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四顆星推薦!
打造無可取代的職場競爭優勢!
與其消極抱怨職場生存不易、工作難為,不如積極磨練基本功,提升工作效率、加強核心競爭力。仔細檢視自己是否擁有七大關鍵能力,活用強項、克服弱項,利用機會、克服威脅,藉此突破現狀,讓自己朝「搶手的專業人才」邁進!
全書以精簡的篇幅、層次分明的圖解,解說職場必備的七種基本能力:
1.時間力
成為時間奴隸的人因為沒有時間而失去注意力,以至於忽略工作的優先順序。時間的「支配者」則會思考該如何做以確保自己的完整時間,以及如何安排「他人的時間」。
2.精簡力
人類雖然可以同時思考多項事物並且同時處理,相反地,這樣也會因為頭腦運轉的切換次數過多導致失誤增加,集中力低落。掛心某件事本身就是一種腦力的浪費。請趕緊解決在意的事情,讓身心都變得輕鬆吧。
3.資訊力
雖然現在能夠輕易地蒐集到大量資訊,不過也可能反而會造成資訊的混亂。重要的是選擇必要的資訊,並且提高資訊的加工能力。另外,培養從資訊中產生靈感,也就是培養直覺與洞察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4.整理力
整理的訣竅在於不斷重複「丟棄→集中→決定放置地點→維持」的流程。丟掉不需要的東西之後,接著再將同類的物品分類,然後找一個固定的場所放置收納。使用完畢的東西要放回原來放置的地方,這樣就可以隨時保持整齊的狀態。
5.溝通力
在會議或對話中,單方面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將會遭人嫌惡。多數的人喜歡說話多於聽話。因此,與其以說話高手為目標,不如以聽話達人為努力的方向。
6.企劃力
不滿足於現狀、企圖以新的企劃案打破現狀的人才在就業市場上很搶手。所謂企劃指的是,站在起點試著找出新的附加價值,也就是藉由打破常識、轉換想法來進行創造性的活動。
7.策略力
將注意力放在「選擇→差異化→集中」的重點上。「選擇」邁向成功的專業領域,思考具有吸引力而且是其他員工所沒有的技能,形成「差異」,並且重點式地「集中」時間磨練。這樣就能夠實現提升技能與差異化。
章節試閱
◆時間力
增加「自己的時間」,減少「他人的時間」
►重新檢視在公司中的時間分配
每天總是覺得工作很忙,卻想不出到底忙些什麼。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呢?例如,在公司從早忙到晚,回家途中忽然想起:「對了,今天到底做了些什麼?」一整天下來應該完成很多事才對,但是,又好像沒看到什麼實際的成果。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你身上的話,那麼你多半在公司是經常受人使喚,不然就是有瑣事纏身。
該如何安排在公司裡的時間呢?
首先,請將時間分為「自己的時間」與「他人的時間」。
所謂「自己的時間」是指自己可以自主性思考、行動的時間,也就是可以靠自己的意志主動行動的時間。例如,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花心思研究工作方法以便進行工作的那段時間。
另一方面,「他人的時間」是指為了配合上司或客戶而被動行動的時間,也就是為了配合他人的方便而受到限制的時間。例如,被上司緊急指派參加會議,或是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分配任務而心不甘情不願地完成工作。
►增加自主性的行動與「自己的時間」
請先試著區分「自己的時間」與「他人的時間」,並且設法減少「他人的時間」吧。
上班時間光是應付與他人的約會就無法進行可運用自己能力的工作,於是就這樣一直忙碌著,卻無法進行任何創造性的工作。所以,若希望能夠自主性地思考、行動,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時間」。
藉由改變工作方式也有可能將「他人的時間」轉變為「自己的時間」。被動地等待他人的指示,這是「他人的時間」。擁有自主性之後才會開始覺得自己就是工作的主人。接著,清楚確認自己的計畫。這樣就會產生「我自己這麼認為」、「我想這麼做」的意志與自主性。
另外,區分出手邊的工作是只有自己才辦得到的工作,還是任何人都能做的工作,這也非常有效。如果選擇只有自己才辦得到的工作,就能夠增加「自己的時間」。
POINT 先檢查自己能夠擁有多少「自己的時間」
一天的工作當中,自己擁有多少產出時間?沒有部屬的人或許比較能夠確保「自己的時間」。一旦有了部屬而成為資深員工之後,「自己的時間」就會變少。另外,為了應付會議、工作上的問題等,也會導致工作上的產出時間逐漸減少。所以,請先確認自己必須親力親為的工作有哪些?自己又該為這類工作做些什麼?確保「自己的時間」來增加工作的產出吧。
◆精簡力
培養「估計」時間與更新紀錄的習慣
►培養「估計」時間的習慣吧
我想很多人都聽過標準化。不過,有多少人聽過「標準時間」呢?近年來,很多人聽過「標準時間」卻不懂這個詞的意思。
「標準時間」是一種時間管理的方法,不僅用於工廠,對於跟工作相關的任何人都有幫助。
所謂「標準時間」是指進行某項作業的基本時間,也就是工作中沒有遇到任何困難而能順利完成的時間。如果可以決定標準時間,並且按照標準時間進行工作的話,不僅可以順利進行工作,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以輸入材料訂單為例。假設基本的標準時間包括準備十分鐘、整理十分鐘,輸入一份文件二分鐘。這時有一百份文件需要處理。準備與整理總共二十分鐘,輸入資料二百分鐘(二分鐘×一百份)。也就是說,作業時間總共需要二百二十分鐘。
實際進行作業時,也可以多預留一些工作時間。例如輸入時發生錯誤而必須修正的時間。二百二十分鐘加上一○%的預留時間就是事前估計的工作時間。
►成為有標準時間概念的時間管理達人
工廠的標準時間指的是,無論由誰來做這項工作都會花費相同的時間。也就是說,作業員必須熟悉作業方式或是提升技能,才能夠在標準時間內完成作業。不過,工廠以外的職場環境就幾乎無法決定標準時間了。因此,如果能為自己的工作訂出標準時間,你就能夠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有標準時間概念的人會在進行工作之前先估計時間,「這項工作大約需要三個小時」。然後針對工作方式進行改善,設法在三個小時之內完成工作。若在三個小時之內完成,表示達成當初所預估的時間,如期完成的滿意度也會上升。
有標準時間概念的人有自己估算時間的獨特方法,並且提醒自己在那段時間之內完成工作。此外,標準時間也能夠藉由改善工作方式而縮短。
擁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時間並且不斷努力縮短標準時間,這樣就會提高個人的工作速度。
POINT 磨練預測能力
如果能夠預測工作所需的時間,工作就會如預期完成,行程管理也會變得輕鬆。如果擬訂勉強的時間表的話,只要其中一項工作遭到延誤,下一個工作的進度就會受到影響。因為會議時間不斷延長,結果讓預約來訪的客人空等待──這樣尷尬的場面應該有許多人都經歷過吧。如果會議與工作都能夠如預估的時間進行,就不用為延遲交貨而找藉口。所以,請培養估計工作時間的能力吧。
◆資訊力
以報紙或雜誌的關鍵字為主進行閱讀
►嚴選必要的資訊
在容易蒐集到資訊的時代裡,捨棄資訊也變得愈來愈重要。將必要與不必要的資訊分門別類,並且捨棄不必要的資訊。捨棄資訊其實是需要一些勇氣的。
如果不確定搜尋目的,無論找到再多的資訊都沒有止盡。如果只要求自己能夠理解即可,就可以簡單地結束搜尋。但若是做簡報要用的資訊,就必須確認資訊的真實性與可信度。
還有,如果沒有事先決定好找尋資料的詳細程度,不管花多少時間找仍嫌不足。一頁的調查報告或是十頁的調查報告,所需的資訊量是完全不同的。
利用網路進行資訊搜尋時,如果列印出所有的資料將會造成紙張的浪費。這樣不僅增加了許多無謂的資訊,也將會造成難以收拾的情形。閱讀資料時利用麥克筆圈選出重要部分,特別是關鍵字,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內容了。
►決定方向有助於提升蒐集資訊的效率
閱讀報紙或商業雜誌時,如果試圖將所有的內容全部讀完的話,無論有多少時間都不夠用。與其仔細讀完一本書,選擇性地閱讀數本商業雜誌才能夠進行有意義的資訊蒐集。
閱讀報紙或商業雜誌時,以關鍵字為主來擷取世界潮流的趨勢將會很有幫助。如果出現自己不知道的字詞或是有趣的報導,就稍微仔細閱讀該項報導。除此之外的內容就算只是瀏覽也無大礙。另外,光是以標題為主來瀏覽目次也可以看出世界潮流的趨勢。
此外,如果希望有系統地整理資訊,可以在一開始就決定好方向。預先想好什麼是必要的資訊。有了明確的方向就可以預防蒐集過多無謂的資訊,也能夠提高蒐集資訊的效率。而且,這樣也能夠透過多人的力量分頭蒐集資訊。
POINT 若試圖將所有的商業雜誌讀完將無法持久
筆者個人訂閱了《日經商業週刊》、《東洋經濟》等五種商業、經濟週刊。不過筆者閱讀一週份的雜誌也總共只花費一個小時而已。或許有人認為這樣做很浪費錢。不過,反過來說,如果花時間閱讀不必要的資訊才是浪費時間吧。商業、經濟週刊對於掌握世界趨勢非常有幫助。而且當代相關的關鍵字也會自然地留在腦海中。光是這點,商業、經濟週刊就非常具有利用價值,讀過之後就可以立刻丟棄。
◆整理力
分類是整理資訊的第一步
►人類一次最多只能記七件事左右
即便我們被要求一次記住很多件事,記憶的數量還是有限。據說人類一次能夠處理的資訊大約是七個單位,稱之為「神奇的數字7加減」。之所以會有「加減」表示因個人的差異而有所增減。至於加減多少呢,大概是六個左右,也可以說是可數的範圍之內。
假設我們現在要去購物。購物前要先寫下購物清單,購物內容如左頁上圖。比較左右兩邊的排列方式,哪一邊看得比較清楚呢?兩邊同樣列出十二種食品,採用分類的做法在購物時應該會比較方便。
掌握大量資訊的最佳方式就是分類。集中同種類的物品,冠上總稱(標題)。如果做好分類的話,比較容易發現是否遺漏了哪些資訊。例如,出門購物前已經列出十二種食品,不過還是擔心這樣是否齊全?是否有遺漏?這時,如果像前頁下圖那樣進行分類的話,可以查看蔬菜類有沒有遺漏,水果類有沒有忘了寫,這樣就很容易找到遺漏的項目了。還有,以食品分類之外,也可以找出非食品類的用品是否有遺漏的項目。所以,如果購買項目超過七樣的話,請試著用分類的方式列出購物清單吧。
►以三件事為主,歸納發言
若將發言內容歸納為三件事,就可以說出簡單易懂的內容。例如,在朝會時說:「今天有三件事要宣布。」這樣一來,聽者就會產生「如果只有三件事的話,應該記得住」的心態。
如果發言時說「這是最後一項」,卻還是嘮叨個不停,這樣聽者對於沒完沒了的發言一定會感到厭煩吧。結婚典禮的致詞或是餐會中管理幹部的發言等,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的狀況。
若只提兩件事,聽者會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如果提了四件事而不做筆記的話,第四件事一定會被遺忘。因此,發言時盡量將內容歸納為三個重點。沒有用的資訊就大膽刪除。「今天的發言有三個重點。」就像這樣,三件事是可以輕鬆記住的範圍。
POINT 「找尋共同點」進行分類
「飯碗」、「菸灰缸」、「花瓶」、「存錢筒」、「箱子」,這些物品的共同點是什麼呢?這些東西都是容器。「自行車」、「計程車」、「電車」、「自用小客車」的共同點是什麼呢?是交通工具。分類時應該注意的是找尋共同點。透過找尋共同點可以找到分類的線索。就像志同道合的人會形成一個團體,資訊也是一樣。共同點就是分類的基本條件。
◆溝通力
培養四種溝通模式與人交談
►四種溝通模式
人類有四種慣用的溝通模式,如果遇到與自己不同模式的人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溝通。
「赫曼全腦優勢評量工具」(HBDI;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是採集全世界十一萬人的資料,以大腦生理學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理論工具。人類思考時需要用到大腦皮質,而大腦中只有四個部分有大腦皮質。也就是人腦中的左腦、右腦,以及哺乳動物的大腦邊緣系統的左、右兩部分。
如左頁上圖所示,先以逆時鐘方向從左上方開始看起。分別是左上方運用大腦新皮質的左腦思考的A型人、運用哺乳類邊緣系統思考的左下方B型人和右下方C型人,以及右上方運用右腦思考的D型人。
每種腦各有不同特色,因著不同的腦部優勢(優先使用的腦),思考方式與行為模式也各有不同。此外,因為腦部優勢的不同,也決定了人類彼此之間是否性情相投。
A型人是邏輯型的人,總是以邏輯為優先考量;B型人是管理型的人,總是以組織或規則為考量重點;C型人是情緒型的人,優先考量情緒與人性;D型人是創造型的人,會以創意或是視覺為思考重點。
►知道對方的模式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赫曼全腦優勢評量工具」的理論認為,「如果各種不同腦部優勢的人充分達到良好的溝通,組織將會發揮最大的能力」。我們面對與自己不同類型的人時,通常難以接受對方的價值觀,也不容易了解對方,所以溝通時很容易發生阻礙。特別是對角線類型的人。例如A型人與C型人、B型人與D型人,特別不容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因此,了解自己是哪種類型的人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第一步。然後掌握對方的腦部優勢,這樣在溝通中就能夠減緩彼此帶給對方的壓力。
POINT 知道對方的習性就不會感到不愉快
無法建立良好溝通關係時,雙方總是覺得對方是奇怪的人。假使你討厭某人,想必對方也不會對你有什麼好感。如果希望自己喜歡很多人,也希望被大家所喜愛的話,首先就要搞清楚對方的溝通習性。方法是,以簡單、對方容易接受的說話方式與之交談就可以了。例如,如果對方是C型人,只要在言談中加上一句「你真是好人」,光是這樣做對方就會成為你的夥伴。
◆企劃力
遇到瓶頸時請運用腦力激盪技巧
►發散與收斂產生更佳的解決對策
會議中經常發生上司不斷要求「再多想點創意」,但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好點子。有時候只是簡單說出一個想法,上司居然有了極大的回應:「這點子不錯喲,就由你來擔任負責人擬訂企劃案吧。」結果這時卻無法輕鬆說出自己的意見。
我們的腦筋之所以會停止思考,是自由交談激發創意的場合與評斷創意的場合混在一起之故。如果提出意見時老是遭到批判,我想大概沒有人會想發言或動腦筋吧。人類處於放鬆或愉快的狀態時,比較容易產生自由聯想。在緊張、壓抑的狀態則不容易產生創意。
激發創意的基本要件在於分開進行思考與評論的作業。當腦中浮現任何想法時,不要批評好壞。等到所有的想法都差不多出籠之後再來進行評估,並且將想法應用在達成目的的方案中。
發散與收斂對於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在發散階段時,互相激發新的想法,並且對於問題有著共同的認知。接著在收斂階段時,如果全體人員能夠共同參與、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對策,有助於提升對於解決方案的認同感。
►運用腦力激盪時應遵守的規則
發散的自由聯想中,腦力激盪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進行腦力激盪時有五個應注意的規則:一、捨棄既定觀念或常識,不要感到難為情;二、無論什麼想法都好,要盡量提出來;三、遵守三不原則──不批判、不爭論、不做冗長的說明;四、以他人的想法為啟發,進行延伸性思考(聯想遊戲);五、以條列方式記錄想法。
若以烹飪來比喻的話,腦力激盪就像是蒐集食材一樣。蒐集了豐富的食材之後,還必須烹煮,不能直接生吃。相同的,透過腦力激盪所得到的想法,都是加工前的想法,要成為完善的解決對策之前還必須進行適當的加工作業才行。所謂加工就是評估想法,嚴格挑選可行的想法,或者將類似的想法分類等等,進行資訊的整理。
POINT 訓練自己進行單人腦力激盪
腦力激盪是種自由聯想。只有數人的團體進行腦力激盪的話,現場的氣氛將會更為熱絡。透過腦力激盪可以從他人的創意延伸新的想法而產生相乘效果。不過,最佳的腦力激盪是單人腦力激盪。一個人獨自發揮聯想,並以原先的想法為基礎得到更好的創意。如果可以靠自己快速激盪出更多想法,將來就會成為創意達人。將想法寫在紙上進行聯想,就可以訓練自己進行單人的腦力激盪。
◆策略力
利用「SWOT分析」檢查人生戰略
►SWOT分析利用「強項」、「弱項」、「機會」、「威脅」掌控現況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你曾經思考過人生的使命(Mission)嗎?一味地在意眼前的利益得失將無法過出有意義的人生。
以一個專為中高齡人士開設的研習課程為例。課程中老師要求學員做一個練習:「面對即將接近的死期,請寫下你的遺言。」這是為了讓人在面對死亡時,不會為了這件事沒做或是那件事來不及做而後悔,並且促使學員產生動機,讓學員在自己還有活力時做好積極向前的人生規劃。
檢查自己的人生規劃時可以利用「SWOT分析」。所謂「SWOT分析」乃是透過「強項(Strengths)」、「弱項(Weaknesses)」、「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等四個角度進行客觀分析的方法。
「SWOT分析」中的「強項」、「弱項」是以「內在」(公司內部或自己)為分析對象,而「機會」、「威脅」則是指「外在」(公司外部或自己以外)為分析對象。另外,「強項」與「機會」是正面意義;「弱項」與「威脅」是負面意義。「SWOT分析」的好處是能夠針對內在與外在、正面與負面等進行多面向的分析。
「活用強項、克服弱項」、「利用機會、克服威脅」,可以藉此找出突破現狀的契機。
►試著做出自己的「SWOT分析」吧
要不要試著做出自己的「SWOT分析」呢?
首先,寫出自己本身的「強項」與「弱項」,以及自己身處外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要預測三年後的機會與威脅比較適當。
接著思考是否可以更進一步運用自己的強項、把握機會。強項中的強項稱為「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如果運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容易比他人更輕鬆得到努力的成果。
強項遇到好機會也有利於發揮自己的能力開創未來。弱項必須切割不理。不過若是無法置之不理的弱項就必須靠自我成長,將弱項轉化為強項。
POINT 首先要掌握自己的強項與弱項
「當局者迷」、「自不量力」等都是形容我們可以冷靜觀察別人,對於自己卻意外地不熟悉。事實上,客觀地了解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課。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掌握自己的強項與弱項。如果自己不是很清楚的話,可以詢問身邊值得信賴的人。另外,如果有自己喜愛的工作、或是長時間進行也不感覺疲憊的工作,表示這項工作應該與個人的強項有某種關連。
◆時間力增加「自己的時間」,減少「他人的時間」►重新檢視在公司中的時間分配每天總是覺得工作很忙,卻想不出到底忙些什麼。你是否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呢?例如,在公司從早忙到晚,回家途中忽然想起:「對了,今天到底做了些什麼?」一整天下來應該完成很多事才對,但是,又好像沒看到什麼實際的成果。如果這種情形發生在你身上的話,那麼你多半在公司是經常受人使喚,不然就是有瑣事纏身。該如何安排在公司裡的時間呢?首先,請將時間分為「自己的時間」與「他人的時間」。所謂「自己的時間」是指自己可以自主性思考、行動的時間,...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