遑論用科學方法來進行說明;本書卻以理性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娓娓分析多種食材之物理化學現象,引人入勝,是科學普及的最佳書籍之一。
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葉怡蘭:此書以理性的科學分析角度,從烹調技術和原理、以至人類味覺與感官的奧祕,深入探究讓料理更美味的可能性。 如果你曾以為,所謂分子廚藝,就光只是高來高去的賣弄玄奇,那麼,讀完此書後,你將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和體會。
資深文化人、自由作家‧周芬娜:廚藝是一種以科學為主,藝術為輔的生活實踐。很高興有人著書立說,有系統的加以闡揚。每個人閱讀後,必能煮出完美的水煮蛋,煎出嫩不帶血的牛排,燒出爽脆入味的紅燒豬腳。
資深文化人、美食作家‧王宣一:「分子美食」到底稱不稱得上是美食呢?當做菜做到一個地步,很難不往食材的結構方面研究發展,至於做出來的菜是美食是藝術還是科學實驗?看看這本書怎麼分析這種「吃泡泡的美食」,應該也是有趣的一種閱讀吧。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呂廷璋副教授:現代食品科學與美食廚藝近年均有驚人的發展,但兩者卻漸行漸遠互不聞問,高興《分子廚藝》的出版,讓兩者回歸到一個協調的平衡點,相信本書會使食品科學家、廚師、美食家與關心日常飲食的每一個人對食物有一個新的視野。
名人推薦: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朱楠賢館長:在老師傅的眼中,很多廚藝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更遑論用科學方法來進行說明;本書卻以理性的態度、科學的精神娓娓分析多種食材之物理化學現象,引人入勝,是科學普及的最佳書籍之一。
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葉怡蘭:此書以理性的科學分析角度,從烹調技術和原理、以至人類味覺與感官的奧祕,深入探究讓料理更美味的可能性。 如果你曾以為,所謂分子廚藝,就光只是高來高去的賣弄玄奇,那麼,讀完此書後,你將會有全然不同的理解和體會。
資深文化人、自由作家‧周...
章節試閱
前言 開胃點心
長柄鍋與試管;看起來似乎是很不恰當的對比。不過自「分子美食學」興起之後,料理技巧跟科學的不協調倒是被調和了一些。雖說如此,不過把「分子」跟「美食」放在一起講,我們這是在談矯情的矛盾修辭學嗎?美食;首先這個詞就讓人想起跟鵝肝醬、螯蝦、松露等有關的食物;但那個形容詞「分子」卻馬上讓人望之卻步,因為它讓人想起噁心的化學反應。這裡需要一些解釋。
讓我們先來檢視「美食學」這個詞。其實這個詞不是美食家布希亞薩瓦杭(十八世紀末法國律師與政治家,也是美食家)所發明的,而是詩人貝爾休在一八○○年左右引進法國的。在布希亞薩瓦杭的名著《味覺生理學》裡是這麼定義美食學的:美食學是一種所有跟人類飲食有關的理性知識,它的目的是藉由精進飲食來保持身而為人的價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所有一切可以做成食物的東西之研究、供應及處理,都受美食學的規範。所以美食知識包括了:在自然史方面對食材分門別類;物理學方面研究食材的組成與品質;化學方面分解食材並分析;烹飪方面藉由料理藝術讓食材變成好吃的佳餚;商業方面在最好的市場買進食材並用最好的價錢把料理賣出;最後在政治經濟上面進口各種資源以及跟別國進行食物貿易。
因此,探索一個簡單的水煮蛋,跟料理複雜的菜餚像是「阿勒崗鑲雉雞」或「珍禽方餡餅」一樣屬於美食的範疇。在這兩個例子裡都牽涉到「理性的知識」,除了煮蛋比起大餐來較滿足個人而已。滿足?正是!如果有人一餐就只能吃一個蛋,難道他不會想知道怎樣好好煮這顆蛋嗎?
而分子這個詞現在正流行;分子生物學、分子胚胎學……你們也喜歡分子嗎?會像學者一樣長篇大論分子嗎?我們現在到處都冠上「分子」兩字,連美食也不例外。然而分子美食學的「分子」可不是開玩笑的,因為「美食學是門合併物理與化學的廣泛知識」,布希亞薩瓦杭曾這樣寫道。
但是「分子料理」難道還不夠嗎?別忘了,所謂料理,是一門準備食物的技術,因此很明顯是分子美食學的中心。但是所謂料理的野心比較小,它不去細究一些問題諸如:為何含單寧的酒,跟加多了醋的沙拉搭配,會變得難喝。這跟料理技術無關,純粹是一個化學現象,而研究這個會讓美食學進步。
由此觀之,「分子美食學」值得被獨立出來大作文章,賦予它應有的定義與價值。
一門由歷史締造的學科
那麼這個分子美食學,跟已經由無數傑出專家研究多年的「食品科學」又有什麼不同嗎?讓歷史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在十七跟十八世紀時,食品科學的先驅是對烹飪過程有興趣的化學家:烹飪確實跟化學很像,都是搗碎、切開、加熱、沖泡跟浸漬……等過程。我們常忘了偉大的化學家,近代化學之父:拉瓦節,他對製作高湯就很有興趣。因為身為地主的兒子,他曾負責巴黎醫院的供應部。他注意到在高湯裡有營養的成分並不是水,而是肉的萃取物在烹調過程跟其他食材起化學作用。他測出高湯的濃度,因此決定了製作高湯時所需的肉量。同時期的法國農學家帕蒙提耶,在引進馬鈴薯成為日常糧食跟專心研究麵包與麵粉的同時,對烹飪也很有興趣。在德國,化學家李比希靠成立李比希肉精公司(一開始是賣濃縮肉醬,後來也賣高湯塊,見第一部第一章)生產牛肉精(譯注:此肉精跟瘦肉精毫無關係)而賺了一大筆錢。另一個法國化學家謝夫何,也因研究油脂的化學而發明了重要的人造牛油。
因此,傳統食品科學一開始確實是圍繞著烹飪,但是後來偏向製作食品。別因為現在法國富足而忘了,一直到不久之前,普羅大眾所關心的就只是飽足而已。後來食品科學本應繼續發展下去,但是卻停留在食品本身,不再對烹飪有興趣。
僅在法國每天就有數千萬人煮菜,拜食品科學之賜,我們每天買很多食品,但是我們知道怎麼煮嗎?這問題其實有兩面:第一,這些食品到底好不好?第二,我們是合格的烹飪者嗎?
關於食品好不好的問題,像很多法國人因為住或工作在城市裡,因而懷念大自然,我也無法不緬懷那「美好的舊日時光」:農場上放養的雞、餐前才摘的新鮮蘆筍,莖上還留有些許乳汁。剛剝莢的豌豆、還帶有陽光餘溫的草莓……多麼有文藝氣息呀!但其實鄉村也是在下雨的時候也是一攤爛泥,晚上野兔會來毀壞園丁的辛勞成果,老鼠來啃食儲糧,還有在菜園工作換來的腰痠背痛。
先把這些兒時回憶留給心靈吧。比較一下,同樣是亞爾薩斯的酒,三十年前喝了讓人頭痛,無法放超過四年,現在卻變成可以長久保存的瓊漿玉液。家裡自製的次級優格,需要用笨重的優格製作機,現在也被工廠的優格取代。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優格真的又均勻又好。可是我們會怪這些工廠優格口味不像真的草莓嗎?不如怪自己不應該在冬天想吃草莓口味吧。番茄也是一樣,味道太淡?要等時令呀!
因此這些對食品改良的廉價稱讚可以稍歇一下,畢竟它們有所局限。讓我們正確對待食品,也讓我們承認,真正要讓食品完美,其實是在於烹調方式的改變。進入廚房,如果我們想幫優格加口味的話,自己來。簡單來講,自己烹飪。
關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是合格的烹飪者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問問看我們怎麼煮菜……我們都會說是從家裡看著學的。至多,當我們學到一道以前家裡沒看過的菜就跟發現新大陸一樣稀奇。真的,不需像哥倫布一樣發現新大陸才叫「發現」。
煮菜很難嗎?再引一次布希亞薩瓦杭所說過的:
「拉普朗胥師傅,」教授的聲音如貫穿心底般強調著:「所有來到我桌前的人如此宣稱,您的濃湯是第一流的,真好,因為湯是帶給辛勤脾胃的第一道安慰。然而讓我痛心的是您的炸物仍待加強。
「昨日當您上菜時,我聽到您咕噥道把那條上好的鰈魚炸成蒼白鬆軟又難看。吾友R投予不滿的一瞥,H.R先生將他那如日晷般高聳的鼻子轉開。而S主席更對此哀痛得如一場公共災難。「此不幸肇因於您對某些定律的忽視,因為您不覺得他們重要。固執如您,讓我苦於無法使您了解,在您實驗室裡所發生的各種現象不過是亙久自然的另一種體現。而您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從不留心,因為您只是看別人做過。但那些事不過是來自科學的抽象變化。
「專心聆聽並記住,以後您將不會再為作品臉紅。
「化學!您所放在火上的各種液體,吸熱能力都不同(譯注:這是十八世紀時對熱的理論,其實並不正確)。大自然對萬物秩序的安排並不平均,而我們未能瞭解其意。此能力稱為熱容量。
「因此,您可把手指放入煮滾的蒸餾酒裡毫髮無傷,而在煮滾的干邑裡就要快點抽出手指,滾水要更快,在滾油中瞬間就造成重傷,因為滾油的熱度可比水高出至少三倍。
「因為這些差異,不同液體對浸入其中的食材也造成不同效果。用水煮的會變鬆軟,糊掉最後變成湯汁或萃取液。用油炸剛好相反,食物會縮,呈現深淺不一的焦黃,最後變成焦炭。
「在第一例裡,水會溶解並提取食物裡的汁液。在第二例裡,汁液被保存在食物中,因為油無法溶解汁液。而如果食物被炸乾的話,那是因為不斷的加熱讓水分蒸發。
「兩種料理法名稱也不同。用加熱至滾的油或食用脂肪處理的稱為煎炸。相信我已經提過,根據藥學觀點,油跟脂肪是一體兩面。脂肪只是固體的油,或者油是液體的脂肪。「在應用上,煎炸物在宴會中一直很受歡迎。它們變化多端,外表好看,保留食物原味,而且適合用手拿,這總讓女士們開心。
「煎炸物同時也讓廚師有更多方法去掩飾昨天用過的菜,讓他們可以應付不時之需,因為煎一條鯉魚所需的時間跟料理一顆半熟蛋差不多。煎炸的功勞均來自一種驚喜,這驚喜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煎炸是在浸入食物的同時,滾燙的液體讓食物表面變得焦脆,呈現金黃。』
「透過這個驚喜作用,食物表面形成了一層包覆式穹頂,讓穹頂外部油脂無法穿透,同時裡面收汁。內部烹飪的結果,食物因此發揮出各種可能的滋味。
「為了要產生這個驚喜,滾油的溫度必須夠高,油脂才可迅速在食物表面產生作用;然而如此一來油脂也必須在熊熊烈火上加熱夠長的時間。
「我們藉由以下手法得知油溫是否達到我們想要的程度:切下一小塊長條狀的麵包,放入平底鍋中煎五、六秒,如果煎出金黃色脆脆的麵包,那就可馬上進行煎炸,否則,就要加強火力再重試一次。
「一旦這個驚喜發生,就要把火力調小以免內部烹調過頭,而被封在食物內的汁液得以慢慢加熱,調和在一起,讓味道更好。
「想必您一定注意到了,鹽跟糖都無法溶解在煎炸物的表面,偏偏隨食物本質的不同,又需要不同的調味。因此,別忘了將鹽跟糖做成極細粉末,使它們便於貼附,然後用灑粉器灑在炸物表面調味。
「關於怎麼選擇油的問題暫且不提,我已經提供了夠多的手冊放在您的書架上,而在這個主題上給予您足夠的想法。
「然而別忘了,有時候您會拿到那種由遠離城鎮潺潺小溪活水中抓來的、不足四分之一磅的鱒魚,這時請注意,得用您最頂級的橄欖油去煎,這道菜如此簡易,正確地灑上調味料,加一片檸檬提味,就足以獻給貴客。
「用同樣方法料理跟香魚、柳葉魚同科的胡瓜魚,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菜。胡瓜魚是水族中的園鶯,牠們出沒在許多水域,一樣嬌小,一樣鮮美,一樣上等。
「我開出的這兩道處方一樣都是根據事物的自然本質。經驗告訴我們:橄欖油只能用在食物不需太高溫也不必久煎的時候。煎久的橄欖油會冒出一股讓人不舒服的焦味。這是因為橄欖薄壁組織的一些成分,不但難以剔除而且易生焦味。
「您已嘗試過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了。而您也成為第一位用這麼漂亮的煎鮃魚博得眾人讚嘆的廚師。當天那些有幸享用的人多高興呀!
「去吧!繼續留心您的料理,同時絕對別忘記,當賓客上門,使他們快樂的責任就落在我們肩上。」
這位教授同時也是布希亞薩瓦杭的化身,他的言論中充滿科學的謬誤,反映了一八二五年左右《味覺生理學》一書寫成時的科學水準。不過我們僅保留其中的觀點──
「您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從不留心,因為您只是看別人做過。但那些事不過是來自科學的抽象變化。」
換言之,料理的現象,也就是形成這些烹飪作用的,不過是物理跟化學罷了。為了煮得更好吃,我們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調查跟檢視料理的傳言、諺語及傳統烹飪技巧
好,那分子美食學有何重要呢?物理跟化學可明智地告訴我們如何保持肉質鮮嫩,如何運用化學讓烤肉脆皮散發好滋味,如何成功調製出美乃滋、貝恩式紅蔥醬、荷蘭蛋黃醬、酸豆香草醬……,但我們敢嘗試嗎?我們會懷疑,因為我們害怕改變食物。像其他靈長類一樣,我們不敢吃不認識的東西。
美國哲學家佩恩(一七八四到一八四八年)曾說:「第一個敢吃生蠔的人,是個英雄。」是呀,因為探索每份新菜單就像是探索新大陸一樣,而科學在推動我們前進的同時,也可幫助我們簡單運用這「恆久自然的另一種體現」,引導我們開發新料理。
那料理書夠嗎?當然不夠!一般料理書不過是食譜的集合,也就是說,不過是讓我們降級成為執行者的手冊。尤有甚者,很多內容都值得懷疑,像是──牛排要快煎,才能把肉汁封住;製作高湯時要將肉從冷水中開始加熱,因為「白蛋白」的凝結會阻止肉汁流出;女人在月事來的時候會把美乃滋做壞;打蛋白時如果不順著同一個方向打,蛋白就不會發……,這些傳承下來的「技術」需要多一些解釋。
那料理原來富含的詩意呢?大概只有那些寧可把菜做壞,也要遵循古法的人才會哀悼詩意吧?何況,心中有詩意則萬物皆詩意,令紫羅蘭飄香的分子「紫羅蘭酮」,或初搾橄欖油香味的分子「己醛」,難道就不如「濾鍋」、「削皮刀」有詩意嗎?
談過詩意後,剩下的就是效率問題了。
倘若料理的傳言、諺語及所謂廚師的技巧有誤,那將成為羈絆我們的腳鐐;反之,則讓我們事半功倍。這就是分子美食學重要之處,首要任務就是檢視跟區分這些傳統。如果可以在這大量累積的經驗法則裡將麥子與糠分開,那烹調的藝術將大大受惠。
我們有什麼研究成果?本書第一部分將介紹關於高湯、水煮蛋、法式鹹派、小泡芙、義式麵疙瘩、酥芙蕾、法式魚漿條、乳酪鍋、法式烤牛肉、果醬……的二十多種研究,並藉此揭開許多烹調的祕訣。
味覺生理學,烹飪活動的基礎
那些全憑理性,完全根據物理與化學定律做菜的人,很快就會發現這兩門科學在烹飪上的局限性。以蛋白糖霜為例,一般人都喜歡發得愈大愈好?那乾脆把蛋白糖霜放進玻璃鐘裡面抽真空,蛋白裡的氣泡就會一直膨脹、一直膨脹,直到形成一個「空氣水晶」為止。但放入口中,啥也沒有。這就像拿破崙遠征俄國卻慘敗一樣,會是烹飪上的大災難。
問題應該是:我們喜歡吃什麼?為什麼喜歡吃?緊接著會引申出其他問題。我們為什麼不吃?我們可以分辨幾種味道?味道會隨溫度而改變嗎?
味覺生理學家們研究過這些問題,不過他們是在各自的領域裡探索,再將這些特定的實驗結果集合起來,也因此他們揭露了一些跟烹飪有關的咀嚼的知識。這是一個我們幾乎毫無意識的動作,不過根據某些文明的觀點,正是由此區分狼吞虎嚥跟精緻飲食。這也是布希亞薩瓦杭在他書末的觀點。味覺生理學家最新的研究將呈現在本書第二部分。
前言 開胃點心 長柄鍋與試管;看起來似乎是很不恰當的對比。不過自「分子美食學」興起之後,料理技巧跟科學的不協調倒是被調和了一些。雖說如此,不過把「分子」跟「美食」放在一起講,我們這是在談矯情的矛盾修辭學嗎?美食;首先這個詞就讓人想起跟鵝肝醬、螯蝦、松露等有關的食物;但那個形容詞「分子」卻馬上讓人望之卻步,因為它讓人想起噁心的化學反應。這裡需要一些解釋。 讓我們先來檢視「美食學」這個詞。其實這個詞不是美食家布希亞薩瓦杭(十八世紀末法國律師與政治家,也是美食家)所發明的,而是詩人貝爾休在一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