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五顆星讚譽】 ‧「我是在新加坡任教的美國人,覺得本書對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優缺點做了非常精準的剖析。作者從教育工作者的觀點撰寫本書,並針對政府政策以及不同教育體系如何處理共通的問題,做了面面俱到的分析。例如,如何培訓和激勵教師、如何針對不同年齡培養不同的學業能力、如何在活用解題與死記硬背之間拿捏平衡……以及這些決策的後果(好的、壞的、醜陋的面向——因為沒有一種教育體系是完美的!)。這本書敘事完善,並穿插了許多學生、老師、行政人員的實例和扎實的研究。非常推薦,尤其是關注孩子學習歷程、覺得應該有更好方法的人更應該閱讀。」──茱蒂‧夏伊(Judy R Shei) ‧「談教育的書籍大多不太務實,但這本例外,它列舉了五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之所以優異的具體特徵。」──A M ‧「這本書讓我用心思考了義務教育的當代做法和相關爭論。這是讓人思考以什麼方式來教育國民最好的好書。」──匿名 ‧「這本書真的很棒!它針對國外的文化和教育研究做了有趣又翔實的分析,非常推薦對他國教育感興趣的人閱讀。」──S. ‧「克雷韓幫我以教師的方式思考,我們可以輕易從她的觀點瞭解各國教育的實況。」──匿名 ‧「這是對教育感興趣的人都該閱讀的好書。」──Qianru
PISA的政治性 「歐洲辜負了學生」 「全球調查發現美國學生不如人」 「PISA測驗:英國停滯不前,中國傲視群倫」 「PISA報告指出,澳洲青少年的教育不如十年前」 「挪威是輸家」 「OECD研究:芬蘭青少年的閱讀力最強」 「加拿大學生在科學考試中名列前茅」 每三年,報上就會湧現這類標題,這些報導是指「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結果,該計畫涵蓋了閱讀、數學、科學方面的測驗。每個選擇參與測驗的國家,都會從十五歲的莘莘學子中,採樣一群有代表性的樣本去參加考試。PISA從二○○○年開始舉辦,一開始有四十三國參加。後續的十五年間,隨著PISA考試愈來愈出名,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二○一五年共有七十一國參與PISA考試,這些國家約占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九。你可能覺得以這種方式來顯示參加考試的孩子人數有點奇怪,但採用這種方式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主導PISA測驗的是一個經濟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為什麼有這麼多國家選擇參加這個測驗呢?答案有兩個,一個很直接,另一個很諷刺。首先,OECD表示,那些測驗是為了衡量「義務教育結束後,學生把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並充分參與社會的程度」。這可以為各國政府提供資訊,以補充另一項國際測驗結果(TIMSS)的不足。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是衡量八年級學生在本國數學與科學課程中的學習情況,而不是他們能否應用那些學到的知識。 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是按主題、問題的類型、學生的背景來分,讓選擇參與考試的國家可以看出其教育體系的優缺點,並以那些領域作為教育改革、能力培養或額外財政支援的目標(這是理想世界的情況)。此外,由於PISA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衡量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及複製知識的能力,所以參與這個考試是追蹤教育體系成效的實用方法。這是中國二○○九年派上海的學生參加PISA,二○一二年和二○一五也派其他城市的學生參加PISA的原因之一。 至於各國決定參加國際考試的諷刺原因是什麼呢?那是來自PISA這個計畫的設立源起。美國的共和黨人和法國的社會黨人在罕見的合作中,啟動了PISA的設計和實施。一九八三年美國發布〈危機中的國家〉(A Nation at Risk)教育報告書,披露了令人失望的結果(從報告的名稱即可窺知結論的端倪)。雷根總統深受報告結果的衝擊,想要落實國家改革以力圖振作,卻遭到各州政府的抵制,因為州政府認為教育完全是屬於他們的職權範圍。於是,雷根想辦法把教育政策變成國際議題,以便把教育的改革權拉到總統的權責下。 在大西洋的彼岸,法國教育部長尚-皮埃爾‧謝維納蒙(Jean-Pierre Chevènement)認為法國的菁英教育體系是失敗的。他想證明這點,以推動教育改革。雷根和謝維納蒙需要的是一項國際教育調查,以便比較各國的教育成果,所以他們希望OECD能夠提供這項調查。這項計畫經過好一段時間才醞釀出來,因為想要精確地評估不同文化在那三個主題上的解題能力是抱負極其遠大的任務。不過,二○○一年PISA首次公布測驗結果時,全球有許多國家都拿那次考試成績作為改革的藉口。 在挪威,PISA首度測驗的結果出爐時,國務卿把挪威學生的糟糕表現描述成實施改革的「先兆」。在美國,聯邦政府把PISA成績拿來作為推動學校問責計畫「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的關鍵理由。在紐西蘭,有些人拿OECD的資料為爭議性的改革辯解,一些教育工作者形容那無異是「OECD後遺症」。 利用PISA成績作為改革的動力,這本身並非壞事。二○○一年德國人首度經歷「PISA震撼」,他們原本自以為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卻赫然發現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方面都低於平均水準,而且還是OECD中教育狀況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那次震撼引發了教育討論,自我反省,也促成了一系列電視節目,以及各聯邦州紛紛推動證據導向的改革,從而改善了教育體系,也提升了往後十年間德國在PISA比賽中的排名。 當然,PISA測驗的一大賣點是,它讓我們看出教育體系哪方面做得不錯,也可以觀摩其他表現優異的體系,向他們取經。政客們確實是這樣說的,但遺憾的是,真相不見得是如此。眾所皆知,政客(還有我們其他人也是)向來喜歡挑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講,只提那些可以佐證其成見的資料或頂尖教育體系的特色,但忽略那些質疑其改革提案的證據。因此,讓更多大眾更瞭解那些頂尖體系的運作方式,以及那些資料分析的寓意特別重要。唯有這樣做,才能讓政客在推動昂貴、但可能無效的改革之前先負起責任。
【亞馬遜五顆星讚譽】 ‧「我是在新加坡任教的美國人,覺得本書對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優缺點做了非常精準的剖析。作者從教育工作者的觀點撰寫本書,並針對政府政策以及不同教育體系如何處理共通的問題,做了面面俱到的分析。例如,如何培訓和激勵教師、如何針對不同年齡培養不同的學業能力、如何在活用解題與死記硬背之間拿捏平衡……以及這些決策的後果(好的、壞的、醜陋的面向——因為沒有一種教育體系是完美的!)。這本書敘事完善,並穿插了許多學生、老師、行政人員的實例和扎實的研究。非常推薦,尤其是關注孩子學習歷程、覺得應該有更好方法的人更應該閱讀。」──茱蒂‧夏伊(Judy R Shei) ‧「談教育的書籍大多不太務實,但這本例外,它列舉了五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之所以優異的具體特徵。」──A M ‧「這本書讓我用心思考了義務教育的當代做法和相關爭論。這是讓人思考以什麼方式來教育國民最好的好書。」──匿名 ‧「這本書真的很棒!它針對國外的文化和教育研究做了有趣又翔實的分析,非常推薦對他國教育感興趣的人閱讀。」──S. ‧「克雷韓幫我以教師的方式思考,我們可以輕易從她的觀點瞭解各國教育的實況。」──匿名 ‧「這是對教育感興趣的人都該閱讀的好書。」──Qianru
PISA的政治性 「歐洲辜負了學生」 「全球調查發現美國學生不如人」 「PISA測驗:英國停滯不前,中國傲視群倫」 「PISA報告指出,澳洲青少年的教育不如十年前」 「挪威是輸家」 「OECD研究:芬蘭青少年的閱讀力最強」 「加拿大學生在科學考試中名列前茅」 每三年,報上就會湧現這類標題,這些報導是指「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結果,該計畫涵蓋了閱讀、數學、科學方面的測驗。每個選擇參與測驗的國家,都會從十五歲的莘莘學子中,採樣一群有代表性的樣本去參加考試。PISA從二○○○年開始舉辦,一開始有四十三國參加。後續的十五年間,隨著PISA考試愈來愈出名,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二○一五年共有七十一國參與PISA考試,這些國家約占世界經濟的十分之九。你可能覺得以這種方式來顯示參加考試的孩子人數有點奇怪,但採用這種方式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主導PISA測驗的是一個經濟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為什麼有這麼多國家選擇參加這個測驗呢?答案有兩個,一個很直接,另一個很諷刺。首先,OECD表示,那些測驗是為了衡量「義務教育結束後,學生把所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並充分參與社會的程度」。這可以為各國政府提供資訊,以補充另一項國際測驗結果(TIMSS)的不足。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是衡量八年級學生在本國數學與科學課程中的學習情況,而不是他們能否應用那些學到的知識。 這兩項研究的結果是按主題、問題的類型、學生的背景來分,讓選擇參與考試的國家可以看出其教育體系的優缺點,並以那些領域作為教育改革、能力培養或額外財政支援的目標(這是理想世界的情況)。此外,由於PISA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衡量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死記硬背及複製知識的能力,所以參與這個考試是追蹤教育體系成效的實用方法。這是中國二○○九年派上海的學生參加PISA,二○一二年和二○一五也派其他城市的學生參加PISA的原因之一。 至於各國決定參加國際考試的諷刺原因是什麼呢?那是來自PISA這個計畫的設立源起。美國的共和黨人和法國的社會黨人在罕見的合作中,啟動了PISA的設計和實施。一九八三年美國發布〈危機中的國家〉(A Nation at Risk)教育報告書,披露了令人失望的結果(從報告的名稱即可窺知結論的端倪)。雷根總統深受報告結果的衝擊,想要落實國家改革以力圖振作,卻遭到各州政府的抵制,因為州政府認為教育完全是屬於他們的職權範圍。於是,雷根想辦法把教育政策變成國際議題,以便把教育的改革權拉到總統的權責下。 在大西洋的彼岸,法國教育部長尚-皮埃爾‧謝維納蒙(Jean-Pierre Chevènement)認為法國的菁英教育體系是失敗的。他想證明這點,以推動教育改革。雷根和謝維納蒙需要的是一項國際教育調查,以便比較各國的教育成果,所以他們希望OECD能夠提供這項調查。這項計畫經過好一段時間才醞釀出來,因為想要精確地評估不同文化在那三個主題上的解題能力是抱負極其遠大的任務。不過,二○○一年PISA首次公布測驗結果時,全球有許多國家都拿那次考試成績作為改革的藉口。 在挪威,PISA首度測驗的結果出爐時,國務卿把挪威學生的糟糕表現描述成實施改革的「先兆」。在美國,聯邦政府把PISA成績拿來作為推動學校問責計畫「邁向巔峰」(Race to the Top)的關鍵理由。在紐西蘭,有些人拿OECD的資料為爭議性的改革辯解,一些教育工作者形容那無異是「OECD後遺症」。 利用PISA成績作為改革的動力,這本身並非壞事。二○○一年德國人首度經歷「PISA震撼」,他們原本自以為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卻赫然發現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方面都低於平均水準,而且還是OECD中教育狀況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那次震撼引發了教育討論,自我反省,也促成了一系列電視節目,以及各聯邦州紛紛推動證據導向的改革,從而改善了教育體系,也提升了往後十年間德國在PISA比賽中的排名。 當然,PISA測驗的一大賣點是,它讓我們看出教育體系哪方面做得不錯,也可以觀摩其他表現優異的體系,向他們取經。政客們確實是這樣說的,但遺憾的是,真相不見得是如此。眾所皆知,政客(還有我們其他人也是)向來喜歡挑對自己有利的證據來講,只提那些可以佐證其成見的資料或頂尖教育體系的特色,但忽略那些質疑其改革提案的證據。因此,讓更多大眾更瞭解那些頂尖體系的運作方式,以及那些資料分析的寓意特別重要。唯有這樣做,才能讓政客在推動昂貴、但可能無效的改革之前先負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