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柯南‧道爾經典偵探推理小說的創新之作。
▲再現香港百餘年前英國殖民初期的歷史風貌。
▲莫文蔚:「大家看過之後,便一定會明白我爲甚麽一直這麼崇拜哥哥!」
當時空從19世紀末英國,挪移到晚清殖民地香港,
當頭戴獵鹿帽的福爾摩斯,變身為留長辮的滿洲鑲藍旗福邇…… 19世紀末的英國倫敦,頭戴獵鹿帽、叼著煙斗的私人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
穿行過大霧籠罩的貝克街,回到他「221號B」的住處。
此際,場景轉換到大半個地球之外,晚清時期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
出身滿洲鑲藍旗,曾選入同文館、後負笈歐洲日本的福邇,
正在位於上環荷李活道「貳佰貳拾壹號乙」的樓宇裡,
抽水煙,拉著胡琴自娛,等待某椿罪案的案主拉響洋式門鈴……
「這部小說是我作為一個香港人寫給福爾摩斯的情書,
也是我作為一個福爾摩斯迷寫給香港的情書。」——莫理斯
本書魔改新編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著名的偵探推理小說《福爾摩斯探案》,
作者莫理斯,延展、置換甚至顛覆原典情節元素,
除了改造故事的環境背景,賦予主角與原作相映成趣的身分與形像,
更一如柯南‧道爾以小說記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氛圍與文化細節,
出生成長於香港、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的莫理斯,憑藉多年的生活與學術研究經驗,
蒐羅、考據早期中西交會的商埠特色,以及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
以史實與虛構相互交織呼應的筆法,刻繪出獨一無二的港島風貌。
在教人目不轉睛的懸疑、奇情、詭計、鑑識與解謎之間,
華洋雜處、守舊文化與先進文明並行、買辦洋行林立等香江風情躍然紙上。
名家推薦
冬 陽 │ 推理評論人
沈 默 │ 武俠小說作家、評論者
林斯諺 │ 推理作家
臥 斧 │ 文字工作者
莫文蔚 │ 歌手、演員
陳浩基 │ 推理小說家
盧郁佳 │ 作家
(按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莫理斯
1965年出生於香港,演員、歌手莫文蔚兄長。
高中時榮獲《南華早報》1984年度最傑出學生獎,同年以優異成績考入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法律。於1988及1989年攻讀博士期間,曾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研究員及翻譯之職。
畢業後在英國講學多年,2001年回港轉投影視幕後工作,先後參與製作多部在國家地理及發現頻道等平台播放的紀錄片,亦為第一部全香港創製3D電腦動畫《龍刀奇緣》(2005)編寫劇本及擔任監製。2008年受迪士尼片廠所聘,負責中美合拍電影事項。
現為獨立影視創作人及監製,及於香港大學兼任法律系客席副教授。
曾於《文匯報》撰寫「東拉西扯」專欄,部分輯錄成書。《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是莫理斯第一部中文短篇小說集,目前正致力於撰寫系列續作。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這本小說不簡單。作者莫理斯熟悉原本那個聰明帶點傲嬌的獵鹿帽大偵探,孕育出東方色彩濃郁的福邇與華笙雙拍檔;明白推理故事如何歷久不衰的趣味精髓,戲仿援引之中富含現代新意;細膩講究時代地域的獨特性,遊走熟悉與新奇兩端能見處處驚喜。這就像是內力深厚的高手出招,不慍不火展現獨門真功夫,同道中人見了肯定大呼過癮,走過路過的門外漢也必定目不轉睛瞧個仔細。——冬陽(推理評論人)
二十一世紀以來,各種關於《福爾摩斯》的變形挪移之作,前仆後繼,……從歐美到亞洲,各國各種版本,身世、膚色與性別全都可以任意變變變,各顯神通,也各具神采。而在廣大的福爾摩斯IP宇宙裡,莫理斯以《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獨占一格,不止是經典翻新之作,更是一長卷的香江人情浮世繪,從人物言談、舉止到器具使用、社會風氣乃至中西文化交會巨變,無不充滿時代與生活的細節,繁勝夢華也如重現彼時香港,完成了足夠真實的織錦――這是莫理斯的推理極境,一種猶如具現化系念能力的深切回望。——沈默(武俠小說作家、評論者)
小時候,哥哥是我最好的兒時玩伴,每天最期待的時間就是睡前他給我說故事,通常都是即興編出來的,還會用我的布娃娃來充當「演員」。他自小便是一個會走路的活百科全書,天南地北甚麼事情都懂,簡直是一位天才!《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是他所寫的第一本偵探小說,創意無限,把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搖身一變,成為晚清時期在香港查案的二人組,絕對是我近年看過最難忘的一本書。大家看過之後,便一定會明白我爲什麽一直這麽崇拜他!——莫文蔚(歌手、演員)
這是一部「兼顧全方位」的傑作。……一些戲仿作品毀譽參半,就是因為有些情節只有熟悉原作的讀者/觀眾才懂好玩之處,而沒看過原作的只感到莫名其妙。要令兩種讀者都滿意,只有做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才能成功。……本作在這方面堪稱超一流,沒讀過《福爾摩斯探案》的讀者固然能夠放心閱讀,作者沒有刁難新入門的推理讀者,而對「福迷」而言便是驚喜處處,大量細節跟原作連結,越熟的越看得過癮。莫理斯甚至在一些情節中故意顛覆原作,您永遠不知道故事的流向會跟原典一樣,還是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帶來與別不同的閱讀體驗。──陳浩基(推理小說家)
作者莫理斯博學多識,在謎團詭計中精巧嵌鑲香港歷史,事件、人物、機構、地理沿革,為福邇的探案披上了近代本土的聲色。近代西方看香港,是異國情調的人力車夫、鴉片鬼、江湖中人、旗袍妓女蘇絲黃。本書掙脫這些過時框架,反轉觀看,藉虛構和史實重塑香港。……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解碼、詭計、鑑識之間,本書寫活了香港自豪的理性啟蒙精神。──盧郁佳(作家)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這本小說不簡單。作者莫理斯熟悉原本那個聰明帶點傲嬌的獵鹿帽大偵探,孕育出東方色彩濃郁的福邇與華笙雙拍檔;明白推理故事如何歷久不衰的趣味精髓,戲仿援引之中富含現代新意;細膩講究時代地域的獨特性,遊走熟悉與新奇兩端能見處處驚喜。這就像是內力深厚的高手出招,不慍不火展現獨門真功夫,同道中人見了肯定大呼過癮,走過路過的門外漢也必定目不轉睛瞧個仔細。——冬陽(推理評論人)
二十一世紀以來,各種關於《福爾摩斯》的變形挪移之作,前仆後繼,……從歐美到亞洲,各國各種版本,身世、膚色與性別全...
章節試閱
〈血字究祕〉選摘
在香島登岸之處叫做域多利城,繁華景象堪與天津上海租界相比。城裡高廈林立、車水馬龍不在話下,大路兩旁更設有自來火街燈,徹夜通明,足與黃浦外灘分庭抗禮。
初到這個英吉列人殖民之地,許多中西夾雜的奇風異俗都一時難以習慣。洋鐘我自看得懂,也早清楚一日十二個時辰等於二十四個鐘頭,但年月日的運算也要改變,卻真教人一頭霧水。光緒七年辛巳變成西曆一千八百八十一年也罷,但連月份亦一下子由黃曆八月變成了陽曆十月;更惱人的是,西洋月份極不工整,未必以三十天為期,又不依太陰盈虧、不辨朔望,另外還要硬套上每七日一個禮拜,實在亂七八糟。
到埗之日正值中秋前夕,思鄉之念油然而生,卻奇怪雖是迎月之夜,街上卻不甚見民眾張燈掛彩。一問之下,才知原來香港自開埠以來,幾十年一直施行宵禁,唐人在晚上八點鐘後必須手持燈籠方可上街,過了十點鐘更是嚴禁外出,要是給夜裡巡邏的差人遇上,違者必究,關一晚牢之後還要罰款。我聽說有這麼橫蠻無理的苛政,差點馬上拂袖回鄉,但轉念一想,既來之則安之,好歹也在這地方待一段時日再說。
香港舉目無親,客棧安頓好後,唯有厚著面皮,趁中秋節去拜訪一家與家父素有生意來往的藥材商。我懂的粵語有限,幸好姓譚名發的少東官話說得過去,年紀又與我相若,談起來倒十分投契。碰巧他們在中環石板街的藥店正少了一個坐堂醫,便讓我每個禮拜二和五到那裡作門診。不巧第一個禮拜忽然颳起暴風雨,店子逼著休業—兩天,所以等到我開始幹活時,已是抵埗之後的半個月。
生計可說解決了,但在客棧長住下去也始終不是辦法,為此譚發便答應給我打聽一下。他果然言而有信,我坐堂才第二個禮拜,有天下午他便興高采烈地回到店子,笑問:「華兄,你自問算不算是個有趣的人呢?」
我奇道:「你為何有此一問?」
他說:「昨天你不在,碰巧有一個我相識的人來買藥材,談起才知他最近以很好的價錢在上環買了一幢洋樓。樓下租了出去給人做街鋪,樓上兩層留給自己住,卻嫌地方太大,想找個單身房客來作個伴。租金多少他倒沒所謂,但卻開出個奇怪的條件。他是這麼說的:『索然無趣者免問』。」
我聽了不禁失笑:「對房客有這樣的要求,我想這位房東自己也必定是一位妙趣的人物吧?」
譚發抓了一抓後腦,道:「這位先生的脾氣確實古怪。我跟他不是深交,只知道他姓福,是北方人,家境似乎不俗,好像還留過洋。這個人絕頂聰明,來了香港不過一兩年,廣東話已經講得跟本地人沒有分別;但最犀利的還是他的目光,哪怕跟你素未謀面,只要望你一眼,便能看穿你的身分來歷,就連你心裡想著甚麼也知道。」
我將信將疑道:「不會吧?」
他道:「不信我這便帶你去見識一下。這人滿腦子都是稀奇古怪的學問,昨天他來到店子,便是拿取之前訂購的藥材,有些連掌櫃也想不出他有甚麼用途。」譚發說到這裡,忽然壓低嗓門道:「還有人告訴我,他跟西醫院的洋醫生學劏死屍!所以我跟你聲明在先,這個人有點邪門,若然你跟他合不來也不要怪我。」
我聽見他這樣先打退堂豉,不禁暗自嘀咕,但又耐不住好奇,便跟他說,姑且去見一見這個怪人也無妨。譚發本就是一副紈褲子弟的脾性,見這天店子沒有甚麼生意,便馬上拉著我出門,帶我去這位福先生的住處。
行上大街,一時招不到人力車,譚發又見天氣不錯,便說不如慢慢散步過去,也好讓他可以沿路給我指點一下風景。我們沿著環抱山腰的縈迴長街往西走,一路由中環行到上環,但見兩邊樓房櫛比鱗次,井井有條。這時我還未熟識香港地方,聽他說這裡叫做「荷李活道」,但又不見種有荷花和李樹,便問他是甚麼意思。
譚發扮了個鬼臉,嘻嘻道:「『荷李活』是番鬼佬叫法,甚麼意思真是鬼才知道!這條路把山攔腰截斷,本地人便俗稱『掘斷山道』。」
走到這條「掘斷山」的長街西端,終於來到一座中仿西式、樓高三層的房屋。樓下對著街的鋪頭是一間叫做「白記」的糕餅店,其時臨近九月初九,嶺南雖然沒有分重陽餅的習俗,但門口已擺出了桂花糕來招攬生意。店旁有一道側門,上面除了用中文寫著「貳佰貳拾壹號乙」之外,還有外文數目字和字母,看格局是直接通往上面的二三樓。譚發走了過去,拉了一拉這道門旁的洋式門鈴。
不一會聽到有人下樓的聲音,門一打開,原來是一個年方破瓜、明眸流盼的姑娘,頭上梳起兩個丫鬟髻,身穿琵琶襟短裝,一開口便是地道的京片子:「請問兩位先生有何貴幹?」
譚發用蹩脚官話答道:「我姓譚,是開藥材店的,今天帶了一位朋友來拜候福先生。」
丫鬟帶我們上樓梯到了二樓,叩了叩門朗聲道:「公子,有位譚先生帶了朋友到訪。」接著引我們入內。
進了門是個偌大的廳子,裡面站了一個穿著灰白一裹圓的高個子男人,瘦削的身形更讓他顯得鶴立雞群。他本背著門口,在一張桌前好像正在搗藥,這時便轉過身來迎接我們。看他年紀跟我和譚發相差無幾,生得鳳眉虎目,鼻昂額闊,溫文爾雅的風度掩蓋不著一股卓越不凡之傲氣。他跟譚發打過招呼,便向我拱手作揖,道:「福邇,字摩斯。幸會。」
我連忙回禮道:「福先生幸會。敝姓華,單名笙簫管笛的笙,字籥瀚。」
福邇讚道:「笙磬同音,笛籥浩瀚,好名字。」他轉向引我們進門的丫鬟道:「這是小婢鶴心。還不快向兩位先生請安?」
丫鬟馬上向我們扶膝欠身道:「奴婢鶴心,請譚先生、華先生安。」
我在福州家境殷實,自小不乏傭人,但卻何曾會有自稱「奴婢」的向我行此禮呢?可幸我雖然曾為武官,肚子裡也非沒有一點文墨,認得她名字出處,便道:「『松骨輕自飛,鶴心高不群』,不錯不錯。」
福邇又道:「兩位來得正好。聽華先生語帶閩音,應是福建人士吧?我最近買得一些上等安溪鐵觀音,古來品茗有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鶴心,備茶。」
坐下環顧大廳,面對大街的一邊有兩扇開往騎樓的木門,門上裝了一格格的玻璃,門的左右兩旁還各有一個大窗子,所以陽光充猛,空氣亦十分通爽。廳子一側的牆壁,中間還開了一個洋式火爐,但我心想,嶺南氣候應該鮮會用得著吧。廳裡布置得中西合璧,既有酸枝傢俬,又有西洋書桌木櫃、皮椅和自鳴鐘等東西,牆上既掛著山水字畫,又有油畫、相片和地圖,地上竟還鋪了一整塊不知來自何方的熊皮。可能因為新居入伙,未及整理,地方難免仍有點凌亂,尤其是一堆堆疊得搖搖欲墜的中外典籍,似乎尚有待分門別類。這時才看清楚,剛才福邇待著的桌子,原來放滿了奇形怪狀的玻璃瓶子,還有一台可以調校伸縮窺管的黃銅機器;我早聽說過顯微鏡這種東西,但還是頭一趟看見。桌面攤放了許多草藥,盡是鉤吻、羊角拗、烏頭、馬錢子、甘遂、毛地黃、一品紅、雷公藤等毒性不一之物,顯然譚發之前所言不差,福邇果真是個有點邪門的怪人。
不久鶴心給我們每人端上了一個青花三才碗,看來主人對茶道十分講究。揭開蓋子一聞,果然芳香撲鼻。福邇待我和譚發呷過一口、稱讚一番之後,突然跟我道:「華先生在新疆立過不少汗馬功勞吧,敢問是在伊犁受的戰傷嗎?」
我嘆了口氣道:「不錯,但哪稱得上甚麼功勞?不用曝屍於野已算萬幸。是譚兄告訴你的吧?」
譚發搖頭笑道:「我甚麼也沒有說過,福先生便是這麼料事如神。」
福邇見我半信半疑的樣子,便解釋道:「一看華先生便知你身懷武功,且有軍人的威嚴氣宇,一定是武將出身。既知你原籍福建,但臉上卻見久歷沙塵、日曬風霜之色,必然是遠離家鄉,長駐邊塞所致,最少也有幾年光景。從你行動之間,看得出左肩和右腿都是新傷初癒,應只是一年半載的事情;而回亂雖然擾攘邊疆十餘載,但數年前經已平定,所以可以斷定,只會是今年初收復伊犁時所受的戰傷。」
我不禁拍案叫絕:「福先生眼力好厲害!」
他不以為然道:「既能目睹、亦可耳聞,有很多東西也可以聽出來的。譬如說,我知道華先生你在新疆時,隸屬的必定是綠營,因為若是身處左大人的湘軍的話,幾年來耳濡目染,言語難免會帶點湖南腔,然而閣下談吐卻反而帶有京音,想必在北京逗留過一段日子。華先生言語彬彬,顯然飽讀書經,絕非區區一介武夫,請問可曾考取過武科功名呢?以閣下年紀,想必是同治十三年甲戌科殿試吧?」
我道:「確如福先生所言。」
福邇道:「武科殿試三甲及第出身,例必全部欽賜一至三等或藍翎侍衛之職;華先生必定榜上有名,擔任了數年大內侍衛,言語中京音才會這麼明顯。我知道多半是同治甲戌科,因為若是光緒二年的丙子恩科,或次年的丁丑科,那麼閣下駐守京師之後,便未必來得及再轉派新疆征戰數年了。」
我聽了不由嘆服:「福先生真是神機妙算。只恨我如今身帶缺陷,已無法再為社稷出力,衛國安邦了。」說到這裡,我自有點黯然。
福邇溫言道:「時不利兮而已,華先生無須介懷。有道:『不為良相,願為良醫。』閣下如今棄戈懸壺,未嘗不是男兒報國的好方法。」
他言簡意深的一句勉勵,可令我不勝感激,待怔了一怔,才意會到竟連我「棄戈懸壺」也被他一語道破,便問:「我在譚兄的藥店當了坐堂醫才半個月,福先生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亅
福邇道:「剛才大家談話之際,我見華先生不時情不自禁撫按肩膊及腿上傷患處的穴位,所用的是正統矯摩指法。還有,之前你看到我正在研究的藥材,眉頭皺了一皺,顯然一眼便認出全部都是毒物。練武之人本來便經常兼習醫術,就如當今廣東兩大高手,佛山詠春梁贊和廣州洪拳黃飛鴻,便都是譽滿武杏雙林的名師;況且我既知你跟譚先生有交情,又看見你右邊衣袖有多次捲起了又再放下來的褶痕,這不是在他的藥店給病人把脈還會是甚麼?」
我拍了一拍譚發膊頭,道:「這還是多得譚兄照顧。」
福邇又道:「那華先生想必有兄長克紹箕裘,才會孑然隻身來到香港再闖一番新事業吧。」
譚發見我微笑點頭,悄悄問我:「甚麼叫克紹箕裘?」
我小聲答道:「即是兒子繼承父業的意思。」
福邇裝作沒聽見,反倒是譚發打個哈哈道:「若然在古代,人們一定會把福先生當作未卜先知的活神仙!」
福邇謙然打趣道:「相傳漢武帝與大臣玩遊戲,把物件用盆子蓋著讓他們來猜,唯獨東方朔一人能夠百猜百中;北魏時,又有個名叫耿玄的人,善於占卜,客人還在叩門,他在屋裡已知道來者姓甚名誰、想請教他甚麼。與古人相比,我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如是者大家暢談甚歡,福邇當然不用我們開口也知道來意,喝過茶後,便帶了我和譚發上樓看看客房。再過大約一個禮拜便是洋曆月初,他便提議我到時入住。他隨口開的租金十分相宜,我自是欣然答應。跟福邇道別之後,譚發和我回到街上,笑道:「我沒說錯吧?福先生是一位奇人。」
(未完待續)
〈血字究祕〉選摘
在香島登岸之處叫做域多利城,繁華景象堪與天津上海租界相比。城裡高廈林立、車水馬龍不在話下,大路兩旁更設有自來火街燈,徹夜通明,足與黃浦外灘分庭抗禮。
初到這個英吉列人殖民之地,許多中西夾雜的奇風異俗都一時難以習慣。洋鐘我自看得懂,也早清楚一日十二個時辰等於二十四個鐘頭,但年月日的運算也要改變,卻真教人一頭霧水。光緒七年辛巳變成西曆一千八百八十一年也罷,但連月份亦一下子由黃曆八月變成了陽曆十月;更惱人的是,西洋月份極不工整,未必以三十天為期,又不依太陰盈虧、不辨朔望,另外還要硬套...
推薦序
推薦序
就算不談推理,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
陳浩基(作家)
向各位介紹作品前,我想先談一下跟作者莫理斯兄認識的經過。
二○一九年七月我獲邀擔任香港書展幾場講座的講者,首場完成後有小型的簽書活動,我就坐在台前,接過一位位讀者遞過來的書,仔細地簽名。簽名前我會先問對方要不要寫上款,有時更會請對方在紙條上寫一下,畢竟我現在只習慣用鍵盤打倉頡碼,怕不小心寫錯別字貽笑大方。當我像工人在工廠生產線上流水作業時,一位先生遞來我的某部作品,我便公式化地問道:「要寫上款嗎?」
「啊,好,我叫莫理斯。」
這句話令我霎時抬頭,錯愕地大嚷:「你是《神探福邇,字摩斯》的莫理斯?!」
「你有看過?」莫理斯也同樣地掛上驚訝的表情回應。
對,當然看過。《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的港版(港版書名少「香江」二字)當時已出版了一年多,身為推理迷很難不注意,而且作品水準相當驚人,我買來稍讀後已跟台灣的推理圈友人推薦,甚至跟來港的日本朋友介紹這本推理小說如何精巧有趣。我沒料到的是竟然有機會跟作者相遇,而且對方更反過來找我簽名。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如何優秀,我想難以三言兩語說明,在不劇透的前提下,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兼顧全方位」的傑作。重撰、改寫《福爾摩斯探案》在歐美和日本都有不少例子,遠至艾勒里.昆恩,近至安東尼.霍洛維茨都有寫過,日本也有島田莊司和松岡圭祐等名作家參與,而將福爾摩斯挪移到十九世紀末英國以外的時空,則有英國BBC製作的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Sherlock)和美國的《福爾摩斯與華生》(Elementary)等等,它們將人物和案件放到現代倫敦或紐約,以時下角度重新演繹改編經典故事。無論是仿作或是現代改編都具有一定難度,前者要考慮如何模仿原作者柯南・道爾爵士的風格、貫徹原有角色的個性,後者則要比較時代差異,針對環境變遷帶出新觀點和新趣味。
而莫理斯在《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做的,卻是融合兩者的高難度動作。
莫理斯藝高人膽大,沒有將福爾摩斯的故事現代化,但將它「平行轉移」到地球的另一面,以亞洲城市、亞裔人物來取代歐洲舞台和角色。作者一方面要做大量歷史取材,確保故事背景符合十九世紀末的香港風土人情,另一方面要將文化差異加進故事裡,置換原典的元素以突顯本作的獨特風味。
本作故事發生在一八八一年——跟原作一樣——如何將一百多年前的香港風貌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已相當困難,莫理斯不但充分展現出他對當時環境的理解,還在字裡行間加插不少漢學知識,令角色更見生動,仿如歷史人物真實呈現。《福爾摩斯探案》備受推崇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它的生活感和寫實性,當時在《岸濱月刊》(TheStrandMagazine)連載,讀者就覺得福爾摩斯跟他們一樣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每天讀《每日電訊報》、走在倫敦西敏市貝克街的路上、和蘇格蘭場的警官討論罪案。而莫理斯在《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也能寫出相同的韻味,創作出一個真實度滿分的昔日香江,讓主角們遊走於那個被遺忘了的舊城市的街角巷弄之間——可別忘了,柯南・道爾寫的是他每日看到的東西,莫理斯卻寫出了他沒經歷過、他曾祖父輩身處的世界!就算不談推理,本作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
剛才我以「全方位」來形容本作,就是想說除了歷史元素外,本作的推理性也是非常出眾。改編最困難之處,在於要考慮兩種讀者:一種讀者有讀過原典,另一種沒有,而這個差異足以令一部作品的評價差天共地。一些戲仿作品毀譽參半,就是因為有些情節只有熟悉原作的讀者/觀眾才懂好玩之處,而沒看過原作的只感到莫名其妙。要令兩種讀者都滿意,只有做出「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才能成功,即是沒看過原典的人能從故事獲得足夠的娛樂性,看過的卻能進一步讀出作者改編的用心。本作在這方面堪稱超一流,沒讀過《福爾摩斯探案》的讀者固然能夠放心閱讀,作者沒有刁難新入門的推理讀者,而對「福迷」而言便是驚喜處處,大量細節跟原作連結,越熟的越看得過癮。莫理斯甚至在一些情節中故意顛覆原作,您永遠不知道故事的流向會跟原典一樣,還是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帶來與別不同的閱讀體驗。
雖然莫理斯未必有意圖借古喻今,但清末香港在風起雲湧的世界局勢間,或許和現代有幾分相似,我們透過虛構故事,也可以延伸思考社會問題,以及如何自處。《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的故事發生時間,是在一八九八年英國與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之前,亦即是當時的「香港」只有「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兩片領地,「新界」這名稱根本不存在,只有「九龍界限線(現界限街)以北、廣東深圳河以南」作為地域代號。英國逼迫大清簽下這份無償的不平等土地租約,最大目的並非要從清政府取利,而是為了應付其他歐洲強豪對英屬香港的軍事威脅(條約有英軍接納清軍協防進駐的細則,雖然日後事態發展令原意失去)。那是一個比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動盪時代,我相信讀者對歷史認識越深,就越能應對未來社會的急遽變化,這是一本寓教於樂的傑出作品。
我和莫理斯兄相識後,每次碰面都會談及推理的種種,也很高興有機會跟他合作,與香港一眾推理作家合撰《偵探冰室》這系列的短篇集。他是我認識的作家朋友中最擅長寫古典詭計的推理作者,也因此我十分期待本作跟台灣讀者見面,更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讀到《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的續篇。福邇和華大夫的精彩冒險,才剛開始而已!
推薦序
穿越遍地腐爛與死亡,孤獨偵探血仍未冷
盧郁佳(作家)
福爾摩斯思考時拉小提琴,福邇拉胡琴,把西方小提琴曲改編成胡琴演奏,說胡琴是行乞賣藝的平民樂器,權貴瞧不起,但他情有獨鍾。似乎象徵把《福爾摩斯探案》重新融鑄成港版:推理小說是大眾娛樂,勢利眼瞧不起。書業崇尚翻譯,本土次之。六○年代《黃河大合唱》改編為鋼琴協奏曲《黃河》,將陝北民謠風格用管弦樂編制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演出,西裝見客,視為超英趕美民族復興。半世紀後,他想用胡琴拉小提琴曲,讓福爾摩斯穿上長衫馬褂吸鴉片破案。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將福爾摩斯從十九世紀末倫敦大霧中的貝克街,挪過大半個地球,瞬間橫移到同時代的香港上環荷李活道,化為留學歐洲日本,博學優雅的貴族滿人青年福邇。助手華笙大夫,則是在左宗棠麾下收復新疆的福州軍官,武功過人。因戰爭重傷,再起不能,黯然退役。未能衣錦還鄉,無顏見父老。遂在航行回福州老家途中來到香港,棲身在中環石板街的中藥店裡為人看診。
原來華笙當初武試中舉,好比選手進奧運就要拿金牌,期待立功封賞一路升遷,御賜牌坊表彰科第功勳,光宗耀祖。從陞官圖半途隕落,令人難以承受。必須改變人生觀,才能重新認同自己。
人設一改,天地乍變。角色的情懷遂由謀職租房、拉琴飲茶的雅趣、鑑識推理的熱情,擴展到認同的轉移、時代的變革。
作者莫理斯博學多識,在謎團詭計中精巧嵌鑲香港歷史,事件、人物、機構、地理沿革,為福邇的探案披上了近代本土的聲色。近代西方看香港,是異國情調的人力車夫、鴉片鬼、江湖中人、旗袍妓女蘇絲黃。本書掙脫這些過時框架,反轉觀看,藉虛構和史實重塑香港。
本土化很難。環境與居民融為一體,失去邊界,所以居民難以反身回看。像蛇髮女妖梅杜莎,一看便化為石像,只能藉銅盾倒影斬殺她。小說也須拉開距離,才能指認香港。本書的第一個視角,是外人華笙,北來的傳統中國人看香港。
自一個誠樸剛直的退役軍人華笙眼中望去,入境香港便從「光緒七年辛巳」變「西曆一千八百八十一年」,「陰曆八月」變「陽曆十月」,十二時辰變成二十四小時;宵禁竟不准華人上街;街上無荷無李,卻叫荷李活道……目睹異次元力場連時空都可肆意扭曲的乖張,華笙不禁怒斥亂七八糟。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細緻寫出清、港兩地同文同種帶來的錯置:華笙第一次出國,卻沒意識到已身在外國。不知香港僅僅英治四十年,斯地神貌已非中國。穿梭兩界,剃頭留辮換成西裝頭,北方口音會被誤寫為南音……慣行路徑處處拉扯著人。
而華笙遇到了一個精通多種語言、各地口音的翻譯者,連北方黑話都瞭若指掌。華笙出國,福邇回國,乍看是反方向逆行。華笙遭遇的文化震驚,福邇已在歐洲日本經歷多年,老練為新移民華笙解釋英俗。然而福邇留學,是另一種科舉晉身路線。不求功名聞達,反而一水之隔留在香港,似乎福邇也跟華笙一樣逃離故鄉。不同的是,他認同了西學,有能力去背叛華笙無力背叛的理想。
本書的第二個視角,是翻譯者福邇的英治港人觀點。何謂香港?是華笙和福邇的差異,福邇的今昔差異,福邇的新理想。
原作的華生忠誠沉穩,福爾摩斯霸道衝動,解謎的熱情像一陣狂風,日夜颳得他滿街跑。
《香江神探福邇,字摩斯》中,反而是福邇老成持重。華笙脾氣大,發現宵禁歧視華人,氣得差點拂袖回中國。福爾摩斯冷傲睥睨眾人,福邇居然會讀空氣、打圓場。華笙遺憾受傷不能上戰場報國,福邇體貼安慰他行醫也能報國。訪客誇福邇是未卜先知的活神仙,福邇還會引經據典,自謙不如東方朔百猜百中、不如耿玄善占。
原作中福爾摩斯絕不謙虛,華生回憶「他高興得漲紅了臉。我早就看出,他聽到別人讚揚他推理的成就時,會像姑娘聽人讚美她一樣敏感起來」。福爾摩斯說:「你知道魔術師一揭穿戲法,就得不到讚賞了。如果我告訴你太多訣竅,你就會認定福爾摩斯這個人其實很普通。」「我喜歡聰明人,他們都巴不得被抓。被人賞識、吹捧,終於成為焦點。這是天才的弱點,約翰,他們需要觀眾。」正是夫子自道。
所以福爾摩斯享受嘲笑警察,隱瞞線索證明自己更聰明。《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福爾摩斯叫警察閉嘴:「你把整條街的智商都拉低了。」
福爾摩斯是愛現的屁孩,福邇則是破案為善不欲人知,把功勞奉送給警察。讀者在福邇、鶴心、華笙身上,彷彿看見了徐克電影中儒雅的白衣大俠黃飛鴻、十三姨、梁寬,真誠高潔,始終如一。
原作《血字的研究》中,兇手復仇,向受害者提議俄羅斯輪盤賭「這裡有兩粒藥,一粒有毒,一粒沒毒。你選一粒吃,剩一粒我奉陪」,以示公平。但受害者沒事為甚麼要跟你賭?所以劇情安排兇手持刀逼吃,美中不足。刀換成倒數殺人裝置,就是《火線追緝令》、《奪魂鋸》系列恐怖片。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首集稍好,改脅迫為引誘,兇手拿自己的命引誘對方下注,點出福爾摩斯這種瘋子才會躍躍欲試。影集把焦點拉回博弈,而本書〈血字究祕〉更貼近原作遊戲的公正。
統治階層總濫權操縱遊戲規則牟利,所以約翰.羅爾斯《正義論》提議,在分配資源給富翁和乞丐時,假設「無知之幕」:讓作決定的人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是富翁或乞丐,就能避免決策自私,盡力為弱勢設想。《血字的研究》中,兇手有資訊優勢,知道哪一粒有毒,但主動拋棄優勢,與對方同受「無知之幕」蒙蔽。即便是血海深仇,兇手仍尋求公正。
〈血字究祕〉中,福邇猜出兇手是誰、如何犯案。華笙問何不報警抓人,福邇回答,英國法律講憑據,不像中國憑嫌疑便抓人,嚴禁用刑逼供。於是讀者看到福邇設置他的俄羅斯輪盤賭,賭命換證據,偉烈得其神采。
福邇說南宋鄭克《折獄龜鑑》、宋慈《洗冤集錄》創偵探科學之先河,早了歐洲幾百年,現今歐洲卻遠超中國,所以希望集古今中外鑑證辨偽方法之大成,讓偵探科學更上一層樓。
那為甚麼中國法醫學、偵蒐技術未能科學發展?因為縣衙只收稅、徵兵,不求毋枉毋縱,所以偵辦難以精進,拷問倒是日新月異。平民不相信司法公正,兇手當然也不會在復仇時還想要公正。《血字的研究》中兇手的對賭,在中國不會發生。福邇的對賭,照見香港超越時代,迎接人權的隱約曙光。同樣報國,華笙的理想是個人成就,福邇的理想是平等法治,他是溫和的改革開放派。
在令人目眩神迷的解碼、詭計、鑑識之間,本書寫活了香港自豪的理性啟蒙精神。《福爾摩斯探案》,謎底常是一段跨海的復仇,來自遠方大陸的恩怨情孽,要在此地了結。本書的動盪,也常是異國的餘震,在香港島嶼上交匯。而讀者從混濁中看清善惡,驚訝、哀傷之餘,能夠憐憫兇手的冤情,是因為正義已經得償,否則鄉愿只是殘忍。可見悲憫何其珍貴,它是偵探用技藝精進掙來的。
推薦序
就算不談推理,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
陳浩基(作家)
向各位介紹作品前,我想先談一下跟作者莫理斯兄認識的經過。
二○一九年七月我獲邀擔任香港書展幾場講座的講者,首場完成後有小型的簽書活動,我就坐在台前,接過一位位讀者遞過來的書,仔細地簽名。簽名前我會先問對方要不要寫上款,有時更會請對方在紙條上寫一下,畢竟我現在只習慣用鍵盤打倉頡碼,怕不小心寫錯別字貽笑大方。當我像工人在工廠生產線上流水作業時,一位先生遞來我的某部作品,我便公式化地問道:「要寫上款嗎?」
「啊,好,我叫莫理斯。」
這句話...
目錄
目次
推薦序 就算不談推理,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 陳浩基
推薦序 穿越遍地腐爛與死亡,孤獨偵探血仍未冷 盧郁佳
推薦語 冬陽、沈默、莫文蔚
序
血字究祕
紅毛嬌街
黃面駝子
清宮情怨
越南譯員
買辦文書
附錄:寫給香港與福爾摩斯的情書——莫理斯的寫作Q&A
目次
推薦序 就算不談推理,也是一部驚人的歷史小說 陳浩基
推薦序 穿越遍地腐爛與死亡,孤獨偵探血仍未冷 盧郁佳
推薦語 冬陽、沈默、莫文蔚
序
血字究祕
紅毛嬌街
黃面駝子
清宮情怨
越南譯員
買辦文書
附錄:寫給香港與福爾摩斯的情書——莫理斯的寫作Q&A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