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顏娟英
定價:NT$ 1350
二手價:33 折,NT$ 442
限量商品已售完
本書共收錄十二篇文章,發表時間歷從1987年到2008年。除了首章〈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側見唐代盛世的藝術發展外,有八篇以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為研究對象。另有二篇是針對佛教美術考古的研究方法進行檢討與省思,以及一篇拓片整理側記。
九〇年代的佛教藝術學界以石窟研究為中心,作者運用考古學、圖像學的研究取徑,以及親身田野調查,根據佛教美術跨越時、空的特質,以宏觀視野進行議題研究。本書一開始以唐代銅鏡文飾風格、與武周時期長安七寶臺雕刻研究等三篇文章,架構初盛唐圖像風格與當時社會、文化、政治的關係。為了釐清後武周時期的佛教藝術發展,再進一步作縱向朝代延伸,橫向跨地域研究圖像風格。並試圖從單純圖像研究,走入信仰背景的探討,進一步復原或探究石窟的宗教功能。本書也收錄一篇針對九〇年代日本學界對於北齊「法界人中像」的論戰,試圖釐清始末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後一篇則提出拓片資料的重要性,由於中國佛教造像具有強烈的公眾性,石窟與造像碑皆然,故拓片研讀對於該時代的政經社會情況提供了更全面的認識。
作者於1977年赴美留學,在中國未開放的年代便進入國境田野調查,親身觀察作品,更運用圖像學進行研究,同時也重視文獻、經典的掌握。另一方面,身處西方教育環境必須接觸歐洲歷史文化而視野大開,故觀察視角恢弘,論題目標明確且研究深入。各篇敘述邏輯清晰,加上簡練暢達的文筆,使讀者閱讀流暢,能跟隨作者之眼,探索佛教藝術的歷史時空,享受獲取知識的種種樂趣。
作者簡介:
顏娟英
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1995.8至今)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副研究員(1986.9–1995.8)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88–1995),兼任教授(199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學組主任(1996.8–2001.3)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2001.8–2003.7)
◎學術榮譽
2002年行政院新聞局圖畫類圖書著作金鼎獎:《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2003年行政院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作者在臺灣大學研究所時期曾跟隨江兆申先生修研,畢業後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工作一年餘。1977年辭去故宮工作赴美留學。途中曾於京都與東京短暫停留,在此期間,觸動作者對佛教藝術的嚮往。
留美時期,先進入堪薩斯大學,遇見了席克曼(Laurence Sickman)教授,從零開始學習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獲得無限啟發。1979年進入哈佛大學,深受佛教藝術學者羅森福(John Rosenfield)教授治學態度的影響,同時鍛鍊出寬廣的學術視野。
1986年返回臺灣,進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從事研究工作;同時接受張光直教授的邀請,加入其主持的臺灣史田野工作室,在1988年展開臺灣美術史的田野調查,拓展全新領域,持續至今,成為重要的臺灣美術研究者。另方面,繼續深入研究中古佛教美術並持續發表研究論文,成為華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藝術史學者之一。兩項研究領域皆成績斐然。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作者:顏娟英
二手價:33 折,NT$ 442 NT$ 1350
限量商品已售完
本書共收錄十二篇文章,發表時間歷從1987年到2008年。除了首章〈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側見唐代盛世的藝術發展外,有八篇以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為研究對象。另有二篇是針對佛教美術考古的研究方法進行檢討與省思,以及一篇拓片整理側記。
九〇年代的佛教藝術學界以石窟研究為中心,作者運用考古學、圖像學的研究取徑,以及親身田野調查,根據佛教美術跨越時、空的特質,以宏觀視野進行議題研究。本書一開始以唐代銅鏡文飾風格、與武周時期長安七寶臺雕刻研究等三篇文章,架構初盛唐圖像風格與當時社會、文化、政治的關係。為了釐清後武周時期的佛教藝術發展,再進一步作縱向朝代延伸,橫向跨地域研究圖像風格。並試圖從單純圖像研究,走入信仰背景的探討,進一步復原或探究石窟的宗教功能。本書也收錄一篇針對九〇年代日本學界對於北齊「法界人中像」的論戰,試圖釐清始末後提出自己的觀點。最後一篇則提出拓片資料的重要性,由於中國佛教造像具有強烈的公眾性,石窟與造像碑皆然,故拓片研讀對於該時代的政經社會情況提供了更全面的認識。
作者於1977年赴美留學,在中國未開放的年代便進入國境田野調查,親身觀察作品,更運用圖像學進行研究,同時也重視文獻、經典的掌握。另一方面,身處西方教育環境必須接觸歐洲歷史文化而視野大開,故觀察視角恢弘,論題目標明確且研究深入。各篇敘述邏輯清晰,加上簡練暢達的文筆,使讀者閱讀流暢,能跟隨作者之眼,探索佛教藝術的歷史時空,享受獲取知識的種種樂趣。
作者簡介:
顏娟英
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1995.8至今)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副研究員(1986.9–1995.8)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88–1995),兼任教授(1995–)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學組主任(1996.8–2001.3)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2001.8–2003.7)
◎學術榮譽
2002年行政院新聞局圖畫類圖書著作金鼎獎:《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2003年行政院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作者在臺灣大學研究所時期曾跟隨江兆申先生修研,畢業後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工作一年餘。1977年辭去故宮工作赴美留學。途中曾於京都與東京短暫停留,在此期間,觸動作者對佛教藝術的嚮往。
留美時期,先進入堪薩斯大學,遇見了席克曼(Laurence Sickman)教授,從零開始學習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獲得無限啟發。1979年進入哈佛大學,深受佛教藝術學者羅森福(John Rosenfield)教授治學態度的影響,同時鍛鍊出寬廣的學術視野。
1986年返回臺灣,進入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從事研究工作;同時接受張光直教授的邀請,加入其主持的臺灣史田野工作室,在1988年展開臺灣美術史的田野調查,拓展全新領域,持續至今,成為重要的臺灣美術研究者。另方面,繼續深入研究中古佛教美術並持續發表研究論文,成為華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佛教藝術史學者之一。兩項研究領域皆成績斐然。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