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點療法先驅,暢銷20年經典著作--
超過600張插圖,找出精確激痛點位置,用對手法按摩、消除痛症陳年頭痛、肩頸痠痛老是治不好?
有可能是你搞錯位置、用錯方法!
因為身體的疼痛是會連動的,有時候感到不舒服的位置,
和真正有狀況的位置差了十萬八千里……
「激痛點療法」可以針對疼痛的源頭,徹底終結痛症!
//
治療師嘗試用徒手按摩處理疼痛時,發現效果不如預期;
健身教練試著用按摩工具幫助學員放鬆時,卻無法完全釋放……
當我們試圖解決疼痛時,為什麼會遇到許多挑戰與瓶頸?
本書將補足解痛時遇到的缺惑,完整收錄每個肌肉區塊的連動關係,
任何人都可以照著圖示循線查閱。
◎暢銷20年,最龐大且完整的「激痛點地圖」激痛點療法能否成功發揮功效,取決在辨認轉移痛和追蹤疼痛根源的能力,本書彙整出七大激痛點部位,包括:頭、肩、肘、胸、背、髖、腿,圖解按摩區域與按摩手法,按圖索驥解決300個常見疼痛問題。
本書建立起最龐大且完整的激痛點地圖,全面剖析激痛點療法的基礎與應用,不僅改善許多人的慢性疼痛問題,更成為治療師、身體照護人員的絕佳參考書籍。
◎三步驟解析,釋放疼痛第一步:鎖定問題肌肉
舉例來說,如果有太陽穴痛問題,先鎖定造成疼痛的相關肌肉,像是斜方肌、胸鎖乳突肌、頸夾肌等六大區域肌肉。
第二步:鎖定激痛點
接著,本書會圖解每個肌肉上的主要激痛點與轉移疼痛點。像是斜方肌的激痛點位於頸部上方,是造成太陽穴痛的主因,長期低頭滑手機、脖子前移看電腦,都會對斜方肌造成負擔,形成激痛點。
第三步:正確按摩它
提供不同激痛點最適切的按壓方式,或是可以輔具按摩。像是斜方肌,用大拇指和前兩根手指抓起並按摩緊繃帶,就能找到激痛點。
◎不是每個痛點都是激痛點,找對了才能有效除痛激痛點療法很簡單,只要找到它並按摩它,就能有效解痛,但是往往執行時會發現一些困難,本書也將一一提點。
常見困惑一:激痛點的準確位置在哪裡?
激痛點是肌肉裡一個攣縮的小結節,也是大家常說的氣結,但是並非每個突起物或腫塊都是激痛點,也不是按下去會痛的,就代表是關鍵激痛點。本書以圖示明確點出激點痛位置,不用憑「想像」與「感覺」,找出精確激痛點!
常見困惑二:激痛點有很多,哪一個才是真正搗亂的根源?
激痛點會將疼痛轉移到其他部位,衍生出其他激痛點,如果一直按摩處理衍生激痛點,痛症當然無法根除。如何區分關鍵激痛點與衍生激痛點?找到關鍵點並處理它,才是疼痛破解之道!
◎告別傳統越痛就越好的徒手按摩,有效按摩只能五分微痛「缺血性壓迫法」是傳統常見的徒手激痛點療法,通常是持續按壓進行,不僅疼痛指數高,還容易造成按摩者手部受傷。本書提出的「深撫激痛點按摩法」,是以反覆點壓的方式進行,而且只會有五分痛。請記住,激痛點按摩雖然會伴隨著疼痛,但它所引發的疼痛應該帶著「愉悅感」。
【本書特色】1.完整全面,激痛點按摩療法大全
彙整激痛點7大疼痛部位,從疼痛位置判斷受傷的根源,對症按摩、釋放疼痛。
2.詳細圖解,超過600張插圖解析
圖解肌肉、激痛點位置與按摩手法,每個人都可以按圖索驥解決疼痛問題。
3.自助助人,人人皆可學習的安全療法
不管是一般人想緩解自身疼痛,或是專業治療師的臨床按摩指導,都能找到安全可靠的路徑。
作者簡介:
克萊爾‧戴維斯(Clair Davies, NCTMB)
美國合格按摩治療師,暨人體工作專家。
自他成功運用醫學教科書上的肌肉疼痛資訊,治療了自己的五十肩後,便對按摩燃起了興趣。之後,他持續將這段自我治療的經歷,發展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希望人人都能用簡單的工具,靠自己的力量治療身上的激痛點。
安柏‧戴維斯(Amber Davies, NTCMB)
合格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師,暨執業按摩治療師。
克萊爾‧戴維斯之女,與父親一起學習激痛點按摩法,並在父親逝後完成此書改版工作。不斷提供專業治療師最新的激痛點療法新知,並致力將這套自我療法推廣給每一位深受疼痛所苦的民眾。
譯者簡介:
王念慈
熱愛文字與閱讀,因此選擇讓人生轉了個彎,一腳從學術臨床栽進了天天跟文字和新知為伍的譯者人生。享受每天在做中學的翻譯生活,更希望透過文字的力量傳遞一些正面能量,使世界更美好。
Facebook交流專頁:蔓遊世界www.facebook.com/heyallofu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藍海學苑 學術部長、杏誠、永誠復健中心 醫療長|杜婉茹 職能治療師
骨科專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大夫訓練」編輯|吳肇基
《運動功能修復全書》作者|凃俐雯 醫師
C-IAYT 認證瑜珈療癒師|蔡士傑
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負責人|蔡孟婷
藍海曙光集團 人資長、藍海曙光集團 運動暨物理治療召集人|劉毓修 物理治療師
中醫師、瑜伽老師|劉漢強Hank
──專業推薦
「對於急、慢性的肌肉損傷,常常會形成激痛點而造成疼痛,本書提供了詳細且實用的圖例解說,是平時自我保健按摩的最佳指引。」 ──骨科專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大夫訓練」編輯|吳肇基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激痛點新知以及自我療法,值得推薦給專業人員與民眾。」 ──藍海學苑 學術部長、杏誠、永誠復健中心 醫療長|杜婉茹 職能治療師
「十分詳細且實用的身體疼痛舒緩工具書!作者豐富的經驗加上條理清晰的理論概念,開啟了慢性疼痛徒手治療的一道大門,同時也讓人更了解如何正確照顧自身健康。」 ──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負責人|蔡孟婷
「本書詳細地介紹激痛點的成因與醫學證據,輔以清楚的圖片,是進行激痛點按摩的好幫手。」 ──藍海曙光集團 人資長、藍海曙光集團 運動暨物理治療召集人|劉毓修 物理治療師
「本書不僅詳盡介紹了激痛點的成因及表現症狀,並針對身體各部位的疼痛現象提出具體的分析和按摩緩解方式,是作為自我保健或健康照護從業人員學習、參考,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C-IAYT 認證瑜珈療癒師|蔡士傑
審定者簡介
李建志 物理治療師
‧藍海曙光集團 杏誠復健中心 物理治療組長
‧社團法人台北市物理治療師公會 理事
‧臺灣肌能系貼紮學會 監事
‧藍海學苑 專任講師
‧肌能系貼紮技術國際講師
名人推薦:藍海學苑 學術部長、杏誠、永誠復健中心 醫療長|杜婉茹 職能治療師
骨科專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大夫訓練」編輯|吳肇基
《運動功能修復全書》作者|凃俐雯 醫師
C-IAYT 認證瑜珈療癒師|蔡士傑
物理治療師、手護健康運動中心負責人|蔡孟婷
藍海曙光集團 人資長、藍海曙光集團 運動暨物理治療召集人|劉毓修 物理治療師
中醫師、瑜伽老師|劉漢強Hank
──專業推薦
「對於急、慢性的肌肉損傷,常常會形成激痛點而造成疼痛,本書提供了詳細且實用的圖例解說,是平時自我保健按摩的最佳指引。」 ──骨科專科醫師、...
章節試閱
第二章 激痛點的發現與發展
激痛點是苦難的根源
崔薇兒醫師曾說,激痛點就好比「人類苦難的根源」,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激痛點所引發的疼痛,對身體帶來的痛苦並不亞於心肌梗塞、腎結石或骨折等狀況。另一方面,即便是非常小條的肌肉有疼痛的狀況,它對人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可能等同、或更勝於大肌肉疼痛的狀況。激痛點鮮少有致命的風險,但帶來的痛苦卻會大幅削減和毀壞生活的品質
激痛點的普遍性
激痛點是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有誰能逃離它們的迫害,或者用某種方法讓自己對它們徹底免疫。整體來看,絕大多數人身上的某處肌肉組織裡,一定都存在著幾個處於活化或潛伏狀態的激痛點。
由於所有的肌肉組織都是激痛點作亂的舞台,因此在人體內有相當大的作亂空間。肌肉是我們全身體積最大的器官,佔了人體總重的42%到47%。專門治療肌筋膜疼痛的醫生就發現,我們有75%的疼痛都是源自肌肉疼痛。所有的疼痛問題幾乎都跟激痛點脫不了關係,就算是生病或受傷後才產生的疼痛感也不例外。不論是在任何工作場所,或從事任何專業或業餘運動,日常生活中,肌肉疼痛可能都是導致身體失能和受傷的最大原因。
診斷和治療激痛點的其中一項難處在於,其症狀常與許多其他病症相仿。目前已知激痛點會造成頭痛、頸痛、下顎疼痛、下背痛,以及腕隧道症候群等症狀,有時候還會造成許多被誤以為是關節炎、肌腱炎、滑囊炎或韌帶受損等的各種關節疼痛。
另外,激痛點的另一項特性也讓人低估其對人體的影響力,那就是它們會悄無聲息地潛伏在體內。在激痛點沒有主動引起任何會讓你感受到的症狀前,你或許根本不會想到激痛點正潛伏在你的肌肉裡。不過,我們可以很輕易地讓潛伏的激痛點現出原形,因為只要按壓到激痛點,就會感受到一陣疼痛。許多不同的刺激都會使體內原本呈潛伏狀態的激痛點轉變為活化狀態,自發性地引起疼痛。
醫學上備受冷落的角色
雖然肌肉是引發常見疼痛的主要原因,但醫學生對它的了解相當粗淺,甚至在人體解剖學方面,也沒有花多少篇幅介紹肌肉這項器官。醫學界沒有專門診斷和治療肌肉疾病的專科醫師,在醫學實務上,醫療人員都把診治的重點放在關節、骨骼、滑囊、血管和神經等結構,而非從肌肉的角度去解決患者的疼痛問題。在這樣的診斷方向之下,造成了大量的誤診以及不正確的治療。除此之外,研究資金主要都挹注於藥物、醫療裝置和醫療手段等比較有利可圖的研究主題,徒手療法這類比較沒有賺頭的研究則乏人問津。就連物理療法這項最具條理的治療方法,在臨床疼痛機制和疼痛管理策略方面,也欠缺適當的培訓課程。
許多對激痛點抱持懷疑態度的人,都會對激痛點缺乏研究理論支持這點窮追猛打,然而如今,他們的說詞已經過時了。現在已經許多研究人員用科學方式證明激痛點確實存在,還能以特殊的取樣針對它們採樣,具體檢測激痛點的生物化學特性。
激痛點到底是什麼?
儘管肌筋膜激痛點的存在如此普遍,又對人體有如此深遠的影響,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眾人一直以來對它們都一無所知。不僅絕大多數的人對「激痛點」一詞感到陌生,在一般的字典裡,你也找不到「激痛點」這一個詞彙。近期,醫用字典和其他醫學參考書終於開始將激痛點一詞編列其中,但多半也只用了一到兩個短短的段落來敘述它的意義。好消息是,現在美國疼痛協會(American Pain Society)的疼痛醫師,都十分力挺激痛點的觀念。
就崔薇兒和賽門斯的說法,激痛點是「位在骨骼肌緊繃帶(taut band)裡的易感點(hyperirritable spot),是一個可用手摸到且高度敏感的結節。此點受到壓迫時,會產生疼痛感,亦可能引發特定的轉移痛、運動機能障礙(motor dysfunction)以及自主神經現象(autonomic phenomena)等狀況」。把上面這段話轉換成白話的說詞,即:激痛點位在肌肉組織的緊繃帶中,是一個難搞的小點,只要按壓激痛點,就會感到疼痛。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按壓激痛點,重現並確認自己身上的症狀。
在觸診的過程中,緊繃帶比激痛點更容易檢測出來。摸到緊繃帶時,就像是摸到一小塊深埋在肌肉之中、沒有煮透的義大利麵條。要在這個緊繃帶裡感覺到激痛點,需要很好的手感,並非人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賽門斯對此有清楚的說明,他說:「你不應該老想著要在肌肉裡摸到清楚可辨的腫塊。你心中最好要有一個概念,那就是激痛點產生時,你肌肉中一段段微小且難以察覺的肌小節(sarcomere,讓肌肉得以收縮的結構)會呈現攣縮的靜止狀態;而醫學上明確定義的激痛點,就是由這些出狀況的肌小節聚集而成。實際上,這些聚集在一起的肌小節常會以比較鬆散的形式分布在某個區塊,這個區塊的範圍大概就跟美元的5分或50分硬幣一樣大(後者比較罕見)。這類出現在肌肉中的一個點,摸起來會比周圍的其他肌肉組織硬一點,但不一定會『呈結節狀』。在這個情況下,把激痛點想成激痛『區』或許會比較恰當;在這個激痛區域裡,你還是會感受到激痛點因按壓產生的疼痛感,但你不一定會摸到實際的『結節』。」
知道這一點對找出特定部位的激痛點特別有幫助,因為並非每個部位都會一碰就痛。譬如,運動神經雖然會告訴肌肉該做些什麼,但運動神經進入肌肉的這個位置對疼痛卻不太敏感;這個部位就只有在出現激痛點,且激痛點受到按壓的時候才會感到疼痛。因此,自行實施激痛點按摩的時候,你不必執著於指下的觸感,而是要專心去體會那些因按壓而疼痛的位置。
雙手可明顯摸到的緊繃帶,是肌肉裡成束的緊繃纖維。緊繃帶在激痛點之後形成,摸起來就像是一條繩索或是細的電纜線(圖2.1);它會從激痛點的兩側向外延伸,有時候會被誤以為是小條的肌腱。緊繃帶有可能是肌筋膜疼痛中最棘手的問題,因為它會限制肌肉的伸展的幅度,讓人無法正常活動。就算你摸不到激痛點的存在,往往也都能摸到緊繃帶。
重要的是,你必須理解:激痛點並不是肌肉痙攣(muscle spasm)。雖然有些文章會這樣描述激痛點,甚至是在醫學文獻中偶爾也會看到這樣的敘述。然而,痙攣是整個肌肉強烈的突發性收縮;激痛點和它周邊的緊繃帶,只是肌肉內一小個區塊的肌肉纖維呈現攣縮(contracture)的狀態。雖說激痛點有可能引發整個部位的肌肉痙攣,但激痛點和痙攣並不是同一件事。
激痛點的症狀
激痛點引發的症狀其實相當多元,不只是會帶來疼痛的感覺,其他異常還可能包括:麻木、刺痛、極度敏感和燒灼感等。至於激痛點造成的生理問題則包含:身體無力、缺乏協調性、僵硬、腫脹和活動幅度下降等。
激痛點產生的疼痛強度亦可大可小;小則隱隱作痛,大則可能讓你痛到完全無法動彈。激痛點也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的疼痛。按定義來看,急性疼痛是最近才發生,只持續了幾小時或幾天的症狀;而慢性疼痛,則是持續存在了幾週、幾個月,甚至是好幾年的一種病症。一旦放任激痛點作亂太久,發展出了慢性疼痛,它們就會變得更難根治。
轉移痛
雖然激痛點的症狀很多元,但它們最獨特的症狀就是會產生轉移性的痛覺或感覺;也就是說,你感到疼痛或其他感覺的地方,源頭其實是來自身體的其他部位。這並不是什麼新概念,歷代的醫師對轉移痛的概念都不陌生,因為內臟的問題常常會透過轉移痛反映在肌肉骨骼系統上。
內臟性轉移痛Visceral referral
嚴格來說,從內臟轉移的疼痛在學術上的專有名詞叫做「內臟─軀體轉移痛」(viscera-somatic referred pain),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內在疾病的症狀常會以某種外在疼痛顯露出來。欲了解各器官引發轉移痛的模式,請見圖7.1。
轉移痛也可能逆向發生,將肌肉的疼痛轉移到你的內臟器官上,這類轉移痛叫做「軀體-內臟轉移痛」(somato-visceral referred pain)。由你背部或腹部肌肉的激痛點引發的內臟疼痛,常會跟潰瘍、膽結石、心臟病、結腸炎、間質性膀胱炎或癌症等疾病的症狀相仿。要分辨出是哪一方的狀況造成這些症狀,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假如治療激痛點無法在幾天或幾週之內明顯改善你的症狀,保險起見,你最好謹慎行事,先做個詳細的檢查,排除可能造成這些症狀的其他非肌肉疾病。症狀嚴重者,更應該立即就醫診治。傾聽你身體的聲音也同等重要,因為它很可能正告訴你哪裡出了狀況。
肌肉骨骼性轉移痛musculoskeletal referral
在你的肌肉骨骼系統內,其激痛點引發的疼痛,幾乎總是(大概有85%的機率)會朝著遠離身體中心的方向轉移。剩餘的其他時候,激痛點引發的疼痛則會朝更靠近身體中心的方向轉移,或者是就出現在激痛點附近的位置。大多數情況下,轉移痛會令人有一股深沉的悶痛感,但有時候某些動作又會讓這股悶痛,轉變為如觸電般的劇烈刺痛感。除此之外,轉移的肌筋膜疼痛,就跟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一樣,可能造成非常強烈又難以忍受的劇痛。必須留意的是,你感受到的疼痛度強弱,主要是取決於你周邊和中樞神經系統敏感化(peripheral and central sensitization)的程度,而非該肌肉的大小。因此,即便是位處最微小肌肉裡的激痛點,都可能引發讓你痛不欲生的疼痛感。
常見的轉移性肌筋膜疼痛有:頸部肌肉裡的激痛點引起的頭痛(圖4.3),腹部激痛點引起的背痛(圖7.23),還有股四頭肌激痛點引發的膝痛(圖9.9)。萬一你有關節僵硬和疼痛的問題,關節炎不該是你第一個要考慮的情況,想想與該關節有關的肌肉裡是否存在激痛點,才是你應該先考量的事情。諸如指節、手腕、手肘、肩膀、膝蓋和髖部等處的疼痛,都是典型的激痛點症狀。
判定轉移痛的基本原則是,發疼的肌肉並非是激痛點的所在之處,且只有你按壓到激痛點時才會疼痛。按壓激痛點後,大約需十到十五秒的時間,你才會在其他部位感受到那股由激痛點引起的異常感覺。按照圖示按壓激痛點時,有些人會在按壓每一點激痛點時,都感受到明顯的轉移痛;然而,有些人卻只會隱隱感受到刺痛或異樣的感覺,即便是按壓到活化程度最高的激痛點也不例外。事實上,按摩激痛點的時候,你不能完全憑藉轉移痛的強弱來評判激痛點的活化程度,因為它不見得能完全如實反映。受過專業訓練的臨床醫師,為了更清楚掌握激痛點和轉移痛之間的關聯性,多半還會以細針直接刺激激痛點;經這種方式所引發的轉移痛強弱,會更具參考價值。至於唯一能夠確實驗證特定激痛點是否引發了特定疼痛的方法,就是中止特定激痛點的活性,然後看看該疼痛是否還持續存在。
第二章 激痛點的發現與發展
激痛點是苦難的根源
崔薇兒醫師曾說,激痛點就好比「人類苦難的根源」,這樣的說法一點也不為過。激痛點所引發的疼痛,對身體帶來的痛苦並不亞於心肌梗塞、腎結石或骨折等狀況。另一方面,即便是非常小條的肌肉有疼痛的狀況,它對人體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可能等同、或更勝於大肌肉疼痛的狀況。激痛點鮮少有致命的風險,但帶來的痛苦卻會大幅削減和毀壞生活的品質
激痛點的普遍性
激痛點是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很難想像這世界上有誰能逃離它們的迫害,或者用某種方法讓自己對它們徹底免疫。整體來看,絕大多...
推薦序
推薦序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作者 大衛‧G‧賽門斯醫師撰文推薦
克萊爾‧戴維斯擁有得天獨厚的特質,因為他不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按摩治療師,還兼具良好的文筆,以及幫助世人擺脫莫須有病痛的堅定決心。這本書所傳達的信息,就猶如荒野中被漠視已久的一道天籟。
肌肉是人體器官裡的孤兒,醫學界沒有人為它成立一門專科,也沒有人特別為其招募資金、探討肌肉所引發的疼痛問題。這樣的背景,讓醫學生和物理治療師在接受醫學訓練時,亦鮮少有機會從肌筋膜的角度學習如何辨別與治療肌筋膜激痛點的基礎知識。幸好,按摩治療師傳承了這方面的知識,雖然他們不見得受過良好的醫學訓練,但在培訓的過程中卻相當重視肌筋膜的觀念,不僅學習尋找激痛點的方法,其治療激痛點的功夫多半也會隨著行醫資歷越來越老練。
由於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成熟,學界對激痛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儘管如此,部分縝密的科學研究結果已經從肌筋膜的角度,為激痛點建構出可靠的假設,就待日後以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來探討這個主題、釐清激痛點的本質。
綜觀眼前的成果,我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發現,從肌筋膜的角度檢視,幾乎所有纖維肌痛症患者身上都有激痛點,而這些激痛點也是造成疼痛問題的主因。事實上,部分患者會被診斷纖維肌痛症,也是因為身上同時存在著好幾個激痛點。這些激痛點都是可以治療的,但過程中需要運用一些巧妙、精湛的手法。
即便經驗豐富的臨床者都認同,激痛點是造成肌肉與骨骼不明疼痛的最常見原因,但要找到一位能準確對這些激痛點展開治療的老練按摩治療師,可不是容易的事。本書蒐羅的資訊,一方面可以讓從業人員更加了解肌肉與骨骼疼痛的本質,一方面也可以讓找不到合適治療師的患者靠自己的力量舒緩疼痛。
如果你想要自己舒緩肌肉與骨骼的疼痛,學習激痛點按摩法是不二選擇,因為這不只能夠從「源頭」解決常見的疼痛問題,療效還相當持久。
大衛‧G‧賽門斯醫師 David G. Simons.
推薦序
──《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作者 大衛‧G‧賽門斯醫師撰文推薦
克萊爾‧戴維斯擁有得天獨厚的特質,因為他不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按摩治療師,還兼具良好的文筆,以及幫助世人擺脫莫須有病痛的堅定決心。這本書所傳達的信息,就猶如荒野中被漠視已久的一道天籟。
肌肉是人體器官裡的孤兒,醫學界沒有人為它成立一門專科,也沒有人特別為其招募資金、探討肌肉所引發的疼痛問題。這樣的背景,讓醫學生和物理治療師在接受醫學訓練時,...
作者序
你越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療癒身上的激痛點,
你就越能夠享有自主、自在的人生。
2001年,第一版的《激痛點按摩法》出版後,針對激痛點按摩法所設計的自我按摩器具,以及討論激痛點按摩法的書籍和網站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同一時間,這句話也開始廣為人知,那就是:你不是只能逆來順受地與疼痛共處。你身上的疼痛不是你逃脫不掉的命運,也不單單是關節炎和老化所致,它還跟肌肉疼痛息息相關。
到處都有人被目前治療肌肉疼痛的方法折騰得心灰意冷,不管這些人來自何方,他們都希望有一套花費少、效果好又好掌控的療法,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說明了為什麼這本書會一出版,就大受歡迎的原因—事實上,它的大受歡迎,還讓它被翻譯成了十幾種語言。這套療法實現了眾人的願望。這本書告訴你的方法不貴、有效果又好上手,你隨時隨地都能夠運用它們緩解疼痛。你也有機會在不靠藥物、不花大錢和不往返醫院的情況下,靠自己的力量舒緩疼痛。
我的父親克萊爾‧戴維斯,當初著手撰寫《激痛點按摩法》時,心中有一個很單純的目標,那就是:把珍奈特‧崔薇兒(Janet Travell)醫師和大衛‧賽門斯醫師的研究成果,分享給更多像他這樣的一般大眾。雖然我父親跟崔薇兒、賽門斯等許多研究人員不同,從沒做過轉移痛或是激痛點之類的研究,但他一直致力將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推廣給眾人。如今,在這本新修訂的第三版《激痛點按摩法》中,我會持續將他的這份精神延續下去。
如果你讀過第一版或第二的版的《激痛點按摩法》,那麼你對我父親的故事一定不陌生,對我的事情也會略知一二。我們都深受慢性疼痛所苦,他有五十肩,我則是有背痛的毛病。正所謂「久病成良醫」,這本書詳細記載了許多我們在面對疼痛時,發展出來的自我治療方法。在前兩個版本中,我父親身兼全書的主要作者和插畫家,至於我,則是他的助理、學徒、貼身編輯、攝影師和討論者。我的父親就像是一匹孤狼,凡事都喜歡獨自親力親為。前兩個版本的所有插圖皆出自他的手筆,而且全部的圖他都反覆畫過三次,一次又一次地將每一張圖調整到更好的狀態。我之所以有機會獨自接掌增訂第三版的重任,是因為他已經到另一個世界去了。我父親的人生旅途結束的太早了,與大腸癌奮鬥了一段時間後,他在2006年12月29日辭世,那時他69歲。我的家人都為此感到悲痛,然而,一想到他的著作對其他人的生活帶來多麼深遠的影響,這份悲痛也得到了一些撫慰。知道我們的努力能幫助到其他人,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我的父親一直致力於探索肌筋膜疼痛和推廣激痛點的觀念,現在我對自己能延續他的這份精神也引以為傲。我希望,我能如實體現他的精神。
第三版的《激痛點按摩法》有不少變動。首先,前兩個版本是以我父親的視角敘事,但在這個版本中,除了第十二章「肌肉緊繃和慢性疼痛」外,我通通都改以我的視角來敘事。再來,我整併了原本第一章和前言的內容,並縮減了我父親的故事。不過,如果你想要從我父親的視角,了解他的故事,我們也已經將他的原著內容上傳到網站上(http://www.TrigerPointBook.com),你可以自行上網瀏覽。
這個版本囊括了我們在過去九年中增訂的許多內容。我們把更多心思放在幫助你找出需要治療的激痛點;不僅分享了大量找尋激痛點的訣竅,還更為詳盡地敘述了治療的方法。許多資料都有闡述激痛點的意義,卻只有這本書有告訴你該如何找出這些暗中作亂的小結節(knot)。畢竟,並非每個突起物或腫塊都是激痛點。我們修改了好幾張先前的插圖,為的就是幫助你找出身上的激痛點。除此之外,我們還增加了數十張的插畫,說明各種自我治療的方法。這當中有很多新的自我治療點子,都是來自我替客人按摩的經驗,或是其他熱衷激痛點按摩法者的經驗分享。我還蒐羅了各方刊物的「菁華」與你分享,特別是在如何運用按摩自我療癒輕微肌肉損傷的部分。最重要的是,這些方法都不需要用到昂貴的器具和裝置。在這本書裡,我會告訴你最經濟實惠的按摩器具,也會告訴你可以用哪些不貴的器具(如網球或橡膠球)達到相同的效果。
即便探究肌筋膜激痛點學理和療法的研究仍持續向前推展,但在醫學和徒手療法等領域中,至今崔薇兒和賽門斯所著的《肌筋膜疼痛與機能障礙:激痛點手冊》(Travell & Simons’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 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一書依舊是眾人的重要依據。就算沒有全部,目前絕大多數討論肌筋膜疼痛的刊物,都是以他們的觀念為根基,而這本書也不例外。話雖如此,但崔薇兒和賽門斯並未道盡肌筋膜疼痛的一切奧秘,因為骨骼肌裡還有太多激痛點有待眾人去了解和記錄。我們今天能夠對肌筋膜激痛點有這番基本的理解,都是過去許多研究人員的心血結晶,我認為知道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本書參考文獻的部分,我也列出了一些我引用的資料。醫學期刊常會刊登關於激痛點和肌肉疼痛的新研究,現在醫學界已經依據這些研究成果,發展出數十種的專業激痛點課程,供物理治療師、按摩治療師和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師學習。另外,今日各家按摩學校也越來越專注在各類高階治療手法的教學,提供的課程涵蓋了激痛點按摩法、神經肌肉療法(neuromuscular therapy)、醫學療法(medical therapy)、結構整合(structural integration)、整骨推拿療法(orthopedic massage therapy),以及其他採成果導向的按摩物理療法(outcome-based massage modalities)。
依照我長期親身體驗激痛點按摩法的經驗,我能證明這套療法絕對沒有什麼一定要怎麼做才對的標準做法。因此,你在執行激痛點按摩法時,只需要記住一點,即:找出一套對你最有效、又不會在你身上衍生出其他問題的方法,就是最適合你的激痛點按摩法。比方說,對某些人而言,伸展或許對他們的激痛點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但對另一些人而言(我父親就是如此),一下子就從伸展下手,反而會加劇他們身上的疼痛。各方作家和教練對激痛點按摩法都有許多不同的意見和執行方法,但就算他們的意見不盡相同,他們之間還是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舒緩疼痛,恢復身體自由活動的能力」。正如崔薇兒所說,想要掙脫疼痛、自由活動,最重要的是你要起身行動,想辦法對激痛點展開一些作為。你可以自己做到這一點。你可以化身為自己的治療師,靠自己的力量按摩身上的每一條肌肉。的確,自我按摩跟治療師為你按摩的放鬆感或許不太一樣,可是一旦你掌握了這門治療激痛點的技巧,說不定就會發現這套方法更能舒緩你身上的疼痛。我認為擁有自我療癒的能力是一種生活技能。誠如當年81歲的賽門斯醫師所言:「你越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療癒身上的激痛點,你就越能夠享有自主、自在的人生。」
但願你也能得到跟我們一樣深刻的體會。
安柏‧戴維斯
合格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師暨執業按摩治療師
你越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療癒身上的激痛點,
你就越能夠享有自主、自在的人生。
2001年,第一版的《激痛點按摩法》出版後,針對激痛點按摩法所設計的自我按摩器具,以及討論激痛點按摩法的書籍和網站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同一時間,這句話也開始廣為人知,那就是:你不是只能逆來順受地與疼痛共處。你身上的疼痛不是你逃脫不掉的命運,也不單單是關節炎和老化所致,它還跟肌肉疼痛息息相關。
到處都有人被目前治療肌肉疼痛的方法折騰得心灰意冷,不管這些人來自何方,他們都希望有一套花費少、效果好又好掌控的療法,幫助他們脫離苦...
目錄
致謝
推薦序
作者序
Part 1 激痛點按摩法的知識與原理
第一章 為什麼選擇激痛點按摩法?
第二章 激痛點的發現與發展
第三章 找出激痛點與自我療癒
Part 2 激痛點按摩法局部解析
第四章 頭部、臉部和頸部疼痛解析
頭部和頸部疼痛
三種特殊的頸部肌肉
頸部後側肌群
下顎、臉部和頭部肌群
第五章 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解析
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
肩胛骨周遭
上背部肌群
肩部肌肉
第六章 肘部、前臂和手部疼痛解析
肘部、前臂和手部疼痛
腕隧道症候群和胸廓出口症候群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不傷害前臂和手部肌肉的按摩方式
手部和手指的伸肌
手部和手指的屈肌
手部肌肉
第七章 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疼痛解析
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疼痛
第八章 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疼痛解析
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疼痛
第九章 髖部、大腿和膝蓋疼痛解析
髖部、大腿和膝蓋疼痛
股四頭肌群
大腿內側肌群
膕旁肌群
膝蓋後側肌群
第十章 小腿、踝部和足部疼痛解析
小腿、踝部和足部疼痛
脛骨肌群
腓骨肌群
小腿肌群
足部肌群
摩頓氏足症候群和第一蹠骨懸空
足背肌群
足底肌群
Part 3 激痛點按摩法的應用與心得
第十一章 激痛點按摩的臨床應用方針
第十二章 肌肉緊繃與慢性疼痛
專有名詞與定義
參考文獻與相關資源
肌肉速查索引
致謝
推薦序
作者序
Part 1 激痛點按摩法的知識與原理
第一章 為什麼選擇激痛點按摩法?
第二章 激痛點的發現與發展
第三章 找出激痛點與自我療癒
Part 2 激痛點按摩法局部解析
第四章 頭部、臉部和頸部疼痛解析
頭部和頸部疼痛
三種特殊的頸部肌肉
頸部後側肌群
下顎、臉部和頭部肌群
第五章 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解析
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
肩胛骨周遭
上背部肌群
肩部肌肉
第六章 肘部、前臂和手部疼痛解析
肘部、前臂和手部疼痛
腕隧道症候群和胸廓出口症候群
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
不傷害前臂和手部...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