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辰的日子裡,孔家75代孫輩孔祥林所著作的《圖說孔子》誕生了
東方千年的智慧思想家
西方讚歎的啟蒙哲學家
百幅明清珍貴畫作
重現孔子講學與周遊列國歷史現場
精選各國孔廟建築與孔子圖像
實地考察孔子遺跡彩色圖片
精采圖說再現孔子一生與兩千五百年的智慧
他在西元前六百多年
便教導人們如何幸福地生活……。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孔子七十三年的人生,卻穿透中國兩千五百年的歷史
一生坎坷的命運,卻創造出古今中外最溫柔的哲學
更多訊息
*孔子講學與周遊列國明清珍貴畫作重現。
*世界文化遺產「孔廟、孔府、孔林」彩色圖片。
*孔子遺跡實地考察的珍貴歷史場景照片。
*世界各地孔廟建築與孔子像。
*系統性介紹孔子一生與精華思想。
*孔子思想影響世界各地的研究。
作者簡介:
本書由孔子第75代孫輩孔祥林撰寫,收錄孔子講學與周遊列國明清珍貴畫作,考察孔子與弟子行跡的歷史現場,蒐集各地孔廟建築與孔子圖像,系統性介紹孔子生平、精華思想及對世界各國的影響,精采再現孔子一生與西方都無法抵擋的東方智慧。
章節試閱
周遊列國
定公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497年的春天,孔子匆匆忙忙離開了魯國,走時連祭祀的禮帽都沒有摘下來。可以想見,五十多歲的孔子離開父母之邦心情是多麼的複雜,「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戀戀不捨地慢慢離開魯國,在魯國邊境上還按照禮制規定進行了停留。孔子雖然知道魯國是不可能再待下去了,但沒有料到季桓子會荒唐到連祭祀的肉都不送給大夫們,離開魯國是事起突然,孔子毫無準備,也沒計畫。天地茫茫,何處才可容身?北方是齊國,南面是宋國,西面是衛國。齊國是敵國,當然不能去,宋國雖然是自己祖先的封地,但闊別數代,早已沒有聯繫,無親可投,幸好弟子子路妻子的兄長顏濁鄒是衛國有名的賢明大夫,而且衛國當時社會安定,經濟富庶,所以孔子決定向衛國去。
一進衛國都城帝丘(在今河南濮陽),街上人來人往,孔子馬上讚歎說「庶矣哉」,人真多呀!冉求為孔子趕車,就問「人已經多了怎麼辦呢」,孔子回答說「富之」,使他們富起來,冉求又問「已經富了怎麼辦」,孔子說「教之」,教育他們。孔子和冉求的這段對話被收在《論語》中,庶、富、教的思想反映了孔子治國的三步驟策略,先增加人口,在此基礎上發展經濟,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後再對人民進行教育,提高人民素質。對增加人口,在實行計劃生育的今天,人們恐怕難以理解,但在經濟落後的農業時代,人是最主要的生產力,只有人口眾多,才能創造更多的財富,才能有更多的軍隊,國家才能強盛。
孔子在魯國是官至司寇的大夫,又以博學著稱,加之顏濁鄒的推薦,所以一到衛國,就受到衛靈公的禮遇。衛靈公問清孔子在魯國的俸祿是穀子六萬斗後,也給與同樣數量的糧食。衛靈公是個平庸的君主,對孔子的治國主張沒有興趣,所以對孔子養而不用。孔子師徒在衛國沒有多少事情可做,以孔子的個性,他是不會無所事事而飽食終日的,就去交往衛國的官員和賢人,瞭解衛國的歷史、文化、風俗,這必然會牽涉到政治。孔子師徒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團體,人才濟濟,又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招致衛國大夫的妒忌,幾個月後,他們就在衛靈公面前搬弄是非,說孔子的壞話,引起衛靈公的警惕,就以照顧孔子的名義派公孫余假去監視孔子。孔子本來借住在顏濁鄒的家裡,公孫余假每天陪同出出進進,孔子就意識到衛靈公已經懷疑自己,是派人前來監視,於是就決心趕快離開衛國。這次在衛國只停留了十個月。
孔子離開衛國要到陳國去,路經匡地,顏刻為孔子駕車。顏刻曾經來過此地,用馬鞭指著城牆的一個缺口說「我過去來這裡就是從那個缺口進去的」。魯國的陽虎曾經殘害過本地人,孔子的長相又很像陽虎,他們認為陽虎又來了,就手持武器將孔子師徒團團包圍起來。顏回脫了隊,後來才趕上來,孔子說「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回答說「老師您活著,我怎麼敢死呢」。匡人將孔子師徒包圍了五天五夜,弟子們都非常害怕,孔子鼓勵他們說:「周文王已經死了,周代的文化不就全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要毀滅這個文化,就不會讓我們這些後死的人擔負起維護它的責任,上天並沒有消滅這個文化,匡人能把我怎麼樣呢?」最後,孔子派一個隨從到衛國甯武子那裡稱臣,然後才脫離險境,離開了匡地。
孔子師徒到了蒲地,過了一個多月又返回衛國,寄住在衛國著名的大夫蘧伯玉家。衛靈公的夫人有個叫南子的,是宋國人,和宋子朝相好,定公十四年時,糊塗的衛靈公還召請宋子朝來衛國與她幽會,衛靈公的太子蒯聵出使路過宋國,宋國就有人唱歌說「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已經滿足了你們發情的母豬,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故意讓太子蒯聵聽到。名聲不好的南子派人去召見孔子,孔子推辭不掉,只好去見她。南子在帷帳中拜了兩拜,身上的玉佩首飾叮噹作響。事後孔子說「我本來不想見她,既然不得已見了她,就得按照禮節還禮」。但子路仍然不高興,孔子沒辦法,只好對他發誓說「如果我有不對的地方,上天一定厭棄我!上天一定厭棄我!」
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有一天,衛靈公和夫人南子外出,他們同乘一輛車,讓孔子在另一輛車上跟在他們的後面,招搖過市,可把孔子氣壞了。孔子生氣地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我還沒有見過喜好有德行的人像這樣喜歡美色的人啊!於是就離開衛國到曹國去。
孔子離開曹國到了宋國,在宋國時得罪了宋國司馬桓魋。桓魋派人用石頭為自己建造外槨,歷時三年都沒有做好,孔子對這種既違背禮制又奢侈無度的行為非常不滿,就說「像這樣奢侈,死後還不如儘快爛掉的好」,這句話傳到桓魋那裡,就想找機會報復孔子。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禮儀,宋國的司馬桓魋聽說後,要殺孔子,就派人伐掉了大樹,先給孔子一個下馬威。弟子們催促孔子快走,孔子還自作鎮靜地說:「上天把道德交給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但是,孔子和弟子們還是跑散了,孔子一個人跑到了鄭國,孤零零地站在鄭國的東門外。弟子們找不到孔子,就向人打聽。一個鄭國人告訴子貢說,「東門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矮三寸,急急忙忙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狗」。子貢按照這個人的指點果然在東門外找到了孔子,並把經過和鄭國人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一點也不惱,反而高興地說:「他說的我的形象不一定對,但說我像條喪家狗,是的!是的!」
在鄭國也不能停留,孔子於是到了陳國,住在司城貞子的家裡。雖然待了三年,陳國也沒有給孔子事情做,大概除了教學孔子也沒有做過什麼大事。見之於史書記載的有矢貫隼和陵陽罷役兩件事。
有一天,許多隼鳥落在陳國的宮廷中死了,牠們是被長一尺八寸、木箭杆、石頭箭簇的箭射死的。陳公很奇怪,就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這些鳥是從很遠的地方飛來的,這些箭是肅慎部族的箭。武王滅商後,讓周邊的所有部族都貢獻自己的特產,以此提醒他們不要忘記自己的職責和義務,肅慎部族貢獻的就是長一尺八寸、木箭杆、石頭箭簇的箭。武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就把肅慎部族的箭分給了長女太姬,太姬嫁給了虞胡公,虞胡公封在陳國。周初分封時,將珍寶玉器分給同姓諸侯,是為了表示重視親族;將遠方部族的貢品分給外姓的諸侯,是為了讓他們不要忘了服從周王朝。所以肅慎部族的箭就分給了陳國,陳國的倉庫中應該有這種箭。陳公派人到倉庫中一找,果然找到這種箭。從這件事情看,孔子是非常熟悉周朝的歷史的。
陵陽罷役的經過是這樣的:陳國國君修建陵陽臺,工程沒有竣工就殺了幾十人,又要殺死三名監工,孔子聽說後就去見陳公。孔子與陳公一起登上陵陽臺,讚歎說「這個臺真美啊!自古以來,聖明的帝王沒有不殺一個人能做成這樣的臺子的」,陳公知道孔子說的是反話,一句話也沒說,回去就赦免了那三名監工。不久,陳公就問孔子說「過去周朝建造靈臺也殺人沒有?」孔子回答說「周文王興起的時候,依附他的有六個州,六州的人民像兒子給父母做事一樣來建造靈臺,沒到時間就提前建成了,哪裡還需要殺人呢?」
孔子在陳國居住了三年,正是陳國不得安寧的時候,晉國和楚國爭霸,兩國輪番攻打陳國,吳國也來攻打,形勢十分危險。孔子和弟子們也無法發揮自己的才能,孔子感歎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家鄉的那些弟子志向高達,卓有文采,我都不知道怎樣指導他們了」。於是帶領弟子們離開陳國。
經過蒲邑的時候,正好碰上公叔氏叛亂,怕孔子到衛國走漏了消息,就將孔子師徒扣押起來。孔子有個弟子叫公良孺,帶領自己家的五輛車子跟隨周遊列國,他身材高大,品德好,勇敢有力,對此很惱火,他說「我過去跟隨老師在匡邑被包圍,現在又遭此難,這是命吧!我和老師再遭圍困,寧願戰鬥而死」。他與蒲人打得很厲害,蒲人害怕了,就對孔子說「如果你們不到衛國去,我就放了你」,孔子於是就和蒲人簽訂了盟約,蒲人也就從東門放走孔子師徒。孔子一出蒲邑就去衛國,子貢問「盟約可以違背嗎?」孔子說:「在要脅情況下訂立的盟約,神是不會認可的」。
衛靈公聽說孔子從蒲邑來,非常高興,親自到城外迎接。他問孔子「可以討伐蒲邑嗎」,孔子說「可以」,衛靈公又問,「我的大夫們認為不可以。現在蒲邑是防衛晉國、楚國的屏障,如果我們衛國的軍隊去攻打他們,恐怕不可以吧?」孔子回答說,「蒲邑的男子有誓死保衛衛國的決心,婦女有保衛西河的志向。我們所要討伐的不過四、五個帶頭叛亂的人罷了」。衛靈公認為很好,但最後仍沒有出兵去討伐。
孔子這次在衛國時,衛靈公已經老了,他懶於處理政務,也不任用孔子。孔子周遊列國一方面是到處宣傳自己的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一方面是尋找推行自己政治主張、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機會,但是在外風塵僕僕地奔波了這麼多年,一無所成,孔子感歎地說:「如果有誰用我執政,一年就差不多,三年就會大見成效」。
孔子深知時不我待,急於尋找從政施展抱負的機會。趙簡子攻打範氏和中行氏,討伐中牟,中牟宰佛就在中牟反叛趙簡子。佛知道孔子的才幹,就派人去請孔子,孔子很想去。弟子子路勸孔子說:「我聽老師您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裡君子是不去的』。現在佛佔據中牟作亂,老師您卻想到他那兒去,這是為什麼?」孔子回答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我不是也說過堅硬的東西是磨不薄的,潔白的東西是染不黑的。我難道只是中看不中吃的葫蘆,這麼能老掛在那裡不給人吃呢?」孔子雖然這樣說,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去。
周遊列國定公十三年,也就是西元前497年的春天,孔子匆匆忙忙離開了魯國,走時連祭祀的禮帽都沒有摘下來。可以想見,五十多歲的孔子離開父母之邦心情是多麼的複雜,「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戀戀不捨地慢慢離開魯國,在魯國邊境上還按照禮制規定進行了停留。孔子雖然知道魯國是不可能再待下去了,但沒有料到季桓子會荒唐到連祭祀的肉都不送給大夫們,離開魯國是事起突然,孔子毫無準備,也沒計畫。天地茫茫,何處才可容身?北方是齊國,南面是宋國,西面是衛國。齊國是敵國,當然不能去,宋國雖然是自己祖先的封地,但闊別數代,早...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