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曜社珈琲店——
進入日本喫茶世界必訪老店
台灣京都迷列為絕不能錯過的老鋪景點
演員、文學家、藝術家、音樂人,指名愛店
學生集會運動、作家創作的祕密基地
咖啡同行最崇敬的指標性老鋪
哲學家矢內原伊作、前天台寺寺主瀨戶內寂聽、小說家水上勉、雜貨家甲斐MINORI、
咖啡作家川口葉子⋯⋯
深藏口袋鍾愛的喫茶店
【首刷限量】贈品一:
Coffee Zine台日咖啡通訊:去咖啡名店裡散步
咖啡魂必備!
私密咖啡導覽,即將出發!
從昭和喫茶店,一路散步到台灣熱門話題咖啡店
你的身心,由咖啡為你飽滿
台灣咖啡人Hally Chen帶路推開「六曜社」大門,進行一場從店內家俱空間導覽、到喫茶名物點餐密技的「空想散步旅」,再由咖啡高手高振御傳授「跑咖練習」,一次學會高手如何品咖啡店,最後由五家台灣超人氣咖啡店應援!不能去日本的時刻,一解你的咖啡癮。
尺寸:128mm*178mm,24頁,騎馬釘
使用人文氣息滿溢的「微塗御紙」,全彩印製
首刷隨書附贈,只送不賣!
【首刷限量】贈品二:
「疫情退散!我要去日本喝咖啡」貼紙
一個人,或者兩個人
悲傷、歡喜,或只是日常
來這裡喝杯咖啡,暫時喘一口氣
讓光暗下來的心有餘裕重新面對這個世界
慢慢地找回自己的小小喜悅
「六曜社」賣的不只是咖啡,而是從事療癒疲憊心靈的工作
不只是一間美味的咖啡店、
他們是用生命相陪的咖啡家族。
誕生於日本戰後的一間小小的喫茶店,在經歷第一波咖啡浪潮大量咖啡消費的洗禮、見證第二波連鎖咖啡店的衝擊、第三波咖啡浪潮產地精品咖啡的競爭下,他們代代以家族成員應援,在時代巨浪的不斷推擠下,每日堅持竭誠親獻上自家烘焙的美味咖啡為家族使命,他們是「六曜社咖啡店」,日本人心中最愛的喫茶店。
★★我愛咖啡應援團★★(按筆劃順序排列)
Hally Chen(《喫茶萬歲》作者)
毛家駿 (「時常在這裡」店主)
高振御(咖啡人)
「Rufous coffee roasters」小楊
「二會gojiby 」JUDY
「九日咖啡」 JADE WANG
「喫茶店 香」 戴妙容
「孵珈琲洋館 」王小宇
用血脈傳承,以人情經營
橫跨昭和、平成,迎向令和的下一個百年咖啡
每十個日本咖啡迷之中,就有一位是六曜社的鐵粉。素有「日本人最愛的咖啡店」之稱,六曜社首次向世人公開他們延續三代的經營故事。第一代店主奧野實,從舊滿州國路邊一隅小小的咖啡攤起家,日本戰敗後輾轉回到老家京都,以「六曜社」為名,重新生根開張。爾後,奧野家的第二代、第三代,更是持續守護著六曜社不變的傳統,在一波波相繼而來的咖啡浪潮中拚搏,同時一點一滴地進化中。
一間獻給所有人的咖啡店,
我們只提供用心沖泡的美味咖啡。
「六曜社」不僅是一間咖啡店,更是許多人的心靈港灣。日本許多重量級的作家、藝術家、學生運動,以此地為聚集交會點,許多美好的藝術創作和故事都在這裡發生。店家致力為客人獻上一杯好喝美味的咖啡為宗旨,不管顧客何時光顧,店裡無時無刻竭誠為客人們送上屬於這裡獨特風味的自家烘焙咖啡。來到這裡,讓人暫時可以喘一口氣,細細品嚐溫暖人心的滋味,更有餘裕打開心房環顧生活周遭的事物。「六曜社」不只讓人覺得自在,更療癒了無數顆疲憊的心靈。本書首度公開這間日本人最愛的喫茶店,持續朝向「百年喫茶店」目標邁進的背後,不為人知的跨時代人情經營故事。
本書特色
★獨家咖啡別冊:咖啡魂限定!
限量附贈「Coffee Zine」【咖啡通訊:去咖啡名店裡散步】+「疫情退散!我要去日本喝咖啡」貼紙
由台灣咖啡人與人氣咖啡店連手帶路,帶你推開六曜社的大門,進行一場紙上的咖啡行旅。從喫茶建築到空間家具設計的空間散步介紹、到不能錯過的飲品和喫茶名物清單、以及日本喫茶文化小知,咖啡別冊不僅延續故事的感動,更陪你實際上路,一起親身感受迷人的咖啡滋味。
★精美插畫和攝影:本書收錄日本插畫插畫家「北林研二」一共二十七張精美插畫,完美傳達了故事背後,迷人的咖啡時光,以及新銳攝影師「小檜山貴裕」六曜社店主和店內攝影作品,精美絕倫,不可錯過!
★百年老店經營祕訣:首度公開家族事業傳承的甘苦談,以及其如何跨越血脈,以「客人」為首的不變理念,成就了一件件邁向百年老店無法取代的人情資產。提供現今咖啡店家在經營路上,最佳的心靈勵志和經營理念書籍。
★日本咖啡歷史:由一家咖啡老鋪見證了百年的日本咖啡史進程。含括:日本咖啡演變史、庶民飲食生活、日本藝文活動⋯⋯全在一間店三代經營的六曜社家族故事中展開。本書透過一家咖啡店三代的傳承故事,也珍貴記錄下了長達七十多年的日本文化的細膩記錄。
名人推薦
「二會gojiby」JUDY——
看完有點感動,某些心境非常感同身受,也許同為開店人的心聲吧!
「九日咖啡」JADE WANG——
一口氣讀完真的非常感動!尤其我們也是身為咖啡店第二代,傳遞的不只是咖啡,承接的不只是人情,還有故事。所以真的很有共鳴!
「Rufous coffee roasters」小楊——
開店前我到日本喝了幾十家的老咖啡店,其中「六曜社」渾厚的木製家飾和職人不絲一苟的誠摯應對氛圍,深深打動了我,也激發了我許多開店的靈感,如今讀他們的家族故事,更是再次感受到老店沁人心脾的魅力。
川口葉子(知名日本咖啡作家)——
感謝《咖啡一族:京都六曜社傳承三代的人情滋味故事》終於出版,這本書記錄了名店六曜社七十年來走過的足跡。六曜社是咖啡愛好者的心靈寄託之地。本書描述了從離開人世的第一代到第二代奧野修先生,以及第三代奧野薰平先生繼承的咖啡魂、革新事物,以及家族歷史。從一間在滿州的「小咖啡店」開始,隨著二戰結束,回到京都展店的咖啡館「六曜社」,今年迎接了七十週年。並立下志向,邁向第一個百年。透過本書,能夠認識一間以甜甜圈搭配咖啡聞名的名店。並且瞭解經營者第二代的奧野先生與第三代的薰平先生,如何隨著時代的轉變而維持不變,伴隨著咖啡走過漫長時光,持續守護著咖啡店的家族歷史故事。
「Amleteron」(知名東京插畫雜貨店)——
本書的封面、內頁的插畫作者是北林研二先生所繪製的作品,也是「Amleteron」2019年龐大的雙人展企劃,廣受好評的作品。在北林先生的獨特筆觸下,呈現出六曜社活潑鮮明的印象,時而表現出一種幽默詼諧。林北先生與奧野家具有深厚交情,曾經擔任奧野修先生的CD封面設計。我閱讀本書之後,內心便充滿了一股想「好想去京都呀」的衝動,此念頭在心中不斷盤旋,我甚至還不自覺地喊出了聲音呢!
「Kyoto city post」網站書評——
《咖啡一族:京都六曜社傳承三代的人情滋味故事》講述了在戰爭時期於滿州誕生了一間攤販咖啡店。在京都一隅,我們發現了奧野家的「咖啡一族」,他們永續經營店鋪的方式是什麼?這本書記錄了家族與一間咖啡館,如何正視繼承、永續經營的故事。
《Web之書雜誌》書評——
二戰結束,從舊滿州回國的一對夫妻,在京都創立了一間「六曜社咖啡店」。這間店鋪以自家烘焙咖啡與甜甜圈廣受大眾喜愛,三代家族分別從開店以來經營到現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每一位經營者的個性截然不同,各自面對的困境也不一樣。正因為是一家人,所以有好事、也有壞事發生。透過本書,讀者可以一點一滴地感受到三代家族對店鋪的重視與自豪。
日本知名網紅「森林的熊先生」——
我對第一代經營者的能力感到驚嘆,覺得戰爭時代出生的人威力十足。我個人最動容的則是第三代經營者。然後,書籍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出色了,喜歡咖啡的人都值得買一本收藏。
作者簡介:
樺山聰
現任職《京都新聞》社會部,2020年4月轉調文化部編輯委員。2015年於《京都新聞》連載「六曜社的故事:一間小咖啡店的戰後七十年」文章。另一身分為網路電子報作家,發文內容以京都文化與美的意識為主。
譯者簡介:
雷鎮興
中日口筆譯工作者。從小就是哈日族,喜愛關注與研究日本的各類文化。踏入譯界後,深感語言、文字所帶來的不可思議力量,期盼渺小的自己也能參與其中,盡一分綿薄之力。
譯稿賜教:kaminari1218@gmail.com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一間提供溫柔時光的百年喫茶店
日本的老咖啡店,又稱為「喫茶店」,是喜愛咖啡的大和民族,每天精神活力的重要補給站。而在這大量的老咖啡店家當中,又以「六曜社咖啡店」備受日本人的喜愛,是許多人心中最愛的咖啡店!
一間日本咖啡老店能夠獲得眾人的青睞,擄獲人心的祕訣絕非只是美味的咖啡和招牌名物、或者迷人的老闆或親切的待客之道而已,這些都只是好咖啡店的基本要素。而真正讓人們將六曜社列為心頭最鍾愛咖啡店的原因,是他們都在那裡,找到了最喜歡的自己的模樣。
本書進入咖啡家族「六曜社」,以文字細細道來其三代以血脈相傳的人情經營故事,你可以當作家族經營的甘苦談來讀,也可以用日本咖啡文化的角度來看待,更推薦在這個無法自由旅行的時刻,讓故事帶領你推開一扇咖啡大門,由這個家族以生命相陪,與你再次品嘗日本咖啡老店沁人心脾的魅力,神遊其跨世代延續百年的不滅力量。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一間提供溫柔時光的百年喫茶店
日本的老咖啡店,又稱為「喫茶店」,是喜愛咖啡的大和民族,每天精神活力的重要補給站。而在這大量的老咖啡店家當中,又以「六曜社咖啡店」備受日本人的喜愛,是許多人心中最愛的咖啡店!
一間日本咖啡老店能夠獲得眾人的青睞,擄獲人心的祕訣絕非只是美味的咖啡和招牌名物、或者迷人的老闆或親切的待客之道而已,這些都只是好咖啡店的基本要素。而真正讓人們將六曜社列為心頭最鍾愛咖啡店的原因,是他們都在那裡,找到了最喜歡的自己的模樣。
本書進入咖啡家族「六曜社」,以文...
章節試閱
前言
京都是號稱「全日本最愛咖啡」的都市。這裡有一間超過半世紀仍受到大眾喜愛的喫茶店「六曜社咖啡店」。
這間小喫茶店的營業地點,面向著大樓林立的河原町通。一九六○年代,許多激進的學運人士與藝術家經常出入這間店;甚至與過去東京新宿一間傳奇的喫茶店齊名,因而擁有「東有風月堂,西有六曜社」的美稱。
六曜社開幕於日本戰敗過後五年的一九五○年。奧野實與八重子這對夫妻相遇在海的彼端──舊滿州(現在的中國東北部),後來在現在的京都河原町通與三条通的交叉旁營業。自此之後,六曜社由家族共同經營。
在京都,儘管「Smart咖啡店」、「築地」與「Francois喫茶室」,這些體現一九三○年代「咖啡文化」的喫茶店依然健在,但六曜社作為二戰過後所謂的都市喫茶店,依然持續守護著不變的傳統,同時一點一滴地進化當中,持續朝向「百年喫茶店」的目標邁進。
六曜社的營業型態有一些與眾不同。
一樓與地下室的店鋪,無論是入口處或菜單皆各自獨立。兩間店的特調綜合咖啡同樣一杯五百日圓(二○二○年八月價格),不過使用的咖啡豆卻各自不同。公休日都是同一天,但營業時間與服務內容皆有所差異。
一樓的店鋪(以下稱為一樓店鋪)整體而言,以「正統喫茶店」為主要風格。店內以溫暖的木頭與青綠色調的磁磚組成,就像迎賓廳一樣。營業時間從早上八點半到晚上十點半,供應咖啡、果汁與吐司,此外還有早餐套餐。體育報等各類報紙一應俱全,從資深老主顧到上班族,以及學生、觀光客,客層非常廣泛。矮沙發椅的客桌區共有三十五個座位,當店內人潮擁擠時,店家會拜託客人併桌。在京都,保留「併桌文化」的店鋪,大概只剩六曜社了吧。一位熟客懷念地表示:「過去,有些女孩子會為了認識朋友而來六曜社呢。」女性店員無微不至的服務極為優雅,讓客人產生賓至如歸的感覺。現在則由創業者的孫子薰平經營這間店,親自率領約十名女性員工。
另一間六曜社的地下店鋪(以下稱為地下店鋪),則有一種隱蔽空間的氛圍,對「生客」來說可能會望而卻步。地下店鋪比一樓店鋪稍微狹窄,吧檯共有十四個座位,再加上三張客桌席位。營業時間從中午開始,咖啡的種類相當齊全,提供兩種自家烘焙綜合豆與不同產地的咖啡。這間店由創業者的三男奧野修與妻子美穗子負責經營。修在六曜社是開創自家烘焙的人物。即使到了現在,每晚結束店內工作之後,他一定會窩在烘焙小屋。修總是站在吧檯裡,除了研磨訂單上的咖啡豆,也負責沖泡咖啡。修的咖啡與美穗子每天在家製作一個一百六十日圓的家常甜甜圈,成為店裡兩大招牌名物,而一樓店面也提供甜甜圈的點餐服務。
地下店鋪還有另一種面貌。喫茶的營業時間結束之後,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酒吧。店長與餐點內容也會改變,現身店裡的酒保是創業者的長子奧野隆。一樓店鋪、地下店鋪與酒吧,擁有三種面貌的六曜社,各自擁有奧野家族的個性,每個人皆展現出自己的獨特風格。
每位店長的個性迥異,他們如何在六曜社和平共存、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為了解開其中的祕密,本書追蹤六曜社從誕生至今的歷程,看見他們絕非踏在平坦大道上的足跡。到目前為止,已有許多雜誌與電視媒體採訪報導,這間店在京都堪稱擁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響亮名氣。儘管如此,家族至今未曾透露其背後無數的煩惱與奮鬥的歷程。正因為由家族經營,所以有時會產生衝突,甚至面臨存亡絕續的緊要關頭。三代之間如何緊密連結,共同跨越這些危機呢?
目前,不少家族經營的喫茶老店正處於嚴峻的情況。包括,經營者年事已高、後繼無人等問題,以及面臨連鎖加盟店的攻勢,許多深受大眾喜愛的店家紛紛關門大吉。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大家可以借鏡六曜社的歷史軌跡,找出打破經營困境的一絲線索。
首先,從六曜社之前的歷史開始介紹。場景發生在二戰剛結束不久的大海對岸──中國大陸。在那裡,故事就從一對男女的相遇展開。
出發/小澤八重子
咖啡小攤
一九四六年戰敗隔年,二十歲的小澤八重子待在舊滿州的古都奉天(現為瀋陽)。一次,她與朋友走在石頭與紅磚構成的步道街上,目光被一間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攤販所吸引。
「小喫茶店」(小さな喫茶店)。
招牌上寫著日語,看起來似乎是一間日本人開的店,店名大概是參考了日本祖國流行的探戈曲名吧。
「我沒聽說過這裡可以擺咖啡攤販。日本人是不允許在滿州做生意的⋯⋯」
滿州國是日本的傀儡政權,最後因為戰敗而滅亡。所以在這個地方,日本人的處境可以說是「四面楚歌」。然而,在眾目睽睽的街道上,如此肆無忌憚掛著日語招牌,八重子對這種膽大妄為的行徑感到驚訝。她與朋友提心吊膽向前一窺究竟,結果看到攤位裡站著一位日本男子。
遠遠地飄來的一陣咖啡香氣,讓她們卸下了心頭的不安。八重子與友人,乾脆爽快地在攤販檯前的座位坐下。
「那個⋯⋯我想點杯冰咖啡。」
年輕男子板著臉孔,迅速在她們眼前端上一杯裝滿黑色飲料的玻璃杯。
「這杯子煮過一遍了,沒問題的。」
或許察覺出她們對衛生有所疑慮,男子輕聲嘀咕著。在乾燥的大陸空氣中,杯裡飄浮的冰塊發出涼快輕爽的碰撞聲。當八重子的手碰觸到滲出杯子的水滴時,再次喚醒了曾經和平時的記憶,響起不絕於耳的陣陣歡呼聲。
戰爭開始
一九二五年,八重子出生於東京代代木的上原。儘管她在澀谷區的富谷小學就讀,卻因為八歲那年,父親小澤八十八任職滿州航空的工作,一家大小便跟著遠赴中國大陸剛誕生、標榜著「王道樂土」的滿州國。那裡的冬天有著日本無法比擬的寒冷,雖然天氣難以忍受,但八重子穿著溜冰鞋,在凍結的路上玩耍得相當開心。她畢業於奉天的女校,一九四二年任職於「Japan Tourist Bureau」(現為日本交通公社)奉天分公司的人事課。每當工作結束,她經常與同事一起去街上的喫茶店,盡情享受喜愛的咖啡香味。
一九四四年,父親八十八轉調工作地點,帶著母親TE(てい)、小三歲的妹妹貞枝,以及小八歲的弟弟照夫與八重子,一家五口前往首都新京(現為長春)。當時太平洋戰爭正打得如火如荼,但比起日本來說相對平靜許多,日常生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不料,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接近戰爭結束之際,蘇聯罔顧與日本訂定的中立條約,突然出兵攻打滿州,和平安穩的日子頓時遭到破壞。
有一天剛好去奉天工作的叔父從由藏老家過來拜訪,即將滿二十歲的八重子,突然接到了父親八十八的緊急聯絡。
「妳現在趕快回來,戰事要開始發動攻擊了。」
八重子在慌亂中趕回新京家中。新京車站出現了大批帶著行李急忙疏散的混亂人潮,情勢顯得相當緊迫。
「妳現在立刻和媽媽疏散到宣川吧。越早離開越好。」
一回到家,父親八十八帶著僵硬的聲音如此吩咐八重子。她從父親臉上的表情明白了,父親對他們母女兩人的疏散行動極度擔心,卻也沒有任何猶豫的時間。十七歲的貞枝已經跟隨軍隊前往釜山,十二歲的照夫則與父親同行。八重子強忍著家族分散的恐懼,與父親的同事一家人搭上一班沒有屋頂的列車(所謂的「無蓋車」),火車飛快地朝向中國大陸南方駛去。
坐在沒有窗戶的列車裡,八重子一直抬頭凝望著天空。她不曉得列車到底前往何處,只能看著天上的雲朵不斷地飄過。而時間經過了多久呢?這場漫長的旅程,最後終於扺達朝鮮半島北部的宣川地區。他們好不容易步行走到一間像寺院的地方,一位親日派的朝鮮人拿出雪白的飯糰給八重子,她大口吃著好久沒吃到的白米飯。
「今後時局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
就這樣,八重子與母親度過了不安的一晚。
天色拂曉,這一天是八月十五日。
「日本好像戰敗了。」
四周的人們出現騷動。戰爭結束了。然而,對於八重子這群人而言,苦日子尚未結束,而是才正要開始。
飢餓體驗
一行人移動到附近的宣川農校。學校的四周都架起了圍籬。雖然是夏天時節,大陸的夜晚卻頗有寒意。晚上大家睡在教室時,都裹上毛毯裹才能能保暖。每天,都有嗷嗷待哺的嬰兒餓死。時值仲夏,八重子好幾次站在校舍的窗前,望著小小的遺體被放進皮箱或行李中運送到外面的景象。而她自己也因為營養失調身體開始出現浮腫的情形,雙腳也常沉重到動彈不得。這種飢餓感,是八重子有生以來第一次的遭遇。
為了賺取生活糧食,八重子在附近一處朝鮮人經營的相片館幫忙。親切的夫妻老闆,將八重子視為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我的兒子從東京牙醫大學畢業後和日本人結婚了,因為戰爭沒有辦法回故鄉⋯⋯」
在困苦的生活中,他們彼此之間產生了溫暖的交流。八重子在這間店裡幫忙了一個月左右。
在這間宣川農校裡,也有一位因疏散而來到此地的作家藤原TE(藤原てい)。戰爭結束後,藤原撰寫一本以逃離舊滿州的暢銷書籍《流星依然活著》(流れる星は生きている。※1),根據內容描述,大約有三百位左右的婦女與兒童逃到宣川農校的校舍避難。提到當時的情況,藤原寫下了一段話。
「男人們在學校裡面搭建一處煮飯的場所,蓋了一個應急的爐灶,弄來了一個鍋子,大家一起分擔煮飯的工作,黃豆與白米的分量各半,煮好之後會做成飯糰,每天定量供應兩次。但是,有些黃豆似乎壞掉了,小孩子吃了都會拉肚子,有些成人也有惱人的腹瀉問題。」
逃離滿州
難熬的農校日子終於接近尾聲。八重子聽說將有前往新京的滿州航空專用列車。出發當天,相片館的夫妻老闆特地前來車站送行,大家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依依不捨。但是,八重子並沒有流下一滴眼淚。她面臨了多次的生離死別,在持續的飢餓狀態下,情感的擺盪早已停了下來。一想到留在新京的父親與家人們,別說居住的地點了,就連他們是生是死都一無所知。
「我們已經上車了,但是要在哪裡下車?」
八重子與母親商量後,決定賭一把,他們決定中途在叔父由藏公司宿舍附近的奉天車站下車。抵達車站時已是夜晚。下車後,一群中國人蜂擁向前推擠。
「希望我們不會遇到搶劫⋯⋯」
八重子判斷,若是擅自行動,肯定會有生命危險,於是決定在車站裡度過一晚。她在心中不停盼望著趕緊天亮,就在毫無睡意的情況下,直到黎明天空出現𥌓光,她們便立刻朝著由藏家的方向奔去。
由藏的家和過去一樣依舊不變。大門打開的那一刻,除了由藏一家人以外,還出現了父親八十八與弟弟照夫的身影。聽說妹妹貞枝也安然無恙,已坐上開往日本的船隻。
「大家能平安無事,真的是、真的是太好了⋯⋯」
再次重逢讓八重子淚水直流,她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父親八十八為人良善受到俄羅斯人的愛戴,更被暱稱為「爸爸桑」,也這樣順利地從新京來到奉天。八重子明明才幾個月沒見到父親的臉,感覺卻像久違多年一樣。就這樣,小澤一家人借住在由藏家,重新展開了奉天的生活。
父親小澤八十八任職的滿州航空因為日本戰敗而倒閉,一家人為了生活,八重子在中國人經營的居酒屋工作。中國人對待戰敗國日本人的態度極為冷漠。嘲笑、辱罵是家常便飯,中國人完全不把日本人當成人來看待,八重子心中只想著何時辭職這件事。
一天,八重子上街時,竟然被一位中國人強行想拉回家裡。在八重子抵死不從的掙脫之下,最後皺著眉頭、神情不悅的男子只好放她離開。回家後,她故意好幾天不洗澡,讓身體發出難聞的臭味,當成保護自己身體的武器。這樣的日子到底還要過多久?每天生活在如此無法無天的地方,八重子的精神狀態已快瀕臨崩潰的臨界點了。
「萬一到了緊要關頭,倒不如死了還比較好。」
八重子從朋友那裡取得了氰化鉀,她用紙包妥,總是隨身藏在胸前的口袋裡。
放手一搏
八重子做好隨時赴死的準備,過著身心俱疲的每一天。在這期間,她發現了一個小攤販「小喫茶店」。
據說,這間攤販外圍的木材是由男子獨自打造完成的。有一整面完整的屋頂,店的高度將近三公尺左右。雖說是一間店,店裡只有吧檯與椅子,最多容納四、五名客人就客滿了。八重子第一次進來店裡時,沒有其他客人。儘管經營這間店的日本男子態度不親切,但他親手以濾布仔細沖泡的咖啡風味,卻讓八重子暫時忘卻了難熬的日子。不知從何時開始,這個場所對八重子來說,就成為了沙漠中的一處綠洲。而站在店裡的這位男子,就是後來成為八重子丈夫的奧野實。
有一份關於咖啡與喫茶的報導刊物《甘苦一滴》(※2)其中一篇文章記錄了當時奧野實的訪談。
「我用俄羅斯薩莫瓦茶壺煮水,再以酒精燈或木碳來煮沸。由於當時物資匱乏,有時會拿襯褲的布料作為咖啡濾布。或許咖啡反而因此變得好喝呢。」
季節交替之際,可以感受到夏季快結束的這一天,八重子正前往工作地點居酒屋的途中,她在路上被一位男子攔了下來。印象中,她不曾見過這位日本男性。
「我打算開一間喫茶店,可以請妳來幫忙嗎?」
面對突如其來的請求,八重子還來不及消化這句話的意思。只見她一臉驚訝、一付不可置信的表情,男子趕緊說明自己是小喫茶店沖泡咖啡的老闆朋友。男子受到攤販老闆的委託,已經連續好幾天守在這條路上等待著八重子。
「你突然提出這種要求,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覆⋯⋯」
八重子現在的工作場所,因為日本人的身分,經常飽受言語上的侮辱,八重子對此極為厭惡。雖然聽到這樣的請求有如天降甘霖,但出現在半路上的男子,身分真的是老闆的朋友嗎?八重子實在沒有把握,正當猶豫如何回答時,男子提出了更優渥的條件。
「如果妳願意考慮這項請求,老闆就會為妳訂作一套旗袍。」
雖然八重子還是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至少接收到了對方的熱情心意。任何其他的選擇,一定都不會比現在的工作更糟糕吧。儘管旗袍並不是決定的關鍵,八重子卻勇敢地下定了決心。
「若是日本人經營的店,我就願意嘗試看看。」
就這樣,男子帶八重子去了一個地方,見過幾次面的攤販老闆確實出現在那裡。不曉得是中國當局得知他經營攤販的緣故,亦或是為了大陸寒冷的冬天所做的準備,他借用了中國朋友的名義,把一間獨棟的房屋改裝成自己的店鋪。店名取為「彩虹」。店內小巧玲瓏,大約能容納十名顧客,一臺手搖式留聲機正播放著古典音樂。
前言
京都是號稱「全日本最愛咖啡」的都市。這裡有一間超過半世紀仍受到大眾喜愛的喫茶店「六曜社咖啡店」。
這間小喫茶店的營業地點,面向著大樓林立的河原町通。一九六○年代,許多激進的學運人士與藝術家經常出入這間店;甚至與過去東京新宿一間傳奇的喫茶店齊名,因而擁有「東有風月堂,西有六曜社」的美稱。
六曜社開幕於日本戰敗過後五年的一九五○年。奧野實與八重子這對夫妻相遇在海的彼端──舊滿州(現在的中國東北部),後來在現在的京都河原町通與三条通的交叉旁營業。自此之後,六曜社由家族共同經營。
在京都,儘管...
目錄
前言
出發/八重子
萌生新芽/奧野修
邁向百年/奧野薰平
參考文獻
前言
出發/八重子
萌生新芽/奧野修
邁向百年/奧野薰平
參考文獻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