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Blue Man等國際各大企業團體競相邀約
「人際神經生物學」權威丹尼爾•席格博士
第七感席捲全球
第七感是每個人都有的內在潛能,
是培養EQ與SQ的真正基礎,
也是開啟認知自我與感知他人的神秘鑰匙。
就算92歲的老先生,也可藉由第七感重拾嶄新人生。
即刻開啟你的第七感,獲得連結幸福人生的關鍵力量。
「鍛鍊第七感,對我們的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婚姻、職場以及領導統御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EQ》、《SQ》暢銷書作家,丹尼爾•高曼 高度推薦
~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級醫師,楊聰財 好評推薦!!
什麼是第七感?
人類的五種感官知覺,讓我們得以探索外在世界;
而第六感,讓我們得以查覺自己內在的生理狀態。
第七感,是一種向內觀看的能力。
也是本書作者丹尼爾.席格博士結合腦神經科學與心理臨床治療的研究結晶。
擁有第七感,即能統合外在與內在的世界,進一步認知內心、反思自我。
開啟第七感的力量,邁向自我蛻變、打開與他人的幸福連結。
培養EQ與SQ的真正基礎――「第七感」
「第七感」這項結合西方腦神經科學與東方的沉思冥想的最新觀念,是如此的重要,因為「第七感」正是開啟認知自我與感知他人的神秘鑰匙;「第七感」也是丹尼爾.高曼提倡EQ與SQ的真正基礎,換言之,一個人要培養EQ與SQ,關鍵正在於「第七感」的專注技能。本書中的案例即證明了有些情緒嚴重失常的人,因為持續鍛鍊「第七感」,甚至不需要再依靠藥物就能回歸正常生活。而對一般人而言,透過「第七感」的專注與鍛鍊,理解自己的心理發展歷程,幫助你找出混亂與沮喪的根源,接受問題、解決問題、放下問題。有了「第七感」,也能充分感知他人的內在世界,進而建立良好而有效的人際溝通。每個人都有「第七感」,並且隨著「第七感」的精進,大腦的迴路與結構也會隨之改變,換言之,就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能持續不斷的培養「第七感」,進而改變自己,邁進自我蛻變的新人生。
與人心共鳴的科學寫作
席格醫師,是一位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科學敘述者。透過席格醫師深入淺出的說明,一窺第七感研究的科學理論依據以及實用的心靈鍛鍊方法,任何人都可以依此來培養第七感,進而獲得健康的身心。不僅如此,席格醫師以感性的筆法,為我們介紹參與第七感治療練習的個案實例,共同見證求助者的心路歷程,也看見這些求助者與席格醫師交會的共鳴樂章,動人且美好。
第七感相伴的人生故事
● 「愛不是來自內心嗎?」七歲的琳娜問,為什麼以往最親近的媽媽,車禍重傷復原後,一切如常,卻再也沒有能力愛她?除非媽媽大腦中某個沉睡的部份再次甦醒,否則好多好多的愛將永遠關在媽媽的心裡,無法表達。七歲的琳娜會怎麼做?
● 一位罹患躁鬱症企圖自殺的十六歲男孩強納森,不需要使用藥物,透過第七感的力量平息了狂亂的情緒風暴,並且立志成為一名心理醫師。
● 一輩子冷面無私、不知感情為何物的成功律師斯圖亞特,是什麼讓他在九十二歲高齡仍能找到生命中的溫柔?在遲暮之年終於懂得為所愛之人付出情感。
● 身心俱疲、情感壓抑的安妮形容自己吃東西只是為了「活下去」。第七感幫助她找出深藏在破碎童年記憶中的哀傷源頭,解除重重枷鎖,學會理解,原諒他人,也原諒自己。
● 艾麗森究竟將哪段記憶給「刪除」了?她要如何才能不再當過往創傷的囚徒,拿回人生主導權?
● 痛苦不安的親子依附經驗,極有可能代代相傳,但瑞蓓卡的經驗告訴我們擺脫宿命悲劇的可能性,任何人都有能力給予下一代豐沛的滋養與愛。
● 丹尼絲與彼得的婚姻關係岌岌可危,敵意相向,爭吵不休。席格醫師給他們的任務是:成為對方內在世界的「捍衛者」。讓他們重新學會如何在愛裡迎向對方。
● 生命的短暫、無常與死亡的終將來到,微渺的人類該如何面對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答案就在第七感的奧秘裡。
輕鬆讀懂最新腦神經科學觀念
本書為席格博士從事腦神經科學研究與臨床治療二十五年以來,第一本為大眾而寫的書,書中詳細說明科學知識,透過實例說明專業概念,並有席格博士自創的簡易掌中大腦模型,簡單易懂,讀者很容易即能掌握腦神經科學的最新觀念。本書也獲得《EQ》、《SQ》暢銷書作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高度推薦。
作者簡介:
丹尼爾.席格(Daniel J. Siegel)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神經科學、心理治療,與兒童發展等領域。目前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擔任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主任,以及席格博士本人親自主持的「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執行長。近年來於世界各地參與研討座談並主持工作坊,也受邀至Google、Blue Man等國際企業企業演講,分享第七感的研究心得,深受專業人士與一般社會大眾歡迎。其專業著作有:《抱持正念的大腦》(The Mindful Brain)、《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祕》(The Developing Mind),合著《由內而外的教養》(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一書。目前他與妻子及兩個孩子居住於洛杉磯。
個人網址http://drdansiegel.com/
譯者簡介:
李淑珺
台大外文系學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碩士,英國劍橋大學、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進修。曾任長榮航空機上CNN新聞翻譯,並於實踐大學教授翻譯課程,並曾教授及演出佛朗明哥舞。現為自由譯者,專職翻譯書籍,譯作橫跨心理學、文學、建築、藝術、歷史等範疇,累積達四十餘種,包括《巧奪天工》、《滅頂與生還》、《波特貝羅女巫》、《神奇城堡》、《非零年代》、《躁鬱奇才》、《厭食家庭》、《彼得潘》、《亞法隆迷霧四部曲》、《第五瓶血罐》、《狂野的夜》、《我心姊妹》、《巴黎女孩的廚房探險》,以及獲國民健康局推介好書的《熟齡大腦的無限潛能》與《老年憂鬱症完全手冊》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第七感》這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將把神經科學帶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幫助我們了解心理可能出錯的地方,而因此有足夠的準備去改變。這本書就像一趟由心理到大腦再到身體,然後再回頭的神奇旅程。丹尼爾運用巧妙的個人故事與病例,讓我們像是跟隨一群友善的遊伴,共同進行一趟知性之旅。」──約翰.雷提(John J. Ratey)醫學博士,著有《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並與他人合著《分心不是我的錯》(Driven to Distraction)。
※「席格博士對大腦的突破性探索提供了一扇窗,讓我們一窺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理基礎。《第七感》有如文字的核磁共振攝影:這本令人震撼的書,將永遠改變你如何思考自己的思考。」──亞瑞安娜.霍芬頓(Arianna Huffington)
※「此時此刻,席格博士正在心理治療界掀起無人能比的騷動。《第七感》中綜合了他的創新理念,解析新近的大腦科學如何影響我們對人際關係與人類變化歷程的了解。」──理察.賽門(Richard Simon)醫學博士,《心理治療網絡》(Psychotherapy Networker)編輯。
※「《第七感》精彩地探討了心理與大腦兩個研究領域的結合。席格博士運用臨床上的故事與他個人人生的片段,說明了我們如何能從反射性的衝動,轉變為開放接受的認知,因此能做出理智的抉擇,而非盲目地重複不利於適應的行為。這本書對病人與病人家屬,以及心理醫療人員和一般大眾,都將帶來實用的幫助。」──柯萊莉絲.柯斯特邦(Clarice Kestenbaum)醫學博士,哥倫比亞大學臨床精神科教授。
※「《第七感》是一本罕見之作。這本書立基在突破性的科學研究上,詳盡探索專業人士的實務經驗,並以深刻同理而人性的方式描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第七感》對醫生、病人、教育者,以及所有想理解我們如何理解事物的人,都會帶來有力的指引。」──肯恩.羅賓森爵士(Ken Robinson),著有《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這本令人興奮的書揭露了我們在兩千年歷史的東西方思想中找到的,心理的祕密。我們如何能看到心理,並學習馴服心理,而獲得更快樂更健康的人生?《第七感》中充滿引人入勝的故事,而利用尖端科學和深刻人性,探索每個人都會有的,對自己頭顱裡祕密的疑問。」──娜妲莉.高柏(Natalie Goldberg),著有《來自遠方的老友》(Old Friend from Far Away)及《心靈寫作》(Writing Down the Bones)。
※「在這本精彩而好讀的書中,席格博士將他對大腦科學、臨床心理學,與正念研究的博學見聞,與他龐大的原創思考能力相結合,而發展出一項新穎實用的概念:第七感。他有如一位英勇的領航員,描繪出我們所有人浩瀚的內在之海,帶領我們航行其中,並提供驚人的洞見,讓我們從這趟旅程中獲益良多。他的著作將永遠改變我們了解自我與人際關係的方式。」──瑪麗.派佛(Mary Pipher)博士,著有《拯救奧菲莉亞》(Reviving Ophelia)與《尋求寧靜》(Seeking Peace)。
※「席格博士在《人際關係與大腦的奧祕》(The Developing Mind)中精彩地揭露了人際關係如何塑造大腦,也被大腦塑造。《第七感》是完美的續集,是邁向更睿智更善良的人生的大膽行動計畫,使人脫胎換骨,卻又極易理解,勢必能同時吸引專家與門外漢──事實上,應該是能吸引任何想豐富自己與孩子的人生,並且造福社會的人。」──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有《園長夫人》(The Zookeeper’s Wife)及《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
推薦序――丹尼爾.高曼
(Daniel Goleman,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著有《EQ》、《SQ》、《綠色EQ》等暢銷書)
心理學發展的大躍進總是來自於一些原創的洞見,透過全新的角度,瞬間釐清我們的過往經驗,揭露出隱藏在背後的連結模式。佛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與達爾文的進化模型,至今仍持續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行為與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謎團。丹尼爾.席格的第七感(Mindsight)理論──大腦的洞見與同理能力──同樣的也讓我們發出「原來如此!」的驚嘆,有時當我們陷入令人瘋狂的雜亂情緒中,將幫助我們整理出頭緒。
認知自己的心理,並感知他人內在世界的能力,可能是專屬於人類獨一無二的能力,是滋養我們健康的心理與心靈的關鍵。我自己在關於情緒智商和社會智商的研究中,同樣也探討了這個領域。自我認知與同理(以及自我掌控和社交技巧),都是人們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這些方面擁有卓越的能力,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婚姻,以及在工作和領導統御方面,都能茁壯成長。
在這四個關鍵的人生技能中,自我認知是其他技能的基礎。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無法監督自己的情緒,就不可能管理情緒,或從情緒中學習。如果我們無法調整頻率來準確認知自身經驗,就更難調整自已與他人同頻率。因此,有效的互動必須仰賴自我認知、自我掌控,與同理這三者的流暢整合。我之前曾提出這個理論。但席格博士以全新的眼光,以第七感的概念重新定位這些人生技能,並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第七感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席格博士不僅是一位極具天賦又細緻敏銳的臨床工作者,也是神經科學與兒童發展研究的集大成者整合大師。他為我們描繪出前進的藍圖,多年來持續在大腦、心理治療,與兒童教養的領域發表突破性的著作,而他為專業人士舉辦的研討會更是極受歡迎。
他提醒了我們,大腦是一個人際的器官。第七感則是他所引領開拓的新領域──「人際神經生物學」──的核心概念。這樣以人際互動檢視大腦運作的觀點,讓我們得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其實都會對神經造成影響,而塑造出不同的神經迴路。父母會影響孩子雕塑成長中的大腦,因此健康心理的構成要件就包含擁有與你同頻率、與你同理的父母──也就是具備第七感的父母。而這樣的教養方式也讓孩子培養出相同的第七感的關鍵能力。
在連結人際關係、心理與大腦的三角結構中,第七感扮演了整合的角色。當能量與資訊在人類經驗的這些元素中流動時,所形成的特定模式就會同時形塑這三者(在此所指的大腦還包含從腦部延伸出去,分布在全身的神經系統)。這可以說是最徹底的整體觀點,由內而外地完整詮釋我們的存在。
席格博士的生平也同樣令人驚嘆。他自哈佛畢業,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擔任臨床精神科教授,並且是該校「正念認知研究中心」(Mindful Awareness Research Center)的共同主任,及「第七感研究中心」(Mindsight Institute)的創辦人及所長。但是比這一切資歷更令人佩服的是他本人,他正是一個具有第七感、與人和諧相處,給人帶來滋養的人。。席格博士以身作則,充分體現了他的研究。
對於想更深入了解這項新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士,我要誠摯推薦席格博士於一九九九年出版的,關於人際神經生物學的著作,《發展中的心理:人際經驗中的神經生物學》(The Developing Mind: Toward a Neurobiology of Interpersonal Experience)。對於為人父母者,他與瑪麗.哈柴爾(Mary Hartzell)的合著則不可不讀:《由內而外的教養:更深入的自我了解能幫助你教養出茁壯的孩子》(Parenting from the Inside Out: How a Deeper Self-Understanding Can Help You Raise Children Who Thrive)。但是任何人如果是想要更豐富更快樂的人生,那麼你手上的這本書就已經有令人折服而極度實用的答案了。
名人推薦:※「《第七感》這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將把神經科學帶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幫助我們了解心理可能出錯的地方,而因此有足夠的準備去改變。這本書就像一趟由心理到大腦再到身體,然後再回頭的神奇旅程。丹尼爾運用巧妙的個人故事與病例,讓我們像是跟隨一群友善的遊伴,共同進行一趟知性之旅。」──約翰.雷提(John J. Ratey)醫學博士,著有《運動改造大腦》(Spark: The Revolutionary New Science of Exercise and the Brain),並與他人合著《分心不是我的錯》(Driven to Distraction)。
※「席格博士對大腦的突破性探索提供...
章節試閱
作者導讀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內在心智世界──我將此想像為一片內在的海洋──這是一個極為豐富的地方,充滿感覺與思緒、記憶與夢想、希望與期盼。當然這裡也可能動盪不安,讓我們體驗到這些神奇感覺與思緒的黑暗面──畏懼、哀傷、驚恐、悔恨、夢魘。當這內心之海迎面襲來,威脅要將我們拉進海洋最深處時,我們很可能覺得就快溺斃其中。畢竟誰不曾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就要被心裡的感受淹沒?有時候這些感覺轉眼即逝,可能只是某天工作不順利,或跟你所愛的人吵架,或為了即將到來的考試或簡報焦慮萬分,又或是持續一兩天莫名地憂鬱。但有時這些感覺會更加根深柢固,不受駕馭,彷彿成為我們最根本的部分,以致於我們不認為能夠加以改變。這時候,我所稱的「第七感」(mindsight)就能派上用場了。當我們能得心應手地掌握第七感,它就會成為能讓我們真正脫胎換骨的工具。第七感將有助於我們從既定的心理運作模式中解放出來,將自己的人生發揮到極致。
第七感是什麼?
第七感,是集中注意力,讓我們可以看見自己內在的心理運作。它可以幫助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心理,而不會被它淹沒,也讓我們能脫離根深柢固的行為模式與習慣性的反射反應,超越任何人都可能陷入的情緒惡性循環中。第七感讓我們不至於無力招架所感受到的情緒,反而能加以「命名並馴服」。「我很難過」跟「我覺得很難過」,兩者有何不同?這兩句話看來相似,事實上卻有深刻的差別。「我很難過」是一種受限的自我定義,。「我覺得很難過」則顯示我們有能力辨識並承認一種感覺,而不會被感覺吞噬。第七感所包含的專注技巧,讓我們得以看到內心的感受,加以接受它,然後因接受而放下,最後並能加以轉化我們內心的感受。
你也可以將第七感視為一個很特殊的鏡頭,透過它讓人以前所未有的清晰程度看見自己的內心。這種鏡頭是任何人都可以培養出來的。而當我們擁有這層鏡頭,就能潛入內心之海的深處,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的內在生命。第七感,這種人類專屬的能力,讓我們可以精細且深入地檢視自己思考、感受與行動的歷程,也讓我們能重新塑造並引導自己的內在經驗,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自由選擇,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創作者。另一個說法則是,我們所提到的社會智商與情緒智商,其背後的基本技巧就是第七感。
有趣的是,現代神經科學的新發現已經證實,培養第七感技巧所帶來的心理與情緒上的改變,實際上還可以改變腦部的物理構造。發展專注於內在世界的能力,就像是拿起一把解剖刀,重新雕塑我們的神經路徑,刺激大腦中攸關心理健康的區域的生長。在後續章節中,我會經常談到這個部份,因為我相信對大腦運作方式有基本的了解,將有助於了解自己有多大的改變潛能。
但是改變向來不是一蹴可幾,而是要經由努力才能獲得。雖然獲得第七感,藉此了解自己的內心之海,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潛能──有些人甚至因為接下來書中所闡明的原因,而比大多數人更具有這方面的天賦──但是第七感並不會自然而然地出現,這跟我們天生擁有肌肉,卻不會因此自動成為運動員是同樣的道理。科學研究證明,我們需要先有一些經驗才可能培養出這種人類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常說,父母和其他照顧者會提供我們入門的第一堂游泳課,讓我們學會如何在這片內在海洋中優游。如果我們幸運地在生命之初就擁有這樣豐沃的人際關係,就足以培養出基本的第七感能力,成為往後發展的基礎。但即使缺乏早期的支持,我們還是可以藉由某些特定的活動與經驗,終其一生不斷發展第七感能力。你將會在本書中看到,不論早期經驗如何,所有人都依舊能培養出第七感這種特殊技能。
在我剛開始探究人類心理這項專業工作的早期年代,一般日常用語中並沒有任何辭彙可以準確描述我們如何認知自己的思考、感受、知覺、記憶、信念、態度、希望、夢想、幻想。當然,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斥著這些心理活動,我們並不需要學習任何技能即可體驗到心理活動的發生。但是我們要如何發展出一種能力,而能認知到自己的某個想法──而不只是擁有一個想法──並認知到這是自己的一個心理活動,而不至於被它掌控?我們要如何能獲取所有關於心理活動的豐富寶藏,而不是只能受至於心理反射?我們要如何引導自己的思考與感受,而不是被它們驅使?我們又如何能了解他人的內心,真正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並且更有效、更同理地給予回應?當我還是個年輕的精神科醫師時,科學界,甚至在臨床上,都沒有太多好用的辭彙可以完整形容這項能力。為了幫助我的病人,我創造出「第七感」這個辭彙,以便能一起討論這項幫助我們看見並形塑自我心理運作的重要能力。
我們最基本的五種感官知覺讓我們得以認知外在世界,例如能聽到鳥鳴或蛇的嘶嘶警告聲,感官能帶領我們穿越擁擠的街道,或聞到春天逐漸溫暖的大地香氣。而所謂的第六感則讓我們得以認知自己內在的生理狀態,例如心跳加速表示恐懼或興奮、焦躁不安,或是試圖引起我們注意的疼痛等。而第七感,這種向內觀看以認知內心,反思自我經驗的能力,同樣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第七感就是我們的第七感。
我將在本書說明這項重要的技巧如何幫助我們建立社會與情緒方面的智商,讓我們從混亂邁向心理健康,創造充滿情感連結與同理心並令人滿足的關係。曾有許多企業與政府領導人告訴我,了解團體中的心理歷程,幫助他們更有效地領導組織,促進團隊生產力。許多醫學界與心理醫療界的臨床人士也說第七感改變了他們面對病人的方式,而將心理運作置於醫療工作的核心,也讓他們創造出新穎而有效的醫療方法。了解第七感概念的老師們也表示當他們學會「在教學中隨時謹記大腦的運作」時,便能以更深刻、更有長遠影響力的方式進行教學與互動。
就個人生活而言,第七感讓我們有機會探索自己是誰,並且創造出具有深刻意義、更了解內心世界的人生。有了第七感,幫助我們平衡內在情緒,應付生活中或大或小的壓力將更得心應手。而第七感這樣的專注能力,也讓我們更容易保持身體與大腦的恆定性──攸關身心健康的一種內在平衡、協調與適應。最後,第七感還能改善我們與朋友、同事、配偶和子女的關係,甚至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邁向身心健康的新途徑
本書的所有內容都建立在三個原則上。第一,第七感可以經由非常實際的步驟培養出來。這表示我們能夠藉由學習獲得第七感的技能,進而創造心理上、親密關係上,甚至生理上的幸福健康。本書將從基礎到進階,逐步探索航行於內心之海的技巧。
第二個原則是,如之前提到的,當我們發展出第七感的技能時,事實上正在改變腦部的構造。培養出可以更清晰的鏡頭來觀看內心,即能刺激大腦生長出很重要的新連結。這個概念是根據過去二十年來最令人興奮的科學發現之一:我們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會形塑腦部的構造。神經科學研究也支持,發展第七感這樣的反思技巧,正足以啟動創造身心健康與彈性的神經迴路,也就是引發移情與同理心的同樣迴路。神經科學也同樣確切地顯示我們終其一生都能生長出這些新的連結,而不只是在童年時期而已。本書第一部份各章節後面的「大腦解析」單元就像是旅遊手冊,引導讀者進入這個新領土。
第三個原則與我身為心理治療師、教育者以及科學家的工作息息相關。當我們在生活中創造出連結,當我們學會用第七感幫助大腦達到並維持「整合」,讓各種分開的元素連結起來,成為流暢運作的整體時,即能帶來身心的健康。我知道這樣的描述剛開始會顯得既陌生又抽象,但我希望讀者很快就會發現,這種思考生活的方式是很自然又有用的。舉例來說,有了整合的基礎,我們才能以健康的方式與別人產生連結,尊重彼此的差異,同時又保持溝通管道的開放與順暢。整合,也就是將各個分開的實體連結起來,也將有利於左右半腦同時運作近而釋放出創造力。
整合讓我們變得靈活有彈性,相反的,缺乏連結的生活則會引發過於僵化或過於混亂的生活,你的生活可能因此遲滯沉悶,難以預料的混亂也可能一觸即發。整合帶來的自由,會讓你覺得充滿活力、自在健康。但缺少整合,我們就可能被行為的窠臼囚禁,陷入焦慮、憂鬱、貪婪、執迷,或耽溺而無法自拔。第七感的技巧將有助於我們改變心理歷程,讓我們的生活邁向整合,遠離混亂或僵化的極端。具備第七感後,我們就能集中內心來整合大腦的運作,而具有韌性與健康的身心。
關於第七感的誤解
讀者或病人在寄給我的電子郵件上寫到:「我對現實的整個觀感都改變了,」真的讓人感覺很棒。但並非所有剛接觸第七感的人都能立刻領悟。有些人會擔心那只是另一種讓人自我陷溺的方式,讓人只顧著關注自己,忙於顧影自憐而不是積極充實地去生活。或許你也讀過一些新近的研究(或古老的智慧),談到快樂來自於「超脫自己」。第七感會讓我們忽視這種超脫自身的、更廣闊的美好嗎?自我陷溺確實會降低一個人快樂的程度,但是事實上第七感反而會讓你變得不那麼陷溺在自己的世界裡。當我們不受制於被自己的思考與情緒時,反而可以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內心世界,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內心世界。科學研究亦支持這項見解,證實擁有較多第七感技巧的人對他人有更強烈的興趣與同理。研究同時也清楚顯示,第七感不但有助於個人內在與人際之間的幸福感,亦有助於提升個人在學業與工作上的效率與成就。
有一次,我在跟一群教師談話時,談到了一般人對第七感的另一個強烈顧慮。「你怎麼能要求我們叫小孩子反思自己的心理?」一個老師對我說。「那不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一樣?」確實,當潘朵拉的盒子開啟時,所有的所有麻煩隨即傾巢而出。但是,這就是我們對自己或孩子的內在世界的想像嗎?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當我們帶著好奇與尊重,而非恐懼和逃避來觀看自己的內心運作時,更大的轉變才會開始。當我們邀請自己的思緒與感受進入意識層面,才可能向它們學習,而不是被它們所驅使;我們可以使它們平靜下來,而不是忽視它們;我們可以聽到它們的智慧,而不是被它們的吶喊所恫嚇。而且,你會在本書的一些故事中看到,即使是非常年幼的孩子,當他們更清楚察覺到自己的衝動時,也可以學會先暫停情緒,然後再考慮下一步該怎麼做。
如何培養第七感
第七感並非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能力。第七感是一種專精的技術,因此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力氣,加以練習,即可鍛鍊得來。
大多數人與生俱來都有足夠的大腦潛力但需要生活經驗的刺激才可發展出第七感所需的神經迴路,能發達茁壯。對某些人而言,例如有自閉症或神經相關問題的人,即使有最佳的照顧,恐怕也無法發展出足以支持第七感的神經迴路。但是大多數孩子只要經由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尤其是如果父母或照顧者專注地與他溝通,就會發展出看見自己心理運作的能力。如果大人能調整自己與與孩子頻率相同,並能精確回應孩子的內在世界,孩子就會逐漸學會清楚感受自己的心理。這就是第七感的基礎。神經學家現在正在研究大腦中有哪些神經迴路參與這樣的親密對話,並探索為何照顧者的頻率與孩子的內在世界頻率相同時,可以刺激這些神經迴路的發展。
但如果父母的反應冷淡、疏離或混亂,無法與孩子頻率相同,就不可能精確地回應孩子的內心世界。研究顯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第七感鏡頭就可能變得扭曲或朦朧。這樣的孩子可能看不清自己的內心之海,或只能看到一部份,但也可能發展出很清晰卻非常脆弱的鏡頭,很容易在壓力之下或情緒緊繃時破碎。
好消息是,不論我們在生命初期的經驗如何,經由刺激神經纖維生長以支持第七感茁壯,永遠都不會太晚。你將在本書中看到,一個九十二歲的老人仍舊可以克服他痛苦而扭曲的童年,成為一個第七感專家。這是一項令人興奮的、活生生的證據,見證了現代神經科學界的新發現:人類的腦部永遠都能藉由經驗持續生長。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有快樂童年的人。即使我們在生命早期就與父母或照顧者擁有正面的關係──甚至還能寫作關於這個主題的書──也都仍舊能在有生之年不斷發展這關鍵的第七感,促進自我與他人的連結與整合,而提升由此而來的心理幸福感。
在旅程的一開始,本書的第一部份,我們將先探索缺乏這項關鍵技巧時的情形。這些故事將顯示,能清晰看見心理歷程並加以改變,是邁向幸福不可或缺的因素。第一部份較偏向理論,我會在這個章節解釋基本的概念,簡介有關大腦的科學知識,並提供讀者也能輕易理解的關於心理運作與心理健康的各種辭彙定義。我知道本書讀者可能有各種不同的背景與興趣,因此有些讀者可能會想將大部份的腦科學資料很快地瀏覽過去,甚至完全略過,以便直接進入第二部份。在第二部份,我們會深入我在執業時遇到的一些故事,以說明發展第七感技巧所需的各個步驟。我將在這部份分享一些知識與實用技巧,讓讀者了解要如何塑造出健康的心理。本書最後的附錄則會概略列出基本的觀念,以及完整註解,說明支持這些觀念的科學研究。
我們對第七感的探索將從一個家庭的故事開始,這個故事改變了我自己的人生,以及我進行心理治療的方式。為了找出幫助他們的方法,我開始尋求新的答案,來解答第七感消失時所引發的痛苦及問題。這也促使我去尋找新的技巧,以幫助我們重新獲得並創造我們對自己、對自己的子女,甚至對社群團體的第七感。我誠摯希望,你可以與我一起探索這內在的海洋,因為在海洋深處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的遼闊世界。
(摘錄自第三章 離開乙醚圓頂廳之後)
心是真的,為什麼不能定義它?
就在我決定從醫學院休學的那個星期過後,整整二十五年,我發現自己又回到了乙醚廳。但是情況有些不同。畢竟我已經完成了小兒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的訓練,並且在這麼多年後,被邀請回來這裡當主講人,講題是情緒與故事對於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我十五歲大的兒子跟我一起來,也坐在聽眾席當中,而我心底則充滿了各種難以描述的感受──感激、如釋重負以及深刻體會到這期間的巨大改變。
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裡,科學打開了一扇新的窗,讓我們更清楚看見通往人類生命的真相。雖然肉眼無法看見,但我們已經可以確切地說,心,毋庸置疑地「真實」存在。這些年醫學也進展神速。哈佛醫學院已經改變了,今天的許多計劃至少會要求醫學院學生要注意同理心、降低心理壓力,以及將病人視為人看待等等。如果我接受的是這樣注重內在的、全面性的課程,我的醫師受訓經驗應該會好得多。
我自己職業生涯中待過的領域,包括小兒科、精神科,以及心理學,都讓我能夠更深入心理的海洋。我接受一項研究獎助金,而得以研究依附、記憶與人生敘述,並探討心理在家庭中的發展過程,便成為心理健康領域的教育者。此刻,在乙醚廳裡,我正在講述心理的本質,以及第七感對健康的重要性。此外,我也終於能問聽眾一個問題──我到目前為止已經在演講中問過將近八萬個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問題。他們的專業包括了心理學、精神醫學、社工,跟職能治療等等。
演講一開始,我請大家舉手回答:「在你的專業訓練中,有多少人在課程或演講裡探討過心靈或心靈健康的定義?」舉手的人數很容易數得出來。分布在全球各地四大洲的眾多國家裡的演講廳,同樣的統計數字一再出現: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中,只有百分之二到五的人至少曾經在一場演講中,聽到他們的專業的基礎──心──的定義。對他們,以及對當年受訓的我自己而言,學習的焦點一直都是心理疾病、症狀的分類,以及設計來舒緩心理疾患的治療技巧。然而,這世界充滿了各種心理上的痛苦,而幫助人們減輕痛苦,絕對是我們應該分擔的重要責任之一。但是我們在努力這麼做時,卻經常看不清楚自己的目標,因為我們根本不曾探討健康的心究竟是什麼。這不是很奇怪嗎?我很快也就發現,事實上,其他跟心理有關的研究領域在進行各種有趣的研究時,似乎也都不曾先定義他們企圖研究的目標。
我現在用於治療病人與教導學生的心的定義,是一項卓越的合作研究計畫的成果。一九九二年時,我在UCLA組成了一個跨領域的團體,研究大腦與心智的關連。我總共找來了四十位科學家,分別來自各種截然不同的領域,包括語言學、電腦科學、基因遺傳學、數學、神經科學、社會學,當然還有發展與實驗心理學。那是「大腦時代」(Decade of Brain)的開端,而我們都很興奮能夠試圖解答大腦的客觀生理特質跟主觀的心理特質究竟有何關連的難題。
但是我們很快發現,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看待現實的方式,而且儘管我們都同意大腦是由一整套在頭顱內的神經構成,並且與身體其他部分互相連結,卻對於心的本質沒有共識,也沒有共通的語彙。電腦科學家說它是「一套操作系統」。神經生物學家說「心,不過是腦部的活動」。人類學家說這是「代代相傳的社會共有的進程」。心理學家說「心,是我們的思考與感覺」。就這樣無止盡地下去,直到我開始擔心這不同觀點引起的緊張會導致整個團體瓦解。我必須創造出某種大家都接受,可操作的定義,才可能開始處理我們基本的研究主題。
以下是我最後提供給這個團體的,作為我們探索起點的定義:「人類的心,是一個由身體與人際關係形成的,調節能量與資訊流動的歷程。」就這樣。很令人吃驚的,這個團體裡來自各個領域的所有人,都肯定這個定義符合他們自己的領域的觀點。
心,是真實的存在,忽視它,並不會讓它消失。給予心靈一個定義,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乃至於在各種專業領域中──不論是心理治療、醫學、教育、政策決策與公共議題倡導中──對我們生命的內在本質有了共通的語言。
為了確保我們有共同的理解,首先我們要仔細檢視這個操作定義的各項構成元素。我將先從成果開始講,再往回講到起點。
心智包含能量與資訊的流動
能量是執行一個動作的能力──不論這個動作是移動四肢,或思考一個概念。物理學中探討的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但基本的「有能力做什麼」的概念,都是一樣的。我們坐在太陽下時,會感覺到陽光四射的能量;我們走在沙灘上或去游泳時,會用到運動的能量;我們思考、講話、傾聽、閱讀時,則是用到神經的能量。
資訊,則是任何一種可以象徵自身以外其他事物的事物。你現在閱讀的文字,或你聽到的語言,其實都是一小捆一小捆的資訊,即使這些紙張上一個一個的國字並不是文字的意思,而你聽到的語言也不過是音波以某些特定的頻率震動空氣分子。相反的,石頭本身則不是資訊。石頭有一些資料:我們可以秤出它的重量,看到它的顏色、質地以及化學組成。我們可以想像它形成時的地質年代,以及塑造出它的許多力量。但是製造出這些資訊的,是我們的心。除非有人在石頭表面上刻了一幅畫或一個字,或者除非我們思考它的歷史或跟別人談論它,否則這塊石頭就只是一塊石頭。但是相反的,「石頭」這個字,則是一小捆資訊。甚至是一塊石頭這個概念,都可能對你有意義──但是同樣的,這個意義是你創造出來的,不是石頭本身既有的。
能量與資訊與我們的內心動作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可能對當下的經驗有直接的感覺──例如在飢餓時感覺到胃的飢餓感,或在難過時感覺到情緒的浪潮。但我們也可能以這些充滿能量的感官知覺和感受為基礎,在腦部較高的區域描繪出它們的表徵。我們可以「察覺」胃的咕嚕聲響表示我們「應該」吃飯,然後我們會看看時鐘,告訴自己,再等半小時就可以吃午飯了。我們也可以詮釋一股情緒的意義──瞭解心底湧起的哀傷是因為失去了所愛,察覺隨之而來的孤獨感和疏離感──因此有動力想點辦法,或許找朋友談談,尋求安慰。我們的心智就是這樣從能量的流動中製造出資訊,而資訊又會引導我們以恰當的新方式,動員與運用能量。
我在第一章介紹了「表徵」這個科學術語,來傳達資訊的概念。當我們有能力對自己「表徵」一個情緒反應,而對情緒賦予名字和意義,就可以幫助我們抽離當下的情緒,而有效地加以適切地因應。
當我們知道心智能夠調節能量和資訊,我們就能切實感覺到這兩種心理經驗形式的真實感,並能加以處理,而非迷失其中。
此外,為什麼要說是能量與資訊「流」?因為它們會隨著時間改變,我們可以感覺它們從這一刻到下一刻之間,多變的、流暢的、移動的過程,我們也能跨進時間之河裡,改變這些模式的演變。心智的調節功能會創造出新的能量與資訊模式,並持續加以監督與調整。這個過程就是人類主觀生活經驗的精髓。
心智是一種調節的歷程:監督與調整
請想像一下開車的動作。要駕駛或「調節」一輛車,你必須同時意識到它在空間裡的動作與位置,並且能影響它的移動。如果你雙手放在方向盤上,但是你的眼睛是閉上的(或專注在你的手機訊息上),那麼你可以讓車子移動,但你並沒有在駕駛它──因為駕駛的意思是掌控這輛車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動作,掌控它的流動。如果你的眼睛是睜開的,但你坐在後座,你可以監督車子的行動(並發出評語,像我認識的某一位親戚),但是你實際上無法自己調整它的行動(不論你多努力都一樣,很抱歉)。
如果你在思考心智在監督與調整的事物究竟是怎麼回事,答案就是能量與資訊這兩種元素在時間裡的流動。心智觀察資訊和能量流,然後影響這流動的特徵、模式與方向。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心智:獨有的思考、感受、感知、記憶、信念跟態度,以及獨有的調節模式。這些模式會形塑我們內在的能量與資訊的流動,同時我們也會與其他人的內心分享這些模式。我們將在本書後續章節探討到一項具有強大力量的發現:我們可以藉由清楚看見內心,而塑造這些模式,改變我們的內心,和我們的大腦。
由身體與人際構成的心智
我們現在來到定義的開端。當我說心智是由身體構成的,意思是能量與資訊流的調節,有一部分就發生在身體裡。心理運作發生的地方就如我們一般想像的,是發生在頭顱內的腦部迴路與突觸中。但是它同時也發生在全身各處,在遍布身體的神經系統中,這些系統負責監督和影響通過我們心臟、腸胃的能量與資訊,甚至會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的活動。
最後,心智也是人際互動的歷程。能量與資訊會在人與人之間流動,也會在共有的互動中受到監督與調整。這件事此刻就正透過我的書寫,與你的閱讀,在我們之間發生。這許多片段的資訊──紙張上的文字,或說出來的話語──就從我的內心萌生,而進入你的內心。如果我們坐在同一個房間裡,我們會交換各式各樣的訊號,可能是語言形式的各種象徵,也可能是屬於非語言領域的眼神接觸、臉部表情、聲調語氣、身體姿勢跟手勢等。人際關係就是我們分享能量與資訊流的方式,而分享的方式也就部分地影響了這流動將受到什麼樣的調節。我們的心智是在人際關係中被塑造出來的──包括我們跟我們自己的關係。
將心智的核心層面定義為「調節能量與資訊流的歷程」,是我們這個跨學科的研究團體很重要的起點。這個觀點提供了一個基礎,讓我們可以由此去探討由身體與人際關係形成的心智,還有其他的面向,以及心智對於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所具有的意義。
人際神經生物學
我們的團體持續聚會了四年,而從那之後,以這種看待心智與心理健康的方式為基礎,而建立的一整個研究領域也逐漸成形。被稱為「人際神經生物學」的這個領域現在有它自己的組織、教育計畫,跟專業書籍文獻,包括超過十二本的教科書。人際神經生物學的中心概念是,第七感幫助我們引導能量與資訊流邁向整合,而整合似乎就是身心健康的核心。我們將會在後續章節探討整合在真實世界中的許多應用。
在同一時期,關於「心智―腦部―身體」相互連結的新近研究也顯示,我們的內在主觀狀態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理健康。研究也證明,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會對免疫系統造成負面影響,減損它對抗感染跟癌症的能力。還有研究發現,曾在童年受到情緒虐待的人,成年後會有較高的風險發展出生理疾病,其原因同樣可能來自壓力對身體防禦能力的影響。相反的,研究也顯示,練習正念認知(mindful awareness)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
不過,我必須承認,讓腦部科學成為進行心理治療、教學,以及醫學的常態部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
一位資深臨床人員曾對我說:「丹,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前額葉皮質,為什麼我現在要開始思考它?」還有一個臨床人員承認:「探索大腦讓我覺得自己很笨,很無能,我已經太習慣原來的方式,真的很難改變。」
我也曾經在專業會議上遇到臨床界的同事對我說,這種方式「很糟」。既然人類還不瞭解關於腦的「一切」,治療師又為什麼要知道關於腦的「任何事」?還有一位講師說,她認為「帶入大腦科學研究的概念,會污染心理治療中的人際環境。」(我實在不瞭解這些顧慮。我們為什麼不能像在進行人際神經生物學研究時一樣,建立一個框架,堅實地立基於科學之上,同時也尊重人際世界的主觀性與重要性?)
另一方面,有些神經科學家也不願意接受「心智」不僅是「腦部活動的結果」。大腦是一個可測量的實體,有重量,有體積,有物理特質,還有確切的位置。但是我們要到物理空間中的哪裡去尋找「心」?我們要如何測量它,或對它的特徵賦予數字?在一次會議上,一位腦部科學家宣布:「我們根本不應該問任何無法被量化的問題。」為了青出於藍,他的一個學生甚至變本加厲說:「我們根本不應該思考任何無法被量化的想法。」我的一個人類學家朋友聽到這裡,臉色大變,終於深吸一口氣,嚴正表達不能贊同。此時在座的許多人才如釋重負,吐出一口無法被量化的大氣。
當然,現在已經有一些複雜的腦部掃描可以讓我們從事些許的量化:我們可以測量腦部的血流量、腦部某個特定區域的神經連結密度,或在某個特定時間的電流活動幅度。而且就如「大腦剖析」單元所看到的,有些令人興奮的新興科學技術已經能追蹤在經歷某些最私密的經驗時,我們腦部的相關活動。但是內在世界的大部分仍舊無法以絕對確實的方式加以量化。我們要如何測量意義?我們要如何賦予一個感受,或一個意圖特定的數值?我們要如何量化我們跟彼此的連結感,或「感覺被感覺」,或被注視時的感覺?
這些討論並不僅是學術討論,而是與我們如何定義現實有密切相關。現代科學奠基於測量之上。這門學科的基礎是統計跟數值分析,而能夠由客觀的觀察者加以重複查核來證明無誤。然而主觀的內在心智世界,卻大多只能以質化方式來觀察,其基礎經常是實際擁有心理的研究對象所陳述的第一手敘述。如果你執著於數字遊戲,那麼就很容易忽略我們的心。當我身處充滿質疑挑戰、令人挫折的學術討論中時,經常忍不住想起我在乙醚圓頂廳裡的經驗。無數備受尊崇的醫學與外科界的教授們似乎都當作心靈根本不存在。他們都是具備高度理性的男性與女性,在自己的領域極為傑出,但為什麼他們的心靈可以對心靈這樣真實的事物視而不見?
第七感的精確定義
心的世界比大腦更遼闊。它會在人際關係中茁壯,並且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然而我們經驗中如此主觀的核心,卻無法被我們握在手上,也無法用最先進的機器顯示出來。如果我們只聚焦在具體的物理世界,那麼就很容易忽略我們的心。我們很容易就能抹去眼淚,而創造意義、感受感覺,讓我們知道自己活著並且充滿痛苦或喜悅的心,也沒留下任何淚痕。
當我們感知內心時,我們所意識到的不僅是我們或別人的內在世界:我們現在已經能更精確地找出第七感的概念,瞭解到它並不僅止於我在本書一開始所描述的,只是洞見與同理的結合。雖然這樣的描述是個易於瞭解也很重要的起點,但它只是整個故事的開始而已。
第七感可以讓我們意識並塑造能量與資訊流。這才是它根本的定義、更深刻的真相以及更完整的全貌。有了第七感,我們就能感知與認識位於我們的生命核心中的調節機制(心智)、分享(人際關係)與神經機制(大腦)。我們的生命包括了你的生命以及我的生命,第七感能消除分隔你我的表面疆界,讓我們看到每個人都屬於一股互相連結的河流,屬於一個更廣大的整體。
當我們將心智、大腦跟人際關係視為同一個實體的三個根本面向──能量與資訊流的各個層面,就能以真正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類的經驗。
作者導讀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內在心智世界──我將此想像為一片內在的海洋──這是一個極為豐富的地方,充滿感覺與思緒、記憶與夢想、希望與期盼。當然這裡也可能動盪不安,讓我們體驗到這些神奇感覺與思緒的黑暗面──畏懼、哀傷、驚恐、悔恨、夢魘。當這內心之海迎面襲來,威脅要將我們拉進海洋最深處時,我們很可能覺得就快溺斃其中。畢竟誰不曾在某個時刻覺得自己就要被心裡的感受淹沒?有時候這些感覺轉眼即逝,可能只是某天工作不順利,或跟你所愛的人吵架,或為了即將到來的考試或簡報焦慮萬分,又或是持續一兩天莫名地憂鬱。但有...
目錄
推薦序/丹尼爾•高曼
導讀/潛入內心之海深處
第一部
通往幸福的途徑――發現第七感
◎第一章
壞掉的大腦,失去的靈魂:身心健康的三角支柱
大腦解析――隨手簡易腦部模型
◎第二章
憤怒的可麗餅:第七感的喪失與獲得
大腦解析――簡介神經可塑性
◎第三章
離開乙醚圓頂廳:心在哪裡?
大腦解析――乘著共鳴迴路而起
◎第四章
複雜合唱團:發現健康的和聲
第二部
蛻變的力量:第七感治療實例
◎第五章
雲霄飛車般的心情:強化認知軸心
◎第六章/隱藏的半邊腦:左右平衡
◎第七章/跟脖子以下斷絕關係:重新連結心靈與身體
◎第八章/過往的囚犯:記憶、創傷,與復原
◎第九章/理解自己的人生:依附模式與說故事的布萊恩
◎第十章/多重自我:接觸核心
◎第十一章/「我們」的神經生理學:成為彼此的捍衛者
◎第十二章/時間與潮汐:面對不確定與不可避免的死亡
後記/擴大悲憫圈:拓展自我
謝詞
附錄
註釋
索引
推薦序/丹尼爾•高曼
導讀/潛入內心之海深處
第一部
通往幸福的途徑――發現第七感
◎第一章
壞掉的大腦,失去的靈魂:身心健康的三角支柱
大腦解析――隨手簡易腦部模型
◎第二章
憤怒的可麗餅:第七感的喪失與獲得
大腦解析――簡介神經可塑性
◎第三章
離開乙醚圓頂廳:心在哪裡?
大腦解析――乘著共鳴迴路而起
◎第四章
複雜合唱團:發現健康的和聲
第二部
蛻變的力量:第七感治療實例
◎第五章
雲霄飛車般的心情:強化認知軸心
◎第六章/隱藏的半邊腦:左右平衡
◎第七章/跟脖子以下斷絕關係:重新連結心靈與身...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