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肇始之初存在著一個難解的謎團,那就是:
德國人到底跑哪裡去了?難道他們死光了嗎?從地球上消失了嗎?
還是要等到這麼晚才變成了納粹?
否則為何他們沒有做出任何值得稱道的反應?
「1924至1929年之間,我們這一代德國人終於經歷到真正的和平時期。一切都上了軌道,四平八穩地進展,過去的十年宛如一場惡夢,逐漸從記憶淡出。四下都是真正的自由、寧靜、秩序,以及寬大為懷的作風。每個人都重新獲得了私人生活,都有機會依照自己的想法來塑造生命,遵循自己喜歡的方式來過日子。稀奇古怪的是,整體說來,人們並不想接受這樣的機會。一整個世代的德國人都不曉得該如何處理這份禮物──自由的私人生活。
那絕非什麼偉大的時代,平靜的表面底下暗藏著洶湧波濤。猛獸雖然一時之間受到禁錮,卻並未遭到徹底鏟除。不過,對我們來說,那個時代縱使缺失再多,到底還是我們所曾經歷最美好的時光。當時的德國充滿清新氣息,階級之間的畛域變得寬鬆又容易穿透,兩性之間的交往是前所未見的開放與自由,連各民族之間的關係也湧現出新的可能性。還有什麼事情能教人更加迷惘呢?不到十年,一切竟已化為烏有。」
上述片段從小人物的觀點與生活化的方式,來挖掘德國之所以成為納粹主義溫床的原因。寫作者是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哈夫納,本書一出版即成為德國2000年年度暢銷書,並被評為「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哈夫納也被譽為德國的「道德良心」。
哈夫納曾於幼年及青年時期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1923年勢如奔馬的通貨膨脹、各政治黨派的激化以及納粹主義的崛起。縱使其本人未嘗因政治或種族因素而遭受迫害,哈夫納仍自視與「第三帝國」進行決鬥,並於1938年流亡英國。
本回憶錄完成於1939年,乃作者針對其人生第一個三十年所遺留下來之文稿。年輕的哈夫納於流亡時期得以保持客觀立場,同時基於親身經歷所獲致的印象,以銳利目光預見了即將成形的災難。事實上,凡是不想對這場災難視而不見的人,早在1933年以前便得到如此認知。
作者簡介: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Sebastian Haffner, 1907-1999)
生於柏林,本名Raimund Pretzel,法學博士,1938年與猶太裔未婚妻移居英國擔任記者,為免當時仍在德國的家人受其牽累,取賽巴斯提安.哈夫納為筆名,前者來自巴哈的名字,後者來自莫札特的作品385號《哈夫納交響曲》。1954年以英國《觀察家報》海外特派員的身分重返德國後,自1961年起先後為德國《世界報》及《明星週刊》撰寫政論專欄。著有一系列以歷史為主題的暢銷書,包括《破解希特勒》《不含傳說的普魯士》《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等,公認為德國二十世紀歷史最重要的時代見證者之一。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台北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曾旅居歐美二十年,親身經歷了柏林圍牆倒塌與蘇聯解體,並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和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述與譯著。在左岸的譯作有《白玫瑰1943》《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從俾斯麥到希特勒》《不含傳說的普魯士》《蘇聯的最後一天》《俄羅斯一千年》《德意志:一個國家的記憶》。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哈夫納讓人明白,希特勒為何能夠上台。 ──德國《法蘭克福通論報》(FAZ)
‧這本青年時代的回憶錄,以難得一見的方式,精確而深刻地描繪出納粹主義崛起的時代氛圍。──中部德國廣播電台(MDR)
‧哈夫納撰寫偉大歷史論述並將讀者如身歷其境般帶入當時日常生活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這是一本非凡的……每個人都必須一讀的著作。」──紐西蘭Wanganui圖書館
‧難得有書籍讓評介人員閱讀之後,面對大量值得引用的句子卻不知所措,本書即為其中之一。──德國亞馬遜網站
名人推薦:
周惠民(政大歷史系教授)、林育立(《歐洲的心臟》作者)、滕昕雲(老戰友工作室)
得獎紀錄:‧哈夫納讓人明白,希特勒為何能夠上台。 ──德國《法蘭克福通論報》(FAZ)
‧這本青年時代的回憶錄,以難得一見的方式,精確而深刻地描繪出納粹主義崛起的時代氛圍。──中部德國廣播電台(MDR)
‧哈夫納撰寫偉大歷史論述並將讀者如身歷其境般帶入當時日常生活之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這是一本非凡的……每個人都必須一讀的著作。」──紐西蘭Wanganui圖書館
‧難得有書籍讓評介人員閱讀之後,面對大量值得引用的句子卻不知所措,本書即為其中之一。──德國亞馬遜網站名人推薦:周惠民(政大歷史系教授)、林育立(《歐洲的心...
作者序
【周全譯序】
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
本書德文版原名《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一九一四至一九三三年回憶錄》。作者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為二十世紀德國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政論家與歷史專論作家。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撰寫於一九三九年,過了六十一年以後才首度與世人見面,被書評界譽為「二○○○年度德國出版的最有價值書籍」。德國《時代報》並於二○○二年秋,將本書列入學生必讀的五十本書籍之林──其中包括歌德的《浮士德》與《少年維特的煩惱》、卡夫卡的《審判》及《短篇小說集》、馬丁路德翻譯的《馬太福音》、湯瑪斯.曼的《威尼斯之死》、施篤姆(Theodor Storm)的《白馬騎士》等世界文學名著。本書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在此之前,《美國圖書館協會書目》(ALA Booklist)已將本書與《安妮日記》相提並論,稱之為「書中瑰寶」。美國《評論月刊》(Commentary)指出:「這本大師之作……娓娓道出希特勒帝國難解的重重謎團,幾乎令現代探討同一主題的長篇大論均瞠乎其後。」德國最著名的希特勒傳記作者費斯特(Joachim Fest)亦撰文表示:「這本小書足可取代一整個書架的報導文學作品。」
哈夫納一九○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二日生、卒於柏林市,享年九十一歲。其生平充滿傳奇性,二十世紀德國史幾乎等同他個人的歷史。柏林市長狄普根(Eberhard Diepgen)即曾發表悼詞表示:「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的一生,體現出許多德國人在本世紀的命運。」
他去世之前幾個月,「德國第二電視台」(ZDF)歷史節目的負責人古多.克諾普教授(Prof. Guido Knopp)已撰文表達輿論界對其高度的評價:「他的寫作能力,在德語地區幾乎無人可出其右:其語言強而有力、扣人心弦、優美雅致並富於獨創性。哈夫納是名副其實的全民作家,他在大戰結束以後,透過書籍、專欄及隨筆,獨自向德國讀者傳播歷史知識與歷史意識。這是旁人所無法企及的。有人因此對他心生不滿,其功成名就更招來了妒忌者。……哈夫納天賦異稟,有辦法將論點極度尖銳化,以石破天驚的方式,把眾人習以為常的事物改弦更張呈現出來,藉此發人深省。」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為哈夫納早年的作品,但已多方面顯露其日後的語言特質。全書始於一九一四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結束於一九三三年底,即哈夫納在「候補文官營區」通過「世界觀教育」之際。眾所周知,一九三三年就是「第三帝國」元年。
作者將二十年來的德國歷史與個人遭遇合而為一,稱之為「親身體驗歷史」。而一九一四至一九三三年之間,正是德國開始出現「大地震」的時代:
哈夫納入學不久,戰爭便結束了他的童年。他以「小沙文主義者」及「待在家中的戰士」等方式,興高采烈期待「最後勝利」到來。結果德意志帝國在他小學畢業前後戰敗並鬧出革命,變成了「沒有共和黨人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德國必須割讓七分之一的領土、十分之一的人口,並且每年支付巨額賠款。當時街頭出現的「義勇軍」,被哈夫納視為日後納粹「突擊隊」的前身。
他上初中時幾度發生內亂、政變和內戰,德國瀕臨解體。他就讀高中以後,德國幣值於一九二三年不斷狂跌,馬克對美元匯率以四點二兆比一收場!也就在那一年,德國傳統的價值觀淪喪殆盡,凡事皆見怪不怪。各方妖魔鬼怪亦紛紛出籠,其中一人表現出「有如癲癇症發作一般的動作」。那個人便是希特勒,但希特勒正式登場的時刻尚未到來。德國經濟於同年底恢復穩定,進入「黃金的二○年代」,各路「救世主」被迫重返冬眠狀態。哈夫納本人則已蛻變為自由派的國際主義者。
哈夫納進入大學研讀法律前夕,威瑪共和首任總統艾伯特去世,由興登堡元帥接任──此人日後將任命希特勒出任總理。不過當時實際執政者為史特雷斯曼,以外長(副總理)的身分為德國帶來安定。柏林成為國際色彩十足的文化之都,哈夫納也自懂事以來首度經歷和平的日子。但是一般德國人並不曉得應如何享受「無聊的」自由生活,只想再度進行集體冒險行動。
史特雷斯曼於一九二九年猝逝以後,已無任何政黨可獲得過半數支持。興登堡乃架空國會的內閣同意權,逕自任免總理。他任命布呂寧接任總理時,全球正面臨經濟大恐慌,德國失業人口暴增至六百多萬,妖魔鬼怪再度躍躍欲試。布呂寧乃以「手術獲得成功,病患已經死亡」,或「陣地固守下來,人員全部損失」的模式,以反民主的措施維護威瑪共和,結果值得捍衛的事物所剩無幾。
哈夫納大學生涯的末期,亂局驀然重返。納粹在一九三○年國會大選中,從一個令人發噱的小黨躍升為第二大黨,從此希特勒的陰影不斷籠罩德國。布呂寧下台之後,相繼由投機取巧的巴本和性好權謀的施萊歇爾組成短命內閣。同時納粹於一九三二年兩次國會大選中成為最大黨。德國於是在哈夫納大學畢業前後變天,一九三三年一月底由希特勒上台組閣。
納粹上台還不到一個月,哈夫納就在化裝舞會上結識一位猶太少女(他日後的妻子)。結果那場舞會被白面金髮的「黑衫隊鯊魚面孔」強力驅散。兩天以後,國會大廈遭人縱火(可能為自導自演),興登堡立即在納粹催促下簽署《護民衛國行政命令》,限制德國人的言論、集會及新聞自由,德國自此處於戒嚴狀態。接著新國會通過臨時修憲案(《授權法》),將立法權拱手交予政府。此後希特勒即以「合法」方式肆意集權,幾個月之內已將各級政府及組織全面納粹化。
納粹接著在同年四月一日展開抵制猶太人的行動。哈夫納對猶太女友的愛意卻變得益發堅定,因為「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去抵制她」。可是當他與女友前往野外踏青時,卻有一班又一班郊遊的學童興高采烈對著二人喊道:「猶大去死!」
哈夫納畢業以後在「柏林高等法院」實習期間,納粹「突擊隊」襲擊該院,將所有猶太裔法官及律師攆了出去,法院被迫關閉一個星期之久。接著有「黑衫隊員」取代猶太人出任高院法官,要求其他法官不得拘泥於法條,從此希特勒的旨意取代了法律,德國司法體系乃沈淪至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可是當時德國從左到右的政黨均喪失道德勇氣,以致束手就範或自動解散,德國變成了法定的「一黨國家」。作者的朋友或已投靠納粹而與之形同陌路,否則即已流亡海外。最後只剩下哈夫納暱稱為「查莉」的猶太女友,陪伴他度過苦難期。
哈夫納是「血統純正的雅利安人」、從未參加任何政黨及政治活動,除了女朋友是猶太人之外,全無「污點」可言。尤其納粹企圖建立「國家社會主義新法學」,他身為新生代法學家,正是新政權極力拉攏的對象。可是哈夫納既無意捨棄猶太女友,更不願於此環境下出任公職。在他眼中,納粹就是自己所珍惜之一切事物的敵人,於是不斷抗拒誘惑,並逐漸走上抵抗之路。然而能供他選擇的抵抗方式極為有限,只能「過著不泛政治化的生活」和「不與狼共嗥」。哈夫納一度在盛怒之下打算移居巴黎,但其父堅持他必須先通過國家考試及獲得博士學位,為學業畫下完美句點。作者聽從了父親的意見,可是為了取得參加考試的資格,被迫連續數週接受納粹的集體洗腦教育。
以上即為全書大致的故事背景。雖然哈夫納撰寫至此即已收筆,不過其原意是一直撰寫至一九三九年。我們不妨將有關本書的後續發展簡單過目一下:
哈夫納一通過國家文官考試,便於一九三四年初前往巴黎。他在該地停留半年並完成博士論文,接著返回德國成為自由作家。哈夫納前往巴黎之前,已開始為一些德國報紙撰稿,透過隱喻來表達對「第三帝國」的不滿。他投稿的主要對象,就是具有兩百年光輝歷史的《福斯日報》(Vossische Zeitung)。可是在他回國之前,《福斯日報》早就承受不住納粹政府的一再打壓(一年之內即有二千多位記者遭勒令退職),已經被迫停刊。這位日後的政論大師失去了自由創作的空間,只得在《珊瑚報》(Die Koralle)撰寫輕鬆小品,然後為《淑女》(Die Dame)流行服飾雜誌負責編輯工作。
禍不單行的是,納粹政府在一九三五年九月頒佈《紐倫堡法案》,禁止「雅利安人」與猶太人通婚,以「捍衛德國的血統與榮譽」。哈夫納與猶太女友埃莉卡.希爾胥無法締結良緣──那是非法行為!而埃莉卡的身分證件還被大大蓋上J這個字母,標明她是猶太人(Jude)。
埃莉卡在一九三八年初移民英國。哈夫納隨即於同年八月做出最後決定,選擇了猶太女友和流亡生涯,與埃莉卡先後在劍橋及倫敦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納粹時代的德國流亡者泰半為猶太人或曾經參加「不正確政黨」的人士。哈夫納與之不同,在納粹時代並未直接遭受迫害,純粹遵照自己的良心來做事。「只問是非,不看立場」即為哈夫納此後一生的寫照。無怪乎哈夫納去世以後,德國《明星雜誌》譽之為「德國的道德良知」。
作者在英國終於獲得自由發揮的天地,可以暢所欲言。他不想牽累留在德國的親人,於是不使用本名──萊蒙德.普雷策。他結合了作曲宗師賽巴斯提安.巴哈(Sebastian Bach)姓名的前一半,以及莫扎特《哈夫納交響曲》(Haffner-Symphonie)的標題名稱,做為自己的筆名,同時藉此展現自己對「另一個德國」的懷戀之情。此後他即以賽巴斯提安.哈夫納之名卓然於世。
哈夫納抵達英倫三島之後開始撰寫《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他才寫了一半,納粹德國就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入侵波蘭,英國乃對德宣戰。於是哈夫納把這本具有強烈個人色彩的著作永遠擱置下來,改弦更張以政治做為探討重點,寫出一本名為《論德國之雙重性格》的小冊子。英國在一九四○年與德國交火,哈夫納是敵國公民,於是兩度遭到拘留,險些被船運至加拿大集中監禁──依照當時德國潛艇活躍的程度,哈夫納不無永遠消失之虞!幸好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論德國之雙重性格》被邱吉爾規定為內閣人手一本的讀物,哈夫納不但從此躲過牢獄之災,進而在英國新聞界打響名號,並於一九四八年正式成為英國公民。如此一來,哈夫納當初寫下《一個德國人的故事》這本回憶錄,似乎就意謂著自己與德國的永遠告別。
可是在一九五四年的時候,西柏林出現了一位英國《觀察家報》駐德特派員。他很快就成為廣播、電視訪談節目的常客。德國大眾起初覺得奇怪,為什麼那位記者的德語聽不出外國口音?後來人們才逐漸曉得,原來他從前是德國人。那位「英國記者」當然就是哈夫納。
到了一九六一年,哈夫納重新投效德國新聞界,先後為《世界報》和《明星雜誌》撰寫專欄,並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著述歷史專論。過去他向英國人介紹德國,此後的職志改為向德國人解釋自己的國家,成為一位特立獨行、無法被歸類為「右派」或「左派」的媒體工作者。他寫出的政論,經常在德國政壇投下一顆炸彈;而他撰寫的歷史書籍,例如《希特勒》或《不含傳說的普魯士》,皆為經典名著。其中《希特勒》一書,更是國際間評價最高、銷路最廣的希特勒專論,曾經連續四十三週在德國暢銷書排行榜名列前茅,讓不少專業歷史學家覺得很不是滋味。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更是一本不同凡響的作品,集奇人、奇事、奇書於一身。德國《明鏡週刊》即曾表示:「我們彷彿聞到了一九三○年代初期柏林的空氣,當時哈夫納已經預見了希特勒上台後即將成形的災難。」「中部德國廣播電視台」(MDR)表示:「這本青年時代的回憶錄,以難得一見的方式,精確而深刻地描繪出納粹主義崛起的時代氛圍。」英國《泰晤士報文學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的評論是:「哈夫納透過卓越的觀察力與想像力,以生動逼真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呈現出德國百姓的心理狀態……其深刻的見解說明了希特勒如何得以大權在握。」美國《密爾瓦基新聞衛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稱讚道:「哈夫納就像是但丁的『地獄』嚮導,以詳盡細節描繪出德國逐漸落入納粹手中的經過……全書風格清新、立論直接,而且充滿奇妙的個人色彩,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著作。」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譽之為:「第一流的傑出回憶錄。」德國《世界報》則稱之為最偉大的「流亡文學」作品之一。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在二十一世紀開始不久即已成為世紀經典名著。不過這種空前的盛況起先相當出人意料之外。哈夫納生前從未提及此書──其子奧利佛.普雷策於整理遺物時才意外發現早已泛黃的打字稿。尤其哈夫納自一九八七年以後即因年老體衰而無法繼續創作,逐漸自一般人的記憶中淡出。更何況全書撰寫於六十一年前,完成了一半就因為二戰爆發而束諸高閣,甚至部分文稿已經散失。無怪乎德國DVA出版社印刷三萬冊以後,即認為此數量應可綽綽有餘。
結果這本來自一甲子以前、中道而止的遺作,在二○○○年夏末付梓以後立即造成轟動,不但連續數月在德國銷暢書排行榜名列前茅,更成為聖誕節的熱門禮物。一年內僅僅在德國就售出了三十二萬冊。中譯本所採用的最新增訂版於二○○二年中面世時,《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已經再刷了十幾次!德國更出現迄今未衰的「哈夫納熱」,其一九三○、四○年代為德、英報刊撰寫的論述也紛紛被集結成冊發行。
國際間的反應也頗為類似。本書英文版發行人魏登菲德勳爵(Lord Weidenfeld)曾向「倫敦猶太文化中心」發表演說表示:「《挑戰希特勒》(Defying Hitler)是一本最出色和最富於想像力的書籍,是我們所出版過的最重要書籍之一。」(《挑戰希特勒》為本書英文版書名)。連遠在天涯海角的紐西蘭「旺阿努伊」(Wanganui)圖書館也傳來佳評:「哈夫納撰寫偉大歷史論述,並將讀者身歷其境地帶入當時日常生活的能力令人嘆為觀止。這是一本非凡的著作,值得一再咀嚼玩味,並將書中所述牢記在心。這是每個人都必須一讀的著作──不論是否曾經閱讀過有關納粹德國的書籍。」
二○○一年下半年,情況一度有所改變,德國報刊突然出現攻詰《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的文字。哈夫納一生充滿爭議,為右派眼中的「左派」和左派眼中的「右派」,幾十年來得罪了不少人。其身後所獲得的熱烈讚揚,更令那些人由妒生恨,想利用他無法還手的機會,一舉將之徹底擊垮。率先發難者是一位退休的藝術史教授──保羅(J[u..]rgen Paul)。他在八月十日公開表示,《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只可能完成於二戰結束後,理由是書中出現一些此前沒有的用語,例如「最後勝利」(Endsieg)是二戰末期的用語,而柏林地鐵站在三○年代還沒有「電動手扶梯」……。他的說法很快即遭駁斥:一戰時德國已在談論「最後勝利」,柏林地鐵站於一九二七年即已使用電動手扶梯。
但「柏林自由大學」歷史系教授科勒(Henning K[o..]hler)六天後向保羅提出聲援,發洩鬱結已久的悶氣。他表示:許多事情是哈夫納當時根本不可能曉得的,所以文稿偽造於六○年代或更晚,然後放置於身後可被人「意外發現」之處,藉以展現自己的「過人才智」並「製造賣點」。「專家」言之鑿鑿如此表示之後,德國新聞界對本書的評價暫時變得比較保守,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哈夫納之子於是寫下出書的來龍去脈,將之收入二○○一年增訂版(〈後記〉的部分)。同時他主動將原稿交付「德國聯邦刑事局」鑑定。「聯邦刑事局」依據紙張的同質性(特殊英國規格:19.8 × 25.2公分)、紙張的水印及年代(一九三六年開始出現)、所使用的打字機(分別為德國一九二九及一九二八年的機型)……,在兩個月後提出鑑定結果:「原稿完成的時間絕不晚於一九三九年。」新聞界並發現,許多哈夫納「當時不可能出現的觀點」,在一九四○年出版的《論德國之雙重性格》早已白紙黑字表達出來。整場鬧劇自此落幕,哈夫納的聲譽更是如日中天。接著二○○二年三月又發現兩份遺稿,於是《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出現了最終的版本──最新增訂版。
攻訐哈夫納的理由雖然五花八門,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哈夫納打破了一個歷史神話。
希特勒雖然是被探討得最頻繁的二十世紀歷史人物,可是「希特勒現象」始終無法被完全解釋清楚。某些新聞界和史學界人士甚至在有意無意之間,將希特勒及納粹時代「淡化處理」,並把大多數德國人呈現為純粹的受害者。許多經歷了納粹時代的德國人,更可在後生晚輩質問的時候,堂而皇之表示:「當時的許多事情我們根本就不曉得。」哈夫納卻在《一個德國人的故事》裡面,從一九三○年代一個平凡德國人的角度,點出了即將成形的災難。這只能表示,當時凡是還沒有閉上雙眼或者視若無睹的人,都不可能看不見納粹的暴行和集中營,以及即將出現的戰爭與大浩劫。
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做出了預言,因為那些都是我們今天已經曉得的事情。其真正的意義就是,哈夫納入木三分地描繪出他那一代人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成長過程、心理狀態和社會變遷。同時他以最生活化、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納粹的「世界觀」如何一步步滲入每個德國人的私人生活領域,最後演成千古悲劇。納粹在本書撰寫時仍為「現在進行式」,使人產生身歷其境的感覺,閱畢以後不覺驚呼:「難怪會變成那個樣子。」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書評即表達出各國讀者的普遍反應:「想知道希特勒為什麼有辦法上台嗎?答案就在這裡!」本書也聯帶使人對二十一世紀的時局進行省思。除了德國以外,許多歐美國家的讀者均表示:「同樣的事情今天也可能在我國重新發生。」德國《明星雜誌》甚至在二○○年非常露骨地表示:「哈夫納的作品提出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當我們面對下一次考驗的時候,果真會有把握做出較佳的表現嗎?」
哈夫納在《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的序幕指出,書中有一個「密而不宣的道德寓意」(啞謎)。哈夫納戰後的作為,似乎就為這個道德寓意做出了最佳的解說:納粹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就是當時德國人的集體軟弱和集體精神錯亂──他本人也不例外。如果不在事發當時立即提出異議,日後將不再有置喙的餘地;他在希特勒上台的時候也曾採取「置身事外」、「事不關己」的做法,最後只得期待外國用武力來拯救德國。當他流亡英國撰寫本書的時候,還想「打自己一記耳光」。因此哈夫納在德國新聞界重新起步以後,採取了類似「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做法,對當政者的不當措施立即嚴辭批判。他思慮周密、直言無諱,成為令任何政治人物頭痛的對手。
例如一九六八年一年之內,就發生了兩個著名事件,充分展現了哈夫納敢做敢當的行事風格。當時西德政府準備查禁極右派的「國家民主黨」(NPD),他立刻提出反對意見:「黨禁意謂議會民主因為畏懼死亡而進行的自殺!」(雖然他反對該黨)。西德政府稍後也對左派學生的「議會外反對運動」(APO)進行鐵腕鎮壓行動,他這個六十一歲的老頭子於是和學生一起走上街頭!
時人對他的評語是:「哈夫納從不向威權低頭屈服。他經常以絆腳石的姿態出現,有時更完全棄自己的前程於不顧。」他去世的第二天,《柏林晨間郵報》(Berliner Morgenpost)更發表了一篇名為〈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Sein Gewissen war sein Maßstab)的專論:「隨著哈夫納的去世,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不但失去了最嚴厲的批判者,同時也失去了最聰明的捍衛者!」
【周全譯序】
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
本書德文版原名《一個德國人的故事 一九一四至一九三三年回憶錄》。作者塞巴斯提安.哈夫納為二十世紀德國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政論家與歷史專論作家。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撰寫於一九三九年,過了六十一年以後才首度與世人見面,被書評界譽為「二○○○年度德國出版的最有價值書籍」。德國《時代報》並於二○○二年秋,將本書列入學生必讀的五十本書籍之林──其中包括歌德的《浮士德》與《少年維特的煩惱》、卡夫卡的《審判》及《短篇小說集》、馬丁路德翻譯的《馬太福音》、湯瑪斯.曼的《威尼...
目錄
周全譯序 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
1序幕
01啞謎
02歷史事件的不同強度
0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04一場國家大戲
05十一月革命與德皇退位
06革命的破壞者與「義勇軍」
07內戰的「戰火洗禮」
08卡普政變
09拉特瑙部長遇刺身亡
10群魔亂舞的一九二三年
11平淡的史特雷斯曼時代
12「體育病」
13史特雷斯曼之猝逝──末日的開端
14嚴峻的布呂寧時代
15準備就緒
2革命
16我的父親──普魯士清教徒
17假革命(一九三三年二月)
18柏林的嘉年華舞會
19國會大廈縱火案
20「第三帝國」的誕生(一九三三年三月)
21生活正常如昔
22真革命
23柏林高等法院的沈淪(一九三三年三月三十一日)
24查莉──兩段奇特的插曲
25抵制猶太人的行動與法朗克.蘭道之流亡
3告別
26什麼是真正的歷史事件?
27與狼共嗥(一九三三年四月)
28舊世界的解體
29三種「置身事外」的誘惑
30一群朋友的分崩離析與「科佩尼克大屠殺」
31自己祖國之內的流亡者
32異族統治是否勝過納粹統治?
33不真實的夏天
34泰蒂重返柏林
35你怕我,我怕你──「第三帝國」的精髓
36抵達裕特堡候補文官營區
37裕特堡的「世界觀教育」
38「我」而今安在?
39被「同志化」的德國人
40兩個狂歡晚會
附錄
後記
對增訂版的說明
年表
譯名對照表
周全譯序 良知即為其心中之尺度
1序幕
01啞謎
02歷史事件的不同強度
0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04一場國家大戲
05十一月革命與德皇退位
06革命的破壞者與「義勇軍」
07內戰的「戰火洗禮」
08卡普政變
09拉特瑙部長遇刺身亡
10群魔亂舞的一九二三年
11平淡的史特雷斯曼時代
12「體育病」
13史特雷斯曼之猝逝──末日的開端
14嚴峻的布呂寧時代
15準備就緒
2革命
16我的父親──普魯士清教徒
17假革命(一九三三年二月)
18柏林的嘉年華舞會
19國會大廈縱火案
20「第三帝國」的誕生(一九三三年三月)
21生活正常如...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