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帝國的奧秘何在?華雄到底是誰的陪襯?陳宮是人們想像中的仁者嗎?袁術真的一無是處?諸葛謹為什麼不先向孫權推薦自己的弟弟諸葛亮?所謂中國古代隱士,就是司馬徵這樣的?孫權為何厚愛魯肅?馬超為什麼在劉備手下不得重用?為什麼諸葛亮要重用馬謖?王允過失的身不由己,彌衡罵曹操的言不由衷,孫策致死的精神恐懼與內心怨氣,張昭主張投降的小算盤,由蔣幹中計尋找曹操赤壁失敗的心理原因,龐統之死的心理揭密,楊修之死的另一個原因,諸葛恪緣何心理變態,黃皓之輩因何不絕於世……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評述三國配角的亂世功罪,人生得失。通過獨特的視角,看人性的永恆,看遠在天邊的戰事紛爭,看近在咫尺的世事塵囂。
作者簡介:
李泉,現居青島,書評人,文字散見報刊。著有《在文字的密林中漫步》、《閒話三國配角》等。
章節試閱
1.張角:帝國神話
張角,巨鹿縣人,本是個落第秀才,卻在一夜之間,令天下人神魂顛倒,令漢朝政府坐臥不安。在張角身上,看不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猶豫。「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神魔附體,使張角在轉瞬間擁有了三十六萬的信徒,其中甚至包括皇帝身邊的人。張角的發跡是迅速的,滅亡也是。在漢臣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的圍剿下,張角的「黃巾軍」在瞬間,灰飛煙滅。(《三國演義》第一、二回)
中平元年,一場驟至的黃色風暴,席捲了飄搖中的東漢帝國。
為這場風暴呼風喚雨的法師,名叫張角。
張角是巨鹿郡人,兄弟三人,弟張寶、張梁。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兵慌馬亂的年代,靠賣點野藥糊口,卻收得徒子徒孫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每一方首領還被授予「將軍」軍銜。張角派人四處公開散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讖言,並打算與皇帝身邊的中常侍封諝裏應外合,一舉拿下漢家天下。
由於起事前,負責聯繫封諝的弟子唐周,突然中途叛變,向漢朝政府告密,導致張角的一個元帥馬元義及眾多徒眾被殺,封諝等一干內應被捕,張角不得不提前宣佈獨立,自稱「天公將軍」,其弟為「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
一個普通文人,憑什麼能有三十餘萬追隨者,而且還想據天下為己有?這是因為張角宣稱,他領到了上天要他拯救蒼生的「授權書」。
據說,有一天,張角在山裏採藥,遇到一個長著綠眼睛、小孩子樣的老頭。老頭把張角領進山洞,傳授了他天書三卷,並對他說:「這是使天下太平的寶典,你得了這本寶典就是上天的使者,要替天拯救世人於水火,否則,必遭天譴。」
據當事人張角稱,傳他三卷天書的老頭叫「南華老仙」,傳他天書後就化清風而去。
張角得了天書後,猶如神靈附體,不僅能包治百病,還能呼風喚雨,又給自己包裝了一下,自稱「大賢良師」,對外叫「太平道人」。靠著三卷天書,張角人氣高漲,擁躉遍野,也有了當皇帝的念頭和信心。
張角想當皇帝,也就是要造反。但造反不能說造反,說造反誰還敢跟著你混。怎麼才能讓人信服,最權威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得到老天的允許。而三卷天書正是上天授予張角拯救蒼生的授權書和許可證,也是他從此以後成為神仙的身份證。有了這三卷天書,就意味著他從此高於眾生,意味著他的一切行為都是「受命於天」,造反也就不叫造反,而叫「順天意」。「受命於天」的行為是老天點頭的,有老天庇護,是穩賺不賠,所以張角敢造反,所以不到十天就造成「天下回應,京師震動」的「張角效應」。如果不是內部出現叛徒,漢朝政府所在地洛陽,很有可能就落入張角之手,中國歷史也很有可能又一次改換門庭姓氏。
能和神仙拉上關係,就算把皇帝拉下馬,也有人給買單。上天的代言人,誰敢不給面子。於是,打算到龍庭上過過皇帝癮的主兒,首先要做的,就是想盡辦法和神仙拉上關係。
高祖劉邦他爹看見一條龍趴在老婆身上,等劉老漢反應過來,龍行事已畢,騰空而去。不久,劉邦他媽就生下了漢朝開國皇帝。龍的傳人不當皇帝,誰當?魏文帝曹丕下生後頭一天,有圓如車蓋的青雲,在他頭頂上聚了一天,而且當地有黃龍出現。宋武帝劉裕出世,當夜神光照室,清晨樹上普降甘露;齊宣帝高洋自他媽懷孕起,就每天晚上有紅光在屋裏閃;北周文帝宇文泰下生, 有如蓋黑雲覆體;隋文帝楊堅、唐莊宗李存勖都是在紫光裏生出來的;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時,有兩條龍在門外玩了三天才離開;宋太祖趙匡胤出世,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而且體有金色,三日不退。少數民族同胞也搞這一套。北魏道武帝拓拔珪出生那夜,他媽夢見太陽進了屋,夜裏就果然有光。
最有說服力的,莫過於具備了只有神仙一族才有的生理特徵。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武帝陳霸先、北周文帝宇文泰都是垂手過膝;齊高帝蕭道成、齊宣帝高洋都是遍身鱗文;梁武帝蕭衍、隋文帝楊堅是手上有「武」「王」之類紋字。哇塞,生下來身上就有「天文」,可不是個小事。
總之,和神仙有了關係,就是經上天批准,坐皇位就是合法的。為了確認兒子皇帝的合法性,老子戴綠帽子也認了。
1.張角:帝國神話
張角,巨鹿縣人,本是個落第秀才,卻在一夜之間,令天下人神魂顛倒,令漢朝政府坐臥不安。在張角身上,看不到「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猶豫。「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神魔附體,使張角在轉瞬間擁有了三十六萬的信徒,其中甚至包括皇帝身邊的人。張角的發跡是迅速的,滅亡也是。在漢臣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的圍剿下,張角的「黃巾軍」在瞬間,灰飛煙滅。(《三國演義》第一、二回)
中平元年,一場驟至的黃色風暴,席捲了飄搖中的東漢帝國。
為這場風暴呼風喚雨的法師,名叫張角。
張角是巨鹿郡人,兄弟三人,弟張...
作者序
關於這本書
炎夏無事,隨手閑翻《三國演義》,看關羽敗走麥城,有感而發,寫了一篇關於劉封的小文:《庸人困境》。也就是這本書裏的第一篇文章。在讀一本關於《三國》的評論集時,想起楊修,又寫了一篇關於楊修的小文章。事隔數日,寫了蔣幹。這三個人物,寫的時候,沒有目的,也沒想太多。後來覺得還有幾個人物,也可以寫一寫,才萌生了能否試著集中寫,或許能湊成一個集子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計畫安排,就是利用空閒時間,摸到一個人物寫一個,沒有想法的,就暫時放過。一年多時間,寫了五十多個人物,有了這本《閒話〈三國〉配角》。
染指《三國演義》,內心頗為忐忑。因為這部著作實在太神奇、太偉大,曾經研究過它的人,從不乏奇士碩儒,至於產生的研究作品,更是汗牛充棟。濫竽之作,不敢存避開陳見的奢望,只是實在喜歡這部名著,才有感而發。日前承蒙編輯不棄,選為「枕邊書」系列之一出版,感激之餘,聊綴數語作為序言。
書中所談人物,為《三國演義》中的配角。這些配角,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相對的配角。在整部《三國演義》中,他們是配角。但在特定的故事中,他們又是主角。像董卓、貂蟬、陳宮、蔣幹、楊修、許攸、彌衡、馬謖、張松諸人。他們可視為配角中的「主角」。第二類,普通的配角。被人獨立談起的機會不多,主要是作為各色主角的陪襯出現,像華雄、徐庶、魯肅、賈詡、張遼、于禁、曹丕、司馬懿等人。第三類,配角中的配角。這類人物極少被人談起過。張角、李儒、吉平、于吉、司馬徽、徐母、諸葛謹、徐氏、劉封、吳押獄妻、普靜、王平、郭淮、徐盛、諸葛恪,都屬於這一類。
這些人物的受關注程度,較之劉備、曹操、關羽、諸葛亮等主角,不可同日而語。讓這些平時難得風光的配角,站到舞臺中央,與主角來個主次互換,領銜一把,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對這些人物的疑問、分析與看法,力求能有所不同。首先,是產生新的疑問。張角帝國的奧秘何在?華雄到底是誰的陪襯?陳宮是人們想像中的仁者嗎?袁術真的一無是處?諸葛謹為什麼不先向孫權推薦自己的弟弟諸葛亮?所謂中國古代隱士,就是司馬徵這樣的?孫權為何厚愛魯肅?馬超為什麼在劉備手下不得重用?而為什麼諸葛亮要重用馬謖?其次,是採用心理透視的方法,來重新審視人物,分析事件。王允過失的身不由己,彌衡罵曹操的言不由衷,孫策致死的精神恐懼與內心怨氣,張昭主張投降的小算盤,由蔣幹中計尋找曹操赤壁失敗的心理原因,龐統之死的心理揭密,誰是殺害龐德的真正兇手?楊修之死的另一個原因,諸葛恪緣何心理變態,黃皓之輩因何不絕於世。由此,希望能產生新的形象。華雄並非只為陪襯關羽,王允與司馬懿被人誤解的太多,坦露陳宮的真實面容,顏良、文醜的不平遭遇,于吉之道亦非道,「司馬徵」的難言之「隱」,擦亮張遼被人忽略的將才光環,陷入困境的庸人劉封和副手王平,郭淮的小才大用,等等。
當然,這些品讀和議論,只是一種個人閱讀的膚淺體會。它帶給我思考的享受和發現的愉悅,我也希望它能為讀者帶來同樣的享受。
「三國」可分為「歷史三國」和「文學三國」。
「歷史三國」指的是《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資》等史書裏的「三國」。「文學三國」則是指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或者講唱藝術裏的「三國」。二者的區別,可見於以下幾個例子:從歷史上看,鞭打督郵的人是劉備,而不是張飛;「捉放曹」的不是陳宮;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而是那位英年早逝的孫堅;文醜並非死於關羽刀下;隆中一帶並沒有什麼臥龍崗;草船借箭的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黃蓋也沒獻過苦肉計。像三英戰呂布、王允的連環計、孫策怒斬于吉、蔣幹盜書、三氣周瑜、馬躍檀溪、屯土山約三誓、智算華容、過五關斬六將、彌衡擊鼓罵曹、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等故事情節,都是查無實據的杜撰。
故事為虛構,很多三國人物,也因此而失「真」。像關羽,《三國演義》裏說其人不近女色,實際上,關羽對女色十分有興趣。諸葛亮只是一介文士,「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而小說中卻成為一個神機妙算的三軍統帥。歷史上的周瑜,其氣度、才智,倒是與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更加相符。配角人物虛構的成份也很大。歷史上的張昭、蔣幹,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完全不像小說裏寫的小肚雞腸,傻頭傻腦。劉安、于吉、司馬徽、普淨,這些人不見於史書,而只存在於小說世界中。
這本書所談的人物和事件,主要是小說世界裏的。因此,它也是屬於文學世界的,是舊書新讀。在書寫上,不對人物作全面的、歷史的評價,而是一事一議,管窺蠡測,以帶有文學色彩的、想像的,較為輕鬆的筆調來書寫。
採用這種寫法,是希望能夠更加貼近人性。貼近作為作者的「我」的人性,貼近作為書寫對象的「他者」的人性。也希望能更加貼近世事,貼近遠在天邊的戰事紛爭、家國興衰的三國世事,貼近近在咫尺的現世塵囂、人情練達的今日世事。王允、張昭、司馬懿,也許不是歷史上的樣子,對劉封、王平、于禁、龐德、許褚、楊修,也只是文學性、趣味性的解讀,但他們的經歷、感受,和由此在他們身上表現出的人性,卻是我們所熟悉的,能真切感受到的。至於作者的性情、趣味,也在對這每一個人物的訴說中得到體現。
一部《三國演義》,我把它當作「人」來解讀。歷史和文化的複雜,文學與民族心理的豐富,皆是出自人性的複雜與豐富。文學的動人與悲憫,歷史的玄妙與沉重,都是由人而來。「人性」是文學的靈魂,也是歷史的靈魂。如果歷史中有永恆存在的東西,那就是人性。滄桑逝水,朝代更迭,物是人非,而不變的,則是人性。人性是在同一片歷史蒼穹下的「明月」。從這一點說,文學的,也是歷史的。
文學的人性,文學的人情與世事,因為真實,走進了永恆,也走進了歷史。《三國演義》的不朽與偉大,是因為它是歷史,更因為它是文學。
關於這本書
炎夏無事,隨手閑翻《三國演義》,看關羽敗走麥城,有感而發,寫了一篇關於劉封的小文:《庸人困境》。也就是這本書裏的第一篇文章。在讀一本關於《三國》的評論集時,想起楊修,又寫了一篇關於楊修的小文章。事隔數日,寫了蔣幹。這三個人物,寫的時候,沒有目的,也沒想太多。後來覺得還有幾個人物,也可以寫一寫,才萌生了能否試著集中寫,或許能湊成一個集子的想法。也沒有什麼具體的計畫安排,就是利用空閒時間,摸到一個人物寫一個,沒有想法的,就暫時放過。一年多時間,寫了五十多個人物,有了這本《閒話〈三國〉配角》...
目錄
【代序】關於這本書
1.張角:帝國神話
2.何進:亂自內生
3.董卓:屠夫解國
4.華雄:誰的陪襯
5.貂蟬:風月無邊
6.李儒:用典良苦
7.王允:亂世功罪
8.孫堅:因數之名
9.袁術:世眼窺人
10.陳宮:殊途同歸
11.彌衡:千古一罵
12.吉平:建安五年
13.劉安:見奴識主
14.顏良、文醜:沙底黃金
15.于吉:道亦非道
16.孫策:霸王之死
17.典韋:瘋狂保鏢
18.田豐:明珠暗投
19.許攸:一時奇貨
20.司馬徽:難言之「隱」
21.徐庶:人性之光
22.徐母:生死博弈
23.魯肅:厚者所長
24.張昭:難與進取
25.諸葛謹:兄弟異主
26.徐氏:智婦除凶
27.孫夫人:侯門如晦
28.蔣幹:無用之用
29.張松:竊國賤人
30.孟達:小人無畏
31.彭羕:物以類聚
32.龐統:三面鳳雛
33.馬超:無為英雄
34.黃忠:功在老朽
35.劉封:庸人困境
36.普淨:佛也無奈
37.楊修:替罪雞肋
38.張遼:豎子成名
39.龐德:心理謀殺
40.于禁:昨日功勳
41.許褚:虎癡狗將
42.吳押獄妻:哲學提問
43.王平:副手難題
44.馬謖:何以重用
45.曹丕:王侯有種(一)
曹丕:王侯有種(二)
46.賈詡:遊戲人生
47.華歆:奴才兇猛
48.司馬懿:一時懿亮
司馬懿:三人成虎
49.郭淮:曹魏遺風
50.徐盛:經驗之勝
51.諸葛恪:榮寵殺人
52.獻帝、劉琮、孫亮:生不逢時
53.黃皓:「皓」氣長存
【附錄】青梅煮酒——談《三國演義》的主角
【代序】關於這本書
1.張角:帝國神話
2.何進:亂自內生
3.董卓:屠夫解國
4.華雄:誰的陪襯
5.貂蟬:風月無邊
6.李儒:用典良苦
7.王允:亂世功罪
8.孫堅:因數之名
9.袁術:世眼窺人
10.陳宮:殊途同歸
11.彌衡:千古一罵
12.吉平:建安五年
13.劉安:見奴識主
14.顏良、文醜:沙底黃金
15.于吉:道亦非道
16.孫策:霸王之死
17.典韋:瘋狂保鏢
18.田豐:明珠暗投
19.許攸:一時奇貨
20.司馬徽:難言之「隱」
21.徐庶:人性之光
22.徐母:生死博弈
23.魯肅:厚者所長
24.張昭:難與進取
25.諸葛謹:兄弟異主...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