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慮症、憂鬱症和酒癮是目前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你害怕和他人四目相對嗎?害怕成為注目的焦點嗎?和別人說話時你會緊張得臉紅或直冒汗嗎?也許你不只是害羞而已!!
許多人為各種形式的社交焦慮症所苦,其中包括極度害羞、莫名恐懼、憂鬱等等。和一般的害羞不同,有社交焦慮症的人往往害怕與人群接觸,在公眾場合感到窘迫不安;在身體方面,可能出現流汗、顫抖、發聲怯懦、心跳加速、氣喘等症狀。本書由兩位相關領域的權威人士,分別從心理治療和社會觀察的角度探討現這社會現象。內容分為社會觀察以及臨床治療兩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引導讀者先從一般社會觀察的角度,瞭解社交焦慮症和一般害羞的不同,以及身體或心態上的徵兆。社交焦慮症只是純粹的疾病嗎?社交焦慮症的人其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可能有哪些成長經驗?父母老師如何適時引導?
◎第二部分:則教導讀者判斷自己是否有社交焦慮的徵兆、如何以初步的自我練習來解決這個問題,以及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醫生,有哪些臨床治療的藥物,還有對於社交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最新研究報告。
章節試閱
社交焦慮症、憂鬱症和酒癮是目前最普遍的精神疾病
你害怕和他人四目相對嗎?害怕成為注目的焦點嗎?
和別人說話時你會緊張得臉紅或直冒汗嗎?
也許你不只是害羞而已!!
對患有社會焦慮症的人來說,社交情境不啻是場夢魘。和只是害羞的人不同,社會焦慮症患者會因為恐懼正常的人際互動而生病。他們會經歷如冒冷汗、發抖、聲音顫抖或劇烈心跳等等的生理症狀,而且雖然他們知道自己的恐懼不合理,但是他們真的沒有辦法克服。
社交焦慮症在兒童時期就可能會出現,如果沒有治療,將會持續影響患者一生,包括教育、工作、家庭、愛與性、友誼、社交生活,而且所造成的結果永遠不是正面的。
本書將為讀者詳細解說這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內容分為社會觀察以及臨床治療兩部分。第一部分解釋了社交焦慮症和一般害羞的不同、可能出現的身體和心理症狀、患者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可能有哪些成長經驗,以及父母老師該如何適時引導。 第二部分則教導讀者做自我檢測、尋找合適的心理醫生、認識臨床治療的藥物,以及關於社交焦慮症的最新研究報告。
第一章 誰會罹患社交焦慮症?
有些人類的特質純屬遺傳,眼睛的顏色就是其中之一。沒有任何「好」或「壞」的教養因素,沒有任何自然環境因素(北方或南方、熱或冷)可以改變寶寶眼睛的顏色。有些特質則純屬環境使然,例如我們所使用的語言。人們身上並沒有說英文或法文或納瓦伙語的基因。但是大部分的人類特性,尤其是與行為和情緒有關的特徵,似乎都是由各種因素交雜而形成——由遺傳和環境因素複雜地交互作用,而使我們成為自己。我們通常很難精確地說清楚是哪個環境因素或遺傳因素使人擁有某種獨特的特質,而社交焦慮症也是如此。科學家們投注大量精力試圖瞭解,到底有多少社交焦慮症的症狀可以歸因於我們的基因,又有多少的症狀可以歸因於我們的環境。雖然對於決定性的因素所知有限,但是研究者已經找出重要的資料,至少可以解答部分的難題。
兒童時期的創傷與社交焦慮症**
根據估計,目前每年大約有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的成年人深受社交焦慮症所苦,而在生命中的某個時期曾飽受社交焦慮症折磨的人,所占的比率更高。如此的比率使得社交焦慮症繼憂鬱症及酒癮之後,成為第三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當然,光是知道有多少人生病並不足夠,我們還必須要能預測哪一種人會罹患哪一種疾病,如此才能及早介入以便預防疾病的發生。為此,研究者努力找尋危險因素,也就是可能會發生某種疾病的線索。就社交焦慮症(以及很多其他的精神疾病)而言,他們所發現的危險因素之一是:兒童時期的發展問題。如果某個特定的兒童時期問題會造成日後的社交焦慮症,那麼我們就可以認定這個兒童時期問題就是社交焦慮症的危險因素,是會促使人發病的促成病因(contributing causes)之一。
這項研究發現,有些發生在兒童時期的事件與成年期的社交焦慮症之間有高度相關。兒童時期遭受性侵害、缺乏與成人的親密關係、早年學業成就不佳,以及高中輟學等事件,都與社交焦慮症的形成有關。兒童時期搬家超過三次、曾經涉足少年法庭以及逃家,也和之後的社交焦慮症有關。而另一方面,社會階級對於一個人是否會罹患社交焦慮症則毫無關係。身為長子罹患社交焦慮的危險性會增高;但是長女就沒有這種情形。
兒童時期的創傷在其他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上似乎也扮演著某種角色。研究發現,恐慌症(panic disorder)與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和兒童時期發生的身體虐待或性侵害有顯著相關。事實上有些研究顯示,這些疾病與身體虐待或性侵害之間的關係,比社交焦慮症更密切。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兒童時期的人格或行為可以預測成人時期的社交焦慮症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那麼顯而易見。很多人認為,兒童時期的經驗會影響人們看待世界的態度,以及他們對世界的恐懼程度。有些人推測,兒童時期的外傷可能會使腦部出現生理性的變化,並因而引發社交焦慮症,在動物實驗裡有些證據支持上述的這個說法。研究人員控制小彌猴的成長環境,等牠們長大以後再測試牠們對會誘發焦慮的藥物有什麼反應,結果得出,幼年時處於壓力環境下的猴子,在成年後會比較容易產生焦慮的結果,甚至早年的經驗也會使動物的腦部真的出現永久性的神經變化。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受試者有兩組,每組都有五隻母猴和牠們的寶寶。第一組裡母猴子很容易就可以取得食物。第二組的母猴則必須在一堆木屑下尋找食物,對牠們來說,覓食需要花很多時間,也會產生很大的焦慮感。兩組的小彌猴都如常長大,但是第二組的小猴子是由焦慮的母親撫養長大的。研究者假定母猴的焦慮會影響牠們對待寶寶的方式。
當小彌猴六個月大的時候,研究者給牠們服用抗焦慮劑,結果發現由焦慮的母猴撫養長大的小猴子,牠們對藥物的反應(觀察牠們的社會行為)比另一組的小猴子來得大。很顯然,焦慮的母親把牠們的焦慮遺傳給牠的孩子,影響所及甚至會使小猴出現生理變化,對抗焦慮劑產生不同的反應。
儘管如此,研究也發現,有些比較不那麼引人注意或者特殊的事件,和社交焦慮症的產生有關。舉例來說,一直遭受同儕的拒絕或欺侮,可能會讓已經具有罹患社交焦慮症危險性的孩子變得很敏感。有個研究發現,出現「行為抑制」的五歲到十二歲的孩子(由父母回溯過往來進行評估)、長期與父母分離,以及父母親有精神病史等因素,都與社交焦慮症的發生有關。不論如何,這些原因到底是不是社交焦慮症的真正病因,是另一個未解的問題。
第二章 害羞、畏懼症、社交焦慮症
當人們知道我曾經治療過社交焦慮症的患者時,有時候他們會問我,我是不是真的相信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疾病。畢竟有很多人很害羞,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害羞的經驗。那為什麼我會認為這種情形需要向醫師求助呢?這個問題很合理,但是它的答案卻比問這個問題的人所能瞭解的更加複雜而微妙。
當然,「害羞」不是一種病。害羞不需要專業的醫療,如果你只是抱怨自己有時候會感到有些拘謹,那麼我或任何其他精神科醫師都不會建議你服藥,或者是接受昂貴而且費時的心理治療。「有時感覺有些侷促不安」不會是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而且對這種情況也沒有公認的治療方法,如果你認為有時感到有點侷促不安對你來說是個問題,那麼在找尋解決方法時,心理衛生專家所能給你的幫助可能不比任何人多(或少)。
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在某個時間經歷過某種程度的焦慮。焦慮通常是有用的,甚至具有救命的意義;舉例來說,如果某個陌生人的出現可能威脅到你的健康或生命,那麼羞於與對方互動可能就是一種有效的生存策略。而且有時候焦慮本身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也可能是為什麼人們,包括很多醫師在內,並不把社交焦慮症,甚至是最嚴重且會削弱人的能力的社交焦慮症,視為是一種疾病的原因。你擔心與別人互動嗎?這並不是一種疾病。那是生活!然而,無法分辨暫時性的焦慮感與社交焦慮症那種無法抵抗的破壞性症狀,將帶來大災難。因此,讓我們瞭解一些正確的定義吧。
社交焦慮症的定義**
最新版的《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正文修訂版》,概述了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不用說,其中自然沒有包含「有時感到有些侷促不安」這一項。要達到社交畏懼症(雖然現在通常使用社交焦慮症這個名稱,但是該書依然使用這個名詞)的診斷,一個人必須持續且明確地相信如果在其他人的注意下,他或她一定會非常尷尬而且被羞辱。對社交情境的恐懼所引發的焦慮必須達到恐慌發作的程度,也就是對該情境產生如心跳加速、顫抖、冒汗或噁心等生理反應。光只是想像自己正在面對某種社交情境,就會嚴重干擾他或她在學校、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的功能。那是一種全面性的恐懼,而不是針對單一事件的反應,特別是令人困擾的公眾事件。最值得注意的是,他或她必須承認那種恐懼感是過度的、不合理的,而且是不切實際的害怕。當患者符合所有上述標準(以及一些其他標準)時,我就知道他不單只是「害羞」而已,他正飽受社交焦慮症所苦,而且我可以提供他有效的治療法。
社交焦慮症的醫學定義**
正如在做出某項生理疾病的診斷之前,患者的症狀必須符合某個特定標準一樣,在醫師要做出社交焦慮症的診斷之前,患者的症狀也必須符合某些特定的標準(必須能夠觀察到的症狀)。
《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中提出了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我將其中的內容略述如下:
社交畏懼症的診斷標準:
A.明顯且持續地恐懼一項或多項社交或表現情境,在其中個人必須暴露於不熟悉的人面前,或者可能遭受他人的另眼相看。一個人恐懼他或她會出現某種使自己蒙羞或困窘的行為(或者出現焦慮症狀)。注意:對於兒童患者來說,必須有證據證明其具備與熟悉的人維持具年齡適切性之互動的能力,而且他們的焦慮必須出現在與同儕共處的情況下,而不單只是與成人互動的時候。
B.暴露於他們所恐懼的社交情境時,幾乎無可避免地必然會引發焦慮,焦慮的形式可能是情境觸發型(situationally bound)的恐慌發作,或者是情境誘發型(situationally predisposed)的恐慌發作。注意:兒童可能會以哭泣、發脾氣、發抖,或者害怕需要和陌生人相處的情境等方式來表達他們的焦慮。
C.個人承認自己的恐懼是過度或者不合理的。注意:兒童患者可能缺乏這項特性。
D.個人會避開他們所恐懼的社交或表現情境,或者在經歷這樣的社交或表現情境時,忍受強烈的焦慮與痛苦。
E.對所恐懼的社交或表現情境的逃避、預期的焦慮或者痛苦,會顯著地干擾個人正常的行為常規、職業(學業)功能、社會活動或人際關係,或者對於自己會恐懼這些情境的情形感到極為苦惱。
F.十八歲以下的個人,症狀的持續時間至少必須長達六個月。
G.此種恐懼或逃避不是來自於某種物質(例如藥物濫用)所直接造成的生理影響,或者是一般內科疾病所引起的焦慮感,而且其他精神疾病(例如伴隨懼曠症之恐慌症或未伴隨懼曠症之恐慌症、分離焦慮症、身體畸形症、廣泛性發展障礙或類分裂人格症)並無法更適當地解釋個人的症狀。
H.如果出現一般內科疾病或另一種精神疾病,則標準A中個人的恐懼感必須與該一般內科疾病或另一種精神疾病無關,例如患者恐懼的不是口吃、帕金森氏症的顫抖或者心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或心因性暴食症(Bulima Nervosa)中所出現的異常飲食行為。
社交焦慮症的醫學定義**
正如在做出某項生理疾病的診斷之前,患者的症狀必須符合某個特定標準一樣,在醫師要做出社交焦慮症的診斷之前,患者的症狀也必須符合某些特定的標準(必須能夠觀察到的症狀)。
《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中提出了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標準。我將其中的內容略述如下:
社交畏懼症量表(Social Phobia Inventory)**
這個量表在二○○○年時首度發表,是一份用來評估恐懼、逃避與生理症狀的量表。
測驗問題中包含十七項行為,作答者必須以一到五的不同級數,來評定各項行為的得分:○分表示完全不會,一分表示有點,兩分表示稍微,三分表示很多,四分表示非常。以下為十七個問題:
1.我害怕權威人士。
2.我會因為在人前臉紅而感到困擾。
3.派對和社交會讓我感到害怕。
4.我避免和不認識的人說話。
5.我很害怕被批評。
6.害怕難堪讓我避免做某些事或和人說話。
7.在人前冒冷汗讓我很苦惱。
8.我逃避參加派對。
9.我逃避自己會成為注意力焦點的活動。
10.我害怕和陌生人說話。
11.我避免要發表演說。
12.我會盡力避免被人批評。
13.置身於人群之中時,我會心悸,這很困擾我。
14.我害怕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事。
15.我最害怕的事情是困窘或看起來像個傻子。
16.我避免和任何權威人士說話。
17.在別人面前抖個不停或搖晃不已讓我深感苦惱。
總分十九分以上的人,罹患社交焦慮症的風險偏高——那些經臨床診斷為社交焦慮症的人,在這項測驗上的得分容易超過十九分。
社交焦慮症、憂鬱症和酒癮是目前最普遍的精神疾病你害怕和他人四目相對嗎?害怕成為注目的焦點嗎?和別人說話時你會緊張得臉紅或直冒汗嗎?也許你不只是害羞而已!!對患有社會焦慮症的人來說,社交情境不啻是場夢魘。和只是害羞的人不同,社會焦慮症患者會因為恐懼正常的人際互動而生病。他們會經歷如冒冷汗、發抖、聲音顫抖或劇烈心跳等等的生理症狀,而且雖然他們知道自己的恐懼不合理,但是他們真的沒有辦法克服。社交焦慮症在兒童時期就可能會出現,如果沒有治療,將會持續影響患者一生,包括教育、工作、家庭、愛與性、友誼、社交生...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
本商品資料由TAAZE會員提供,TAAZE並已依據現貨及一般人之認知對其進行審核;TAAZE對其正確性不負連帶責任。若對商品資料有疑義請聯絡TAAZE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